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3
  • 98
  • 5
  • Tagged with
  • 103
  • 103
  • 29
  • 28
  • 23
  • 23
  • 22
  • 22
  • 21
  • 19
  • 18
  • 17
  • 17
  • 17
  • 1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從報紙報導看性騷擾議題的社會建構

江淑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從社會建構論與論述分析的觀點討論性騷擾議題在報紙上的呈現。性騷擾是女性普遍的經驗,社會大眾也漸漸認為性騷擾在工作、校園、職場或醫療等場域困擾女性,從社會建構論出發,將性騷擾當成一個社會問題,媒體是呈現社會問題的重要場域,各種立場的問題宣稱者莫不盡力讓自己的詮釋有力且充分的出現在媒體上。 本研究根據Gamson的「媒體包裹」與Hilgartner & Bosk的「公共場域」,視媒體為各詮釋者的競技場域,從幾個研究個案中發現,不管性騷擾的指控者或性騷擾者,在媒體上都有相近的發言權力,他/她們的詮釋都能與社會文化適度地共振。唯「成淵案」中的女學生與女老師在幾個研究個案中,是較沒有發言權力的弱勢者。 本研究第一階段呈現性騷擾者與被性騷擾者雙方的媒體包裹,第二階段進一步檢視性騷擾論述中的意識型態機制。此部分藉用Thompson對意識型態的看法,認為意識型態本身是中立的概念,在運用此一概念時,研究者要看的是意識型態如何被使用以維繫或創造權力關係。本研究發現,幾個個案中出現的意識型態機制有「名詞化」、「私人化/特殊化」、「主題模糊」、「錯置」、「反轉」、「懷疑/責備受害者」、「主體化」、「中立客觀」、「形式對等/分配不對等」。 最後階段以Thompson的「深度詮釋」為基礎,佐以Faircolugh的「互文性」概念,研究發現,「專業論述」、「倫理論述」、「道德論述」等原來就存在於社會中的論述,是性騷擾者最常用以為自身辯解的工具。 雖然社會文化中存在許多有助於把性騷擾行為解釋掉的論述,不過,從Giddens的「結構雙元論」來看權力的展現,或許性騷擾的論述方式不會在一夕間轉變,但隨著社會結構與社會主體的互動,性騷擾的論述方式也會有所轉變。從「七海旅行社案」到今年發生在民進黨與高院的性騷擾案及其後來的判決結果,性騷擾論述與社會對性騷擾的看法似乎逐漸轉變中。
2

東協區域安全機制的組建與發展--建構主義觀點

朱安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關係環境與理論發展存在密切的互動關係,兩者相互依存而生。國際環境會影響國際思維的發展,帶動新思維的興起與架構成形,同時也弱化某些思維觀;相同的,人們思維的轉變,也將影響國際關係的運作,進而影響國際社會結構的轉形與發展。 近年來社會建構主義在國際關係理論領域漸漸興盛,且建構主義針對人類意識中社群概念形成,也就是國家與國際社群的認同,有著廣泛與較深入的研究;此種出自概念的改變所引發的國際結構轉變,確實不同於新現實主義權力政治所能解釋的現實環境;且在建構主義對各種傳統與修正理論的批判中,我們不能說建構主義以觀念為主的利益觀具有比其他理論更強的解釋能力,但這樣的分析為我們研究國際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尤其是建構主義在國際結構建置分析上,大都採取「弱認知派」的主張,這種論述是針對在國際政策協調上「認識社群」的角色以及政府一般學習條件與機制進行研究,而此種論證正適用於東協組織架構演變情形之研究,因此本論文大膽採用建構主義大師亞歷山大•溫特先生(Alexander Wendt)所提出的理論為主軸,以較樂觀的實證舉證方式,從理念改變帶動權力與利益分配轉變的角度,來解析東協國家與國際社會結構的互動關係,並對其提出發展「安全共同體」意涵進行研究,並藉對東協安全機制組建與運作發展的相關議題研究,檢驗建構主義與主流學派看法的異同。 1967年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簡稱東協)成立,代表了東南亞國家對國家安全的認知的轉變,各國紛紛緩和或擱置與鄰國的衝突,將安定國家內部作為首要國家安全目標,這種歷史反省造成的安全思維轉變,是新現實主義難以解釋的現象。2003年10月17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第九屆東協元首高峰會,東協領袖通過東協「峇里第二和諧宣言」,以「東協安全共同體」、「東協經濟共同體」與「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等三大支柱,期能仿效「歐盟」在2020年前建立成為「東南亞共同體」;這是東協自1967年成立後,首次確立將朝歐洲整合的模式邁進,將區域安全、經濟、社會文化全數納入原本鬆散、無政治軍事意涵的組織架構之下,其所擘劃的區域整合藍圖不可謂不大。東協在各強國勢力拉扯未平,各會員國自主性愈來愈強的時代,提出「東協共同體」的概念,這是用新現實主義權力與利益分配的觀點是難以周延解釋的,尤其是峇里第二和諧宣言的提出,也並非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到底這種共同體概念是如何成形的,是為本論文研究的重要內容。
3

