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0
  • 30
  • Tagged with
  • 30
  • 30
  • 15
  • 14
  • 13
  • 9
  • 8
  • 7
  • 7
  • 6
  • 6
  • 6
  • 6
  • 6
  • 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警察公共關係部門之研究─以刑事警察局公關室與媒體關係為個案研究

梁哲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關係的推展,是近年來流行趨勢。無論政府或企業團體,在進行本身施政作為或推動工作效能之餘,也要注重對內部的溝通,以及對外相關單位的交流。就對外部分,以政府機關而言,主要面對民眾和媒體;以企業團體來說,主要方向是產品或勞務能取得消費者認同,以及企業形象的建立。 因此,為了要提高自身能見度,積極建立正面形象,同時避免不良的事件造成負面影響,公共關係的推展成為各單位的重要工作。而媒體關係是所有機構,尤其是政府單位所要致力經營的工作,因為政府施政計劃和運作,本來就是媒體報導的新聞素材,也是人民所關心的議題。傳播媒介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扮演的是營造者、反映者的角色,政府應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管道,透過媒體向民眾解釋政策,建立彼此的共識和互信,以達互利的效果。 近年中央政府人事精實案,警力將縮減。除了編制和員額精簡外,警政署亦著重人力素質的提昇。刑事警察局自身訓練和偵防器材精進各方面要求固然重視,對外的公共關係,尤其是媒體關係也要持續努力。刑事警察局公共關係室是刑事警察新聞發佈的最高機構。現有的運作模式似已將警政的新聞工作導入具體化、規格化的軌導,因此本研究即針對刑事警察局公共關係室的運作及其媒體關係的各項作法,進行初探性研究,試圖了解刑事警察局這個性質迥異於其他政府機構,更不同於民間企業的單位,其發言人制度特別之處,以利後續研究者參考。
22

企業危機溝通管理初探:以台灣企業公關業務負責人調查為例 / A study on crisi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of Taiwan companies

蘇世欣, Shyh Shin Su January 1990 (has links)
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於探討國內五百大企業危機溝通管理概況,透過問卷調方式,針對台灣五百大企業公關業務負責人進行實證調查,並將危機溝通管理過程分為預防與準備階段以及回應階段,分從議題管理、關係管理、溝通機制設立、形象修復策略使用、選取形象修復策略之考量因素、形象修復策略息之傳遞形式、以及公關從業人員溝通自主性等面向,探討國內五百大企業危機溝通管理概況。 研究結果顯示,就危機溝通預防與準備階段的議題管理而言,國內五百大企業負責公關業務的部門,有高達九成以上平時有蒐集組織或產業的相關議題或報導資訊。另外,有近八成比例的企業有專人負責執行議題偵測任務,主要利用平面媒體(報紙、專業期刊或一般期刊雜誌)作為議題偵測的來源管道。其次,就關係管理面向而言,國內五百大企業最重視的利益關係人為「顧客」,其次為「政府主管單位」與「投資者」。企業公關業務負責人,大多表示組織與利益關係人間的關係良好。在溝通機制設立上,國內五百大企業有近六成比例設有書面或具備成文的危機管理政策,另有近七成比例設有危機管理小組的溝通機制,小組成員多由組織中各部門所組成,公關業務負責人也多半身任危機管理小組成員。在設有危機管理小組機制的企業中,有近七成比例設立可供危機管理小組運作的危機管理中心,以及多數在平時握有一份最新媒體名單。 研究結果亦發現,國內五百大企業有近九成五比例設有媒體發言人,配置以1位媒體發言人為主,其中主要以公關業務負責人或執行總裁擔任。整體而言,國內五百大企業的媒體發言人,有近五成比例曾受過媒體應對之訓練。 在危機溝通回應階段方面,研究結果指出,國內五百大企業不論面對天然災害、惡意破壞、科技型、消費者使用不當、管理失當或價值扭曲等不同危機類型,較常採用「提供資訊」與「哀兵策略」等形象修復策略。另外,「建構新議題」、「承認/道歉」、「逃避責任」與「否認」策略,是企業面對危機事件時較不常使用的策略。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由外在環境所引發的危機類型,企業在面對由組織內部所引發的危機類型時,傾向採取「進行修正行動」、「形式上致意」、與「承認/道歉」等形象修復策略。 另外,在選取形象修復策略之考量因素方面,研究結果顯示,公關業務負責人大多同意Coombs(1995)所提的四個考量因素:危機類型、危機損害程度、證據真實度、組織過去表現。換言之,此四因素是影響企業在實際危機事件中,決定選取何種形象修復策略的重要考量因素。有關形象修復策略訊息之傳遞形式上,國內五百大企業多能達成「一致性」、「易得性」等訊息傳遞形式要求。不過,相較於組織在「一致性」與「易得性」等訊息傳遞形式上的表現,企業在訊息傳遞形式中有關「迅速性」的實際表現則屬較弱一環。最後,就公關從業人員溝通自主性而言,國內五百大企業公關業務負責人,多半具有溝通自主性,其與組織內部的法務人員在危機溝通回應階段的互動概況良好。 本研究進一步觀察企業特性與危機溝通管理的關聯性,發現企業的營收排名、員工人數、有無獨立關部門等特性,與組織危機溝通管理預防與準備之關聯。研究結果顯示,營收排名愈前、員工人數愈多的大型企業,不論是對議題偵測的重視程度、或對危機溝通機制設立,都顯示較高比例的重視情形。再者,設有獨立公關部門的企業,在以下面向上也呈現高度成效:1)提昇與其最重視利益關係人的關係管理,2)形象修復策略訊息傳遞形式的表現,顯示公關專業的確有助於提升企業危機溝通管理成效。 / none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危機溝通管理的意義與重要性 9 第二節 危機溝通的預防與準備 15 第三節 危機溝通的回應 29 第四節 企業特性與危機溝通管理的可能關聯性 51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 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8 第一節 研究對象 58 第二節 測量工具與測量變項 58 第三節 施測程序 66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發現 69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 69 第二節 組織在危機溝通預防與準備階段的管理概況 74 第三節 組織在危機溝通回應階段的管理概況 88 第四節 企業特性與危機溝通管理的關聯性 99 第五章 結論 11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9 參考文獻 123 附錄 131
23

