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972
  • 2706
  • 608
  • 261
  • 110
  • 30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3723
  • 1921
  • 759
  • 705
  • 566
  • 564
  • 562
  • 552
  • 445
  • 414
  • 402
  • 390
  • 387
  • 383
  • 37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91

OLED產業投資機會分析

許俊民, Hsu, Chun-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科技的進步使得人類對於資訊的需求大量增加,各種不同的資訊接收裝置亦紛紛以各種型態被發明。對於資訊接受裝置的大量需求帶動了顯示技術的進步,從1924年俄國科學家佐理金發明了映像管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顯示技術已經進入了百家爭鳴的時代。 在眾多的顯示技術中,OLED顯示技術被視為最具有潛力的顯示技術之一。本研究係以台灣OLED作為研究對象,來了解OLED產業的投資機會。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OLED產業市場大,但是利潤均被上、中、下游所瓜分此外,被動式驅動PM-OLED將打進主流,成長可期。在投資方面,有機材料、鍍膜設備將會是良好的投資標的。
192

應用商業智慧於眼鏡消費行為及市場需求

李佳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幾年來,眼鏡連鎖產業呈現飽和狀態,加上經濟不景氣對消費市場帶來負面的嚴重影響,導致消費者幾乎以價格作為唯一的考慮因素。以品牌來說,目前仍以寶島、得恩堂、宏恩、模範、大陸等眼鏡連鎖店位居領導地位,但是單店精品眼鏡,以及隨著量販店興起的眼鏡店,則是新型態的眼鏡業後起之秀。由於科技進步,眼鏡相關商品早已臻成熟階段。而且近年來國內近視的人越來越多,且年齡層亦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一般消費者對於眼鏡產品的消費習性,以及區分不同消費者對眼鏡產品的消費傾向。進一步以商業智慧的角度觀察眼鏡市場,故蒐集大量商業智慧和眼鏡產品的資料及文獻,然後藉由商業智慧的流程找出眼鏡市場上有價值的資訊。對未來眼鏡業之發展方向提供具體可行之建議。
193

資訊部門導入品質管理機制影響之分析-以企業導入ITIL服務支援為例

劉士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企業越來越仰賴資訊系統創造價值,但IT預算不增反減,IT部門面對資訊系統愈趨複雜及每天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服務需求。長期以來企業發現持續對新技術和產品的投資,對於IT服務品質與效能並無法造成等比例的提升,也使企業對IT提出質疑。另外,越來越多的人談ITIL,IDC並將之預測為未來IT十大趨勢之ㄧ。ISO20000 在2005年12月成為國際標準,企業希望藉此標準提升企業資訊部門服務管理品質,藉其達成IT的轉型及增加IT的價值,但是ITIL真的是萬靈丹嗎? 學術界對於企業導入ITIL的影響分析研究,資料相當匱乏,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企業導入ITIL流程品質管理後,其可能對企業衍生的衝擊,同時也希望藉由廣泛的討論對企業提出淺見,並讓企業經營管理階層可在執行導入ITIL前有參考的依據使其得以採取有效的因應策略,以降低因導入ITIL可能所衍生出的負面衝擊並提升正面的效益。本研究廣泛探討文獻有關執行品質管理機制的衝擊,並從個案公司的問卷研究中,與之比照,希望可發現以往文獻與著作中未被提出的關於導入ITIL特有的負面衝擊,並推導出可能的發生原因。 本研究問卷設計採用半開放式問卷,作為資料蒐集的基礎。並使用個案研討(Case Study)的方式,選定服務支援流程這部份進行深度分析,訪談不同層級使用者,進行半結構式資料蒐集。資料蒐集完畢後,利用前述文獻中所歸類導入品質改善機制可能產生的負面衝擊作深入探討,將每個影響作反覆比對,找出其可能發生來源,同時再回過頭與參與此類專案的組織各階層人員(Stakeholders)驗證研究發現(Findings)。簡言之,本研究透過資料整理、文獻比對、及驗證研究發現,藉此架構出本論文。
194

