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學雜誌》政治主張之研究-以1971年至1973年為中心吳泰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七○年代初期,國內外政經情勢都出現了重大變化,台灣在經濟發展上已有一定的基礎,戰後成長的年輕一代知識份子,已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堅,他們要求較多的民主與政治改革,同時,他們也主張擁護蔣經國接班,領導執政的國民黨進行「改革」。《大學雜誌》就在這種濃郁的改革氣氛下,因緣際會成為知識份子大聯合的基地。
《大學雜誌》始終站在「革新保台」的立場,宣揚民主政治的理念,被視為1970年代初期台灣民主運動的代表刊物,此一結果的發生,與台灣歷史的發展,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大學雜誌》本身的發展,一方面隱隱有接續五○年代《自由中國》追求民主憲政傳承的意味,另一方面,它的發展、主張,則又對台灣後來的民主運動,有準備、復甦的貢獻。所以,七○年代初期的《大學雜誌》,對於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的開展,有其一定的貢獻與地位。
相較之前的《自由中國》,《大學雜誌》是第一份有系統地、且持續在談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的刊物,其核心人物,本、外省籍比例相當,亦與《自由中國》的編輯悉數為大陸籍的現象大為不同。筆者認為研究《大學雜誌》民主政治思想理念的內涵,將有助瞭解當時自由民主理念發展的限度與時代意涵。
一般認為《大學雜誌》最具有影響力的期間是1971至1973年。本論文也以此三年作為研究的時空範疇,主要的原因在於,筆者在閱讀整理後發現大部分的專論文章及研究成果均係以此段時間作為研究的時空範圍;另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筆者認為如將1973年張俊宏脫黨參選事件及相應的《大學雜誌》對選舉與反對黨的看法納入討論,對《大學雜誌》的政治主張應該可以有更為完整的觀察與探討。
基於前述的認知,可以發現以政治主張作為主軸,討論《大學雜誌》在戰後台灣史上的角色,仍有相當的意義。同時,在戰後台灣史的發展脈絡中,無論是其對民主自由思想的宣揚,或是激發知識青年對台灣國家前途的關心熱潮,七○年代初期的《大學雜誌》都有一定的地位與代表性。
至於論文的結構方面,除了導論及結論外,共分為5章。第2章係對《大學雜誌》興起及時代背景,乃至日後影響其發展的因素進行討論。其中包括七○年代初期美、中接近關係改善、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等的國際局勢的演變,以及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由蔣經國逐漸接掌政權、中央民意代表長期不改選的弊病等的國內因素。進而探討傾向自由民主,要求政治改革的青年知識份子的理念與宗旨,及其與改組《大學雜誌》的關聯。
第3章討論改組後的《大學雜誌》,其政治主張的發展。由於《大學雜誌》的思想及主張與現實政治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本研究打算先以《大學雜誌》與執政黨及官方的關係為主軸,從雙方的互動,依時序先後區分為友好期、緊張期、摩擦期、對立期等4個時期。從時空變遷與思想的互動上,掌握《大學雜誌》自由民主思想的脈動。並試著分析不同時期《大學雜誌》政治主張的特色。
第4、5、6章則以第3章研究的結論作為基礎,討論在不同時期,《大學雜誌》政治主張的特色與內涵。而章節的安排,大體上儘量依時序加以鋪陳,但也考慮到議題的相關性。第4章討論外交/中華民國前途問題;第5章則以青年知識份子問題(人才引用)/學生運動為研究的主題;第6章則以貫穿《大學雜誌》前後期的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問題/選舉問題/反對黨問題,作為討論的重點,進行分析。
|
2 |
大學生暑期就業情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生個案研究)李文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學生暑期就業不論對個人或對社會整體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鑒於國內少有人關心及重視這個問題,乃著手研究之。
全文共分成六章、二十三節。第一章是緒論:說明問題所在、研究目的、對象、與方法,以及本研究結論引申之限制性等。
第二章是說明政大學生暑期就業調查方法與調查結果:內容包括抽樣、問卷設計、調查的經過、資料處理與分析的方法、以及調查問卷所顯示之結果等。
第三章是探討決定政大學生暑期就業之因素:包括影響學生暑期參與勞動市場的因素,影響學生暑期就業、工作時間的因素、以及影響學生接受暑期工作的因素等。
第四章是分析學生暑期求職方法之有效性:從理論上探討求職方法之有效性,再以政大學生作為實證研究的對象。在實證研究方面,是從質與量的觀點考慮學生求職方法之有效性:其中數量分析是以有效指數作為衡量學生求職方法有效性之指標,品質分析是以探討求職方法與工作性質、服務期間、求職期間、薪資之間的關係作為衡量的指標。此外,本章尚討論影響薪資水準之決定因素。