科技記者與公關服務業人員對線上媒體關係認知之差異性研究

廖立茹, Liao,Li-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法探討台灣科技記者與公關服務業人員對線上溝通媒介之使用認知,以瞭解:科技記者與公關服務業人員對電子郵件、企業網站及即時通訊三種線上溝通媒介使用的認知差異,及對線上(online)與非線上(offline)兩類溝通媒介效果的看法。 網路的興起及新溝通媒介的出現,是否能推翻過去傳統的溝通方式?亦或是,人際之間的溝通效果會因此提升? 本研究結果發現,網路上的新溝通媒介,仍然無法完全取代傳統面對面的溝通方式。非線上溝通媒介效果中,以「電話聯繫」、「專訪」及「記者會」三者的評分最高,線上溝通媒介效果中,以「電子郵件」、「線上新聞室」及「即時通訊」的評分最高。 儘管科技記者及公關人員皆是網路的高度使用者,每週使用網路約6天,每天平均使用網路約七小時左右,但是調查結果中,整體溝通效果仍然以非線上(傳統)的溝通媒介效果較佳。 此現象值得反思,首先,反應了科技記者與公關人員依舊習慣以傳統媒介為溝通工具,顯見媒體關係在網路的相關運作上仍有成長的空間;其次,新興科技為社會帶來變遷,在過去屢見不鮮,尤其在當前資訊社會裡,許多溝通方式早已擺脫傳統,改採數位化進行。新科技已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但使用者最終還是會依照現實狀況及溝通目標,做出適當的選擇,而非單純地被科技所宰制。
24

1979-1989年台海兩岸互動之分析

董立文, DONG,L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與中華民國在台海維持對峙局面近四十年,從一九七九年起,兩岸的緊張關係已 轉趨緩和。本篇論文的研究動機在透過交涉理論分析以尋求下面問題的答案。從一九 七九至一九八九年之間,台海兩岸兩個政治實體之間的政策互動經過情形為何? 海峽 兩岸的互動情況如何轉變? 彼此之間敵對與妥協取向的起伏變化如何? 目前海峽兩岸 關係朝向那個方向發展? 全文共一冊,共分六章二十二節,凡七萬字,各章內容摘要 如下: 第一章 導論:主要分為研究動機及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二章 說明國共兩黨約七十年的發展史,由於歷史仍深刻影響兩岸的互動,筆者乃 提出幾項國共兩黨歷史發展的特徵。 第三章 敘述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六年之間,海峽兩岸政策互動經過,並經由政策分析 說明兩岸政策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 敘述一九八七至一九八九年之間,海峽兩岸政策互動的新發展,並注重分析 經濟與民間交流對兩岸互動的影響。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中共與中華民國在這十一年來的互動,是延著兩條主軸而發展,即:國家必須統一及 兩岸關係必須改善。但是目前兩岸所進行的是一場「囚徒困境遊戲」的互動,所以如 何使雙方降低採取「對抗」而願意採取「合作」戰略,是展望未來最大的課題。
25

