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7
  • 65
  • 3
  • 3
  • 2
  • Tagged with
  • 73
  • 73
  • 21
  • 16
  • 15
  • 15
  • 14
  • 14
  • 14
  • 13
  • 12
  • 12
  • 12
  • 11
  • 1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1

男性婚姻溢酬之研究: 傾向分數配對法之應用 / Marital wage premium for male: an application of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林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勞動市場裡可以觀察到,每個人的工資都不相同。在過去的研究裡,學者嘗試以各種人力資本變數來解釋工資率的差異。其中,在男性的工資方程式中,婚姻狀態特別受到關注,且在過去研究皆發現男性存在著婚姻溢酬。文獻上解釋婚姻溢酬的來源,主要分成三個假說,分別是家庭分工假說、選擇性假說以及雇主的偏好。 本文和過去研究不同的地方在於消除選擇性偏誤的方法。我利用傾向分數配對法使婚姻狀態變成一個隨機決定的過程。配對完,並將資料整理為追蹤資料的型態後,再估計婚姻溢酬。最後結果顯示,在利用配對方法把單一年度資料轉換為兩期的追蹤資料後,婚姻溢酬仍然相當顯著,因此本文不支持選擇性假說。但是因為追蹤資料涵蓋期間過短,因此我無法利用現有的資料區分出家庭分工和雇主的偏好這兩種效果。 / The study of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wages is important for exploring why some individuals earn more than other individuals. In the past, numerous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explain wage differentials by various human capital variables. Marital status is also used as a control and is of interest in estimating the male’s wage regression. It is commonly acknowledged that in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married men have higher wages than single men,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The higher wages paid to married men compared with their single counterparts is defined as marital wage premium. There are three leading hypotheses: family role specialization, selection hypothesis and employer favoritism. This paper uses a new method calle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o estimate the male marital wage premium.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is used to create a quasi-experiment that makes the decision to get married become a random treatment. The principle is to match a married man to a comparable single man who is closest in terms of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I transform the matched sample into panel data where units are observed at two periods, having the unmarried man as a proxy of married man, as if he was single. Therefore, I can apply fixed effect and random effect models to the transformed data. The results show no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selection hypothesis since after transforming the data into panel data set and applying the fixed effect model, the marital wage premium is still significant. But being limited by the short period of the quasi-panel data set, I cannot distinguish between family role specialization and employer preference.
32

