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
我國國語運動之研究(一九一二∼一九八一年)史穎君, SHI, YING-J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語運動是一個全民性的文化運動,其基本出發點是統一全國的讀音,以注音符號為
媒介,藉教育而大力推展開來,期由「語同音」而達「心同一」之目的。
本研究即以國語運動為主體,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 緒論,分為四節,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目的、方法和範圍。
第二章 分為兩節,敘述國語運動的意義與性質。
第三章 分為兩節,由社會的需要、外來的影響和官話運動的直接刺激來描述國語運
動的時代背景,並略述大陸時期和台灣的國語運動之經過。
第四章 分為兩節,由國語師資之培養與中小學國語教育之施行來探討在學校方面國
語教育之實施。
第五章 分為兩節,由種種有關法令和史實來敘述在社會方面國語推展的情形。
第六章 結論,綜論對國語運動之檢討與展望。
|
122 |
北伐期間工運之研究蘇啟明, XU, G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近代中國工運的背景與萌芽
近代中國工運發生的背景與近代中國經濟環境、社會條件、政治情勢及教育文化的變動有關。其發韌則始於十九世紀末,如清末的民間排外風潮、革命運動等,都有工人參加。民國成立後,風氣一新,工人運動更蓬勃,五四運動以後,乃成為重要的社會運動。
第二章 國民黨改組前後的勞工政策與活動
國民黨與工人運動關係悠久而密切,民國以後歷次革命之役如討袁、護法等,至革命基地建立,都有工人參加。而孫中山先生對勞工問題向極重視,國民黨的勞工政策即本之三民主義,針對中國事實情況而定。十三年改組以後,工運成為正式的民眾運動。
第三章 反帝運動與北伐初期的工潮
反帝運動促成國民革命運動,而工人反帝尤為先趨。在這期間,由於反帝運動的興起,大規模的工潮也很多,如五卅罷工、省港罷工都是因反帝而起。北伐初期工人踴躍參加,也是基於這種愛國意識。
第四章 國共鬥爭與北伐後期的工運
自中共加入國民黨後,藉國民黨名義發展自己的勢力,工人群眾被其裹□者甚多,工
人運動幾乎為其包辦。不甘受其利用的工人與黨員乃起而抗爭。此為北伐後期的工運特色。直到清黨以後,赤色工運氣焰才稍戢,然工人運動卻已變質,造成經濟、社會許多破壞。
第五章 中共與工運
共產黨以無產階級的政黨自居,成立以來即很注意工人運動。加入國民黨之後,以聯合戰線為名,藉國民黨名義使本身組織發展不少。然由於其鬥爭的本質。赤色工運祗是其奪取政權的手段而已,純正工運因之被大肆破壞,北為中國工人階級的不幸。
|
123 |
公共利益的看守者:從1410大禹治水聯盟檢視非營利組織政策監督 / The Watchers of Public Welfare: An Examination of Public Policy Supervision by Non-Profit Organization from the 1410 Ta-Yu Water Management Alliance李翰林, Li,Han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2006年1月,立法院通過了總金額合計高達1410億水患治理特別條例、石門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本文以許多民間非營利組織為監督治水預算成立的1410大禹治水聯盟為研究個案,希望能瞭解立法過程裡,民間聯盟如何監督公共政策?又如何打破國會與官僚的結盟結構,實際影響政策?本文採用深度訪談、報章資料與參與觀察等方式,藉由McAdam的政治機會結構理論為分析架構,以說明治水預算裡行動者擴編預算的動機與過程。並分析在立法院審查各階段治水聯盟的因應策略、實際行動和內部運作,以及監督成效。研究發現在地方水患陰影下,又面對官僚、國會與地方政府三者鐵三角般的互利合作,主張審慎監督的治水聯盟其實無力回天。一方面因議題範圍實在太大,無法動員特定地區相關者;另一方面也是鐵三角間同盟關係非常穩固,國會遊說發揮不了作用。故只能藉少數友好立委,在朝野協商爭取加入更多資訊公開、績效評估與公民參與機制。透過這些機制,在後續八年政策執行過程中找出更多公共參與和監督的著力點。藉此也讓原先僅有地區性互動的環保運動與社區大學運動在本案上交會。此新合作方向是否會對未來環保運動帶來新的在地網絡與群眾支持,值得後續觀察與研究。 / In January 2006, the Legislative Yuan passed the Special Enactment on Flood Management in Areas Susceptible to Floods and the Special Enactment on Restoration of Shi-Men and its Catchments Area amounting to NT$141 billion.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f the 1410 Ta-Yu Water Management Alliance formed by a number of civi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supervising and auditing the water management budget.
