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黑格爾市民社會理論之研究魏楚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2 |
景観整備を契機とする市民組織の形成と役割に関する研究-滋賀県近江八幡市を事例として-片岡, 由香 25 March 2013 (has links)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7547号 / 工博第3706号 / 新制||工||1564(附属図書館) / 30313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都市環境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川﨑 雅史, 教授 田村 正行, 准教授 久保田 善明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3 |
台灣市民社會與民主化之研究(1980-2000)馮瑞傑, Fong, Ruey-jay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87年政府宣布解嚴之前,威權黨國機器藉由土地改革、侍從主義、統合架構的治理機制完全壓抑了市民社會茁長的空間。19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國內外主客環境的鉅幅變遷,使政府對於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支配力呈現了鬆動的情況,並導致威權轉型與政治解嚴的結果。從自主性、影響力和公共性等指標觀察市民社會的發展,發現此時台灣市民社會乃有趨於活絡的現象。
分析台灣市民社會在1980年代蓬勃的原因,在外部因素方面,有美國「中國政策」的調整、美國對台灣人權狀況的關心、中共改革開放的壓力,和台灣在國際體系中屬於「半邊陲」國家的特性;在內部因素方面,則有政治反對力量的參與、就業型態的改變、教育程度的提昇、經濟型態與所得消費的改變、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外來文化的刺激等,而另一不可忽視的因素,則是社會上新興中產階級的形成。
在政府威權轉型的過渡期間,因為市民社會帶領民眾衝撞黨國體制的經驗,使民眾從僅能接受統治的順民蛻變成為積極參與的市民。再者,隨著市民社會組織質與量的發展,它們無論是在公共議題倡導、公部門運作的監督、行政人才的儲備,或是積極的取代政府職能上,都呈現出其對台灣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在台灣現今正歷經民主鞏固之際,而市民社會組織影響的範圍大體上只侷限在特定或單一的法令政策,對於全民層次或整體社會的影響力,反不如政府輪替之前而呈現出停滯甚至微弱的情況。總之,當前的市民社會在社會自由和社會福利的領域裡,已然呈現出它具體的貢獻,而在民主深化和鞏固的課題上,則仍留待未來的努力。
|
4 |
敵人刑法之研究 / The Study of enemy criminal law任欣儀, Jen, Hsin 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敵人刑法的概念早在1985年由 Jakobs 教授首次提出,經過一段時間後,敵人刑法在學界廣受討論,然而批判的聲音卻大於贊同!敵人刑法並非Jakobs憑空創設出了什麼法令,而儘是Jakobs就現有的法體例觀察後,做一個描述並予以命名。
本論文第二章將Jakobs一系列對敵人刑法的文章予以仔細釐清,第三章則以「符合敵人刑法概念」的德國相關法制做介紹,另一併檢視我國相關法制,是否有符合敵人刑法的規定,並論述其正當性。第四章則以針對批評敵人刑法文章中的論點,予以論述並探究,這些批評的基礎和Jakobs提出敵人刑法的基礎是否相同,若有不同則須加以釐清。
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後,敵人刑法開始受到刑法學界的青睞,甚有論者認為可以用敵人刑法來對抗恐怖主義的論點,本文對此加以探討以一個「概念性的敵人刑法」對抗恐怖主義究竟有無效用,並於最後提出對於敵人刑法及其相關法制的評述及一己之見。
|
5 |
臺北市市民健康卡社會行銷策略之研究:創新擴散觀點鄭百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多年來台灣的公共衛生政策重醫療,輕公衛,如何鼓勵民眾重視個人健康,改變健康觀念與行為,建立維護健康的自主行動,有賴具新思維的政策規劃與制定。筆者挑選臺北市市民健康卡政策作為研究個案,除了其係源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邱文祥局長之個人創意之創新政策外,亦欲了解該「創新」藉由社會行銷策略擴散之過程與現況。
本研究除應用「文獻探討法」整理創新擴散及社會行銷的相關理論,作為個案探討的分析架構外,另以「個案研究法」了解本研究個案之背景系絡,輔以「次級資料分析法」以及「深度訪談法」,除透過現有針對使用者具信效度之問卷調查結果加以分析外,亦選擇與研究個案密切相關的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以取得多元、詳盡、真實的資料,試圖自受訪者的經驗與感受,並透過理論架構的檢視,一方面給予實務或相關個案接續推動的參考,一方面透過理論與實務的對話,試圖增益理論在詮釋上的豐富性。
經由次級資料分析,在針對市民健康卡使用者的調查結果中,可以得知在「健康卡集點情形」方面,未集點或未集達兌換門檻的民眾仍然偏高;在「健康卡認知情形」方面,整體而言集點數高之民眾相較於集點數少者更加瞭解市民健康卡之集點、兌換項目及相關政策內容;在「得知訊息來源」方面,超過半數的使用者獲知市民健康卡的來源均是透過各區健康服務中心,其餘管道的宣導成效較為不彰;在「參與情形」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健康點數集點項目太少、計點方式太嚴、集點時間太短,集點項目兌換率之高低與民眾期盼兌換項目有所落差;在「集點活動滿意度」方面,集點數較高者滿意度較集點數低者來得高;而在「是否持續參與集點活動」方面,與前述滿意度所得之結果相近。
另外經由訪談分析後,可以發現北市府衛生局在行銷擴散市民健康卡政策時,雖運用許多社會行銷管理步驟之技術與方法,但顯然未臻成熟,例如並未探討民眾有無需求、未達到針對不同性質的標的人口施以不同策略之「差異化行銷」、目標目的設定所造成的反效果、預算經費不足及道德考量不周延等,均為政策執行所遭遇之問題。而在市民健康卡政策的創新擴散部分,該政策的相對優勢、相容性、複雜性即可試用性未充分凸顯,導致多數民眾的採納度不高,且就創新決策模式面向加以探究後,亦發現該政策的誘因尚嫌不足,同樣也造成市民健康卡使用率低、空卡量高之情形。
