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0
  • 38
  • 9
  • 3
  • 2
  • 1
  • Tagged with
  • 53
  • 53
  • 15
  • 14
  • 13
  • 13
  • 12
  • 12
  • 11
  • 11
  • 10
  • 9
  • 9
  • 9
  • 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世界衛生組織之研究

杜立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目的有以下兩點: 1.分析世衛的結構、程序及人事——台灣加入世衛的訴求在國內已達到一定程度的迴響。2003年美國國務院研究辦公室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65%的台灣選民支持就台灣是否加入世衛進行公民投票。 姑且不論民眾對世衛的了解程度,這份民調至少顯示民眾對此一問題已有本身的看法而不會全然無知,並且多對加入世衛持肯定態度。自1997年我國倡導加入世衛以來,國內中文期刊論文與世衛相關者呈現大幅成長。在「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系統」依篇名、關鍵詞及作者三項來搜尋得到的七十筆的論文中,1997年後發表的就占五十四篇 。然而,國內專門論述世衛起源、成立及組織架構的中文專書著作卻屈指可數。國立陽明大學一份與世衛相關的碩士論文,內容探討我國與世衛關係的演變,其中有關世衛本身的部份主要集中在第四章內,對於世衛本身的整體論述極為精簡。 筆者才疏學淺,僅試圖藉此對世衛的研究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也讓對世衛有興趣者能夠對其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2.了解世衛的功能及戰略——說明世衛過去的規劃(programme)、戰略(strategy),指出世衛的貢獻,並運用世衛對抗愛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SARS等國人所熟悉的國際疫情為例,檢視及了解世衛如何發揮功能以達到成立目標,並指出其面對的阻礙和未來的發展。
2

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之研究

徐嘉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在各國勞工安全衛生制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不僅是雇主的責任,亦係勞動者應盡之權利與義務,吾人對於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之認識,就如同瞭解勞動者參與其他事務一樣,尤其是科技變遷之後,實有其價值與必要性。 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之型態,深受其勞動者參與制度之影響。本文為一探究性和敘述性的研究,對於各國勞動者參與制度及其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進行了解,論及我國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時,兼以個案訪問調查法,實際至事業單位作深度訪談,期能了解勞資雙方對於安全衛生事務的看法以及現行安全衛生法令於事業單位實施情形與所遭遇之問題,並提出結論與建議,作為政府施政與企業規劃安全衛生措施之參考。 本文共分七章撰寫,各章內容提要如次: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以及文獻回顧。 第二章理論依據與文獻探討。本章分別就勞動者參與的基本概念、理論、影響因素以及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管理事務之概念、層次與類型加以闡述。 第三章各國勞動者參與制度概述。本章分別就德國、英國、瑞典、日本等四國之勞動者參與制度概述。 第四章各國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探討德國、英國、瑞典、日本等四國之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 第五章我國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之採討。本章就推動我國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之必要性、勞動者參與制度概述、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之現行制度以及建立我國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之評析加以闡述。 第六章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深度訪談。本章訪談四家事業單位,就訪談之基本架構、訪談資料的分析、整理出訪談小結。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本章將勞動者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制度加以歸納,並作成結論與建議。
3

工作環境權之研究 / A Study On Work Environment Rights

陳怡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工作環境權」一詞,之於我國而言,既為熟悉,又為陌生;勞工熟悉的是,知道自身「工作環境」的重要性,但陌生的是,勞工常常忽略自己的「工作環境權」,且更是對於「工作環境權」一知半解,其實「工作環境權」並非是一個新穎的觀念,早在19世紀,瑞典便已提出「工作環境權」之觀念,且更進一步將該國的勞工保護法,修正為工作環境權法,將狹義的工作廠所之安全衛生觀念,延伸至勞工生理、心理的舒適感,使得所有的勞工能得到最高規格的安全衛生保護以及最舒適之心理環境,且亦重視人因工程之發展。 基此,世界各新進諸國,如英國、美國、日本等皆以此觀念加以修正該國之安全衛生法規,以及提倡「工作環境權」觀念之實踐,也紛紛復與勞工參與安全衛生之「勞工參與權」,而「勞工參與」之所以重要,乃係因勞工本身對於自身之工作環境最為了解與熟悉,經由勞工參與安全衛生事務之決策,可以使工作環境之改善更加徹底,也因為有勞工自身參與決策,使得工作環境可以達到讓勞工身心舒適之狀態,而「工作環境權」之內容變首重在於「勞工參與」,因此「勞工參與」變為整各勞工「工作環境權」實踐之核心。 世界先進諸國,如英國、美國、日本以及瑞典來看,對於「工作環境權」之實踐,已慢慢的從國家一手主導(法令之制定)轉而與勞資雙方進行「社會對話」之模式,而國際組織如國際勞工組織、歐洲聯盟也訂定出相之工作環境權「社會對話」模式,如國際勞工組織155號公約、歐盟的89/391架構指令;每一個國家、國際組織在「工作環境權」發展之模式不盡相同,且各有各的特色,但其共同目標皆為發展出工作環境權「社會對話」之實施,而此更為我國所長期缺乏之模式,我國之勞資關係係國家統合型態,勞資雙方之間之權利義務皆由國家加以立法規範,加上工會力量功能長期不彰、力量薄弱,因此工作環境權之「社會對話」模式變難以實踐,基此「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國際組織,以及近諸國之相關規範、模式,是值得我國去效法,由於我國普遍「工作環境權」觀念薄弱,因此,在執行勞工「工作環境權」之實踐,需費工夫,故應由事業單位先實踐勞工「工作環境權」,使勞工參與安全衛生事務,再進一步進行勞資政三方之社會對話,真正的傾聽勞工內心的聲音,重視勞工於工作環境中的諸多壓力、不滿,方能使得勞工有一個屬於自己真正舒適的「工作環境」。
4

