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冷戰後東協諸國軍備現代化與東南亞區域安全陳欣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2 |
東協區域安全機制的組建與發展--建構主義觀點朱安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關係環境與理論發展存在密切的互動關係,兩者相互依存而生。國際環境會影響國際思維的發展,帶動新思維的興起與架構成形,同時也弱化某些思維觀;相同的,人們思維的轉變,也將影響國際關係的運作,進而影響國際社會結構的轉形與發展。
近年來社會建構主義在國際關係理論領域漸漸興盛,且建構主義針對人類意識中社群概念形成,也就是國家與國際社群的認同,有著廣泛與較深入的研究;此種出自概念的改變所引發的國際結構轉變,確實不同於新現實主義權力政治所能解釋的現實環境;且在建構主義對各種傳統與修正理論的批判中,我們不能說建構主義以觀念為主的利益觀具有比其他理論更強的解釋能力,但這樣的分析為我們研究國際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尤其是建構主義在國際結構建置分析上,大都採取「弱認知派」的主張,這種論述是針對在國際政策協調上「認識社群」的角色以及政府一般學習條件與機制進行研究,而此種論證正適用於東協組織架構演變情形之研究,因此本論文大膽採用建構主義大師亞歷山大•溫特先生(Alexander Wendt)所提出的理論為主軸,以較樂觀的實證舉證方式,從理念改變帶動權力與利益分配轉變的角度,來解析東協國家與國際社會結構的互動關係,並對其提出發展「安全共同體」意涵進行研究,並藉對東協安全機制組建與運作發展的相關議題研究,檢驗建構主義與主流學派看法的異同。
1967年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簡稱東協)成立,代表了東南亞國家對國家安全的認知的轉變,各國紛紛緩和或擱置與鄰國的衝突,將安定國家內部作為首要國家安全目標,這種歷史反省造成的安全思維轉變,是新現實主義難以解釋的現象。2003年10月17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第九屆東協元首高峰會,東協領袖通過東協「峇里第二和諧宣言」,以「東協安全共同體」、「東協經濟共同體」與「東協社會文化共同體」等三大支柱,期能仿效「歐盟」在2020年前建立成為「東南亞共同體」;這是東協自1967年成立後,首次確立將朝歐洲整合的模式邁進,將區域安全、經濟、社會文化全數納入原本鬆散、無政治軍事意涵的組織架構之下,其所擘劃的區域整合藍圖不可謂不大。東協在各強國勢力拉扯未平,各會員國自主性愈來愈強的時代,提出「東協共同體」的概念,這是用新現實主義權力與利益分配的觀點是難以周延解釋的,尤其是峇里第二和諧宣言的提出,也並非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到底這種共同體概念是如何成形的,是為本論文研究的重要內容。
|
3 |
中共東亞區域安全策略與兩岸關係呼瑞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91年冷戰結束,國際體系產生結構性的變化,原兩極對抗國際體系瓦解,美國成為單極稱霸世界超強,當今的東亞地區﹐代替以往兩極體制的主宰局面,是以美﹑中﹑日﹑俄為代表的不均衡的多極體制。在一超多強的格局下,提供中共許多合縱連橫的操作空間;911事件後美國採取多邊合作的政策執行反恐戰爭,中共國際地位益顯重要。
中共自1978年後鄧小平及其追隨者提出與發展之安全基調係以「和平與發展」為主軸。在安全典範中,為因應可能的外在威脅,經濟發展是厚植中共綜合國力與建立一個「富強」大國地位的手段,中共經濟的成長快速,綜合國力的不斷提昇,是以漸由亞洲政治強權轉變成經濟強權,迄2007年就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的經濟體。
東亞區域處於歐亞大陸板塊交接處,也處在地緣政治學上的陸海權勢力衝突點,今日東亞安全環境受到大國力量的支配,美國仍是當今世界超強,且從過去到現在對東亞事務主動參與並具有主導力量。中共在過去10年來逐漸在東亞地區嶄露頭角,也逐漸發揮其影響力成為該地區與國際上的要角。東亞的場域中,隨著中共、日本、韓國與東協等的力量興起,未來亞洲大國關係中,中共應可能成為區域主導強權,而且勢將成為區域經濟成長和全球動能的力量。
兩岸關係對我國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外交與內政皆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其變化甚至會牽動東亞局勢與國際關係的穩定,爰兩岸關係中臺灣戰略價值重要,若以地緣角度分析,如果中共擁有臺灣的話,將可作為扼控東亞兩大戰略航道(臺灣海峽及巴士海峽);且臺灣又是美、日、韓及東南亞協防最佳的中繼站/補給站,處於第一島鏈的戰略要衝上,註定會成為相關大國戰略互動和力量博弈的焦點所在。正因如此,「兩岸」議題向來是國內外關注之焦點。兩岸現階段以和平發展務實解決兩岸間的有關問題,所涉及的不只是雙方領導人的意向,所有的情勢發展往往受制於彼此內部的結構,更會隨著國際體系的演變而有不同的互動結果。