第五章是探討台灣大學暑期就業之工作機會。此章共分成三部份:
一、調查方法:包括抽樣、問卷設計、正式調查、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等。
二、雇主雇用暑期大學生之決定因素:包括探討雇主雇用與不雇用暑期大學生的原因。
三、分析雇主求才方法之有效性:一方面是從理論上探討求才方法之有效性,另一方面是以台灣之情況作為實證研究的對象。
第六章是結論:綜合摘要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並探討本論文之缺點,最後提出一些建議作為政府擬定人力政策時的參考。
|
3 |
我國大學預修制度之研究黃文煌, Huang, Wen-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高中教育以繼續實施普通教育、培養健全公民、促進生涯發展,奠定研究學術及學習專門知能之基礎為目的,同時也是大學教育的預備教育,為奠定個人發展及國家人才培育的重要階段。因此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在課程及制度上需有一定程度的關連,除課程銜接外,更重要者為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的銜接。大學預修制度正是扮演這樣的角色,它使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可以修讀大學課程,瞭解大學科系分類,熟悉大學生活和大學教法,增加學習動機、激發潛能等作用,再配合相關的生涯規劃,培養多元智能,選擇適當的大學入學方案,進入符合興趣志願的大學科系就讀,成為知識創新的人才。高中高職亦可以藉由辦理大學預修制度,與大學資源共享,充實選修課程、建立學校特色,進而吸引優秀國中學子就讀。大學學系也可藉此主動選才提早育才,發展學系特色。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調查我國大學預修制度辦理情形,建立大學預修制度完整的紀錄;瞭解我國
大學學系、高中高職與學生在辦理或參加大學預修制度之目的與意見上的差異性;探討相關教育人員對大學預修制度的意見、滿意與期望,作為制度制訂與修正的參考;綜合研究結果,對我國大學預修制度提出相關建議,俾供相關單位、人員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研究方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調查表以全國476 所公私立高中高職,以及目前已經辦理大學預修制度的大學55 校系為對象;(2)問卷調查以九十二學年度已參加大學預修制度之學生(不含專班)為對象;(3)訪談國內專家學者與教育行政主管人員,及我國辦理大學預修制度規模較大與歷史較久之高中高職校長或教務主任、承辦組長與參加學生。在資料分析上,以次數百分比統計、斯皮爾曼等級相關檢定、平均數比較進行調查統計分析。
本研究綜合研究問題、研究結果與討論,將研究結論臚列如下:
壹、我國大學預修制度辦理情形
一、我國目前已經辦理大學預修制度的學校主要分佈在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大多數集中在兩個直轄市-臺北市和高雄市,公立學校多於私立學校,高職略多於高中。
二、我國未來計畫辦理大學預修制度的學校主要分佈在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多數分佈在鄉鎮與縣轄市,公立學校多於私立學校,高中多於高職。
三、地方教育主管機關的主導與協調,可以增進高中高職辦理大學預修制度的意願,也可以政策引導大學學系。
四、我國大學預修制度修課人次集中在國立大學,修課科系集中在理工學系,修課課程主要為基礎課程、實驗與實習課程。
五、我國高中高職在辦理大學預修制度限制學生修課學分數方面,公私立學校間並無差異,但高中高職間有所差異。
六、我國高中高職、大學學系及學生在辦理與參加大學預修制度之目的上有所差異,且高中高職間有所差異。
七、我國大學附屬中學及高中設立數理資優班辦理大學預修制度情形,仍有增加的空間。
八、學生參加大學預修制度的消息獲知來源主要來自導師、行政人員及同學。選擇大學學系時主要是由課程導向,並不注重大學地點。
九、學生參加大學預修制度後的升學情形主要以推薦與申請入學為主,且會以預修學系就讀為目標,但高職未如預期,顯示升學誘因對高職辦理大學預修制度有所幫助。
貳、辦理與參加大學預修制度之意見
一、高中高職、大學學系及學生對大學預修制度均採正面肯定、滿意的意見,值得繼續推廣。
二、高中高職辦理大學預修制度在申請大學時最注重地點,但學生最注重的是課程符合需要。
三、學生非常希望安排更多的選修課程時數,大學學系、高中高職對排課困難、教師負荷、行政負荷看法不同。
四、大學預修制度的學生甄選流程應予簡化、適度放寬標準。
五、大學接受預修課程修課人數名額與學分數應予調整。
六、開班方式可增加專班型態,但夜間及假日上課仍須溝通協調。
七、高中高職應修訂成績考察辦法,納入採計預修學分。
八、對大學預修制度的滿意情形,以學生最高,大學學系次之,高中高職最低。未來計畫辦理學校高於目前已經辦理學校,私立學校高於公立學校,高中高於高職,專班學校高於一般學校,綜合大學高於技職院校,高中學生高於高職學生。
九、我國大學預修制度辦理主要困難有制度未臻完善、學校地點不佳、未能善用相關規定與資源、學生程度關係、持續程度待加強等。
