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49
  • 686
  • 63
  • 23
  • 3
  • 1
  • Tagged with
  • 777
  • 777
  • 215
  • 211
  • 190
  • 148
  • 131
  • 131
  • 128
  • 126
  • 125
  • 125
  • 114
  • 112
  • 10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台灣證券商轉型投資銀行之個案研究

黃啟明, Huang, Ch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資本主義從1980年代後,進入新的資本流動快速的全球化階段。英美資本主義的金融開放進程,加強了金融全球性的深度,許多發展中的國家捲入其中,從而加劇了全球資金自由流動。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開放證券市場,適應國際資本流動的需要。證券投資在國際資金流動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而投資銀行與證券商在國際資本流動的過程中,扮演了橋樑與中介角色。 台灣於2002年元月一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許多世界知名的證券業者及投資銀行,依WTO在1999年3月通過的『金融服務業自由化協定』,紛紛加入我國金融市場的行列。而外商挾其國際化與大型化的優勢,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營運產生極大的衝擊。在此情況下,證券業生存環境將更形嚴峻。政府亦推動一系列開放計劃,讓證券商能夠參與國際業務,俾能轉型為投資銀行。 本研究發現台灣證券商轉型投資銀行的障礙主要有: 一、產業內部因素方面 1. 證券商過多,彼此惡性競爭 2. 海外業務及通路薄弱 3. 業者本身之認知不夠清楚 4. 專業人才不足 5. 資本規模不夠大 6. 公司治理未上軌道,風險管理制度未貫徹與落實 7. 國際聲譽不高 二、產業外部因素方面 1. 證券商無法承作完整的投資銀行業務,以致無法發展利基業務 2. 自營交易方式的限制 3. 稅法不健全,阻礙新金融商品之發展 4. 法令限制,致使證券商處於不利競爭地位 5. 政府缺乏發展整體金融市場之藍圖 6. 兩岸關係未能正常化,通商機制尚未建立 對證券商而言,不僅必須充分瞭解巿場利基,利用既有優勢,選擇高附加價值之業務及具競爭力之經營型態,作為發展具有核心價值及特色的投資銀行業務的重點。業務擴展的同時,也必須積極培育風險管理及新種業務之專業人才;並加強自我之風險控管,才能事半功倍,於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發展成為區域性之投資銀行。 對政府而言,面臨自由化、全球化、科技化及金融商品多元化的風潮及國際間的激烈競爭,過去以「靜態風險」為主要考量的管理架構必須全面檢討,且應能適時、有計劃的開放業務,建立一個各金融產業公平競爭的機制,對新金融商品有合理且明確的課稅原則,適度調整兩岸政策及早建立通商機制,才能因應證券商之轉型需要。
22

陸資來臺投資區位選擇的影響因素 / The Determinants of Location Choice in Taiwan: An Empirical Evidence of Mainland China Enterprises

張宛婷, Chang, Wan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自2009年合法開放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其他機構或其於第三地區投資之公司來臺投資後,陸資來臺投資件數逐年增加,陸資投資事業來臺設廠投資將可帶動臺灣進出口、提供就業機會及增加地方政府稅收,對於臺灣地方經濟發展將有正面效益。由於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主要的對外投資國之一,如何吸引陸資投資將是未來積極討論的重點,本研究將以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13年「陸資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表」資料,針對108家廠商填答之問卷結果進行實證研究,運用Stata軟體設計及Probit Model進行迴歸分析,探討「廠商特性」、「投資動機」、「原料來源」、「政治風險障礙」及「投資時間」等因素對陸資來臺投資區位選擇決策的影響。由實證結果發現,「組織型態」、「經濟動機」、「原料來源」及「投資時間」是影響陸資在臺灣北區或北區以外地區投資的因素。當組織型態為獨資、在臺採購原料比例越高時,廠商較不傾向於北區投資;當投資動機為經濟動機、投資時間為於第一階段開放時(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間)來臺投資者,則越傾向於北區進行投資。
23

我國海外投資廠商投資行業多樣化的決定因素 / The Determinants of Industry Investment Diversification in Taiwan FDI Manufacturing Industry

薛百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廠商在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時,可能因其經營策略而投資與本業不同之行業,本文乃針對我國製造業廠商探討海外投資行業多樣化的決定因素。本研究利用經濟部統計處於2007年所實施之《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報告》問卷資料,以Poisson Model分析我國海外投資廠商在廠商行業、廠商規模、研發密集度、技術來源、獲利情形、勞力密集度、資本密集度及海外資本支出八項因素之影響。實證結果發現,廠商規模、技術來源及海外資本支出是我國海外投資廠商投資行業多樣化的決定因素,當廠商規模越大、技術來源越多及海外資本支出越高時,其投資行業多樣化的程度越高。
24

