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樸考述張李碧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 |
黃仲則詩硏究. / Huang Zhongze shi yan jiu.January 1986 (has links)
郭思豪. / Thesis (M.A.)--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中國語文學部. / Manuscript.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408-423). / Guo Sihao. / Thesis (M.A.)--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yan jiu yuan Zhongguo yu wen xue bu. / 前言 --- p.1-3 / Chapter 第一章 --- 時代背景 --- p.4-5 / Chapter 第一節 --- 社會狀況 --- p.5-9 / Chapter 第二節 --- 學術風氣 --- p.9-12 / Chapter 第三節 --- 詩學潮流 --- p.13-33 / Chapter 第四節 --- 總結 --- p.34-38 / 附註 --- p.39-48 / Chapter 第二章 --- 生平 --- p.49-50 / Chapter 第一節 --- 鄉讀 --- p.50-60 / Chapter 第二節 --- 幕遊 --- p.61-70 / Chapter 第三節 --- 旅食京華 --- p.71-78 / Chapter 第四節 --- 餘論 --- p.79-80 / 附註 --- p.81-87 / Chapter 第三章 --- 板本 --- p.88-102 / 附註 --- p.103-108 / Chapter 第四章 --- 淵源 --- p.109-111 / Chapter 第一節 --- 漢魏樂府 --- p.111-117 / Chapter 第二節 --- 六朝詩 --- p.117-125 / Chapter 第三節 --- 李白 --- p.125-160 / Chapter 第四節 --- 韓愈 --- p.160-170 / Chapter 第五節 --- 李賀 --- p.171-172 / Chapter 第六節 --- 李商隱 --- p.172-177 / Chapter 第七節 --- 宋詩 --- p.178-182 / Chapter 第八節 --- 時人影響 --- p.182-192 / Chapter 第九節 --- 結語 --- p.192-194 / 附註 --- p.195-212 / Chapter 第五章 --- 題材與內容 --- p.213-215 / Chapter 第一節 --- 山水 --- p.215-237 / Chapter 第二節 --- 弔古 --- p.237-246 / Chapter 第三節 --- 詠物 --- p.247-252 / Chapter 第四節 --- 題畫 --- p.252-257 / Chapter 第五節 --- 贈答 --- p.258-272 / Chapter 第六節 --- 離別 --- p.272-280 / Chapter 第七節 --- 懷人 --- p.280-289 / Chapter 第八節 --- 飲酒 --- p.289-297 / Chapter 第九節 --- 苦病 --- p.297-304 / Chapter 第十節 --- 愛情 --- p.305-313 / Chapter 第十一節 --- 感懷 --- p.313-327 / Chapter 第十二節 --- 餘論 --- p.327-329 / 附註 --- p.330-349 / Chapter 第六章 --- 修辭 --- p.350-351 / Chapter 第一節 --- 用字 --- p.351-353 / Chapter 第二節 --- 造句 --- p.353-367 / Chapter 第三節 --- 意象 --- p.367-376 / Chapter 第四節 --- 聲韻 --- p.376-379 / 附註 --- p.380-393 / Chapter 第七章 --- 評價 --- p.394-405 / 附註 --- p.406-407 / 參考書目 --- p.408-423
|
3 |
三仁湯及其臨床應用的文獻研究何湛華, 01 January 2010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4 |
朱子與李退溪政治思想之比較研究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u Tzu and Lee T''oegye''s political thouhhts宋琫圭, Song Bong-K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比較分析朱子與李退溪之政治思想。論文內容共分五章十三節,茲簡述各章之重點如下:
