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81
  • 1456
  • 518
  • 120
  • 90
  • 59
  • 3
  • 2
  • 1
  • 1
  • Tagged with
  • 2246
  • 421
  • 396
  • 388
  • 388
  • 362
  • 353
  • 293
  • 288
  • 278
  • 257
  • 254
  • 253
  • 250
  • 25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MATERIAL DESIGN OF CELL SCAFFOLDS AND BIO-SIGNALING MOLECULES RELEASE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 生体組織再生のための細胞足場と生体シグナル因子放出材料のデザイン / セイタイ ソシキ サイセイ ノ タメ ノ サイボウ アシバ ト セイタイ シグナル インシ ホウシュツ ザイリョウ ノ デザイン

Kimura, Yu 23 March 2009 (has links)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4650号 / 工博第3118号 / 新制||工||1464(附属図書館) / 27002 / UT51-2009-D362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高分子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田畑 泰彦, 教授 岩田 博夫, 教授 木村 俊作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22

我國大專院校生計輔導單位規劃之研究

葉至誠, YE, ZHI-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3

台灣社會晚婚現象之研究

郭暁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現今台灣社會所呈現的晚婚現象,並希望瞭解形成兩性晚婚的可能因素為何。另外,晚婚者在面對單身生活時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感受、對單身生活的認同感、生活壓力等因素類目,亦是希望能進一步認識與瞭解的部分。 本研究的調查方式,是利用研究者自編的『單身者婚姻態度調查問卷』,首先篩選男女填答者的年齡,需符合晚婚條件者,方可作答。其次,再透過滾雪球的抽樣方式,以人工和電腦兩種方式的發放問卷,蒐集相關資料,共計回收385份樣本,男性110份,佔28.6%;女性275份,佔71.4%。經統計分析後,所得發現如下: 一、性別:在我國傳統價值觀念的束縛下,女性仍較男性容易感受到婚姻的壓力。在現今社會,雖然兩性皆能在工作職場中發揮,有所成就,可是女性仍可以感受到單身所帶給自己的壓力,男性在這方面的壓力則較輕。 二、年齡:隨著年歲的增長,會影響個人如何看待「單身」與「結婚」兩者之,。在不同的年齡層之間,亦會產生差異。多半在適婚年齡之際的晚婚者,可能會因父母親友的殷殷關注,而感受到婚姻的壓力,而一旦年齡較長、知道自己的需求後,則能以正向坦然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單身生活。 三、教育程度:接受較高教育程度的晚婚者,對於單身的生活適應狀況較好,並且能在其中得到相當的樂趣。 四、職業:在就業類別項目上,由於公、教人員工作固定,收入穩定的情況下,對生活不至於感到匱乏,而較能享受單身的樂趣。 五、經濟收入:金錢持有的多寡,影響著單身的個人其生活消費的能力。經濟收入高的晚婚者,在金錢豐厚的條件下,可供自己花用與支出的比例提高,間接對單身生活的認同度亦較經濟收入低的晚婚者來得高。 六、居住方式:獨居的晚婚者,由於擁有自己私人的空間,可以善加地規劃個人的生活,避免他人的干擾,達到學習成長的目的,因此,對單身生活的認同度亦較高。反之,與他人共同居住的晚婚者,可能除了個人之外,尚須面對他人的關心與干涉,自處空間狹小,會感受到較大的壓力。 七、家中排行:家中排行對於晚婚的影響已較過去沒落許多。傳統香火傳承的觀念雖然仍舊存在,可是已不完全為長子/女的責任,個人對婚姻都有其自我的主張,已經很少為了該理由而進入婚姻之中的。 而根據上述結論,對研究建議如下: 一、給晚婚者的建議:充實自我、開拓視野。除了可以豐富自己的人脈關係之外,也可以避免陷入自怨自艾的孤單情緒當中,單身可以是一個階段、一種狀況,以樂觀開朗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單身生涯,會使自己能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收穫。 二、給父母的建議:避免過渡關心引發的親子衝突,接納與瞭解子女的想法是最好的良方。站在父母的立場,要他們放手不管,實屬困難。但過渡的嘮叨會使子女感受到壓力,形成困擾。因此,適時的溝通,瞭解雙方的想法,才有助於進一步的接納。 三、給學校的建議:健全教育體制的發展,培養正確的性教育知識與態度。讓兩性在求學時期就能夠互相瞭解如何與對方相處、溝通,建設雙方交流的空間與管道,而避免一味的管制與反彈。 四、給工作單位的建議:適時舉辦兩性交流的活動,除了有助於男女雙方的互動外,亦可促成工作上的和諧與互助。 而根據本研究結果,給未來的研究者建議如下: 一、 擴大研究取樣的範圍。擴充地域、教育程度、職業、收入等樣本蒐集上的豐富性,避免侷限於某一族群當中,可以對晚婚者有更加完全而充分的認識。 二、 增加研究資料內容的深度。除了利用問卷調查,可以廣博地瞭解晚婚者的想法,但若佐以質性的深度訪談,則可以增加深度上的認識,透過開放性的問題,才能更瞭解晚婚者的內心世界與真實想法。 三、 兩性樣本的均衡。過去,單身的研究多集中於女性,本研究雖加入男性的調查,然因年齡上的設限,樣本資料仍較女性少,因此,未來若有機會,可將樣本集中於男性,瞭解現今男性對婚姻所抱持的看法為何。
24

