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7
  • 26
  • 2
  • 1
  • Tagged with
  • 29
  • 29
  • 29
  • 29
  • 16
  • 14
  • 12
  • 6
  • 6
  • 6
  • 6
  • 6
  • 6
  • 6
  • 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臺灣資本市場發展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n Taiwan's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曾瓊慧, Tseng, Chiu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本市場對於一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企業生產所需之資本,透過股票或債券等證券的發行,在資本市場迅速籌集資金,推動國家經濟不斷成長;另一方面,國民儲蓄認購企業發行之證券,分享企業經營之成果,從而達成「均富」之目標。台灣資本市場的建立,可以民國51年2月9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為里程碑,發展迄今已逾37年,市場規模日益壯大,並朝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臺灣資本市場的發展就如臺灣經濟發展之縮影,二者亦步亦趨,密不可分。藉由對臺灣資本市場深化程度之探究,將能清楚地看出資本市場在臺灣經濟發展歷程中所佔的比重與發揮的功能。所謂「資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係指資本市場中資金累積的速度。民國五O年代是臺灣經濟的黃金時期,此階段之資本深化程度於五十二至五十五年間為最高;民國六O年代經歷兩次能源危機,但我國堅強之因應能力使得資本市場得以順利發展,深化程度維持穩定;到了七O年代,台灣經濟呈現起伏不定的變化,尤其是七O年代末期,資本市場深化程度大幅提升,但這是市場不正常發展的結果;八O年代迄今,資本市場全力朝自由化與國際化發展。在臺灣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中,遭逢七次重大危機。此七次危機是以股票市場之「十年均線」為標的,本文開創性地歸納出六段加權股價指數於十年均線以下的時期,這六個時期分別為民國71年8月至72年1月、民國79年2月至79年10月、民國81年9月至82年1月、民國84年8月至85年3月、民國87年8月至87年9月與民國88年1月至88年2月;此外,民國83年10月,洪福證券公司發生鉅額跳票,造成股市連續暴跌一個星期,股價指數於六個交易日內重挫1059.04點,跌幅達14.75%,資本市場受創程度不亞於前述六個時期。從臺灣資本市場發展的軌跡中,可以發現影響資本市場起伏變化的因素主要有: 經濟循環、政治因素( 國際形勢的變化、 戰爭的影響、 國內重大政治事件、 國家的重大經濟政策)、 貨幣供給與利率、油價、 企業經營狀況與人為操縱等。此六項因素左右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之盛衰起伏。 第一章 緒論 ……………………………………………………1~9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4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5~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8~9 第二章 資本市場與國家經濟發展 ……………………………10~29 第一節 「資本」概念的論述 ……………………………10~15 第二節 資本的形成-儲蓄和投資的相關理論 …………16~26 第三節 資本市場在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27~29 第三章 臺灣資本市場之發展歷程 ……………………………30~82 第一節 臺灣資本市場的建立 ……………………………30~41 第二節 臺灣資本市場運作制度之演變歷程 ……………42~62 一、 證券市場管理方面 ……………………………42~47 二、 證券發行市場方面 ……………………………48~51 三、 證券流通市場方面 ……………………………52~55 四、 證券服務業方面 ………………………………56~59 五、 證券市場國際化方面 …………………………60~62 第三節 臺灣資本市場發行與交易之變遷 ………………63~82 一、 股票之發行與交易情形 ………………………63~78 二、 債券之發行與交易情形 ………………………78~82 第四章 臺灣資本市場深化程度之演進 ………………………83~123 第一節 衡量「資本深化」程度指標的建立 ……………83~105 第二節 民國五o年代 ……………………………………106~109 第三節 民國六o年代 ……………………………………110~114 第四節 民國七o年代 ……………………………………115~119 第五節 民國八o年代 ……………………………………120~123 第五章 臺灣資本市場遭逢七次危機之背景、成因、解決政策與借鑒 ………………………124~160 第一節 民國71年8月至72年1月 ……………………124~130 第二節 民國79年2月至79年10月 ………………… 131~136 第三節 民國81年9月至82年1月 ……………………137~143 第四節 民國83年10月 ………………………………144~147 第五節 民國84年8月至85年3月 ……………………148~152 第六節 民國87年8月至87年9月 ……………………153~156 第七節 民國88年1月至88年2月 ……………………157~160 第六章 結論 ………………………………………………… 161~170 第一節 本文主要發現 …………………………………161~164 第二節 本文政策性意涵 ………………………………165~169 第三節 可進一步研究之方向 …………………………170 參考文獻 ……………………………………………………171~180 / Capital market plays a key role in on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enterprises can acquire the capital that they demand through issuing securities in capital market; on other hand, the public can share the profits of enterprises by purchasing securities in capital market. The foundation of "Taiwan Stock Exchange" on February 9, 1962 was a milestone in Taiwan's capital market history. Taiwan's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is a miniature of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s of Taiwan's capital market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be observed clearly by exploring "Capital Deepening". "Capital Deepening" is the speed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capital market. From 1962 till now, Taiwan's capital market has encountered seven severe crisives-from August 1982 to January 1983, from February 1990 to October 1990, from September 1992 to January 1993, from August 1995 to March 1996, from August 1998 to September 1998, from January 1999 to February 1999, and October 1994. Overall, there are six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aiwan's capital market deeply. They are business cycles, political factors, money supply and interest rate, oil price, enterprises, and personal manipulation.
2