部分工時工作者之勞動條件研究

吳宛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部分工時工作型態由來已久,近年來更為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廣泛使用以解決失業率及勞動參與率不足等問題。部分工時是一種非典型的僱用型態,同時也是一種工時彈性化的措施,具有其優缺點,但隨著其佔總就業率人口的比率提升,渠等在勞動法制上的權益問題,愈發引人重視。 在思考「部分工時」相關問題時,往往從二個面向切入,其一為「解除管制」、其二為「加強管制」,前者有日本經驗,後者有德國經驗可供參酌。但法令的制定係要解決問題,故我國在思考該問題時,應確實瞭解「發展部分工時的目的究竟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我國的勞動力參與率始終不高,近年來更呈現發展遲緩的現象致影響經濟發展,該問題遠嚴重於失業率攀升對我國所造成的影響,故政府亟欲發展「部分工時」政策,解決勞動力參與率不足的問題,此有媒體相關報導可稽。 爰上,如何有效增加勞動市場上供需雙方的誘因,使我國的部分工時工作發展興盛,進而促成勞參率之攀升,乃為我國思考部分工時相關法制應重視的問題。根據勞委會的統計調查報告,勞方對部分工時工作的選擇係因「工時彈性」的特色使然。而雇主首重人事成本的撙節。 惟綜觀我國勞動相關法令,全時工作者與部分工時工作者的勞動條件係全然相同的,不僅工時彈性上未見誘因,且亦無撙節成本之效,顯然,就法令面而言已與該目的相背。此種「齊頭式的平等」使資方不能有效降低人事成本的話(更甚者增加成本),且無動力積極增加僱用;對勞工而言,法令沒有明文規範他們的權益,亦因不懂法規而損及自身權益事實上。 故探討是否應修正現行部分工時工作者之勞動條件相關規範有實質的必要性,因此舉可使事業單位可明確的計算僱用成本,勞工可清楚知道自身的權益,間接的創造勞資和諧並有效的提升國內勞參率及確保企業的競爭力。是以,本研究希冀分別就供給面及需求面等二面向探究部分工時工作者的勞動條件,除瞭解就需求面與供給面而言的勞動條件概況,並進一步的瞭解其與現行法律是否存有差距。結合本研究之成果,提出我國對於部分時間工作者的勞動條件是否應修法,以因應實際現況。 本研究發現部分工時工作者一體適用勞基法的原則,在實務運作仍有困難,使部分工時工作者無法受到平等對待,許多有意投入就業市場的勞工裹足不前。勞基法從第30條以下對於部分工時並無明確定義,使得休假、加班費薪資、假日給薪等問題難以法制化。且雇主負擔法定勞工福利成本過重,是造成雇主不願意僱用部分工時勞工的主要因素。由於部分工時勞工的工作特性較具彈性,強迫雇主比照全職人員給付相同的勞動條件,實在不公平。而主管機關揭示的「比例原則」,應如何具體化,卻未言明,使人無所適從。爰上,本研究提出下列六點建議: 1. 本研究認為部分工時工作應保有彈性交由勞資雙方自行協商,但為確保勞工權益不致受到損害,故應嚴格規範雇主在聘用部分工時工作者時應簽訂書面契約,當發生勞資爭議時,則可明確判斷是非。 2. 建議將法定例假日工資及國定休假日工資內含於部分工時人員每小時薪資中,以提高其基本工資。此舉將可以免去如何依法計算上開工資發給之窘境,且讓事業單位有可遵循之明確準則,並有效維護部分工時人員之權益。 3. 在延長工時工資方面,本研究認為只要超過勞雇雙方約的工時數,即應給予延長工時工資,這才符合延長工時的定義,再者,若規範只有超過法定工時數始得要求延長工時工資的話,則部分工時工作者就等同於全時工作者了。 4. 本研究認為應以「一年」為計算的標準時期,依比例計給部分工時工作者特別休假。 5. 本研究發現由法律明訂要求事業單位「應優先提供部分工時工作者轉成全時工作者」並不適宜,也無實質意義。對事業單位而言,優質的部分工時人員,不管法令上有無規定,都是事業單位極欲招攬的全職員工類型,無須特別規範,事業單位亦會積極作為。但若是法令強制要求事業單位應優先給予部分工時員工轉正職員工的機會,反而會讓事業單位在招募部分工時人員時,更加裹足不前,對促進部分工時工作的發展適得其反。 6. 在職業訓練方面,本研究認為應由國家來作為開設精進部份工時工作者技能的訓練課程。
195