建構取向教學中教師引導之個案研究

李映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探討一位幼稚園教師在建構取向教學中之教師引導。旨在瞭解易老師(化名)如何引導(how)、介入時機(when)、以及為何行之(why)的實踐過程。研究期間從民國91年10月92年4月底為止,採用參與觀察、訪談、文件檔案,以及研究者札記等方式蒐集相關資料,並參酌Strass & Corbin之資料分析程序進行研究分析。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首先,陳述易老師在建構取向教學中之教學信念,以預先瞭解易老師行為背後之信念基礎。再以教學案例的方式,呈現我於觀察期間所發現易老師教學引導的策略(how)、時機(when)及原因(why)之9個組型,共11個案例。最後綜觀這9個引導組型,再看易老師的教學引導。在「如何引導」方面,可從語言、動作、材料及情境方面涵蓋其因勢利導之引導策略;在「何時引導」方面,易老師所採取介入的時機為:為孩子建立先備經驗時、孩子遇到挫折,活動停滯不前時,孩子對活動喪失興趣時;在「為何行之」方面,幼兒因素考量的是孩子的能力及興趣、影響教師本身因素的則為教師信念及教師專業知識。 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提出五項結論與討論:1.教學權責雖轉移,但教師角色仍不容忽視;2.主動原則—孩子的主動可否由教師所引發;3.適應原則—教師提供多種路徑以讓孩子建構自己的「真實」、教師如何看待孩子的先備經驗;4.發展原則—「等待」是老師需要學習的。5.建構取向教學並非一個固定的「教學模式」。論文最後,提出對教師施行建構取向教學之建議,以及對未來研究議題之建議,包括:建構主義之教與學其間的師生互動情形、反省性思考對建構取向教學的影響、多方不同知識領域知識建構之研究。 / Abstract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a kindergarten teacher carried out constructive approach teaching. In addition, it also investigates how, when, and why Miss Yi (nickname) used that approach in class. The research data were obtained by making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collecting relevant documents, and taking reflective notes. Then, the researcher consulted Strass and Corbin’s analytic procedure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 first, in order to comprehend Miss Yi’s philosophic beliefs in teaching, an account of her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ve approach teaching is given. Next, nine patterns and eleven cas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Miss Yi’s teaching strategies—how, when, and why a certain method was adopted to guide students. Finally, the nine patterns are studied to analyze Miss Yi’s instruction guidance. In the aspect of how to guide, Miss Yi manipulated language, action, material, and contex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As to when to guide, Miss Yi decided to intervene when she had to help construct children’s prior experience, when children felt so frustrated that activities could not proceed, and when children were not interested in activities. In regard to why, Miss Yi would take children’s ability and interests into consid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Miss Yi’s teaching belief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ould also account for her guidance.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s and analyses mentioned above, the researcher draws five points for conclusion and further discussion: 1.Although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transferred, the role of teacher cannot be neglected. 2.Principle of activity—whether children can be led to be more active by a teacher. 3.Principle of adaptability—a teacher should provide many ways for children to construct “reality” on their own. How should a teacher view children’s prior experience? 4.Principle of development—a teacher should learn to “wait.” 5.Constructive approach teaching is not a fixed “teaching model.” At the end, the researcher offers several suggestions to teachers who practice constructive approach teaching and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nstru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reflective thinking on constructive approach teaching, and the study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other different fields.
4

能力建構角色在台灣與菲律賓經濟發展援助之比較研究 /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ole of Capacity Building in Economic Growth from Foreign Aid between Taiwan and the Philippines

