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52
  • 239
  • 90
  • 17
  • 13
  • 11
  • 1
  • Tagged with
  • 371
  • 371
  • 72
  • 69
  • 65
  • 60
  • 56
  • 55
  • 54
  • 53
  • 52
  • 50
  • 47
  • 45
  • 4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81

婦女運動與政府體制的結合?--以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為例

王孟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社會統合主義的利益團體模式做為主要的詮釋觀點,對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進行個案研究。研究以訪談方式來了解第一屆婦權會委員的參與經驗,並加入一些既存的文獻資料,除了反應了參與者對於此一組織的運作觀感,而透過這樣一個民間與政府合作的運作方式,這個組織中是否存在了某種特殊的政府與民間的互動模式,亦即是否具備了社會統合主義的雛形,以及它對婦女運動主要的意義在那裡,都是本研究關心的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第一屆台北市婦權會中的民間委員是相當具有主導權的,第一屆婦權會的提案幾由民間委員提出並交付政府機關執行,表面上似乎是民間帶領著官方的施政,然而這個民間委員的主導權卻是在市長的強力支持下才被行政官僚所重視,使得台北市婦權會有「因人施政」的隱憂。而由於婦女團體普遍缺乏群眾基礎,不僅讓她們因此而缺乏政治上的實力,也使得由團體互選而產生的民間團體委員有代表性上的問題,團體很難聲稱其有民意基礎,可以代表台北市婦女發聲。實質民意基礎的缺乏,正是台北市婦權會邁向社會統合主義發展的一大阻礙。最後,在對婦女運動的影響上,台北市婦權會其實提供了一個較有利於婦女參政的管道,排除了選舉體制對婦女參政可能有的障礙,讓婦女可以在較友善的環境下接近決策核心,而透過在體制內與政府的合作,可以加速婦運理想的實現,因此這是個值得推廣的婦女參政模式。只是,最重要前提仍是需加強婦女團體的群眾參與,只有在婦女團體掌握了足夠的民意,才能夠真正的由下而上地影響政府施政,類似的婦權會組織才能夠永續經營。 婦女運動與政府體制的結合? 以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為例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2 第三節 研究方法…………………………………………………3 第四節 理論與相關概念的探討…………………………………5 第二章 台北市婦權會組織的形成與功能 15 第一節 台灣婦運的發展與政府和民間團體的關係……………15 第二節 婦權會的形成背景………………………………………19 第三節 婦權會的組織與運作……………………………………21 第四節 小結-當「體制外」進入「體制內」…………………35 第三章 台北市婦權會中的民間與政府 38 第一節 台北市婦權會的「不同」:三個婦權會的比較………38 第二節 民間委員的代表性-誰參與了運作?…………………42 第三節 民間委員的條件與角色…………………………………48 第四節 政府與民間的共事關係…………………………………53 第五節 小結-「體制內」的「體制外」………………………58 第四章 台北市婦權會對婦女運動的影響 61 第一節 婦權會對婦女團體間關係的影響………………………61 第二節 公娼事件的意義:婦運路線的爭議……………………64 第三節 體制化的婦運?…………………………………………69 第四節 小結-從體制外走向體制內……………………………74 第五章 結論 76 第一節 婦權會出現的意義…………………………………………76 第二節 台北市婦權會的未來與對婦運的思考……………………79 參考文獻 83 附錄 87 附錄一 台北市婦權會設置要點……………………………………87 附錄二 台北市婦權會各次大會提案與決議內容…………………89 附錄三 台北市婦權會第一屆民間團體代表互選名單……………100 附錄四 訪談記錄……………………………………………………102 附錄五 訪談大綱……………………………………………………103 表目次 表一之一、社會統合主義與國家統合主義之區別…………………12 表二之一、台北市婦權會第一屆委員名單及分組狀況……………24 表二之二、台北市婦權會第二屆委員名單及分組狀況……………25 表二之三、第一屆台北市婦權會政策成果…………………………29 表三之一、三婦權會之比較…………………………………………38
82

中共群眾路線之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個案分析 / A study of mass-line of Chinese communism--case study of "cultural revolution"