勞工對工作場所安全衛生認知與影響之研究--以加油站為例-- / A study on workers’ cognition of workplace health and safety and its influences --using a gas station as an example--

張嘉成, Chang, Chia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加油站勞工對工作場所安全衛生認知與影響現況,探討個人屬性與安全衛生風險認知之關聯性、個人屬性與安全衛生影響之關聯性及安全衛生風險認知與安全衛生影響間關聯性,研究並提供為主管機關改善勞工安全衛生及勞工強化本身安全衛生認知參考,俾能建立加油站勞工對工作現場安全衛生正確的認知進而發揮正面的影響,有效降低加油站意外事故發生之頻率,提供加油站勞工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並使每位到加油站;加油、購物、洗車、保養車輛的消費者皆能同樣享受優質的服務與安全的保障。 本研究經實證研究分析歸納結果如下: 一、個人基本資料部份,加油站勞工性別以男性占64.7%較高,年齡分佈以21-30歲占56.9%較高, 教育程度以大學占70.9%較高,安全衛生訓練頻率以2次以下占73.1%較高,勞工工作年資以ㄧ年以下占42.2%較高。 二、安全衛生風險認知部份,以「加油站應嚴禁煙火」同意度最高佔76.9%,可見絕大多數的人同意加油站應嚴禁煙火。其次是「油罐車裝卸油料會造成空氣污染且容易造成火災」同意度佔70.6%,可見絕大多數的人認為油罐車裝卸油料具有潛在危險性且容易造成空氣污染。 三、安全衛生影響部份,1.對自我要求構面分析以「你會參加公司舉辦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題項同意度最高佔64.1%,可見絕大多數的人會參加公司舉辦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以「你在工作過程中會經常保持高度的警覺性」題項同意度最低佔48.1%,可見絕大多數的加油站勞工在工作過程中注意力往往不集中,缺乏高度警覺性容易造成工作場所工安事故。2.對顧客要求構面分析以第29題「你發現加油車輛未熄火加油,你會拒絕加油」同意度最高佔71.9%,可見絕大多數的人認同加油車輛應熄火加油。以「你發現顧客在加油站使用手機,你會立即制止」同意度最低佔56.5%,可見顧客大多缺乏此危機意識,加油站應加強宣導3.對同儕要求構面分析以「你發現同仁加油時未穿著防護具,如安全鞋、口罩……你會主動告知」同意度最高佔69%,加油站具有潛在危害例如化學性、物理性…等,應嚴格要求每位現場勞工應穿著防護具,以確保工作安全性。4.對公司與工作環境要求構面分析以「你發現有人在加油站動火,你會立即出面制止並告知主管」題項同意度最高佔76.9%,顯示一般勞工對加油站嚴禁煙火具有正確的觀念,遇到有人在加油站動火會立即制止並告知主管作進一步處置。以「你發現加油站不明人士逗留或放置不明物品時你會立即向主管反應」題項同意度最低佔54.3%,未達60%水準顯示加油站現場勞工極可能因工作量較大或缺乏要與教育訓練較缺乏危機意識,當不明人士逗留或放置不明物品,未能立即向主管反映,應加強訓練並實施緊急應變演練。 四、安全衛生風險認知與安全衛生影響二者關聯性分析表實證發現,個人屬性對安全衛生風險認知具有部分正面關聯性、個人屬性與安全衛生影響具有部份正面關聯性,安全衛生風險認知與安全衛生影響具有正面關聯性。 /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gas station laborers’ knowledge of their workplace and its influences,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properties and knowledge of risks of safety and sani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properties and influences on safety and sanit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of risks of safety and sanitation and influences on safety and sanit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related authorities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safety and sanitation for laborers and increasing their knowledge of safety and sanitation. This way, gas station laborers can learn the correct knowledge of safety and sanitation of their workplaces and there will be positive influences, effectively reducing chances of accidents in gas stations, providing gas station laborers safe and healthy working environments, and making sure that every consumer who goes to a gas station to fill up the gas tank of his car, shop, or have his car washed or maintained can enjoy the same high-quality services and guarantee of safety. Afte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summaries of this study are listed below: 1. In the aspect of personal attributes, gas station laborers are mainly male (64.7%). Most of them are of ages between 21 and 30 (56.9%). As fo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most of them (70.9%) had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ies. And their frequencies of safety and sanitation trainings are mainly 2 or less (73.1%). Their seniorities are mainly under 1 year (42.2%). 