台灣地區各年齡層中小學男女教師的婚姻配對

許崇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對中小學教師婚姻配對模式的發現,了解中小學男女教師的開放性與同質性程度,並對婚姻擠壓理論與交換理論加以探討。研究者以1990年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為資料,進行對數化線性模式分析,以及交叉分配表分析。結果如下: 一、男性教師配偶的職業地位,「低於小學」的比例隨年齡層的下降而下降;女性教師配偶的職業地位,「高於中學」的比例隨年齡層的下降而下降。 二、女性教師與職業地位低於小學者結婚的比例,在50歲以上仍是低於男性教師;但在49歲以下的各年齡層,則高於男性教師,其間40至49歲此轉折點,正好同於女性成為教師主力的年齡層。 三、男性教師因婚姻而水平社會流動的比例,隨年齡層的下降而上升;向下流動的比例,則是隨年齡層的下降而下降。 四、女性教師向上流動的比例,有逐年縮小的趨勢,但仍高於男性教師;而在向下流動方面,則無明顯的變化,維持在五成左右。 五、女性教師的婚姻以教育同質性為主;男性教師以向下婚為主;並且教育程度相距愈遠,結為夫妻的比例愈低。 六、對於女性教師而言,教育程度在其擇偶條件中,佔有比職業地位更大的比重。 七、本研究支持婚姻擠壓理論與交換理論。 本研究針對上述發現加以討論,並提出若干後續研究的建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流動的理論基礎*****************9 第二節 社會流動相關研究之評析***************18 第三節 適配婚姻的相關理論*****************26 第四節 適配婚姻的相關研究*****************34 第五節 城鄉差距對婚姻配對之影響的相關研究*********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51 第二節 研究假設**********************54 第三節 資料來源**********************55 第四節 資料處理**********************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中、小學教師的描述性分析**************57 第二節 中、小學教師配偶的職業地位分析***********68 第三節 中、小學教師的社會流動***************84 第四節 中、小學教師配偶的教育程度*************96 第五節 料理家務之男性教師配偶的教育程度、教師配偶的職業類別、 與處於向下社會流動的女性教師其配偶的教育程度****109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12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32 參考書目**************************137 圖 目 錄 圖1 Blau與Duncan的地位取得基本模型************.11 圖2 中小學之別對教師配偶職業地位的影響***********71 圖3 教師性別與其配偶職業地位之關係*************72 圖4 城鄉對教師配偶職業地位的影響**************73 圖5 教師年齡層與其配偶職業地位的關係************74 圖6 中小學之別與教師性別對其配偶職業地位的交互作用*****75 圖7 中小學之別與城鄉對教師配偶職業地位的交互作用******76 圖8 中小學之別與教師年齡層對其配偶職業地位的交互作用****77 圖9 城鄉與教師性別對其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作用********78 圖10 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交互作用****..79 圖11 中小學之別、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交互 作用*************************.81 圖12 城鄉、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交互作用..83 圖13 中小學之別對教師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影響********..85 圖14 教師性別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影響**********..86 圖15 城鄉對教師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影響***********..87 圖16 教師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影響*********..88 圖17 中小學之別與教師性別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交互作用**..89 圖18 中小學之別與教師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交互作用*..90 圖19 城鄉與教師性別對其婚姻社會流動類型的交互作用*****..90 圖20 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的交互作用******..92 圖21 中小學、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的交互作用*..93 圖22 城鄉、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婚姻社會流動的交互作用**..95 圖23 中小學與教師配偶的教育程度之關係***********..98 圖24 教師性別與其配偶教育程度之關係************..99 圖25 城鄉與教師配偶的教育程度之關係************..100 圖26 教師的年齡層與其配偶教育程度的關係**********..101 圖27 教師的教育程度與其配偶教育程度的關係*********..102 圖28 城鄉與教師性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3 圖29 教師性別與年齡層對其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5 圖30 教師性別與教育程度對其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6 圖31 城鄉與教師教育程度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8 表 目 錄 表1 中、小學各學年度教師男女性別比例表***********37 表2 職業地位分類表*********************53 表3 中小學教師人口特徵之統計考驗**************58 表4 中、小學教師性別、年齡分布情形*************59 表5 中小學教師城鄉、年齡分布情形**************60 表6 中小學教師教育特徵之統計考驗**************61 表7 中小學男女教師的教育程度分布情形************61 表8 各年齡層教師教育程度的城鄉分布情形***********62 表9 中小學教師婚姻狀況之統計考驗**************64 表10 中、小學教師婚姻狀況表****************..64 表11 各年齡層教師婚姻狀況之城鄉分布情形**********..65 表12 已婚中、小學教師的年齡分布情形************..66 表13 各年齡層已婚教師的城鄉分布情形************..66 表14 中小學教師配偶的就業情形***************..68 表15 中小學教師配偶無工作之因***************..69 表16 教師配偶之職業地位統計考驗**************..70 表17 中、小學教師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1 表18 男女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情形***********..71 表19 城鄉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2 表20 各年齡層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3 表21 中、小學男女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4 表22 中、小學教師配偶職業地位的城鄉分布**********..75 表23 各年齡層中小學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6 表24 男女教師之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城鄉比較*********..77 表25 各年齡層男女教師之配偶的職業地位分布*********..79 表26 中、小學男女教師之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各年齡層比較***..80 表27 各年齡層男女教師之配偶職業地位分布的城鄉比較*****..82 表28 教師配偶之婚姻社會流動統計考驗************..84 表29 中、小學教師社會流動情形***************..85 表30 男、女教師社會流動情形****************..86 表31 教師社會流動情形的城鄉比較**************..87 表32 各年齡層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88 表33 中、小學男女教師的婚姻社會流動情形**********..88 表34 各年齡層中小學教師的婚姻社會流動***********..89 表35 男女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之城鄉比較***********..91 表36 各年齡層男女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91 表37 各年齡層中小學男女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93 表38 各年齡層男女教師的社會流動情形之城鄉比較*******..94 表39 教師配偶之教育程度統計考驗**************..97 表40 中小學之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98 表41 教師性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99 表42 城鄉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99 表43 教師年齡層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100 表44 教師教育程度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影響*********..102 表45 教師性別與城鄉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3 表46 教師年齡層與性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4 表47 教師教育程度與性別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5 表48 教師教育程度與城鄉對教師配偶教育程度的交互作用****..107 表49 中學男性教師之配偶為料理家務者與有工作者之教育程度比較..110 表50 小學男性教師之配偶為料理家務者與有工作者之教育程度比較..111 表51 中學教師之配偶的職業類別***************..113 表52 小學教師之配偶的職業類別***************..114 表53 中學教師之配偶任教職者的分布*************..116 表54 小學教師之配偶任教職者的分布*************..117 表55 向下流動之女性教師的配偶教育程度***********..120 /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openness and the educational homogamy of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y examining their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 and to discuss marriage squeeze theory and exchange theory. The data was 1990 census data of Taiwan and Fukien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logit and cross-table frequencies. Important findings are the following: 1.For the career status of the mates of male teachers, the ratio of "lower than elementary school" was declined by age declining; for the career status of the mates of female teachers, the ratio of "higher than high school" was declined by age declining. 2.For the ratio of "lower than elementary school", female teachers were lower than male ones when they were above age 50 ; female teachers were higher than male ones when they were below 49 years old. The turning point of age 40-49 was the same with the point of female teachers becoming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3.The ratio of horizontal mobility of male teachers was raised by age declining; the ratio of downward mobility was declined by age declining. 4.The ratio of upward mobility of female teachers had the trend of being declined by age declining, but it was still higher than the ratio of male teachers; on downward mobility, the ratio of female teachers had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about 50%. 5.On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female teachers' marriage was homogamous; male teachers' marriage was downward ; the more the educational degrees between both persons were differential, the lower the probability was. 6.For female teachers' mate selecting, education was more valued than career status. 7.Marriage squeeze theory and exchange theory were supported. The present research discussed the findings 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concerning further research.
33