吳黎明, Wu, L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六○年代毛澤東為防止中共黨內資本主義復辟,維護建國當初黨的純潔性,以走出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以「文化大革命」名義,發動群眾力量進行一場權力鬥爭,使大陸陷入一場空前的浩劫,並影響日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文革」至今仍存有許多疑惑與爭議的問題,而中外學者對「文革」的探究也不遺餘力,但研究焦點幾乎都擺在政治權力及意識型態的鬥爭上,而忽略「文革」的群眾基礎。因此,著者選擇從「群眾路線」的面向切入,研究「文革時期」「群眾運動」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從中瞭解中共「群眾路線」群眾政治的本質,提供研究中共問題者,對瞭解中共政治增加一些觀察的角度。本論文共分成六章十七節,各章內容大致如下:第一章:緒論。介紹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途徑與方法及研究分析架構。第二章:「文革」初期的群眾路線與群眾運動。首先介紹「文革」發生前的社會背景,以及如何發生動亂,進而分析紅衛兵運動的興落。第三章:「文革」時期群眾路線之關係。分析紅衛兵之間的武鬥,瞭解群眾運動與工農群眾之間的關係,以及譚震林等革命元老如何反擊群眾運動。第四章:「文革」時期政府秩序的破壞狀況,毛澤東如何建立臨時權力機構「革命委員會」,並改造黨幹部。第五章:「文革」後期的群眾運動。析述「批林批孔運動」、「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及「天安門事件」等三大群眾運動。第六章:結論。介紹研究過程所發現「文革」群眾運動的特色,並觀察日後中共統治者與群眾的關係。
83

不結盟運動的演變及其角色之分析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Role and the Developement of the Non-aligned Movement

張鳳玲, Chang, Fong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不結盟運動與一般的國際組織不同,事實上該運動沒有組織章程、成員國間沒有締結條約、未明白設定目的、角色及成員的權利和義務,嚴格來說,不結盟運動僅是鬆散的、以共識取得結論的非正式國際性組織。此外,該運動也沒有強制遵行共識的條件,個別國家立場有一定差距,不結盟運動可說是一種「聚會」(get togther)而己。但不可否認,透過不結盟運動的協調並取得相當的共識及立場後,身為新興國家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在國際上的力量大幅加強,以「集體外交」之力而得以在國際舞台上擁有發言權和影響力。同時該運動也成為第三世界國家最重要的國際論壇。自一九六一年的第一屆不結盟運動高峰會議在南斯拉夫的貝爾格勒舉行以來,至今已召開第十屆高峰會議,在成員國的數目及高峰會議所提出的建議,質量兩方面都有顯著的成長。本文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分析不結盟運動三十餘年來的演變,將不結盟運動十屆高峰會議分四個階段來看。第一屆至第三屆高峰會議,為不結盟運動的草創階段。在這一時期(一九六○年代)國際關係正處於東西兩大集團對立的情況。為因應國際情勢,以埃及、印度、南斯拉夫為首的不結盟國家召開第一屆高峰會議,希望對當時危及世界和平安全的情況能發生影響,改善國際緊張情勢。不結盟運動議題便著重支持各地區的獨立解放運動、呼籲國際進行裁軍行動。一九七○年代不結盟高峰會議,展露頭角時期。不結盟國家將改變現存經濟結構的議題提出,一九七三年第四屆的高峰會議首度提出了「新國際經濟秩序」,希望透過發展中國家與開發國家的合作、技術交流、資本流通等各種方式減緩南北國家間經濟的差距所產生的衝突。隨後的幾屆高峰會議經濟議題都是不結盟國家所討論的重點。該議題是不結盟運動所提出最受國際社會熟知的議題,雖然開發國家所給予的配合改變仍相當有限,但不結盟國家確已對國際事務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一九八○年代不結盟高峰會議,內部衝突階段。由於美國意圖主導國際局勢,而對第三世界國家如古巴、利比亞、以阿問題介入干預,不結盟國家對此大加抨擊,因而不斷重申「不干涉、不干預」的原則。然而同為不結盟國家的伊朗、伊拉克間的戰爭,更是不結盟運動深感棘手的問題。一九九○年代不結盟高峰會議,全新定位時期。一九八九年,國際關係進入全新的局面。東歐、蘇聯共產政權相繼倒台,東西對峙已成歷史。美國成為唯一強權,後冷戰時期到來,「新國際秩序」已然成形。不結盟運動形成的背景,已不復存在,「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也失去。
84

