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04
  • 191
  • 13
  • 2
  • Tagged with
  • 206
  • 206
  • 87
  • 78
  • 66
  • 57
  • 55
  • 53
  • 51
  • 38
  • 37
  • 32
  • 32
  • 30
  • 3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61

影響台灣上市公司益本比與市場價值因素之研究 / The effectors of E/P ratio and market value of Taiwan stock market

黃浩平, Huang, Hao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益比評價法,是一簡單易行的股價評價法。本研究即試圖利用臺灣證券交易所公佈之上市公司財務資訊及證券統計資料,探討影響臺灣上市公司益本比和其市場價值的因素及其相互間之關係,以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探討臺灣股市大盤長期走勢的漲跌,發現自民國71年底起至81年底止,恰巧涵蓋了盤整、上漲及下跌完整的循環週期。故本研究乃選定上述研究期間,總計11年,並依臺灣股票市場大盤加權股價指數的漲跌區分為:盤整期(71-74年底)、上漲期(74-78年底)及下跌期(78-81年底)三期。各期均分別利用「益本比」及「市場價值」為因變數,並在「年度盈餘標準差」及「單季盈餘標準差」兩種基準下,與「土地資產」等11種解釋變數,先進行皮爾森相關分析。剔除與「現金股利」相關性太高的「股利發放率」變數後,再將各變數的變動率,進行多元迴歸分析。   實證研究結果發現:   一、益本比方面   1、盤整期間,益本比的變動與「現金股利」及「股票股利」的變動有正相關關係,而與「每股年度稅後盈餘標準差」或「每股單季稅前純益標準差」的變動有負相關關係。   2、上漲期間的模式均不顯著,雖有「現金股利」的變動與益本比的變動,有正相關關係,但亦僅供參考而已。   3、下跌期間,益本比的變動與「金融信託機構法人持股比率」及「股票股利」的變動有正相關關係,而與「非金融信託機構法人持股比率」的變動有負相關關係。   二、市場價值方面   1、盤整期與上漲期的模式均不顯著,但上漲期的模式接近顯著,故列出上漲期,市場價值的變動與「土地資產」、「現金股利」及「每股年度稅後盈餘標準差」的變動有正相關關係之實證結果,供投資人參考。   2、下跌期間,市場價值的變動與「特別盈餘公積」及「每股年度稅後盈餘標準差」的變動有正相關關係,而與「金融信託機構法人持股比率」的變動有負相關關係。   三、實證結果發現,除了上漲期的市場價值外,可能因「每股單季稅前純益標準差」的資料較新,其多元迴歸分析結果的模式顯著性較應用「每股年度稅後盈餘標準差」為解釋變數者為佳(但相差不會太大),且其解釋力前者亦較後者稍強。   四、在益本比方面,盤整期與上漲期投資人均重視「現金股利」。下跌時,則重視「股票股利」、「非金融信託機構法人持股比率」與「金融信託機構法人持股比率」。在市場價值方面,投資人在股票上漲時,除了「股利成長率」、「每股稅後盈餘」外,亦非常重視「土地資產」的潛在增值利益。無怪乎股市上漲時,所謂的「資產股」漲勢特別凌厲嚇人;而下跌時「特別盈餘公積」與「盈餘(不管是年度稅後盈餘,或單季稅前純益)標準差」的顯著性,似可解釋為:有內涵的公司在股市下跌時,較受投資人的青睞。   五、「預期盈餘成長率」與「個人投資者持股比率」在任何時期均不顯著,則說明了臺灣股票市場以散戶投資人為主,及其較不重視基本面分析的特殊現象。
62

機構投資人交易行為對股票市場之影響:以國內共同基金為例 / On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s Trading Behavior to Stock Market--A Case of Taiwaness Mutual Fund

杜樹森, Du, Shu S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政府開放外資法人投資國內股市,以及開放新投信的設立以來,機構投資人在股市的地位便日益重要,其交易的動態也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然而,機構投資人是否扮演好了穩定股市、促進發展的角色,仍受到一些質疑。 本研究以共同基金為例,主要的目的便在於探討機構投資人是否存在herding和positive-feedback的交易行為,以及其對市場穩定性的可能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共同基金的交易行為的確存在有herding的現象,且參與交易基金家數愈多的股票,其herding的程度愈明顯。而在feedback策略的使用方面,則無一致的證據可以支持共同基金使用positive或是negative的策略。而實證結果也發現,共同基金的herding行為會增加股市的波動性,同時共同基金無論使用positive或是negative的feedback策略,也都會增加股市的波動性,而可能使得股市更加不穩定。
63