李恩婕, Angelica Sarah Chua Riofri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幾十年,台灣的經濟發展為最著名的紀錄之一。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從貧困的農業社會進步到富足的工業國家間快速且持續的成長造就了龐大的中產階級與公平的所得分配。另一方面,近幾年來,菲律賓穩定地成長為亞洲的一經濟力量。本文旨在探討台灣如何追求和實行「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所強調的能力建構,並將之與目前為菲律賓經濟藍圖的《2011-2016年發展計畫(Development Plan 2011-2016)》相比較。在美國外援下,為了戰後台灣農村的重建而成立農復會。在復甦農業的同時,農復會亦間接地促進人力資源的發展與大量資本在研究與創新方面的投入,使得台灣得以從農業國家轉型為工業國家。為更加了解這些計畫,本文訪談台灣與菲律賓相關組織中直接參與計畫的領域專家。在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後,菲律賓面臨新領導人上任後可能改變的施政優先順序;藉此機會,本文企盼能夠向已知為發展台灣重要因素的特定計畫與政策學習,以供未來可能應用於菲律賓的參考。 / Fo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Taiwan has experienced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recor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evolution from an impoverished agricultural society into a flourishing industrial country characterized by rapid and sustained growth brought about a strong middle class and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has been noteworthy. On the other hand, the Philippines has steadily been making progress in becoming an economic force in Asia in the past years. This paper will look into how Taiwan pursued and underwent capacity building initiatives as highlighted in the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 in comparison to the Philippines’ Development Plan 2011-2016 which is currently used as an economic blueprint for the country. Funded by foreign ai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JCRR was established to focus on rural reconstruction of post-war Taiwan. In the process of rehabilitating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it has also indirectly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its human resources and poured substantial capital 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which enabled it to transform from an agricultural to an industrial country. Interviews of subject-matter experts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institutions driving these initiatives have also been conduct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initiatives. With the recently concluded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the Philippines, the country is facing a new leadership with its own set of priorities to tackle. With this opportunity, it is the intention of this paper to be able to learn specific initiatives and policies that have proven to be vit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 to the Philippines.
5

建構取向學習、學習心流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王瑞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應用於學習中的教學與學習原則,對於學習者的內在經驗感受影響甚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生的學習心流經驗,與建構取向學習以及幸福感間的關係;並進一步瞭解學習心流經驗與建構取向學習是否因科目不同而有所差異。   本研究以492 位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括:「個人生活感受量表」、研究者改編的「學習心流經驗量表」與研究者自編的「建構取向學習量表」。此外,本研究以因素分析、信度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典型相關分析、迴歸分析及共變數分析進行量表與研究假設的驗證。   研究結果顯示: 一、目前高中生在建構取向學習、學習心流經驗及幸福感上,皆呈現中等偏高的程度。 二、高中生學習心流經驗愈佳者,幸福感也愈高。 三、科目並非影響高中生學習心流經驗產生顯著差異的主要原因,建構取向學習才是。 四、建構取向學習愈常出現,高中生的學習心流經驗也愈佳。   為促使高中生學習心流經驗的提升,及增加運用建構取向原則於學習中,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對高中教師提出幾點實務上之建議: (一)教師的角色-有效的協助者 (二)教師的態度-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耐心面對學習時的犯錯 (三)鼓勵師生、同儕間的互動 (四)增加教材、教法、評量、情境的多元性、善用校外資源   最後,並從研究議題、設計、對象及工具上等方面提出建議,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
6

中共民族主義論述策略下文化角色之變遷

鄭文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共的歷史上,從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亦即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擊敗了「正統」馬克思主義倡導者王明之後,似乎中共開始走出蘇聯或傳統馬列主義的制約,逐漸展開中國式統治語言的建構,這箇中意涵究竟代表了什麼?本文將討論中共主政時期之下,中共民族主義論述中的文化角色變遷過程;從這些討論當中,試圖了解民族主義中的「文化」功用為何,人民對於中共的論述與政策建構又是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並分析這種民族主義文化敘事建構對於中共政權的鞏固具有何種意義。
7

