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79
  • 789
  • 92
  • 88
  • 11
  • 8
  • 1
  • 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991
  • 338
  • 188
  • 168
  • 155
  • 151
  • 151
  • 144
  • 139
  • 135
  • 131
  • 130
  • 126
  • 117
  • 11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健康相關當局信任感與民眾資料保密性的關連:以台灣HIV/AIDS與男同性戀為例 / Trust in officialdom as it relates to confidentiality: HIV/AIDS and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Taiwan

雷凱仁, Callum John Sawatzky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ewly diagnosed cases of AIDS in Taiwan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re increasing despite the island’s free access to HIV medications and treatment which slow and often prevent HIV from becoming AIDS. These increases are not matched by increases in newly diagnosed HIV cases. This suggests that MSM in Taiwan are not seeking testing and/or treatment until the disease has significantly progressed. The author theorizes that Taiwan’s MSM’s need for confidentiality and their lack of trust in health officials to maintain confidentiality is the source of this delay in taking action. A questionnaire given to 152 MSM living in Taiwan suggested that there was lack of trust, but that trust was largely centered around the system itself and the capability of higher level health officials they never come in contact with, rather than doctors, nurses and related social workers. The questionnaire suggest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rust and anonymous testing, as opposed to non-anonymous testing. The questionnaire also suggested older MSM are more likely to get tested regularly and younger MSM are more likely to get tested because of unsafe sex.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supported by interviews. Eleven MSM who had undergone HIV tests were interviewed, including 3 HIV positive interviewees, 2 of whom having AIDS. The interviews affirmed a strong need for confidentiality and illustrated misconceptions, doubts, lack of knowledge and hearsay were inhibitors to trust in health officials. The need for confidentiality was especially strong in relation to family and work. The interview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environment they were tested and treated in raised concerns about ability to remain confidential.
2

銀行授信資產決策因子分析兼論內外部信用評等之一致與不一致

王鴻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影響銀行授信資產決策因子,實難以制式之模型一言以蔽之,牽涉到經濟景氣循環,銀行之逾放情形,授信政策,經營階層之穩定度,很多因素是無法量化,本文試圖以某銀行之銀行資產決策過程中歸納出決策之主要因子為何,進一步就其與信用評等之相關性作一分析。信用評等與銀行決策授信案件之准駁,依一般常理是判斷是相關的,事實是否如此,或信用評等之模式,是否確如業者所需,均有待研究與分析。 本研究主要以某銀行200個授信戶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對授信資產准駁之決策因子,並就同意承作與婉拒分類之因子共22項,就實務面考量之因素,與較制式之信用評等方式作一比較,以及就外部與內部信用評等方式有何差異,作一探討及分析。 在分析決策因子後,了解通常信用評等在一般水準之客戶如6級反而被婉拒之機率較大,主要因為六級企業之風險尚可接受,但在承作期限、利率條件上,與銀行之認知有差距,故承作該等級之客戶,如何加強與客戶之溝通,避免銀行浪費冗長之時間資源提案,而於審查時招致婉拒,似可作為從業人員之參考,而如何將資產中不同信用評等企業作妥適之配置,銀行之風險與收益達到作最佳之狀態。 銀行內部評等與TCRI之相關性,經分析相關係約0.6,部份須主觀之判斷現象,無法以固定之模型解釋, 若可利用TCRI客觀之統計模型,又可兼顧產業之特性,授信產品之特性,如不同之期限及性質、週轉金與中長期計畫性融資,加入不同之變數,另產業之未來前景,負責人、技術團隊過去之紀錄,擔保品之擔保性,可再增加部分變數,影響企業之授信品質因素實在不勝枚舉,本文僅就內外部不同信用評等之差異作一分析,如何積極建立可行實用之評等模型,還待業界及學界繼續研究努力。
3

