•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
  • 11
  • 3
  • Tagged with
  • 14
  • 14
  • 7
  • 6
  • 6
  • 5
  • 4
  • 4
  • 4
  • 4
  • 4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海關人事制度之研究

陳天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關稅雖然是一種間接稅,但是在開發中國家,它在政府財政收入中仍佔舉足輕重的地位。海關是關稅的主要稽征機構,在遜清時代,海關不但肩負關稅收入的重任,亦兼辦政府郵政及教育等業務(見本文後面章節)。今天,郵政與教育雖早已各立門面獨立作業了,但是,在時代環境的變遷之下,海關的業務更廣及許多方面;例如出入境證照及檢疫的查驗與緝私案件的處理,乃是國家主權行使的一環,退稅與保稅業務,乃是配合政府獎勵輸出推展貿易的經濟政策。因此,海關當前的任務是非常繁重的。 我國海關是在英國人的管理下成立,百餘年來,海關一切制度與規章都墨守傳統少有變動,這在行政革新聲中是一個頗值得檢討的問題,尤其海關的人事制度,多承襲變英國制度,其是否適合國情與我們當前的社會環境,更是從事關務工作人員,對關務行政革新刻不容緩的課題。蓋人事制度乃是一個機關人與事配合的依據,它涉及工作人員任免遷調的切身問題,因此,健全的人事制度,不但可予工作人員公平合理的工作環境,藉以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亦可使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前途充滿樂觀與信心。 海關不似其他稅務機構普遍,一般人對海關的概念很淡薄,尤其對海關的人事制度外人鮮有深入瞭解者,即使海關內部職員大部份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這大概與海關慣於因循傳統不任意公開海關的制度有關。本文雖然基於此一動機而撰寫,但純屬一種學術性的研究,海關當局當會諒解的。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緒論,簡述海關之意義及成立之歷史,並以實際情形概括出海關人事制度與一般人事制度不同之點,其最主要之特質有三:一為因循英國制度、二為海關無組織條例、三為海關中高階層人員都是由基層職員擢陞而來。由於這個緣故,海關人事制度雖仍獨具一格,但與現在的行政制度相較,實有許多值得檢討研究的地方。 第二章為海關人事組織系統。海關人員雖分稅務與海務兩部門,但實際作業以稅務部門為主,舊制度裡稅務部門分成內勤人員與外勤人員,內勤人員主要任務為經辦進出口通關手續,外勤人員則負責旅客行李檢查、抄船、緝私、貨物查驗等工作,百餘年來毫無變革,因此內外勤人員在職務上,觀念上一直有很大的隔閡,海關總稅務司署有鑒於此,乃從六十年七月一日起實施職資並立制度,將所有工作人員全部歸為關務與技術兩類,而原有內外勤人員則一律納入關務類系統,職務上內外勤人員可以輪流擔任,這樣不但簡化了海關原有繁雜的人員職稱,並且也漸漸消除了內外勤人員的界限。新實施之職資並立制度雖分五階十五等(技術類只有十四等),每等又分若干級,但這個制度是海關當局所研擬經財政部核準實行的,與人事行政局所極力推行的職位分類制度不同。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點,敘述海關人事之管理。人事管理之範圍至為廣泛,海關無成文之人事管理規章,因此,只有以現行之實際情形作寫撰寫之藍本。第一節敘述海關人員之任用;早期海關人員之任用,洋人全憑外藉總稅務司之喜怒好惡而聘用(總稅務司由清廷總理衙門派任,多係英國人),華人則只能就地晉任低級關員,至稅務專門學校成立,始以該校畢業生遞補海關之基層人員,政府撤退來台之後,外籍人員 全部離職回國,稅務學校停止招生,海關人員之任用,最初以考普考及格人員充任之,最近則多數委由考選部舉辦關務特考補充。第二節為海關人員的訓練與進修,職前的訓練由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負責舉辦,在職業務訓練與語言進修則由海關當局視業務情形而自行舉辦。第三節為海關人員平時的考核,三考三卡制度依據人事行政局的規定辦理,由各關人事單位負責管理,海關人員的獎懲則依據「稅務關務人員獎懲辦法」辦理。第四節為年終考績與擢陞,海關人員原則上二年升一級擢陞之主要根據為年終考績,考績特優者提前擢陞,考績特差者延緩升級,關員如無重大過錯,鮮有延緩升級者,而且考績特優者(亦即職資並立制度下考績列甲等者)並無三分之一的限定,此蓋「海關升遷公平」之謂也。第五節為海關人員的遷調,這包括各關區間人員的調動與同一關區內工作人員職務的論調,海關人員的遷調主要是培養所有關員均能熟悉通盤的業務,並且使關員都能適應各種環境。第六節為海關人員的離職,海關人員的任務非常繁重,因此獎懲明,有因職務上之疏忽而被撤職、免職者,亦有因興趣不合而辭職者,其他尚有退休、因病離退等情形而離職者。第七節為海關人員之福利,海關人員亦為公務人員,所以一般公務人員享有的福利,海關人員亦有享有之,如公務人員保險等,其最特殊者乃退休金之發放以美元為計算之標準,多年來美元非常穩定,所以海關人員的退休金還相當優厚,但最近美元貶值,其作為海關人員退休金計算之標準是否仍如以一往一般的穩定可靠則有研究的必要。 第四章是對於海關現行人事制度一些問題的檢討與建議,這些問題的提出,除了個人淺薄的見解外,多係得力於海關各位長官的幫忙與提供,文中就其重要者而列出幾項:包括職資並立制度實行的成效、海關基層人員的極待培養、驗估人員素質的提高、考績方法的改進、延長服務人員的從嚴審查、海關人員薪給表的改進、退休金發放方式與計算標準的改進等。 本文之能順利完成,首先得感謝張師可皆的鼓勵及毀陳師適義懇切的指導。於撰寫期間,承蒙關務署陶玉其教授及海關稅務司葉寶書、張漱忱、王蘭文、毛志偉等諸位長官的幫忙並提供寶貴的意見,在此謹表謝忱。至於各項建議,亦屬個人的淺見,觀點不盡正確與客觀,但多少代表自己多年來研究的一點心得,尚祈各位師長及海關賢達賜致。
2