承銷商表現與新股績效關係之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writer behavior and IPO performance

江舒欣, Chiang,Shou S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承銷產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承銷商在承銷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為何,以及不同承銷商、不同承銷方式,其所承銷的新股,在績效表現上 是否有差異,是本研究的主要課題。本研究針對七十六年至八十二年上市 之公司,發放問卷,問卷主要目的是對其主辦承銷商的表現進行評估,問 卷區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評估承銷商能力,一部分評估承銷商投入;此 外,蒐集每件上市案的承銷方式,並且計算這些新上市股票的績效,包括 :中籤率、異常報酬率、週轉率、每股盈餘成長率,將這些資料經由因素 分析、集群分析、變異數分析處理,主要是為了驗證四個假說:1.聲譽佳 的承銷商,在承銷商表現因素上較佳。2.採包銷的方式,在承銷商表現因 素上較佳。3.承銷商表現越佳,新股績效越佳。4.採包銷的承銷方式,所 承銷的新股績效較佳。將上市公司對於主辦承銷商的評估進行因素分析, 承銷商能力區分為兩個因素:「聲譽形象與專業能力」、「對市場狀況的 熟悉程度與和其他相關機關的關係」;承銷商投入區分為三個因素:「幫 助公司健全制度、處理上市事務及穩定上市後股價」、「深入了解公司營 運狀況及為公司規劃資金用途」、「輔導人員組成與輔導時間」。再以集 群分析將上市案區分為三群:「聲譽與專業能力導向群」、「關係與市場 狀況導向群」、「能力與投入不足群」。以變異數分析針對四個假說進行 檢定,檢定結果為:1.假說一獲得支持,聲譽佳的承銷商在承銷商表現因 素上較佳。2.假說二部分獲得支持,採包銷的方式,在某些承銷商表現因 素上較佳,其他因素上則不然。3.假說三無法獲得支持,承銷商表現越佳 ,其新股績效並未越佳。4.假說四獲得支持,採包銷的承銷方式,所承銷 的新股績效較佳。最後本文針對上市公司、承銷商以及政府主管機關,提 出建議。首先對上市公司提出建議:1.選擇承銷商時,應首重承銷商的聲 譽形象與專業能力。2.包銷方式較為有利。接著對承銷商提出建議:1.透 過聲譽形象與專業能力建立競爭優勢。2.應選擇和其形象符合之公司進行 承銷。3.在承銷過程中,應深入了解公司營運,並協助公司健全制度。對 政府主管機關的建議:1.減少對承銷費用之限制。2.承銷制度的重新設計 。3.加強對承銷商的管理。
3

