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96
  • 612
  • 84
  • 14
  • 4
  • 1
  • 1
  • Tagged with
  • 716
  • 716
  • 285
  • 221
  • 219
  • 173
  • 136
  • 134
  • 114
  • 109
  • 98
  • 96
  • 93
  • 85
  • 8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01

員工資訊隱私權與企業在網路監控協調之研究 / The study of balance of employee's privacy and enterprise's monitor on the internet

江啟先, Chiang, Chihs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美國管理協會(AMA: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與e化政策學會(ePolicy Institute) 2007年調查報告比較2005年調查報告,可以發現:雇主解僱不當使用電子郵件的員工,從2005年調查時的25%,增加至28%。而雇主解僱不當使用電腦網路資源的員工,也從2005年調查的26%,增加至30%。解僱員工的比例,兩年之內,增加的比例均超過一成。這顯示出,員工上班時使用網路與電子郵件需要更加小心,隨雇主的監看權力逐漸增長而員工隱私權的空間已日漸限縮。這樣所形成的衝突也就更為激烈,為避免勞資權利的對立尖銳化,兩者之權利應如何協調?在管理上有無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可供業界參考? 本研究藉由分析美國、德國應我國相關法律與案件之後,提出雇主監看行為之界限,除需合乎刑法、民法、通訊保障及監法與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範外,還需視是否侵害員工之人格權亦作為界限之考量依據。而是否侵害其人格權,則可以學者Hanau 所提出三項標準觀察:員工收發電子郵件係基於職務原因或私人原因所為?員工之電子郵件之收發係受雇主之許可或受雇主之禁止?員工之收發電子郵件係在工作時間之內或工作時間之外?這三項標準之組合情況有待雇主與員工協商訂出合理之標準。 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以及對於各企業員工進行人員訪談之研究方法進行分析。初步研究發現,在管理上針對於雇主監看權與員工職場隱私權的協調之最佳實務。重點在於企業應在充份尊重員工的前提,謹慎地訂定明確之「可接受的使用政策」與「職場員工監看政策」。並盡充份告知員工之義務,避免日後發生糾紛。雇工妥當地運用正式與定期的員工教育訓練,給予員工充分之時間發問,促使員工能真正理解。重視與員工的互動,傾聽員工的心聲,適時調整「職場員工監看政策」,使之合乎人性化。員工在充滿人性化的職場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02

建置結合社群互動圈的個人化餐廳推薦系統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ersonalized Restaurant Recommendation System

黃資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選擇到哪家餐廳用餐的問題,不論旅遊或家居都經常會遇到。大多數的人會先上網,尋找符合自己喜好且評價好的美食。然而網際網路發達,在人人都可上網分享的情況下,造成資訊氾濫超載。使得使用者上網瀏覽資料時,很容易找到不切合需求的資訊。解決此資訊超載的方法之一是餐廳推薦系統。儘管目前有很多的推薦應用程式或是分享平台,諸如TripAdvisor、iPeen愛評網、foursquare…等等,資料豐富但卻沒有針對個人偏好做推薦。   本研究有鑒於許多人在品嘗美食之前,會先拍照並在Facebook或Instagram打卡做紀錄、分享給朋友,打卡的次數可能意味著此餐廳的熱門度。且使用者選擇的美食類型偏好也可能受到聚餐目的的影響。因此開發出一款結合社群互動圈以及考量用餐情境的餐廳推薦系統。此系統先利用使用者所選擇的聚餐場合、價位、餐廳類型、熱門商圈等元素篩選出合適的餐廳,再利用Facebook打卡資料取得與使用者偏好相似的好友,依據好友的相似度推算出使用者對餐廳的喜好程度,推薦符合使用者興趣及需求的餐廳,協助使用者能夠更容易地找到自己所喜好的店家。   本研究的實作系統,經過評估測試,結果發現結合社群互動圈及考量用餐情境的個人化推薦能讓使用者更容易找到自己所喜好的餐廳,而在推薦內容中顯示好友對餐廳的評論,更有效的幫助使用者作決策。未來本推薦系統所使用之結合情境元素所設計的模式亦可應用至其他領域的推薦平台,如旅遊景點推薦或旅遊住宿推薦。 / Most people face the issue of deciding which restaurant to eat. Search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is the first step that people usually do. However the rapid growth of information has overloaded the Internet users, it makes difficult to find the most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Certainly there are several restaurant recommender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solve the problem, such as TripAdvisor, iPeen, foursquare, etc; but few systems provide personalized and context-based recommendations.   The research intends to develop a restaurant recommender system that considers the factors of social network and context. Nowadays, when people eat, they like to take a picture and check in on Facebook or Instagram to share with friends, the numbers of check-in for a restaurant may mean the restaurant’s popularity. In addition, the gathering purpose and personal preferences may also affect the users’ decisions. Therefore the recommender system first used the variables of eating criteria such as place, price, types of food, eating environments to filter restaurants. The system then got the user’s similar friends from check-in data of Facebook. Through calculating friends’ similarity and their preference of restaurants, the recommender system finds the most fitted ones for the user to choose from.   The afterward system’s users testing data prove that this personalized and context-based recommendation system provides better information to help the user make their decisions. The same model can be replicated to other domain of recommender platforms.
203