檢定融資融券比率對股票報酬率之影響

王端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信用交易市場規模擴大並且證券信用交易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因此本研究是希望透過對下列兩課題的實證分析,以為投資大眾所參考及運用。兩研究主題分別為:(一)停止融資買進與停止融券賣出對股票報酬率的影響。(二)融資融券餘額與股票報酬率之互動關係。   實證的進行乃蒐集民國八十年元月至民國八十二年元月的資料,以此期間符合得為融資券標準之所有股票為研究對象。   針對上述兩研究主題,實證過程主要可分為下列兩部份:(一)以介入分析模式來探討停止信用交易對股標報酬率的影響。(二)以VAR模型及ARCH模型來探討凈融資融券餘額增加率與股票報酬率間之動態互動關係。   所得結論如下:   (1)停止信用交易對股票報酬率的影響:   停止融資或停止融券對股價之影響效果多不顯著且是短暫的。因此若主管機關欲以此作為控制股價波動的工具,則可能並沒有預期之效果。   (2)凈融資融券餘額增加率與股票報酬率間之動態互動關係:    (A)VAR模型分析結果:    不論是凈融資融券餘額增加率或股票報酬率皆受自己的前期所影響。此外,當期凈融資融券餘額增加率亦受前期股票報酬率之影響,顯示股價的提昇將促使下一期融資買進的增加。但市場上技術分析若欲以前期之信用交易餘額來預測未來股價走勢,其有效性將令人存疑。    (B)ARCH模型分析結果:     (a)當期的凈融資融券餘額增加率與當期的股票報酬率有同步之反應,因此股價對於公開資訊(凈融資融券餘額之變動)有立即之反應,但須注意的是此反應僅為暫時的,下期並不受影響,甚至有過度反應之現象。     (b)股票報酬率與凈融資融券餘額增加率皆受其自己的前期所影響,只是影響大小不一。
64

可轉換公司債宣告與發行對公司股票流動性影響之研究 / The effect of convertible bond announcement and issue on stock liquidity

簡子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可轉換公司債相關法規與市場的逐漸完善,越來越多公司使用可轉換公司債進行籌資,然而許多研究報告皆顯示,可轉換公司債之發行對於公司會產生負面影響。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於探討可轉換公司債宣告與發行對於發行公司股票流動性所造成之影響為何。本研究以國內1997年至2009年間曾發行國內可轉換公司債之公司為樣本,以宣告日及發行日建構三種不同觀察期(圖3-5-1),利用事件研究法計算發行公司股票流動性指標(成交量、成交值、週轉率)因可轉換公司債宣告與發行所造成之變化程度,並進一步以多元迴歸法(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分析,探討可能影響股票流動性變化程度的重要因素為何。 本研究之實證結果如下: 1.發行公司股票成交值及週轉率在發行日後較發行日前皆顯著下降;在宣告日前後部份,股票成交值及週轉率在宣告日過後亦顯著下降,但若剔除2001年10月前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使用發行日代替宣告日該部份之資料,則僅股票週轉率呈現顯著下降;與宣告日前公司股票流動性相比,發行日過後公司股票成交值及週轉率皆顯著下降。 2.根據迴歸分析,發現大盤成交量變化、股價變化、股價波動率變化、市價淨值比及成立年數皆可能影響公司股票流動性變化幅度,前三項變數對異常股票流動性變化的迴歸係數為顯著的正值,後兩項變數的迴歸係數則為顯著的負值。至於內部人持股比率、獨立董監席次比率的迴歸係數則並不顯著異於零。
65

次貸金融危機對國內指數股票型基金績效之研究 / Researching in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exchange traded fund.

張晋嘉, Chang, Jin Jar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探討美國次級房貸金融風暴對於國內指數股票型基金績效之影響。以金融風暴中最受矚目的雷曼兄弟破產日2008年9月15日為事件日,且以國內最早發行的6檔指數股票型基金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以事件分析法進行研究。本論文的目的為助於了解次貸金融風暴,對我國股市整體性之影響,以及投資人在金融環境以及經濟前景不明之時代,是否能藉由投資指數股票型基金,達到財富的相對保全。而由於樣本中6檔指數股票型基金各具特色,也可比較其績效,以作為投資策略設計之參考。 不同於傳統的開放型基金或封閉型基金,指數股票型基金的特色在於不主動調整投資組合,且具有市場買賣交易容易、基金管理費用較低、稅與交易成本較低、基金的投資組合公開且透明、基金的報價迅速且與股票市場同步化,以及可融資融券的設計等便於一般人投資的優點。 研究樣本: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TTT)、寶來台灣中型100基金(TMT)、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基金(FTT)、寶來台灣電子科技基金(PTE)、寶來台商收成基金(PCP)及寶來台灣金融基金(PTF)等6種國內指數股票型基金。 研究期間:以2008年9月15日作為事件發生日,探討事件發生前29天到事件日當天,與事件日發生後一天到事件日發生後30天,兩個區間做為討論。 報酬率的衡量: 一、異常報酬率(AR)的計算。 二、累積異常報酬率(CAR)的計算。 三、平均異常報酬率(AAR)的計算。 四、累積平均異常報酬率(CAAR)的計算。 異常報酬的統計推論: 一、t統計量檢定法。 二、橫剖面法。 實證分析及結果:從累積異常報酬實證可以看出,次貸金融危機對於寶來金融影響最大,台灣50影響最小。
66