綜觀本研究之結果,我國大學預修制度目前雖仍在辦理之中,但其實並非完整的制度,主要多為其他教育政策的環節之一,呈現多頭並進的情形,又受學生能力、學校地點等影響,無法全面推廣辦理。教育部也欠缺完整的配套措施,使得各校單打獨鬥,自行突破困難。即使辦成,參加的學生人數也少,無法引起重視。學生修完大學課程後,不一定具有升學優勢,若未進入原先預修大學,抵免學分亦有困難,在在使得大學預修制度推展緩慢,政策美意有所折扣。然而大學預修制度最重要的教育意義是提供學生適當的加速教育機會,使能發揮多元智能,發掘潛能,妥善規劃生涯發展,以及運用適宜的升學方式進入大學。研究者認為基於教育意義及功能,大學預修制度仍有辦理的必要。而且高中高職、大學學系及學生對大學預修制度均採正面肯定、滿意的意見,值得繼續推廣,不過能否吸引學生願意參加,甚至放大大學預修制度之教育功能,還需政策誘因引導及
協助解決困難。因此綜合本研究之發現與訪談,提供若干建議以供我國大學預修制度實際辦理及相關研究之參考。
壹、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整合法規、建立完整制度,政策引導大學辦理意願
二、主動協調,強化大學與中學的交流,設置聯絡機制
三、建立完整檔案,傳承經驗,適時舉辦講習或研討會
四、修訂課程標準,增加選修與彈性課程時數,擴大辦理範圍
五、提供適當經費與獎勵,配合計畫鼓勵學校舉辦
貳、對各級學校與學生的建議
一、各級教育領導者應具備決心,參酌經驗,選擇適當型態辦理
二、由高中高職負責主要行政作業,適度放寬學生甄選標準
三、大學學系應開放心態,主動爭取合作,提供升學和學分抵免誘因
四、增加預修類科課程及名額,取消修課限制,加強學生輔導工作
五、學生需衡量時間與能力修讀,掌握學習方法,強化自我管理
|
4 |
台灣地區大學校院募款現況之研究 / the fund-raising activities in Taiwan universities董馨梅, Tung, Hsin-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了解台灣地區高等級教育推行募款活動,並對於影響台灣地區大學院實施募款活動之相關因素做調查;吸取美國大學募款方式及經營狀態,以供國內大學校院從事募款活動之參考。
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1.探究台灣地區大學校院募款組織之特性。
2.探究台灣地區大學校院之募款現況。
3.探究台灣地區大學校院之募款績效。
4.探討台灣地區大學校院不同的募款組織,其募款現況是否有所不同。
5.探討台灣地區大學校院不同的募款組織,其募款績效是否有所不同。
6.探討台灣地區大學校院不同的特性,其募款現況是否有所不同。
7.探討台灣地區大學校院不同的特性,其募款績效是否有所不同。
8.探討美國大學校院成功的募款實例以做為國內大學校院之參考。
本研究的方式乃以自編之問卷進行。研究結果分為以下四方面:
一、台灣地區大學校院、募款組織的基本特性,募款現況與募款績效。
二、學校募款組織特性之差異,其募款績效不同之處。
三、學校基本特性之差異,其募款現況不同之處
四、學校募款組織特性之差異,其募款績效不同之處
本研究並對校務基金制度、募款現況、及後續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5 |
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早期的發展(1922-1927)--兼論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陳以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對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早期歷史(1922-1927)的探索,主是根據兩條主線進行討論。首先,國學門作為中國現代大學中最早成立的研究所,乃是北大學者把歐美研究機構的模式移植到中國來。它成立後,由於集中各種學術資源,提供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的空間,使國學門成為當時學術研究的中心;並且透過學術期刊的發行,學者的研究成果亦得以迅速傳播。由此可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出現後,使學術發展的面貌出現巨大轉變。
其次,本文從國學門與「整理國故」運動的關係著眼,說明「整理國故」的口號不僅首先由北大師生提出,而且國學門的成立,正是為了實踐這一學術口號。從國學門中各學會的設立與期刊的發行,可知國學門學者的學術工作,是在民族意識的驅使下,致力在考古調查、方言調查、明清檔案的整理上,從事開拓性的工作;其中在歌謠徵集與風俗調查這些民俗研究方面,更成為國學門的主要發展方向。
在國學門同人的鼓吹下,中國學術界在20至30年代掀起一陣「整理國故」的熱潮;而國學門所開拓的學術研究新領域,也在20年代下半期,隨著同人的南下,把民俗研究的風氣擴展到南方去。不但如此,在國學門學者的影響下「整理國故」運動更走上了推動學術從傳統向現代轉化的路途,對此後的學術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
6 |