信評制度改革與投資人保護之加強

李玉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信評機構雖是一個由市場自行發展而形成之機制,但在許多監理規定中卻又賦與特定信評機構一定的認可。歷來數次信評機構之重大爭議事件,國際間皆有檢討及採行相關改善措施,對於信評制度之改革,監管機關的立場是很重要的。全球金融海嘯後,許多國家或地區紛紛制定專門立法或在相關立法中增加專門章節去規範信評機構的活動,包括修正法規減少對信評之依賴。 各界對信評制度之改革提出不少主張,其終極目的仍與金融消費者保護有關。為因應全球化之發展趨勢,加上新金融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各國主管機關除致力積極改善市場監理制度與規範外,加強保護投資人已成趨勢。 本論文透過國內外信評爭議事件、信評監理規範、改革措施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作相關比較分析,提出問題並探求可能之解決方法,並提出以下建議: 一、減少不同監理法規中對所認可信評機構範圍之差異。 二、強化防範利益衝突規定 三、明確信評機構法律責任規範 四、檢討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成效及執行問題
4

客戶信用評等個案分析

李美玉, Lee, Ann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為了個案公司營運上的實際需求,進而設計出一套衡量客戶信用風險的預警模型-「Credit Score Card」,希望藉由此模型可以預測客戶發生財務危機的機率,以達預警之功能。其研究方向是以財務變數及非財務變數來架構「Credit Score Card」, 並以個案公司之客戶資訊來驗證其有效性。經實證結論如下: 一、 本研究認為「Credit Score Card」是具有預測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能力。且各構面對財務危機預警的影響均為負相關,即當各構面的表現越好時,越不會發生財務危機。 二、 風險不可能完全被銷除,但是可以被控管,透過衡量指標的建立去評估風險,可以減低不確定性及未來可能的損失。 三、 當組織權責及區域高度分散時,就必須要有統一的信用風險控管政策及衡量標準,以利各地遵循。 四、 風險衡量指標或權重應依不同的銷售市場、營運模式及產業特性,作最適化的修正。 五、 指標衡量的資料,若取得來源困難,將影響指標的有效性,故在篩選衡量指標時應特別注意。 /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operation needs of the case company, to design an early warning model to measure its customers credit risk -「Credit Score Card」, wish to use this model to predict the probability of customers’ financial crises, to achieve the early warning purpose. The direction of the study is the use of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variables to build up the 「Credit Score Card」, and using the customers’ data of case company to test its effectiveness.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redit Score Card」 has the ability to predict the corporate financial crises. Each indicator's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crisis early warning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ie, the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indicators, the lower the prob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ccur. 2. Risk cannot be completely eliminated, but can be controll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easurable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risk, can help to reduce the uncertainty and possible future loss. 3. When an organization is highly decentralized and regionalized, it must have unifie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facilitate the regions to follow. 4. Risk metrics or weight should depend on the sales market, business model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for optimal correction. 5. If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data for indicator measurement, it will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icator, therefore need to be cautioned when screening indicator measurement.
5

信託制度の活用による公益的政策の実現 : 信託税制改革による信託活性化としての農地信託等の活用 / シンタク セイド ノ カツヨウ ニヨル コウエキテキ セイサク ノ ジツゲン : シンタク ゼイセイ カイカク ニヨル シンタク カッセイカ トシテノ ノウチ シンタクトウ ノ カツヨウ

喜多 綾子, Ayako Kita 21 March 2016 (has links)
信託は、公益目的遂行のために、有益なスキ-ムである。この論文は、信託の利用にあたって税制等が大きな障害となっていることを明らかにして、あるべき信託税制を提案する。さらに、我が国においては信託の利用を前提とした関係法令の整備が不十分であることも説く。そのうえで、公益的政策実現のための信託の利用として、耕作放棄地に象徴される農業問題や林業問題に焦点をあてて、具体的な農地信託や森林信託の利用を提案する。 / Trust is a useful scheme for the purpose execution of public interests. But this article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tax system has become a big obstacle.It discusses the issues of Japan's trust tax law and proposes effective trust taxation rules. In addition, it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use of trusts is delayed. And, as the use of trust for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olicies, focusing on agriculture issues and forestry issues that are symbolized by the abandoned farmland, it proposes the use of specific agricultural land trusts and forest trusts. / 博士(政策科学)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Policy and Management / 同志社大学 / Doshisha University
6