iCHEF-POS系統商業模式創新之研究 /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POS system : a case study of iCHEF

蔡佳縈, Tsai,Jia 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物聯網概念逐漸成熟之下,舊有產業知識與概念被顛覆,智慧化發展開啟產業新時代。台灣近年來以微型創業盛行,不需要太多資本,簡單的設備就可成立一家餐廳,也因此創業門檻大大降低,造就餐飲業以每年2-3%的比率增加,而大多數餐廳中必備且關鍵的設備-POS機台,卻還停留在舊有思維,不僅佔了不少花費在創業者初期成本以外,也會需要較長時間將成本回收,更因為POS機台為固定成本,後續折舊及保養問題也是餐飲業創業者需要多費心力的重點。 結合雲端技術的POS機台雖需耗費較多時間研發,在概念驗證、場域驗證及商業驗證上也需要比傳統POS系統更縝密的考量,但與傳統pos相比,雲端POS不論在介面的易用性、資訊的即時性及改善工作場域的效率上,皆有顯著改善。除傳統POS注重的技術升級外,雲端POS提供更多面向的整合式解決方案,大大改變了整個產業的商業模式。 本研究以iCHEF為個案,目的為探討新產業環境之下,企業如何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推動產業典範移轉。本研究所得之結論為:雲端POS系統成功的商業模式中,雖然產品技術研發能力仍為關鍵因素之一,但其中企業的創新能力、社群操作力等軟實力的培養更是決定能否維持長期競爭優勢的根基。 關鍵字:雲端POS系統、商業模式創新
204

我國行動通訊系統業者在第三代行動通訊服務市場經營策略之研究 / The Managerial Strategies of Operators in 3G mobile service market of Taiwan

