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32
  • 132
  • 90
  • 85
  • 23
  • 11
  • 4
  • 3
  • 1
  • Tagged with
  • 348
  • 183
  • 97
  • 75
  • 56
  • 53
  • 51
  • 51
  • 51
  • 51
  • 50
  • 50
  • 44
  • 43
  • 3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21

話し言葉における文末表現と終助詞「ネ」「ヨ」の共起関係 - 「ネ」「ヨ」が付かない文末表現を中心に -

許, 夏玲 31 March 2002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22

身体部位詞を構成要素に持つ日本語慣用表現の統語的凍結性

有薗, 智美 31 March 2007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23

接続表現から見た上級日本語学習者の談話の特徴 - 日本語母語話者と比較して -

深川, 美帆 31 March 2007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24

ヴォイヴォディナ・ルシン語の移動動詞の研究――語彙体系の記述と言語接触による変化を中心に――

岡野, 要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2518号 / 人博第921号 / 新制||人||220(附属図書館) / 2019||人博||921(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人間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河﨑 靖, 教授 服部 文昭, 准教授 西脇 麻衣子, 教授 三谷 惠子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225

中文流行音樂詞曲情意關聯分析 / Conception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lyrics and music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林志傑, Lin, Chih Ch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旨在研究中文流行音樂歌詞與歌曲之間情意的關聯性,並設計一個能推薦出符合歌曲情意的「以曲找詞歌詞推薦系統」。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在廣義上的定義為透過大眾媒體傳播、以大眾為閱聽對象的歌曲。其大眾化的特徵,使得流行音樂歌詞的主題多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且能清楚表達歌曲的情意,並以其所引起的共鳴性決定歌曲是否具出版的商業價值,人們也常常使用流行音樂歌曲來唱出屬於自己的故事、屬於自己的心聲。因此,本篇論文提出自動為流行音樂歌曲推薦符合歌曲情意的歌詞,讓舊有的歌曲搭配上新的歌詞,而當一首歌曲搭配了不同的歌詞就有了不同的故事,也帶給了原曲新的生命,達成一曲多詞的數位加值效果。 由文獻及專業音樂創作者的論述中,我們可以了解流行音樂詞曲有相關的搭配關係,其中又以詞曲情意的搭配關係最為重要,因此詞曲情意之間的關聯性為本研究問題的核心所在。透過大量分析市面上的流行歌曲,我們便可以從中看出詞曲之間情意搭配的線索。我們利用 LSA(Latent Semantic Analysis)演算法萃取出歌詞的情意特徵值,並比較其與語言學領域中隱喻融合理論的相似性,而在歌曲方面萃取出音高、調性、速度、節奏、和弦及音色等與等能展現歌曲情意的相關特徵值。然後利用了 CFA(Cross-Modal Factor Analysis)演算法來建立詞曲之間情意特徵值的關聯模型,最後我們便可以利用關聯模型來建立推薦系統,如此便完成了詞曲情意關聯為基礎的以曲找詞歌詞推薦系統。 實驗結果顯示,考慮詞曲情意特徵關聯所訓練出的關聯模型(CFA Feature Model)在以曲找詞推薦符合情意歌詞的前五名準確率平均達 60.1 %,前五十名也有 41.4 % 的準確率,比起僅考慮歌曲情意特徵(Audio Feature Model)以曲找詞推薦符合情意歌詞的前五名準確率 45.1% 及前五十名準確率28.6 % 準確率高,代表本研究所提出的詞曲情意關聯模型確實能有效推薦出符合歌曲情意的歌詞。我們也對本研究提出的詞曲情意關聯模型進行歌詞推薦結果的案例分析,我們輸入幾首學生創作的歌曲觀察詞曲情意關聯模型歌詞推薦結果,我們發現推薦出的流行音樂歌詞與學生創作的原詞在歌詞情意上非常類似,再次顯示本研究所提出的詞曲情意關聯模型確實能有效推薦出符合歌曲情意的歌詞,在詞曲創作上將能為創作者帶來靈感支援,幫助創作者詞曲創作。 / Nowadays lots of people use popular music to sing out their own story, and their own aspirations. In this thesis, we propose an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conception association between lyrics and music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And for applications, we design a lyrics recommendation system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recommend lyrics which is suitable to accompany with query music according to the affection and conception between lyrics and music. So, the old song with new lyrics, just like the song with different stories, brings the original song with new life. There are accompany association between lyrics and music, and the affection and conception association is most important among all. Therefore, analyze the conception association between lyrics and music is our goal. To do this, we can find out the association clues between lyrics and music from analyzing lots of popular music. For lyrics, we use LSA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algorithm to extract lyrics conception features. For music, we extracted the pitch, tonality, speed, rhythm, chords features which can show the music’s conception in the music. Then we use the CFA (Cross-Modal Factor Analysis) algorithm to analyze and learn the conception association between lyrics and music and establish the conception association model . Finally, we will be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conception association model to establish the lyrics recommendation system. 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hen recommend the same conception lyrics to the query music, our proposed approach (CFA Feature Model) reaches accuracy of 60.1% on average in the top 5 recommended lyric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approach (Audio Feature Model) only reaches accuracy of 45.1% on average in the top 5 recommended lyrics, our approach get better accuracy. We also presented some interesting lyrics recommendation results in case study. We upload some popular music created by students, and we found out that the affection and conception of the recommended lyrics are similar to the original song lyric which is created by the stud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yrics and music conception association model we proposed in this study does recommended lyrics suitable to the query music conception.
226