政府災變公共關係管理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因應納莉風災為例

洪珮菁, Hung, Pei-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災難管理已成為二十世紀台灣政府首長的首要課題。近年來台灣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災害事件發生,包括九二一地震、八掌溪事件、東方科學園區大火、桃芝颱風、納莉颱風等,造成了極大的生命與經濟損失,使得災難管理成為政府首長不得不正視的課題。 民國九十年九月十六日至十七日,納莉颱風橫掃台灣北部,在竹子湖站的連續最大24小時小時雨量高達862公厘,台北市市民27人遇難,3人失蹤,16人重傷,收容災民高達2,053人﹔高運量捷運系統被洪水灌入而完全停駛,到當年十月一日才逐步恢復營運,市政府各單位編列的復原經費高達97億元。這次的風災,使得首善之都台北陷入一片汪洋之中,災後數日,都市機能仍運作困難,民眾陷入前所未有的痛苦之中,媒體將此次的災變稱作為馬英九執政以來最大的挑戰,將直接影響市民支持率,甚至危及連任之路。然而,馬英九及市府團隊在這次的事件中整體形象並未受到影響,仍有高達60.5%的民眾滿意度,本文相信這樣的民調結果立基於台北市政府的災變公共關係管理的運作上。 以往有關危機管理相關研究大多以Nunamaker等人(1989)的危機管理動態模式為基礎,探討我國防災系統的建制與缺失,對於政府公共關係管理的範疇並沒有提及,而大眾傳播科系對於危機公關的相關研究則是著重於媒體策略與媒體效果的分析上。據此,本文試圖將危機管理與危機公關加以結合,透過納莉風災個案分析、深度訪談與內容分析的方式,進行政府災變公共關係研究;台北市政府主要的溝通對象為市民、媒體、中央政府及市議會,研究市民關係、媒體關係、中央與地方關係及府會關係,因而共同關係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主要的研究問題為:(1)學術界危機公關理論的發展情形為何?理論模式中有何不足之處?(2)應用Nunamaker等人(1989)的危機管理動態模式,台北市實務上的做法為何?(3)台北市政府災前防災溝通主要以哪些方式進行?(4)台北市政府災前如何與溝通對象進行公共關係?關係結果為何?(5)在納莉風災時期,台北市政府採取何種公共關係策略?(6)前述台北市政府災前與主要溝通對象的關係結果,對於納莉風災時雙方的互動情形有何影響? 經歷了長時間的研究,本文有幾項研究發現,期望能為我國政府組織未來應災提供建議,包括:(1)市府與民眾間災前之防災溝通仍待加強、(2)災前公共關係良好的政府組織,在災時會遭遇較少的形象損失、(3)納莉風災時期媒體公關實屬成功、(4)市府與中央長期溝通失靈成為救災阻力、(5)市府採取謙遜有禮的態度處理府會關係使得府會關係和諧、(6)災害是市府改善以往敵對關係的契機、(7)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具有公共關係作用、(8)唯有救災體制與救災政策完備,公共關係管理才具有意義、(9)危機管理動態模式需加入公共關係管理方屬完備。
26