迴歸分析中Suppression與Enhancement現象之探討 / research suppression and enhancement phenomenon in regression

劉家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Horst (1941)提出suppressor變數一詞起,由於後續許多研究採用不盡相同思維之著眼點,也就衍生出許多不同定義的suppressor變數。Horst (1941)著重在判定係數的變化,Darlington (1968)、Conger (1974) 及 Cohen and Cohen (1975)則著重在迴歸係數的變化, Velicer (1978)則改用semi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來定義suppressor變數,再度將焦點轉回Horst (1941)的思維。Currie and Korabinski (1984)引進enhancement一詞,以便與suppression有所區分。 為了釐清這些紛擾的名詞定義,第二章、三章中,我們分別回顧enhancement與suppression兩現象。第四章中,我們針對enhancement、suppression兩種現象的關聯性,依據四種不同的面向進行比較。第五章,我們針對suppressor變數存在的情況下,藉由模擬實驗的方式,探討stepwise regression、forward selection、backward elimination三種變數選取方式的可能缺憾。第六章為總結。 / Since Horst (1941) introduced the term of suppressor variable, many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suppressor variables have appeared in literature. Originally, Horst (1941) based the definition on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Darlington (1968), Conger (1974) and Cohen and Cohen (1975) paid more attention on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instead. On the other hand, Velicer (1978) used semiparti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o define a suppressor variable, and directed the focus back to that of Horst (1941). In order to differentiate the two similarly related ideas, Currie and Korabinski (1984) proposed the term of enhancement to describe exclusively the situations reflected by the definition of Horst (1941) or Velicer (1978).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ambiguities resulting from various definitions of suppressor variable in literature, we first reviewed enhancement and suppression respectively in Chapters 2 and 3. In Chapter 4, we investigated their relationships from fou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 Chapter 5, we studied the possible drawbacks on using stepwise regression, forward selection, and backward elimination these three variable selection procedures on the presence of a suppressor variable. Conclusions are provided in Chapter 6.
196

集群分析在大台北地區之中古屋房地價研究上之應用 / The Application of Cluster Analysis on Real Estate Prices of Pre-owned Houses in Greater Taipei

鄭明現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集群分析將台北市與新北市的中古房地資料分開討論做分群,使用變數行政區、臨街關係、用途類別、構造種類、土地使用分區、屋齡及單價協助分析,瞭解影響台北市與新北市中古房地價的主因,並可提供房屋仲介業者在推銷上之參考。 一、 台北市平均路寬以大安區最寬有27.08公尺,新北市以八里區與板橋區17.5公尺最寬。 二、 台北市平均屋齡以萬華區最高達32.83年,新北市以烏來區與坪林區37年最高。 三、 台北市平均移轉土地面積坪以士林區最高有10.27坪,新北市以石碇區58.37坪最高。 四、 台北市平均移轉房屋面積坪以內湖區36.8坪最高,新北市以坪林區最高63.26坪。 五、 台北市一坪平均價格以大安區54.01萬最高,新北市以永和23.95萬元最高。 六、 台北市與新北市各行政區之「土地使用分區」、「用途類別」、「臨街關係」皆有顯著差異。 七、 台北市房價分為三群,「高價位商業區之住宅大樓、公寓、辦公商業大樓」與「中價位住宅區之華廈、公寓、住宅大樓」以及「低價位住宅區之公寓」。 八、 新北市房價分為兩群「低價位住宅區之公寓、透天住宅」與「高價位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之住宅大樓、公寓、華廈」。 九、 台北市地價分為兩群「高價位住宅區、商業區之不規則形裡地、臨街地」與「低價位住宅區、商業區之方形裡地、臨街地」。 十、 新北市地價分為兩群「低價位農牧、農業用地之不規則形裡地、臨街地、袋地」與「高價位住宅區之方形、不規則形裡地、臨街地」。
197

