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實質匯率,外人直接投資與中國對外貿易關係之研究邱如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經濟的崛起,改寫了世界貿易的版圖。但近年來中國的貿易收支失衡問題,特別是中國對於美國的持續大幅貿易順差以及對日本的持續大幅貿易逆差,一方面導致美國對中國匯率政策的強烈批評,另一方面也開始引起學者對於中國能否透過人民幣匯率的調整解決其貿易收支問題的研究興趣。惟最近一些實證研究發現,由於全球生產網路之發展,導致實質匯率與中國對外貿易之關係中出現一些傳統貿易理論難以解釋之現象,對於中國能否透過匯率政策之調整以解決其貿易收支問題也仍未有一致的結論。
本論文之目的在於研究中國近年來對外貿易之主要決定因素,尤其是深入探討實質匯率以及外人直接投資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於美國以及日本為中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本論文的研究內容聚焦於中美與中日貿易決定因素之比較研究。本論文之主要創新在於實證模型之建構。本論文的實證模型與過去文獻的主要差異有數點:1. 本論文建立聯立方程體系以分析出口供需之相互影響。2. 在供給面本論文考慮了外人直接投資以及進口中間財對中國出口供給或其進口產業之國內生產的可能影響。3. 在進出口需求函數中,除了雙邊實質匯率,本論文也考慮了第三國匯率以及外人直接投資可能產生的間接影響。4. 在中國進口需求函數中本論文將實質所得拆解成國內需求與加工出口兩部分,以比較中國國內需求與加工出口在進口傾向上的差異。
本論文實證結果顯示,在實質匯率的影響方面,當人民幣對美元實質升值,確實能降低中國對美出口。惟因為出口下降導致加工出口所需之進口中間財與資本財減少,造成中國自美之進口金額不增反降。由於進口減少的幅度更甚於出口,因此人民幣升值對於降低中美貿易順差的效果難以顯現。此外,當人民幣對日圓實質貶值時,雖然刺激中國對日本的出口,但因應加工出口所需而進口的中間財與資本財將因此增加,進而使中國自日本的總進口上揚,如此一來將抵銷匯率貶值改善貿易收支逆差的效果。至於第三國匯率的波動,對中美或中日貿易收支也有一些間接影響,例如經由影響中國自這些地區進口中間投入之成本或透過與中國在美日最終財市場的競爭或互補關係。由此可知,在全球生產網路盛行的今天,中國似乎不易單獨透過匯率政策之調整以解決其貿易收支失衡的問題。
在外人直接投資的影響方面,本論文實證結果顯示,日本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一方面雖提升中國對日本的出口,但另一方面因為在中國生產外資企業需要大量進口零組件與加工產品,造成中國來自日本的進口大幅增加,結果造成中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情況雪上加霜。相反地,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增加對中國對美出口並未有所助益,反而有提升自美進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中美貿易失衡。但是,來自其他國家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一方面將加工生產完成的產品大量輸往美國,另一方面,這些企業在中國生產應付當地市場的產品取代來自美國的進口產品,導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的擴大。由此可見,外人直接投資在中國對外貿易收支失衡問題上亦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至於實質所得對進口的影響方面,本論文實證結果顯示,中國的國內需求提升雖然會誘使來自美國或日本的進口增加,但是相對幅度有限,而因中國的加工出口所引發的進口增加卻十分顯著。此外,美國實質所得提高而誘發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彈性相當可觀,日本實質所得提高而誘發日本自中國進口的彈性則相對有限,而中國國內需求提升對自美進口的效果更是微不足道。此結果顯示,中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在消費者偏好上的差異,也對中國對外貿易收支失衡有一定的影響力。 / The emergence of China’s economy has changed territorial boundaries on the global trade map. China’s recent external trade imbalance, especially its huge and persistent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S. and its deficits towards Japan, has provoked serious critique from the U.S. on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and at the same time has attracted 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issue: Can a Renminbi (RMB) revaluation improve China’s problem over its trade imbalance?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in recent years, some studies have found some puzzl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MB’s real exchange rate and China’s foreign trade, which are inexplicabl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raditional trade theory.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 RMB revaluation in adjusting China’s trade imbalance either.