2. In the aspect of influences on safety and sanitation, (1)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the self-discipline construct is the percentage of agreeing with “I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safety and sanitation training provided by my company”, which is 64.1%. It is obvious that most people would participate in the safety and sanitation trainings provided by their companies. The lowest percentage is the percentage of agreeing with “I am always on guard while working”, which is 48.1%. It is obvious that most gas station laborers are not concentrated at work. Lack of alertness may lead to accidents; (2)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the customers’ requirements construct is the percentage of agreeing with question #29 “I would refuse to fill the tank when I find the engine of the tank truck is still running”, which is 71.9%. It is obvious that most people agree engines of tank trucks should be turned off. . The lowest percentage is the percentage of agreeing with “when I find a customer using his cell phone in a gas station, I would stop him”, which is 56.5%. It is obvious that most customers are not aware of the danger of using cell phones and gas stations should promote this concept; (3)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the collegues’ requirements construct is the percentage of agreeing with “when I find my colleague not wearing protection such as safety shoes, mask, etc, I would tell him”, which is 69%. There are potential dangers in gas stations such as chemical and physical dangers. It is necessary to ask every laborer working at gas stations to wear protection to ensure their safety at work; and (4)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the requirements from the company and workplace construct is the percentage of agreeing with “when I see someone using fire in a gas station, I would stop him and notify the manager there”, which is 76.9%. It means that general laborers have the correct concept of fire being banned in gas stations and they would notify their supervisors for further actions. The lowest percentage is the percentage of agreeing with “when I find a suspicious person hanging around a gas station or placing a suspicious object there, I would notify the manager”, which is 54.3%. The percentage is lower than 60%. This means gas station laborers’ awareness of danger is not sufficient due to their workloads or lack of training. Therefore they do not know they should immediately notify their supervisors when a suspicious person hangs around or places a suspicious object in a gas station. Their training should be improved and emergency response exercises should be conducted. 3. In the aspect of knowledge of risks of safety and sanitation, the highest agreeing percentage of agreement is the percentage of agreeing with “fire should be banned in gas stations”, which is 76.9%. It is obvious that most people agree fire should be banned in gas stations. The second highest percentage is the percentage of agreeing with “tank trucks refilling gas stations may cause air pollution and increase the chance of fire”, which is 70.6%. It is obvious that most people agree tank trucks refilling gas stations is potentially dangerous and may cause air pollution. 4. After conducting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of risks of safety and sanitation and influences on safety and sanitation, it is found that personal attributes are partial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knowledge of risks of safety and sanitation, personal attributes are partial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influences on safety and sanitation, and knowledge of risks of safety and sanitation and influences on safety and sanitation are positively related.
5

以有機自然堆肥廁所來改善尼加拉瓜馬拿瓜市郊之衛生及經濟條件 / Establishing a Compost Toilet Franchise for Improved Sustainable Sanitation in Managua, Nicaragua