家庭主婦志願工作者社會支持、婚姻滿意度、親子關係之研究

黃曼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社會中的家庭主婦面臨許多困境,其中最主要的困境是社會支持來源的減少。一般而言,社會支持網絡有助於個人身心健康,增進個人應付壓力的能力。當家庭主婦走出家庭參與志願服務後,是否能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呢?另外,參與志願服務是否有助於婚姻滿意度或親子關係呢?以上的問題都急待研究加以釐清。 本研究探討的重點是以實徵性的資料驗證家庭主婦個人特質是否會對婚姻滿意度、親子關係與社會支持造成影響。再者,比較一般家庭主婦與家庭主婦志工的社會支持、婚姻滿意度與親子關係,以瞭解兩組家庭主婦在各個變項上是否有不同的表現。最後,探討家庭主婦參與志願活動的動機為何?參與志願活動的動機、婚姻滿意度、親子關係與社會支持是否有相關性存在。 本研究的樣本包括一般家庭主婦以及家庭主婦志工共369份問卷。一般家庭主婦共有156份樣本。家庭主婦志工總共來自六個機構,分別是法鼓山基金會72人、馬偕醫院34人、張老師中心19人、國泰醫院26人、慈濟松山區分會22人、萬芳醫院32人及其他8人,總共213位樣本。 一、家庭主婦基本特質對親子關係、婚姻滿意度的影響 (一)家庭主婦的親子關係:有過全職工作經驗之家庭主婦,親子關係顯著較無工作經驗者為佳。 (二)家庭主婦之婚姻滿意度:(1)教育程度在大學或大專以上學歷組婚姻滿意度顯著高於國小及國小以下組;(2)婚姻滿意度隨著配偶的月收入而遞增。 二、家庭主婦基本特質對社會支持的影響 (一)家庭主婦工具性支持的品質:有過全職工作的家庭主婦工具性支持的品質顯著高於曾經兼職過的家庭主婦。 (二)家庭主婦情緒性支持的品質:就整體平均數而言,有過全職工作家庭主婦情緒性支持的品質得分最高,其次是現在有兼職工作組、曾經兼職組、以及無工作經驗組。 (三)家庭主婦社會支持的品質:分析各組的平均數發現,社會支持品質最高的是61-70歲組、其次是41-50歲組、51-60歲組、31-40歲組、21-30歲組。 三、家庭主婦志工參與志願活動的動機 (一)家庭主婦志工參與志願活動動機類型 家庭主婦參與志願活動動機可萃取出三類,一為自我收獲之動機、二為回饋社會動機、三為無特定目的動機。 (二)家庭主婦志工基本特質對參與志願活動動機的影響 1.在自我收穫動機方面: (1)就其平均數而言,曾經兼職過的家庭主婦志工在自我收穫上的動機最高,無工作經驗的家庭主婦在自我收穫的動機上最弱。 (2)就各組平均數來看,結婚在10年以下者,自我收穫動機最強,結婚在21-30年者,自我收穫動機最弱。 2.在回饋社會動機方面: (1)就其平均數而言,結婚年數在0-10年間者,回饋社會動機最強,其次為結婚31-40年者。 3.在無特定目的動機方面: (1)國小及國小以下組此類動機顯著高於高中組,且國小及國小以下組此類動機高於大學畢業組。 (2)51-60歲組此類動機顯著高於41-50歲組。 (3)最年幼子女年齡在30歲以上組,此類動機顯著高於11-20歲組。 (4)子女數目在四人以上組此類動機顯著高於子女數一人組,子女數目在四人以上組此類動機顯著高於子女數二人組。 (5)無工作經驗組此類動機顯著高於有過全職工作組,曾經兼職過組顯著高於有過全職工作組。 四、一般家庭主婦及家庭主婦志工的親子關係、婚姻滿意度、社會支持之比較 (一)有參加志願活動的家庭主婦其婚姻滿意度顯著高於未參加志願活動的家庭主婦。 (二)家庭主婦志工社會支持之數量及品質皆顯著高於一般家庭主婦。進一步探討後發現,工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性支持也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家庭主婦親子關係、婚姻滿意度、社會支持相關性探討 (一)家庭主婦的婚姻滿意度愈高,親子關係愈高。 (二)家庭主婦的社會支持的數量及品質愈高,親子關係愈好。 (三)家庭主婦社會支持數量及品質愈高,婚姻滿意度愈高。 六、家庭主婦志工參與志願活動動機與婚姻滿意度、親子關係、社會支持的相關性 (一)家庭主婦志工參與志願活動動機與親子關係的相關性 1.自我收穫動機愈強,親子關係的得分愈高 2.回饋社會動機愈強、親子關係愈良好。 (二)家庭主婦志工參與志願活動動機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 1.自我收穫動機愈強,社會支持數量愈多。 (1)自我收穫動機愈強,情緒性支持數量愈多。 (2)自我收穫動機愈強,資訊性支持的數量愈多。 2.回饋社會動機與社會支持相關性 回饋社會動機愈強,社會支持的品質愈高。
34

