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73
  • 148
  • 25
  • 12
  • Tagged with
  • 185
  • 74
  • 39
  • 38
  • 35
  • 30
  • 28
  • 27
  • 27
  • 25
  • 24
  • 23
  • 23
  • 22
  • 2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以狀態轉換模型檢視台灣產業與市場之相關結構 / Regime Switching in Correlations:the Case of Industry and Market Portfolios in Taiwan

葉柏良, Yeh, Po 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外股市普遍發現:在多頭市場下,個股與市場關連性低;空頭市場下,個股與市場關連度高。造成多數投資人往往在股市多頭上方獲利受阻,反而在空頭市場下承擔更多的下方風險。最早將此議題至入資產分配的是Ang and Bekaert (2002)之馬可夫狀態轉換模型,他們將相關程度高、波動度高、預期報酬低視為一種狀態;相關程度低、波動度低、預期報酬高視為另一種狀態。然而考慮這種絕對關係在台灣可能不明顯下,本研究僅僅將狀態設定為高相關程度與低相關程度,因為我們希望能透過馬可夫狀態轉換模型,根據台灣個別產業與市場相關之特性,尋找出由產業組成之投資組合,同時具有風險分散並追求高獲利能力,以因應不同的市場環境。本研究並會針對歸類出的產業,提供投資台股組合配置的建議。
2

從1983及1993統一慣例論相關銀行的地位

劉淑琴, Liou, Shu-Chy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研究範圍,著重在1983年與1993年修訂統一慣例中對於 ,尤其是開 狀銀行、保兌銀行,與通知銀行部份的有關規定蛂A至於信用狀中的其他 被指定銀行,如讓購銀行、付款銀行□獢B補償銀行、押匯銀行等,僅做 簡要的敘述並未深入討論 蚺摮漸□雯虷傢鷃□瘙q事信用狀交易的功 能、利益、風險與h。然後討論1983修訂統一慣例對於有關銀行地位的規 定,主韘b開狀、保兌、通知銀行,至於其他被指定銀行僅做概略性簸扆u 個案討論各國對於信用狀所引起相關的判決先例檢視統熙W定。然後針 對1993年 4月修訂並自1994年 1月 1日起生效~統一慣例,對於銀行地位 的規定變動的部份做討論。最後就峇@慣例對於未規定的信用狀生效及信 用狀準據法的問題做一 蚺憟D要針對國際商會所制定的信用狀統一 慣1983與1993年兩允鴭韟傢鷃□瘜‘鱆熙W定做討論,並參酌1933、1951 、1962~等各次修訂有關部份的變動情況,但對於信用狀各當事人間鰜Y以 及備受爭議的信用狀的法律性質,不做探討。
3

信用狀條款與買賣契約關係之研究

劉必成, LIU,BI-CHEG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信用狀是國際貿易中最通用之支付價金與資金融通之便利工具,此種商業信用狀又以 跟單信用狀佔大多數,一般所稱之信用狀亦指此而言。當買賣契約當事人約定以信用 狀方式付款時,即在買賣契約中明訂「以跟單信用狀付款」或與此相同效力之字句, 以及應該如何開發信用狀,此等規定稱之為「信用狀條款」,信用狀交易由此而生。 信用狀交易的特性在於「確定性」與「迅速性」,銀行僅得依據受益人是否履行信用 狀上條件而決定兌付與否,此即植基於「嚴格一致」與信用狀之「無因性」兩法則上 。信用狀與買賣契約在法律上相互獨立,但是此並非意謂信用狀與其基礎原因關係或 其他牽連關係全然割捨,在信用狀上所載條款中承受原因關係之限度內,仍然受原因 關係之牽制,故買賣契約中之信用狀條款,對於買賣契約當事人或第三人之權利義務 關係,亦將有重大影響。 本文研究範圍分為四大部分,首先為在買賣契約中之信用狀條款下,買受人與出賣人 之特殊法律關係,買賣雙方對於信用狀適當地開發及使用均負有義務。其次,國際買 賣契約之履行,首重買賣雙方之誠信關係,他方之履約能力對於己方之利益具有深切 關係,在此即須就信用狀之「撤銷」與「轉讓」性質予以確定。此外,信用狀功能之 發揮有賴於「嚴格一致」原則與信用狀之「無因性」,自不應任意破壞,但亦不容藉 機濫用,為了維護交易之順順暢與分平,適用上須詳加區別及附加限制情形,故最後 分為兩部份針對此方面之意義加以探討。
4

