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0
  • 19
  • 5
  • 2
  • 1
  • 1
  • Tagged with
  • 27
  • 5
  • 5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白樸考述

張李碧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

黃仲則詩硏究. / Huang Zhongze shi yan jiu.

January 1986 (has links)
郭思豪. / Thesis (M.A.)--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中國語文學部. / Manuscript.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408-423). / Guo Sihao. / Thesis (M.A.)--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yan jiu yuan Zhongguo yu wen xue bu. / 前言 --- p.1-3 / Chapter 第一章 --- 時代背景 --- p.4-5 / Chapter 第一節 --- 社會狀況 --- p.5-9 / Chapter 第二節 --- 學術風氣 --- p.9-12 / Chapter 第三節 --- 詩學潮流 --- p.13-33 / Chapter 第四節 --- 總結 --- p.34-38 / 附註 --- p.39-48 / Chapter 第二章 --- 生平 --- p.49-50 / Chapter 第一節 --- 鄉讀 --- p.50-60 / Chapter 第二節 --- 幕遊 --- p.61-70 / Chapter 第三節 --- 旅食京華  --- p.71-78 / Chapter 第四節 --- 餘論 --- p.79-80 / 附註 --- p.81-87 / Chapter 第三章 --- 板本 --- p.88-102 / 附註 --- p.103-108 / Chapter 第四章 --- 淵源 --- p.109-111 / Chapter 第一節 --- 漢魏樂府 --- p.111-117 / Chapter 第二節 --- 六朝詩 --- p.117-125 / Chapter 第三節 --- 李白 --- p.125-160 / Chapter 第四節 --- 韓愈 --- p.160-170 / Chapter 第五節 --- 李賀 --- p.171-172 / Chapter 第六節 --- 李商隱 --- p.172-177 / Chapter 第七節 --- 宋詩 --- p.178-182 / Chapter 第八節 --- 時人影響 --- p.182-192 / Chapter 第九節 --- 結語 --- p.192-194 / 附註 --- p.195-212 / Chapter 第五章 --- 題材與內容 --- p.213-215 / Chapter 第一節 --- 山水 --- p.215-237 / Chapter 第二節 --- 弔古 --- p.237-246 / Chapter 第三節 --- 詠物 --- p.247-252 / Chapter 第四節 --- 題畫 --- p.252-257 / Chapter 第五節 --- 贈答 --- p.258-272 / Chapter 第六節 --- 離別 --- p.272-280 / Chapter 第七節 --- 懷人 --- p.280-289 / Chapter 第八節 --- 飲酒 --- p.289-297 / Chapter 第九節 --- 苦病 --- p.297-304 / Chapter 第十節 --- 愛情 --- p.305-313 / Chapter 第十一節 --- 感懷 --- p.313-327 / Chapter 第十二節 --- 餘論 --- p.327-329 / 附註 --- p.330-349 / Chapter 第六章 --- 修辭 --- p.350-351 / Chapter 第一節 --- 用字 --- p.351-353 / Chapter 第二節 --- 造句 --- p.353-367 / Chapter 第三節 --- 意象 --- p.367-376 / Chapter 第四節 --- 聲韻 --- p.376-379 / 附註 --- p.380-393 / Chapter 第七章 --- 評價 --- p.394-405 / 附註 --- p.406-407 / 參考書目 --- p.408-423
3

三仁湯及其臨床應用的文獻研究

何湛華, 01 January 2010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

朱子與李退溪政治思想之比較研究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u Tzu and Lee T''oegye''s political thouhhts

宋琫圭, Song Bong-K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比較分析朱子與李退溪之政治思想。論文內容共分五章十三節,茲簡述各章之重點如下: 第一章為導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朱子的政治思想:探討重格物致知,以「大學體系」為本,主張重視民生問題、反和議以及天理實踐的哲人政治。 第三章退溪的政治思想:探討重倫理道德,以「聖學十圖體系」為本,主張重視人民之生命、和平睦鄰以及仁體實踐的仁者政治。 第四章比較朱子退溪政治思想的異同:特別著重在時代環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對二者政治思想所產生的影響。 第五章為結論:綜合探討和提出個人的研究心得。
5

