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0
  • 57
  • 3
  • Tagged with
  • 60
  • 60
  • 22
  • 21
  • 19
  • 19
  • 16
  • 16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美國聯邦教育總署之研究

張酒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筆者選修梁師尚勇所開的「教育專著選讀」課程,開學第一節課梁師詢問筆者對那一方面較有興趣。筆者心想:美國是我國邦交最密切的國家,而且我國有很多行政制度均仿自該國,何不研究有關美國教育行政組織方面的專文呢?遂答曰:「美國教育行政組織」。然而,美國的教育行政組織是屬於地方分權制,限於時間,如何能在一年內研究完美國五十州不同的教育行政組織?因此,再精縮範圍,遂又決定今後一年的研讀對象為有關「美國聯邦教育總署」的專文。 之後,筆者在梁師協助及指導之下,開始有系統地蒐集這方面的專門著作。可是,令筆者感到驚奇的是:我們雖與美國交往密切,對其了解甚深,但是對於組織龐大,職員眾多,每年經費數以億計,影響數百萬美國在學青年及社會青年的「聯邦教育總署」的論述,其資料之陳舊,介紹之簡略,真令人不敢想像,甚至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一直保持「教育總署」是統計分析的機構,這真是太膚淺了。筆者有鑒於此,更增加以「美國聯邦教育總署」為論文專題研究的興趣與決心。 本研究計分十一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的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及研究經過。第二章為本研究有關文獻的評述。第三章為聯邦教育總署成立經過及其沿革,第四章為聯邦教育總署職責及其演變:這兩章主要目的在介紹聯邦教育總署的組織和職責的來龍去脈。這是「縱」的了解,有助於「檢討過去,探測未來」。第五章聯邦教育總署署長及其行政單位:敘述署長職責,及介紹協助其推行各項職務的各個行政單位。第六章初等暨中等教育廳,敘述初等暨中等教育廳的組織及其職責,藉以明瞭該廳如何推進並影響美國初等和中等教育。第七章成人暨職業教育廳,敘述成人暨職業教育廳的組織及其職責,藉以了解該廳如何推進並影響成人暨職業教育。第八章高等教育廳,敘述高等教育廳的組織及其職責,籍以了解該廳如何促進高等教育。第九章研究廳,敘述研究廳的組織及其職責,藉以明瞭該廳如何將研究所得,應用於教育,以改進並提高教育素質。以上自第四章至第九章共六章,重在介紹聯邦教育總署的現狀-現有組織及現行職責,這是「橫」的了解,有助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第十章聯邦教育總署未來展望,敘述美國人民對聯邦教育總署的看法,並兼論該署是否可能改設為教育部,其部長可具有內閣閣員地位。第十一章為結論,就個人研究所得,評其優劣,並提出值得借鏡之處。 筆者撰述本文,承劉所主任白如的鼓勵與支持、梁師尚勇的悉心指導、及何信助同學的協助蒐集有關資料,在此一併致謝!唯筆者生性駑鈍、學識淺陋,又國內有關資料較為欠缺,紕繆掛漏之處,在所難免,伏乞 師長、教界先進不吝賜正。
2