日本海外直接投資對中韓兩國經濟響影之研究

李海善, LI, HAI-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目的,第二節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日本海外直接投資誘因分析:第一節海外直接投資理論的分析,第二節在中韓 兩國海外直接投資論的適用性,第三節在中韓兩國日本的投資動機。 第三章日本海外直接投資之現況:第一節日本海外直接投資之概況,第二節日本對開 發性國家海外直接投資的特性,第三節中韓兩國對日本海外直接投資的態度。 第四章日本海外直接投資對中韓兩國經濟的影響:第一節在技術移轉方面的影響,第 二節在貿易與外匯方面的影響,第三節在就業及工資方面的影響,第四節其他方面的 利弊。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25

投資決策方法與國營事業投資計劃評估之研究

陳萬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壹 研究動機 近年來,我國工商業發達,經濟成長迅速,不論政府或民間所從事的投資規模或數量,均較往年大有增加。然而,一般對投資計劃評佔方法之討論,多限在特定狀況下,實務上所延用的,亦多屬於傳統與古老的技術,這些方法是否仍能適用於變化多端的今日,實大有問題。 筆者在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研習期間,曾蒙譚海鳴教授開授「資本預算」(Capital Bud-getitig)課程,在理論方面對資本預算的各有關課題,曾分門別類予以個別研討,為歸納所獲心得,同時徵得譚教授之指示與鼓勵,試就國營事業投資計劃的現行評佑方法進行探討與研究,以求理論與實務的密切配合。 貳 研究對象 六十五年度國營事業由政府直接經營者二十單位,轉投資者七單位,共計二十七單位,其中總統府主管者: 直接經營事業-中央銀行 轉投資事業-中央造幣廠 中央印製廠 經濟部主管者: 直接經營事業-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轉投資事業-台灣織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財政部主管者: 直接經營事業-交通銀行 中央信託局 中國農民銀行 台灣製鹽總廠 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轉投資事業-中美環球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部主管者: 直接經營事業-郵政總局 電信總局 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 轉投資事業-郵政儲金匯業局 衛生署主管者: 直接經營事業-麻醉藥品經理處 實例中,將擇其較具生產營利性的事業單位為研究對象,計為: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本論文所列引之評估準則係各國營事業固定資產投資專案計劃編製之現行評估準則,所參閱之實例係六十四年度各機關所屬國營事業之專案計劃。 參 研究方法: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就論文之結構分為理論與實務兩方面: 理論方面: 一、研讀國內外有關書籍、雜誌。 二、參閱各事業單位發行之刊物。 三、參閱各事業單位之研究報告。 實務方面: 一、實地拜訪各事業單位,徵詢其意見。 二、研究各事業單位之專案投資計劃。 三、例舉政府出版之各項統計報告。 四、引列政府公佈之各項法規準則。 肆 資料來源: 資料之來源分初級資料和次級資料: 初級資料部分: 以訪問各事業單位之記錄為主,其目的在借重於他們深厚的經驗與見識,進而探詢他們對於諸問題的看法、想法及內情。 另外,各有關的書籍、雜誌、文獻、刊物以及研究報告整理所得的心得,亦為初級資料的主要來源。 次級資料部分: 主要來自行政院主計處、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投資業務處、投資審議委員會、各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學術機構之定期刊物及統計資料,尤以各事業單位編製之專案投資計劃為首要。 伍 研究限制 資料的搜集給研究工作帶來很大的因擾,尤其當情報與資料涉及各事業單位的財務數字與機密問題,各單位負責人難予提供真實的資料,引用時筆者只能更改原始數字始准發表。因此,本論文對各事業單位之實施成果數字,能夠詳盡的敘述者究竟有限,而以投資的評估方法為論述的重點。 本論文所闡述之理論部分,盡量求其實用者,因此有些涉及高深數字之模式與方法,僅能作概略的說明,而不能作實証的分析。 本文共分六章,茲簡述其內容於后: 第一章導論。說明國營事業投資計劃的重要性,特性及其有關的規定。 第二章投資決策程序。說明投資計劃進行的程序,分為六個階段三層選擇。六個階段是:「訂定投資目標」、「考量投資因素」、「列出交替方案」、「評估投資方案」、「確定投貸方案」、「實施與檢討」;三層選擇是:「探討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確定性研究」。 第三章投資計劃評估概論。本章就理論方面,闡述一般投資計劃評估的項目與方法,這是理論部份的重心。研究的項目包括:「投資成本」、「投資效益」、「效益評估」以及「影響投資決策的其他問題」。 第四章國營事業投資評估及其演譯。說明國營事業投資評估之演進、投資計劃的內容、投資評估的準則,以反對現行之評估方法作通盤性的檢討。 第五章國營事業投資計劃實例研究。本章將引例說明投資評估的實際程序與方法;另外,以台糖、台電、台肥、中油等國營事業六十四年度之資本支出計劃作為研究對象,對各專案計劃的評估項目、評估方法及程序、作綜合性的分析和比較。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26