|
6 |
政策行銷研究—以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為例陳文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時代的演進,今日政府的角色已大大不同於以往,從威權、統御性的角色,轉而強調傾聽人民的聲音、重視人民才是政府的頭家。政府該如何推動並執行政策,挑戰著決策者的智慧。本篇研究欲以政策行銷理論檢視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這項政策,自試辦以來所運用的行銷策略及工具為何,執行成效如何,並分析此項政策後續行銷的方向,以作為政府在面對今日嚴苛的挑戰下,運用行銷管理技術的參考。這項政策不僅僅重視市政府對外行銷的能力,同時也考驗市政府內部整合及內部行銷的能力。因此,本研究試圖回答以下問題:
1.瞭解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的政策目標、政策行銷策略,及是否達到政策預期效益?執行過程中,遭遇到那些問題,如何克服。
2.瞭解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的內部行銷策略,市政府如何對內部進行整合及內部行銷,遭遇到那些問題,如何克服。
3.以政策行銷理論檢視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往後努力的方向,以作為政府運用政策行銷理論之參考。
本研究期以政策行銷模型及內部行銷衡量指標所建構出的理論架構,分析1999市民熱線的政策行銷、1999市民熱線的內部行銷及1999未來的行銷策略。最後,提出本文的結論及研究發現,身為公務人員的一份子,見識到政府並非不作事,而是許多辛苦與努力被埋沒在層層的公文程序與機關的本位主義之下,或者未藉由良好且適當的溝通管道讓民眾瞭解並取得政策的相關資訊,導致政策無法獲得民眾的認同與配合。希望藉由此一案例分析,能使政策行銷的運用更為廣泛,並使政府能夠儘量用合作取代脅迫,用共識取代立法,主動出擊,而非被動等待、墨守成規,才能達成今日民眾對政府的期待。
|
7 |
台灣推行市民農園之研究 / A Study On "To Implement Urban Allotment In Taiwan"周茂春, Chou, Mao-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社經環境急遽改變,農業所得偏低,導致都市中大量農地荒廢,他方面都市居民卻缺乏良好戶外休閒場所,解決之道,當以設立市民農園最為可行。
在國外,市民農園具有悠久歷史,國內則屬萌芽階段,故在推行方式,經營管理及法令上均面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本論文目的即在探討市民農園之功能和性質,並對台灣推行狀況做一通盤瞭解,吸取國外推廣經驗,以作為台灣大量推廣之參考,提出發展策略,使市民農園得予順暢推廣至全島。
本文先由相關文獻,就市民農園之類型、功能及法令等加以歸納整理,再以台北市兩個市民農園之現況加以調查、訪問、並配合問卷調查方式,彙集有關資料加以統計分析,然後再與日本之市民農園相比較,而獲得研究結果和建議。
本研究之結論,有以下幾點:(1)市民農園在近年內當成台灣市民休閒活動主流,需求量亦會快速增加(2)市民農園之經營理念,已漸為農民認同,樂於提供土地,開設市民農園,故供給量亦可持續增加(3)台灣推行市民農園所面臨之問題,主要在於法令上之困擾。(4)市民農園具有公共財性質,可為政府社會福利措施之一,故政府應積極介入併提供土地廣為設立。(5)推廣單位宜由行政院農委會全權負責,以利全面推展。並適時修訂法令規章,使市民農園得健全發展。
本研究之結果除肯定市民農園之功能,提供國外推廣經驗供有識之士參考外,並建議有關單位加強市民農園宣導工作,儘速制訂〝市民農園發展條例〞,以加速台灣市民農園之推廣。
|
8 |
尋找一座城─市民書寫中的台北形象劉中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9 |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isual Public Sphere in the Republic of Turkey:Communication of Recognition and Sympathy in a Plural Society / トルコ共和国におけるヴィジュアル公共圏の成立と展開―複合社会をつなぐ承認と共感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Sononaka, Yoko 23 March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地域研究) / 甲第19101号 / 地博第175号 / 新制||地||60(附属図書館) / 32052 / 京都大学大学院アジア・アフリカ地域研究研究科東南アジア地域研究専攻 / (主査)教授 田辺 明生, 教授 東長 靖, 准教授 帯谷 知可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Area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10 |
カントにおける世界市民的地理教育の人間形成論的意義の解明-経験的働きかけとしての教化の基底性に着目して-広瀬, 悠三 24 November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教育学) / 甲第19355号 / 教博第182号 / 新制||教||156(附属図書館) / 32369 / 新制||教||156 / 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臨床教育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矢野 智司, 教授 西平 直, 教授 鈴木 晶子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Page generated in 0.01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