游逸凡, Lacayo, Rodolf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Access to proper sanitation is a necessary step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acilitating access to the tools to the most basic hygienic services generates a healthier living, a more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a means to generating economic activity, and strengthens human dign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declared 2008 as 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Sanitation, setting as a target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access to adequate sani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ood hygiene practices. This project aims to help the people of Nicaragua meet that target. As of 2013, only 52% of Nicaragua’s population had access to improved sanitation facilities. This is still far below the average of its neighbor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Lack of proper sanitation has a tremendous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 on Nicaragua’s development in the areas of health, tourism, and water resources. As of 2013, the economic losses due to the lack of sanitation and hygiene amount to US$ 95 million and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growing. This business plan will cove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ECOSAN, a low cost, high quality compost toilet, which will be sold to low-income local entrepreneurs who will become franchise partners. The franchisees are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usage of the toilets in local poor communities. These entrepreneurs will receive training on how to convert the compost into organic fertilizer which could further be sold to local farms or be locally used.
6

行政院衛生署組織與職權之研究

金志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7

臺灣區棉製衛生材料業外銷拓展之研究

吳茂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綿製衛生材料以原棉製成,包括紗布、繃帶膠布。與脫脂棉等,為醫療機構所不可或缺之敷料。 本業在本省自民國初年開始發展以來,共有33家工廠先後設立。目前只餘14家,當中有仍繼續擴大者。亦有擬轉向他業發展者,在此變動參差甚大之情況下,其外銷成長卻相當神速,自57年起。每年均有百萬美元以上之外銷。惟其外銷品均屬低級品。各開發中國家均漸設廠自製,進口量將漸減少。而各先進國家之棉製衛生材料業因受成本偏高之限制,產量漸不數需要,因其生活水準較高,普遍採用高品級之衛生材料。我業者既不順應此趨勢,產製高級品,以為未來拓展舖路,反而一窩蜂式湧向織布業發展。而我織布業目前已呈供過於求之現象。衛生材料業者何以會捨本逐末?為尋找其癥結所在。本研究乃企求從外銷拓展方面加以探討,以提供業者改善其產銷實務之參攷。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沿就近代行銷學之觀念與國際貿易理論為依據,首先敘述本業之發展背景,並就其內外銷概況加以分析。其次,比較世界衛生材料主要出口國家之發展條件、外銷地區、產品類別、與行銷方法。