|
4 |
從烏克蘭危機探討東歐區域安全 / Exploring Eastern Europe 's Regional Security from the Ukrainian Crisis張嘉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13年11月,時任烏克蘭總統的亞努科維奇,在拒絕簽署歐盟聯繫國協定後,引發一連串國內及國外的危機,導致了領導人被罷黜、國家領土被俄羅斯佔領、外國勢力的影響浮上檯面等後果,造就了冷戰過後最大的東歐戰略板塊變化。
烏克蘭位居東歐亞交匯之處,對區域安全影響頗鉅。為研究烏克蘭危機的影響與未來可能的局勢變化,本文首先簡述事件過程,並以時間軸鋪陳,分析其歷史及地緣關係如何造成烏克蘭人民國家認同差異與影響領導人的外交政策;在地緣政治方面,以美國、歐盟及俄羅斯等三大重要外國勢力為主要面向,研究如何在政治、經濟及軍事方面干擾烏克蘭的走向。進而探討烏克蘭當局之戰略文化形成之肇因、外國勢力角力對其國內政治的衝擊與其未來對外關係的可能的戰略選項。 / In November 2013, when the President of Ukraine, Yanukovych, refused to sign the EU-Ukraine association Agreement, triggered a seri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rises, such as: the president was removed from his power, and the territories was occupied by the Russian, as well as the foreign influence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and no longer been ignored and so on. This has been the biggest changes on strategic situation in Eastern European since the Cold War ended.
Ukraine is located in the intersection of Eastern Europe and Asia; the impact of regional security is huge.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crisis in Ukraine and the possible changes of the situation in the future, at fis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vent process, then according to timeline, analyzing how the historical and geopolitical issues will influence the people in the Ukrainian as well as the leaders’ foreign policies. From the geopolitical perspective,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an Union and Russia are the major foreign forces as the main target,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how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issues interference the direction of the Ukraine's developments. And then exploring the possible strategic op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ategic culture of the Ukrainian authority, the impact of foreign forces on its domestic politics and the future strategic choice on the external relations.
Keywords: Ukrainian crisis, strategic culture, regional security.