圍繞中國海關問題的國際動向──以英、日勢力的對局為中心(1931~1941)

蔡紅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我國海關查緝機制策略研究

劉明珠, LIU, MING-C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全球化、貿易便捷化及非傳統性安全威脅,我國海關由財政功能逐漸轉型為經濟安全功能。為因應跨國組織犯罪、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傳染性疾病、恐怖主義、網路安全等「非傳統性安全」,有效地於邊境執法,我國海關查緝策略與機制應加速調整。 海關緝私條例之查緝走私包括安全檢查,與國安法第四條之安全檢查顯有重疊,為避免造成行政資源浪費,實有整合之必要。我政府宜確定邊境查緝之主導機關,整合所有邊境業務相關機關,賦予海關司法警察權及刑事調查權,俾我國海關調查違法事證後,直接移送地檢署偵辦,不必再由不具關務專業的其他單位介入調查,延宕偵辦程序。 我國海關實施貨物通關自動化作業超過10年,通關作業、速度及各項通關服務已列關務先進國家,而查緝面,不僅沒有司法警察權,查緝器材及設備落後關務先進國家不只10年。面對大量入出境之旅客及貨物,為期能有效的執行邊境管制,海關查緝機制策略調整範圍應包括查緝重點之調整、風險管理之強化、查緝設備及機具之採用、緝毒犬的加速訓練及培育、相關作業方式的調整、情資分享及國際合作與爭取特定業務範圍之司法警察權等;組織、查驗方式及人事亦應配合調整。 國際政治現實因素下,我未能加入世界海關組織,而在中國的壓力下,願與我簽訂關務互助或情資交流協定之國家屈指可數,如何在顧及國家利益及不損及國內查緝之情形下,與其他國家於互惠的基礎上交流,亟待修法突破。另為配合海關執行緝私之實際需要,修法明定留置受檢查人之要件、期間及其他應為程序或措置,亦屬必要。
4

構建澳門海關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

區偉麟 January 2018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5

海關進出口貿易電腦統計系統之研究

林藎誠, Lin, Jin-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現行系統的介紹:概述系統的沿革,有關業務單位的組織、作業流程,系統 的目的,流程、成本及效率。 第二章:系統的評估:就海關任務及目標的轉變、海關統計在全國財經資訊系統之地 位、使用者的意見及原系統目標為標準,評估現行的系統,并探索問題的根源。 第三章:修正統計系統:以海關資訊管理中心的任務及其他客觀限制,討論各可行方 案的優劣。提出修正系統的說明、組織的配合改變及修正系統與原系統的比較。 第四章:結論與建議。
6