総合人間科「生命と環境」について : 生命倫理教育の観点からの考察(1)(特別研究)

田中, 裕巳 15 October 1998 (has links)
国立情報学研究所で電子化したコンテンツを使用している。
25

論中山學說中的「國家」理論

劉佩怡, LIU, PEI-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6

總要素生產力─我國製造業之實證研究

黃泉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世界各國不論是先進國家或落後國家,對於生產力(productivity )之提升,無不寄以深切之厚望,因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透過生產力之衡量與認知,提供經濟政策正確之引遵方向,期能加速經濟成長,合理運用資源,強化對外競爭能力。 吾人了解,美國早在一九三○年代,即致力推動生產之運動;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of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 ;OEEC)於一九五三年成立「歐洲生產力組織」(European Productivity Agency ; EPA);亞洲國家於一九五五年以後,亦陸續設立生產力中心,一九六四年,更設立「亞洲生產力組織」(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xation ;APO);我國早於民國四十四年,即成立「中國生產力中心」,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經濟部邀集各界共組「全面提高生產力運動推行委員會」,其目的不外乎配合政府經濟與工業化目標,協助工商企業提升生產力,以促進產業升級,維持經濟持續成長與進步。 吾人了解,台灣地區自然資源相當貧乏,在政府推動經貿自由化之際,欲使經濟升級,並與貿易對手國相互抗衡,誠有賴生產力之有效增進,特別是製造業生產力之提升,因為製造業在台灣產業結構中一直扮演舉足輕重之角色,所以本文乃以製造業為研究對象。惟生產力為何變動與如何增進生產力之問題,以往經濟學者幾乎都僅注重技術進步的角色,然由經濟理論,吾人得知生產力之高低實擊於技術進步與資源是否有效運用,由於過去生產力之實證研究,鮮有將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一併考慮者,職是之故,乃進行本論文之研究。 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的提高,皆可以提升生產力,然而為求技術進步往往須花費相當龐大的資金於研究發展,或引進國外技術,誠非小廠商能力所及,而提高技術效率則是在既有的技術水準下,盡力使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雖亦有成本,然相對較小,且不論大小廠商都可以進行,因此,雖然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的增進皆能提升生產力,惟兩者實具不同之政策含意,有必要加以區別。 本文對生產力之衡量,採用TransLog 生產函數,援用Tornqvist Index 並利用邊界(frontier)函數的概念,將總要素生產力之成長率分解為技術進步、技術效率變動率及完全效率點與實際效率點之產出彈性差異,以期對生產力有進一步之認識。 本文前後計分六章。第一章緒論,簡述研究動機、目的及研究方法與本文結構(內容);第二章生產力與效率之探討,扼要說明生產力與效率之意義並經由理論的推導,探討總要素生產力與技術進步率及技術效率變動率三者之間的關係;第三章總要素生產力之衡量方法,涵蓋各種常見的生產函數法、指數法及投入產出法;第四章邊界函數估計方法,介紹確定性無參數邊界法、確定性參數邊界(規劃法與統計法)、隨機邊界法;第五章模型設立與實證研究,除設立模型外,並進行製造業之生產力的衡量與分解之實證工作;第六章結論。
27

臺灣區壓鑄業生產行銷功能及企業績效之研究

許子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8

大學生暑期就業情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生個案研究)

李文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學生暑期就業不論對個人或對社會整體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鑒於國內少有人關心及重視這個問題,乃著手研究之。 全文共分成六章、二十三節。第一章是緒論:說明問題所在、研究目的、對象、與方法,以及本研究結論引申之限制性等。 第二章是說明政大學生暑期就業調查方法與調查結果:內容包括抽樣、問卷設計、調查的經過、資料處理與分析的方法、以及調查問卷所顯示之結果等。 第三章是探討決定政大學生暑期就業之因素:包括影響學生暑期參與勞動市場的因素,影響學生暑期就業、工作時間的因素、以及影響學生接受暑期工作的因素等。 第四章是分析學生暑期求職方法之有效性:從理論上探討求職方法之有效性,再以政大學生作為實證研究的對象。在實證研究方面,是從質與量的觀點考慮學生求職方法之有效性:其中數量分析是以有效指數作為衡量學生求職方法有效性之指標,品質分析是以探討求職方法與工作性質、服務期間、求職期間、薪資之間的關係作為衡量的指標。此外,本章尚討論影響薪資水準之決定因素。 第五章是探討台灣大學暑期就業之工作機會。此章共分成三部份: 一、調查方法:包括抽樣、問卷設計、正式調查、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等。 二、雇主雇用暑期大學生之決定因素:包括探討雇主雇用與不雇用暑期大學生的原因。 三、分析雇主求才方法之有效性:一方面是從理論上探討求才方法之有效性,另一方面是以台灣之情況作為實證研究的對象。 第六章是結論:綜合摘要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並探討本論文之缺點,最後提出一些建議作為政府擬定人力政策時的參考。
29