盧建安, Lu, Chien-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策略規劃的良窳關係到企業發展和生存空間的開創,也就是說,良善的策略可幫助企業在煩雜客題中,釐清頭緒及當前應關注的重點。而本研究希望從欲爭取執照成為行動通訊系統業者為對象,探討未來第三代行動通訊服務市場受到主流標準、新技術的採用、政府產業政策制定以及消費者需求更迭將產生結構上的變化,系統業者之經營策略會如何發展。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因此在確認研究主題與研究範圍之後,隨即進行相關文獻的蒐集與探討,之後再根據學者的研究歸納及筆者的邏輯推論,發展本研究的架構;再依據此研究架構,整理本研究對象所需的次級資料,並設計訪談大綱對規劃策略的高階經理人進行深度訪談。最後進行個案分析並發展命題以及推導出結論與建議。 研究發現,當全球解除管制朝電信自由化,以及自由競爭市場的潮流發展,產業經濟集中度將提高。影響行動通訊服務產業發展的重大因素有技術的發展應用、政府政策、消費者行為以及業者的投入和開創,而且關鍵成功要素將從服務傳輸的品質轉變成內容服務的創新與加值。此外,系統業者在可移動性結合網際網路的第三代行動通訊服務市場當中,位居核心地位,其策略的制定與執行不僅關係到本身企業的榮枯,更牽涉到各個產業的興衰,以及消費者的權益;所以必須在供需雙方面下功夫,亦即實體網路、內容服務、終端載具形成的合作機制的建立,並教育與刺激消費者以增加需求。 通訊與網路的發展使得整個產業價值鏈分工趨向專業並緊密聯盟,而且沒有一家企業能總括所有的產業區隔;另外,第三代行動通訊服務市場在技術與服務的本質上可說是一項新事業,因此競標團隊在此新事業的發展上相當強調「綜效的追求」,策略作為將走向利用本身資源累積的移轉以提高經營的門檻,以及以行動通訊匯聚、整合旗下所有的產業區隔,以發揮整體作戰優勢與開創新利基市場。另外,伴隨行動通訊全球漫遊的發展,系統業者勢必跟隨全球化腳步跨國發展;所以,除了在國內市場建立厚實基礎,累積核心能耐與競爭優勢以增強議價力外,並要結合國際一流廠商的資源和品牌優勢,利用文化障礙與華文內容發展的經驗和know-how,深耕華文市場。 / The key issue of corporate developing and creating new area is strategic planning. Meanwhile, good strategic planning helps business clarify the viewpoint in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Both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are mainstream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3G will integrate mobility and Internet. I hope to discuss the managerial strategies of operators in the mobile service market. This research adopts 「Case Study Research」. After deciding the research theme and range, I began to gather up related references and analyze them according to research frame. Next, I deeply interviewed with top managers of seven companies. And then, my conclusions were infirmed by them. Operators, which provide all kinds of services, need a mechanism that do whole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contents and services. The operating rule is that appeal to customers, create the contents and services by revenue, adjust the module of platform to reduce the customers’ cost of transaction,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network. Most important is to do customers' services management well. The strategy to win the customers is creating value-added services, meanwhile personalized product and value. We can discuss the synergy from two dimensions: economy of core competence sharing and complementary of all businesses corporation. Operators will develop the「defense」and「attack」strategies from two dimensions. Besides, it is “Giant Game” in the mobile service market. Operators in Taiwan can stand on the local market. Next, they can increas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follow first tier to explore the operating boundary with Chinese content.
205

行動商務企業出版系統-以電子書為例

鄭舒蕊, Zheng, Su-R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因應行動商務時代的來臨,以及電子書的興起,針對電子書的服務和呈現格式的設計,本研究期望能提供一個系統架構不但方便使用者在電子書內安插適當的服務、針對頁面的展現格式做較有效率的編輯,並且能克服無線通訊上的困難與障礙,真正做到『與裝置無關』的通訊模式。  因此,本研究提供了Service Module 與Presentation Module兩個模組,利用XML、XSL 、JSP、XSP等技術幫助電子書的輯輯者處理電子書的服務與展現格式的工作,並且提供了一個編輯環境整合整本電子書的製作流程,最後將成品發行到伺服端的Application Server上,經由Application Server的處理, 讓各式各樣的Device都能上網觀看這一本電子書。
206

族群達到哈溫比例及芮特比例的交配系統之整合性研究 /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Mating Systems of a Population Attaining Hardy-Weinberg Proportions and Wright Proportions

