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
兩個等級產品在相依製程下的管制楊達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針對兩個相依製程下兩個等級產品之製程管制提出以統計方法管制製程和以經濟觀點管制製程。在統計製程管制方面,本研究在製程的第一階段建立個別等級的EWMA管制圖和合併的EWMA管制圖以快速地偵測出影響個別等級產品品質特性之非機遇因素是否發生及同時影響所有等級產品品質特性之非機遇因素是否發生;在第二階段建立個別等級的選控圖和合併的選控圖以快速地偵測出影響個別等級產品品質特性之非機遇因素是否發生及同時影響所有等級產品品質特性之非機遇因素是否發生。利用這些管制圖不但考慮到前後製程的關係,在製程失控時更可明確地劃分各個子製程的責任歸屬。本研究並以資料分析比較EWMA管制圖和選控圖、Shewhart Individual管制圖與Hotelling 管制圖的診斷效果。在經濟設計方面,本研究發展經濟設計的EWMA管制圖和選控圖以分別監控生產兩個等級產品之兩階段製程。文中將製程表示為更新過程,而更新過程中每一個循環又被表示為馬可夫過程,於是利用馬可夫鏈方法及更新過程性質可導出成本函數。由於導出的單位時間成本是管制圖設計參數的函數,故用最佳解技巧即可決定設計參數的最佳值。文中並以數值分析與例子說明經濟設計的EWMA管制圖和選控圖的設立及應用。
|
32 |
電視新聞製播品質管制--ISO 9002應用之研究黃雅婷, Huang, Ya-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電視新聞是多數民眾的重要資訊來源,而電視新聞的競爭在眾多衛星頻道加入戰局之後,由原本三家無線電視台的競爭,轉變成為百家爭鳴的激烈戰況。新聞品質對電視台而言,代表其形象與重要財源收入。對於電視台管理階層而言,引進一套能兼顧提昇經營績效與獲利能力的新型態管理模式,是相當值得嚐試的做法。
ISO 9000系列是由製造業所發展的一套品質管理模式,其主要理念是將企業經營視為品質經營。此一針對「品質」要求所發展之管理方法,逐漸擴大應用至其他產業時,ISO系列即成為企業追求經營績效的一套方法。企業追求全面品質管理時,品質管制是最基本的要求。ISO 9000系列提供了一套品質管理系統與三種品保模式(9001、9002、9003)。既然新聞的產製對於電視台而言十分重要,本研究根據電視新聞製播內涵、ISO 9000系列內涵、品質管制基本概念等相關文獻探討,試圖將電視新聞製播品質管制與ISO 9002品質管理系統條文相結合,找出兩者間相互為用的關係。做為電視新聞管理人員在引進ISO 9002品質管理系統,提供其新聞製播品質時的參考。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品質管理對於電視新聞的意義、目前電視新聞品質管制所面臨的問題、如何將ISO 9002品質系統認證應用於電視新聞製播各階之品質管制,以及ISO條文的優先性與適用性如何。本研究所得之結論如下:
一、 新聞製播品質管制引進ISO 9002品質管理系統,可以幫助新聞組織重新思考增進新聞品質之管制事項。
二、 使新聞製播作業流程與品質要求成文,降低「人」的因素所造成的錯誤。
三、 對於新聞品管提供積極的預防錯誤的功能與助益,但對於提昇新聞品質的內容表現上有其限制。
四、 藉由教育訓練使新聞從業人員體認新聞品質管理的意義藉以提升整體品質管理意識。
五、 通過ISO品質系統認證不代表對新聞品質的保證,應不斷進行品質改進的各種管理工具的嚐試。
六、 實施ISO品質管理系統有助於重新思考新聞部組織架構之現況。
七、 正視在新聞品質管制的過程中,「人」的因素所造成的巨大影響。
八、 落實新聞人員作業品質之稽核與教育訓練,積極提昇人力素質。
九、 電視新聞部門推行ISO 9002品質管理系統之條文優先性依序是:4.10檢驗、4.1管理責任、4.2品質系統、4.8產品鑑別與追溯性、矯正與預防措施、4.13採購、4.6採購、4.9製程管制、4.15搬運儲存包裝防護與交貨、4.7採購者供應品管制第、4.19服務、4.11檢驗量測與測試設備、4.5文件與資料管制、4.20統計技術、4.16品質記錄管制、4.3合約審查、4.18訓練、4.12檢驗與測試狀況以及4.17內部品質稽核。排名愈前者,表示其與新聞品質、新聞製播效能之相關性愈高,受訪者認為此類條文在引進ISO品質管理系統時應優先採納應用。