商業模式與投資大陸風險管理–以個案公司移轉訂價為例

許錦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商前往中國大陸投資方興未艾,然台商跨海投資中國大陸,不慎觸法,鎩羽而歸,卻仍時有所聞。由於當前中國大陸租稅環境相較於20年前已截然不同,租稅優惠措施為配合其階段性的經濟政策而不時修正,稅制法規亦不斷推陳出新,稽徵管理亦逐步朝電子資訊化發展,此時台商投資中國大陸宜按步就班,不可貿進,經營管理未臻成熟者,不但無法與當前中國租稅環境接軌,一旦管理稍有不當或過度輕忽租稅風險,則有可能血本無歸甚至身陷囹圄。 事前瞭解兩岸投資相關法令與議題,對有意前往投資的企業,將有助於集團企業之投資規劃,而事前企業功能自我檢視,可以釐清兩岸三地關係企業的各自定位,並為商業模式進行合理之安排,以減少觸法之機會;對已經前往投資的企業,則可以重新檢視法令遵循之程度,並再次就現有商業模式進行自我評估,以察覺租稅風險之所在,進而可以修正當前商業模式,俾使企業達到永續經營之目標。 本研究透過實際個案分析,發現其中國大陸子公司在經營結果上出現連年虧損但營業規模卻逐年擴張之不合理現象,再加上該公司係屬上櫃公司,財務資訊相當透明,集團企業整體獲利的結果,對映子公司的虧損,更益增其大陸子公司的移轉訂價風險,而其主要癥結則在於投資規劃之初未以企業功能與風險承擔的角度制訂內部價格訂定機制,另外,對於長駐中國大陸的台籍幹部的個人稅負問題,亦因未依循現有法令規定,而平添個人之租稅風險。 藉由兩岸法令與移轉訂價等相關文獻的探討,在瞭解個案公司營運目標及現有商業模式後,本研究透過企業內部價值鏈功能與風險分析,為個案公司釐清該集團中各企業定位,在經過產品特性、商業模式與成本型態評估後,本研究認為在本個案中成本加價法是可以合理分配內部利潤並為兩岸政府移轉訂價所接受的計價方法,故建議個案公司以此發展常態性內部訂價機制,另外也建議個案公司降低第三地公司之成本加價率,以合理反應交易之實質狀況,再者個案公司可運用中國海關所提供之保稅物流中心的視同出口之功能,以節省運送成本,最後建議個案公司協助長駐大陸台籍幹部依法申報納稅,以降低個人在中國大陸所承擔之租稅風險。
7

新式海關在中國周邊的發展(1882-1895) /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round China (1882-1895)

侯彥伯, Hou, Yen P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從晚清最高決策層,晚清中央政府之一部:總理衙門,以及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而與中央政府較為密切的李鴻章(1823-1901)等三方面視角,探討1882-1895年間新式「中國海關(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在中國周邊三個區域的發展。本論文認為新式「中國海關」在東北邊屬國朝鮮與西南邊廣西省、雲南省、西藏的發展,體現1882-1895年間晚清中央政府處理一系列周邊的屬國、邊境的危機的成功面向。此外,本論文也認為新式「中國海關」在南邊廣東省緊鄰英屬香港、葡萄牙管理的澳門之區發展的意義,除前人指出新式「中國海關」制度比粵海常關優越、有效而增加關稅收入之外 ,更重要的是它顯示1882-1895年間晚清中央政府成功跨出收編地方財政的第一步:明確粵海常關稅與釐金稅的實際徵收數額。簡言之,1882-1895年間的晚清中央政府,無論是在對內關係的政治、財政,或者是在對外關係的外交、國防等四個層面上,並非一般認知的衰落、無力。本論文表明,不僅清朝深曉利用新式「中國海關」以維護、爭取自身權益,而且外籍總稅務司與稅務司,也多以謀求中外雙方互惠互利為出發點,履行個人職務。
8

降低關稅、開放市場與中美貿易之研究

葉宜玲, YE, Y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討近幾年來中美貿易順差逐年擴大、中美貿易摩擦日趨嚴重之下,降低關 稅、開放服務業市場對中美貿易之影響。 第一章為前言,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第二章為中美貿易分析,剖析中美貿易十五年來 的三個特色。第三章為降低關稅對中美貿易之影響。先分析海關進口稅則修正與中美 貿局。再設立各項商品之進口需求方程式,作一實證研究,從而分析其結果。第四章 為開放服務業與中美貿易。開放服務業市場是中美經留談判中愈益重要的項目。本章 分別就開放運輸業、保險業、銀行業市場加以分析與評估。第五章為結論。
9

海關保稅工廠政策利弊得失之探討

張錦雲, Zhang, Jin-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按保稅制度具有免征、緩繳及保證繳納稅捐的激勵作用,糾正退稅辦法積壓資金的缺 失,且能加速配合外銷事業之發展。但自五十八年三月核准飛砍公司為第一家保稅工 廠起,距今已十四寒暑,截至七十一年十二月底止,徹銷登記者除外,只有三百廿一 家保稅工廠,施行成效很不理想,廠商加入之意願也不踴躍。本文之目的,即在探討 保稅工廠未能大力推行之原因,希望藉由保稅廠商意見之反應,綜合海關在操作技術 上之限制,並參考、日韓兩國有關保稅工廠之規定,找出一合理的解決方向,提供政 府作為擬定政策之參考。
10

論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海關商品歸類管理改革

黃曉芸 January 2004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1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