黃崑明, Kuen-Ming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族群遺傳學中已知有許多因子影響基因型與對偶基因頻率,族群的交配方式即為其中之一。例如,哈溫平衡定律即指族群進行隨機交配,而芮特平衡定律所描述之自交系理論指的是族群進行了某種特定型式的非隨機交配。本文將以往討論過或未討論過之族群基因型頻率會達到哈溫比例及芮特比例的交配系統做一整合性研究。族群基因型頻率會達到哈溫比例或芮特比例之交配系統的整體架構將根據交配群體中雙親二子群體的交配行為、基因型頻率是否在哈溫比例及是否相同、對偶基因頻率是否相同來建立。整體架構中的每一構造點所對應的交配系統將被找出或證明不存在,若存在則會進一步討論其特性。 目 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圖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族群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及Wright比例的交配系統之整體架構………………………………………….. 3 第三章 族群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之隨機交配系統……... 6 3.1 基本定義與原理………………………………………………………. 6 3.1.1 基因型頻率與對偶基因頻率…………………………………… 6 3.1.2 隨機交配與非隨機交配………………………………………… 7 3.1.3 基因型隨機交配會導致配子隨機結合原理…………………... 7 3.1.4 平衡族群的交配系統之特性…………………………………… 8 3.2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在相同的Hardy-Weinberg比例且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隨機交配系統 ………………………………………………………………… 9 3.3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在不同的Hardy-Weinberg比例的隨機交配系統 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不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 10 3.4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不在Hardy-Weinberg比例但基因型及對偶基因頻率皆相同下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隨機交配系統 ……………………………….. 12 3.5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不在Hardy-Weinberg比例且基因型頻率不同但對偶基因頻率相同下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隨機交配系統 ………………………. 13 3.6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不在Hardy-Weinberg比例且基因型及對偶基因頻率皆不同的隨機交配系統 之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不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 14 3.7 隨機交配族群基因型頻率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交配系統之結論與彙整………………………………………………………. 14 第四章 族群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隨機交配系統之性質 17 4.1 隨機交配系統 及其子代群體配子結合之相關係數…………... 17 4.1.1 隨機交配系統 之相關係數………………………………... 17 4.1.2 隨機交配系統 之子代群體配子結合的相關係數……….. 18 4.2 ITO方法及其應用……………………………………………………. 19 4.3 隨機交配系統 之親代和子代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21 4.3.1 隨機交配系統 之母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20 4.3.2 隨機交配系統 之父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23 4.3.3 隨機交配系統 之親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24 4.4 隨機交配系統 之二同胞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25 4.5 隨機交配族群基因型頻率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交配系統之性質比較……………………………………………………………. 27 第五章 母父子基因型的傳遞機率矩陣及其應用……………….. 28 5.1 母父子基因型的傳遞機率矩陣………………………………………. 28 5.2 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之矩陣代數算法………………………………. 31 5.2.1 不區分異質結合基因型的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 32 5.2.2 區分異質結合基因型的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 33 5.3 親代和子代基因型聯合頻率之矩陣代數算法……………………… 34 5.3.1 母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之矩陣代數算法…………………... 34 5.3.2 父子基因型聯合頻率之矩陣代數算法………………………… 35 5.4 二同胞基因型聯合頻率之矩陣代數算法…………………………… 36 第六章 族群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之非隨機交配系統…... 41 6.1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在Hardy-Weinberg比例且基因型及對偶基因頻率皆相同下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非隨機交配系統 …………………………….. 41 6.2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不在Hardy-Weinberg比例且基因型與對偶基因頻率皆不同但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非隨機交配系統 …………………………….. 44 6.3 非隨機交配系統 的另一種表示法……………………………… 46 6.4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在Hardy-Weinberg比例但基因型及對偶基因頻率皆不同下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非隨機交配系統 …………………………….. 50 6.5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不在Hardy-Weinberg比例但基因型及對偶基因頻率皆相同下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非隨機交配系統 …………………………….. 52 6.6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不在Hardy-Weinberg比例且基因型頻率不同但對偶基因頻率相同下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非隨機交配系統 …………………… 53 6.7 非隨機交配族群基因型頻率會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交配系統之彙整……………………………………………………………. 54 第七章 族群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非隨機交配系統之性質……………………………………………………….. 56 7.1 雌雄交配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 之相關係數………………….. 56 7.2 之子代群體配子結合的相關係數……………………………… 58 7.3 之親代和子代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60 7.3.1 之母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61 7.3.2 之父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64 7.4 之二同胞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64 7.5 非隨機交配族群之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達到Hardy-Weinberg比例的交配系統之性質比較…………………………………………… 69 第八章 族群達到Wright比例的交配系統及其性質……………. 71 8.1 Wright平衡定律……………………………………………………… 71 8.2 族群基因型頻率達到Wright比例的交配系統之最一般化型式 … 72 8.3 族群基因型頻率會達到Wright比例之交配系統的整體架構中其餘各交配系統之存在性………………………………………………. 77 8.3.1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在Hardy-Weinberg比例且基因型及對偶基因頻率皆相同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會達到Wright比例的交配系統 …………………………………. 77 8.3.2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不在Hardy-Weinberg比例但基因型及對偶基因頻率皆相同其子代群體基因型頻率會達到Wright比例的交配系統 …………………………………. 78 8.3.3 族群基因型頻率達到Wright比例的交配系統之彙整……….. 80 8.4 族群基因型頻率會達到Wright比例的交配系統之性質………… 82 8.4.1 雌雄交配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 之相關係數……………. 82 8.4.2 之親代和子代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84 8.4.3.1 之母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84 8.4.3.2 之父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87 8.4.3 之二同胞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87 8.4.4 族群基因型頻率會達到Wright比例的交配系統之性質的結論與彙整………………………………………………………… 89 第九章 一般化平衡族群的交配系統及其性質………………….. 91 9.1 一般化平衡定律………………………………………………………. 91 9.2 非隨交配族群基因型頻率達到一般化比例的交配系統之最一般化型式 ……………………………………………………………… 93 9.3 雌雄二次群體之基因型頻率在Hardy-Weinberg比例但基因型與對偶基因頻率皆不同的一般化平衡族群之交配系統 ………… 98 9.4 一般化平衡族群的交配系統之性質………………………………… 100 9.4.1 雌雄交配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 之相關係數……………… 100 9.4.2 之子代群體配子結合之相關係數………………………… 102 9.4.3 之親代和子代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104 9.4.3.1 之母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104 9.4.3.2 之父子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106 9.4.4 之二同胞基因型聯合頻率矩陣及其相關係數…………… 106 9.4.5 一般化平衡族群之性質彙整…………………………………… 109 第十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111 10.1 結論……………………………………………………………………. 111 10.2 未來研究方向…………………………………………………………. 115 參考文獻…………………………………………………………….. 117 / In population genetics it is known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genotypic and gene distributions of a population. The type of mating of a population is one of them. For examples, basically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law refers to a population undergoing random mating, and Wright's equilibrium law in inbreeding refers to a special type of nonrandom mating. This study perform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all possible matings that can attain Hardy-Weinberg proportions or Wright proportions that had been or not had been discussed previously. The framework of mating systems attaining the Hardy-Weinberg proportions or Wright proportions will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pooling toge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mating behavior, gene frequencies, genotypic frequencies and the Hardy-Weinberg proportions of the male and female subpopulations. The type and property of each mating system corresponding to each point of the established mating system framework are examined.
207