女性外籍配偶作為失能老人照顧者之研究--以台南縣東南亞籍女性外籍配偶為例

蔡承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國內藉由跨國婚姻形式來台的東南亞籍女性外籍配偶數量不斷增加,相關議題受到各界廣泛討論;另外,台灣在面臨人口老化的趨勢下,所衍生出的老人照顧課題也同樣受到關切。但是關於跨國婚姻家庭中的失能老人照顧問題卻一直被忽略。因此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訪談了十位居住在台南縣的東南亞籍女性外籍配偶照顧者,以及兩位家人,探討她們成為家庭中失能老人的照顧者之原因與對照顧工作的認知、從事的照顧工作內容與扮演的照顧角色、照顧過程中的正式與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以及照顧工作對其生活各層面所帶來的影響,藉此勾勒出女性外籍配偶家庭的照顧圖像。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外籍配偶成為家庭照顧者的原因有文化規範、性別角色分工、情感上的推拉力以及雙重的生產力身份等等。其扮演的照顧角色為「直接協助者」、「叮嚀與監督者」、「情緒的支持者」、「協同照顧者」以及「家務工作者」。另外,在照顧過程中的社會網絡上,主要由夫妻關係、子女關係、娘家關係、親屬關係、鄰居關係及朋友關係構成的非正式支持體系來提供工具性與情感性的支持;因為其婚姻構成的因素與對資源的掌握能力不足,缺少正式支持體系的協助。而照顧工作對女性外籍配偶照顧者的生活各層面,包括生理/心理層面、家庭關係與社交層面、經濟/財務層面以及工作層面等等都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總體而言,女性外籍配偶照顧者不但要面對與本國籍女性照顧者相同的照顧情境與問題,因為其特殊的文化及語言背景,還得學習自我調適與生活適應,所承受的生活壓力與照顧負荷可說是加倍的沈重。
35

門當戶對或賢內助:妻子教育成就對丈夫薪資的影響 / Productivity or Marriage Selec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fe’s Education and Husband's salary

葉家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採用「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PSFD)資料,探討妻子教育成就如何影響丈夫的薪資,並實證上檢測除了婚配的影響外,婚姻是否的確存在分工效果。研究方法上採工具變數(instrumental variable)法,以解決傳統OLS法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偏誤和能力偏誤的問題,並排除夫妻間教育的關聯性,使得抽離婚姻配對因素,而將所獨立出妻子教育對丈夫薪資影響的因果關係,定義為分工效果,藉以檢測妻子教育成就對丈夫薪資的影響是否的確存在分工因子。在本文的最後,更進一步探討在不同世代之下,妻子教育成就對丈夫薪資的分工效果是否有異。
36

晚婚女性公務員婚姻觀與擇偶偏好之研究 / A study of marital values and mate-selection preferences of female civil servants who get married late