|
5 |
中共第二砲兵戰略與運用之研究 / The study of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PLA Second Artillery Force林麒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近年經濟力量大幅上揚,並且於2010年超過日本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力量亦逐年提升,雖然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2年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和平論壇開幕式上發表談話,向世界各國表示中國將繼續走和平發展的路。但對於台灣卻從未放棄過以武力解放,二砲部隊成立迄今已將近半個世紀,其發展也不可同日而語,從過去的「擇機發射」到現在的「隨機發射」,從「固定發射」到「機動發射」,從「和平環境」到「戰場環境」,幾乎每年都有近千件新的科技研發。如何因應中共飛彈的威脅已經成為各國的課題之一了。
|
6 |
俄美中三國在中亞的競逐 / The Competition of Russia, America and China in Central Asia蘇葆忠, Zheng,Su B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後,由於蘇聯的崩解,致使中亞地區權力出現真空狀態。中亞新興獨立的五個國家援引俄羅斯、美國、中國等外力,來協助國家的進步。俄羅斯自詡為中亞的保護者,並且認為中亞為其勢力範圍。美國為霸權擴張、西方式民主鼓吹者,致力於反恐戰爭與中亞資源的開發。中國的崛起需要的是中亞區域的穩定以及中亞各國與中國的相互合作。本研究試圖透過中亞本身內部安全、資源、民族、文化等因素以及外部國際環境變化,來探討俄、美、中三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關係發展與演變。 / After the cold wa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has caused a power vacuum situation in Central Asia. The five newly independent Central Asian states have cited external forces, including Russ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o assist their own countries’ progress. Russia treats itself as Central Asia’s protector, and considers Central Asia under its sphere of influence. As a hegemony expansionist and western-style democracy promoter, the US strives for anti-terrorism and the extra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 For China’s rise, China needs regional stability and maintains mutual cooperation with Central Asian states. This study explores Central Asian states’ relationship with Russia, America and China through domestic security, natural resources, nationalities, cultures,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
7 |
八○年代美蘇和解與東北亞區域安全李玟潾, LI,WEN-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于西太平洋的東北亞是亞太地區經濟的心臟與政治的主要舞臺,原因在于其包括美國
的最大經濟利益-日本,與亞洲的火藥庫-朝鮮半島。
戰后,國際關系是以美蘇關系的變化為主軸,東北亞亦然。東北亞區域安全,不但依
賴美國的安全承諾,而且其完全是相互依存,即日本的安全來自于朝鮮半島的穩定。
一九六九年以前,東北亞太地區的國際關系是美蘇對峙型態,之后中共崛起為本區的
國際關系帶來變化;區域安全不是只受蘇聯的安全威脅與美國亞洲政策之影響,中共
勢力的加入,使東北亞地區成為三足鼎立局面。另外,隨著日本區域強權地位的日漸
穩固,使本區國際關系的發展趨勢必是朝向四角關系,尤其是在朝鮮半島上。
八○年代中期后,美蘇對峙關系的松弛,東北亞緊張的國際關系亦隨緩和,不但中蘇
共走向和解,北韓亦不得不隨之調整其政策;美、日開始與北韓作試探性接觸而南韓
與蘇聯、中共接觸比以往頻繁,日蘇關系、中日關系亦獲改善,這不得不歸動于美蘇
八○年代和解所帶來的新氣象。本文研究的動機即欲對八○年代美蘇和解氣氛下的東
北亞區域安全作分析、探討。
第一章為導論。
第二章為對美蘇關系的本質作一分析并對八○年代美蘇和解作一介紹。
第三章則探討東北亞區域安全的變數,其中包括美國的亞洲政策,蘇聯的亞安體系,
中共力量的崛起。
第四章則是對東北亞現況作探討,東北亞區域包括日本與朝鮮半島,朝鮮半島由于地
理位置特殊,存在著美、蘇、中共、日本四國的利益,對此復雜情形,本章中會加以
分析。而日本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儼然成為國際上的次解超強與東北亞地區的區域
強權。因此,在本章中也對其未來的角色作一探討。
第五章為結論。對以后東北亞國際關系作一預測,更進而探討東北亞國未來的課題。
|
8 |
中亞國家安全策略之研究 / A Study on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Countries in Central Asia Region鄭昇陽, CHENG,SHENG-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91年蘇聯解體後,其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等中亞5國亦分別宣告獨立,並立即獲得國際社會廣泛的承認。尤其憑藉著地緣戰略與豐富能源的兩大優勢,更使中亞地區成為國際強權與周邊次強權權力競逐的焦點。與此同時,中亞區域在冷戰時期,其安全維繫於蘇聯黨國體制與紅軍安全保障;然而,蘇聯解體後,非但既存的安全機制消失,造成中亞區域陷入安全意義上的「權力真空」,而且,還面臨著諸多「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因素的威脅。因此,對於中亞5個新興國家而言,其面臨的「安全威脅」,以及「回應對策」,即成為本論文研究的核心。
本論文採取層次分析,參據華爾茲的「行為體三概念」(個人、國家、戰爭)。從國家、區域與國際三個層次切入分析探討相關議題。首先,國家層次:探討權力結構(諸如:地理戰略、人口條件、自然資源、軍事能力、政治體制、經濟發展、社會結構,以客觀分析5國的基本綜合國力)、武器擴散、跨國犯罪、毒品經濟等議題。其次,區域層次:探討民族宗教結構、民族分離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國際恐怖主義、水資源運用、區域衝突、疆界糾紛等議題。第三,國際層次:探討國家利益、國家戰略、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國際衝突、國際合作等議題。