如何以資訊科技促進農產運銷現代化之研究 / Moderniz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ransaction systems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董其貞, Dong, Qi 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農民,長久以來一直是努力生產而收入微薄的一群,即便是消費地的價格遠較產地高得多。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現行通路的運作之下,造成層層買斷、風險自負的現象,以及中間剝削和現行體系複雜且缺乏效率的結果。眼看著台灣即將加入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隨之而來的是本土農產品降低保護,並面對進口農產品的競爭壓力。因此,有必要利用臺灣資訊科技發展的優勢,來建構一個更現代化且有效率的農產運銷通路。   目前大型資訊系統的規劃設計主要面對二個問題,一是以現在的資訊科技來規劃未來的架構;一是缺乏可供依循的原則和方向。本研究提供了如何預測未來的資訊科技並用以規劃未來的觀念;而且從企業應用資訊科技成功的案例中,歸納分析出應用資訊科技的原則和方向;並利用它有系統地規劃設計出一個現代化的農產運銷系統的架構,希望藉由資訊科技的應用來提高本土農產品的競爭力。   由本研究的規劃觀念推而廣之,可以得到幾點對未來商業可能帶來的影響,例如行銷通路會改變、價量關係更平穩、生產者決策份量加重、時空的限制逐漸地消除以及資訊科技愈形重要...等。未來的各行各業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對未來做出準確的預測,並搶先利用資訊科技創造競爭優勢,將會是企業成敗的關鍵。
208