儒家聖王思想之研究

許素娥, XU, SU-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秉承歷史文化意識,深入歷史文化的脈絡,來研究與詮釋儒家內聖外王思想 ,進而結合時代環境,以「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精神,建構儒家內聖外王思想 的現代意義。除緒論、結論外,全文分為五章,共約八萬餘字。 緒論:從詩經、書經的「天命觀」,指出天或帝、君王與人民三者之間的關係,並以 三代聖王原初政規業跡的德治典範,敘述「聖王」思想的起源。 第一章:論述孔子的聖王思想。從孔子「仁」教的提出,而重建了三代聖王一貫相傳 的道統。進而剖陳「仁」、「禮」、「天」三概念之間的關連。仁、禮、天是孔子聖 王思想的重概念,而「君子」更是其聖王思想實踐的起點,如何透過道德的實踐,使 人從君子而趨於聖人,以完成圓滿的人格。 第二章:論述孟子的聖王思想。先論述人性向善論是孟子聖王思想的動力;身心合一 與天人合德的修養論則是整個道德實踐的進程;「仁心仁政」則是從內聖到外王的表 。 第三章:論述荀子的聖王思想。先論述荀子聖王思想的根源-「天」的概念;其次引 申其「君子」與「聖人」的意義及其對「人性」的詮解;進而申論荀子的「禮」論, 做為其聖王思想的展現與終結。 第四章:對先秦孔、孟、荀-系發展直到近代的儒家聖王思想,做一義理與結構的反 思。並結合時代環境,分別指陳其內在價值及缺陷,冀望連結傳統與現代,說明「返 本開新」的重要。 第五章:論述「內聖外王」思想的現代意義,以「創造的轉化」精神,詮釋吾人所建 構的聖王思想,藉以明說本文用心之所在。 結論:說明三民主義是儒家聖王思想的結晶,有其返本開新的意義,是我國從事現代 建設的重要典範。
6

陸賈政治思想之研究

張偉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探討陸賈政治思想,視其如何替大一統的漢帝國,提出理想的治理之道。著眼於有效統治又避免重蹈秦苛政之覆轍,在《新語》之中,陸賈由「仁義」出發,提出「德治」作為最佳之統治方式,達到儒家式「無為而治」的境界,以保國家長治久安。再者,為確保德治理想的落實,陸賈吸收道家與法家之思想與觀念,並援引陰陽家災異類應學說,充分表現出兼融各家的思想特色。 陸賈政治思想中的具體主張,圍繞「逆取順守」的基本立場,強調治天下時要「順守」與得天下之「逆取」所著重的方法不同。同時,陸賈對「士」之角色重新認知,體認士人須調整自身角色,鼓勵士人作好出仕的準備,而成為政治系統的一部份,協助統治。
7

張栻《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之研究

杞怡靜, Chi, Yi J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南宋的張栻面對重知輕行的時代,與朱熹共同商討之間,完成此部《癸巳論語解》,希望藉由此書提升世人躬行實踐的精神,此用意符合宋儒講學的重點。筆者研究《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如何透過行聖賢之言以回復天理,並達本心之良善,更是本研究想要表達的主題。由於張栻之學集合諸家之說,故依循建構張栻思想脈絡之演進,輯出《癸巳論語解》心、性、仁的相關言論,由此闡發其思想義涵,然後參酌張栻其他著作,以加強本研究主題之深度。本論文共分七章,內容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前人研究成果之探討,最後則是闡述本論文主要的研究方法與內容架構。 第二章「張栻生平及其學術思想」,介紹張栻的生平與著作,分別從哲學思想與學術風格上分析其學術思想的特色所在。 第三章「《癸巳論語解》中『心』的思想義涵」,敘述二程至張栻心學演變的過程,並參考《張宣公年譜》與《朱子年譜》,針對張栻朱熹書信往來與會講內容加以整理,釐清張栻心學觀點裡中和問題的進程,進而統整《癸巳論語解》中「心」的解釋,分析張栻思索心的內涵與作用。 第四章「《癸巳論語解》中『性』的思想義涵」,除了敘述二程至張栻性論演變的過程,進而歸納《癸巳論語解》內對性的見解。 第五章「《癸巳論語解》中『仁』的思想義涵」,由於張栻仁學兼容諸家之說,因此首先闡述二程至張栻仁論的演變及張栻仁學思想的形成。再者,統整《癸巳論語解》內對「仁」的解釋,並參考張栻的〈仁說〉,具體呈現《癸巳論語解》中對「仁」思想義涵之闡發。 第六章「《癸巳論語解》中的工夫論」,闡述張栻涵養察識先後之觀點演進,統整《癸巳論語解》內對修養工夫的解釋,並敘述涵養工夫存在的重要性,然後介紹「居敬主一」、「格物致知」及「知行互發」的主張。 第七章「結論」,總結本論文對張栻《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的研究心得。
8