以牙還牙(Tit-for-Tat)策略影響網狀型組織設計及管理之研究

張炳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5

車載網路緊急訊息傳遞之地理樹狀演算法 / A Geo-based tree algorithm for emergency message delivery in 802.11p vehicular networks

王欣祺, Wang, Hsin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現今車載傳輸安全資訊中最重要的兩個評估效能參數 -- Latency和reliability,要兼顧到這兩個的效能在現今不可靠的無線連接中是很困難的工作。這主要的挑戰是來自於在網路連接層的廣播,使用了不可靠的傳輸,例如:當某點接受到一個訊息時並不會傳輸一個反饋的信息給來源端通知它已接受到此信息。在現今有許多的方法是利用多於的點去增加接受的可靠性,但這將會增加網路頻寬的負載。 在我們的論文中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傳輸安全資訊的方法,使用少數relay去完成快速的安全資訊傳輸,並且在相同時間內去保持高效能傳輸的可靠性。在這我們介紹了兩個relay的型式同時地去減少end-to-end 傳輸延遲時間和增加傳輸範圍可靠性。地理樹狀演算法是由樹演算法而來的,它可以減少不必要的relay和傳輸資訊碰撞的發生,而802.11p則是用在優先權比較高的點擁有比較小的重新傳輸延遲時間。 / Vehicular environments impose a set of new requirements on today’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Latency and reliability are very important means to disseminate safety information like time-sensitive emergency messages (EMs)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VANETs). Providing low-latency, high-coverage and scalable multi-hop EM broadcast is a hard task in VANET with unreliable links. The major challenge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link-layer broadcast uses unreliable transmissions, i.e., no positive feedback to acknowledge the reception of the message. Many existing works have used redundant relay nodes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broadcast packet reception. However they often involve more relays than it is necessary, which increases the network load and undermines the scalability of the protocol. Moreover, large latency is often incurred due to coarse protocol design. In this thesis, we propose a new EM broadcast scheme that uses a small number of relays to achieve fast multi-hop EM propaga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maintain a high level of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Two types of relays are introduced to reduce latency and to enhance reliability simultaneously, so that low-latency, the desired reliability level and small overhead can be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rse tree algorithm (ITA) is based on tree algorithm, the mechanism to select single relay distributive, which features an effective redundant relay suppressing mechanism and very small rebroadcast delay for high priority nodes. Simulation study shows that ITA and multi-channel achieves close to 100% reliability, while using a small number of relays with very low broadcast latency under a wide range of road traffic conditions.
6

癭氣(甲亢)的中醫文獻整理與研究

楊健才, 01 January 2010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

擔保信用狀之研究

崤照倫, Chang, Zhao-L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八萬餘言,分七章敘述。 第一章緒論,分為三節。第一節略述研究動機、方法與範圍;第二節論擔保信用狀產 生的背景;第三節論擔保信用狀的意義。 第二章擔保信用狀的交易型態,分三節。第一節概述擔保信用狀的用途;第二節以美 國法院判例為基礎,介紹擔保信用狀用於國內貿易的情形;第三節討論擔保信用狀以 外國政府為受益人的特殊交易型態。 第三章論擔保信用狀與傳統信用狀的區別,分四節。第一節概述;第二節就開發信用 狀的動機作比較;第三節就文書單據形式作比較;第四節就開狀銀行面臨的風險作比 較。 第四章討論擔保信用狀與保證的區別,分二節。第一節討論保證契約在美國銀行法上 的效力;第二節論擔保信用狀與保證的區別。 第五章論擔保信用狀的無因性與交義性及例外,分三節。第一節論無因性與文義性的 原則;第二節論上述原則的例外-詐欺的標準;第三節介紹英美法上禁止令制度。 第六章論擔保信用狀立法管制的必要性,分三節,第一節論立法管制的背景;第二節 論美國國會的討論;第三節介紹美國學者的立法芻議。 第七章結論並提出建議。
8