由國中小教科書看戒嚴時期台灣之國族建構—以國語文科和社會類科為分析中心

蔡佩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現代國家以教育作為塑造國族認同的手段之一,為普世常見的情況,台灣的近代教育體制肇始於日治時期,由國家所主導的國民教育也始於這個階段,戰後台灣由中華民國接收後展開另一階段的教育體制,雖然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差異,但兩者都是由國家機器強力掌控教育。而中華民國政府在接收台灣後的首要目標在於去日本化、行中國化,主要手段之一便是透過教育來實施,戰後台灣在黨國體制的威權統治下,教育的特色包含黨化教育、軍國民教育以及民族精神教育,也就是學校教育的功能不只是傳遞知識與社會文化,更與國家機器的統治結合,用以塑造民族意識、凝聚對國家機器統治正當性的認同。 基於強人威權體制統治之下,教育政策和教科書制度皆由政府掌控,使台灣戒嚴時期的國中小教科書維持一貫的中國化教育,自五0到八0年代數十年之間的教科書是「既未換湯、也未換藥」,並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結構性的改變,國族建構在教育內容中亦占有一定的份量,這情況要到九0年代後期開始進行教育改革後,台灣的國族教育內容才逐漸轉變。本論文的目的在探究戰後台灣國民教育的教育內容中國家權力介入之痕跡,因此嘗試以涵蓋整個戒嚴時期國中小之國語文和社會類科教科書以及課程標準為分析對象,針對教科書內容進行量的與質的分析,佐以課程理論、教育權理論、課程社會學之研究視角切入探討以及批判戒嚴時期教科書內容及其分析之結果,除了釐清戒嚴時期台灣教科書中有關國族建構內容產生的時空背景及其歷史脈絡,亦嘗試呈現戒嚴時期實際的國族認同教育內容和其背後代表的意義。
8

通信產品開發團隊能耐建構之研究 - 以A公司多角經營為例 / Core competence building for communication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 - An example of “A” company diversify operation

蔡明仁, Tsai, Ming J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一家具代表性,台灣通訊產業後進之中小企業廠商為例,在2000年網路泡沫前後期間,其公司經營及產品開發之資料結果為樣本;探討通訊產品開發團隊所需之關鍵核心能耐、互補性資產之建構以及獲得的方法。並研究在產業後進地區的企業,居於可獨享性弱的環境中,如何透過多角經營之模仿、複製等手段吸收先進者的核心能耐,以有限的資源、正確的定位、挑選合適的切入點,在全球通訊產品市場上,奮力成長佔有一席之地。 / In this study, uses a market-trailing communication product development company in Taiwan as an example. During the Internet bubble period (around year 2000), explore the telecommunication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 required various key core competence,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acces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s. And to study such market-trailing competitor in global industry, how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pany’s polyhedron strategy impacts revenue and market share, such as copying and other means to absorb the advanced core competence of leading products; the correct product positioning; and selection of suitable entering point in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s market place.
9