台灣地區企業廣告使用概況之研究

周郁翔, Zhou Yu-Hs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前企業所面臨市場競爭與整體經營環境變化劇烈,包括內部與股東、員工、供應商;外部與政府機構、競爭者、消費者、環保團體、特殊利益團體及媒體等利益關係人間關係的變化越趨劇烈。在此情形之下,良好企業形象與聲望的建立對於企業而言更顯得亦發重要,而企業往往也可以透過各種企業溝通工具來向內向外傳遞各種相關重要訊息,其中,企業廣告包括企業形象廣告與企業議題廣告,一方面具有企業公關的溝通目的,一方面以廣告的形式向企業利益關係人傳遞善意的訊息,並揭露經營上各種資訊,以進一步塑造良好之企業形象。 由於國內外相關文獻過時且相當稀少,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對台灣地區企業廣告使用概況進行初步探討。研究內容分三大部分,首先,本研究以潤利公司1998到2002年之廣告統計量資料,來對台灣近年企業廣告使用情形進行描述,同時瞭解企業廣告量是否會受到經濟景氣、總廣告量以及產業類別的影響。第二部分則以產業類別、企業所屬國籍、成立年數與規模大小、企業聲望等企業相關特性,對個別企業之企業廣告投資量及使用比例多寡進行分析,以瞭解哪些企業會使用較多企業廣告。最後,本研究再藉由上述統計分析結果,輔以質化深度訪談,以深入瞭解分析結果並找出其他可能影響企業廣告使用多寡之因素。 研究結果發現,1998年以來台灣地區企業廣告使用隨著經濟景氣衰退而逐漸減少,到2002年才小幅度上升;整體而言,各媒體之企業廣告量依序為電視、報紙與雜誌;歷年企業廣告投資量約占總體廣告量百分之二到四左右,與美國情況類似。在不同產業裡,服務、電腦及藥品業依序為企業廣告投資量最多的前幾大產業,其總和占全總量之一半且比例不斷上升,顯示企業廣告之投資量漸趨集中於特定產業中。此外,民生消費品業的企業廣告投資量則最少。在影響企業廣告使用多寡之相關特性部分,企業所屬之產業類別、成立年數高低,及企業聲望之高低,皆會影響到企業使用企業廣告投資量高低與企業廣告量佔公司總廣告量比例之多寡。此外,透過進一步企業訪談可知,外在環境因素包括經濟景氣及重要特殊議題;產業類別因素以及企業內部因素如高階主管支持、企業成立年數與聲望,及企業發展之階段性目標等,皆會影響到企業廣告使用之多寡。
27

協助生質柴油企業制定媒體公關行銷策略 -以又華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 A biodiesel company’s media stretagy for public relationship -a case study of Yeo Hua Co., Ltd

林宜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因全球石油產量逐年降低,因此具備可同時滿足替代能源需求且兼具環境保護、使用安全及可直接應用於柴油引擎等多項優點的生質柴油,是目前最受矚目的新型能源。但有鑑於台灣目前發展生質柴油技術多為中小型企業,如本研究案例又華股份有限公司,雖擁有傲人之生產技術,卻需要持續創造大量資金流入以維持企業競爭優勢。而媒體報導有助於協助企業產生市場的拉力與推力,以創造機會與優勢。本研究藉由次級資料分析法與訪談方式,歸納目前媒體對於生質柴油產業相關報導方向及喜好,發現政府頒布相關政策、能源法規變動以及民生消費問題等新聞經常有較好的報導版面;但因生質柴油產業中有許多形象競爭者,除容易造成混淆外,也較難有大篇幅報導。分析又華公司優勢後,除建議應立即建構完整企業網站以提供企業資訊外,亦可透過與當地政府單位或公正單位合作,藉由定期與媒體互動等方式,建立良好媒體關係,例如舉辦公益活動記者會,可提高企業之環保與公益形象,並與地方單位建立良好關係;或邀請記者參訪公司位於中國大陸之新廠房,將海外之發展動態帶回台灣報導,凸顯又華公司在海外市場之優勢與能力。此外,也應透過產學交流合作及建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之關係,強化與利益關係人之連結,有助於掌握政府動態,提高又華公司之於生質柴油產業代表的角色。
28

臺灣前五百大服務業企業網站之公關效果評估指標研究 /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Relations on Online Media— A Study of Taiwan's Top 500 Corporations of Service Industry in 2010