十、 電視新聞部門推行ISO 9002品質管理系統之條文適用性依序是:4.1管理責任、4.3合約審查、4.9製程管制、4.2品質系統、4.8產品鑑別與追溯性、4.13不合格品管制、4.7採購者供應品管制、4.10檢驗與測試、4.15搬運儲存包裝防護與交貨、4.6採購、4.20統計技術、4.14矯正與預防措施、4.11檢驗量測與測試設備、4.5文件與資料管制、4.16品質記錄管制、4.19服務、4.12檢驗與測試狀況、4.18訓練以及4.17內部品質稽核。適用性排名愈前面者,表示條文實際應用於新聞製播品質管制實務時,在執行上困難度較低。
|
33 |
環境污染管制策略之研究--獎懲誘因機制與賽局模型之建立 / A Study on Strategi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s - The Establishments of E/P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Game Model陳錫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工廠設置與土地使用、土地區位關係密切,而污染通常為工業生產之副產物,為較有效管理廢棄物污染之防治與處置,也考量工業區集中設置管理之規模效益,因此依相同污染性質廠商集中於相同區位設置符合效益目標;然而是否將工業生產的廠商集中設置管理即能達成污染管制目標呢?污染管制的目標究竟為何?達成的方法為何?污染管制與土地使用存在何種關係?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以達成 「最適污染量」為核心,研究內容擬由效率觀點出發,首先探討 「效率」之意涵與種類,再藉由效率的主要評估準則,比較分析目前有關污染管制或污染控制的諸項策略,了解其優缺侷限與問題所在;其次研擬環境污染之自動申報機制,建立 「申報獎懲誘因機制模型」,促使廠商願意主動提供較為正確而迅速之相關污染訊息,幫助政府制定正確之環境政策與有效之污染管制措施;續進一步應用賽局理論建立 「污染管制賽局模型」,解決因環境訊息木對稱所引生之道德危機代理問題,最後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污染是一種公害、是一種負面公共財而且具有外部性,人們也不喜歡它,放任它又會產生過量生產、過量污染,反而威脅人們的健康,可是某種程度上它又是社會 「必要之惡」(社會成本)。因為污染與人人都切身相關,所以,管制污染在其一適當水準是很重要的事。目前主要污染管制方法有許多,主要為行政管制策略與經濟誘因策略等十餘種,但法有哪一種方法是實際很有效的,有時候須依污染性質而雙管齊下,有的時候多管齊下也很難有好的成效,所以目前的做法尚難以達到目標。
因此本研究主要建立兩種理論模型,以幫助污染管制目標之達成。在「申報獎懲誘因機制模型」部分,研究分析認為,基於市場經濟及誘因考慮,可設計結合 「獎勵」與「懲處」二項誘因的市場機制,藉由相關參數值的賦予來掌握 「查獲率」的高低,使其滿足機率值底限之條件,以發揮本誘因機制模型之功能,亦即政府藉由掌握相對 「機率訊息優勢」以達成減少謊報機率、提高誠實申報之效果。
另在 「污染管制賽局」部分,研究分析發現,適合以 「隱藏行動的道德危機賽局模型」分析實際污染管制問題,且本研究也建立了「二人、不確定、不對稱但充分且完全訊息的靜態不合作非零和的隱藏行動道德危機賽局」,經由最適誘因契約之設計且適當賦予各參數值,以使本賽局存在均衡解,以供未來建立動態賽局及用地變更廠商污染申報管制時之參考。
|
34 |
考慮韋伯分配時S管制圖之經濟設計林淑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1956年Duncan首先提出X管制圖的經濟模式以來,各類管制圖的經濟設計即被廣泛的研究,但有關S管制圖經濟設計卻非常少。最早是由Collani and Sheil於1989年提出,他們假設製程中只存在一個非機遇因素,且其發生時間服從指數分配,但實務上製程中經常存在二種或以上的非機遇因素,而且故障率並不一定為固定的,所以本研究係探討製程中存在二個非機遇因素的情況下,擴展其發生時間之分配至範圍較廣的韋伯分配,並藉由Banerjee and Rahim(1987)的更新方程式方法建立S管制圖之最適設計。