僑外來台直接投資之決定因素─匯率面探討

羅鈴容, Lo, Ling-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自1952年開始引進外人直接投資,成為台灣整體經濟活動中重要的一環,而觀察僑外來台投資的趨勢,發現在1980年帶短時間內有巨幅的增長,因此本研究欲探究在此時期影響來台投資的主要原因為何。且由於台灣自1979年起開始為機動匯率時期,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實質匯率對直接投資的影響作一深入的探討。 本文以 Chen et al. (2006) 的模型為基礎,檢驗選取之九產業1982-2008年間的長期追蹤資料,結合產業來台直接投資動機間的差異,深入瞭解實質匯率是否對其投資決策行為有不同的影響,並以最大概似估計法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MLE) 估計的 Tobit 迴歸分析模型做為分析工具。 實證結果顯示,當來台投資產業為市場導向時,台幣實質匯率的升值與預期其升值,都將使廠商增加來台投資;但預期台幣實質匯率的升值也會使得成本導向的廠商增加來台投資量。台灣相對來台投資國的工資率提高,將阻卻來台投資的決策行為。在台產業的市場大小,也會影響廠商的投資意願,當產業在台灣的市場較大時,會提高僑外資投資的意願。而匯率波動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可能由於以來台直接投資替代出口商品到台灣,使來台直接投資量上升。
27

台灣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偏好

莊凱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利用1992年至2006年間台灣證券交易所的逐筆成交資料,探討機構投資人的投資偏好。將法人分為外資、自營商、投信及其他法人四類,依Ng和Wu(2006)年提出的研究方法,利用投資者投入資金的比重做為偏好強度的衡量,以各種股票特性因子作為偏好的替代變數,分別進行迴歸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四類法人皆偏好市值占總市值較高、流動性較高、高價、低報酬波動性的股票,在報酬率方面,外資、自營商及投信皆偏好資產報酬率、股票報酬率以及現金股利率的股票。此外,觀察不同年度,四類法人對於高流動性、高報酬率及低報酬率波動度的股票有較穩定的偏好,但對於其他變數的偏好則會隨著時間及環境發生改變。
28

中國大陸外商直接投資與區位選擇之關連性分析 ─以蘇州、杭州、東莞為例 /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location choice-The case of Suzhou, Hanzhou and Dongguan

陳幼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自1992年起,外商直接投資(FDI)出現快速增長。若以鄧小平1992年南巡發表談話,做為中國大陸外資政策轉變的初始點,迄今已經歷近20年的發展。目前中國大陸正積極走出以往追求經濟「成長」的思維,而改以經濟「發展」為主要考量。中國大陸也自2007年起公佈多項新經濟政策,如調降或取消出口退稅、新勞動合同法,以及兩稅合一等等。而許多研究皆指出,在實施一連串的產業調整政策後,在中國大陸的外商將調整他們的投資方式,以因應可能的成本上升。 對此,在這個時間點研究中國大陸的外商直接投資有其重要性存在。而本論文與過去研究之處在於,針對較少的,且以技術密集產業為主體的城市,做為量化研究對象。透過固定效果模型的估計,主要影響的區位要素有四:勞動力品質、產業聚集程度、政府政策及時間。其中,有趣的是工資率在本論文的數據分析中,並不符合文獻檢閱中,絕大部分研究為顯著的結果。可見雖然中國大陸是以勞動力價格優勢吸引外資前來投資,但在研究上仍有不同的差異,應該按照不同的產業主體分析外商直接投資行為。 / Mainland China from 1992,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had the swift growth. The former China leader- Deng Xiaoping made a statement in 1992 and transformed China’s FDI policy. It has experienced near 20 year development. At present mainland China goes out formerly pursued the “economy growth”, but changes take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consideration. Mainland China also announces many new policies from 2007, like the lowering or cancels the tax reimbursement for export, the new law about protecting labors. But many research all pointed out that after implementing a succession of industrial adjustment policy, Firms will adjust their investment in mainland by in accordance to possible cost rise. This study has base on fewer samples and these samples possess technical crowded industry as the main body city. By estimation of the fixed-effect model, major essential factor has four: quality of labor force, industrial accumulation, government policy and time. And, what is interesting is the wage rate had not included in essential factors which compared with former researches have a remarkable result. Obviously although mainland China ha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wage to attractive FDI, but we should analyze depend on different industries.
29

探討都市更新投資信託基金投資組合

洪惠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0

創業投資公司與證券投信公司投資準則之比較研究

周昀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創業投資公司與證券投資公司分別是投資未上市與上市公司的兩種機構。近年來,由於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連帶著使得未上市公司的股價與交易量較以往大幅上升。本研究將就創投公司與證券公司投資未上市與上市公司股票時所考慮的因素分別予以分析。 由文獻探討中取得適用的投資準則:包含經營管理因素、市場因素、產品技術因素與財務因素四大項。其中,每一大項又包含幾個小項。依這些準則製成尺度問卷,對創業投資公司與證券公司發放問卷,經回收後的問卷各取二十份,經由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為研究方法,找出每項準則的相關權重。 由AHP得到的結果是,創業投資公司投資時對四個因素考量的現後順序為:經營管理因素、市場因素、財務因素、產品技術因素;而證券公司的順序為:市場因素、財務因素、產品技術因素、經營管理因素。

Page generated in 0.01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