葉育瑋, Yeh, Yu-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公共關係人員利用網路媒體向利益關係人進行溝通已為必然之勢。孫秀蕙曾以2003年台灣五百大服務業之企業網站做為分析樣本,建立可供衡量的企業網站公關效果指標。奠基於此,本文將以2010年《天下雜誌》1000大企業大調查資料中的500大服務業作為研究樣本,將「企業網站公關效果評估指標」界定為「營利性組織透過網站與目標公眾進行溝通的表現程度」,用內容分析法來了解目前服務業設置網路媒體之現況,進而分析各種經營與發展的可能性;並透過個案訪談,以了解企業經營網路媒體的模式究竟為何,其操作細節又是如何。 本研究以Esrock & Leichty對企業網站內容之架構為基礎,將功能與技術指標合併,並新增互動性指標,共分為目標公眾內容、網站功能與互動性三構面,與組織性因素(產業別、員工人數、營業額、有無上市等)進行交叉研究,以了解組織性因素對於網站公關效果可能的影響。 研究發現,時間因素不影響組織性因素與網站建置之關係,但公共議題討論之發展隨時間影響有所改變。本研究推估營業額較小的企業,因其所擁有媒體資源較少,故更積極大膽運用網路媒體。而大企業在資訊發佈上考量較多,在網路策略上則較為保守。整體言,企業越來越重視網路媒體,各種內容與運用形式隨時間與科技發展更趨完善。 / With advances in technology, the terrain of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s needs to be re-defined as new media bring about substantial changes i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Hsiu-hui Sun had established in 2003, which attempts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website, this study used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to assess current Taiwan's top 500 corporate of service industry's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relations on online media which are defined as the degree of performance level for corporations’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n addition, a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rationale and operational details of the online corporate public relations. Adopt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rom Esrock & Leichty,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functional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categorizes them into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target audience contents, interface features, and degree of interaction. Because past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size and resources of organization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overall performance, including the quality of public relations efforts. Therefor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osit that target audience contents, interface features, and degree of interaction as indicators of public relations effectiveness are associated with organizational resourcefulness (i.e., factor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ime factor does not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nd the presence of website. However, time factor is relevant to the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 conclude that small business with fewer media resources tends to leverage internet media more progressively. On the contrary, big corporations are more conservative toward utilizing the Internet. To sum up, corporations nowadays take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media more seriously. The content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become more important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s time and technology evolves.
29

初階公關人員職能需求與公關人才選任模式之探討 / A Study on the Needs of Junior Public Relations Personnel and Public Relations Personnel Recruitment Models

林采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欲透過對國內中高階公關主管的深度訪談,探討初階公關人員最重要的人格特質和公關職能,企業對公關人才之選才模式,以及選才模式對公關人員實際聘用之成效。研究對象為8位公關顧問公司主管,以及4位一般企業之公關部門主管;受訪公司涵蓋知名公關集團、中小型公關公司,以及國內外上市櫃之企業。 本研究發現,主動積極與工作熱忱是初階公關人員最受重視的人格特質;而對初階公關人員幫助最大的職能為溝通能力,其次為撰寫能力,此亦呼應其工作內容需要常和媒體、客戶、第三單位進行溝通,並需撰寫大量之新聞相關文件。對於哪些人格特質可以透過工作中培養,受訪者較無共識,許多受訪者皆認為主動積極及工作熱忱都與個性有關,難以培養;而溝通能力與企劃能力等職能是受訪者認為最能從工作中培養的,但實際狀況仍視個人資質與學習態度而定。 對於初階公關人員之選才模式,大多以筆試及面試為主,筆試通常包含中英文翻譯,以及企劃書與新聞稿模擬寫作;在面試時,多數公關主管都會詢問其過去經歷,以及面對挫折的反應,藉此了解其溝通能力,以及是否具備公關職能和抗壓性。 另外,溝通能力是在受訪者公司目前選才模式下,認為新進初階公關人員較缺乏之職能,其次為企劃能力與管理能力。初階公關人員離職比例約為45%,平均任職約1.47年會異動,主要離職原因是想嘗試不同領域工作,以及壓力大或工作太多。多數受訪者都認為其公司之選才流程有需要改進的空間,並建議公關業界可採取集體面試、優先考慮大傳系畢業生、分層面試、推薦人才、實習制度…等方法。 本研究提出的建議為,1.充分告知工作內容與可能面臨之加班狀況,作為新人是否願意接受工作挑戰之考量;2.透過更詳實的評估,找出具有主動積極與工作熱忱的公關新人;3.利用情境模擬的提問,評估應徵者的溝通能力;4.發展實習制度,培養有潛質的公關人才;5. 設置專職的人力資源單位,並加強主管面試技巧的訓練。 / The present study involved a series of in-depth interviews of mid- and high-ranking public relations (PR) supervisors to identify the key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R competencies of junior PR personnel, the recruitment models enterprises utilize to employ PR staff,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recruitment models in resulting in permanent productive employment.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comprised eight supervisors serving at PR consultancy firms and four supervisors of PR departments in various enterprises. Interviewed companies included well-known PR groups, small and medium PR agencies, and list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wer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junior PR personnel that the interviewees most favored during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 PR competency of junior PR personnel that the interviewees regarded as the most beneficial was “communication ability,” followed by “writing skill.” Both of these competencies are heavily employed in PR tasks, where personnel are often requir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media, clients, or third parties, and draft large numbers of news-related documents. However, the interviewees expressed diverse opinions regarding which personality traits can be developed in the workplace. Several of them argued that because traits such a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are personality-related, they are difficult to cultivate. By contrast, a majority of the interviewees considered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planning ability” as the PR competencies that personnel could most easily improve in the workplace, noting nevertheless that the magnitude of development typically depends on an individual’s intelligence,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for learning. Regarding recruitment models used to bring in junior PR personnel, the study found that a majority of the enterprises employ written tests and interviews. Typically, the written tests seek to assess the candidate’s skill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proposal, and press release writing. During interviews, interviewers typically endeavor to determine a candidate’s communication ability, whether they possess experience in PR competencies, and their degree of resistance to pressure. The study showed that interviewers try to achieve this by asking candidates to provide their past experiences and by observing their response to failure.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ting companies, when they used their current recruitment models, considered “communication ability” to be the competency most lacking in newly-employed junior PR personnel, followed by “planning ability” and “management ability.” The resignation ratio for junior PR personnel was approximately 45%, with personnel changes occurring after an average of 1.47 years of employment. The primary reason for resignation was “trying different areas of work,” followed by “too much pressure,” or “too much work.” A majority of participants conceded that the current recruitment procedures employed by their companies needed to be improved. To effect improvements, they suggested that the PR industry could attempt collective interviews, emphasize recruiting graduates with mass communication degrees, employ cross functional team interviews, consider recommendations, and adopt internship systems. The study proposed the following: (1) Provide candidates with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bout work content and potential overtime conditions, so that they can use this as a reference when determining whether they are able to accept the work challenges; (2) Identify active and enthusiastic candidates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analyses; (3) Evaluate candidates’ communication ability by asking questions involving situational simulations; (4) Develop internship systems to cultivate potential PR talent; and (5) Establish a dedicated human resources unit and offer training to supervisors to strengthen their interview skills.
30