在資料分析方面,本研究分別對連續性及非連續性製程,利用最佳化技巧,求出不同成木和製程參數組合下的最適設計參數值及最適單位時間成本。再利用變異數分析、回應圖分析及敏威度分析,決定影響設計參數的重要製程及成本參數。以供管理者決策之參考。關鍵字:管制圖、韋伯分配、經濟設計、更新理論。
|
35 |
泰山電子公司品質改善個案研究 / The case study of the imporovemnet of quality for EEC黃斐菁, Hwang, Fei G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幾年來,台灣企業逐漸有品質意識,但在品質技術的落實有待加強。本研究將品質技術實際運用在電子廠的生產線上,利用QC七大手法,實施一連串製程改善活動。又由於市場結構的改變及消費型態的轉變,導致工廠的生產方式也有很大改變,過去單一批量的生產型態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混合生產線的生產型態,此公司亦是混合生產線的生產型態,若採用傳統Shewhart管制圖以控制製程,既費時又費成本,因此本研究採Farnum提出的短程管制圖(Short-run control chart)來控制製程。接著引用更新理論方法建立一個非機遇因素成本模式,藉著最佳化技巧可決定np經濟管制圖的最佳設計參數值。最後,Shewhart np管制圖與np經濟管制圖間的成本比較,顯現出前者有顯著地改善。
|
36 |
都市土地變更為商業區方式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 The Modification of Urban Land into Business District - a Study of Taipei City as the example沈維華, Shan, Wei Haw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地區由於經濟快速成長,人口大量集中於都市地區,至民國八十年底止,全台灣已實施都市計畫地區計有425處,都市計畫地區內人口數高達15,713,800人,占全台灣地區總人口之76.4%。在都市發展與成長快速的情況下,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實施成果與管制目標,往往與實際土地使用情形產生明顯差距,政府在辦理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時,經常會面臨土地使用分區變更的問題與壓力,目前都市計畫法中雖有規範變更方式,但僅係原則性之規定,對於實際之運作方式並沒有詳細及具體標準,因而造成諸多困擾。
商業用地是各種使用分區中使用強度最高的一類,因此在各類使用分區變更案中,所產生的爭議亦最大,本論文以台北市為例,探討土地使用變更為商業用地方式,及其實際運作之可行性。
本論文計有六章二十二節,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研究動機、研究內容、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研究流程。
第二章:本章先藉相關文獻回顧與整理,確立解決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變更問題之著眼點,並結合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及變更理論、商業區位論、平均地權理論,建立本論文之理論基礎。
第三章:本章分析美國、英國、日本等三國,採行之市地使用管制制度,並與我國現行之管制制度加以比較,探討值得借鏡之處。
第四章:分析台北市面臨之商業用地不足問題,及未來都市整體發展下,商業用地供需與調整之原則。
第五章:以個案分析方式,探討台北市非商業區變更商業區之各種方式及其實際運作可能衍生問題,並提出改進方向。
第六章:提出本論文之結論與建議。