第一章為導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朱子的政治思想:探討重格物致知,以「大學體系」為本,主張重視民生問題、反和議以及天理實踐的哲人政治。
第三章退溪的政治思想:探討重倫理道德,以「聖學十圖體系」為本,主張重視人民之生命、和平睦鄰以及仁體實踐的仁者政治。
第四章比較朱子退溪政治思想的異同:特別著重在時代環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對二者政治思想所產生的影響。
第五章為結論:綜合探討和提出個人的研究心得。
|
5 |
儒家聖王思想之研究許素娥, XU, SU-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秉承歷史文化意識,深入歷史文化的脈絡,來研究與詮釋儒家內聖外王思想
,進而結合時代環境,以「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精神,建構儒家內聖外王思想
的現代意義。除緒論、結論外,全文分為五章,共約八萬餘字。
緒論:從詩經、書經的「天命觀」,指出天或帝、君王與人民三者之間的關係,並以
三代聖王原初政規業跡的德治典範,敘述「聖王」思想的起源。
第一章:論述孔子的聖王思想。從孔子「仁」教的提出,而重建了三代聖王一貫相傳
的道統。進而剖陳「仁」、「禮」、「天」三概念之間的關連。仁、禮、天是孔子聖
王思想的重概念,而「君子」更是其聖王思想實踐的起點,如何透過道德的實踐,使
人從君子而趨於聖人,以完成圓滿的人格。
第二章:論述孟子的聖王思想。先論述人性向善論是孟子聖王思想的動力;身心合一
與天人合德的修養論則是整個道德實踐的進程;「仁心仁政」則是從內聖到外王的表
。
第三章:論述荀子的聖王思想。先論述荀子聖王思想的根源-「天」的概念;其次引
申其「君子」與「聖人」的意義及其對「人性」的詮解;進而申論荀子的「禮」論,
做為其聖王思想的展現與終結。
第四章:對先秦孔、孟、荀-系發展直到近代的儒家聖王思想,做一義理與結構的反
思。並結合時代環境,分別指陳其內在價值及缺陷,冀望連結傳統與現代,說明「返
本開新」的重要。
第五章:論述「內聖外王」思想的現代意義,以「創造的轉化」精神,詮釋吾人所建
構的聖王思想,藉以明說本文用心之所在。
結論:說明三民主義是儒家聖王思想的結晶,有其返本開新的意義,是我國從事現代
建設的重要典範。
|
6 |
陸賈政治思想之研究張偉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探討陸賈政治思想,視其如何替大一統的漢帝國,提出理想的治理之道。著眼於有效統治又避免重蹈秦苛政之覆轍,在《新語》之中,陸賈由「仁義」出發,提出「德治」作為最佳之統治方式,達到儒家式「無為而治」的境界,以保國家長治久安。再者,為確保德治理想的落實,陸賈吸收道家與法家之思想與觀念,並援引陰陽家災異類應學說,充分表現出兼融各家的思想特色。
陸賈政治思想中的具體主張,圍繞「逆取順守」的基本立場,強調治天下時要「順守」與得天下之「逆取」所著重的方法不同。同時,陸賈對「士」之角色重新認知,體認士人須調整自身角色,鼓勵士人作好出仕的準備,而成為政治系統的一部份,協助統治。
|
7 |
張栻《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之研究杞怡靜, Chi, Yi J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南宋的張栻面對重知輕行的時代,與朱熹共同商討之間,完成此部《癸巳論語解》,希望藉由此書提升世人躬行實踐的精神,此用意符合宋儒講學的重點。筆者研究《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如何透過行聖賢之言以回復天理,並達本心之良善,更是本研究想要表達的主題。由於張栻之學集合諸家之說,故依循建構張栻思想脈絡之演進,輯出《癸巳論語解》心、性、仁的相關言論,由此闡發其思想義涵,然後參酌張栻其他著作,以加強本研究主題之深度。本論文共分七章,內容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前人研究成果之探討,最後則是闡述本論文主要的研究方法與內容架構。
第二章「張栻生平及其學術思想」,介紹張栻的生平與著作,分別從哲學思想與學術風格上分析其學術思想的特色所在。
第三章「《癸巳論語解》中『心』的思想義涵」,敘述二程至張栻心學演變的過程,並參考《張宣公年譜》與《朱子年譜》,針對張栻朱熹書信往來與會講內容加以整理,釐清張栻心學觀點裡中和問題的進程,進而統整《癸巳論語解》中「心」的解釋,分析張栻思索心的內涵與作用。
第四章「《癸巳論語解》中『性』的思想義涵」,除了敘述二程至張栻性論演變的過程,進而歸納《癸巳論語解》內對性的見解。
第五章「《癸巳論語解》中『仁』的思想義涵」,由於張栻仁學兼容諸家之說,因此首先闡述二程至張栻仁論的演變及張栻仁學思想的形成。再者,統整《癸巳論語解》內對「仁」的解釋,並參考張栻的〈仁說〉,具體呈現《癸巳論語解》中對「仁」思想義涵之闡發。
第六章「《癸巳論語解》中的工夫論」,闡述張栻涵養察識先後之觀點演進,統整《癸巳論語解》內對修養工夫的解釋,並敘述涵養工夫存在的重要性,然後介紹「居敬主一」、「格物致知」及「知行互發」的主張。