台灣股票市場對勞動參與之影響 / The Effect of Stock Market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童偉碩, Tong,Wei-Sh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相關數據可知,台灣民眾涉入股市甚深,故股市的榮枯將直接影響到財富高低,也直接的影響消費與勞動參與的變化。當股市大幅上漲,理論上會出現三種效果。第一種為財富效果,當股市上漲,投資股票的勞動者之財富大幅增加,將會產生財富效果,進而使勞動者退出勞動市場不再工作,導致勞動參與率之下降。第二種效果則為正向之替代效果,當股市上漲,將會使大眾預期未來工資上漲,而使得未來休閒之機會成本上升,而決定重新回到勞動市場中工作,導致勞動參與率上升。第三種效果則為負向之替代效果,因股市上漲,部分民眾會認為投資股市將可在短期內獲取高額報酬,而退出勞動市場以專心買賣股票,此舉將導致勞動參與率之下降。 綜合上述,股票市場之榮枯將反映在總體勞動參與的變化上。故本文研究目的即為探究台灣股票市場的榮枯對勞動參與之影響為何。本研究使用1978年1月至2004年12月之時間序列資料,並以加權股價指數、勞動參與率、經濟成長率與一般生育率為內生變數,以Pesaran and Shin(1998)與 Pesaran et al.(2001)所提出來自我迴歸分配落後加共整合模型(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pproach to Cointegration, ARDL + cointegration),來檢驗上述的關係。 主要的發現分為長期與短期兩部分。先就長期而言,當股票市場上漲時,不論對男性或女性的影響皆為正向關係,且影響的程度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再就短期而言,當股票呈現多頭格局時,可發現股票上漲對男性勞動參與率的影響為正,但其效果非常小,幾乎為零。但股票上漲對女性勞動參與率的影響則是負向關係。除此之外,股票市場榮枯對男性與女性勞動參與之影響效果隨年齡上升而增加,亦即對越接近退休年齡層的勞動力影響越大。最後,為了降低實證模型發生錯誤的機會,並使研究過程更為嚴謹,於是對本文模型和估計結果使用更多的方法加以檢定。 / The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ck market an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This study adopts official time series data of monthly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weighted stock index, general fertility rate, real GDP growth rate from 1978 to 2004, and the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RDL) approach to cointegration proposed by Pesaran and Shin (1998) and Pesaran et al. (2001). The main finding of this study is that stock market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Taiwa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in the long run. In the short run, stock market has a slightly positive effect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male, but negative effect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female. The result is reasonable but not similar with the finding in America provided by Chen and French (2000).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the stock market o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creases by age. Final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istakes occurred in positive models and enable the study more rigorous, then uses more methods to test the models and the result.
67

台灣卓越50指數ETF機制特色及迅速成長因素分析

黃昭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研究以台灣首檔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代碼0050,英文名稱:Taiwan Top50 Tracker Fund (簡稱TTT)為研究對象,以個案研究方式探討其在台灣當時之市場環境下在短期內進行多項法規修訂與首創獨步全球的集合實物申購機制,促成其資產規模的成長創下世界紀錄,由上市時的42.87億元,至2004年6月30日達448.61億,短短1年的時間,資產規模增加10.46倍;而基金單位數也持續成長至1,003百萬個單位,較掛牌時的116百萬個單位也大幅成長8.65倍。而該產品開發團隊發展出全球首創之『集合實物申購』初級市場營運模式,順利讓政府相關特殊基金得以將其部份持有股票進行轉換,使得台灣50指數ETF中65.6%的基金資產規模源自於此,本次報告將分析及證明其關鍵地位。
68

