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魏晉士人論禮∼以喪服議為中心之探索

孫瑞琴, SUN, RUI-G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魏、晉間任誕之風流行,然而儒家之禮,非但未在此思潮下衰弱,反而藉由士人熱烈 之議論,益見發展.針對此一思想特色,故筆者乃思從史料、典籍著手,從社會、政 治、文化之角度作一通盤檢討,以明於魏、晉政局紛亂、社會失序之際,禮所顯現之 意義及其在人類群體綱紀中之適切性. 本篇論文共分六章研討如下: 第一章:緒論.論述研究動機、方法,及外緣問題之概述. 第二章:共分為四節.從社會風氣,以及實際環境之需要,考察士人論議禮之背景. 第三章:共分為三節,就士人本身之意識型態及行為,探求禮於當時社會之定位. 第四章:共分為五節,就以喪服議為主之論題,作一內容分析. 第五章:共分為三節.據上述之肉容分析,探求魏、晉禮論之特質. 第六章:結論.
2

魏晉時期喪葬禮儀與孝道的關係

陳大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魏晉時期動盪的時代背景帶給孝道傳統及喪葬文化極大的衝擊,戰爭、災疫、政局紛擾的時空環境造成了既有觀念的崩解與新觀念的興起。道家自然主義興起、佛教傳佈,都對士人思考解放提供助益,也對傳統孝道環境帶來新的思維空間。自漢代以至於魏晉時期,「以孝治天下」一直都是執政當局所採取的治國方針,而魏晉時期所採取的方式是以「清議」來約束孝行,以皇太子親講《孝經》來推廣孝道。在如此大力推廣孝道的背景之下,孝的風氣可謂十分興盛。然而,部分魏晉士人因東漢以來名教逐漸僵化之故,對朝廷所宣揚的「制度化」孝道不以為然,因此紛紛以自己獨有的舉措來展現孝行,故出現了「死孝」的應對方式。在重孝、重禮的時代背景下,又遭逢大環境的改變,因此魏晉時期對於喪服禮相當重視,因而展開許多討論。而魏晉時期的禮家們往往能突破前代禮書的限制,以理性的態度審視因時代動亂所造成的服喪問題,在兼顧禮意的前提下,展現重情、重孝的時代精神。其次,魏晉時期的喪葬逐漸由漢代的厚葬轉為薄葬,但這並不代表對喪葬的態度輕率,反而是以重視陰宅風水的方式來回應,在厚待先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為對生死雙方的照顧。在具體喪葬形式方面,魏晉的喪葬受遷徙流離、戰亂災疫以及士族興盛的影響,衍生出許多創新的喪葬儀式,同樣展現出魏晉時期有繼承、有權變、有創新的時代特色。綜觀魏晉時期魏晉時期喪葬禮儀與孝道的關係,往往能以「人」為主體,兼顧生死雙方,使孝行的範疇不僅止於有生之年,亦及於死後世界。
3

開創與影響:王肅禮學義理及中古傳播歷程

劉柏宏, Liu,Po-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試圖回應傳統經學史論述中鄭王之辨此一議題。傳統經學史書寫中,或是以學派競爭的立場,或是採取鄭學中心角度,對王肅多予以負面評價。本文受到現象學思維啟發,試圖通過歷史性的追溯,重新梳理王肅形象的建構歷程。其次,透過重新閱讀目前傳世之王肅著述,以說明王肅個人的吉禮與凶禮主張,進而分析具體的禮文儀節,歸納出王肅禮學義體系的義理內涵與特質。第三、藉由中古禮家徵引王肅禮說的相關記載,以觀察王肅禮說在中古禮家進行禮學實踐時,造成了哪些短期影響及長期效應。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主在介紹本研究相關背景資訊、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現代經學意義下王肅形象的建構與反省〉主要透過統計《皇清經解》中對於王肅的評議情形,以說明乾嘉學者對於王肅的總體觀感;其次以「教科書經典效應」的立場,分析清季皮錫瑞《經學歷史》對於現代經學研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透過上述二者的討論,藉此說明現代經學研究者視野下王肅形象的建構過程。〈第三章:王肅禮學義理及其時代意義〉透過整理歸納,以說明王肅吉禮凶禮的具體主張,藉以呈現王肅禮學體系的人間屬性。此外,透過重建曹魏皇權語境的脈絡化處理方式,說明王肅禮學與明帝皇權的互動過程。〈第四章:王肅禮學體系的擴散與傳播〉藉由中古禮家明引王肅禮說的表現,以試圖說明王肅禮說對於中古禮制發展與禮學實踐的影響情形。並進而勾勒後世徵引行為如何反饋王肅禮說內涵。〈第五章:結論〉除了總結各章所得、研究缺失外,更試圖彰顯「擴散與傳播」的研究立場對中國古代(經)禮學研究具有哪些價值與意義。

Page generated in 0.0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