The study seeks to understand how the civil alliance supervises public policies during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how they break the alliance structure between the Legislative Yuan and bureaucracy to actually influence policies. By using McAdam’s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theory as its analysis structure, this paper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motives and processes of activists in the creation of the water management budget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newspaper reports and participate observat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countering strategies, activities, internal functioning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upervisory actions of the Water Management Alliance.
This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in the face of the alliance’s proposition of prudent supervision could not be upheld in the face of mutual cooperation within the iron triangle of bureaucracy, the Legislative Yuan and local government. On one hand is the alliance’s inability to mobilize related parties in specific areas due to the issues covering too wide a range and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solid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iron triangle alliance and negates lobbying efforts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It is only by a few friendly legislators that mechanisms for the increased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civil participation were added during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ruling and opposition parties. Through these mechanisms it is hoped that more foothold for public involvement and supervision can be found in the following eight year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Also, such mechanisms would allow conservation movements and community college movements which used to be limited to territorial interactions to meet.
Whether this new direction in cooperation brings new grassroot support for future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remains worthy of follow up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
124 |
場上愛台洋將 場下新台灣人?歸化球員的影響和國族論述 / On court foreign helper, off court New Taiwanese? the Influence and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naturalized athletes梁孝源, Liang, Hsiao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全球化時代下,運動員遷移成為運動全球化下常見的行為之一。然而,近年來,許多職業運動員不僅只於工作場所上的遷移,而基於各種不同的動機和原因,選擇轉換國籍,拋棄原有的國家,成為歸化球員,許多國家也為了強化國家隊而主動去招募歸化球員。台灣分別在2011年和2013年分別招募了足球員陳昌源和籃球員戴維斯,不論是從戰績還是產業面來看,都被認為是相當成功的招募,本研究以三種研究方法來理解歸化球員在不同面向上帶來的效應。本研究發現,雖然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只要能幫助球隊提升戰績以及有好的表現,歸化球員通常會帶來不錯的產業和技術效應;而在國族論述上,本研究發現,歸化球員在媒體再現上會歷經一段歷程,從原本的洋將,到認同測驗,再到愛國心表露,當被確認愛國心和有優異的表現,歸化球員就會成為媒體在國際情勢或是宣揚台灣美好的新角度。 / The globalization of sports has resulted in increasing labor migration across countries and continents. Recent years, many athletes choose to be naturalized base on different reasons, and many countries also recruite naturalized athletes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team.