最後就世界衛生材料之消費變動趨勢,與業者在外銷拓展上所遭遇到的問題,加以研究,並提出有效改進產銷系統之建議,俾有助於本業之長期發展。 本研究採用國際比較分析方式。就棉製衛生材料分類深究國際產銷趨向。成本利潤情況,行銷通道,市場佔有率變化等。由於國內外均缺乏完整系統之有關資料,筆者即儘可能採用調查方式,親至省內本業主要公司廠地作實地訪問,瞭解其業務情況,並獲得業主協助,提拱寶貴資料與經驗意見。雖未能因而作精確之計量分析,然據作趨勢判斷,似尚差強人意。 茲就研究所得。略述如下: 光復前,本省所需之衛生材料均賴進口。光復初期,本業仍在萌芽階段,基礎非常脆弱,全部生產不敷需要甚鉅,故仍依賴進口供應所需,其後經業者不斷努力改進,至民國45年時。脫脂棉、紗布、繃帶之品質始達國際標準,進口亦自動停止。其行銷有民間銷售、代軍方加工、 與外銷。外銷始自47年,而代軍方加工則於55年終止。其後之產量仍因外銷之展而增加。 民間銷售之對象,主要為各公私立醫療機構與少數加工業者,多係直接銷售,銷售通路較短,然資金週轉較不靈活; 而外銷多係靠進口商在各當地醫院低價得標,或由外國駐台貿易機構採購。經手之中間商人數較多,惟資金週轉靈活。外銷利潤率平均約較內銷低3至5%,此可能即為國外進口商之利潤。 脫脂棉值小體大,負荷不起高運費,遠洋地區之外銷難於拓展,歷年來均以東南亞為主要市場,57年後輸泰之數即佔90%以上,紗布之外銷偏佈30餘國與地區,59年以銷往奈及利亞者為最多,值833,707,56美元,佔20.45%,其餘依次為意大利、新加坡、與泰國等。繃帶雖能負荷高運費,但非洲地區口之市場尚為英、日等國所掌握,歐美兩洲對品質要求較高,故仍以亞洲為主要市場。59年以銷往菲律賓為最多,計達64,115.08美元,佔46.62%,次為科威特與伊朗等。 伸縮繃帶之產製始自47年。膠布則始自48年。50年起,膠布已能自給自足。其後因供過於求。故管制進口。伸縮繃帶之質地欠佳,消費者較喜用舶來品。紗布墊自51年後,始有廠商產製。但其衛生程度不可靠,各醫療機構仍多由護士自製。這三種產品,因品質未達國際標準,鮮少外銷。 英國之棉製衛生材料業因受其紡織業發達之影響,發展基早,產品種類較多,1963年共出口5,267,308鎊,當中急救包值1,08l,930鎊。膠布值784,209鎊,兩者所佔之比率較大。英外銷均經由各地之分廠或分行直接脫售。信譽良好,而以英國協與愛爾蘭為主要市場。 日本之工資上漲幅度較諸先進國家為低。在衛生材料之生產上佔有比較成本利益。因採一貫作業,品質佳,成本低,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成為我業者之勁敵,1969年前,其出口以膠布為主,1970年起則以脫脂棉、紗布、與繃帶為主。其外銷多由駐在各地之日本商社直接與各地經銷商接洽,交易簡捷,且各商社財力雄厚,能合理解決索賠問題,易於取得各進口商之信賴,又因其價格較歐美業者為低,外銷較易拓廣。 美國之塗浸藥物繃帶、紗布、與棉墊等輸出,近年來都維持在九百多萬美元左右,增長率僅約7%。1970年以銷往加拿大為最多,值1,945,796.00美元,佔19%,次為日本、委內瑞拉、與荷蘭等。急救包與急救袋之外銷呈現呆滯狀態,以1965年之輸出為最多,值268,444.00美元,亦以加拿大為最大市場。其外銷多經由各國之分行與代理商脫售,部份得利於外援法案,規定回美國採購所致。 棉製衛生材料之消費量,隨國民所得與人口之增加而上昇,顯示本業仍有發展餘地。但因其僅供醫療或部份加工業用,需求量有限,加以台灣地小,人口不多。故本業之發展端賴外銷市場之拓展。 本業自開始外銷以來,外銷額年有增長。惟在外銷過程中,仍有不少問題值得業者檢討,為求進一步拓展外銷,筆者於分析國際產銷情況後,特提出下列幾點建議: (1) 更新機器設備:應汰除陳舊之機器設備。以免因機械不良而影響品質。如漂白不一、斷線、與布邊破裂等缺點。 (2) 產品高級化:各業者之產品均在兩項左右,且均屬初級品,易受國際市場變動之影響。而各先進國對高級品之衛生材料進口需求正在增加中,我業者為順應此種需要。應設法引進新技術與新設備,產製高級品,以為未來拓展鋪路。 (3) 加強廠內品管:衛生材料品質之優劣,可由其外觀以肉眼斷定之,故可制定品質外觀標準,由廠內員工嚴格執行,對於未達標準之產品,一律不予打包出口,同時應穩定員工情緒,以減少人為因素所造成之缺失。 (4) 放寬工廠管理員之資格規定:依規定業者應聘雇一名藥劑師為工廠管理員,但目前藥劑師供不應求,薪支亦高,各廠雖依規定聘有藥劑師。然彼僅掛牌而未從事實際管理。故當局似可放寬規定,以藥劑生代之,即可收實際管理之效,亦可減輕業者之負擔。 (5) 改善出口檢驗:公家機構之出口檢驗,抽樣過少,缺少代表性,且其化驗流於形式化,常費時誤事,為爭取出口時效與減輕業者之負擔,並確保品質之提高,似可改善其出口檢驗之方式,以杜流弊。 (6) 健全外銷通路:在富有市場開拓價值之商業要地設立聯絡處,以便就地行銷,爭取經銷商之信任,同時可收集各地之行情資料,供業者參攷。或徵求可靠之代理商以推展業務。 (7) 產品包裝與品牌:消費者對棉製衛生材料之包裝與品牌甚為重視。故業者應設計適合國外市場之包裝與品牌。藉收廣告之效果,與增加市場佔有率。 (8) 應妥善處理商業糾紛:對客戶所提之索賠與抱怨,無論程度如何,均應誠懇適時加以妥當處理及公正仲裁,並應自我檢討,及與客戶多加連繫,增加互相了解。針對問題所在,提出適當之解決方法並防止其再發生。 (9) 資金融通:鼓勵辦埋外匯銀行,准出口商以承兌交單或付款交單出口單據與本票為抵押,先予以貼現,以利資金週轉與外銷之拓展。
8

公共衛生與廣州城市現代化(1901-1930's)