內線交易的保護法益 / The legal interest of criminalizing insider trading

朱振飛, Chu, Chen F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刑 法 應 具 有 保 護 法 益 是 當 代 的 典 範 , 證 券 交 易 法 內 線 交 易 的 刑 罰 規 定 作 為 刑 法 體 系 的 一 環 亦 應 有 保 護 法 益 的 存 在 。 而 在 確 認 了 內 線 交 易 的 保 護 法 益 後 , 才 能 進 一 步 思 考 內 線 交 易 的 構 成 要 件 應 如 何 設 計 方 具 有 刑 罰 正 當 性 。 由 比 較 法 觀 之 , 內 線 交 易 立 法 論 的 設 計 向 有 「 關 係 論 」 與 「 市 場 論 」 兩 種 不 同 模 式 , 此 亦 與 法 律 經 濟 學 思 考 的 利 益 侵 害 方 向 一 致 。 在 思 考 我 國 立 法 論 的 選 擇 跟 利 益 侵 害 如 何 證 立 為 刑 法 保 護 法 益 的 問 題 時 , 本 文 試 圖 透 過 維 根 斯 坦 於 《 哲 學 研 究 》 一 書 中 所 提 出 的 語 言 遊 戲 及 家 族 相 似 性 概 念 , 解 決 此 一 問 題 , 並 指 出 資 本 市 場 功 能 的 維 護 及 投 資 人 對 資 本 市 場 公 正 性 的 信 賴 作 為 內 線 交 易 的 保 護 法 益 , 於 既 存 刑 法 體 系 固 具 有 正 當 性 , 但 構 成 要 件 如 何 適 當 反 映 保 護 法 益 的 設 計 , 仍 有 不 同 的 方 向 值 得 思 考 。
4

有效資本市場理論與會計情報之研究

林金福, Lin, Jin-F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係從資本市場股票價格對情報反應行為之研究,而將其涵義推展至會計情報 之評估。有效資本市場理論之發展,首先是一種試驗性之發現,而引起學者興趣,然 後利而作用統計方法及各種模式,作更精密之探討。大部份之實證均證明資本市場具 有相當程度之有效性,即股票價格能迅速及不偏地反映悠關情報,因而建立了有效市 場理論基礎。利用此種理論之涵義來探討會計所提供之情報與股票價格行為之相關性 ,從所得結果檢討會計情報之有用性及評估不同會計方法,並確立會計研究之方向, 此為本文研究之重點。 本文預定約六萬字。共分六章,茲列述如下: 第一章 有效資本市場理論之介紹 第二章 支持有效市場理論之論證 第三章 反對有效市場理論之論證 第四章 資本市場與情報任務 第五章 有效市場理論在會計上之應用 第六章 結論
5

提昇外資投資我國資本市場-檢驗行政院金融改革專案資本市場改革措施之行銷功用

陳錦旋, Chen, Jennifer J.S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提要   本論文第一章首先說明,筆者之所以選擇行政院金融改革專案之資本市場改革措施,作為4C策略行銷理論檢驗對象之研究動機。就研究範圍而言,則明示係以資本市場中之國際投資人—外資為切入點,作為論文之研究主軸。此外,就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之說明,將有助於讀者明暸本研究之主、客觀情境及其限制。   論文的第二章則針對本論文探討的核心課題—以外資投資我國資本市場角度,研究資本市場行銷現況及發現進行國際行銷之必要性。   第三章彙整介紹論文之基礎理論架構—4C策略行銷理論,分析探討理論形成之文獻資料,俾憑為本論文後續研究之基礎。本章除了分別介紹「外顯單位效益成本」及「行銷內隱交換成本」,並說明如何處理「資訊搜尋成本」、「道德危機成本」及「專屬陷入成本」之常用方法。   第四章介述本論文以4C策略行銷理論所檢驗對象—行政院金融改革專案之資本市場改革措施,作為進一步運用4C策略行銷理論,管理四種交換成本之角度加以分析,發現各該改革措施所具有的行銷功用。   第五章則是以4C策略行銷理論的管理四種交換成本為分析主軸,彙整十五項改革措施中那些是「可降低外資投資搜尋成本之改革措施」、「可減少外資投資道德危機成本之改革措施」、「可創造外資與我國資本市場間專屬資產之改革措施」及「整體降低我國資本市場之於外資投資之外顯單位效益成本之改革措施」。   在第六章結論與建議中,分別以「表6-1資本市場十五項改革措施是否具有管理交換成本功用」、「圖6-1資本市場4C策略行銷重要影響因素」及「圖6-2執行資本市場4C策略行銷循環」,呈現本論文之研究成果—發現金融改革專案之資本市場改革措施,就提昇外資投資我國資本市場而言,所具有之行銷功用,並提出資本市場4C策略行銷重要影響因素,繼之構想如何執行資本市場4C策略行銷循環,供資本市場主管機關或各類型業者從事行銷活動之參考。
6