|
37 |
能源訂價之探討 / A study on energy pricing楊佳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能源價格的波動不僅與國際經濟情勢息息相關,也會影響到國內之民生必需。此外,在能源需求不斷增加,但供給卻日益減少之情況下,可以預期未來能源價格將不斷攀高。而傳統化石能源在生產時會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污染等外部性問題。如何利用合理的能源價格使生產者與消費者做出最適當的選擇,為當前最重要之課題。
台灣為自產能源貧乏、能源進口比例程度高之國家,但政府為了維持經濟成長,降低產業的生產成本,而長期壓低能源價格。與世界各國相較,我國之油電價是相對偏低的。然而,過低的能源價格會誤導消費者,造成過度浪費之情況。因此,能源價格在訂定時,除了反應生產成本外,也應將外部成本考量在內。政府可透過各種財政工具、法律規範,來引導資源達到最有效之配置。
本文彙整了美國、英國、德國與日本相關油價、電價、影響價格因素,以及統計資料,並探討各國能源市場發展歷程、能源政策與法規等議題,希望藉由國外之經驗,做為台灣未來在訂定能源價格政策時參考之依據,並檢視我國目前之能源市場、稅制、及價格管制之政策,透過國內外油價,電價及相關分析結果,以作為我國未來政策發展及改進方向。
|
38 |
多注頭製程管制的方法葉建宏, Yeh, Chien-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昇,罐裝食品或日用品的市場需求日益增加。罐裝產業為因應廣大的市場需求,加速生產已為必然。為加速生產效率,業者多會採用多注頭的製程生產產品。
到目前為止,可用於追蹤多注頭製程是否穩定的方法很多,但大部分都只是用於注頭間產品品質特性是互相獨立的情形。本研究乃針對注頭製程間產品品質特性相關的情形,探討失控注頭對其它製程的影響情況並分別提出變數變換法及Gram-Schmidt垂直化方法建立管制圖,以期望能偵測出多注頭製程的第一類非機遇因素或會干擾單一注頭製程的第二類非機遇因素所造成。
在資料分析方面,本研究分別模擬當注頭間產品品質特性相關且失控的注頭製程不會影響其它注頭製程,及當注頭間產品品質特性具函數關係且失控的注頭製程會影響其它注頭製程等兩種情形下的資料分別建立變數變換法管制圖、Gram-Schmidt垂直化方法管制圖、X-R管制圖及Hotelling’s T2管制圖以比較其偵測效果。資料顯示我們設計的管制圖偵測力較有效。
|
39 |
都市計畫農業區多功能性績效管制機制之探討 / A study on multi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zoning mechanism for agricultural zone in urban planning district江瑞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久以來不論係都市計畫主管機關或農業主管機關,皆視都市計畫農業區為都市發展之預備用地,故對其採取寬鬆且開放之管制方式,導致農業區成為都市成長過程中被侵吞的對象,進而形成諸多待解決之課題與困境。然而,在氣候變遷且能源耗竭的今日,都市計畫農業區之劃設有其價值與必要性,即農業區不僅具基本的生產功能,更具開放空間、調節氣候、文化景觀與自然環境等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 ,故都市計畫農業區之現況著實無法回應都市實際需求與全球因應氣候變遷之潮流,而為喚起人們重視都市計畫農業區之多功能價值,本研究認為必須重新予以定位並界定其多功能性。
承上所述,都市計畫農業區因具有多功能特性,且實有存在之必要性,故如何確保其多功能性之發揮亦極為重要。都市計畫農業區需要一個積極、具有彈性且重視基地環境與容受力之機制加以調整,而績效管制其特性即為一種極具有力量的管理系統,其考量土地利用效率、環境永續發展、社會公平性與減少外部成本之目標下,以績效管制項目取代僵化的容許使用項目並保護環境脆弱地區,提升計畫方案設計之品質,但同時給予每個基地更多彈性,進而執行與完成計畫以達成規劃之目標。因此,本研究認為都市計畫農業區急需引入績效管制機制,以管理於農業區上活動時產生之負面外部性,並發揮多功能特性之外部效益,同時解決傳統使用分區管制缺失等現況課題。又,研究目的可分為兩項,即:1.藉由重新界定都市農地之定位與多功能性,確認都市計畫農業區之存在價值與必要性,並保護重要且具永續性之農地再生資源;2.建立績效管制機制以確保都市農地多功能性之發揮,並研擬後續相關配套與改善措施,提供政府於規劃與管理都市計畫農業區時之參考。