禪修型新興宗教之社會心理學研究

鍾秋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從建構實在論的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活在他自己的生活世界裡,他整體的生活經驗構成他觀看世界的「視域」(horizon),並讓他能夠對生活中的各項事物「說話」。就禪修型新興宗教的信徒而言,他們將不只是在詮釋「禪修團體參與的經驗」,同時他們也在詮釋他們對其生活世界中諸般事物的生活體驗。以這樣的概念為基礎, 本論文嘗試從文化深層結構、個人需求和組織特性的角度,綜合量化研究和訪談資料分析,探討當代臺灣社會民眾參與禪修型新興宗教,從「入會」到「入信」之信仰歷程,並分析造成這一信仰歷程的影響因素。 「主觀禪修效果與禪修目的的變遷」的研究指出:臺灣社會中普遍存在著各類宗教團體,藉由人際網絡,人們接觸到各宗教團體的機會應當相當多。然而,在眾多接觸中,是否會引發當事人的參與意願,則與受當事人當時的身心狀態有關。訪談資料和問卷調查一致地反映出:絕大部份的受試和受訪對象是基於解決身體健康的需求而入會的。由於禪修型新興宗教組織在弘教上特別強調禪定訓練的修身或養生效用,因此,對於深受身心疾病所苦,企求改善或增進身心健康狀態(而非宗教追求)的現代人來說,毋寧提供了一種符合文化價值的另類療法和養生之道,因而有著相當的吸引力。在禪修目的和禪修效用的量化與質化研究資料中,都看到了這種趨勢。 綜合問卷調查與訪談資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印心禪學會」參與者在參加該會禪修前後,在參與需求和參與心態上的變遷。絕大部份的受試者與受訪對象有從非宗教性的需求與參與心態,轉變為宗教信仰者的傾向,並且,開始以宗師所標示的宗教性修行旨趣,作為個人繼續禪修所依循的方向。 「師徒關係的界限與師徒關係內涵(一)(二)」研究,首先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指出:東方文化傳統向來主張凡夫可以透過修身養性和修心養性的修練途徑,超凡入聖,成聖成佛。在這樣的世界觀和知識論取向下,極容易形成明師尊崇的(宗教)文化心理。而當師徒關係是一種人與佛的信仰關係時,它象徵著弟子們相信「師父」的存在是一種「存在」狀態的體現,足以讓弟子「脫凡胎,結聖胎」,這種關係的性質是俗世社會中其他人際關係對象所無法比擬的。 從韋伯「克理斯瑪」領導的觀點言之,明師尊崇的宗教體系中所謂的明師或宗師,基本上即是具有靈驗性與超凡特質的「克理斯瑪」領袖。以「印心禪學會」為例,綜合各項信徒信仰變遷歷程的研究資料,可以發現:受訪者之進入、停留,及至脫離「印心禪學會」,不論受訪者是自行參與還是經由人際網絡的媒介,他們之所以入會及至成為信徒,居留其間,甚至成為虔誠的信徒,「靈驗性」應當是最關鍵的因素。因為,不論是禪修效用、還是特殊宗教經驗,對於信徒來說,都具有「靈驗性」的功能。 研究指出:在「印心禪學會」這類明師尊崇的宗教體系中,視宗師(師父)為所有宗教「靈驗性」的來源,不僅是教義,也成為信徒奉行的信念。在這種認知或知覺下,形成了迥異於一般人際互動內涵的師徒關係,並且「師父」也被建構成「現世的佛」,不僅是信仰者靈性修持的依歸,也是日常生活平安幸福的守護神。其結果是:不論其實際互動情況為何,在信仰者心中,「師父」是具足「佛之證量」的「佛格、天格、人格」完美、神聖的存在。在積極面他要以他的證量(超凡的智慧和力量),幫助信徒解脫遭遇到的苦難,並成為日常的守護;在消極面,他既是這樣一個完美神聖的存在,那麼,他自然也不應該會有任何凡夫「人性」,有任何人格與行事上的瑕疵。這樣關於「師父」的認知或知覺可能來自禪修過程中組織教義的內化,以及個人獨特的禪修經驗,也可能受社會文化價值的影響。 然而研究資料也顯示:對於「靈驗性」(禪修效用與特殊宗教經驗)的肯定,以及對宗師作為此「靈驗性」之來源的認知與建構,雖然有助信徒對於宗師之神聖地位的信仰與尊崇,進而對組織產生信仰認同。不過,這樣的認知或建構,卻也埋下了明師尊崇宗教體系中師徒關係的不確定性。最後,綜合各項研究資料,研究者嘗試從建構實在論的概念,提出了本論文對禪修型新興宗教信徒之信仰歷程及其影響因素的建構,並從組織運作的層面討論組織發展的可能方向。 第一章:緒論 ……………………………………… 1 第一節:臺灣社會的新興宗教現象………………… 1 第二節:科學與宗教:理性?迷信?……………… 2 壹、微世界與生活世界…………………… 3 貳、生活世界和微世界的差異…………… 4 參、文化、社會和個體:生活世界的演化 5 第三節:研究目標與研究主題…………………… 8 第四節:研究方法 ……………………………… 10 第五節:「印心禪學會」研究對象素描………… 11 壹、妙天禪師的違建與疑似詐財風波… 11 貳、印心禪法的修行的基本理念:妙天印 心禪法的意義與宗師地位…………. 14 參、信徒參與「印心禪學會」禪修的方式 18 肆、禪修情境的建構…………………… 20 第二章:主觀禪修效果與禪修目的的變遷:人們為何參與禪修 型新興宗教組織?….................... 28 第一節:個人需求的層次.…………………………… 28 第二節:組織所能提供的需求滿足…………… 30 第三節:研究目的…………………………………… 31 第四節:人們談論行為動機的「文化與組織劇本」 32 第五節:禪修現象所蘊涵的文化深層結構………… 33 壹、華人社會的天人合一思想………… 34 貳、佛學、禪學與中華文化的匯通……… 35 參、禪修法門及其效用「禪修」研究取向 與研究結果回顧 36 第六節:研究方法………………………………… 39 壹、研究工具……………………………… 40 貳、受試樣本……………………………… 41 第七節:研究結果與討論…………………………… 43 壹、禪修目的及其變遷…………………… 44 貳、主觀禪修效用………………………… 46 第八節:訪談結果與討論…………………………… 47 壹、進入印心禪學會前後之宗教接觸和信 仰變遷型態… 47 貳、入會管道、原初禪修目的和禪修效用 51 第九節:討論………………………………………… 55 第三章:師徒關係的界限與師徒關係內涵(一)……………… 60 第一節:研究目的…………………………………… 60 第二節:東方宗教內的明師尊崇心理解析………… 60 壹、唯一的真神?--連續的與斷裂的世界 觀……… 60 貳、知識論………………………………… 61 參、明師的重要性………………………… 62 肆、師徒關係:師父的地位……………… 64 伍、師徒關係:弟子對師父的皈依……… 67 陸、小結…………………………………… 68 第三節:信徒知覺的師徒關係界限與關係內涵分析…68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工具…………………………… 71 第五節:受試樣本…………………………………… 72 第六節:結果分析與討論…………………………… 73 壹、師徒間的關係界線…………………… 73 貳、師徒關係內涵……………………… 75 第七節:討論………………………………………… 82 第四章:師徒關係的界限與師徒關係內涵(二):師徒關係內涵 、師徒關係的轉變及其與禪修型新興宗教信徒之信仰 歷程的關聯… 85 第一節:研究目的…………………………………… 85 第二節:訪談樣本和研究方法……………………… 85 第三節:師徒關係的建立:禪修效用、特殊宗教經 驗及其詮釋與信徒之信仰歷程的關聯…… 86 壹、強烈而特殊的宗師接觸經驗及其對 信徒之信仰歷程的關聯…………… 87 貳、其他特殊宗教經驗及其與信徒信仰 歷程的關聯… 89 參、無特殊宗教經驗及其與信徒信仰歷 程的關聯……… 89 第四節:師徒關係的界限和師徒關係的內涵:師徒 間的互動型態和關係內涵…………… 90 第五節:理想宗師的範型與師徒關係的變遷……… 92 壹、理想宗師的範型:「師父」的定位和 特質…… 92 貳、師徒關係的轉變與信徒個人宗教信仰 的變遷…… 95 參、虔誠信徒的信仰狀態………………… 96 第六節:討論……………………………………… 96 第五章:綜合討論與………………………………………… 100 壹、禪修型新興宗教信徒的信仰歷程…… 101 貳、組織發展的危機與轉機……………… 107 參考書目 附錄一、二、三
10