初期新ニヤーヤ学派における言語哲学の基礎的研究

和田, 壽弘 03 1900 (has links)
科学研究費補助金 研究種目:基盤研究(C) 課題番号:15520047 研究代表者:和田 寿弘 研究期間:2003-2005年度
227

語境限制與第二語言能力對雙語詞彙觸接的影響:日中雙語者的眼動研究證據 /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ual constraint and L2 proficiency on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of Japanese-Chinese bilinguals

翁翊倫, Weng, Yi L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學者們對於雙語詞彙觸接歷程持有兩種相異的觀點:選擇性觸接假設(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認為雙語者在進行詞彙觸接時,只有符合語境的目標語言才會被激發;非選擇性觸接假設(non-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則認為雙語者的兩種語言表徵會同時被激發而產生競爭或促進效果。至今已有眾多研究結果支持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為非選擇性,然而,這些研究大多採用促發典範(priming paradigm)忽略語境在雙語詞彙觸接歷程所扮演的角色,且多數實驗中的受試者二語能力皆相當流利,對於二語能力個別差異對詞彙觸接歷程的影響也尚未清楚。此外,以非拼音文字系統為研究對象的相關雙語研究也不多。因此,本研究旨在從非拼音文字的角度探討語境限制及中文能力在雙語詞彙觸接中所扮演的角色,實驗操弄語境限制程度(高限制、低限制)及詞彙類型(同形同義詞、同形異義詞、中文單義詞),以日中雙語者為研究對象,控制句子語境呈現中立或偏向目標詞中文語意,使用眼動實驗來即時記錄受試者在進行詞彙觸接的過程,檢視中文能力對跨語言同形詞效果在高、低限制語境下的影響性。此外,本研究也分別以高低分組與眼動表現兩種方法當作中文能力指標進行分析,並將結果進行比較,以瞭解何種中文能力指標能夠較準確反映出受試者在閱讀中文篇章的能力。 實驗結果顯示,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為非選擇性,中文能力和語境限制能夠對詞彙觸接歷程造成影響,使得跨語言同形詞效果產生消長。首先,在高低分組結果方面,中文能力指標和各效果主要在晚期詞彙處理階段產生交互作用,高程度組在高限制語境下觀察到形同異義效果,低限制語境則沒有看到任何效果;低程度組在高、低限制語境下皆觀察到顯著的形同義同效果。另一方面,以眼動表現作為中文能力指標的分析結果中,則清楚中文能力在早期詞彙觸接階段就已經和語境限制、跨語言同形詞效果產生影響性,顯示眼動表現能夠視為測量中文能力的指標之一。總而言之,不同的分析結果皆反映雙語詞彙觸接歷程為非選擇性,語境與中文能力在語意提取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文能力較好的雙語者在早期詞彙觸接階段就會受到語境限制影響,而中文能力較低者則是在晚期階段受到語境影響。 / For decades, psycholinguists have dispute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wo language systems of bilinguals’ brain and how they retrieve lexical representations. The 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 predicts that two languages are independent in the brain and bilinguals activate only one lexicon at a time while reading or speaking. Alternatively, non-selective access hypothesis predicts that two languages share an integrated conception representation, so representations from both languages are accessed simultaneously during comprehension. So far, many bilingu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is non-selective. However, these studies usually used priming paradigm such as lexical decision task which words are presented in isolation, ignoring the role of context in the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the monolingual literature, it is clear that lexical ambiguity resolu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surrounding sentence context. While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investigated highly proficient bilinguals, the same question about non-selective access could also be asked of less proficient bilinguals. Moreover, most of results are based on alphabetic writing systems such as English-French or Dutch; only few of them examined the non-alphabetic systems. Besides, since bilingual experience is dynamic and poses a challenge for researchers to develop instruments that capture its relevant dimensions. The present study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from class level and eye movement indexs to confirm which one is more accurate.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amine whether Japanese-Chinese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is non-selective and whether the context and L2 proficiency modulate the word recognition processing. Experiment manipulated contextual constraint (high or low constraint) and target word types (cognates, interlingual homographs, or Chinese words), using eye movement recording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extual constraint for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when reading Chinese sentences by Japanese-Chinese bilinguals, L1 and L2 proficiency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non-selective hypothesis. Both sentence context and L2 proficiency could affect the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According to class level analysis, L2 proficiency h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other effects in the late processing stage. The eye movement measures that reflects early processing of target words showed significant interlingual homograph interference and cognate facilitation in the higher proficient bilinguals. However, only cognate facilitation was observed for high-constraint sentences in the lower proficient bilinguals and no effect was founded in the low-constraint senten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ye movement index analysis showed L2 proficiency has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other effects in the early processing stage, demonstrating the L2 reading proficiency can be measured by eye movement index. In summary, both sentence context and L2 proficiency can modulate bilingual lexical access. The early process is non-selective and bilinguals with more L2 proficiency could make use of sentence context in the early process than less L2 proficiency when reading L2 sentences.
228

