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阿朴嗎啡對中樞神經激胺的影響 / Effects of apomorphine on central serotonergic system王豐彬, Wang, Feng-B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高壓液態色層分析(HPLC)螢光測定生化分析同時量測背側縫合核及紋狀體中Tryp
tophan、5-HT和5-HIAA,獲知Apomorphine(3.0mg/kg) 腹腔注射後30分鐘同時提高
了5-HT約合成及代謝,支持Apomorphine 透過黑質的自我接受器而影響背側縫合核
及紋狀體5-HT系統的假說。
Apomorphine 5 ug及8 ug直接打入老鼠紋狀體中,都排除紋狀體DA突觸前接受器參
與Apomorphine 影響5-HT系統的可能性,同時也符合以前DA突觸後接受器不參與Ap
omorphine 對5-HT影響的結果。
把GABA的專一性拮抗劑Picrotoxin在不引起肌肉痙攣的劑量下(4mg/kg)打入老鼠體
內,能阻止Apomorphine 在背側縫合核及紋狀體中對Tryptophan、5-HT和5-HIAA的
影響,顯示GABA也參與了Apomorphine 對5-HT的影響。
|
2 |
國民中學教師心理學信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涵義林偉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幾乎每一個教師在師資培育過程中都會學習到如何從心理學的層面去看學生與教有,即使未學過心理學科目的教師在教學時,也多少都會對學生的人性或心理抱持一些假定,但是教師對於人類心理的信念究竟會如何影響其教育的信念及其行動?本研究目的即在探討教師的心理學信念與教師教學信念、教學行為、教育改革態度與學生學習知覺之關係,探索教師心理學信念在教育上的涵義,並嘗試建立研究教師心理學信念的測量工具。本研究原計畫將教師心理學信念分為:「古典心理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認知主義」,四個向度,但經過二次信、效度分析的結果,決定將「人本主義」、「認知主義」合併為「認知與情意主動」心理學信念,將教師教學信念、教學行為均各分為「學生中心」、「互動式」、「教師中心」三個向度。
本研究施測分兩次進行,研究一主要在編製測量工具及建立信效度,以大台北地區共160位教師、207位學生樣本,進行分析、並修訂工具。研究二、三以大台北地區為主及其他縣市為輔,共有教師樣本306位,學生樣本1745人,共306個樣本單位,再一次進行工具的修訂,進行信效度分析,並進行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以考驗本研究之假設。
研究結果發現,國民中學教師較傾向「認知與情意主動」心理學信念,古典心理分析次之、行為主義又次之。「行為主義」愈強而「認知與情意主動」信念愈弱的教師,其教學信念也愈傾向於以教師為中心;反之,愈傾向「認知與情意主動」心理學信念的教師則愈傾向「學生中心」及「互動式」的教學信念,也愈支持教育改革,其所任教的學生對學習也有愈正面的學習知覺。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1.在師資培有的心理學教育中加強「認知與情意主動」信念的學習;2.以「教師心理學信念量表」、「教學信念量表」、「教學行為量表」做為師資培育及教師瞭解自己信念及行為的工具,3.加強「認知與情意主動」心理學信念的在職教育,以為教育改革築下根基。
在理論的發展及未來的研究上,本研究建議:1.探討「人本主義」與「認知主義」是否為植基於相容的基本假設但著眼於不同層面的心理學流派;2.教師的信念可能是有系統的存在,週邊的信念受到核心信念的影響,因此在研究教師信念時,可再進一步探索如社會學、哲學等核心信念對於教師教學信念的影響;3.各心理學派的某些基本觀點應該是不相容的,但許多教師或學者卻常能夠讓這些觀念在心中並存,究竟他們如何安置或統整這些略額矛盾的信念,值得進一步探討;4.超越傳統以單一向度的觀點來研究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而以「學生中心」、「互動」、「教師中心」三個向度來探討教師的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5.針對各心理學派之基本觀點更進一步發展測驗工具,並邀請認同各學派之專家對內容效度進行評鑑。6.未來對於各學派心理學信念可再進一步分化,以便探討一個具有複雜層級結構的心理學信念系統。
|
3 |
反射線像在股票市場之研究 / Reflexivity of price in the stock market涂鈞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通常對於股票市場之評價,我們採取單一方向,但是實際上股票市場會以某種狀態回饋給投資人使得我們對於股價以及認知產生偏頗,而這些認知上的偏頗則產生了股票市場繁榮以及崩解的型態 / I used to be a securities specialist, serving in Taishin Holdings during January 2007-October 2008. As a securities specialist, I found financial markets so fascinating. Among all the financial markets, stock market seems to be the most eye-catching spot, because of its low transaction costs, a larg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nstant communication. If there is any place where the theory of perfect competition ought to be translated into practice, it is the stock market.
When it comes to real word, traditional pricing model seems to be irrelevant. What is the real driving force behind stock market? Is it only simply the discount of dividends regardless of acquisition, future prospect or the credit of leading staff?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e issue under the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financ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radition market theory.