台灣紙業生產力之測計

何渝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目的 生產力的測計,是對一經濟體系作系統化研究的第一個步驟。而紙業又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行業,故筆者特基於原有之興趣,以紙業為對象作此當試,期能對本省紙業的過去與將來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研究方法 本文所從事的測計,係採用指數比較的方法。產出及投入均化作以民國40年為基期之指數,然後相比。至於不同投入間的綜合,則或以相對報酬為之(如雇用量之加權,勞工投入、資本投入之綜合是),或以幣值基礎為之(如存貨、固定貨產兩項資本投入的綜合是)。 為避免虛浮,各數列在化作指數實際加以應用前,均經調整以符達基期同等的標準。此或藉基期價格加灌達成(數量加權法),或藉價格指數平減致之(價值平減法)。 資料來源 本文所採資料,均屬官方發佈(提供)者,由於早期資料不全,各數列之編算均經以兩種不同的方法行之,藉相校核,各數列所據資料之情況約如下述: 1. 產出方面:將行政院主計處生產淨值資料以發售物價指數平減後,與經濟部所編加權綜值式生產指數比較,二者能相呼應,似無問題。 2. 勞工投入方面:雇用量數列之統計不夠健全,差異雖能大致解釋,但仍難加採用。故本文只以行政院主計處編「中華民國國民所得」內之勞動報酬統計為基礎,用「勞工調查報告」內所載之工資指數平減,作為勞工授入。 3. 資本投入方面:資料極端缺乏。存貨數列係根據43年、50年、55年三次普查及56年以後經濟部編「工商業調查報告」內之數字。以及各年產值,藉存貨週轉率反推得來。固定資本存量淨額亦以同一來源資料(更缺56年數字)及工礦業調查報告內48年49年51年56年抽查數字按產值推算之結果,藉資本產出係數推出其它各年存量水準。毛額部份除55年係現存資料外,餘均根據該年折舊率及主計處「國民所得」內所載之各年折舊數字推算而來。這種由存貨及固定資本推估合成之資本投入數列,用於長期分析或許尚有幾分可信,憑作短期觀察。其準確性大有疑問。 內容 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界定研究範圍及名詞定義。第二章剖陳理論基礎,建立工作綱領。第三、四、五章分別進行產出數列、勞工投入數列及資本投入數列之衡計,並各陳示其缺陷。第六章綜合各數列,編算生產力指數。第七章作一綜合檢討,立下結論,指出生產力指數與其它數列的可能關係,並提出建議。 結論與建議 根據我們這樣的測計,紙葉這些年來在生產力提高上的努力成效相當可觀。單位實質生產增加約三倍半(以淨額資本計,生產力指數為447.90%,以毛額計,更高達634.27%),而從福利經濟的眼光看,單位生產亦增加一倍有餘(按淨額計,234.96%,按毛額計,332.72%)。 生產力的如許倍增,極有利於紙業的發展,員工生活的改善和物價的穩定。生產力和雇用量,工資以及物價間的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的研析。倘若能作行業間的比較,將更有意義。 本研究只是一個嘗試的開始,工作結果雖尚稱圓滿,但對紙業則仍難謂已達深入的瞭解。我們唯一能有的結論,就是本省紙業自戰後復原,以迄今日市場擴大後的不斷調配,它在生產力的提高上可謂有相當顯著的成就。如果基本情勢不變,我們仍從單位實物生產來衡量的話,則紙業生產力每年可有19.91%的高速成長。惟當經濟效率太過低落的小廠漸次淘汰罄盡(配合原有市場規模建立者),而規模經濟的利益自然達一接近飽和的水準時,此成長率終難長久維持。故業者必須未雨綢繆,設法從以往忽略的組織功能、行銷技術等方面去開創新的機運。其次,本省市場胃納有限,要維持相當之生產效率必須假借外銷以資平衡,結果形成省內紙業隨國際紙而起伏的現象。今後如要緩和這種現象,多角經營富有其必要。
30

信用衍生性產品之實務探討

莊南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介紹實務界信用衍生之投資商品現況,將介紹信用違約 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簡稱CDS)如何應用至信用衍生性金 融商品,並以債權抵押憑證債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簡稱CDO)為個案,探討該產品之結構,以及該產品與一般信用 連結投資商品在收益面及風險承擔部分之區別。期能為從事 CDO等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之投資者提供較完整之分析。

Page generated in 0.01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