《祖堂集》否定詞之邏輯與語義研究 / Alogical and Semantic Study of negatives in Zutangji

張皓得, Chang, Ho-Deu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以《祖堂集》裡出現的所有否定詞為研究對象。首先,用演繹法來建立假設,用歸納法(完全歸納法)來驗證其假設。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都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的,這種世界與時間結合而造成「事」,與空間結合而產生「物」,我們通常合稱為「事物」。基於這種基本觀點,可說語言結構是一種現實世界的表達,因而它如實地或刻意地反映這種現實世界,而且這些看法也可適用於漢語否定詞的體系。由此,筆者主要用演繹法來大膽地假設說漢語的m系否定詞表達「空間性概念」,而p系否定詞表達「時間性概念」。第參、肆、伍和陸章,利用這種假設,剖析《祖堂集》裡出現的所有否定詞而驗證此假設與《祖堂集》的否定詞用法是否吻合。第二,在語言的邏輯結構層次分析上,在本篇論文的第參章裡,用謂詞邏輯研究法分析《祖堂集》裡出現的否定句以解釋早期近代漢語否定詞的邏輯結構與語言結構的同異。第三,用具有普遍性的語言學方法論,如「區別性特徵(distinctive feature) 」、「標記成分(marked member)」、「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ICA)」、「互補分布(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有定(definite reference)和無定(indefinite reference)」、「焦點(focus)、新信息(new information)以及舊信息(old information) 」、「義素分析法(seme analysis或componential analysis)」等,在第肆、伍和陸章裡分析探討《祖堂集》否定詞在邏輯語言結構層次或純粹語言結構層次上的語法結構和語義特點。第四,用計量和統計方法來分析《祖堂集》否定詞的分布情況以解釋近代漢語否定詞的面貌和體系。最後,用漢語否定詞的歷時演變來解釋《祖堂集》否定詞的共時結構,並且透過這種解釋來檢討本篇論文的結論是否具有妥當性。就研究步驟來說,先把《祖堂集》全文輸入到電腦,按否定詞類別歸類而分析探討否定詞的邏輯、語法和語義。 本篇文論共分八章,579頁。第壹章敘論,主要論及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否定界說、否定範圍和否定焦點。第貳章邏輯結構、語言結構和否定詞,主要討論「邏輯結構與語言結構之間的同異」、「邏輯的同異問題與否定」以及「時空、語言實詞分類和《祖堂集》否定詞分類(m系否定詞和p系否定詞)之間的關係」。第參章《祖堂集》否定詞之邏輯意義分析,主要用謂詞邏輯學的方法分析《祖堂集》否定詞之邏輯結構和邏輯意義。第肆章《祖堂集》m系「否定詞」之語義分析(一)-「無」,主要用語法學和語義學的研究方法探討m系否定詞當中「無」字在邏輯語言層次和純粹語言層次上之邏輯結構、語法結構和語義特點。第伍章《祖堂集》m系「否定詞」之語義分析(二),主要用語法學和語義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其他m系否寫詞在純粹語言層次上之語法結構和語義特徵,如「未」、「莫」、「勿」、「沒」、「亡」、「罔」、「靡」和「微」。第陸章《祖堂集》p系「否定詞」之語義分析,主要用語法學和語義學的研究方法探討《祖堂集》的p系否定詞在邏輯語言層次和純粹語言層次上之邏輯意義、語法結構和語義特點,如「不」、「非」、「匪」、「否」和「弗」。本章後面附帶討論「休」字,上古漢語時期它的否定用法不存在,到後來產生於方言之中,因此它不屬於所謂m/p系否定詞。第柒章《祖堂集》中「否定詞」之邏輯和語義特點,主要探討《祖堂集》否定詞在邏輯層次和語言層次上之特點,如「矛盾關係(contradictory relation)、反對關係(contrary relation)與否定詞」、「時空關係與否定詞」、「主客關係與否定詞」、「常變關係、動靜關係與否定詞」、「時間的空間化(量化)」、「空間的時間化」、「客觀現象的意志化」、「肯定與否定的選擇(疑問)」、「測度否定」、「名詞的述語化」、「雙重否定」、「否定詞之互用」等等。第捌章結論,用三張圖表,把《祖堂集》裡出現的所有否定詞系統化,扼要地解釋而究明第壹章敘論中的六條研究目標。最後附有引用及主要參考書目和《祖堂集》否定詞索引。 總之,筆者利用《祖堂集》裡出現的否定詞探討否定詞在符號隱性系統和符號顯性系統上的特徵。由此,筆者發現到幾點新理論,第一、語言研究要區分符號隱性系統和符號顯性系統,才能得到完善的結果。第二、邏輯學的「矛盾(contradiction)」和「反對(contrary)」顯現為語言的否定詞時,在《祖堂集》裡,區別「矛盾」和「反對」的關鍵在於否定詞是否替代其相應的肯定形式。第三、《祖堂集》的漢語否定詞不僅具有一個完整的系統(paradigm),而且從古到今一直維持m系和p系兩組系統,因為m系和p系否定詞分別表示邏輯意義上的空間概念和時間概念。其他純粹語言結構層次上的否定詞用法都是在這種邏輯意義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如「時間的量化否定」、「疑問否定」、「測度否定」、「『無』義否定」等等。第四、邏輯學的矛盾概念和反對概念顯現為語言符號時,產生一些問題,因此研究符號顯性系統的否定詞,反對概念還要分成「確定反對(definite contrary)」和「不定反對(indefinite contrary)」。
229