U Shop大學商城 / U Shop: Coffee and NCCU Gift shop周少偉, Jitkusolrungrueng, Nitich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Most universities have their own gift shop to represent the pride of the students who love university brand’s products. Some universities have created innovation gift shops with special features to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from ordinary traditional gift shop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gifts and create university brand awareness. For example, Waseda University’s Co-Op stores that operates as the university’s gift shop is a combination between gift shop and coffee shop where Waseda students can come right in, order a cup of coffee and spend time to mingle with their peer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hen Waseda students are walking into the coffee shop, they will have a chance to see, and even be tempted to purchase, their university’s gifts and souvenirs.
In Taiwan, we can say that National Cheng Chi University (NCCU)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famous universities in Taiwan. However, as of today NCCU gift shop is still operated under the name of Alumni service center, which is hardly capable of managing full operation to support sale and promotion of NCCU gifts and souvenir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conducted at NCCU, approximately 40 per cent of the sample group does not know where to buy gifts and souvenirs. Half of the group states that they are not planning go there. However, good news is that 80 per cent still wants to purchase NCCU gifts and souvenirs. All this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demand for gifts and souvenirs is still high but NCCU still lacks a marketing initiative, clearly-identified sale channels and a suitable business model to support university gift shop.
This new NCCU gift and coffee shop will beautifully offer a relaxing and serene space for both local and foreign NCCU students to do their studies, to meet with their friends or to exchange their worldview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his possible channel will also drive the number of students purchasing NCCU gifts and souvenirs. In addition, the new attraction will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to established stores. Creating a new sale channel and promoting products are primary keys to a successful business model, as it will guarantee long-term accomplishment of the NCCU gift shop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model.