企業授信決策之研究

洪春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企業授信」,用通俗的話表達即為「賒銷」,亦即企業銷售商品或勞務時,允許客戶暫免付現,而于一段時間過後始行支付貸款之意。其交易金額表現于會計上則為企業之“應收帳款”或為“應收票據 ”。幾世紀以來,「授信」一直是經營企業的必要條件之一,其重要性且有日漸增高的趨勢。過去,多數的企業均嚴重忽略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視其僅為企業對客戶的一種服務而已,而現在已經演變成企業激起客戶需要,促進銷售的強有力工具。企業不但用它來與同行競爭,爭取客戶,而且也運用它的操作來改善企業的利潤情況。歐美先進國家企業管理當局也改變對其授信部門的觀念,不再視這個部門為一個單純的幕僚部門,而把它看做一個利潤中心。管理當局所關心的不只是“授信對銷售有多大幫助”,他們進一步注意到“授信是否對利潤產生貢獻”。 本論文之研究乃在針對這種企業授信的新形勢,探討企業授信工作之決策方法,在兼顧成本與收入的前提下,如何擬訂一個最適的授信政策(Optimal Credit Policy)以及面對一個賒購客戶時如何作成授信(賒銷)決策等,計分五章敘述。第一章為緒論,在信用的多種功能中,界定企業授信之意義,闡述企業授信之目的,井說明企業授信工作內容之重點,強調這種工作的創造性與建設性,第二章授信政策之擬訂,分析企業現金折扣,信用期限及信用額度等之操作,對市場需要及授信成本可能產生之影響,然後進一步討論如何擬訂最適現金折扣(Optimal Cash Discount),最適信用期限(Optimal Credit-Period Length)及如何設定客戶的信用額度(Line of Credit)最後并說明擬訂最適授信政策之可能性。第三章授信決策之分析,分析企業授信的風險與機會,建立對個別交易授信之決策分析模型,并探討企業投資於授信數額之決策方法。為四章述明對個別客戶授信決策之分析程序,實際應用第三章所建立之模型,并強調站在促進銷售的立場,對於每筆擬拒絕之賒購訂單,應考慮作進一步之信用調查。第五章為結論,扼要誤明本文各章之重點,指出授信政策與授信決策理論方法之前提及其應用於實務上之限制,并就個人對實務的觀察與瞭解提出國內現階段之企業授信工作要在倒帳損失不大前提下,發揮促進銷售功能的輔助之道。 本文之研究,承蒙吾師盛禮約教授悉心提導,并提供寶貴意見,謹在此致最高謝忱。 本文之研究,曾參考國內外各種有關此一問題之著作,并對實務作深入之觀察,惟個人學識、能力與經驗所限,雖全力以赴,仍難免有所疏漏與錯誤,尚祈先進賢達不吝指正。
7