吳如茵, Wu,ju 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臺灣社會晚婚人口急速攀升,導致單身人口增加,進而造成了生育少子化、人口高齡化等人口結構面的影響外,在其他政治、經濟、社會、勞動力等各方面,也衍生不同程度的問題,晚婚現象不只是男女兩性的問題。因此,此課題值得深究。本研究旨在探究晚婚、未婚及單身等現象是否亦反映在收入穩定的女性公務員上,期望藉由窺探晚婚女性公務員婚姻觀及擇偶偏好之樣貌,企圖瞭解真正形成晚婚的深層因素,並提供許多晚婚女性公務員,做為對自我認識之參考。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研究對象總數共計10人,均為30歲(含)以上迄今仍未曾有過法律婚約關係及婚姻經驗、且現仍服務於政府各機關之女性公務員。經分析訪談資料後,所得研究發現綜述如下: 一、對婚姻的必要性多抱持正面看法,普遍認為晚婚是一種趨勢,表示35歲以 後才算晚婚,並抱持著隨緣等待的消極態度。而30歲代表著步入人生另一 個階段,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也會因此加深。 二、期望中的理想婚姻樣貌係夫妻共組小家庭、經濟無虞,彼此是對等、分享 的關係。在家務分擔上各自負責擅長部分,並能視實際工作狀況相互協 調。 三、生活圈狹隘及已逾適婚年齡為目前最主要遭遇的擇偶困境。此外,對性有 高度自主性,普遍能接受與男友有婚前性行為。 四、交往經驗中對方家人的態度及預期婚後與公婆相處的壓力,都是主要考量 是否進ㄧ步交往或步入婚姻的要素。 五、晚婚女性公務員在選擇其婚配對象時,最看重心靈層面的情感條件,在意 雙方的溝通狀況及親密感。 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議晚婚女性公務員應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個人興趣,拓展生活及增廣自 身見聞,主動發展話題。並應建立正向信念,親友經驗做為參考之用。 二、釐清自我需求,設定適合、務實的擇偶條件,及早規劃人生道路、積極拓 展人際。 三、應建立正確的婚姻教育及觀念,重新確立婚姻的意義及重要性,培養獨立 自主的生活能力及擔當精神。 四、建議機關單位可多舉辦跨機關、跨科室之聯誼活動,提供多元交友管道, 拓展認識異性之機會。 /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people getting married late in Taiwan has been rising rapidly. It leads to the increases of single people, which results in further demographic structure changes such as fewer newborns and aging populations. It also causes different problems in other social aspect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labor force. The phenomenon of people getting married late isn’t just a gender problem. Therefore, this subject is worthy of inquiry. This study is about investigating if the phenomenon of people getting married late and single makes an impact on the female civil servants, who have steady incomes. In this study, I try to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reasons that cause female civil servants to get married late by observing their marital values and mate-selection preferences. This study will serve as a reference to them that might help them to understand themselves better.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in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0 female civil servants, who are over 30-year-old and never have marriage relationships. After analyzing their interview data, this study finds as blew: 1. They all feel positive about the necessity of marriage. However, they also think that it’s a trend to get married late, which is over 35-year-old. And they keep passive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Being 30-year-old means step into another stage of life to them, and it will deepen the feeling of uncertainty for the future. 2. The ideal marriage is a nuclear family. The couple are financially free, and having an equal and sharing relationship. They share household chores which coordinate with their works. 3. Narrowness of life circle and being over marriageable age are the main obstacles for them to find partners. In addition, they value sexual autonomy and premarital sex is acceptable to most of them. 4. The attitude of their partner’s family members and the foreseeable pressure of getting along with their parents-in-law after getting married are the main considerations whether they should have a relationship or get married. 5. When it comes to mate-selection, the emotional aspe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ose female civil servants who get married late. They care about how they communicate with their mates and the close feeling between them. Based on this study, I mad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as below: 1. For female civil servants who get married late, I suggest that they should be more positive in activities, expand their life and experiences and find conversation topics actively. Establish positive faith an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2. Define their own needs and pragmatic conditions for their future partners.Make a plan for life earlier and exp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ctively. 3. Establish correct ideas about marriage. Re-establish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marriage. And cultivate an independent life ability and responsible attitude. 4. I recommend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to hold more gatherings cross organizations and offices. They will provide civil servants multi-dimensional channels to make friends and expand opportunities to know friends of opposite sex.
37

台灣地區跨國初婚與繼親家庭之比較研究:以台北縣地區為例 / Comparing Transnational Families and Stepfamilies in Taiwan:An Example of Taipei County

楊惠萱, Yang, Hui -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跨國婚姻家庭的數量逐年升高,主要是因為近十年東南亞籍女性配偶的大量移入。各界討論跨國婚姻的視角鮮少以微觀的家庭互動觀點論之,並且未詳細理解跨國家庭在成因與家庭型態上的不同。因此本研究以質的研究方式,著重互動與詮釋等微視觀點,重新理解跨國家庭本身,並比較初婚及繼親跨國家庭間的異同;比較的面向包括家庭形成之過程與基礎,家庭角色規範,家庭界域,夫妻與親子互動關係等。同時,本研究也探索國內大眾或媒體對跨國家庭的偏見與歧視作用在跨國家庭中所可能造成的影響。本研究資料是經由對來自四個跨國初婚家庭與四個跨國繼親家庭中之家長及子女進行深入訪談而取得。研究結果顯示,跨國初婚與繼親家庭的家庭成因略有差異,而跨國家庭在外部關係上,皆具有結構上的困境,並影響家人互動關係。家庭內部關係上,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也有其個別的異同之處。在文化與適應上,跨國家庭傾向具有雙元的飲食文化特色,以及多元的語言接觸機會。並且,台籍配偶包容度能提升外籍配偶的適應情況。總體而論,跨國繼親家庭需面對較多家庭問題,並且容易因為「跨國」的因素,而使問題越加複雜。跨國家庭成員大多也對仲介婚姻存有偏見,因此將多將自身婚姻視為是「交往成婚」類型,藉此降低社會偏見可能對其造成的污名化影響。研究歸結,跨國家庭之家庭經驗具有獨特性,此一獨特性,除了受社會結構性因素影響之外,也受家庭人際互動的影響,某些層次上,更反映岀了初婚與繼親家庭的差異。 / Due largely to the escalating volume of immigration from Southeast Asia, the number of transnational families in Taiwan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ast decade.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se transnational families. However, these studies focused mostly on the macro-structural aspect of the phenomenon, and none approached the issue from the micro viewpoint. This study adopted a micro perspective to examine the experiences of transnational families established by Taiwanese and Southeast Asians. I use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compare transnational families established by first marriages with those established by remarriages (stepfamilies) in grounds of family formation, family boundaries, rules governing roles of family members, and marital as well a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This study also assesse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mass media and the general public on these transnational families.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parents and children from four transnational families established by first marriages and four established by remarriage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cultural difference wa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ransnational families. Moreover, transnational families established by first marriages with those established by remarriages (stepfamilies) were quite different, in that the latter often encountered more difficulties in managing family relationships, constructing family boundaries, establishing unambiguous rules directing roles of family members, and following these rules. Members of transnational families tended to have more exposure to diverse religions and languages, and dietary practices may differ among family members. Family’s economic status i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amily members, especially in families with financial problems. Most of the informants interviewed were inclined to distance their families from the stereotypical image of a transnational family in the eyes of the media as well as the general public, which can be seen as a strategy to avoid stigmatization. I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nique experiences of transnational families were embedded in social contexts and shaped by various social factors on the one hand, and developed by family members through daily interactions on the other. Furthermore, such experiences reflected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ransnational families established by first marriages and those established by remarriages.
38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婚姻解散之相關因素探討 / The study of marital dissolution