華語人物分類詞之社會文化意涵 / The Social-Cultural Significances of Mandarin Classifiers

宋千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華語乃具有「分類詞」的語言,華語人士在溝通時利用分類詞為人物分類,溝通乃人我互動,既是客觀行為,也關涉主觀態度,分類詞的選擇足以顯現華文化的價值觀。華語人物分類詞隨世代推移亦迭有消退與增生反映文化、價值觀的傳統與新變。本論文旨在探討華語人物分類詞的文化意涵,辨明語言表層現象背後的文化深層結構。 本論文的研究議題包括:人物分類詞於固定的形式語意指涉之外,是否有功能意義?如果有功能性意義,華語人士在擇用分類詞指涉人物時社會文化的宰制條件何在?華語人士擇用分類詞指涉人物可表達何種態度、達成哪些溝通目的?世代變遷之下人物分類詞的功能意義是否有變異或變遷?是否有所增長、消退、創用、維持?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有二,一為歷時研究,一為共時研究。歷時研究旨在區辨人物分類詞的種類,說明個別分類詞的意義以及歷代使用情形。共時研究旨在瞭解世代變遷與語言變遷的關連,分辨華人價值觀是否隨時代改變而變動,釐清現代華語人士在指涉人物時擇用分類詞背後的原因,並觀察語言使用情境與分類詞的選擇的關連。歷時研究與共時研究互相對照,以期瞭解分類詞使用的世變,以及分類詞彰顯的華文化價值觀。 歷時研究採文獻蒐集法,利用語料庫檢索上古、中古、近代、現代書面語料之人物分類詞。歷時研究以《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古漢語標記語料庫》、《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以及素語料庫《古漢語語料庫》為語料來源,耙梳典籍文獻以及歷代辭書,以釐清人物分類詞的詞語來源及指涉意義。歷時研究並探索人物分類詞的種類,以及比較歷史時期與現代時期分類詞的用法、功能之異同增減。歷時研究觀察歷史文獻中顯示人際意義的華語分類詞,分為指涉個體人物的分類詞與指涉群體人物的分類詞,指涉群體人物的分類詞有分為具有社會評價的群體人物分類詞以及顯示社會連結意義的群體分類詞。本研究據余英時(1984)、文崇一(1989)、彭泗清(1993)、傅佩榮(1999)、徐復觀(2003)對華人價值定位的主張,以及楊中芳(1994)、黃光國(1984、1991、1999、2005a、2005b)、危芷芬(2000)對華人的人際關係的看法,以華文化價值觀區分華人評價人物價值的價值維度有六,其中道德維度、知識維度、財富維度以及權勢維度四個維度關涉俗世人物,神聖性則關涉個體之聖俗,集團大我共同性則關乎群體成員之間的聯繫。 共時研究以歷時研究及先導測試(pilot test)為基礎,以探討現代漢語的人物分類詞使用情形。從先導測試得知道德維度、知識維度、財富維度、權勢維度以及神聖性有等級之分,道德及知識維度有正負、高低,財富及權勢維度有多、中、寡及強、中、弱之分,神聖性有高低有無之分,依據維度挑選符合各維度正負、高低、多寡、強弱趨向的人物名詞。