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
  • 8
  • Tagged with
  • 8
  • 8
  • 5
  • 5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北約組織防衛戰略探討

牛星輝, NIU, XI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第一章「導言」,內容敘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的重點與範圍 。 第二章「北約組織概論」,則記述北約組織成立的經過及其主要機構,並分析北約組 織最主要的保衛地區西歐的重要性及其戰略情勢,並將北約,華約的軍力對恃態勢附 加說明比較。 第三章「北約組織防衛戰略的演變」,則依年代先後分「大舉報復」,「戰術核武」 ,「彈性反應」三個時期加以分析論述其背景原因,演變情勢和實質內容。 第四章「現行北約組織防衛戰略探討」則以三個重點為探討對象,一是美國嚇阻思想 的改變,其次是傳統前進防禦的弱點及新地面戰術的運用,最後則對現階段彈性反應 戰略的可慮之處予以分析。 第五章「結論」,則是對整個北約防衛戰略的利弊得失予以評估,並將研究所得轉化 為對我台灣防衛的啟示。
2

中共「新安全觀」與北約擴展─中亞地緣政治之考量

李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作為冷戰時期圍堵共產陣營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下簡稱北約),似可在作為敵對的華沙公約組織瓦解後而解散。但是,北約非但未解散,其成員國不僅愈有擴大趨勢,組織功能也從冷戰期間著重被動性防禦、威嚇敵對勢力,改為主動以軍事行動干預冷戰後出現的區域局部衝突。1990年北約在倫敦召開首腦會議,會上通過《倫敦宣言》,明確宣佈北約將不因華沙的解體而解散,且在1991年5月相繼召開國防部長和外長會議,商討北約在冷戰後的地位及作用。與會國一致認為應對北約軍事作出調整,決定向中東歐國家提供某種程度的安全保護,並提出廣泛的合作計劃,以擴大北約的政治作用。為因應冷戰後世界局勢的變化,北約16個成員國在1991年底提出「新戰略概念」(New Strategic Concept),將經濟、社會與環保等因素列為新增的國防政策,執行層面上除了包含原先具有的集體防衛能力,又列入對話、合作方式, 並至1999年北約成立50週年大會上通過「二十一世紀新戰略觀」得以完善。「二十一世紀新戰略觀」與以往北約戰略最大的不同,在於北約職權的範圍擴大到非會員國,由被動的防禦轉為以足夠的武力積極維持和平,顯現其本質已有相當大的改變。北約已將組織功能朝向因應危機處理的方向發展,逐漸成為具備主動、多元化的政治、軍事防衛體系。   北約擴展在多數學者眼中,其目的除了解決冷戰後中東歐國家民族衝突、走私、販毒與核武安全等日益嚴重問題外,戰略意圖則在於防範俄羅斯的再次興起造成歐洲安全上的恐懼,因此欲藉由廣納與俄羅斯鄰近的中東歐國家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填補蘇聯瓦解遺留的真空地帶。 1995年北約公布《東擴可行性研究報告》,明確提出加入北約的條件和步驟,規定欲加入北約的國家必須滿足五項條件。 1996年12月北約舉行外長會議,正式宣佈北約擴展時間表,確定在1999年以前納入第一批新成員國家。1997年北約馬德里高峰會宣佈邀請波蘭、匈牙利、捷克參與入會談判,而在1999年北約成立50週年時,三國正式成為首批加入北約的原華沙會員國。由於北約的擴展計劃一直以來就遭受俄羅斯的反對,尤其強烈反對波羅的海三小國的入會,因此1994年發展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Partnership for Peace,簡稱PFP), 便成為北約與中東歐、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國家增進交流的第二軌道,以緩和俄羅斯境內民族主義者的強烈反對,期望藉由軍事合作增進相互了解,促進這些國家的軍事、民主化發展,作為日後加入北約的準備。   因此,以往對於「北約擴展」的研究,學者的看法多是著重對俄羅斯的衝擊。以中國大陸為例,1999年以前對北約擴展的探討,多是附加在探討中俄關係的進程上。學者指出,促進1990年代中期「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立的外部因素,其一在於中俄雙方認為美國藉北約擴展遏制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另外則是以1996新簽訂的《美日安保條約》牽制中共,東西包夾方式圍堵中俄。 中共的戰略因此以東南沿海的戰略部署作為第一要務,可見北約擴展對中共的衝擊不敵《美日安保條約》的迫切威脅性。不過,1999年北約出兵南斯拉夫,炸毀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一事,則喚醒中共對北約擴展的重視。經媒體大幅報導後,中國大陸的報章期刊不僅可見情緒性的文章批評北約暴行,學者從國際法、戰略層面探討北約出兵行動、組織演變等, 幾乎如出一轍將北約與美國劃上等號,視北約為美國建構單極世界體系的工具。大使館遭到北約轟炸,引發中共國內對於國際戰略、「和平與發展」、「韜光養晦」、對美「不搞對抗」綱領的強烈質疑,各種反西化、反全球化、反對私有化市場改革的「左傾」勢力,大有與民族主義情緒結合,挑戰冷戰後整體外交方針的趨勢。 因此,認為以美為首的北約在「中國威脅論」的影響下,將中共視為取代俄羅斯的新圍堵對象,而美國更深用意在於建構單極霸權。   除了喚醒中共對北約在冷戰後組織演變及擴展的認知外,就地緣政治而言,中共認為北約擴展的目標不僅限於歐洲。由於東鄰中國大陸的中亞地區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隨著蘇聯瓦解造成中亞地區的戰略真空,各大國紛紛意圖填補,其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也令各大國勢力尋求有利位置。西方勢力便以北約作為前進中亞的突破口,藉由與中亞各國建立「和平夥伴關係」計劃,積極與中亞國家發展多邊安全合作。中共認為北約的「亞洲化」趨勢目的在於配合美國的全球戰略部局,將擴展觸角伸向中亞,一是為控制中亞、高加索地區的油氣生產和運輸,二則為填補中亞地區的「權力真空」,奪取該地區的主導地位。不僅可以打通連接北約與美日安保同盟的戰略通道,在歐亞大陸建立安全體系,並以中亞地區為地緣政治支點,北約擴展和美日安保同盟為兩翼,抵制俄羅斯的復興、防止伊斯蘭教義派的滲透以及遏制中國大陸的崛起。 尤其911事件後,北約為配合美國的反恐行動,將反恐列為二十一世紀新任務之一,在鄰近阿富汗之中亞地區的軍事部署與軍事合作勢必將更為密切。中共因而擔心,北約在全球輿論的支持下,藉由打擊恐怖主義,鞏固在中亞地區的勢力,進而將北約腹地向東直逼中國大陸西部疆域,更為壓縮中共的戰略空間與衝擊在中亞地區的利益。不僅在戰略上對西部邊界形成軍事威脅,對中共構成戰略進逼之勢,北約是否會以「科索沃」模式干預中共境內的分離運動問題,也令中共倍感威脅。   由於中共「新安全觀」的制定背景基於對國際環境的認知,蘇聯瓦解令中共調整傳統的安全觀,在大規模軍事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的認知下,中共調整其國家安全利益,強調經濟安全的重要性,以因應冷戰後全球化帶來的新挑戰。中共因此在「新安全觀」的指導下,以雙邊外交與多邊外交擴大與各國的交往並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以構築發展「四化」的穩定環境。不過,國際環境並未如中共預期,除了冷戰期間潛藏的地區衝突、熱點一一浮現之外,「中國威脅論」的興起令中共深感遭受國際圍堵。因此,在1999年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一事發生後,中共如何因應北約擴展、對國際環境的認知為何?「新安全觀」是否遭到挑戰與調整,都是本文探討的焦點。
3