周瑞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衛生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過去對此問題的注意並不多,所以研究者想透過衛生問題的研究,以瞭解現今的衛生措施是如何而來,它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我們在此以廣州為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因為這是國民黨人在北伐之前,較能夠有效控制的城市。因此,了解廣州市的發展建設,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北伐之後,國民黨對於其他城市的管理與建設。再者,過去對於廣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事件的發展,忽視廣州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建設。在本研究中,我們主要探討廣州市衛生局所實行的衛生措施,對於廣州本身、廣州市民,以及現代國家政權形塑的過程,所造成的影響。 在章節上,除了導論和結論外,共分為四章。在第一章中,大致論述廣州城市的歷史沿革,以及廣州城區的空間安排,以瞭解廣州城本身的特色。接著我們探討和傳統廣州相關的衛生設施與組織,包括六脈渠、糞伕以及九善堂等。雖然這些組織或設施曾經對於傳統廣州衛生的維持起過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以及工業化對於城市環境衛生的影響,這些舊有的措施與組織日益不足以應付這一項新的挑戰,並且成為日後衛生當局必須積極設法改善的課題。 第二章中,主要探討從新政到市衛生局設置前,即1901年到1920年,由廣州官方主導的相關措施,對廣州城市衛生和民眾生活所帶來的影響。首先探討警察的設置對於城市衛生的管理,我們發現當時的警察,特別是在民初時期的警察,不但採取軍事化的訓練以維持城市的治安,警察也使用強制性的方式去禁止、取締民眾的不衛生行為。而且,所有這些取締措施,是以減少少數民眾因為不遵守衛生規範會影響到多數民眾公益為理由的。我們也稍微論述廣州在辛亥革命後,軍政府成立的衛生司對於城市衛生的管理,包括衛生司派人監督剪辮的工作,以及衛生司透過收集死鼠的方式迅速追蹤鼠疫的來源。但因為二次革命的關係,衛生司遭到裁撤,城市衛生的管理,又歸由警察專責。不過,我們也發現在衛生司和警察並置的時期裡,兩機構之間的分工關係,衛生司主要負責法令規章的制訂以及防疫、檢驗等較專門的措施,警察則以取締不衛生為主,這一分工模式,基本上一直延續到今天。 接著我們討論在這20年間,另外兩件與廣州衛生密切相關的工程建設。一件是清末時期自來水廠的興建,另一件則是民國7年拆城築路的進行。雖然廣州民眾很快就接受、使用自來水,水公司起初營運時也兼顧到社會服務,例如提供低廉的水價讓貧民使用。但是在民初以後因為水公司本身的腐敗,造成自來水廠的成效有限。要到民國18年市政府採取強制的方式將水公司收回後,自來水的水質及水量才有較大的改善。我們也發現在自來水廠的興建過程中,官方的態度是水廠能否興建的關鍵因素,地方紳商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接著我們討論市政公所和拆城築路的原因、過程及影響。雖然拆城築路的動機在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但是這措施也改變過去傳統城市街道狹小、空氣不流通的現象。只不過當時因為經費的限制,致使市政公所雖然注意到馬路渠道的修建,但只能夠因陋就簡做一初步性的改善,並造成渠道問題一直成為往後市政當局需要面對克服的難題。 接著主要是討論市衛生局成立後,一直到廣州淪陷,既1921年到1930年代間,衛生局對於舊有的城市衛生設備、組織進行改良和擴充,以及衛生局如何透過教育、強制、取締等方式,灌輸民眾相關的衛生知識,和規範、改變民眾的不衛生行為。在第三章中,我們首先探討市政廳成立的原因,以及該組織的特徵,包括該機構是廣州第一個根據西方市政制度成立的市政組織,以及市政廳各局首長皆由留學生擔任。接著我們討論衛生局在清濬渠道和改善清潔組織,如對清糞伕、清穢伕的管理,以及在廁所的改良上所做的努力。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讓廣州能夠在視覺和嗅覺上不會產生讓人不舒服的感受。以及改善外人對中國城市不衛生的印象。不過在經費有限及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下,衛生局往往只能做治標的改善。另外,我們也看到衛生局在進行這些措施時,必須和清潔工人、承辦商人以及市民等多方進行協商,甚至採取強硬的措施,以達到改善城市衛生的目的。例如衛生局將清糞的工作收回時,就必須面對糞伕、糞商以及街坊民眾之間的抗議與不滿。在最後一節中,我們討論衛生局企圖經由市立醫院提供免費看病住院的慈善服務以及其附屬的科學檢驗機構,來改變民眾的就醫習慣,和對西醫產生信仰,進而促進衛生行政的落實。 在第四章中,首先探討衛生局利用教育宣傳,如滅鼠、滅蚊、滅蠅運動,以及衛生展覽會的方式,讓民眾瞭解到疾病和細菌的關係。接著我們討論衛生局採取強制的方式要求民眾種痘以及進行大掃除等,這些措施的目的不但是要讓市民注意疾病的預防,和居家環境的整潔,也在改變民眾的傳統習慣。例如民眾習慣在舊曆年進行大掃除,衛生局則將大掃除的時間訂在新曆年年底。更重要的是,這些措施也是要讓民眾能夠自覺衛生的重要,進而減少政府在衛生管理上的負擔。在第三節中,我們也以中醫註冊和屠場的設置兩個例子,討論衛生局透過科學、細菌學的名義,對於不科學的中醫,以及不衛生的食品進行取締與規範。最後,我們探討衛生局在積極教育民眾之外,也透過衛生區劃以及衛生警察的設置,進行生死統計,不定時的抽查茶樓酒店衛生,以及提供施醫贈藥的服務,以讓衛生行政能夠更落實到街坊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
9