建立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之研究 / The study of building an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黃蕙蕙, Huang, Hui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國外自80年代已大力提倡,成果卓著,國內金業經營已趨向國際化、多角化,經營環境的瞬息萬變,競爭激烈,已使企業經理人殷切期盼一套整合性的決策支援工具,以輔助其研擬策略,訂定目標。目前國內資訊科技在管理領域之應用,仍大多停留在交易處理系統(TPS)與管理資訊系統(MIS)階段,決策支援系統(DSS)在某些專業領域中方多所應用,但對高階主管(CEO)決策之用時,失之資料不足、過多、繁雜或時效不彰。專屬企業CEO的EIS,仍在萌芽階段,遂引發吾人探究之動機。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EIS在企業資訊系統環境中之角色與定位;分析EIS應具備何種功能以利企業管理,進而取得競爭優勢;分析EIS工具提供之功能、企業CEO需求下EIS建置人員之需求及供給需求雙方達成度,繼而找出EIS發展之方向。   研究方法採文獻探討及個案研究兩部份。理論及國外資料由書籍、論文、期刊、雜誌中查閱;實務資料則採個案方式進行。挑選國內CEO個案之條件是針對國內知名之成功企業,其公司內部MIS已具相當規模且該公司之CEO對資訊系統亦達相當層次之了解。訪談CEO時,採開放性人員深入對談方式,在一個多小時的訪問中,探詢其日常掌理公司時需要何種決策資訊,盡量促使受訪者暢所欲言。國內資訊主管(CIO)資訊需求乃針對國內資訊部門具有EIS經驗之CIO做人員深入訪談,探詢其日常提供何種資訊給予CEO使用,以及開發建置EIS時所需何種性能之工具等相關事宜。本論文亦探訪國內E比工具廠商對CEO資訊需求之認知。   個案分析時本研究將收集之國內外CEO、國內外CIO、國內EIS工具廠商、產品說明書及由IDC (Internation Date Corporation)在1993年所調查歸納近五年國外CIO對EIS需求分析。由個別個案中剖析其受訪者之需求面及供給面,再予以歸納整合,統一其用辭,得到資訊供需分析架構,其中劃分成資訊種類及資訊性質兩大項,資訊種類細分為內外部資訊,外部資訊包括五力分析及產業狀況,內部資訊分為策略規劃、五管資訊及作業層面之需求細項,資訊性質則分為詳細、時效、偵測、親和、分析、整合等構面,分別統計各類特性之次數產生明細表,針對資訊種類及性質等重要項目做資料彙總產生彙總表,再將各項資料發生頻次換算成次數百分比,以國內外CEO及CIO、國內EIS工具廠商、工具功能等六大類族群,分別繪製分析圖及比較圖,以探究群內之特質與群間之異同。將這些特質與異同歸納後,吾人可觀察出若干的現象,依此建構具體之命題,提出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論得知國內CEO與CIO及EIS工具廠商認知差距大,CEO需求與EIS工具功能差距大,造成EIS推動約主要障礙;國外CEO較國內CEO重視資訊性質;供需雙方達成共識者包括:EIS中內部資訊較外部資訊重要,財務管理與行銷管理最適用於EIS,研究發展最不適用於EIS,整合性是供需雙方最重視的資訊性質。   本研究在學術方面再次由實務印證理論:EIS是一個資料導向的系統,應擷取各種企業內外部相關資訊,供需雙方均強調EIS適用於財管與銷管之應用。對實務界的建議則包括:CEO自認為對EIS有高度的支持,但CIO卻未感受,視CEO支持為稀有資源,CEO的支持態度若更明確與投入,將有助於EIS的推展。而CIO過於重視EIS的資訊性質,而忽略CEO較重視資訊種類,未迎合CEO的需求特質。EIS工具廠商所找尋的EIS工具,大多能迎合CIO之需求,但與最終使用者CEO之需求差距仍大。而主從架構的開放系統環境有助於滿足EIS供需雙方高度整體考量的特質。
209