後冷戰時期俄羅斯與北約關係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Russia-NATO relationship after the cold war

王能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冷戰結束之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地位,而北約存在的必要性則成為了學者爭論的一項議題。而本文便針對冷戰結束後俄羅斯與北約雙方之互動做一綜合性之評述,以文獻分析法為主,兼以歷史分析法,以及克里姆林宮政治研究途徑與地緣政治之觀點,試將近二十年的俄羅斯-北約關係做一清楚的解讀。 其次,本文亦針對晚近發生的俄羅斯與格魯吉亞間的衝突,在俄羅斯與北約之間互動以及關係發展之影響,做一完整且有系統的整理。
4

普欽時期美俄關係之研究(2000-2008)

何岱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美俄關係的發展仍是國際關係重要的一環,雙方均足列大國,但在許多議題上的認知、利益卻經常出現矛盾,即使在冷戰結束近二十年後的今日,美俄關係對國際局勢的影響仍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自蘇聯解體以來,美俄關係呈現起伏不定的態勢,而普欽時期的美俄關係正好經歷和緩與降溫之轉變,實為研究美俄互動的良好時間點。普欽上台後不久便發生911事件,促使美俄關係迅速升溫,然而隨著分歧逐漸浮上檯面,普欽對美認知也出現轉變,雙方關係慢慢走下坡,尤其自2007年起美俄關係更是急轉直下,使得普欽任期最後兩年雙方關係屢創新低。筆者在本篇論文中將討論普欽時期美俄關係之變化,並瞭解造成各階段關係變化之因素,從中觀察美俄交往模式的轉變。另外,筆者將著重討論後普欽時期對美俄關係造成重大影響的兩個議題:北約擴大問題及東歐飛彈防禦系統問題,深入探討構成後普欽時期美俄互動的兩大主軸,分析美俄各自的考量與衝突點,並總結普欽時期俄羅斯對美態度之轉變以及美俄互動模式的改變。
5