世界衛生組織與台灣瘧疾的防治(1950-1972) / The Malaria Control between Taiwan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50-1972

許峰源, Hsu, Feng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因應遠東國際局勢的變遷,為了防堵中國勢力,才轉而提供台灣援助。這些援助多數用於軍事防衛與經濟建設發展,後來才慢慢用於衛生實務上。在瘧疾防治方面,台灣獲得美援充裕資金,奠定穩固的基礎。只是,更不可忽視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之專業技能與全球撲瘧計畫在台灣的落實。 1950年,台灣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幸賴該組織沒有嚴格的退會規定,以及劉瑞恆、顏春輝與西太平洋區署署長方頤積的私人情誼,得以於1951年簽下《瘧疾防治協定》,與世界衛生組織開啟四年撲滅瘧蚊的合作。儘管在此之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在全球許多國家試驗DDT之效能,1952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三位瘧疾專家來到台灣,仍然從瘧疾、昆蟲學、衛生工程的專業知識,予以全盤的考察,終以矮小黑蚊為傳染媒介,掌握矮小瘧蚊習性與活動範圍,從家屋環境歸納DDT噴射效能,以及針對交通狀況、DDT噴射器具、各項人力進行評估等等。這些考察與評估,在7月「先驅計畫」試行,漸次歸納噴射區較未噴射區瘧蚊數量銳減、全部噴射與重點噴射效果相當,噴射隊組織以1-4-2模式能夠發揮最佳效能等。1953年起,瘧疾研究所同仁與國際瘧疾專家共同擴大訓練全島人員DDT噴射技術訓練,以及傳授地方人士瘧疾與瘧蚊知識等,在各界的配合下,大規模DDT家屋噴射作業得以順利啟動。1954年、1955年,台灣大抵也是在這種國際衛生合作的形式上,擴大家屋噴射的規模。其間,瘧疾研究所也適時調整方法,動員全省各界撲瘧人員,加上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的協助,撲滅瘧蚊的成果豐碩。1953年,世界衛生組織為了提供一個亞洲瘧疾知識能夠交流的平台,在曼谷召開的首屆亞洲撲瘧會議。台灣派員參加,也讓會員國掌握台灣撲瘧動態。翌年,台灣原本主辦第二屆亞洲瘧疾會議,卻因九三砲戰引發第一次台海危機,致使第二屆亞洲會議改在菲律賓召開。會後,各國瘧疾專家與世界衛生組織顧問也蒞臨台灣實地考察,讚賞台灣撲瘧工作之努力,更欽羨高雄化學廠已能夠生產出符合國際水準的DDT。從此時開始,台灣更成為亞洲地區防瘧作業的前哨站,許多亞洲會員國透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紛紛將撲瘧人員送至台灣接受訓練、考察。往後,這些來到台灣的受訓人員,必定將台灣經驗移植本國。 1955年,原本台灣與世界衛生組織之四年防瘧合作將屆,轉因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瘧疾根除計畫,使得兩者間之瘧疾防治工作,得以延續。從1955年起,台灣瘧疾防治工作目標,不再是簡單的將瘧疾壓低至某種程度,而是順應著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範本,必須歷經「準備期」、「攻擊期」、「肅清期」、「保全期」,以完成全球瘧疾根除之目標。1955年,當全球50多個國家接受世界衛生組織的援助,開始準備進行防瘧工作時,台灣在先前的努力與累積的成果上,未從頭執行所謂的「準備期」,而是延展二年DDT家屋噴射工作,進入「攻擊期」的尾段。必須要釐清的是,以往公共衛生專著中所論及之戰後台灣對抗瘧疾奮鬥歷程中,經歷過所謂的「準備期」、「攻擊期」、「肅清期」、「保全期」,其實這是移植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瘧疾根除計畫而來的,並非台灣獨有的特徵。換言之,每一個參與瘧疾根除計畫的會員國,必須按照這一套標準作業流程,歷經諸多考驗,根除瘧疾,免於苦痛。只是,當瘧疾防治的目標,從控制走向根除時,在工作層面上似乎更趨複雜了。原本,瘧疾控制只需要將瘧蚊撲滅到最低的程度,切斷傳染途徑,避免大規模感染即可。但是,世界衛生組織掌握瘧蚊是無法全數撲滅的,因此瘧疾根除必須透過「肅清期」將瘧蚊削減至最低程度,接下來必須進行「肅清期」,也就是透過衛生行政機構之監視方法,找尋瘧疾患者,投藥治療,殲滅瘧原蟲。