|
7 |
我國高等敉育資源運用結果之研究謝雅茹, XIE, YA-R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運用結果是否符合公平與效率之原則,以
了解資源運用分別與教育機會公平、效率之關係,基藉以改善教育資源之運用。
二、研究對象:本研究採分層系統抽樣,以我國廿六所公私立大學及獨立學院學生為
對象,計得樣本八一二九人,約佔母體十四分之一。
三、研究結果:本研究結果支持研究假設,即:(1)大學生家為社經背景優於全國
一般家庭。(2)高等教育經費補助無助於教育機會公平之實現。(3)教育經費錯
誤分配以致形成浪費。(4)大學生時間源未作有效運用。
四、詮文章節:本研究計分五章,約十萬字,內容包括:
1.第一章 緒論:敘述研究動機、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以及有關名詞解釋。
2.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敘述資源運用之結果包括公平與效率。
3.第三章 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程序以及資料分析。
4.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分析研究結果並討論之。
5.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 |
永和社區大學行政人員實踐公民教育經驗之研究徐一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瞭解永和社區大學行政人員以往的經驗,梳理出辦學人員本身對於理想公民的想像,作為理解永和社區大學公民教育策略的作法與意義。研究目的有三:1.探討永和社區大學行政人員本身公民意識轉化歷程及對於理想公民的想像。2.瞭解永和社區大學在公民教育上的作法。3.探討永和社區大學推動公民教育策略的意義。本文以永和社區大學為研究場域,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以質性研究方式進行。主要資料來源是半結構式訪談,再輔以相關出版品或文件分析佐證。
研究發現歸納為以下幾點:
1. 社區大學行政人員本身必須具有批判意識,對於理念及實踐的過程隨時保持反省與接納意見的態度,在行政的歷程上則以集體決策與理性溝通、協調為原則。
2. 永和社區大學行政人員的理想公民圖像是能體察自身與社會相關聯,具有公民意識;可以與人討論公共議題,具有批判能力;植基於公平、正義、開放及多元的價值觀上以實際行動參與社會的積極公民。
3. 永和社區大學公民養成的方式是創造一個充滿機會的環境、安全信任的空間、結合真實生活與行動;學校行政人員經由直接接觸學員,將社區大學作為一個民脈網絡,讓學員在其中開展各自的潛能。
4. 永和社區大學推動公民教育的基本價值觀是:公平正義、自由平等、尊重多元、重視弱勢、反省主流。
5. 永和社大的正式課程在公民教育上的意義是以學術課程引領批判思考、以社團促發學員的改變。社團顧問與課程講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將成員的能力帶出來。
6. 永和社大的潛在課程在公民教育上的意義亦為運用各種機會培養組織者,將公民教育的層次從個人延伸到組織。
最後,依據結論提出對永和社區大學、對其他推動公民教育的單位及後續研究者的若干建議。
|
9 |
我國產學合作創新之個案研究─以大學實驗室的觀點蔡國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企業而言,所謂二十一世紀先進國家的社會、經濟為「知識基礎社會」(knowledge-based society)、「知識基礎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ic)。為謀求所謂「競爭力的改善」、「國家財富的創造」、「生活品質的提升」等國家利益,「知識」即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對直接面對激烈競爭的企業來說,知識是一個贏得競爭的重要手段。以大學為代表的高等教育機關,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扮演著知識生產之重要角色。因此,企業必須與大學共同合作,研究先端的學術理論、並進一步共同協力開發先端的科技技術。
產學合作在台灣已是日漸蓬勃的重要議題,尤其自從民國九十年政府通過了「科技基本法」,明確指出智慧財產權與成果的歸屬,從國科會轉移到研究機構或企業所有,激勵了學校和業界有更多的合作計畫,尤其如台大、清大、交大等明星大專院校,和業界的合作計畫更是一年比一年增進。
因此,本研究欲透過實際訪談產學合作的個案,深入了解在合作過程中,雙方如何克服不同的文化,達成最後成功的果實,藉由分析結果的呈現,作為政府推動產學合作以改善我國研發體系的政策建議,並且提供未來欲進行產學合作之學界和企業界的重要參考,使整個機制運作順利,提高我國之創新成效。
透過研究實際成功的產學合作個案,訪談大學在產學合作中執行的人員,以及訪談學校的研發處,目的在於了解實際的合作過程當中,大學實驗室和企業雙方實際碰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式,以及大學研發處現在的管理做法對產學合作的影響。消極面希望歸納相關產學合作個案中,雙方合作成功的關鍵因素。積極面則希望尋找不同個案中,是否可以歸納重要的合作模式,加以複製到未來產學合作的計畫中。
本研究的研究發現摘要如下:
一、 大學實驗室領導者的角色與風格對產學合作進行程序之影響
□ 在大學實驗室中,教授若越希望博士學生未來能迅速成為一位專案管理者,就越會授權給資深的博士生學生進行實驗室的管理,也越會將產學合作計畫授權給資深的博士班學生。
□ 實驗室進行產學合作計畫時,實驗室的產學合作計畫負責人偏向T型人的角色。
二、 大學實驗室激勵制度與成員投入產學合作意願之關聯性
□ 大學實驗室採取越多元化的激勵措施,似乎越可提高成員參與產學合作計畫的意願。
三、 大學實驗室團隊溝通與合作機制對產學合作知識管理的影響
□ 大學實驗室內部,越將平日學術研究、產學合作計畫等不同性質的meeting加以整合,越有助於產學合作計畫的知識擴散與創造。
四、 大學實驗室教育訓練的機制對產學合作知識管理的影響
□ 實驗室有著越有效的知識管理作法,似乎越有助於產學合作的創新。
□ 實驗室師徒制傳承制度,有助於產學合作知識的傳遞。
□ 大學實驗室將知識予以文件化的做法,有助於產學合作知識的蓄積。
五、 大學研發處的做法對於產學合作的影響
□ 我國大學的研發處,對於徵求廠商進行產學合作,漸趨向透過更多的活動,使廠商更易對學校專長有所了解。
□ 我國大學的研發處,基於教育部的規定,對於產學合作案,均必須透過校方才能簽訂。