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策略研究

林翰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研究主要在於運用追蹤各國指數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來形成國際性投資組合,以長期持有為主搭配市場擇時策略以改進投資績效並比較各種策略下的投資組合表現。就投資組合組成方面:1.效率前緣投資組合是能有效的分散風險的,但實際操作的結果發現其投資組合權重比例很容易受樣本以及取樣期間所影響。2.基本面投資組合由於各國的經濟基礎不同,所以只用一般總體經濟通則來預測各國股市未來的表現其實很容易產生盲點。就擇時策略來說:1.長短利差擇時策略的優點在於買入或賣出的判斷,決策時點明確且交易次數較少。缺點在於容易產生錯誤訊號且錯誤訊號易連續產生。2.移動平均擇時策略的優點在於買賣的上下限明確,能有效的利用報酬的波動性而提升績效。缺點在於:買賣決策需具有即時性,決策延遲則投資績效將會被嚴重影響。 國際性投資組合與擇時策略結合後可發現基本面分析投資組合的績效表現最較佳,可獲得較高之報酬。但其所承受之風險也較其他投資組合來的高,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方式;效率前緣投資組合則為一種對風險較為趨避的投資方式;等比例投資組合若能與擇時策略搭配,從投資績效表現來看不失為一較適合一般投資大眾之投資策略。將風險分散(投資於追蹤大盤的ETF)再分散(組成國際性的投資組合),以長期持有的方式且運用擇時策略避開空頭市場的損失(化被動為主動),確實是能為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投資績效的。
69

總統選舉對法國和台灣股票市場的影響 / Impacts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s on the Stock Markets of France and Taiwan

雷坤霆, Quentin Lestr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總統選舉對法國和台灣股票市場的影響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especially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nd stock markets has been a topic widely cove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propose in this research to focus on France and Taiwan, two free countries regarding the civil rights and politic liberties, with a direct presidential election system. We will put them in perspective and analyse i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an be identified, regarding the presidential market cycles and the presence of abnormal returns around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comparison of the US. Regarding the presidential market cycle analysis, a very close, but not significant pattern has been found for both French indices compared to the US. The TAIEX in Taiwan shows a very different pattern as Yearly Average Return are alternative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suggesting two cycles in a presidential term. This observation is not applicable for big and mid-caps indices in Taiwan. In addition, not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have been found between the YAR of big and mid-caps indices for the two countries respectively. Analysing the abnormal returns, significant positive CAARs are found for Taiwan big and mid-caps. For the big-caps index, this result is found for the (-28, 28) period while for the mid-caps, the associated period is (-28,-15) days before the election. The loss of the incumbent shows significant strong negative CAAR for the 1-month period prior and after the elections. The win of this one shows significant positive CAAR for the period associated to the 15 first days of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The win of the party in power shows the same results, only when we consider big-caps indices.
70

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組合最適避險策略 / A Study on ETF Portfolio and Optimal Hedging Strategy

田玲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台灣投資人的角度,探討是否可利用指數股票型基金來建構投資組合,以期能較投資於單一市場能有更佳的投資績效。同時利用期貨契約進行價格、匯率風險之規避。 在2002年8月至2005年1月的研究期間,本研究之投資組合現貨部分,是利用24支於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指數股票型基金與台灣TTT,套用傳統之Markowitz平均數—變異數模式,並考慮不同程度之Home-Bias下,建構出六群組的投資組合。避險策略部分,乃使用交叉避險模型,利用S&P500指數期貨、美元指數期貨、台股期貨進行避險,以期達到持有期間風險最小之目的。並根據匯率的波動情形,再將樣本區分為匯率波動較和緩與相對劇烈的兩子期間。以探討在上述投資策略下,國際投資組合在避險前後是否同樣具有分散風險之優勢,以及避險前後的績效差異,最終希望能對台灣投資人在投資決策上有一適當建議。 本文重要結論如下: 1.本文選取之指數股票型基金,大多數具有複製指數報酬之能力。但是,其投資風險並非僅單純反應當地股市之變動,而是存在部分風險來自掛牌市場的變動。 2.台灣人利用投資指數股票型基金,的確能達到風險分散之目的。避險後,能更加強投資組合在風險分散上的優勢,平均而言,與僅投資於台灣股市相比,未避險之投資組合能降低標準差約15%,避險後之投資組合能再降低標準差約33%。 3.管投資人欲規避的是價格風險或是匯率風險,維持一貫的風險趨避態度並以期貨契約管理,反而是一種機會的損失。如果希望能在價格風險因子呈現有利走勢時仍要避險,不宜使用本研究所使用之追求變異最小之避險模型來設定策略。 4.用期貨契約進行最適避險策略,以等比例投資組合的避險績效最佳。可能之原因為,等比例投資組合其權重相等,配合此避險策略,能同時兼顧匯率風險與股市風險,故避險效果較佳。

Page generated in 0.03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