幕僚單位的功能及運用之研究

鄭吉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組織是管理功能之一,為達成機關目標,實現各種計劃,及提高工作效率起見,機關內的各種活動,必須妥慎安排,各部門間的權力關係,尤應劃分清楚,以免發生爭執與磨擦。因此,在組織的研究中,必須要包括組織的結構分析、授權、分權,以及各部門間之關係等。在今日,人們對於主管與部屬關係領域的重要性,已有很清楚的認識,而且對於此種關係的締造與維持,也予以相當的注意與探討,不過對於另外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即幕僚與業務單位的關係,人們則尚未作同等廣泛的研究,而且關於這種關係領域,對達成機關目標重要性,猶未有充分的了解。其實幕僚與業務組織型態,已是今日機關中不可避免且最有效的組織型態。如何應用此種組織結構,以滿足今日大組織的需求,以及在此組織型態中,應採取何種管理措施,以調適幕僚與業務單位間的關係,減少彼此潛在的衝突,實為今日研究組織學者所不可不致力探討的。 復觀我國行政機關幕僚單位設置眾多,惟部份被認為安插老弱或冷落人物之位置,從而幕僚人員亦自暴自棄,甘為閒曹,因之幕僚單位不僅不能發揮其效能,又足以影響業務單位業務的推行,筆者竊認為行政機關效率低落,缺乏蓬勃朝陽氣、積極進取之主要原因,乃係幕僚單位未能有效發揮功能使至之,筆者有鑒於此,乃觸發研究本文之動機。 全文共分五章,約十萬言。第一章緒論,扼要敘述幕僚觀念的緣起與發展,並闡明幕僚單位的意義,以為本文之研究確定範圍。第二章為幕僚單位的類型及其功能,將幕僚單位按其性質分作七種類型,逐節論述其功能,並輔之以我國行政機關運用幕僚單位的情形,使理論與實際並顧而相互輝映。第三章為幕僚單位與業務單位的關係,闡明傳統的幕僚單位與業務單位的關係,此種關係產生的混淆,以及兩單間的衝突,並介紹學者所提出的幕僚單位與業務單位關係的新模式。第四章為幕僚單位的運用,從機關首長業務單位以及幕僚單位本身等不同的角度,分析探討如何有效地運用幕僚單位,使其發揮應有的功能。第五章為結論,除歸納前四章之主要論旨外,並檢討目前我國行政機關運用幕僚單位的問題,而針對其弊病,提出改革意見,以為本文之結束。 本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感謝張師鑑秋的懇切指導與匡正,張師明誠,雷師飛龍之諄諄叮嚀,愛護備至,施瓏先生遠自美國代購書籍,彭文賢、吳嚴二位學長提供寶貴資料,內人顏麗花協助謄稿校對,始得草成,於撰寫過程中並蒙人事行政局朱科長致民多方協助,鼎力支持,師恩友情,惠我良多,感激之餘,謹此併致最誠摯之謝意。 筆者於撰寫本文時,雖兢兢業業,殫心竭智,惟因資質魯鈍,才疏學淺,加以資料短缺,乖誤缺漏,自是難免,敬祈諸位師長,賜予教正,以匡不逮。
3

電子零組件通路商組織設計之研究-基本流程單位與軸線觀點之應用

蕭佳螢, Hsiao, Chia-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有關電子零組件通路商之研究,其議題大多環繞於廠商之競爭策略、核心競爭力、產業關鍵成功因素,以及供應鏈…等,其中有以量化的問卷方式進行,也有以個案方式撰寫者。然,有關電子零組件通路商內部組織設計方式之研究則付之闕如,因而引發本研究之興趣。而傳統上針對組織設計或組組織結構之理論或研究,多從組織整體的觀點出發,將組織結構加以歸類成某種一般性的型態,如「機械式組織」、「有機式組織」、「功能式組織」、「事業部組織」、「矩陣式組織」、「混合式組織」…等。然此種組織結構的研究方法,對於組織領導人日常在思考組織結構之調整時,事實上並不具有實際的行動指引作用,因為組織結構之調整通常不會是大規模的變動,而是因應某些因素的變化所導致某些單位之增設或變動,此乃傳統組織設計或組織結構理論難以處理的議題。因此,本研究採取學者司徒達賢(2005)所提出「基本流程單位」或「最小工作單位」之觀念,從工作單位的角度出發,研究電子零組件通路商自成立至今組織設計之相關議題,並獲致理論面及實務面之研究結論,就理論方面,本研究認為使用工作單位及軸線觀點進行組織設計之研究,與傳統理論相較之下,具有簡單明瞭、見樹亦見林,以及具有實務操作性等特性。而實務面針對電子零組件通路商進行研究後則獲致以下幾項結果:一、組織工作單位之增設與外界整合對象密切相關;二、「科技的特性」影響六大管理元素對工作單位主軸之選取的相對重要程度;三、「各項目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為公司選取不同主軸之重要影響因素;四、組織分化後之整合與再整合成本亦影響組織各工作單位主軸之選取。
4