□ 我國大學的研發處,對於產學合作的進行過程,有關教授的研究,採取較寬容的態度,交由教授自行管理。
□ 我國大學的研發處,對於產學合作計畫結束後成果歸屬,逐漸更加重視,並且訂定相關辦法或透過法律協助以維護教授的權益。
六、 實驗室和廠商間的互動對產學合作創新成果的影響
□ 在產學合作中,透過和廠商舉行的的討論會議,以及面對面的直接溝通,有助於知識經驗在結合過程中的創造,將內隱知識有效加以擴散,並建立雙方的信任。
□ 產業界和學術界,雙方宜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有助於了解彼此並增進雙方的合作
本研究的研究建議如下:
一、 對大學本身及大學的研發處
□ 大學應舉辦更多的組織性活動,增進廠商對於學校內研究資源的了解。
□ 積極將校內規定的相關產學合作辦法及訊息放置於學校的網路上
□ 積極將校內規定的相關產學合作辦法及訊息放置於學校的網路上
□ 學校主動訂出產學合作後成果歸屬分配的規定
二、 對於大學的實驗室
□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產學合作計畫的方向儘可能相關
□ 實驗室採取多樣的激勵措施鼓勵成員投入產學合作的計畫
□ 強化實驗室成員分享產學合作的經驗
三、 對於進行產學合作的廠商
□ 產業界的廠商,宜和大學實驗室建立長期的關係
四、 對於產學雙方的互動
□ 產學合作過程中,雙方的互動必須秉著互信合作的精神
□ 產學合作計畫的專案領導人,宜具備多樣化的能力
□ 產學雙方宜盡量分享知識,達成互利雙贏的結果
五、 對於政府推動產學合作的政策
□ 政府宜多設立鼓勵辦法,鼓勵學校進行產學合作。
□ 政府宜鼓勵學校組成跨領域的合作聯盟,有助於進行複雜性、大規模的產學合作計畫。 / For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the 21th century is a kind of knowledge-based society and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in every country, knowled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damental ele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tually, universities have played a role of “producer of high-level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 many countries. Therefore, companies have to cooperate with universities so that they can learn advanced theories and to develop high technologies.
“University – Industry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aiwan nowadays. Since the government enacted a la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w” in 2001, it has encouraged universities to conduct more cooperative plans with industrial companies. For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lik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ational Chiao-Tung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their number of cooperation plans with companies have increased tremendously recently.
Therefore, through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 Industry Cooperation”, the research aims to know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companies during the cooperation process and how to get the successful result. After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e study comes out with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and companies can refer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if they want to work together in the future.
|
10 |
臺灣地區大學教師升等制度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faculty promotion system in Taiwan李逢堅, Lee, Feng 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採用文獻探討、比較研究以及訪談研究方法,進行研究。文獻探討方面,討論升等制度相關理論原則,以及升等制度的相關法規與校內規定。比較研究的對象,除了我國之外則為美國與日本兩國。訪談研究是訪問日本筑波大論文學芳賀純名譽教授,以了解日本以及筑波大學的實務狀況。
論文架構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大學教師相關理論原則之探討,第三章介紹我國臺灣地區大學教師升等制度的演進現況與大學內部的規定,第四章介紹美國與日本大學升等制度的現況,第五章為各國比較,第六章為討論,第七章為結論與建議。
第七章的部份,乃參酌理論原則與美日大學教師升等的運作現況與我國現況之比較下之後。提出建議,其中包括對院教評會、聘期制、長聘制、教師評鑑、升等程序等方面提出建議。附錄部份,含有對日本筑波名譽教授的訪談要點節錄。
|
Page generated in 0.03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