The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external trade, particularly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real exchange rate of the RMB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to China. Because U.S. and Japan are two major trade partners of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compa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Sino-U.S. trade and Sino-Japan trade.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its construction of novel empirical models, which differ from most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We construct a system of equations to examine the demand-supply relationship; 2. On the supply side, the effects of FDI and intermediate imports on China’s export are considered; 3. On the demand side, in additional to 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s,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a third-country’s exchange rates and FDI on China’s exports and imports are also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dels; 4. In China’s import demand function, we decompose real income into domestic demand and export demand, with a view to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China’s domestic demand and export processing due to their differences in import propensities.
This thesis’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al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against the US dollar can reduce China’s exports to the U.S., however, the decrease in exports causes a larger decline in China’s imports of intermediate goods from the U.S. for export processing purposes. Hence, the real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seems ineffective in improving China-U.S. trade balance. Moreover, the real depreciation of the RMB against the Yen has similar counterbalancing effects: it stimulates China’s exports to Japan and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s China’s intermediate goods and capital goods imports from there. As a result, China’s trade deficits might not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real depreciation of its currency.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is thesis reveals that changes in third-country’s exchange rates can also bring about indirect effects on China’s trade imbalance either through their impact on the import costs of intermediate goods from those countries or their substitutive or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s in the final good markets in the U.S. and Japan. Therefore, China seems unable to adjust its trade imbalance unilaterally through an exchange rate policy.
As for the impact of FDI into China, we show that Japanese FDI towards China stimulates China’s exports to Japan, but also raises its import demand from Japan, because of the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Japanese enterprises in China. As a result, Japan’s FDI makes the Sino-Japan trade imbalance even worse. On the contrary, FDI from the U.S. into China does not stimulate American exports to China, but does increase China’s imports from the U.S., which can improve Sino-U.S. trade balance. Third-country FDI into China significantly enhances China’s exports to the U.S. on the one hand, while its products become substitutes for U.S. exports into China’s market on the other. Hence, it is another driving force for the aggravation of Sino-U.S. trade surplus. In a nutshell, FDI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trade imbalance problem.
Finally, empirical results from the effects of real income on import demand indicate that China’s import demand stimulated by its export processing activity is very significant. In addition, 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domestic demand and its imports from the U.S. or Japan is positive, the magnitude is rather limited. In contrast,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U.S. import demand from China is very high, but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Japan’s import demand from China is relatively small. To sum up, China’s trade imbalance problem seems attributable to the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 among consumers in China and its major trade partners to some extent.