我國公共工程管理政策之研究

張弘, ZHANG, 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公共工程的品質素來為人所詬病,本文的研究目的,即針對政府機關係於從事公 共工程建設時採用的一套管理制度加以檢討。基本立論認為政府機關於籌建一項公共 工程建設時,正如同推動一項公共政策,因此即由公共政策的觀點,對我國政府興辨 公共工程所採取的各項管理措施行評估。 全文共分五章,約六萬餘言。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的題目界說及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及限制。 第二章「我國公共工程管理的現況分析」:敘述我國營造業的發展況及興辦公共工程 的權責機關和管理依據,並針對上述內容所產生的問題加以認定。 第三章「影響公共工程品質的因素」:就工程的規劃設計、發包、監工、驗收四大環 節,說明我國目前制度上所產生的缺失及問題所在。 第四章「政策評估」:本章就三方面對公共工程理政策進行評估,一、前述問題認定 的評估;二、執行的評估;三、為政策影響的評估。 第五章「結論」:貫穿全文,說明本文的研究發現,並針對當前我國公共工程管理政 策的缺失,提出改進的建議。 由上列研究流程中,本文認為欲解決當前我國公共工程的各種缺失,首先應先確定營 造業的地位歸屬問題,並儘速成立公共工程管理興辦的專責單位,同時為使營造業競 爭更公平合理起見,建議公營營造業者宜檢討目前經營型態,朝向工程管理顧問公司 的型態發展,以全面提昇我國公共工程的品質。
5

Web 2.0概念與技術在我國檔案典藏單位應用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Use of Web 2.0 Conception and Technology for Archives in Taiwan

林國勳, Lin, Guo S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電腦和網路的發展,檔案也由傳統之紙本檔案發展至紙本與電子檔案雙軌並存之方式。Web 2.0提供了比以往Web 1.0更多元豐富且便利的網站經營和使用方式,目前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各類型網站中,在現在以及未來之網路環境中將可以預見的是—網站將不再只是為了讓使用者取得特定的內容資訊,而會更重視使用者與網站管理者,以及使用者彼此間的互動性關係。因此要如何在資訊日新月異的電腦和網路時代將檔案服務與網路加以結合,透過Web 2.0技術之發展在這一方面的應用有突破便是值得我們加以思考和探討之方向。 本研究目的分為四項:一、探討Web 2.0概念與包含之技術;二、探討國外檔案界對於Web 2.0網站的使用現況與經驗;三、探討目前國內檔案典藏單位網站所提供之服務內容;四、探討哪些Web 2.0網站技術適用於國內的典藏單位。 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法彙整並探討Web 2.0與Library 2.0相關文獻,其後使用深度訪談法由訪談之機關檔案典藏單位與國家檔案典藏單位所獲得之資訊加以彙整分析。最後結合文獻與訪談資料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後提出四項結論:一、Web 2.0具有彌補共享及互動不足,提升使用率和豐富性之優勢;二、國外多個國家檔案館已經提供Web 2.0之服務;三、檔案典藏單位網站面臨之問題與解決方式;四、適合融入國內檔案典藏單位網站的Web 2.0服務項目。 最後依據研究之結論提出五點建議:一、建立機關檔案典藏單位網站一套完整之制度或規範;二、充實檔案典藏單位在網站管理之專職人力;三、加強檔案典藏單位網站服務與推廣;四、培訓檔案管理人員對Web 2.0之認識與應用;五、針對Web 2.0服務於檔案典藏單位網站進行小規模實驗計畫。 / Along with develop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archives are come from only paper made to both of paper made archives and electronic records. Web 2.0 provides more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ways of website manage and use than Web 1.0, it has more and more use in any kind of website now. Website will not only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user to read in future, but also place importance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ebsite manager and user. So how do we use Web 2.0 to combine archive service with network will be an important question. The thesis aims to: (1) Web 2.0 conception and technology; (2) the using of Web 2.0 in archive websites in the world; (3) the situation of archival repository websites in Taiwan; (4) what kinds of Web 2.0 technology are useful for archival repository websites in Taiwan. The thesis apply literature analysis in Web 2.0 and Library 2.0 first, then interview eight archives in Taiwan. At last generalize five conclusions from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 information: (1) Web 2.0 has an advantage position on sharing and interaction, to promote website utility rate; (2) many national archives in the world are already provide Web 2.0 website; (3)problems and resolutions of archival repository websites in Taiwan; (4)useful Web 2.0 service in archival repository website in Taiwan. Finally, the thesis provide five suggestions: (1) establish a complete website system for organization archival repository; (2) provide more sole duty staffs to website management; (3) enhance archival repository website service and advertisement; (4) the training of Web 2.0 and information education to archive managers; (5) give a small experiment on the useful of Web 2.0 using in archival repository websites in Taiwan.
6