俄白聯盟之研究─以新古典現實主義的角度探討 / The Union of Belarus and Russia-From the View of Neoclassical Realism

王大維, Wang, Ta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於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正式獨立的白俄羅斯共和國,其與俄羅斯之間特殊的地緣政治因素、經濟上的依存關係、相近的種族文化與歷史傳統,促使兩國建立相較於獨立國家國協(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 СНГ/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更為緊密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組織,亦即使兩國走向整合的白俄羅斯─俄羅斯聯盟(Союз Беларуси и России/ Union State of Russia and Belarus)。自1996年4月始,時任白俄羅斯總統的盧卡申科(Лукашенко, 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Alexander Grigoryevich Lukashenko)與前俄羅斯總統葉爾欽(Ельцин, 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就俄白聯盟簽署一系列協議,諸如《俄白共同體組織條約》(Договор об образовании Сообщества Беларуси и России)、《俄白聯盟條約》(Договор о Союзе Беларуси и России)、《關於進一步整合宣言》(Декларация о дальнейшем единении России и Беларуси)、《兩國公民權利平等條約》(Договор между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ей и Республикой Беларусь о равных правах граждан)、《建立國家聯盟經濟共同體協議》(Соглашение о создании равных условий субъектам хозяйствован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союзников)和《建立聯盟國家條約》(Договор о создании Союзн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等,朝俄白整合目標邁進的條約。 然俄白聯盟自成立之初至今,負面批評不斷,且除了在軍事同盟上兩國具有較為成功的碩果外,其他領域均無突破性的進展。此外,俄白雙方兩次的油氣之爭與白俄羅斯兩次經濟危機俄羅斯態度不明的事件,使俄白整合蒙上陰影。另一方面,歐盟與北約的東擴,明顯以白俄羅斯、烏克蘭與喬治亞等前蘇聯衛星國為主要拉攏目標,在此國際因素影響下,如何解釋俄白雙方政府仍決定繼續俄白聯盟,是為此論文關注的焦點,並試圖以新古典現實主義的角度,由個案研究的途徑,分析解釋並預測俄白聯盟的發展。 / After the Soviet Union disintegrated,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in East-Central Europe were either divided (the USSR, Czechoslovakia, and Yugoslavia) or were reunited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with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Meanwhile, these countries developed different patterns of association. Some of the newly independent states joined the European Union and NATO, while others formed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 at the collapse of the USSR. Six of the former Soviet member states established the Collective Security Organization. Five of them established the Eurasian Economic Community. Four of them—Belarus, Kazakhstan, Russia, and Ukraine—formed the Single Economic Space. Among these nations, Belarus and Russia have built the closet relationship, first with a “Community” and then a “Union” in 1997. Belarus sits between Europe and Russia, but history shows its ambiguous leaning towards the latter. The country had been incorporated in the Russian Empire for two hundred years, and later also in the USSR. Belarus was also the Slavic republic that supported the USSR the most its the referendum on a “renewed union” held in March 1991. Furthermore, the referendum in November 1996 reconfirms the Russia-leaned stand of Belarus, which differs from other former Soviet member states in Middle-East Europe. Despite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political advancement from the West, Belarus and Russia still tend to compose Belarus-Russia Union on international platforms. This research focuses upon several analytic factors from the viewpoint of Neoclassical Realism, including ethnology, culture, geopolitics, economy, security, political interest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leadership factor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arus and Russia.
6

從路徑依賴探討後冷戰時期的北約組織發展 / Path dependence and NATO after the Cold War

莊景名, Chuang, Ching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研究的主要問題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於後冷戰時期的發展。由於北約組織在冷戰期間的主要功能為防止蘇聯與共產勢力在歐洲地區的擴張,因此於冷戰結束後,許多學者紛紛預測北約組織將會走向衰敗的道路。過去國際關係學界皆以傳統的國際關係理論來檢視北約組織的發展,儘管各家學說皆有其獨到之處,然而仍缺乏較具說服力的定論。而本文採用歷史制度主義(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中的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概念來探討此議題,並將發展的範圍限定於北約組織於後冷戰時期的延續以及轉型這兩個方面。路徑依賴下包含的兩個重要概念:「報酬遞增」 (increasing returns)以及「關鍵節點」 (critical juncture),則將分別用來解釋北約組織於後冷戰時期的延續與轉型。經過研究後證實,歷史制度主義的路徑依賴概念可以用來解釋北約組織於後冷戰時期的延續與轉型,但此種分析途徑仍需要對組織的發展歷史掌握得更加詳細明確,才得以在論證組織的發展演變時,更具說服力。
7