遺忘與記憶:萬金宗教信仰的改信與游宗之研究

江杰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楔子 這個故事發生在屏東山腳的沿山地帶的一群人身上。或許有人會說他們是平埔族,也或許稱為馬卡道人,因為沒有人可以知道這故事過去真正的發展過程,這群人分別來自不同的地方,身上帶原著不同地域的記憶與傳統。族群的界定長期以來多半依靠民族學與人類學者的分類為準則,這種分類方式多半侷限並強調在族群之間的「認同」、「語言」、「文化特徵」……等,這些準則標地通常以19世紀以降的民族觀為化約藍本,而此種以化約凝聚傾向的民族觀,卻很容易忽略族群內部的差異與衝突性,而過度浪漫化的民族觀也進一步導致日後晚進民間學者的研究觀,而一廂情願的以悲情、衝突來作為論述的主軸,但歷史的發展過程真是如此浪漫嗎? 被化約後的四個種族在此屏東山腳下陸續粉墨登場,分別來自發展程度相異的文明;而被化約的過程與結果,或許並不真的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化約之後的人群有否有助於我們了解並釐清這群共同居住的人,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型態與思維邏輯。如果其他的人類族群之間,他們所使用的符號跟語言或許與我們不同;然而故事是否必須以大家熟悉的方式來述說。正如同英達爾(Sylvia Louise Engdahl)在Enchantress from the Stars 前言中提到:「然而故事若必須以大家熟悉的方式來述說。因此,這個故事的內容似乎平淡無奇:正如魔法護身符和可怖的巨龍是過去傳說的傳統成分,光線槍和星際侵略乃是今日的要素。這些傳說就字面上來看都是不切實際的……」(Engdahl 1971)意即,歷史的發展與族群間的互動關係,並不盡然是一廂情願的化約與過度浪漫的杜撰過程。
8

我國銀行小額信用貸款徵信模式之探討 / The study of credit checking model for personal loan at a commercial bank in Taiwan

劉宏榮, Liu, Hung-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擔保小額信貸業務為銀行經營主要業務之一,更是銀行重要的收益來源,銀行在辦理該項授信業務時,會依據貸放品質的安全性為首要考量,同時也會注意資金運用的流動性,重視授信業務經營的收益性,也會選擇成長性較高的企業戶往來,並兼顧經濟環境或政策需要的公益性,在授信原則下審核是否貸放給個人或企業。 銀行經營無擔保小額信貸業務的成效關鍵,在於能否正確判斷並掌握風險,所以運用各種風險偵測的模型,在無擔保小額信貸業務的經營更顯重要,在能清楚正確辨識風險的前提下,再依據風險的高低來決定案件的准駁、利率價格或貸放額度,才能真正控制該業務經營的風險。 本研究案是以銀行無擔保小額信貸業務為對象,初期銀行案件徵審運用「期初進件模型」一維單模型計算風險,為能更有效提高風險計算的精準度,現行已經發展同時運用「期初進件模型」及「期中管理模型」二維雙模型計算風險。本研究運用實際案件進行架構分析,印證二維雙模型在案件風險的掌握度要比一維單模型高,且從驗證資料中得知,二維雙模型計算能更有效辨識風險。最後本研究導入利率訂價,用以比較一維及二維模型的獲利差異,發現二維模型對經營的價值有明顯的提升作用;當系統試算最佳化的狀況下,加入第三個維度C卡模型時,發現對風險控管的表現會更佳,對經營獲利將更有幫助。
9

內部信用評等系統在銀行授信決策實務運用之探討-以國內某銀行為例

宋文海, Sung ,Wen Hig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理論上及實務界運用之信用風險模型有相當多種,不同模型各有其優缺點,也有其使用上之限制。依據信用風險模型建立之內部信用評等系統,有其理論基礎及國外實務運用經驗,是現行我國多數銀行為提升信用風險管理技術所進行之首要工作,對銀行加強信用風險控管應有相當助益。惟我國授信文化與環境、授信戶借款行為模式及財務會計相關準則與實務,與國外均有所不同,加上我國銀行業之同質性相當高,同業間業務激烈競爭之結果,均使內部信用評等結果在我國運用於授信決策時,與國外有不同之考量,銀行授信人員究應如何善用信用評等結果,並能在如此競爭激烈之環境中仍維持好的業務績效,實在值得探討。 本研究以國內某銀行利用信用風險模型建置之內部信用評等系統為對象,就數個授信個案資料分析信用評等結果在實際授信決策之使用情形,以及彙整有哪些因素是信用評等未考量但又具決策關鍵之因素,並對銀行授信人員使用信用評等資訊時應注意事項提出建議,期能有助於提升銀行授信決策之品質。 本論文之結論:本研究對象銀行採用TCRI之財務指標進行定量評估,再由內部徵信單位所做評估進行定性評估,在兼顧定量及定性因素下,對授信戶之信用風險進行審慎評估,確實對提升授信品質有相當助益。內部信用評等系統有其理論基礎及實務運用經驗,惟對有相當經驗之授信人員來說,信用評等並非萬能,因為並無一套評估制度可完全掌握客戶或授信案之所有風險,尤其企業授信個案變化多端且每筆金額均較大,仍須仰賴有經驗之授信人員依個案實際強況進一步評估及調整,否則各大銀行亦不需聘用眾多之客戶關係管理員(Relationship Manager)、授信審查人員及徵信人員來辦理企業金融之授信業務。為控管授信風險在可接受範圍,並讓銀行能在我國競爭激烈之授信環境中仍維持不錯業績,授信人員進行放款決策時,除依據內部信用評等系統所提供評等資訊外,更應特別注意下列四點: 一、授信人員加強對財務報表可靠性之評估及判斷能力 二、透過實地訪談蒐集與公司授信風險有關之關鍵資訊 三、授信不僅看企業過去,亦重視企業未來 四、利用授信條件設計以降低信用風險
10