中亞的國家安全戰略目標旨在確保國家領土完整、主權獨立,以及生存與發展,而其內涵,則可從外交(含政治)、經濟、軍事及社會等四項策略,加以檢視與分析。具體而言,中亞國家由於綜合國力虛弱,實難以憑藉本身力量達成國家安全戰略目標;因此,中亞諸國係以外交戰略為核心,以「平衡大國」與「全面外交」為手段,積極與美國、俄羅斯、中國三大強權發展經貿與軍事合作關係,並以經貿合作為主軸,全面與其他國家交往。雖然,中亞國家對應安全威脅的策略,整體呈現一定實效,但亦存在諸多弱點;尤其,各國領導階層以鞏固與延續現實政權為決策的核心思維,實為中亞區域安全策略形成的關鍵。 / Since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91, its dependent states such as Kazkstan, Kygyzstan, Tajikistan, Turkmenistan and Uzbekistan declared for independence respectively, which soon won suppor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geo-strategic importance and abundant resources, Central Asia region became the arena between superpowers.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security of Central Asia region was closely tied to the Soviet Union’s party-state system and its red army.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Soviet Union, security mechanism disintegrated and resulted in “power vacuum” in this region. Besides, there are “traditional security”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behind. Thus, security threats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of the five newly established countries mentioned above are the nucleus of research of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adopts the methodology of levels analysis,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cept of actor (nation, region and war)” argued by Kenneth N. Waltz and studies the related issues from three different levels---nation, region and international. First, in terms of national level, the author analyzes state powers of the five countries from the structure of authority (such as geo-strategy, population, natural resources, military capabilities,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ucture of society), proliferation of weaponry, transnational crimes, drug economy etc. Second, in regional level,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of religions, secessionism, religious extremism,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 regional conflicts and territorial disputes. Third,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level, the main points are national benefits, national strategy, geo-politics, geo-economy,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Central Asian states aims at ensuring the integrity of territory, the independence of sovereignty, the right of existence and continuing developments. The connotations of those issues can be reviewed and analyzed in the aspects of diplomacy, economy, military and society. Generally speaking, for the deficiency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it is very hard for Central Asian state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n their own. Consequently, these countries resort to “balance of power” and “full engagement diplomacy” and aggressively develop economic and military cooperation with the U.S., Russia, and PRC. In the meantime, they try to enhance relationships of other countries with emphasis on economic cooperation. Although the policy works as a whole, there are still vulnerable points. In particular, the formation of the regional security strategy in Central Asia hinges upon the ultimate pursuit of the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realistic regimes by the leaderships of various countries.
