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6
  • 24
  • 15
  • 2
  • 2
  • 1
  • 1
  • Tagged with
  • 45
  • 45
  • 15
  • 14
  • 12
  • 12
  • 10
  • 10
  • 9
  • 8
  • 8
  • 7
  • 7
  • 7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廣告音樂標語對品牌權益的影響

吳曼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消費者在資訊超載環境中,每天所接觸到的廣告量數以萬計,如何造就一支成功的廣告,實為一重要議題,除了在視覺上引起消費者注意外,音樂或是廣告標語更成為廣告訊息中詮釋品牌的主要角色,不僅能再一次提醒消費者該廣告的產品品牌,更重要的是能加強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認知。 Yalch(1991)指出有音樂短歌標語較無音樂短歌標語有較高的品牌再認與回憶,然而目前國內對廣告短歌標語之研究仍相當稀少。本研究由消費者之觀點出發,主要探討廣告標語結合音樂旋律有無對品牌權益的影響,並分析在「涉入程度」的干擾作用與「廣告態度」的中介作用下,對上述關係有何影響。 本研究經由前測,選擇大陸「德克士」速食快餐廣告結合「我要我的滋味」廣告標語為標的廣告,進入正式實驗。藉由影片播放,將標的廣告與其他九支廣告隨機安排在三次的廣告時段中。施測於105位政大學生,進行兩組實驗組與控制組正式實驗。 研究結果顯示:一、就廣告短歌有無的主效果而言,有音樂標語的廣告比無音樂標語的廣告更能提高消費者對該品牌的評價。二、廣告態度為廣告音樂標語與品牌權益的中介變項,對於消費者之品牌態度、購買意願有正向關係影響。   整體而言,廣告音樂標語的確會影響消費者對品牌之評價。本研究提供廣告行銷人員未來在採用廣告音樂標語時,可考量的更多因素,以選擇合適的廣告音樂標語加以應用。
22

新古典現實主義視角下的中國外交決策——以2012至2013年的釣魚臺爭端為例 / The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of China under Neoclassical Realism perspective——taking the dispute of Diaoyu island from 2012 to 2013 as the example

高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通過新古典現實主義的層次分析法對2012至2013年間中國在釣魚臺爭端中的重要外交決策進行分析。希望以此探討中國外交決策形成中的幾個主要影響因素。首先,本文以中國通過「過度反應」策略將日本對釣魚臺的單方面控制成功轉變為中日交叉控制為例,探討了國際體系層次上的結構變化對中國外交決策的影響。接著,本文以中國組建新的國家海洋局為例,探討了國內政治層次上的部門分工對中國外交決策的影響。最後,本文以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為例,探討了個人層次上的領導人特質對中國外交決策的影響。 國際體系、國內政治、領導人三個因素都在中國外交的決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影響。首先,國際體系因素作為自變量,同時影響著國內政治因素和領導人因素。其次,國內政治因素和領導人因素作為幹預變量同時受到國際體系因素的影響,並且這兩者之間也存在相互影響。最後,最終的外交決策作為因變量同時受到上述三個因素的影響。
23

小学校国語教科書における古典教材 : 学習指導要領改訂を受けて

KATO, T, 加藤, 直志 01 February 2013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4

林文月散文研究

張少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林文月有三種不同的文筆,發展依序是學術之筆、創作之筆,以及翻譯之筆。學術方面,她專攻六朝文學;創作方面主要在散文;翻譯則以日本古典文學為主。這三種文筆相互滋養,充實她散文獨特的美學。 從1971年第一部散文集《京都一年》開始,三十多年來,林文月至今有十一本散文集。由於學術、創作、翻譯三種文筆,構成林文月散文獨特風味,因此林文月的散文,和許多名家相比,數量雖不多,但質精。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首先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次就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作釐清說明,最後整理前人對林文月散文相關的評論,做一檢討,並指出各章重點。第二章分析林文月生命各階段的重要事件、經歷對其內心世界與創作所造成的影響,以此作為進一步分析其散文創作的基礎。第三章探討林文月散文創作的歷程,依其書寫的風格特色予以分期探討。從散文創作的進程,進而觀察探究其創作觀的形塑與內涵。第四章對林文月散文作品做全面的解讀與觀照,經由主題內容的分類與探究,進而了解其散文作品所顯露的思想 內涵和風格特色。第五章深入文本,並參考當代散文理論,萃取出林文月散文的藝術性,並且歸納分析其散文書寫的策略,以觀察林文月在長期的散文創作實踐中,所形塑的個人風貌。第六章總合各章所獲致的研究成果,對林文月的散文作綜合評述。指出林文月的散文融有「白馬湖」的風格,並且透過林文月散文作品的特質,歸納其在現代散文史上的意義與成就。
25

哲学方法論からみたポストカントの一潮流―J. F. フリースおよびショーペンハウアーを中心に―

太田, 匡洋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2178号 / 文博第825号 / 新制||文||687(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思想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大河内 泰樹, 教授 中畑 正志, 教授 出口 康夫, 准教授 大塚 淳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26