對使用者評論之情感分析研究-以Google Play市集為例 / Research into App user opinions with Sentimental Analysis on the Google Play market

林育龍, Lin, Yu L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持續提升,且熱門市集的App下載次數紛紛突破500億次。而在iOS和Android手機App市集中,App的評價和評論對App在市集的排序有很大的影響;對於App開發者而言,透過評論確實可掌握使用者的需求,並在產生抱怨前能快速反應避免危機。然而,每日多達上百篇的評論,透過人力逐篇查看,不止耗費時間,更無法整合性的瞭解使用者的需求與問題。 文字情感分析通常會使用監督式或非監督式的方法分析文字評論,其中監督式方法被證實透過簡單的文件量化方法就可達到很高的正確率。但監督式方法有無法預期未知趨勢的限制,且需要進行耗費人力的文章類別標注工作。 本研究透過情感傾向和熱門關注議題兩個面向來分析App評論,提出一個混合非監督式與監督式的中文情感分析方法。我們先透過非監督式方法標注評論類別,並作視覺化整理呈現,最後再用監督式方法建立分類模型,並驗證其效果。 在實驗結果中,利用中文詞彙網路所建立的情感詞集,確實可用來判斷評論的正反情緒,唯判斷負面評論效果不佳需作改善。在議題擷取方面,嘗試使用兩種不同分群方法,其中使用NPMI衡量字詞間關係強度,再配合社群網路分析的Concor方法結果有不錯的成效。最後在使用監督式學習的分類結果中,情感傾向的分類正確率達到87%,關注議題的分類正確率達到96%,皆有不錯表現。 本研究利用中文詞彙網路與社會網路分析,來發展一個非監督式的中文類別判斷方法,並建立一個中文情感分析的範例。另外透過建立全面性的視覺化報告來瞭解使用者的正反回饋意見,並可透過分類模型來掌握新評論的內容,以提供App開發者在市場上之競爭智慧。 / While the number of smartphone shipment is continuesly growing, the number of App downloads from the popular app markets has been already over 50 billion. By Apple App Store and Google Play, ratings and review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fluencing app difusion. While app developers can realize users’ needs by app reviews, more than thousands of reviews produced by user everday become difficult to be read and collated. Sentiment Analysis researchs encompass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methods for analyzing review text. The supervised learning is proven as a useful method and can reach high accuracy, but there are limits where future trend can not be recognized and the labels of individual classes must be made manually. We concentrate on two issues, viz Sentiment Orientation and Popular Topic, to propose a Chinese Sentiment Analysis method which combines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learning. At First, we use unsupervised learning to label every review articles and produce visualized reports. Secondly, we employee supervised learning to build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verify the result. In the experiment, the Chinese WordNet is used to build sentiment lexicon to determin review’s sentiment orientation, but the result shows it is weak to find out negative review opinions. In the Topic Extraction phase, we apply two clustering methods to extract Popular Topic classes and its result is excellent by using of NPMI Model with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i.e. Concor. In the supervised learning phase, the accuracy of Sentiment Orientation class is 87% and the accuracy of Popular Topic class is 96%. In this research, we conduct an exemplification of the unsupervised method by means of Chinese WorkNet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determin the review classes. Also, we build a comprehensive visualized report to realize users’ feedbacks and utilize classification to explore new comments. Last but not least, with Chinese Sentiment Analysis of this research, and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App market can be provided to the App develops.
198

利益與服務的雙向拉扯:宜蘭縣醫療資源發展研究 / Tug-of-war between earnings and charity: developmental research of medical resources in Yilan County