銀行業徵信業務之研究(上)

陳麗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有現代銀行之設,如自清光緒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九六年)之中國通商銀行,迄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歷史。當時我國的工商企業不發達,由過去的錢莊,票號或當舖而有了西方最新式的銀行,自然是一大革新,其能順應當時工商社會之需,自不待言。七十歲年來,時代在前進,經濟在發展,社會在演變,而銀行的管理組織與業務處理,大體上,還是一仍舊貫,變動甚少。以現行的銀行法來說,是民國二十年制訂的,沿用至今已歷四十年之久,四十年前,我國尚是一個以農為主的社會,而現在已逐漸工業化了,此一銀行法已不能完全適應目前的需要;由於電子計算機的普及,銀行作業方式也起了革命性的轉變。放款方面,因為太注重抵押品,致被外人譏為當舖;可是另一方面,逾期放款太多的呼聲,卻又不絕於耳。五十九年度接連發生了幾件弊案,更顯示銀行已經到了應該徹底革新的時候。 為了全面策劃銀行業務的現代化,以加強金融機構的功能,活潑信用調節,配合國家第五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的需要,財政部與中央銀行經於五十八年下半年邀請專家,擬訂「促進銀行業務現代化方案」,提經行政院財政經濟金融會報第五次會議及行政院院會通過,內容計分六大項。第一:修訂銀行法及有關法規。第二:統一金融機構管理。第三:建立專業長期信用金融機構。第四:改變對銀行考核的標準。第五:改善營運方向。第六:健全金融機構組織及人事制度。特別是改善銀行營運方面,健全銀行組織與人事制度兩點,為我國銀行現代化的重點所在。改善銀行營運方向計分八點:(一)銀行應轉變營運觀念。(二)銀行應建立或充實經濟研究及技術分析部門。(三)銀行工作效率之提高與服務之加強。(四)銀行應加強徵信調查工作。(五)改變質押觀念。(六)協助促進商業票據之流通。(七)資金運用之檢討。(八)合理處理呆賬。 筆者黍為銀行從業員工的一份子,先後在徵信及放款部門工作,故對如何健全徵信部門組織,改善徵信業務,以促進銀行徵信業務現代化之努力,實屬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而徵信業務的改進與促進銀行業務現代化方案各項,尤其是第五、六兩項均有直接間接的關係,愛以「銀行業徵信業務之研究」 為題,撰寫本文。 銀行是先有徵信業務的需要,才設立徵信部門的。信用部門的業務,究竟有那些項目,各銀行的制度不同,很難以偏概全。歸納起來,大抵不出下列十二項: 1.蒐集信用資料,研判真偽虛實。 2.分析信用資料,予以綜合比較。 3.編製徵信報告,提供具體意見。 4.答覆信用查詢,實施資料互換。 5.建立徵信檔案,增補信用資料。 6.研訂評核標準,評列信用等級。 7.實施信用診斷,服務工商企業。 8.舉辦產業調查,瞭解經濟環境。 9.建立技術部門,從事專案分析。 10.發行有關書刊,提供可靠資料。 11.訓練徵信人員,培養授信幹部。 12.研訂徵信業規,建立完整制度。 