從民生哲學論馬克思之階級理論 / On Marx's Theory of Class: a View of Sun Yat Sen's Philosophy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彭繼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旨在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以及方法。第二章討論中山先生的民生哲學。從民生哲學的思想淵源說起,並研究民生哲學的內涵,其根本在於人性的發揚,而民生哲學的展望則在於儒家仁學的落實。第三章說明馬克思的階級理論,其思想受社會主義思朝及德國哲學的影響,從而在唯物的基礎上產生階級思想,所有制是階級的成因,只有消滅階級、實行共產,才能復歸人的本質。第四章是民生哲學和馬克思階段理論的比較。由思想根源、人性內涵以及文化哲學的實踐等三個方面來說明。第一節剖析進化的與辯證的思維,並闡明人我關係之不同,再對馬克思理論之歷史定論主義傾向作一解析。第二節從人性上作一比較,分仁與社會性、互助與鬥爭兩個層面討論。第三節則從文化哲學上作一比較、強調人文精神與唯物化的約主義的差異,並歸結到共產主義幻滅現實。第五章結論。
9

呂夷簡與慶曆前期的政治衝突 / Lu I-chien and Early Ch'ing-Li Polictical Conflict

蔡宗穎, Tsai, Tzung-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以宋代宰相呂夷簡(979-1044,1000進士)作為課題,主要是欲考察以呂夷簡在宋代的政治衝突,並以呂夷簡為中心分析呂夷簡當政時期的政治事件。慶曆3年(1043)呂夷簡是仁宗倚重的宰相,因病下台後,不久上台的是范仲淹。呂氏家族是北宋新興的大族,家族源流至早可追溯至唐末。宋初呂氏曾三代皆任宰執。呂夷簡年少任官有為、直言敢諫、勇於任事,不畏大臣,並對制度改革多有著墨。但是自從呂夷簡當上宰相之後,評價與前期反差極大。所以這篇研究主要是重新討論呂夷簡在北宋的政治過程,研究中我主要從宋真宗末年的政治動盪開始敘述,主要是想撰寫出呂夷簡當政前的政治情況。 其次,我也極力撰寫真宗晚期的鬥爭,這場鬥爭一直延續到仁宗即位之初。從中我主要想強調這個時期宋代除了太祖、太宗出身軍伍之外,真宗、仁宗都是透過制度的繼體守文的君主,真宗、仁宗在繼位上隱含著些許的不穩定。特別是在仁宗時期繼位之際,宋代除了面對第一次女主劉太后的垂簾聽政,當時的朝中大臣丁謂也透過先帝對他的喜愛,在真宗末年壟斷朝廷權力。在這汲汲可危之際,能夠行將救禦、防患於未然的大臣除了王曾外,那就是呂夷簡。 劉后掌權時王曾對劉后多所裁抑,很快就被貶出權力的中樞。呂夷簡曾協助王曾扳倒丁謂,在王曾離開朝廷之後,真宗末年留下來的老臣除了垂垂老矣的張士遜便是呂夷簡。因此,在本篇論文中我會特別討論呂夷簡的政治過程,也會將呂、范之間的爭論再度放在我的論文篇章中一併討論。
10

圓仁法師「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所見的唐代文化

葉蓁蓁, YE, ZHEN-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試從圓仁日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進一步了解唐代的社會,以及唐 代文化給予日本的影響. 二、文獻:以圓仁日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為主,並參酌其他有關資料. 三、研究方法:從圓仁的日記□收集種種發生的事.分類而歸納成幾點,再現圓仁當 時在中國的生活.以叡山文庫所藏的足立喜六釋注,鹽入良道加以補訂,補注(日文 )釋注本作為底本.故足立釋的原著,以東寺觀智院所藏的影印本(簡稱「東本」) 為底本,與諸本照對或嚴密的校訂,大都基於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小野勝年博士的 日文譯注本(簡稱「小野本」),因此關於原文的注,僅在足立譯與「小野本」不同 之處注記,其他全基於「小野本」. 四、研究內容:透過圓仁的日記,看當時的中日關係以及唐代中國的風俗儀式、官府 制度、政治措施、宗教、經濟問體等.第一章:圓仁法師的生平概略.第二章:中日 文化與遣唐史.第三章:圓仁與中國官員之交往.第四章:圓仁在唐所見的中國人生 活.第五章:圓仁所見的佛教.第六章:圓仁所見的唐代鎮壓佛教活動.第七章:圓 仁返日以後.第八章:結論. 五、研究結果:從日記與相關資料□得到了,我國歷來史家一些大都語焉不詳或忽視 的有關政治、經濟、宗教等的詳細資料.深理解了其日記具有廣泛的史料價值以及深 遠的歷史、文化影響,也同時對唐代社會多了一層認識,並對中日之間的關係多一層 了解.

Page generated in 0.02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