一旦傳染源被消滅了,瘧蚊對人類即無所威脅。 當初,世界衛生組織對這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瘧疾根除計畫深具信心,只要會員國按照的「準備期」、「攻擊期」、「肅清期」、「保全期」這套標準化流程循序漸進,那麼全球瘧疾根除之目標指日可待。惟會員國社會經濟條件不一,或因DDT噴射工作未完全執行,或缺乏有效領導撲滅瘧疾之工作單位,更甚者,或疏忽了瘧患監視作業,以及瘧蚊出現抗藥性等等,導致許多國家瘧疾復發,日益嚴重。這些情況,迫使世界衛生組織不得不於1969年對外宣告全球瘧疾根除計畫的失敗,修正防治的方法,改以控制瘧疾為主。至今,世界衛生組織仍試圖歸納最佳的防瘧方法,持續為全球瘧疾防治而努力,這種推展國際衛生合作之精神,深值敬佩。 1965年,台灣根除瘧疾的背後,始於全國團結一致與國際力量的援助,得以順利進行DDT噴射作業,可以說,台灣能夠成功對抗瘧疾,實奠基於「攻擊期」的努力。不過,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的許多會員國中,完成DDT噴射作業的國家很多,雖奠定良好的防瘧根基,卻始終無法達到瘧疾根除的境界,錫蘭便是最明顯的例子。錫蘭之所以失敗,便是輕忽「肅清期」的監視作業。其實,台灣在「肅清期」、「保全期」中,也如錫蘭與其他國家般遭遇許多困難與挫折,實非外界想像般的平順。台灣也曾忽視瘧疾的監控,導致爆發小型群體感染病例,掀起瘧疾傳染危機。幸運的是,台灣每逢危機,便能透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強化各項監視方法,同時觀察其他國家的經驗而有警覺性,得以化險為夷,成為全球瘧疾根除的模範。 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除了依照《四年防瘧協定》援助台灣本島開展防瘧實務外,也因應聯合國國際合作的精神,提供台灣獎補金讓瘧疾研究所的同仁們赴外進修學業,前往全球聞名醫學中心研究,以及遠赴各國考察瘧疾流行情況,以茲與台灣比較。世界衛生組織為了提升各國瘧疾知識和防瘧技能,更多次召開亞洲瘧疾會議,讓與會的國家代表透過會議了解各國撲瘧實況,並且進行知識上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台灣出席這些會議的代表回國之後,能將全球最前沿的知識分享國內,提升整體知識水平。世界衛生組織在菲律賓馬尼拉設立國際瘧疾訓練中心,台灣與周邊國家瘧疾人才紛紛前往接受訓練,裨益各國瘧疾防治工作的推展。難能可貴的是,台灣在接受世界衛生組織的援助之餘,協助其他國家訓練撲瘧人力,甚至提供防瘧物資、器材給與他國,另外,台灣在瘧疾防治過程中,並未獨善其身。台灣瘧疾研究所很多專門人員奮鬥有成,前後應邀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顧問,前往世界各地協助很多國家抵禦瘧疾,實質的開拓台灣醫療外交之路。可惜,隨著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與翌年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後,也漸漸的中斷台灣瘧疾專家開拓醫療外交實業。直至2000年,曾經服務瘧疾研究所的連日清先生,多次前往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協助該國防治瘧疾有成,成功為台灣開拓「蚊子外交」,不僅贏得該國的讚賞,更因此獲得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在聯合國大會為台灣發聲,爭取拓展國際關係的機會。
10

イギリス領香港における近代的公衆衛生システムと「地方自治」 ―都市の衛生環境・政府と社会・特殊性と普遍性に注目して―

小堀, 慎悟 23 March 2021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2920号 / 文博第866号 / 新制||文||703(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歴史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髙嶋 航, 教授 中砂 明徳, 准教授 村上 衛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Page generated in 0.025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