本研究亦經由先導測試取捨要測試的人物分類詞,由先導測試發現有些人物分類詞為晚近才成為人物分類詞如「坨」,便納入研究。此外,依據陳志信(1997)、黃光國(1984、1991、1999、2005a、2005b)主張「尊尊」「親親」為文化價值之所在,先導測試從「親親原則」、「尊尊原則」得到畫分人際圈子顯示社會連結的群體分類詞如「門」「派」「宗」等。從先導測試獲取施測的人物分類詞和人物名詞,做為本論文共時研究的設計基礎。 共時研究蒐集當代口語語料,觀察現代使用分類詞的習慣。共時研究探討今日的口語表現,以明語言的變遷,以及語言背後支撐語言表現的華文化價值觀,並對照訪談語料與語料庫現代書面語料,分辨現代分類詞的多元功能。共時研究區分華人評價人物價值的價值維度與歷時研究相同,皆為道德、知識、財富、權勢、神聖性以及集團大我共同性六個價值維度。 共時研究採訪談法蒐集口語語料,以長程深度訪談調取當代華語人士口語語料。訪談對象共36名,受訪者的社會變項依據年齡、教育程度區分。年齡層分為老年(60歲以上)、中年(40—55歲)、青年(18—30歲)三的年齡層,教育程度分為高教育程度(大學及大學以上)、中教育程度(高中)、低教育程度(國中及國中以下)三個教育程度。共時研究訪談問題為檢測受訪者對名詞與分類詞共現的選擇,並瞭解說話者擇取分類詞的理由。訪談問題分為由受訪者主動提供答案的開放式訪談問題(open-ended questions)及由本研究者提供選項讓受訪者選擇的封閉式訪談問題(closed-ended questions),訪談問題利用個體人物名詞檢測分類詞與名詞共現,問題共三部分,每部分之下另分題組。第一部份檢測人物名詞與個體人物分類詞之共現,第二部分檢測人物名詞與具有社會評價之人物分類詞之共現,第三部分檢測名詞與顯示社會連結的分類詞之共現。 研究結果經量化統計及質性分析,證實本研究的假設(一)人物分類詞除了固定形式語意之外,的確有功能意義。(二)由於功能意義浮動,人物分類詞與名詞之間未必是固定共現關係。(三)人物分類詞的功能意義受華文化的「親親原則」與「尊尊原則」宰制。(四)華人利用分類詞指涉人物以滿足文化功能、社會功能及語用功能。(五)分類詞的功能意義的確隨世代變遷而有所增減、創用、維持。本研究並發現,雖然分類詞與名詞的共現有其規則,但是說話者於溝通時未必遵循分類詞與名詞的共現規則。說話者違反分類詞與名詞搭配常例,以傳達讚揚、貶抑、嘲諷、玩笑、友善、不友善等溝通目的。 最後本論文藉歷時研究及共時研究瞭解語言的使用功能反映溝通的情境特色,華語指涉人物的分類詞區分個體與群體之尊卑、親疏,其背後深層結構乃是華文化崇尚人際協合(solidarity)的「親親」原則,以及明辨社會位階(power)的「尊尊」原則兩大禮制精神。華語分類詞隨世代推移而有更迭,詞語的文言化、新興詞的出現、方言逆向入注等現象證明語言與時俱變。分類詞的增生、消退、維持、創用反映華人社會真實狀況,印證語言為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不斷變化。
230