「古典的近代」の「危機」とエルンスト・ユンガーの「詩的政治」――空間・技術・形態――

稲葉, 瑛志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2541号 / 人博第944号 / 新制||人||224(附属図書館) / 2019||人博||944(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文明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大川 勇, 教授 細見 和之, 教授 那須 耕介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27

場の理論におけるエントロピーの数値計算法の開発とそれに基づく相対論的重イオン衝突での熱化機構の解析

築地, 秀和 26 March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理学) / 甲第20905号 / 理博第4357号 / 新制||理||1625(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物理学・宇宙物理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國廣 悌二, 教授 大西 明, 教授 川合 光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28

以古典現實主義探討中國南海政策 / A Classical Realist Account of China’s Polic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季方雷, Jilek, Vaclav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正如古典現實主義者所提倡的,最初的政治學中的關係探究存在於人類的本質中。權力的交替定義了君主世界中的相對關係,也因而形塑了我們對利益的追求。這樣的權力轉變正在中國發生,同時這也反應在中國對南海戰略的政策上。古典現實主義提供了海洋的國際政治學一個嶄新觀點。透過地理政治學上的解釋性分析,此研究檢視中國的政策與對世界的影響。在南海,中國持續崛起的力量、戰略與政策導致由中國主導的區域秩序。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發現到,中國崛起是一股相對的力量,且美國所企圖採取的權力平衡,可能無法成功圍堵中國的崛起。 / The primordial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in politics lies in the condition of our human nature, as classical realists argue. The constant exchange in power defines the relative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anarchical world, and shapes our pursuit of interests thereof. Such a change in power is occurring within China, and this is being reflected on its shifting policy and condu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lassical realism ought to shed light on and put forth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situation in the maritime sphe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thesis scrutinizes, through interpretive analysis within a geopolitical approach, China’s policy and how it sees the world. The outcome of China’s increasing power, strategy and subsequent policy results in a China-led regional order starting in the wate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importance of this method in seeing China’s rise is the relativity of power and how the balance of power, including US, may prove to be inconclusive in trying to contain China’s unprecedented rise.
29

梁漱溟的文化觀及其致用論

吳雅文, WU,YA-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被譽為「中國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其一所努力的志業是結合知識建構、德行修養、外緣事功三者而密不可分的,然而時人談論梁氏,卻往往偏於其一而忽略其二,未能掌握梁氏對儒家內聖外王理想的實踐精神,本文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梁漱溟先生所建構的文化理論,其內涵、意義與影響,并檢視其落實在社會文化改造運動--鄉村建設上實踐的情形,從而彰顯梁氏踐履篤實的古典儒家精神,并試圖為處於傳統與現代十字路口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找定位。文凡五章,約八萬言,各章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及旨趣,并陳述研究之步驟與論述之程序。末并介紹中西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梁漱溟的生平及著作。本章從梁漱溟的家世與所受教育明其學問與個性之由來;從其早年思想的轉變歷程,明其關懷傳統、發揚儒家學說之故;從其政治生涯以烘托其救國熱忱與不屈之風骨,最后介紹其四本重要著作。 第三章:梁漱溟的文化觀。首明其文化觀產生的時代背景。次論其文化觀的哲學基點;進而探討其對東西文化的比較;末談其對傳統中國文化的解構。 第四章;梁漱溟的文化致用論--鄉村建設。首明其為重實踐不空談的「行動中人」;次論其鄉村建設的目的與理論。末通盤介紹其鄉村建設事業的情況。 第五章:結論。就梁漱溟是否為「文化保守主義」者析論,并重新檢討梁氏事功的成敗,最后予其應有的時代意義與歷史評價。
30

審計人員對審計抽樣α及β風險認知程度之研究

林松宏, LIN, SONG-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以審計抽樣α及β風險為研究範圍,旨在探討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員對α 及β風險之認知程度。α與β風險係一種相對性的觀念,前者涉及審計效率(Effic- iency ),後者則涉及審計效果(Effectiveness ),兩者在認知上之差距均足以影 響審計人員之專業判斷,從而損及其形象、聲譽。 在本文中,首先探討有關審計風險之定義,並探究其形成原因;其次則將審計風險依 抽樣方法與審計程序之不同加以分類,並提出其數量模型,俾使審計人員對整體審計 風險之控制有深刻的瞭解。再者則提出「古典模式」「貝氏決策理論模式」及「貨幣 單位抽樣模式」等有關α及β的控制模型詳加縷述。 本文實證研究係以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員(分三大與非三大)及審計學術界人員 為受試對象,問卷分三組採不具名方式寄發,回函問卷經整理後採卡方檢定及單因子 變異數加以分析。其研究目的旨在瞭解上述人員對α及β風險之認知程度;以便對國 內審計實務界之專業訓練及學術界之審計教育提出發展改進的方向,並指引出可行的 途徑。

Page generated in 0.024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