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3
  • 21
  • 21
  • 15
  • 10
  • 10
  • 7
  • 6
  • 3
  • 2
  • 2
  • 2
  • 1
  • 1
  • Tagged with
  • 143
  • 36
  • 30
  • 20
  • 19
  • 19
  • 17
  • 14
  • 11
  • 10
  • 10
  • 9
  • 9
  • 9
  • 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1

Reformulating Buddhism and making a global social movement :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Tzu Chi Foundation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Huang, Ping 01 January 2011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12

Jian Shan Village: Case-Study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China’s “New Socialist Villages”

Schnaars, Paul H. 30 August 2010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13

中國農村鄉鎮衛生院改革政策分析 : 基於山東省Z市F區的個案調查 / 基於山東省Z市F區的個案調查

高纖銣 January 2010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114

廣東省佛山市公共租賃住房政策分析

聶菱 January 2012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115

Ma On Shan Community Centre and Library

Wong, Wai-lam, William, 黃偉霖 January 2000 (has links)
published_or_final_version / Architecture / Master / Master of Architecture
116

訓政時期政治體系之研究(1929--1947)

姚誠, Yao, 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政治系統理論作為分析架構。章節內容如下: 緒論;第一章:訓政理念的探討。含中山先生的訓政設計、胡漢民先生對訓政的闡釋,對於訓政爭議的言論;第二章:內憂外患的環境。含內戰與共禍、抗戰與國際情勢;第三章:訓政體系的社會經濟坴礎。含黃金十年的財攻建設、黃金十年的經濟發展、社會建設運動的開展;第四章:訓政體系的文化基礎。含政治文化的內涵、傳統中國的政治文化、國家意識的培養; 第五章:政治庄會化皂內涵與功能。含建立政治共識的基模、三民主義國民教育的確立、配合訓政建設的國民教育目標;第六章:政治參與的逐步實現。含中山先生的地方自治理論、訓政時期地方自治實施概況、非國民黨政治勢力的發展;第七章:民意的匯集與表達。含國民會議的召開、國民參政會的功能;第八章:政治傳播的綱路。含政治傳播機構的遞嬗、政治傳播方略的改進、政治傳播程序的分析;第九章:黨政姞構與黨政關係。含國民黨皂組織結構、國民政府的組織結構、黨攻關係皂運作;第十章:訓政精英的甄拔與培訓。含訓政政治就是典型的精英政治、中央領導階層的訓政精英、訓政精英的甄補管道;第十一章規則的制定--約法、法律暨規章。含訓政時期約法的制定與內容、主法的精神與程序、各類法規的頒訂;第十二章規則的執行--行攻。含國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財經政策;第十三章規則的裁判--司法、監察。含司法審判--法院、監察機關的功能;結論--訓政成效的評估。
117

中山先生主權在民理論之研究

李西潭, LI, XI-T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從西方民褚政治理論的發展探討民權主義,進而研究政治制度設計如何配 合中國未來民主政治的發展方向。計分六章,約十萬字。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旨趣、方法、架構、、範圍及限制。第二章為「主權在 民理論與民主政治」,從主權在民理論的浦源與演進及民主政治理論的發展與爭論, 探討現代民主政治中主權在民的意義。第三章為「中山先生主權在民理論的基本主張 」,剖析 中山先生權能區分、直接民權、全民政治、民權初步、建國三程序等與主 權在民相關性的理論。第四章為「中山先生主權在民理論的制度設計」、檢視中山先 生國民大會、總統、五院、均權主義與地方自治及政黨政治等為達成柱權在民目標的 制度設計。第五章「現行憲法有關主權在民理論的實踐」,分析現行憲法制定的背景 、有關主權在民的規定及臨時條款的調適。第六章「結論」,綜合評述 中山先生主 權在民的理論。
118

黃山谷詩研究

徐裕源, XU, YU-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介紹研究主要內容與範圍。 第二章生平:先簡述家世及生平,討論蘇軾及蘇門四學士等主要交遊,後由詩文來看 其為人。 第三章詩之淵源與思想:因是文學的傳統,如何表現出作家的思想,故可了解作家創 作背景及基礎,更可認識其寫作動機與目的。 第四章技法:由「標新好可」的詩風來深入探討「奪胎換骨」、「拗體」等技法,可 了解其詩形式上的特色及成就。 第五章對後世之影響:先簡述「江西派」之影響,再討論傳播於韓國詩壇之影響,可 知山谷詩在詩歌上的及其地位。 第六章結論:將五章中所討論的研究成果,加以歸納。
119