本文所論,乃是就以上各項業務擇要探討,雖不能巨細靡遺,至少力求提綱挈領。全文計分十章。第一章緒論簡述銀行之意義,業務範圍,信用之意義,分類和功能,銀行的授信與徵信,以及徵信業務之歷史發展。第二章討論銀行徵信部門之組織。包括組織之原理與型態,徵信業務之內涵等問題,並列舉美國大通、花旗等銀行之徵信業務,以窺大要。第三章泛論一般信用調查業務,主要為信用調查的意義,次序及其內容,信用資料的來源,借款用途及遠款財源的調查,擔保品的調查等項,其中尤以擔保品的調查一節因種類較多,內容較繁,所佔篇幅頗多。第四、五、六三章乃是就管理、財務及經濟三大要素,評估申請受信客戶之信用風險。按此理論源自德類克(Milton Drake) 氏的「銀行家如何評估信用風險」(How.a Banker Evaluate a Credit Risk)一文,廣為銀行界所接受。緣股份有限公司普遍發展之後,原用以評估個人或獨資,合夥企業用的三○四○或五○理論,已不能完全適用,德類克氏乃有此三F理論之提出。就管理要素的評估言,除以摩里士協會(Robert Morris Associates, RMA)所推介的管理評核表及柯克(Robert L,Kirrk)的管理分析表為評估之主要依據外,對於個人因素的探討仍不忽略。就財務要素的評估言,著重於財務管理及財務分析二方面。銀行徵信之基本精神在於求真,因此財務要素評估之先決條件為獲取正確的財務報表。報表真偽之判斷及虛飾報表之調整,乃成為重要之問題。至如財務分析之方法,一方法之選擇,與夫重點之分析等問題,均在討論之列。經濟因素之考慮一章因係經濟研究業務之範疇,僅論述兩點:一為經濟環境對於企業活動的影響。一為產業調查。第七章乃是承第四、五、六三章有關信用風險分析之餘緒,對受信客戶之信用予以綜合評分或評等,頗有研究之價值。第八章為徵信報告,析述徵信報告之種類,格式及其內容,主要為書面之調查報告。性書信答覆及電話答詢,亦為徵信報告方式之一,一併論列。其中牽涉到資料互換之有關問題,如美國RMA協會會員資料互換之道德規範以及銀行與商業機構間交換徵信資料之原則等均予引用,以供參考。並舉出調查報告數篇,(本文一篇,附錄三篇),旨在瞭解調查報告之大要。第十章結論與建議,綜合歸納徵信工作之特質六點,其一為徵信工作之求真性。其二為徵信工作之廣泛性。其三為徵信工作之合作性。其四為徵信工作之綜合性,其五為徵信工作之持續性。其六為徵信工作之前瞻性。並針對當前銀行業務之癥結所在,就管見所及提出建議十點: (一)建立健全的授信制度。 (三)設立適當的徵信部門。 (三)建立完整的徵信體系。 (四)擬訂一致的工作標準。 (五)促進信用資料交流 (六)全力推行會計師制度。 (七)加強授信與徵信的配合。 (八)加強徵信人員的選任與訓練。 (九)加強徵信學術研究。 (十)促進放款與徵信人事的交流。 全文理論與實務並重,對於中外學者之卓見,或翻譯或引錄,非敢有意掠美,,乃為便利翻查,並廣宣揚。 承吾師 譚海鳴教授之悉指導,稿成又蒙刪閱一過;內子李安美女士,協助校儲;同事金璐小姐任英文打字,謹併玫最崇高的謝意。 <end> 摘要(英):<begin>

Page generated in 0.029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