臺獨運動與臺海兩岸國家統一政策之研究 / A Study of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and Taiwan Strait Unification Policy

黃仁傑, Huang, Jen Chiec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獨運動萌興於一九四七年臺灣本島爆發「二二八事件」之後,一批 不滿中華民國政府行政作為之知識分子潛往日本,倡議成立「台灣共和國 」,開啟臺獨運動規模,繼而臺獨運動重心轉至美國,並於一九九一年因 中華民國政府之民主開放措施,而使臺獨運動重心遷回臺灣本島。由臺獨 運動之活動軌跡,顯見綿延四十餘年之臺獨運動,其動力已非單一因素所 能支撐,而係夾雜有歷史的、文化的、心理的、意識型態的、權力分配的 、外交的及省籍情緒的政治功能,亟需做有系統的探討分析。本文係採政 治系統動態模式,作為研究分析的架構,共計分為七大章,除第一章緒論 外,本文研究進程為(一)藉由探討台獨運動形成的內、外環境因素,了 解臺獨運動的歷史背景因素〔第二章〕;(二)逐一引介辨析「臺灣地位 未定論」、「臺灣民族論」、「臺灣民族自決論」、「一台一中論」等臺 獨運動之理論主張〔第三章〕;(三)針對目前活要臺獨派系「獨盟」、 「美系」、「新系」及「獨台會」之政治理念、組織變遷予以系統整理解 析〔第四章〕;(四)另再就臺海兩岸政府對「統一」、「反獨」之政策 作為及國際社會對臺獨運動之觀感反應,做一檢討〔第五章〕;(五)最 後運用模式變項理論,分析七種臺獨運動的可能發展方案〔第六章〕及六 種化解臺獨運動的政策建議〔第七章〕。以作為本文之研究發展及結論。
85

棒球運動的觀眾參與及其行動意義--以台灣為例 / The participation and the action meaning of baseball spectators in Taiwan

呂宇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棒球運動在台灣社會中的風行現象,並且有別於以往的研究將焦點置放於大型的架構,本研究則聚焦於行動者身上。因此本研究並非針對台灣社會的棒球運動何以風行進行原因的歸納與探索,而是對於台灣社會的棒球運動觀眾如何對此運動引發興趣並以何種方式投入參與,進而對於自身行動產生認同所進行的實證性研究。   對這些喜愛棒球運動的行動者,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進行。試圖從受訪者們與棒球運動的接觸經驗、參與行動當中,了解其是否清楚自身行動選擇的意義,以及在行動當中的背後,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在本研究的發現中,對於這些棒球運動的愛好者們而言,他們的初始接觸經驗確實深受台灣棒球運動發展所影響,並且在不同世代之間,無論在參與方式或是建立自身的行動意義上,都具有可見的差異性存在。也就是說,這些棒球運動的愛好者並非如同一般觀點所認為,不但是在自身行動上具有相當的自主意識,同時也對於台灣棒球運動有著諸多個人的觀點存在。並且,棒球這項「遊戲」對於這些行動者而言已經不再只是一個「遊戲」,而是有著更多意義賦予與主動性存在。
86

東突問題之研究—分離主義或恐怖主義? / The research of eastern Turkistan : separatism or terrorism?