In 2011 and 2013,Taiwan recuited football athlete Xavier Chen and basketball athlete Quincy Spencer Davis III, and they bringed not only good result fro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ut positive influence on economic level. This research found out that if naturalized athletes can help national team become better and also have good personal performance, they can bring positive economic and skill influence.
And this research found out the media representation on naturalized athletes has a unique context, from the beginning, media represent the naturalized athletes as foreign players, then after positive result from team and personal performance, media will giva a loyalty and familiarity trials and use their patriotic speech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ism.
|
125 |
運動理念行銷策略之研究—以adidas「街頭籃球運動」與Nike「高中籃球聯賽」為例王尉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運動在全球化的加溫下,商品化的潛在利益,正吸引企業投入運動行銷。國內近年來從事運動行銷管理的研究,所佔比率有升高的趨勢,且成長比例仍在增加中。然而,在回顧國內運動行銷研究時,多數研究將運動視為行銷工具之一,而對「運動」理念本身的行銷過程,鮮少著墨。因此,本研究的出發點在於瞭解當「運動」本身做為一商業性理念時,企業如何擬定行銷策略及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本研究從回顧整理運動行銷的學術論文開始,分類歸結其主要的研究課題。並引用理念行銷中「對購買行為的界定」和體驗行銷的「策略體驗模組」、「體驗媒介」為研究基礎,採深度訪談的方式,探討adidas「街頭籃球運動」與Nike「高中籃球聯賽」。
研究結果共發展出十項命題,包括運動理念的發展起源、區隔與定位、行銷目的之界定、目標消費族群行銷策略、及評估方法等,並比較兩個案的理念行銷策略及體驗矩陣。對後續研究的建議則包括傳播媒體對運動理念的相關報導,以及運動理念消費者的生活型態研究。
|
126 |
網路社會運動:以本土同志運動在網上的集結與動員為例陳錦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於對網路社運前景的期待,本研究試圖跳脫網路如何為運動團體所用的工具性思考,將網路新興媒體視為資訊社會的轉型過程中一個具有潛力的另類運動場域,關心網路中自發性的參與者,如何在網路上汲取能量與開展行動的問題。在目前尚在運作的社會運動之中,同志運動為首先運用網路進行串連、形成論述的運動,同時在幾項國內的相關研究中也都肯定同運在網路上的實踐具有相當潛力與發展性,然而卻都缺乏細緻的經驗分析,因而選定同志運動做為為進一步研究觀察的對象。因此,本文以同志運動在網路上的集結與動員為例,探討「網路社會運動」的可能性,試圖跳脫「既有社會運動團體如何運用網路」的工具性思考,探討在本土同志運動的脈絡之下來分析同運是否能夠、並於哪些面向上在網路空間中獲得力量?在過程中又遭遇哪些結構限制等問題。
本文將網路的範疇聚焦在同志最活躍的BBS空間之中,以MOTSS連線版、LES版、同志BBS站等討論文章做為資料來源,並配合深度訪談、平面資料(如報紙、運動團體公關稿)內容分析等,以期完整補捉事件過程與參與者的動態資料。本文將觀察的事件範疇區分為兩部分:(一)來自線下社會的侵權事件(以97年「常德街事件」與98年「華視偷拍事件」為案例),以及(二)網路空間中的資源爭奪(包括MOTSS、LES開版、刪版、性版砍信等事件), 藉以勾勒出同志在網路空間集結與對外發聲的過程,及其展現的能量,並凸顯虛擬空間本身並非跳脫實體社會權力關係的同志天堂,其中亦充滿危機與反挫勢力。
本文認為,網路不僅只做為實體社會中集體行動的延伸,它也可以是運動的主戰場,同志在網路上的行動就「已經」是運動的過程。這有兩方面的意涵:其一,評價網路上的運動能量,並不是從個別的事件中來看行動的結果、效用,或是看網路如何有助於「真實╱線下」運動的進行,而是要看網路行動的參與過程中,行動者如何自我壯大(empower)、累積運動資源,以及,同志網路社群成為運動主體的可能;其次,資訊社會中,媒體不僅是戰爭的工具,其本身所承載之資訊、與空間亦是戰爭欲競逐的目標,而網路空間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權力衝突、值得「運動」與改造的場域,同志在網路上打造的版圖,就是運動的成果證明。
第一章、 序論
一、緣起
二、問題意識
第二章、 在網路上運動:社會運動與網路媒介特質相關理論探討
第一節 社會運動定義與理論探討
1-1. 什麼是社會運動?
1-2. 運動的萌生
•傳統社運理論回顧
•社運理論的文化轉向
•文化╱認同政治之政治性
第二節 當網路遇上社會運動
2-1. 網路做為一種媒介與社運的關連
•傳統大眾媒體VS. 社會運動
•小眾運動媒體VS. 社會運動
• 網路新興媒介與社會運動
2-2. 網路本身做為運動場域的可能性
第三節 網路社運在台灣
第三章、 本土同志運動之脈絡;從線下社群網絡到網路彩虹家國
第一節 台灣同志運動的發展與進程
第二節 網路與同志運動
2-1. 同志網路社群興起前同運之集結
2-2. 網路上的虛擬同志部落
2-3. 台灣同志BBS的發展與現況
2-4. 同志網路社群聚合之特殊性
2-5. 台灣網路上的同志群像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研究問題與方法
一、研究問題
二、資料來源與蒐集方法
三、分析之事件
第五章、 操兵演練:網路空間中的集結與對外抗爭
第一節 兩個網路動員事件
1-1.強迫曝光:華視偷拍事件
1-2.暗夜暴力:常德街事件
第二節 網路做為另類訊息傳散場域
2-1 大眾媒體的報導
2-2.訊息能見度之擴大、深化與顛覆
第三節 網路做為共識動員與行動動員的場域
3-1. 不滿情緒之形成與處境的詮釋
3-2. 將更多的人納進來
3-3. 讓潛在動員者動起來
第四節 在行動中自我壯大
第六章、 反挫與反抗:同志網路空間內的權力運作與分化
第一節 空間權的爭奪、捍衛與分化
1-1.從網路空間中的第一個房間開始
1-2.誰的Motss?