亞洲通貨單位之編製與研究

邱莉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歐元成功的發行流通,以及歐盟貨幣暨經濟同盟的合作關係,帶動歐元區亮麗的經濟成長。亞洲在經歷1997年金融風暴後,各界倡議亞洲應加速進行貨幣合作,以減少匯率波動對經濟帶來的衝擊。 亞洲可參考歐元前身-歐洲通貨單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 ECU)的經驗來編製亞元。但問題在於,相對於歐盟國家,亞洲國家經濟發展與政治背景差異大。本文主要探討,何種總體條件納入亞元權數的計算,可避免亞元產生不必要的波動,並嘗試納入外匯政策有關變數,以反映亞洲國家間的歧異。另外,亦希望從試編亞元,模擬台灣加入亞元的可能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1.亞元權重,採GDP ppp計算權值,使ACU波動最小。隱含,對亞洲來說,當經濟發展越相近,有助穩定ACU。2.採出口值、進口值或總貿易值作權重,對ACU之影響,差異不大。3.增加調整基期,ACU較為穩定。4.台灣加入ACU後波動度明顯變小,而僅有東協加三組成之ACU波動程度最大。5.加入資本管制變數後,ACU的波動度均下降。
7

國營事業單位推動BOT制度問題之研究--以台糖月眉遊樂區為例

朱膺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現階段有許多重大工程建設,都希望能應用BOT制度來開發。相對於BOT制度的了解仍處於萌芽階段,可謂是邊摸索邊執行。因此,本研究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彙整出BOT制度的特性及意涵,同時,參考國內台灣糖業公司在推動月眉遊樂區的開發經驗,整理出國營事業單位執行BOT制度遭遇到的困難及課題,如透過德爾斐專家問卷及專家諮詢座談,對於問題解決的基本共識如下﹕ 1.為了使開發計畫能符合土地所有權人及開發商雙方的要求,開發計畫內容應經由兩造彼此協商下產生。 2.為達到公平的原則,若是以公益為目的之開發案,權利租金的收取方式應以每年繳一定比例的營業額為權利租金較佳。若是商業性以私益為目的之開發案,則可以定額的方式收取權利租金。 3.對於開發案設定的年限,應利用現金流量的合理分析,尋求一個最適當的土地設定年限。 4.為兼顧開發商的成本壓力及確保建物的維護品質,對於建築物維護費用的籌措方式,應以於經營初期成立維護管理基金,並在營運上軌道後,改以收入的一定比例為維護費用較佳。 5.因為開發商是開發案成敗的關鍵人物,且多數的專家學者認為開發商面臨的風險最大,且開發商較有經營經驗,若任由土地所有權人在營運期間貿然介入,恐將造成「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結果,對開發案而言,將會產生負面的效果,因此,土地所有權人以不介入為原則。 6.由於建築物殘值認定相當的困難,因此,為減少未來移轉財產時的困擾,建築物以無償移轉較有效率。 7.就整體性而言,人員隨同移轉對土地所有權人及開發商雙方較為不便,因此,開發案人員最好不要跟隨移轉。同時,為減少未來人員資遣的糾紛,應由開發商在人員進用簽約時,簽約期限不要超過BOT專案的開發年限。 8.當開發案遇到人為或不可抗力原因,致無法繼續經營時,開發案應由土地所有權人來承接,或自行經營或重新招商,使土地不致於閒置不用,浪費寶貴的土地資源。
8

事業單位勞動條件責任落實機制之探討 /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in Business Entity to Implement Labor Conditions Responsibility

陳宣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產業情勢的變遷、勞動力市場結構的劇烈變動、工作型態的多樣化,使得企業經營環境越來越嚴峻。而人民教育、生活水準的提升、社會觀念的轉變,讓企業經營者必須面對許多過去不曾有過的挑戰。近來傳統資本主義制度正面臨嚴苛的考驗,企業存在於社會上的正當性地位開始受到質疑,企業的成就被認為是以損害社會、環境等大眾利益所換來的,因此被要求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其中勞工權益的保障被視為事業單位落實社會責任的要務之一,落實勞動條件責任更成為事業單位務須重視、無法推拖的一項責任。 為回應此種轉變與挑戰、挽回大幅下跌的企業品牌價值與形象,部分事業單位開始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規劃內部的勞動條件相關政策,但卻不知道該從何處開始著手。因此本文以此為出發點,討論我國、中國以及日本之事業單位勞動條件責任落實機制。以較為系統性的方式認識並了解相關機制之運作,並探討運用這些機制來促進事業單位落實勞動條件責任之可能性以及潛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事業單位有效管理勞動條件相關事務,減少因未能妥善管理相關問題所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與經營風險。 研究發現,本文所選定之勞工參與、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準則以及自主管理制度等三大機制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促進事業單位落實勞動條件責任之效果。我國雖也有相關制度,但由於國人的認識不足再加上制度本身的缺陷,事業單位一般多未能善用此三大機制來管理內部勞動條件事務。因此本研究建議應嘗試於事業單位內建構一個「勞動條件管理系統」,妥善運用P-D-C-A與風險管理的理念,並結合前述三大機制管理事業單位內部的勞動條件事務,達到促進事業單位落實勞動條件責任之目的。同時為了增進前述三大機制在台灣之發展,相關法令及制度本身亦應依事業單位規模大小等不同變項適當地予以調整。
9