|
9 |
美國布希政府亞太戰略轉變之研究(2001-2003)林景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使得美國全球安全環境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若不考慮戰略核武因素,美國在當時既無全球性的挑戰者,且贏得了夢寐以求的「戰略縱深」;而對於亞太安全的影響而言,主要意義是在兩極對抗的國際性因素的消失,一則使得亞太安全環境更為複雜和不穩定;另則使得亞太區域強權與集團國家的戰略安全政策取得更大的自主性。因此,各國為維持本身和整體環境的安全,霎時出現諸多有關亞太安全的政策設計與機制安排。
90年代中期,在中共快速崛起,區域軍力與經濟力的發展愈形失調之際,亞太的安全情勢也隨之丕變;從北韓核武威脅、台海主權爭議,到區域民族主義、分離主義與恐怖組織的推波助瀾,更使大國間的猜忌加深,並競相加強軍備,將原已嚴峻的亞太情勢推向更為複雜的形勢。基於前般世局的變因與發展,誘發吾人從事國際關係研究的動機,除期望取得一般性國際關係理論與實際知識之外,更希望就布希政府主政前後美國亞太戰略的主要政策內容,去嘗試發現亞太戰略之理論依據與其關聯性,俾助於政府政策制訂與國防戰略發展於萬一。
從冷戰後美國在建構其外交與國際安全戰略上面臨了「蘇聯威脅解除,全面性的挑戰不再;美國民意排拒大規模軍事介入海外衝突;以及在缺乏外在威脅下,現實主義難再提供主導美國外交與安全政策的解釋能力」之窘境。到「九一一事件」後復使現實主義理論再回歸到國際關係理論主流地位,持續支持美國遂行國際霸權的正當性止,無一不在詮釋國際關係動態發展的複雜和永無止息的變異。
嗣經研究發現,美國亞太戰略是其全球戰略與整體外交、安全戰略設計的一環。當冷戰結束,歐洲呈現安全穩定發展,亞洲則因中共國力竄升與北韓核武危機等新的威脅,既影響亞太區域的平衡穩定,且衝擊到美國的國家利益,連帶使得亞太戰略地位的不斷提升,迫使美國必須對其全球安全戰略作出因應的調整。特別是「九一一事件」後,對其亞太戰略的建構,已針對不同的威脅來源與挑戰,作出國家安全戰略與區域安全戰略的調整和強化。布希政府致力打擊全球恐怖組織與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以此作為外交政策與安全戰略的主軸,並積極利用反恐擴大其影響力和利益基礎,以持續維持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
而回顧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發展,布希政府無疑是結構性與政策性改變最大者之一。然而,研究美國亞太戰略的轉變,無論是從理論面看,抑或從戰略的實質內涵觀之,其在不同時期的亞太安全戰略所顯示的意涵,也多能符合前開國際關係理論的論述主張。從國際關係理論架構探究布希政府主政前後美國亞太戰略轉變,90年代初老布希政府到柯林頓政府是由現實主義過渡到自由主義的性質中;至於到跨世紀後,柯林頓政府與布希政府的世代交替,則是從自由主義色彩再度回歸到現實主義的理論特色上。若以實質內涵觀之,則是從老布希政府的「國際新秩序」、「扇形戰略論」、「太平洋共同體」,到柯林頓政府時期的「新太平洋共同體」、「超越圍堵」、「擴大與交往」、「塑造、反應、準備」、「勸止、制壓、擊敗」戰略的推移;到進入21世紀伊始布希政府接續提出的「圍堵交往」、「區域安全」、「反恐擴張」、「先發制人」等系列戰略內涵的揭示。而具體的轉變則表現在由經濟轉向國安主導戰略發展、由守勢轉向攻勢主義戰略發展、由國際轉向內外兼顧戰略發展,以及由多邊轉向單邊主義戰略發展上。
美國是世界超強,故其國家戰略走向,自必動見觀瞻,牽動世局,影響全球的安全與安定。本文探討冷戰後迄今美國亞太戰略的變化情形,除對布希政府上任前後,據以分析兩個時期的不同戰略特色之外,嗣也發現促成其戰略轉變的根源係在不同時空的敵情威脅、全球政經安全情勢與美國內部的政治等因素上。故如何審時度勢,厚植實力,睥睨時局,就成為主導戰略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亞太戰略、九一一事件、布希主義、圍堵交往、區域安全、反恐擴張、先發制人、美日安保。
|
10 |
權力平衡輿東南亞中立化之研究牟家榮, Mou, Jia-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略敘東南亞人文背景及戰後國際政治概況。第二章東南亞國際政治的幾
個背景;第一節民族主義,第二節共黨革命,第三節種族問題與領土爭執,第四節經
濟因素。第三章國際強權在東南亞的角逐;第一節美國,第二節蘇聯,第三節中共,
第四節日本。探討強權的利益,競爭的模式,以及東南亞各國在強權競爭下的適應。
第四章中立化的構想,問題及定義;說明中立化提出的背景及其實質。第五章各國對
中立化的看法;第一節東協各國的立場,第二節緬甸及共黨印支的態度,第三節強權
的反應。第六章中立化的展望;第一節瑞士,瑞典的先例,第二節區域安全,第三節
經濟合作,第四節權力平衡。尋出各種可能達成的途徑。第七章結論。
|
Page generated in 0.02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