張峻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使用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中心所提供之<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用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中的RI1999、RI2000 與RI2003 三期資料作為主樣本。並利用RII2000、RII2001、RR2006等追蹤資料,篩選出首次進入婚姻者,分析在2007調查中是否改變婚姻狀態,進而探討是何種因素影響婚姻解散決定,包括結婚當下的個人特質、婚後的婚姻品質以及對於婚姻的資本投入,在實證分析上採用probit迴歸模型。   本研究結果顯示,個人心智隨著時間增長而逐漸成熟,初婚年齡越早,對於婚姻越可能有著不切實際的期待,使得婚姻解散風險與初婚年齡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過去中高年齡層進入婚姻的時間較早,當子女成年、離家後,中高年齡層夫妻生活的焦點開始從子女轉向夫妻關係,若發現彼此不再有許多共同之處,就有可能選擇走上婚姻解散一途,使得中高年齡層成為離婚的高風險族群。另外,傳統華人家庭觀念仍深深影響夫妻雙方的婚姻品質,婚姻生活依舊是以男方家庭的文化規範為基礎,女性必須適應男方家族,夫妻雙方若因為家族事務爭吵的頻率越高或是受到來自上一輩的生男壓力越大,婚姻解散風險也就越大。過去兩性分工一直是華人家庭夫妻的相處模式,但時代變遷,一旦職業婦女職場家庭無法兼顧,或是丈夫無法給予妻子經濟上的安全感,若繼續把過去性別分工的框架套用在現今夫妻的相處模式,容易增加婚姻解散的風險。
39

中国雲南省におけるラフ女性の民族間遠隔地結婚―移動する女性の所在を巡る交渉―

堀江, 未央 24 November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地域研究) / 甲第19383号 / 地博第183号 / 新制||地||64(附属図書館) / 32397 / 新制||地||64 / 京都大学大学院アジア・アフリカ地域研究研究科東南アジア地域研究専攻 / (主査)教授 速水 洋子, 准教授 片岡 樹, 准教授 小林 知, 准教授 長谷 千代子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Area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40

一九九○年臺灣地區人口之婚姻狀況分佈的省籍差異探討 / The Domicile Difference of Marital Distribution for Total Population in Taiwan Area in 1990