汰舊換新?論中國大陸城市居民對居民委員會與單位之參與

陳映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受到經濟快速成長的牽動,其政治社會亦發生相應的變化,城市社會中「單位體制」的逐漸崩解,經常被視為是市場衝擊的典型例證。因此,中國大陸城市體制的變遷,往往被描繪為「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為因應體制轉型的挑戰,中共近年也推動了城市社區組織的調整與改造,只是在新的居委會組織全面推廣後,原有單位體制的影響力是否從此不復存在?而原有城市單位體制中的居民,是否願意接納此類組織形式,參與居委會選舉、投身社區自治事務?此即本研究處理的核心問題。就此類議題的理論意義言,如吾人所知,目前針對中國大陸的制度轉型,主要有「制度同化說」(新制度將替代舊制度)與「新傳統主義說」(新制度將奠基於舊制度)兩類。既存的「單位體制」之於新興的「居委制度」,兩者間關係為何,又如何互動?也同時成為檢驗上述理論的極佳案例。本文基於作者2005年暑假,在中國大陸的X市、S市兩地所進行的田野調查,認為在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新、舊制度的關係,基本仍屬相互抑制與替代。換言之,新制度必須在掙脫舊制度後,才能真正成長茁壯。而目前殘存的單位制,對中國大陸的社區自治將有負面的效果。但另方面,不同於多數對岸學者的論點,作者的調查發現,中國大陸一般城市居民,並未真正由「單位人」轉變為「社區人」,故其對居委會的參與相對有限。
10

公營單位導入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 / A Case Study of Balanced Scorecard Implemented to a Public Sector

張毓華, Chang ,Yu 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羅伯.柯普朗(Robert Kaplan)與大衛.諾頓(David Norton)創始的平衡計分卡,自1992年推展以來受到各界廣泛的注意,哈佛商業評論其為75年來最具效力之管理工具,美國『Fortune』雜誌一千大企業中已有超過半數導入平衡計分卡。近年來,平衡計分卡也逐漸受到國內企業界的重視,許多的研究針對平衡計分卡在民營企業的導入與效益多所探討;但是在公營單位的研究則相對較少,由於公營單位在組織架構與管理方法有明顯的不同,實有必要對平衡計分卡在公營單位應用的實務作進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以一公營自來水事業單為研究對象,探討公營單位如何建立其平衡計分卡制度。本研究認為公營單位導入平衡計分卡的步驟為: 1.釐清組織使命、願景與擬定策略重點, 2. 根據策略重點發展公司層級策略目標, 3.建立公司層級策略因果關係圖, 4.訂定策略性關鍵績效指標, 5.設計發展策略行動方案。 另本研究以技術面、組織面、人為面與程序探討個案導入平衡計分卡過程面臨的問題,並提出建議。 / The Balanced Scorecard (BSC) has widely drawn attention from industries since it has been founded by Kaplan and Norton in 1992.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aises it as the most powerful management scheme for over the past 75 years. More than half of 「Fortune」1000 cpmpanies have introduced BSC to measure their strategic performance. In recent years, BSC also catches the attention from local companies. Many studies were published to reveal the practice and effectiveness of BSC implemented to private sectors. The study to public sectors, however, is relatively less popular than private ones. Public sector is different from private ones both in organization hierarchy and ways of management.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more about how BSC implemented to public sectors. This research conducts a case study of how BSC implemented to public sectors by adopting BSC to a public water supply division. It was found from this research that the steps to implement BSC to public sector are, 1. Calrify organization’s mision and vision, define strategy theme. 2. Develop company level strategy objectives based on strategy theme. 3. Develop company level strategy map. 4. Define company level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5. Develop strategy initiatives. This research also reveals the problems resulted from the BSC implementation in term of organizational, human related, technical and procedure aspects. Rrelativ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by this reseacher to eliminate the problems.

Page generated in 0.02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