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1
  • Tagged with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平安時代の思想・神祗と社会変容

田口, 佳奈 25 November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18631号 / 文博第655号 / 新制||文||606(附属図書館) / 31545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歴史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吉川 真司, 教授 横田 冬彦, 准教授 上島 享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2

甲金文中宗廟祭禮之研究

江美華, Jiang, Me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商周二代之宗廟祭禮。祭禮在五禮中屬吉禮,又分內祭、外祭兩種 ,外祭祀天地日月星辰與四望山川;內祭即宗廟祀祖之祭,是教親敬養之延長。歷年 來禮家討論宗廟祭禮,每自三代言之,殷周之制尤為紛淆錯雜,常將後儒思想包含於 其中,不盡合於真實,因此於甲骨文、金文為題,以殷商可信之史料為主,參諸經籍 ,討論殷周宗廟祭禮。全文約八萬字,分五章,章名如左: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用甲骨文中之宗廟祭禮,第三章金文中之宗廟祭禮,第四章宗廟 祭禮之意義,第五章結論。
3

開創與影響:王肅禮學義理及中古傳播歷程

劉柏宏, Liu,Po-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試圖回應傳統經學史論述中鄭王之辨此一議題。傳統經學史書寫中,或是以學派競爭的立場,或是採取鄭學中心角度,對王肅多予以負面評價。本文受到現象學思維啟發,試圖通過歷史性的追溯,重新梳理王肅形象的建構歷程。其次,透過重新閱讀目前傳世之王肅著述,以說明王肅個人的吉禮與凶禮主張,進而分析具體的禮文儀節,歸納出王肅禮學義體系的義理內涵與特質。第三、藉由中古禮家徵引王肅禮說的相關記載,以觀察王肅禮說在中古禮家進行禮學實踐時,造成了哪些短期影響及長期效應。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主在介紹本研究相關背景資訊、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現代經學意義下王肅形象的建構與反省〉主要透過統計《皇清經解》中對於王肅的評議情形,以說明乾嘉學者對於王肅的總體觀感;其次以「教科書經典效應」的立場,分析清季皮錫瑞《經學歷史》對於現代經學研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透過上述二者的討論,藉此說明現代經學研究者視野下王肅形象的建構過程。〈第三章:王肅禮學義理及其時代意義〉透過整理歸納,以說明王肅吉禮凶禮的具體主張,藉以呈現王肅禮學體系的人間屬性。此外,透過重建曹魏皇權語境的脈絡化處理方式,說明王肅禮學與明帝皇權的互動過程。〈第四章:王肅禮學體系的擴散與傳播〉藉由中古禮家明引王肅禮說的表現,以試圖說明王肅禮說對於中古禮制發展與禮學實踐的影響情形。並進而勾勒後世徵引行為如何反饋王肅禮說內涵。〈第五章:結論〉除了總結各章所得、研究缺失外,更試圖彰顯「擴散與傳播」的研究立場對中國古代(經)禮學研究具有哪些價值與意義。

Page generated in 0.01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