|
22 |
後冷戰時期俄羅斯與北約關係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Russia-NATO relationship after the cold war王能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冷戰結束之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地位,而北約存在的必要性則成為了學者爭論的一項議題。而本文便針對冷戰結束後俄羅斯與北約雙方之互動做一綜合性之評述,以文獻分析法為主,兼以歷史分析法,以及克里姆林宮政治研究途徑與地緣政治之觀點,試將近二十年的俄羅斯-北約關係做一清楚的解讀。
其次,本文亦針對晚近發生的俄羅斯與格魯吉亞間的衝突,在俄羅斯與北約之間互動以及關係發展之影響,做一完整且有系統的整理。
|
23 |
大陸銀行業境外投資與在臺經營之探討 / The Study on the Offshore Investment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and the Business Strategies in Taiwan陳瑄, Chen, 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於兩岸經貿往來發展密切,頻繁的經貿交流帶動龐大資金流動,對兩岸金融領域的合作產生強烈需求;在雙方主管機關相繼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後,陸資銀行正式在臺登陸。本文對於規模龐大的陸資銀行來臺經營,會對本地金融市場帶來何種衝擊進行探討。主要通過陸資銀行的對外投資政策與模式,研究其境外投資的過程與成果,進而分析兩岸銀行業的市場發展,乃至陸資銀行來臺經營的動機與策略及對臺灣市場的影響。試圖從研究過程中,提出對於臺灣銀行業者的建議及可行策略,並對我國金融主管機關提出因應之監管理念。
|
24 |
ECFA與投保協議生效後,影響在臺陸資業務種類多樣化的決定因素 / The Determinants of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of Mainland China Enterprises in Taiwan When ECFA and Cross-Strait B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greement Go into Effect許毓容, Hsu, Yu R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面對跨國企業積極辦擴張海外市場並做好全球佈局的準備,而各國政府更是積極的在做貿易協議,為自己國內企業開拓互惠互等的貿易商機,我國也於2009年提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ECFA),並於2010年6月29日在中國大陸重慶正式簽訂此一雙邊經濟協議,更於2012年8月9日完成簽署了《兩岸投資保障協議》(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簡稱投保協議),臺海兩岸貿易的往來將因此更為密切。在ECFA與投保協議生效後,在臺陸資企業的營運策略勢必有所調整,其中經營業務朝向多樣化便是陸資可能採行的策略,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多樣化策略的相關文獻與實證分析,來探討在ECFA與投保協議生效後,影響在臺陸資業務種類多樣化的決定因素。
經實證結果發現,組織型態、行業類別、技術來源與建立分工體系是影響在臺陸資業務種類多樣化的決定因素,另外,透過調節變數「設立時間」的影響,發現「廠商規模」、「行業類別」及「技術密集度」這3個變數,會在設立時間長的情況下,分別成為在臺陸資在ECFA與投保協議生效後,影響在臺陸資業務種類多樣化的決定因素,亦即廠商規模越大、主要投資於製造產業以及具有高技術密集度的在臺陸資企業,若其在臺設立時間越長,將越傾向發展業務種類多樣化。
|
25 |
台商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分析-Conditional Logit Model的應用戴育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廠商自198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台幣升值、工資上漲、環保意識抬頭以及土地取得不易等因素導致競爭力下降,紛紛至國外投資設廠生產,此時台商對外投資的區域大都集中於東南亞和美國。1987年政府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使香港亦成為台商投資大陸的中繼站,1991年政府更直接開放廠商前往大陸直接投資;而日本的投資案件也伴隨市場開放逐漸增加。隨著歐洲聯盟的經濟暨貨幣聯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EMU)的醞釀與開始運作,以及中、東歐的共產封閉經濟體系逐漸向外開放,自1990年起台商也逐漸增加對歐洲的投資。