陳俁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試圖對「東突」問題做一全面完整的探討,並釐清「東突」的屬性及其與恐怖主義之關聯,並經由個案探討,瞭解911事件後所形成的國際反恐情勢對全球民族分離運動產生之影響,以及中共如何因應911事件後的國際反恐環境,如何運用國際反恐合作處理「東突」問題,以及分析其作法所產生的利弊得失。 本文的研究核心是「東突」分離運動,包括分離主義的形成與發展,以及中共對新疆的統治,國際社會支持等兩外部影響,三個研究客體之間彼此進行影響與回饋,在分離主義未能解決之前,三者不斷進行循環,主要結論為: 東突問題實際上就是新疆地區之維吾爾族在中共政權下倡議的新疆分離運動。民族分離運動主要涉及要求分離之民族對統治政權之不滿,以及分離主義內部所產生之認同感而生。東突之民族歷史記憶雖被中共視為不曾存在之過往,但不論此種歷史記憶之真實性,此已成為東突推動分離運動之主要基石,且民族之成因複雜,「民族」之支配力及影響力絕不亞於身為一個公民之身分。中共之民族政策失誤也是構成東突主張之主要原因之ㄧ,如中共之無神論、社會階段演化論、民族自決論無一不招致反彈,加上中共在新疆實施之移民及同化政策、經濟資源發展與分配、人權迫害及核試爆等作為,均引起當地民眾之不滿,對於主張獨立之維吾爾菁英而言更是難以忍受。 東突分離主義在1933年、1944年曾兩度短暫建國,但在1990年代受到東歐及蘇聯解體,中亞各國紛紛獨立的影響,東突運動再度復興,並採取激進的暴力手段。中共於1996年起與俄羅斯、中亞5國合作反恐,此時已被中共公安部視為恐怖組織之東突組織,亦多於1996年、1997年在大陸境外成立,一方面顯示東突活動更趨活躍;另方面亦凸顯在中共之高壓嚴打政策下,東突份子亦不易在新疆立足,必須在境外尋覓與中共抗爭之基地。 911事件前,中共都將東突議題界定為內政問題,禁止各國以人權之加以干涉,更積極阻止這些分離主義團體將其訴求國際化。911事件後,中共雖然未改這些問題是內政問題之基調,但中共卻將這些問題冠以「恐怖主義」之名目,要求各國予以撻伐,惟西方國家多未認同中共所稱的內部威脅是恐怖組織,僅聯合國和美國僅有認定「東突伊斯蘭運動」組織有跡證顯示與基地組織有關。 東突運動再度受到重視,與911事件及國際反恐活動密切相關,尤其將分離運動「恐怖主義化」則已成為各國打擊分離主義之合理藉口。政治分離運動如何面,東突運動提供一個觀察參考,反恐問題開始與人權問題結合,成為國家主權受到恐怖主義威脅與分離運動追求民族基本權利之拉距戰,而分離運動如何整合發展及強化凝聚力,亦是後續研究值予探討之內容。 關鍵詞:東突、分離運動、恐怖主義、反恐、911事件
87

537 急性心筋梗塞患者における二次予防に関する意識調査 : 病前運動習慣に着目して

平澤, 有里, 渡辺, 敏, 山田, 純生, 井澤, 和大, 小林, 亨, 岡, 浩一朗, 大宮, 一人, 武者, 春樹, 笹, 益雄 20 April 2004 (has links)
(内部障害系理学療法12)
88

異なる様式の伸張運動が関節可動域と筋線維におよぼす影響 : ラット尖足拘縮モデルを用いた検討

井上, 貴行, 原田, 裕司, 沖田, 実, 高橋, 裕司, 萩原, 竜佑, 鈴木, 重行 20 April 2007 (has links)
(理学療法基礎系5, 第42回日本理学療法学術大会)
89

間歇的伸張運動が不動終了後のラットヒラメ筋の筋内膜コラーゲン線維網におよぼす影響

井上, 貴行, 原田, 裕司, 沖田, 実, 鈴木, 重行 20 April 2006 (has links)
(理学療法基礎系1,一般演題ポスター発表,理学療法の可能性,第41回日本理学療法学術大会)
90

拘縮に対する間歇的伸長運動の効果 : 骨格筋内コラーゲンの可溶性変化に着目して

沖田, 実, 井上, 貴行, 日比野, 至, 中野, 治郎, 鈴木, 重行 20 April 2005 (has links)
(理学療法基礎系6)

Page generated in 0.03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