後冷戰時期歐盟與俄羅斯合作關係之研究 /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U and Russia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楊爵鴻, Yang, Jo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改變歐洲的政治和戰略版圖,歐洲與俄羅斯希望在後冷戰時期建立多極體系,避免以美國為主的單極體系出現,雙方在經濟與政治上逐步發展伙伴合作關係,希望削弱美國在歐陸的影響力,並增強雙方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然而,歐俄間在北約東擴、歐盟東擴、車臣問題、加里寧格勒問題上又存在許多衝突。因此,後冷戰時期歐俄雙邊主要特徵如下:既競爭又協調、既爭奪又合作、既對抗又妥協。本文欲針對以下幾個問題加以討論: 1.後冷戰時期使歐盟與俄羅斯改變過去的敵對狀態發展合作關係的因素為何? 2.目前歐盟與俄羅斯的合作關係為何? 3.影響歐俄合作關係的變數為何? 本文主要採用歷史研究法、內容分析法與理性選擇分析法等三種方法來進行研究,並且運用現實主義的理論分析後冷戰時期歐俄建構合作關係的成因,以新功能主義的觀念解釋歐俄從經濟的合作逐漸轉為政治的合作的歷程、並且以新自由制度主義的理論討論歐俄合作機制的架構。本論文由五個章節組成: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第三章歐盟與俄羅斯合作關係之評估、第四章影響未來歐盟與俄羅斯合作關係之變數、第五章結論。
8

俄羅斯核子戰略政策轉變之研究

陸志禮, Lu, Chih-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70年代蘇聯的戰略核武數目與美國並駕齊驅後,蘇聯即採用「不率先使用核子武器」的政策。蘇聯解體後,其繼承國俄羅斯在1993年公佈的「軍事準則基本章程」當中,放棄了「不率先使用核子武器」的政策,甚至在2000年最新版的「軍事準則」當中,進一步宣稱保留核子武器的優先攻擊權。因此令人不解的是:為何在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之間的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的核子戰略政策反而由冷戰時代的消極防禦性逐漸轉變為具有侵略性?更令人不解的是,為何俄羅斯在宣佈保留核武的優先攻擊權,強調戰略核武的重要性後,卻反而裁併掉其第一大軍種且掌管大多數核武的戰略火箭軍? 本論文在地緣政治研究途徑這條「線」外,另外加以戰略三角研究途徑以及克里姆林宮政治研究途徑這兩條「線」,三條研究途徑交織形成一個三度空間,將所有俄羅斯核子戰略政策轉變的因素納入其中,並分割成外部、內部兩個「面向」去研究探討,以求完整且系統化地解釋俄羅斯核子戰略政策之轉變。 冷戰結束後,戰略三角之一的美國在歐亞大陸的西邊主導北約東擴,逼近到歐亞大國俄羅斯西面的家門口;在歐亞大陸的東邊美國又與日本透過新的「美日防衛合作方針」跟「周邊事態法」,擴大了兩國軍事同盟的範圍,試圖對俄羅斯構成東西鉗制效應。美國一方面試圖對俄羅斯構成東西包圍態勢,另一方面也試圖建立起「全國飛彈防禦系統」,削弱俄羅斯的核武嚇阻能力,以達成美國「新世紀國家安全戰略」領導世界的目標。另外,戰略三角之一的中國在冷戰結束後崛起,長遠來說不僅地緣政治上對俄羅斯構成威脅,其核武戰略在受到美國「全國飛彈防禦系統」的刺激後,也對俄羅斯的核武戰略造成影響。上述這些情況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導致俄羅斯改變其核武戰略政策。 俄羅斯在傳統勢力範圍逐漸被西方國家入侵的情況下,使得俄羅斯內部保守勢力抬頭,這展現在1993年、1995年跟1999年的三次國會選舉上。這種政治生態反映在俄羅斯政府的對外政策上,便由原本親西方的大西洋主義路線轉變為東西平衡的大國獨立對外政策路線,影響到俄羅斯的核武戰略。另外,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國際恐怖主義這三股勢力在高加索、中亞地區的活動,以及美國覬覦中亞能源欲將其勢力深入該區,這些情況都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也導致俄羅斯改變其核武戰略政策。況且俄羅斯正在進行經濟改革,而經濟改革能否成功又牽涉到是否裁併戰略火箭軍的軍事改革路線之爭,但是為減少軍費支出集中資源發展經濟,所以在裁併戰略火箭軍之前,更須加強核子嚇阻的可信度來保障國家安全。

Page generated in 0.146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