因此,瞭解影響台商對外直接投資區位選擇的因素,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本研究以1988-1997年經濟部投審會所核准的對外投資廠商作為實證研究對象,投資區位則依地主國地緣位置及經濟發展程度劃分為北美洲、歐洲、亞洲已開發國家或新興工業化國家以及大陸與東南亞國家等四大區位。並以McFadden(1974)的Conditional Logit Model作為實證模型,探討勞動成本、資金成本、市場大小、基礎建設、及群聚效果在台商對外直接投資區位的選擇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勞動成本方面,低廉的工資對赴大陸與東南亞國家以及歐洲投資的台商有吸引力。在資金成本方面,除了租稅競爭的亞洲國家之外,低稅率是吸引台商前往海外投資的一大因素。在市場要素方面,龐大消費市場的潛在商機不容許台商忽視其存在。基礎建設的良窳僅影響台商對北美洲投資的意願;對其他區域而言,中央政府經濟事務性支出愈高或許代表著當地基礎建設的不足而阻礙了台商的投資意願。至於群聚效果則是影響台商對外投資區位選擇的要素之一,但對於至亞洲已開發或新興工業化國家投資的台商而言,群聚負效果是他們望而卻步的。
|
26 |
租稅誘因對投資之重要性---我國對東南亞投資之實證研究張永和, Chang Yung H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經濟發展日趨國際化,國際貿易已無法涵蓋各國經濟活動,且我國屬於海島型國家,資源與市場受到限制,為了突破瓶頸,對外投資乃必然趨勢。而我國自1980年代中期後對外投資迅速增加,隨著對大陸投資的開放,對外投資的趨勢更加明顯。對外投資地區已從以往的美國,分散至大陸與東南亞,其中東南亞近年來比重約為25﹪左右,故本文針對東南亞地區作實證研究。
一般而言,影響對外投資的因素有很多,不外乎為了節省成本、擴大市場與延續經營等因素,其中在成本因素方面,包括了工資、租稅與廠房土地等,而本研究主要針對租稅因素作探討。本研究首先針對租稅相關文獻作探討,同時對於研究之國家(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與印尼)的基本投資環境作簡介,接著分析租稅因素對我國對外投資之影響,其中不僅探討地主國租稅因素之重要性,同時也將我國(母國)租稅因素納入考量。
本研究實證結果顯示,我國資本所得之有效稅率對於對外投資有顯著之影響,即我國之有效稅率愈高,對外投資愈多。而地主國之有效稅率對我國對外投資影響較不顯著,這表示我國對外投資會因國內租稅負擔高低而有較大變化,而地主國租稅環境之改變對於對外投資影響較小。這也顯示我國現行稅制下,廠商稅負有些偏高,政府應盡量改善租稅環境,尤其在爭取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同時,更應利用各種租稅改革措施,來降低租稅負擔,以吸引外資前來投資。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FDI文獻簡介…………………………………………….... 4
第二節 租稅相關之FDI文獻…………………………………….... 6
第三節 以台灣為主體的對外投資文獻……………………….…. 14
第四節 小結…………………………………………………….…. 16
第三章 我國對外投資概況分析暨
現行對外投資所得課稅制度之介紹………………………. 17
第一節 我國對外投資分析……………………………………….. 17
第二節 我國現行對外投資所得課稅制度之介紹……………….. 25
第四章 香港與東南亞各國的投資環境暨國際租稅制度介紹…….. 27
第一節 投資環境與投資政策…………………………………….. 27
第二節 各國的國際租稅制度與租稅獎勵……………………….. 39
第五章 實證研究…………………………………………………….. 46
第一節 投資相關假說…………………………………………….. 46
第二節 實證模型………………………………………………….. 47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變數定義…………………………………….. 52
第四節 計算資本所得之有效稅率……………………………….. 54
第六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56
第一節 基本統計量……………………………………………….. 56
第二節 實證結果分析…………………………………………….. 58
第三節 小結……………………………………………………….. 68
第七章 結論………………………………………………………….. 69
參考文獻………………………………………………………………. 71
附表..................................................... 75
|
27 |
跨國公司直接投資與中共的對策 / FDI b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PRC's policy張建福, Zhang, Rick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在導論申首先就跨國公司的出現及其對外直接投資的成長和變化情形作一描述,同時說明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對跨國公司所具有的意義以及中共所面臨的挑戰。其後,將毛澤東與鄧小平兩人對外國資本的看法和立場作一比較,並參酌中共官員以及學者們對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見解,說明中共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所遵循的指導原則及方針。