建構式教學法在兒童電腦課程中的實驗

吳幸收, Wu, Hsin-Sh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乃在嘗試以建構主義取向的教學理念運用在國小電腦教學上,試圖建構出一套有效的教學模式;1.找出一套整合性的建構式教學模式;2.將這套建構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兒童電腦課程教學上。 本研究以參加寒假校外電腦營的兒童為研究樣本,分兩組進行教學實驗,探討建構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差異,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兒童在電腦素養上顯著優於接受建構式教學法的兒童。 2.接受建構式教學法與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兒童在正向電腦態度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3.接受建構式教學法與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兒童在正向人際構通能力上沒有顯著的差異。 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教育實務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給學校與推動單位的建議 1.建構式電腦教學需長時間投入與觀察。 2.建構式教學最好以漸進階段進行的方式來實施。 二、給老師與實踐者的建議 1.教師應針對教財內容與學生特性發展出一套自己的建構式教學模式。 2.教市應加強本身的班級經營能力以維持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動機。 3.教師應隨時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能以增進教師為學生搭設解題鷹架的能力。 三給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1.建構式電腦教學宜採用長期的教學實驗處理。 2.教學實驗處理的課程設計需要容許更多的學習彈性。 3.教學效果宜採用多元評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建構的知識表徵。

Page generated in 0.02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