綜合文獻回顧、理論基礎、國外個案之分析探討與專家學者問卷調查結果,本研究得到之結論,包含:1.確立農地保護理念;2.都市計畫農業區應明確定位;3.都市計畫農業區績效管制機制之建構。而研究結果之建議則有五點,即:1.訂定農地上位計畫並加強空間規劃;2.相關法令檢討與修正並確實執行法規內容;3.都市計畫農業區專案通盤檢討與劃定功能特性;4.制定都市計畫農業區績效管制規則與監測管理系統;5.加強政府之間及對民眾之溝通與宣導。
|
40 |
國內民用航空運輸業之聯合行為—從公平交易法角度探討蔡宜兼, Tsai,Yi-Ch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航運輸業因其沈沒成本高、公用服務事業、以及飛航安全維護等特性,為避免因惡性競爭造成消費者與業者雙輸的局面,長期以來民航運輸業皆屬管制性產業,其市場之進入退出(特許權)、運費費率制定、服務水準(如班次頻率、等待時間等)等皆有管制標準,以維持民航業者市場之運作。惟長期管制下雖避免航空是夜間之惡性競爭,但反而造成經濟無效率上,損害整體公共利益。因此1970年起自美國開始,世界各國之航空事業陸續朝向解除管制,即所謂「開放天空」(open skies)之政策方向發展。
解除管制後雖使票價降低、座位數、航線數等服務水準提高,但航空事業間也因為加入者眾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業者為了爭奪市場占有率,大量擴充機隊並搶佔機場時間帶,然國內外景氣不佳造成業者虧損累累,為求自救之道,航空業者間開始為各種聯運、聯營等聯合行為,以降低市場間競爭狀態。而此種「聯運聯營卡特爾」,是「經濟上企業主體聯合起來影響(阻絕或減少)市場競爭之行為。是一種最古老、最典型之限制競爭,其人為之勾結、操縱,對競爭可能產生之壓抑、排除與對市場之妨礙,乃所共認」,其行為在商業倫理上具有高度可非難性,是以為各國競爭規範所不許,亦為我國公平法第14條所禁止,但如航空業者經營上確實有不景氣之情況,亦可循公平法第14條第一項但書申請例外許可,在公平會『濫用禁止』之監督下,為符合整體經濟與公共利益之『合法聯合行為』。 航空業者欲為聯合行為,除向競爭主管申請豁免外,依公平法第46條亦可在其他法令規定且不抵觸公平法立法意旨之範圍內下,豁免於限制競爭之責任
公平法第46條所謂「其他法令規定者,於不抵觸本法立法意旨」,是競爭法與產業管制法競合時處理之途徑時,除考參考競爭主管機關建立之『判斷標準』外,學者蘇永欽亦對此提出審核密度標準:1、除外適用是否基於經濟因素考量;2、立法時點先於或後於公平交易法;3、立法原則有無維護競爭秩序之宣示;4、決策過程中有無公平會參與協商等四項,另學者吳秀明亦提出補充之見解,認為「對於管制機關之管制有效性與能力」,亦需加以考量。本文則認為除上述標準與意見外,競爭主管機關與管制產業主管機關應循公平法第9條第2項「商同」之機制,再從公平法第一條之立法目的著手,考量競爭利益與管制利益兩者為綜合之權衡考量(trade-off),選擇最有利於整體經濟與社會利益者,為該產業該聯合行為之豁免與否之檢討。
而實務上公平會實務上核准或處分航空公司聯合行為的案例並不少見,較重要者有遠東、復興航空公司的『票證免背書轉讓』案以及遠東、復興、立榮、華信『聯合減班』案,前者立論翔實,從『票證免背書轉讓』制度,背後的『拆帳協定』,推導出機票價格僵固性之問題;後者則牽涉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與管制產業俘虜(capture)理論之問題,亦進一步促使民航主管機關與競爭主管機關針對民航業者之聯合行為,建立『民用航空運輸業申請聯營許可審查辦法』,使之全面納入規範
|
Page generated in 0.019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