在第二章中首先闡述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爾後列舉國際組織、西方學術界對外國直接投資的界定,並比較中共有關跨國公司的不同定義以釐清本文的研究對象。其次,本文所採取的「議題與政策」研究途徑,乃是結合政治學中政策途徑的政策分析和議題中心研究途徑,針對某些仍存有爭議或討論空間的經濟議題,說明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對中國大陸可能或已經產生的負面影響,並按時間向度,有系統的分析中共對這些議題及不利影響採取的因應對策。再次,概略說明跨國公司對地主國可能產生的各種負面影響,選擇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對中國大陸產生的外匯收支及貿易效果;技術移轉效果以及產業結構及區位效果等三個議題作分析,同時,將中共因應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對策範圍,界定在中共中央所擬定的基本政策、方針以及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國務院依據這些政策指示所制定的法律、規定…等。最後,則簡單的介紹了幾本有關跨國公司與申共相關政策的著作,探討它們的優缺點和不足之處。
第三章是對跨國公司行為理論的評介,在本章中儘可能的蒐集並介紹相關的學術著作及期刊,分析此一領域中幾位知名學者及其重要著作來說明各個理論的內容和發展,並檢討不同理論在解釋跨國公司投資行為時的長處和缺失。不過,此處筆者並無意提出一個新的理論模式或解釋途徑,僅希望能透過對跨國公司投資動機的分析,有助於我們了解中共所擬定的管制政策對跨國公司投資行為的影響,並以之作為後文中政策分析的基礎。
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別就本文所設定的三個經濟議題進行分析。在外匯收支與貿易效果方面,從理論上考慮了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對地主國國際收支的影響及其帶動的貿易效果,並由之引申出地主國對外國投資者提出的實績要求以及跨國公司運用轉移定價的問題,爾後再一一說明申共在這幾個問題上採取何種誘導和防制措施。
在技術引進方面,首先從理論上探討了有關技術適用性、技術轉讓價格、技術依賴、技術引進水平以及中國大陸實際出現的盲目引進和重複引進技術的問題。其次,說明三資企業技術引進的各種方式,並將其基本分為「技術投資」和「技術轉讓」兩種引進方式。最後,分別就這兩種技術引進方式,分析中共對三資企業技術引進的審查過程,比較其相關標準及規定的異同和發展,同時說明在三資企業技術引進過程中出現的盲目引進、重複引進以及技術水平不高的現象及其產生原因,並特別就中共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和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對國有企業進行嫁接改造的作法進行分析。
在產業結構及區位效果方面,首先從理論上探討了跨國公司對地主國產業政策的執行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影婆,並由之引申出跨國公司對地主國重要產業部門的控制、壟斷市場的可能性以及競爭和反競爭效應等問題。其次,有關跨國公司在地主國投資區位的問題,筆者簡單的介紹了西方學者所稱的跨國公司「區位效果」以及成長點理論和回浪效應理論。冉次,文中以中共幾個五年計畫中,外商產業投向所出現的問題為主軸,說明中共引導外資產業投向的政策及其轉變,並透過對中共1994年3月頒佈的(90年代國家產業政策綱要》以及1995年6月頒佈的(指導外商搜資方向暫行規定》及其附件(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分析,帶出跨國公司佔有大陸市場以及兼併大陸國有企業的問題,並在後文中就大陸學者有關保護民族工業的爭論和未來中共外資政策的走向作了說明,同時論及中共有關《反不當競爭法》的制定目的及其不足之處。最後,則以中共加速東部沿海發展戰略輛以王建提出的國際大循環論,說明中共引導外商區位投向的政策以及吸引外商至中西部投資的相關措施。
在本文結論中筆者以英國學者鄧寧對跨國公司國際生產的類型及其策略目標為基礎,配合跨國公司理論進一步說明中共管制和引導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政策與不同類型的跨國公司之間可能產生的幾個問題和值得商榷之處。
|
28 |