1-3.邊緣的邊緣
第二節 反挫:淨化排除與入侵騷擾
2-1. 排除與淨化—性版砍信
2-2. 踢館與性騷擾
2-3. 消失的版圖
第三節 來自線下的查禁與監控
第七章、 結語
第一節 網路空間中運動能量的展現與侷限
一、網路行動就是運動的本身
二、網路空間本身即為-戰場
三、網路行動的侷限
第二節 尾聲:關於研究、限制與建議
|
127 |
ヒトの対象物保持タスクにおける指力と手指の姿勢を用いた感覚運動統合及び視覚運動変換モデル(バイオサイバネティックス,ニューロ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福田, 浩士, 角谷, 直哉, 福村, 直博, 宇野, 洋二 01 September 2007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128 |
以演化方式模擬人群運動行為 / Simulating Crowd Motion with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王智賢, Wang, Chih-Ch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在電腦動畫的應用中,虛擬人群模擬的需求越來越多;但人群運動的模擬對於動畫設計師而言,仍是一件十分繁瑣耗時的工作。過去有許多研究曾以虛擬力場模擬簡單的生物群聚行為,但所模擬出的動畫品質與虛擬力場的參數及虛擬環境息息相關,因此經常需要以人工的方式耗時地調整出適當的虛擬力場參數。因此,我們提議以此問題定義成一個基因演算法的問題,針對不同的移動行為,定義適切的適應函數,再由系統根據不同環境自動演化出適當的虛擬力權重組合,以供產生不同人群移動行為之動畫時參考。在本篇論文中,我們已完成基因演算法的設計及人群動畫模擬系統,並設計了不同的典型環境進行電腦模擬實驗,以驗證此方法的可行性。 / The demands for virtual crowd simulation have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but creating realistic crowd motions remains a complex and time-consuming task for a computer animator. In the literature、much work has been proposed to use virtual forces to simulate the motion of a group of virtual creatures such as birds and fishes. However、the quality of the simulations largely depends on the weights of the component virtual forces as well as the scene where the agents are situated. Usually it requires the animator to tune these parameters for a specific scen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esired result. In this thesis、we propose to use genetic algorithm to generate an optimal set of weighting parameters for composing virtual force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environment and desired movement behavior. We have implemented the proposed genetic algorithm as well as the crowd simulation system. Extensive experiments have also been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ypical scenes and behaviors on the parameter sets and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
|
129 |
朝鮮與臺灣之自治運動比較韓恩素, Han, Eun Sol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與朝鮮都是日本的殖民地,也同樣受到大正民主和民族自決的影響,1920年代都出現自治運動。臺灣與朝鮮之自治運動都以「臺灣議會」和「朝鮮議會」為目標,進行自治運動,都是要求殖民地部分自治權的運動。然而,自治運動的實況,在兩地卻顯現出不同的面向:在臺灣,自治運動代表日治時期的政治運動;在朝鮮,自治運動因受其他運動勢力的妨害及敵對的社會輿論,無法順利地進行,其力量相當微弱。
兩地自治運動顯現的差異中,本研究著重於兩地自治運動所關聯的日本人士方面的對比,比較後發現:與臺灣自治運動所關聯的日本人士都是民本主義政黨人士或殖民政策學者;與朝鮮自治運動所關聯的日本人士則都是朝鮮總督府方面的人士。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説明爲何兩地自治運動在日本人士方面的關係上顯現出的差異。為此,本文檢討兩地總督府當局對於自治運動的態度差異:臺灣總督府一向將自治運動看做「獨立」或「分離」的運動,堅持壓抑的態度;相反的,朝鮮總督府則將「朝鮮自治」作爲懷柔朝鮮民族運動勢力的手段。如此,殖民統治當局有此相反態度的結果,臺灣自治運動顯出,與日本母國及中央政府「連接」的面向,朝鮮自治運動則與朝鮮總督府有「連接」的面向。
此外,本研究也還注意到兩地自治運動的内在差異:譬如在「啓蒙」或「政治」運動出現和運動分化時期兩方面,臺灣比朝鮮有較延遲的情況等。
|
130 |
台灣後民主化時期公民社會的崛起:以太陽花運動為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 Rising Civil Society in Post-Democratization Taiwan:劉雅慈, Liu, Ya C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透過文分析公民社會在台灣民主化過程所扮演的腳色來檢視國家與社會的互動;並聚焦於太陽花運動分析台灣後民主化時期公民社會的崛起。 / This dissertation seeks to examine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Taiwan through analyzing the role of civil societ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aiwa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with a focus on the impact of the Sunflower Movement in March 2014 on Taiwan’s state-society relations. The Sunflower Movement is viewed by some observers and commentators as a significant sign of a (re-)rising civil society in Taiwan since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was completed in the 1990s. Civil society, in the explanations of modernization theory,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aiwan’s political transition from authoritarianism to democracy. However, civil society, as an important sphere for the contestation and formation of public consciousness, which is essential to democracy, seems to cease to play its democratic role adequately since the country had its first regime change when the major opposition party,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the DPP) took power from the ruling Kuomintang (the KMT) in 2000. Drawing upon civil society theories in relations to the role of civil society in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and in a democratic, this study aims to pursue the question as to how exactly the Sunflower Movement impact on the state policies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in Taiwan.
|
Page generated in 0.024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