第七章「結論」,總結本論文對張栻《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的研究心得。
|
8 |
從民生哲學論馬克思之階級理論 / On Marx's Theory of Class: a View of Sun Yat Sen's Philosophy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彭繼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旨在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以及方法。第二章討論中山先生的民生哲學。從民生哲學的思想淵源說起,並研究民生哲學的內涵,其根本在於人性的發揚,而民生哲學的展望則在於儒家仁學的落實。第三章說明馬克思的階級理論,其思想受社會主義思朝及德國哲學的影響,從而在唯物的基礎上產生階級思想,所有制是階級的成因,只有消滅階級、實行共產,才能復歸人的本質。第四章是民生哲學和馬克思階段理論的比較。由思想根源、人性內涵以及文化哲學的實踐等三個方面來說明。第一節剖析進化的與辯證的思維,並闡明人我關係之不同,再對馬克思理論之歷史定論主義傾向作一解析。第二節從人性上作一比較,分仁與社會性、互助與鬥爭兩個層面討論。第三節則從文化哲學上作一比較、強調人文精神與唯物化的約主義的差異,並歸結到共產主義幻滅現實。第五章結論。
|
9 |
呂夷簡與慶曆前期的政治衝突 / Lu I-chien and Early Ch'ing-Li Polictical Conflict蔡宗穎, Tsai, Tzung-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以宋代宰相呂夷簡(979-1044,1000進士)作為課題,主要是欲考察以呂夷簡在宋代的政治衝突,並以呂夷簡為中心分析呂夷簡當政時期的政治事件。慶曆3年(1043)呂夷簡是仁宗倚重的宰相,因病下台後,不久上台的是范仲淹。呂氏家族是北宋新興的大族,家族源流至早可追溯至唐末。宋初呂氏曾三代皆任宰執。呂夷簡年少任官有為、直言敢諫、勇於任事,不畏大臣,並對制度改革多有著墨。但是自從呂夷簡當上宰相之後,評價與前期反差極大。所以這篇研究主要是重新討論呂夷簡在北宋的政治過程,研究中我主要從宋真宗末年的政治動盪開始敘述,主要是想撰寫出呂夷簡當政前的政治情況。
其次,我也極力撰寫真宗晚期的鬥爭,這場鬥爭一直延續到仁宗即位之初。從中我主要想強調這個時期宋代除了太祖、太宗出身軍伍之外,真宗、仁宗都是透過制度的繼體守文的君主,真宗、仁宗在繼位上隱含著些許的不穩定。特別是在仁宗時期繼位之際,宋代除了面對第一次女主劉太后的垂簾聽政,當時的朝中大臣丁謂也透過先帝對他的喜愛,在真宗末年壟斷朝廷權力。在這汲汲可危之際,能夠行將救禦、防患於未然的大臣除了王曾外,那就是呂夷簡。
劉后掌權時王曾對劉后多所裁抑,很快就被貶出權力的中樞。呂夷簡曾協助王曾扳倒丁謂,在王曾離開朝廷之後,真宗末年留下來的老臣除了垂垂老矣的張士遜便是呂夷簡。因此,在本篇論文中我會特別討論呂夷簡的政治過程,也會將呂、范之間的爭論再度放在我的論文篇章中一併討論。
|
10 |
圓仁法師「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所見的唐代文化葉蓁蓁, YE, ZHEN-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試從圓仁日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進一步了解唐代的社會,以及唐
代文化給予日本的影響.
二、文獻:以圓仁日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為主,並參酌其他有關資料.
三、研究方法:從圓仁的日記□收集種種發生的事.分類而歸納成幾點,再現圓仁當
時在中國的生活.以叡山文庫所藏的足立喜六釋注,鹽入良道加以補訂,補注(日文
)釋注本作為底本.故足立釋的原著,以東寺觀智院所藏的影印本(簡稱「東本」)
為底本,與諸本照對或嚴密的校訂,大都基於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小野勝年博士的
日文譯注本(簡稱「小野本」),因此關於原文的注,僅在足立譯與「小野本」不同
之處注記,其他全基於「小野本」.
四、研究內容:透過圓仁的日記,看當時的中日關係以及唐代中國的風俗儀式、官府
制度、政治措施、宗教、經濟問體等.第一章:圓仁法師的生平概略.第二章:中日
文化與遣唐史.第三章:圓仁與中國官員之交往.第四章:圓仁在唐所見的中國人生
活.第五章:圓仁所見的佛教.第六章:圓仁所見的唐代鎮壓佛教活動.第七章:圓
仁返日以後.第八章:結論.
五、研究結果:從日記與相關資料□得到了,我國歷來史家一些大都語焉不詳或忽視
的有關政治、經濟、宗教等的詳細資料.深理解了其日記具有廣泛的史料價值以及深
遠的歷史、文化影響,也同時對唐代社會多了一層認識,並對中日之間的關係多一層
了解.
|
Page generated in 0.02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