翁志遠, Weng, Chih-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抱負旨在,藉著分析實證人口普查資料俾便檢視,受限於某種不利的人口條件之桎梏,復加上對迥然相異的特殊生命歷程之體驗,生活在臺灣地區的不同省籍之住民,其如何受到諸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人口或社會經濟特徵之影響,因此決定了自身在某一個時間點上所歸屬的婚姻狀況,及伴隨而來在整個人口母群中婚姻狀況的非常態之集體分佈模式與深度階層化現象。在實際作法上,本研究乃選擇某一個時間橫斷面(一九九0年)為分析基準,並清楚展現位於該時點之上,臺灣地區十五歲以上人口的婚姻狀況之分佈模式所具有的省籍差異;接著則進一步探討省籍和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變項間之互動情形,冀賴此釐清隱身於省籍差異表象其後的形塑機制或成因。至於在本研究的定義中,所謂婚姻狀況的「狀態集合」(state space),乃由「未婚」、「有配偶同居」、「離婚分居」與「喪偶」等四個互斥且週延的類屬所構成。 具體而言,本研究有著兩個主要發現:首先,即所謂的第一代外省籍男性,儘管他們之中絕大多數早已過了知天命之年,卻有著極高比例(約30%)仍然未婚,而此一現象有很大的部分乃肇因於移民人口中男多女少、極端不平衡的性比例組成。同時,我們還發現,一種深刻的婚姻階層化確實存在於第一代外省籍男性身上。理由是他們之中因為教育程度低下而遭排除在婚姻市場以外的情形相當嚴重:低學歷的第一代外省籍男性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半被迫地保持無限期單身,此與高學歷的第一代外省籍男性中的未婚者之比例相差了近20%左右,而我們相信前者的構成主體極有可能就是一般社會意象中的自謀生活老兵。惟值得慶幸的是,此種未婚人口比例偏高及附帶產生的深刻婚姻階層化現象在55歲以下的「外省人」身上已不復見。 其次,則是全體「外省人」,尤以男性為然,似乎也比同年輪的本省籍對應群有著更高的離婚分居者之比例,而且至少在40歲以上的各年齡層中皆無例外。這意謂著離婚人口比例偏高在「外省人」(尤其是男性)中也呈現出一種代間一致性(如果我們將40歲以上的「外省人」以55歲為界分作兩個世代的話)。而在我們大致描繪出第一代外省籍男性離婚分居者有著相較於同輩的「本省人」或外省籍女性稍高的失能比例,而且低教育程度者在其中過度代表等特質後,另一種形式的婚姻階層化業已呼之欲出:我們以為,一般社會意象中所普遍指涉的自謀生活之外省籍老兵,於其年輕之際雖然囿於自身有限的教育程度及所得收入而被排除在競爭激烈的婚姻市場以外,但他們之中仍然有一些人可能不甘願於打一輩子光棍,只好退而求其次地降低標準,在逾半百之年後選擇臺灣社會裡處於邊緣地位的非外省籍婦女作為配偶。但無可諱言的是,這樣的組合幾乎得與所謂的「貧賤夫妻」劃上等號;再加上在如此的配對裡,夫妻之間的籍貫、熟悉的語言,生活背景等差距實在太大,幾乎毫無交集可言,我們因此不難想像該類的異質性婚姻(heterogamy)通常很有可能為時不久即告瓦解。雖然我們沒有很明確的證據來支持上述的推論,但我們以為其相當程度上應該可以比較合理地解釋為何55歲以上的外省籍男性離婚分居者中會以低教育程度者為過度代表,同時失能者比例也偏高的事實。至於55歲以下的第二代外省籍男性中仍有較大比例的離婚分居者之原因,由於久缺更為有力的線索,本文遂以移民特質─其因喪失固有親屬網絡,而後者又為緩衝或調解婚姻衝突的主要支持來源,從而產生降低婚姻品質並提高離婚機會的可能-權充說明,實則臆測成分過高,此乃大有進一步探究的必要。 最後,有關本研究所可能面臨到的重大限制主要皆存在於次級資料的適用性上,這可分三點說明。第一就是1956年的普查資料中,軍人並無入籍的問題,這無疑將會導致,在「外省人」的部份,整體性比例的計算被低估,同時可能也無法突顯出究竟在哪幾個單一年齡組中的性比例特別不均衡。第二,就是在我們欲以家戶為單位,從而挑選出於普查當時仍維持已婚或有配偶同居狀態者以進行夫妻雙方的人口屬性或社經特徵之媒合(match)分析時,這些偏誤的樣本(biased sample)─其偏誤性主要來自於排除掉其他曾經維持過已婚或有配偶同居狀態者,如普查當時的喪偶者及離婚分居者─所傳遞出來的訊息是否仍然具有價值則需要更仔細地加以評估。而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限制,無疑就是在大陸早有妻室的第一代外省籍男子可能於接受普查之時卻報告自己的身分為未婚。儘管如此,我們仍以為將反映出婚姻之實(de facto)而非婚姻之名(de jural)的普查資料作為分析對象毋寧更富意義,畢竟上述之人在臺灣的的確確過了四十年以上的非婚生活,吾輩焉能不察。在這種看法之下,本研究更需要注意的或許是所謂「自述偏差」之情況,此即受社會壓力影響而做不實宣稱之現象。 目錄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婚姻狀況」釋義 7 第三節 研究旨趣-人口的婚姻狀況之分佈 10 第四節 影響人口在婚姻狀況上的分佈之可能機制 13 一、生命歷程 13 二、人口條件 14 三、階層化 14 四、其他 15 第二章、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生命歷程與婚姻 17 第二節 婚姻擠壓再探 19 第三節 臺灣歷史上的婚姻擠壓經驗 21 第四節 夫妻差異(spouse difference)與婚姻存續的關聯 23 第三章、研究架構 26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資料 26 第二節 分析架構 28 第四章、分析結果 30 第一節 臺灣地區人口之婚姻狀況分佈的省籍差異-整體的初步探討 30 第二節 臺灣地區人口之婚姻狀況分佈的省籍差異-省籍和性別的互動 32 一、未婚 32 二、有配偶同居 34 三、離婚分居 37 四、喪偶 37 第三節 婚姻解組(marital dissolution)模式的省籍差異 40 第四節 第一代「外省人」與婚姻階層化 46 第五章、成因探討 50 第一節 第一代「外省人」的性別組成與婚姻擠壓 50 第二節 「外省」老兵特殊的軍旅生活經驗及其影響 50 第三節 外省籍離婚者的基本人口特徵分析 55 第六章、結論 60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6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1 參考書目 74 中文部分 74 英文部分 76 附錄 82 圖表目錄 圖1-1-1:一九九五年美國20歲以上人口的婚姻狀況按年齡組分 5 圖1-1-2: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20歲以上人口的婚姻狀況按年齡組分 5 圖1-3-1:二次戰後歷年臺灣地區人口的婚姻狀況分佈之變化 12 圖2-4-1:夫妻差異與離婚行為所具有的可能關聯形式 25 圖3-3-1:分析架構 28 圖4-1-1: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本省籍人口的婚姻狀況按單一年齡分 31 圖4-1-2: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外省籍人口的婚姻狀況按單一年齡分 31 圖4-1-3: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15歲以上人口中未婚者所佔比例按單一年齡分 33 圖4-1-4: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單一年齡人口中未婚者所佔比例按籍別及性別分 33 圖4-1-5: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15歲以上人口中有配偶同居者所佔比例按單一年齡分 35 圖4-1-6: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單一年齡人口中有配偶同居者所佔比例按籍別及性別分 35 