經濟櫥窗角色與台灣證券交易所之國際競爭力分析

陳豊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證券市場在兩岸三地間,近幾年來屬發展最慢的市場。相對的,台灣的企業在兩岸三地間,成功地造就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台商的資金在香港運籌也間接造就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這種相對比關係,其實無法充分顯現台灣證券市場的經濟櫥窗角色。本論文從經濟櫥窗的角度,探討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問題,進而提出相關建議。 若從台商企業全球布局與獲利狀況而言,以資金提供者角色的台灣證券市場不應只有目前的發展結果。中國由於證券市場的緣故發展成為世界工廠,印度也因此成為電腦軟體代工的世界主角。我國產業雖具製造的優勢,但是這個優勢與特色並沒有充分展現在證券市場中,其中包括西進的台商企業一直無法有效利用台灣證券市場籌資。此外,我國證券市場本身至少在兩岸三地間,並非交易成本最低,法規環境最自由。例如,除台灣50指數等ETF成份股外,其餘股票平盤以下仍不能放空。所以,從證券交易所的角度來看,我國的證券市場要提升競爭力,至少必須豐富化上市的產品,應充分與台灣產業與經濟發展直接關聯。其次,我國證券市場應多思考自由化與活絡性問題。第三,我國證券市場應當搭配產業政策的發展,共同發展具有區域經濟特色的直接籌資平台。 據此,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台灣若能落實台灣產業發展融資平台的基本意義、降低政府干擾證券交易平台的效率性,讓證券交易所能夠回歸與國際其他證券交易平台類似的具效率性的上市與交易機制,根據台灣過往輝煌的證券市場發展經驗、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將可以與台灣特色產業相互為用,創造區域經濟中的特色證券交易所。
7

兩國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不對稱資本市場分析 / Asymmetric Asset Market Analysis in a Two-Country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林伯宏, Lin, Po 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嘗試利用兩國動態一般模型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DSGE)架構,分析資本市場存在的不對稱摩擦現象,藉由設定不同兩國債券調整成本的三種形式,模擬兩國總體變數在本國生產力衝擊下的影響分析。本文模型架構主要遵循Bergin et al. (2007),文中廠商的商品訂價方式採生產者貨幣訂價 (producer currency pricing, PCP),即廠商的訂價行為依照本國貨幣作為計價單位,透過名目匯率轉換為外國消費者面對的商品價格,單一價格法則 (the law of one price, LOP)在此訂價方式下成立;本文模型的商品訂價方式改採當地貨幣訂價 (local currency pricing, LCP),本國廠商以當地貨幣作為計價單位訂定其商品價格,該訂價方式廣為近來文獻所採用,並符合已開發國家之訂價行為,故採用此訂價方式。 電腦模擬本文資本市場的三種不同設定,在本國生產力具有 的外生衝擊下,資本邊際生產力的提高致使本國廠商增加投資,代表性個人資金借貸的管道可透過本國債券與外國債券進行融通,而本國代表性個人在買賣本國債券時無需負擔債券調整成本,在購買外國債券時則需負擔債券調整成本,此一設定即在反映資金借貸的摩擦情形;變數的動態模擬結果顯示,資本市場的不對稱摩擦,將透過兩國間的經常帳變化條件,影響資金借貸的流通,對於兩國總體經濟變數具有顯著影響。
8

會計分歧對資本市場決策的影響-以臺灣、香港、中國大陸為個案研究 / The Effects of Accounting Diversity on Capital Market Decisions

王永輝, Wang, Yung Hu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進入90年代,臺灣、香港、中國大陸三地區彼此間的經貿、投資活動頗為熱絡,但在1993年中共施行「企業會計準則」後,這一經濟互動頻仍的經濟區域卻因眾所周知的因素而存在著三套會計規範。由於經濟區域內的市場人士往往需要進行跨地區性的投資理財決策,若與投資理財決策攸關的財務報表仍是依循地區性的會計實務或規範而編製,則此財務報表在編製地區以外的地方使用時,不免會引起瞭解與信賴的問題。因此,部份臺灣的執業會計師與中國大陸的會計學者,不時主張應進行會計調和以消除臺灣、香港、中國大陸三地區間的會計分歧。   然而Choi & Levich於所發表的文獻「The Capital Market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Diversity.」中,認為應先瞭解會計分歧對於市場參與者產生的影響為何,會計調和的工作才有其意義。本篇論文依此理念而從兩方面進行研究:首先是透過文獻整理與比較以瞭解臺灣、香港、中國大陸三地間會計分歧的情況,其次則以問卷調查赴大陸投資的臺灣上市公司財務經理、與設立於香港的法人投資機構之從業人員,藉以瞭解會計分歧對於臺灣、香港、中國大陸三地間的市場參與者有何影響。   經文獻整理與比較後可發現,中國大陸由於會計改革方起步,因此在會計制度特性、會計準則內容兩方面與臺、港兩地尚有所差距,問卷調查結果亦顯示兩組受測者均知覺到此一差距;然而問卷調查結果同時也顯示在進行跨國性投資、理財決策時,會計資訊因素較諸其它因素,並未顯著受到市場參與者的重視;此外臺灣地區的受測者認為會計分歧並不會影響其投資理財決策,香港地區的受測者則表示會受到有關揭露要求的會計分歧與會計資訊可信度的會計分歧影響。   依上述調查結果,研究結論有以下兩點:   一、以臺灣地區的受測者觀之,由於目前臺商企業是以投資、設廠為主要經濟活動形態,臺商較為重視的是政治與租稅因素,因此尚無主張進行臺灣、香港、中國大陸三地間會計調和的必要性。   二、以香港地區的受測者觀之,似乎會受到會計分歧的問題困擾;然而進行臺灣、香港、中國大陸三地間的會計調和,畢竟是件頗耗成本也頗多難處的事宜。因此以當前而言,「要求對於會計分歧增加揭露」與「輔助專業人士發展多原則能力」應是更簡單、可行的會計分歧應對之策。
9