信用狀再度使用之研究

劉坤錫, Liu, Kun-X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序論。內容有: 跟單信用狀之功能及其延伸、擴大。 第二章: 可轉讓信用狀。內容有: 信用狀之可轉讓性、轉讓手緒、轉讓目的、種類及 信用狀轉讓之法律關係及諸問題之探討。 第三章: 付款請求權之讓與。內容有: 付款請求權讓與之意義、利用情形、讓與可能 性及關係當事人間之法律關係。 第四章: 預支信用狀。內容有: 預支信用狀之意義、起源、利用情形、種類、匯率風 險之負擔及墊款銀行之地位。 第五章: 轉開信用狀。內容有: 轉開信用狀之意義、名稱、利用關係、法律性質、與 原信用狀之關係以及與三角貿易之關係。 第六章: 結論。信用狀再度使用在國際貿易中之重要性及其糾紛之預防。
9

信用狀項下單據之制作與審核之研究

黃有仁, Huang, You-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信用狀為國際貿易最主要的付款方式。信用狀係銀行(開關銀行)徇顧客(信用狀申 請人,即買受人)之請求,開發給受益人(出賣人)之一種文書,承諾受益人提供符 合信用狀條款規定之單據,即給付一定金額之款項。因此,信用狀交易之當事人所處 理者係單據,而單據之製作與審核實可謂其靈魂之所在。 本文之目的,即針對信用狀項下單據之製作與審核,詳加析述。其範圍包括下列項目 :統一慣例之法律地位;信用狀交易之特性;信用狀交易當事人之法律關係;單據之 製作與審核之原則;各項單據之製作與審核;信用狀交易糾紛之預防與解決。
10

老人的分布狀況與居住安排選擇-「在地老化」探討 /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derly and the living arrangments of elderly choose-to discuss 「aging in place」

陳亮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利用2000年的人口普查資料和2008年人力資源暨中老年人狀況調查,對於老人的分布狀況以及居住安排選擇進行分析,由於平均餘命的增加,70歲以上的老人人數也逐漸攀升,因此單就65歲以上的老人為研究對象可能過於籠統,因此本研究將老人群體分為65~74歲的「年輕老人」,75~84歲的「中年老人」以及85歲以上的「老老人」三個群體,本研究依據這樣的老人分類來看他們在空間分布狀況是否不同,以及在居住安排上是否有不一樣的選擇,在國內外的研究較少將老人空間分布和居住安排的選擇結合進行探討,而本研究者認為老人在空間分布和居住安排上的關聯性是相當強烈的,因此本研究試著連結老人的地理分布狀況與其居住安排來討論。本研究目的是從三個群體的老人來看影響他們在台灣地理分布上不同的因素,再從三個群體的老人在地理分布狀況的不同來探討居住安排選擇,最後從分布狀況和居住安排情況的分析結果與現今政府極力推廣的「在地老化」進行探討。 本研究主要假設為,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年齡為最主要影響老人分布狀況不同的因素,使得在年輕老人的分布狀況是分散,而越到老老人階段時,其分布情形越趨於集中在台北、台中和高雄的趨勢;之後再依據三個老人群體的地理分布狀況,來推斷各群體老人因為受到年齡增長以及健康狀況衰退的關係不但分布情形改變,其居住安排的選擇也跟著變動,最主要是往都市地區與子女同住。從研究結果以及參照Litwak和Longino (1988)所歸納出的老人三階段遷徙,證實了健康狀況影響了老人分布狀況,是從分散逐漸往都市地區集中的趨勢,而老人分布情形的改變主要可能是為了往都市地區尋求子女的協助幫忙,因而與其同住。「在地老化」主要強調的是老人應在其社區中自然老化,然而依據本研究結果,台灣老人的分布以及居住安排的慣性上是與「在地老化」概念有所衝突的,因此在未來政府在推廣「在地老化」上是必須要注意且克服這樣的情況。

Page generated in 0.025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