連鎖服務業服務傳送系統之研究 / Study on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of Chain Operation for service Industry

王文信, Wang, Wen Shin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於「服務傳送系統為服務業管理活動的重心」之研究動機,本論文主要 在探討服務傳送系統的內涵、類型及影響其設計與管理的關鍵因素,採用 八個不同業態、業種且具代表性之連鎖服務企業之實證個案進行定性探索 性之研究,據以推論不同類型的連鎖服務業,其服務傳送系統的類型及影 響因素有何不同?服務傳送系統是將服務傳給顧客的過程活動,具有生產 與消費的特性,因此,涵蓋行銷與作業領域的服務傳送系統在設計上應兼 顧服務設計、服務程序的選擇、以及實體環境的呈現等構成要素之配合。 本論文以服務完成量及顧客參與度等構面將服務傳送系統分為連線式、零 工式、專案式等三類型,並以服務工廠型、大量服務型、服務工站型、專 業服務型等四類型的連鎖服務業,分別探討其間的關係,並推演出相關命 題。本論文之研究結論包括(1) 連鎖服務業的服務傳送系統與其服務作業 的標準化程度有關。(2) 不同類型的服務傳送系統,其服務程序的類型之 之選擇亦不同。(3) 不同類型的連鎖服務業,其服務傳送系統的選擇亦不 同,服務工廠型及大量服務型的連鎖服務業傾向於採用連線服務式,其資 訊化程度較高;服務工站型的連鎖服務業傾向於採用零工服務式,其前後 場的服務作業配合程度較高;專業服務型的連鎖服務業傾向於採用專案服 務式,其服務人員的專業程度較高。最後,本研究並提出對連鎖服務業採 行服務傳送系統的類型及影響因素之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210

中國大陸證券市場會計規範系統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Accounting Regulation System of Security Market

洪碧蓮, Chi, En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中國大陸證券市場的會計規範系統,並以中國大陸 新上市股票的股價行為為例,俾驗證中國大陸會計規範系統的有效性。所 謂證券市場的會計規範系統意指股票上市公司財務資訊公開揭露的規範, 其目的在於確定財務報表的品質與對投資大眾公開的程度。而在大陸資本 市場中,因為會計自律組織不彰,因此與自律組織有關的自律規範皆由官 方制定,亦即財務報表品質的確定與財務資訊對大眾公開的程度由官方決 定並制定為規則。於相關的文獻探討中得知,會計資訊與新上市股票上市 價差的關係相當密切。會計資訊品質越佳,上市價差越小。所以,利用上 市價差來評估會計規範體系的合理性與有效性係適當的方法。據此,本研 究以在上海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及B股公司為研究樣本,分別進 行單變量分析及兩樣本t 檢定。從上市價差的衡量與統計分析中得知:1. 無論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之股票之報酬率及超額報 酬率,均顯著地異於零,且皆異常性地高。2.在股價報酬如許異常高漲的 大陸股市,其會計資訊被使用於股價決策的效率一定極低;也或許會計資 訊被使用於股價決策中,較諸其他相關資訊的權數低許多。3.中國大陸證 券市場會計規範系統並不具有效程度,亦即會計資訊的有用性低,所以股 價才顯現出如此異常行為。

Page generated in 0.03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