技術分析指標獲利性之實證研究

林宗永, LIN, ZONG-Y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效率市場理論認為資本市場上所進行的是一場公平遊戲,任何人在任一時點皆無法利 用他所能夠獲得的資訊,而持續地獲取超額利潤,因而市場也將總是處於均衡狀態。 本研究嘗試從經濟面及非經濟面,去探討目前台灣的證券市場,是否具備符合效率市 場的條件,其方法是運用產業分析的架構,來了解台灣的證券市場。 其次再以目前在台灣使用較廣泛的幾種技術分析指標做為研究工具,看看這些個別的 技術分析指標及各種指標的組合能否獲致超額報酬,以驗證市場是否符合弱式效率市 場假說。 本研究以運轉率為選取股票樣本的標準,研究期間為民國76牛蛙77年,使用的技術分 析方法包括:濾嘴法則、移動平均法、乘離率、強弱指標、人氣指標等,股價資料則 以證券所之日資料。 依據本研究所得的結果,當可明瞭目前台灣證券市場上經濟因素及非經濟因素對於市 場效率性的影響,並對於投資人所熱衷的技術分析是否真能獲利得到一些啟示,而這 些資料除可供主管機關,用以擬定提高證券市場功能之決策時的參考外,廣大的投資 人亦可因而了解其在投資時應採行何種分析工具,才能獲取較高的報酬。如此對於證 券市場效率性的提高將有若干的貢獻。
10

我國共同基金擇時效果之評估

楊誌柔, YANG, ZHI-R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股票市場,向以規模太小(截至77年四月底上市公司僅140餘家)而為人詬 病,如:太容易經由大戶的抄作,使散戶套牢而遭受損失,故擴大股票市場規模及增 加機構投資者比重,向為政府努力的目標。 72年財政部證卷管理委員會先後制定發佈了「證卷投資信託事業管理規則」及「證 卷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期能以增加機構投資方式,避免股市過於投機,又使社會 游資有良孚出路,至76年底國內共有四家證卷投資信託公司:國際、光華、建弘及 中華。每家公司分別掌管了兩個基金(國內及國外各一)。 本論文以此八個基金為研究對象,研究期間從72.10.29∼76.12.29 .,以各基金與市場股票指數的週報酬率為比較基礎,先計算各基金的sharpe(19 66),Treynor (1965),Jensen(1968)的指數,以排名先後,再以 Henriksson(1984)及Moses (1987)的迴歸模式來探討各基金的擇時效果 (selection and Timing)。 擇時效果乃Fama(1972)提出,利用資本市場線(SML)模式來惟算,簡而言 之,選擇效果乃評估基金選股的優勢,而時間效果則衡量基金報酬是否優於市場報酬 。 研究結果sharpe,Treynor 及Jensen指數,各國基金互有優劣,但以光華國外基金略 佳,至於選擇效果各基金皆無明顯表現,而時間效果則僅有光華國外基金略佳,其餘 基金時間效果皆低於市場報酬。 本研究因受限於各基金成立時間不一,且在研究期間並不長久下,所得出的績效排名 ,難免有失偏頗。唯提出基金績效的評估模式,以給欲購買「受益憑證」的投資大眾 ,有個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17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