圖4-1-7: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15歲以上人口中離婚分居者所佔比例按單一年齡分 36 圖4-1-8: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單一年齡人口中離婚分居者所佔比例按籍別及性別分 36 圖4-1-9: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15歲以上人口中喪偶者所佔比例按單一年齡分 39 圖4-1-10: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單一年齡人口中喪偶者所佔比例按籍別及性別分 39 圖4-2-1: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本省籍人口之婚姻解組模式按單一年齡分 41 圖4-2-2: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外省籍人口之婚姻解組模式按單一年齡分 41 圖4-2-3: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單一年齡人口之婚姻解組模式按籍別及性別分 43 圖4-2-4: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人口之性比例按年齡與籍別分 45 圖4-2-5:一九九0年台灣地區外省籍人口的年齡金字塔 45 圖4-3-1: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外省籍人口教育程度按年齡組及婚姻狀況分 47 圖4-3-2: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本省籍人口教育程度按年齡組及婚姻狀況分 47 圖4-3-3: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55歲及以上人口的婚姻狀況按籍別、性別與教育程度分 49 圖4-3-4: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15-54歲人口的婚姻狀況按籍別、性別與教育程度分 49 圖5-1-1:歷年外省籍人口之性比例按單一年齡分 54 表1-3-1:歷年美國人口(18歲及以上者)在四種婚姻狀況中的分佈情形 10 表1-3-2:歷年臺灣地區人口(15歲及以上者)在四種婚姻狀況中的分佈情形 10 表1-3-3:一九九五年美國人口的婚姻狀況分佈按年齡組分 11 表4-2-1: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結婚人數按新郎新娘婚前狀況及年齡組分 43 表5-1-1:一九四五年以後來臺「外省人」按來臺年分及性別分 51 表5-1-2:歷年外省籍現住人口性比例 52 表5-1-3:歷年外省籍人口之性比例按五歲年齡組分 53 表5-3-1: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的離婚分居者之年齡分佈按籍別與性別分 60 表5-3-2: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的離婚分居者之身體狀況按籍別及年齡組分 61 表5-3-3: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的外省籍離婚分居者之身體狀況按性別及年齡組分 61 表5-3-4: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的離婚分居者之教育程度按籍別及年齡組分 62 表5-3-5: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的外省籍離婚分居者之教育程度按性別及年齡組分 62 表5-3-6: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本省籍全體人口、外省籍全體人口、外省籍男性人口和外省籍女性人口的教育程度按年齡組分 63 表5-3-7:一九九0年臺灣地區本省籍全體、外省籍全體、外省籍男性和外省籍女性中離婚分居者的教育程度之代表性指標按年齡組分 64 附錄表1-1:抽樣之15-29歲的丈夫與其妻子之年齡差距(夫減妻)的次數分佈按夫妻省籍配對模式分 82 附錄表1-2:抽樣之15-29歲的丈夫與其妻子之教育程度的交叉比例分析按夫妻省籍配對模式分 83 附錄表2-1:抽樣之30-54歲的丈夫與其妻子之年齡差距(夫減妻)的次數分佈按夫妻省籍配對模式分 84 附錄表2-2:抽樣之30-54歲的丈夫與其妻子之教育程度的交叉比例分析按夫妻省籍配對模式分 85 附錄表3-1:抽樣之55歲以上的丈夫與其妻子之年齡差距(夫減妻)的次數分佈按夫妻省籍配對模式分 86 附錄表3-2:抽樣之55歲以上的丈夫與其妻子之教育程度的交叉比例分析按夫妻省籍配對模式分 87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omicile difference-between Mainlanders and Taiwanese(except the Aborigines)-of distribution of marital status for total dwellers older than 15 in Taiwan Area. We argue that, dominated by somewhat disadvantageous population conditions(e.g. unbalanced sex ratio), one who experienced his own unique life course(like migration event) must belong to some kind of marital status at a certain time according to his othe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omicile, sex, age and education, which will add up to an abcdrmal collectiv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arital status for the total population. Accordingly,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by employing the 1990 census in Taiwan Area.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pared with female Mainlanders and all Taiwanese of the same cohort, the never-married and the divorced are significantly over-represented in the first-generation male Mainlanders who was older than 55 in 1990. We conclude that it is his socioeconomic status but not his domicile tha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first-generation male Mainlander is never-married, married or unmarried in his late years. In other words, we believe that among the first-generation male Mainlanders does exist severe marriage stratification to some degree.

Page generated in 0.02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