從台美兩地北京奧運新聞報導看中國國家形象 / China's image in the coverage of 2008 Beijing-Olympic: A comparison of major newspapers in the US and in Taiwan

黃瀚霆, Huang, Han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透過分析比較台灣與美國重要報紙媒體上的北京奧運相關報導,檢視中國主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所投射出來的媒體國家形象(projected national image),進而探討舉辦全球性媒體活動(global media events)做為國家形象管理策略一環的應用性。本研究挑選台灣的《聯合報》、《自由時報》,與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為兩地重要媒體的代表,並經過搜尋篩選程序之後,共得到375則新聞報導。再以內容分析法與框架清單(the list of the frame)分析法,對構成媒體國家形象的各個變項進行相關統計分析。 本研究主要得到三點發現。首先,就台灣與美國報紙整體而言,中國國家形象偏向負面,且報導方向與新聞框架、報導型式之間皆存有顯著關係,而該負面形象的來源,未必是直接與奧運會相關的新聞主題。其次,若將美國報紙與台灣報紙進行比較,則發現兩地的中國國家形象均呈現負面,而台灣報紙的整體報導量以及負面新聞主題較多。另外,本研究發現,同一個國家內的不同媒體之間,也有顯著的差異,《華盛頓郵報》與《自由時報》的負面報導多過中立報導,而《紐約時報》及《聯合報》則仍然以中立報導最多,且《自由時報》的新聞框架運用偏重在政治的角度,而《聯合報》則較多元。 最後,本研究認為北京奧運成功帶來了許多相關的正面主題與正面框架報導,與奧運活動本身較不相關的負面主題,則顯示良好的國家形象需要長期多方面的努力建構。 / To host global media ev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kinds of strategies for the national image management. This study focuses on news coverage of 2008 Beijing-Olympic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Washington Post in the US, and the United Daily, Liberty Times in Taiwan to examine China's projected national image. The content analysis, and the list of the fram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several variables forming the projected national image in the 375 news items. Through statistic analysis, this study found three main points. First, for four newspapers, China's projected national image was negative. The valence was related to news frames and news style evidently, and also a few indirect news topics were the source of the negative image as well. Secondly, in comparison of newspapers in the US and in Taiwan, both images of china were negative. The total number of stories and negative news topics in Taiwan's newspapers were more than in the US counterpart. Thirdly, in terms of valence, Washington Post and Liberty Times had more negative news than neutral ones, but the neutral news were still the most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United Daily. The Liberty Times reporting had much more political frames, but the United Daily reporting emphasized on several kinds of news frames. Finally, this study found 2008 Beijing-Olympic event brought mass positive news topics and news frames in the news items. The negative news topics showed that building good national image takes much more time and efforts to achieve.

Page generated in 0.027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