臺商投資大陸滬寧地區之DUNNING理論測試 / The Study of Taiwan's Investment Behavior in the Shanghai and Nanjing Area - An appication of Dunning's Model.鄧應儒, Teng, Ying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自1978年開始對外開放之後,吸引眾多外國商人前往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多也是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來投資。當然,臺商也在這些外商之中扮演著對中國大陸投資的角色。臺商的投入大陸市場,多少具有幾分神祕的色彩,為求了解其投資的進入動機及其進入模式的選擇策略,而做此論文研究。Dunning將跨國性企業到被投資國投資的進入模式選擇,基本上定義受到專屬優勢、內部化優勢和被投資國區位優勢的影響。專屬優勢一般多屬於企業本身具有的特質,如企業的規模大小、企業的多國經驗、和發展差異化的產品能力等;內部化優勢主要指的是合約性的風險;區位優勢則主要受到被投資國市場潛能、投資風險、和生產成本的因素影響。OLI模式基本上提出企業的進入模式選擇決策受到OLI因素所左右,各因素間彼此的交互作用,會決定出不同的模式選擇,並因此發展出理論的五個假設,並得到驗證。大陸從計劃經濟過度到市場經濟,一切的體制並不完善,從開放至今始終被各國投資者定義為具有高度風險的市場,但相對的,其具有12億人口的市場,對各國投資者也不失為一重要的投資誘因。臺商為進入大陸地區,也採取了各種不同方式的進入模式。本研究就臺商的投資行為,以Dunning的折衷理論加以驗證其實際的投資進入行為,在臺商的實際投資行為以理論的配合上獲得部份的支持。經由本文的研究,可對臺商進入大陸的投資行為有一大致的了解,以此論文希對後繼研究者有若干的貢獻。對我國提出建議。
|
29 |
影響台灣廠商直接投資於工業化國家或開發中國家之決定因素--以資訊電子工業為例 / The determinants of Taiwan compani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ward industrialized 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ase study of electronic industries劉桂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往國內研究多國籍企業之對外投資,多以單一國家或特定區域進行探討,較少針對各國之間的區位選擇問題做全方面的研究。本文將針對我國主流產業之資訊電子工業廠商,其對外投資時所擁有的專屬優勢,及被投資國具備的區位優勢,依不同開發型態國家,進行各國之間投資區位選擇因素之探討。期以研究結果,供未來欲對外投資之台灣資訊電子工業廠商,藉以選擇最適切的投資地區,有效且經濟的利用資源。本論文利用2006年經濟部統計處「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之資料(有效樣本計759家),分析2006年台灣製造業廠商,在總營業額、全年研發支出總額、當地所投資之行業、勞力密集度、資本密集度、當地市場發展潛力大、便利技術與技能之取得、利用當地最惠國待遇及優惠關稅、利用當地價廉充沛勞工,及配合國外客戶要求等條件不同的情況下,會傾向投資於何種開發型態的國家。本研究使用Probit迴歸模型,運用Eviews軟體設定計量模型實證,依據實證結果發現:廠商的全年研發支出總額越高,及為便利技術與技能之取得,會傾向往工業化國家投資;如廠商的勞力密集度越高,及為利用當地價廉充沛勞工,會不傾向往工業化國家投資。
|
30 |
台灣製造業廠商對外投資對母公司勞動雇用之影響 / The impacts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employment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aiwan洪薏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全球化發展,廠商在面臨國際競爭的壓力下開始從事對外投資,部份廠商對外投資目的在於利用國外相對廉價的勞動力,以降低生產成本;另一部份廠商則利用對外投資取得先進技術,藉以提高市場占有率。早期台灣對外投資廠商多以中小型規模為主,並以傳統勞力密集型產業居多,而現階段則以大型規模廠商為主,且轉以資本密集度較高之產業,對外投資的蓬勃發展一方面造成國內廠商生產的外移,一方面也使得製造業結構迅速轉型,進而影響國內勞動市場結構。本研究利用經濟部統計處於2007年4月對有從事對外投資活動之製造業者進行實況調查所完成之「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結果資料(有效樣本計1,765家),分析2006年台灣製造業廠商,在行業別、規模大小、大陸出貨比率、原料進貨來源、對外投資最主要地區、分工方式、投資動機等條件不同的情況下,從事對外投資後對國內勞動雇用的影響。本研究使用Probit迴歸模型,運用Eviews軟體設定計量模型實證,依據實證結果發現,中小型規模廠商在台灣接單、赴大陸出貨的比例越高,且基於廉價勞動力而從事對外投資,國內勞動雇用會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依據實證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供各界參考。
|
Page generated in 0.03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