現代校園新詞的研究──以臺北市木柵地區東山高中為例 / Research on Nowaday Brand-new And Popular Vocabularies on Campus──Take Dong-San senior high school in Wenshan district in Taipei as an example

黃音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詞彙是為了人與人交流而生的一種符號系統,研究詞彙可以推知整個時代下的社會脈動。新詞的研究是在詞彙演變的時間軸上選擇其中某一段時間作為討論的範圍,去探討詞彙的發展以及與社會互動的情形。因為筆者工作的關係,將研究的範圍從社會濃縮為高中校園,試著探討高中學生使用新詞的現象。 校園是社會的縮影,校園新詞展現該校的校園文化。筆者所調查的學校使用新詞有幾個現象:各式詞綴大量湧現,以詞綴的方式造成可以替詞彙歸類,是非常方便的造詞方式;三音節化的現象開始出現,過去漢語裡雙音節為主要詞彙的現象依舊,但是多音節的詞彙也有陸續增加的跡象;學生喜歡將各式的語言材料混雜在一起來造詞,所以調查的結果中包含了中文、英文、阿拉伯數字或者符號夾雜等等混合型態的詞彙出現;因為時下追求效率的潮流,東山高中的學生習慣將詞彙縮略成更簡潔的方式去溝通,讓縮略詞也相當盛行;除了追求效率,學生上網的人數比例以及上網的時間也可以知道網路的語言形式大大的影響日常生活的溝通方式,學生不自覺的把網路語言帶入校園生活,讓網路世界裡火紅的「火星文」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我們也注意到學生的性別、家庭成員、生活作息都與新詞的使用程度有某種程度的相關,男、女生在選擇詞彙的差異上還是有性別的差異,家庭成員中如果有講方言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是講英語的外傭都會對學生使用新詞產生影響。 校園新詞的研究讓我們大則看到社會時代的潮流,小則看到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價值觀,了解學生求新求變、從眾模仿、避繁就簡、宣洩不滿、挑戰權威、及喜歡賣萌裝可愛的心理,進而提供師長教學與輔導的方向,也能藉由此研究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價值觀及正確書面語的書寫規範。

Page generated in 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