我國就業服務政策之研究

周志堅, ZHOU, ZHI-J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福利國家的就業安全體係包括三大支柱─就業服務、職業訓練與失業保險,三者 不但在精神上具有一貫性,而且尚具有連環性。此三者在我國尚未完全建立,主要因 素為缺乏法律根據,因而各項業務推動起來不甚順暢。 吾人特擇就業服務此一層面來探討,因為保障人民生存權與工作權的第一步即是人人 都可就業,而且由於我國人口結構、經濟結構、京業結構與社會結構的變遷,導致勞 動力供需狀況發生變化,使得就業服務的需求愈加迫切,進而顯示政府在運用與保護 人力資源上所扮演的角色亦日形重要。 本文以公共政策理論架構來探討我國的就業服務,期能衽充現有研究的不足,並提出 個人淺見,希有助於我國就業服務政策制定與執行之改進。 本文共分六章二十二節,其內容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就業服務政策的概念,並論述本文的研究動機、範圍、限制、方法 與分析架構,最後介紹兩種相關的理論。 第二章我國就業服務問題的形成。分別就 國父與 蔣公的就業服務思想及該問題的 背景與就業問題的現況加以分析,最後說明就業服務問題是經由那些途徑進入政府的 議程。 第三章我國就業服務政策的規劃。首先探討我國就業服務政策規劃的演進過程與相關 立法,其次敘述我國就業服務法草案的規劃,最後說明先進國家就業服務政策以供我 國制訂政策的參考。 第四章我國就業服務政策的執行。主要在探討我國就業服務之執行機構、執行經費與 執行情形及成果。 第五章我國就業服務政策的檢討。分別從政策問題的形成、政策的規劃與政策的執行 、三方面,來檢討我國就業服務政策的缺失。 第六章結論─建議。依據前述的說明與檢討,提出近程、中程與遠程的改進建議,期 能有助政府施政的參考。
120

許地山文學之研究 / A Study of Hsu-Ti-shan and His Literary Works

張惠珍, Chang Huei-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計分六章,各章章旨及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內容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現況檢討」、「研究方法與取材」及「研究侷限與發現」。本章旨在敘述研究背景,藉由研究現況的檢討,掌握值得開發的研究空間與契機,並進一步揭示論文研究的心得。   第二章為「許地山的生平與思想」。探討主題包括:「戰爭對其人格特質、生命情調的啟發」、「家庭對其人道關懷、人生哲學的造就」、「治學對其知識結構、人文素養的塑成」及「時勢對其文化態度、文化參與的影響」。本章旨在透過許地山的生平與思想的交叉論述,以影響研究的觀點,彰顯許地山人格與思想的成因,並透視其人富於時代意識的特色。   第三章為「許地山的文藝觀」。討論範圍涵蓋:「許地山的文藝創作論」、「許地山的文藝鑒賞論」和「文藝觀的淵源與特色」。本章旨在爬梳並歸納許地山的文藝思想,分別從創作論及鑒賞論兩部分,分述其具體內容,再綰合兩者,尋繹許地山文藝觀的淵源與特色。藉以掌握許地山創作傾向的理論根據,並作為進一步解讀許地山文本的準備。   第四章為「許地山作品的主題意蘊」。章分四節分別探討許地山文學作品所呈現的「生命觀照與人生態度的闡發」、「情愛觀與兩性觀的宣達」、「社會現實的揭露和批判」及「去國與懷鄉──臺灣風味的書寫」。本章旨在透析許地山文學作品的主題意蘊,再回扣到許地山的生平行誼與思想內涵,驗證許地山其文實為其人之全人格的表現。   第五章為「許地山文學的藝術表現」。就許地山文學的藝術表現,舉其凸顯的成就作一闡釋與驗證,內容包括:「許地山文學的寓言特質」、「許地山散文的賦體成分」、「許地山文學的抒情傾向」及「女性人物的理想性格與形象」。本章旨在全面掌握許地山文學的藝術特色與成就。從許地山文本的微視與剖析後,得其主要特色有三,亦即寓言特質、賦體成分與抒情傾向。再從許地山小說人物的考察,檢視其形象塑造的得失,透過歸納許地山人物性格與形象的特徵,逼顯許地山理想的人物性格及形象。   第六章為「結論:許地出文學的意義與定位」。本章旨在總結本論文的研究心得。於許地山其人其文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後,將許地山的文學回置到我國文學發展的歷史中,考察許地山文學的意義與歷史定位,獲致許地山文學的兩項意義,即許地山乃現代散文的奠基者(寓言散文的先驅)、五四文壇的臺灣代言人。 《許地山文學之研究》 論 文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許地山的生平與思想 第一節 戰爭對其人格特質、生命情調的啟發 第二節 家庭對其人道關懷、人生哲學的造就 第三節 治學對其知識結構、人文素養的塑成 第四節 時勢對其文化態度、文化參與的影響 結 語 第三章 許地山的文藝觀 第一節 許地山的文藝創作論 第二節 許地山的文藝鑒賞論 第三節 文藝觀的淵源與特色 結 語 第四章 許地山文學的主題意蘊 第一節 生命觀照與人生態度的闡發 第二節 情愛觀與兩性觀的宣達 第三節 社會現實的揭露和批判 第四節 去國與懷鄉──臺灣風味的書寫 結 語 第五章 許地山文學的藝術表現 第一節 許地山文學的寓言特質 第二節 許地山散文的賦體成分 第三節 許地山文學的抒情傾向 第四節 女性人物的理想性格與形象 結 語 第六章 結論:許地山文學的意義與定位 參考書目 附錄:許地山生平暨作品繫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簡宗梧博士

Page generated in 0.0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