張雅涵, Chang, Ya 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宜蘭縣人口數據以及醫院、診所與藥局的資料,試圖瞭解宜蘭縣醫療資源分佈的狀況,並利用GIS統計地圖的方式呈現。 研究結果中發現,宜蘭縣內醫療資源的分配尚維持在配合舊有的⼈口分佈上,資源分配的狀況並未配合⼈口分佈的改變,以至於如冬山鄉、五結鄉人口數緩慢上升,但相應的醫療機構如診所、藥局並沒有隨之增加。醫療資源的分佈雖然過度集中於宜蘭市與羅東鎮,但透過政府的力量,偏鄉地區如大同鄉、南澳鄉仍存在少數的診所、藥局。若將宜蘭縣的醫療資源分佈搭配人口數據來看,不管是所有年齡層,或針對老年人口,各村里間差距並不大。另外,又以醫療生態系統來看,診所或藥局或朝向醫院集中,形成一以醫院為中心的醫療生態體系。 醫療需求對於人類來說,是增加存活機會、延長壽命的一大要素,人類健康的程度、壽命的長短也與其所擁有的醫療資源多寡有關,醫療需求對於人類俱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在醫療資源發展愈趨充沛下,更應該審慎評估醫療資源分配的狀況。
199

台灣IC設計業是否需自建晶圓廠-以個案分析其利弊 / Should Taiwan IC Design Firms Build Own Fabs?-A Case Study On Costs and Benefits

林正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個案公司所屬行業為IC設計,一般而言,IC設計公司致力於研發和設計,而將生產部份交由專業代工廠,個案公司卻在其經營狀況處於高峰之際,令人意外地宣佈準備自建晶圓廠,個案公司是在什麼動機考量下作出這決策?又在如此重大策略之後,真的可以解決個案公司的問題嗎? 本研究係以個案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敘述個案公司所屬的產業環境及其因應產業變遷、力求公司成長過程中在經營策略上的重大改變,闡述個案公司重大的轉變策略的背景因素,並試圖以財務分析的方法事先洞查該公司將來可能面臨的經營問題,再透過SWOT分析、五力分析來看個案公司經營策略轉變的優劣之處及其可能所帶出的經營結果。 透過本個案分析可以證明跨入非本業專精的經營或嘗試自行取代過去一直依賴的專業外包產能是冒了很大的風險,若無完整的配套策略及財務後盾,反而讓原本體質良好的企業陷入經營困境;最後本研究發現適當的製程外包除可減輕負債、設備折舊壓力,對企業本身的ROA、ROE也可維持較佳的表現;另外企業經營的優劣勝敗取決於是否聚焦在”賺最專業的本業”。 關鍵詞:IC設計、IDM、SWOT、五力分析 / This study analyzes an IC design firm’s decision on whether to build and own a fabrication plant (“fab”). In general, IC design firms outsource the production of chips to independent semiconductor foundries. The case company, however, decided to build its own fab during its peak years of operation. What motivated this business decision? Did the rare industry practice meet the firm’s needs? This case study describes the company’s complex industry environments, its business strategies as the firm was coping with industry trends and managing phenomenal growth, and essential background factors that had led to the “own-a-fab” decision. This study also conducts financial analysis in anticipation with the company’s operational challenges. It uses SWOT and Porter’s five forces analysis so as to delineate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this major shift in business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business results. The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major risks are taken as firms try to divest into an unfamiliar business area (which in this case was outsourced to professional foundries). Without a well-conceived strategy with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fficient financial backing, a fine company may run into business troubles. Moreover, this study finds that proper outsourcing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reduces debt and equipments depreciation pressures while contributing to better ROA and ROE performanc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successful businesses should try gain focus on it best, most-skillful expertise areas. Key Words:IC design,IDM,SWOT,Five Forces Model.
200

專利藥到期後之策略探討:以美商在台子公司為例 / A Study on the Business Strategy of the Expiration Issue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Giving A Case Study on a Foreign Subsidiary in Taiwan

許家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藥品市場持續成長,然而我們卻看到其成長腳步漸趨緩慢,其中的一個因素乃各家藥廠暢銷藥品(Blockbuster)陸續專利到期所致,因此本研究將專利藥到期視為一環境前提之改變,以司徒達賢(2005)的策略形態分析法,分析個案公司在專利藥品到期以前之策略形態及其組織結構之搭配,也就是瞭解其何以成功之策略以及背後之環境前提與條件前提,接著分析專利藥到期對於個案公司之衝擊與影響,最後探討個案公司採取怎樣的策略、背後之環境前提、如何調整組織結構及功能政策。

Page generated in 0.02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