In this article, I shall start with briefly introducing Behavioral Finance and its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in Chapter 2. In Chapter 3, a review to Gordon Model. In chapter 4, I will start with confirmation bias as the entry point creating a new boom/bust model with Reflexivity. In chapter 5, I shall illustrate a case and discuss the advantage and also the flaw of the model.
|
4 |
心理學質的研究的探討洪錫井, Hong, Xi-J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久以來,「觀察→假設→推論→命題→收集資料→實驗→檢証→結論→預測」這個過程便是科學的標準格式,任何想要從事科學活動,探求新知識,莫不以此為 集;如果有人想要挑戰這種說法,莫不被視為邪說、異端、離經叛道、因為這過程正是科學文明、器物發明,所賴以發展的金科玉律。
誠然,由於這種科學,學術界得以發現諸多現象與知識。但是,我們是否應將它視為唯一的律則?是否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引領我們進入知識的世界與真理的殿堂?實際上,對於「經驗科學(Empirical Science) 可以獲致真理」,已經有不少學者提出了質疑,不論在哲學、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與心理學界,都有不少學者了解到傳統的方法論的確有其不足與限制。因此,在這樣的反省中,遂產生了另一種研究取向––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這就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主題。
所謂「質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它所指涉的概念仍極為分歧,一般將個案研究、自然探究、紮根理論、田野研究、俗民誌、俗民方法學、詮釋的研究都包括在質的概念之下。雖然如此,它是涵蓋不同研究策略的名詞,而這些策略都共有如下特質 (Bogdan &Biklen,1982,p.2):
(1) 研究收集的資料,是人、地和會談等所謂「軟性」資料的豐富描述。
(2) 研究問題並非由操作定義後的變項來界定,而是在複雜的情境中形成。
(3) 研究焦點可在資料收集中發展而成,而非在一開始就設定待考驗的假說或待回答的問題。
(4) 了解行為必須由被研究者的內在觀點出發,外在因素僅居次要地位。
(5) 傾向於在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情境□,與被研究者做持久地接觸,以收集資料。
本研究的目的與計畫如下:
第一章:結論
探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
第二章:研究方法
分兩部份。其一,以文獻探討之方式,介紹質的研究取向。其二,以三十位國內心理學者進行「質的研究」之現況調查。
第三章:結果
整理並分析國內心理學者對質的研究的看法。
第四章:結論與建議
|
5 |
老人對居家環境之評價蘇怡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住宅問題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型態轉變以及都市人口遽增,已成為目前臺灣社會所面臨之重要問題。尤其老人人口比例快速增加,更突顯老人住宅問題的重要性。檢視國內有關老人住宅問題之研究,有客觀指標探討居住品質,有分析居住者之主觀居住滿意度,惟住宅的品質不應僅依靠客觀的標準或是主觀的滿意度而定,更應該考量居住者對其環境之感受,特別是在瞭解老人的生理、心理、及社會需求下,進一步來探討居住者對環境之認知感受。本研究以環境心理學的角度探究老人室內居住環境,包括下列議題:(一)瞭解目前老人的居住環境品質;(二)試圖從老人的立場出發,明白什麼樣的環境才是好的居住環境;(三)探討當老人在評價環境的好壞時,採取什麼樣的標準;(四)分析哪些因素會影響老人對其環境之評價;(五)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訪談十位居住在一般社區的老人。研究發現:(一)老人們對其居住環境之評估有五個範疇:空間、顏色、照明、溫度及噪音等。(二)老人們對室內居住環境的主觀評價有四個面向:對空間的評估、對顏色的喜惡、對購買東西的權利以及對擺設東西的權利。(三)主觀評價會因其所擁有的資源(自主)而有不同,自主指的是自主權、受到尊重以及自由權。(四)老人對室內居家環境之評價是基於客觀實質環境 vs. 心理感受、生理因素 vs. 心理因素及安全vs. 舒適等。(五)影響老人對室內居住環境評價之因素有身體狀況、社會支持及住宅位置等。(六)以自主的角度來看老人對居住環境之評估,可發現老人的個人特質如性別、年齡及家庭支持等,會影響其評估。本研究分別從政策上的目標、實務上的目標、建立社區支援體系、建立無障礙空間、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及設施、重視女性老人的權利以及建築業者設計住宅時所需之考量等方面提出建議。
|
6 |
臺產院線錄影帶中,高山族與非高山族塑像之研究--社會心理與文化傾向的探討楊大和, YANG, DA-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刻板印象對人們的認知、感情、行為有相當的影響,而族群刻板印象更會妨礙了族群之間的同化與互動,形成社會問題。在探究族群刻板印象塑成的原因時發現:大眾傳播媒介是一項重要的成因。以臺灣本土而言,近年來,錄影帶已經成為一項新興的視聽媒介,一般民眾每週花費相當的時間在電視錄影帶的欣賞上面。
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利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國內臺產錄影帶所塑造的高山族與高山族形象,以瞭解此二族群在場景變項(包括:場景地理位置、場景背景、人物整合程度和人物互動程度)、社會人口變項(包括:角色重要性、性別、年齡、體型、職業等級、職業聲望、收入、教育程度、社經地位)和行為變項(包括:族群組合、行為方向、行為表現方式、行為類別、反社會行為、利社會行為和飲酒行為)上的呈現情形有無差異存在。
本研究的樣本取自所有影片中有高山族角色人物的臺產院線錄影帶,除了有四部影片因為年代較早不易取得以外,其餘共有十八部影片全部納入作為本研究的分析樣本。各影片經過觀察、分析、登錄、分數轉化之後,以卡方考驗和平均數t 考驗加以分析,逐次納入各有關的控制變項。
|
7 |
過度辨正效果之研究:酬賞種類、酬賞方式、認知發展階段對內在興趣變化之影響陳淑娟, Chen, Shu-J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共一冊,約五萬字,分為: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說明本研究之寫作動機,並所欲達成之目的。
第二節:文獻探討。探討有關過度辨正效果,多重充足原因基模,及不同酬賞種類之
文獻,綜合前人研究結果,並檢討結果分歧之原因。
第三節:研究架構與問題。綜合文獻探討結果,擬設研究架構,並列出與研究所欲驗
證之假設如下:
1.多重充足原因基模隨年齡增加發展愈成熟。
2.酬賞對內在興趣之影響視酬賞種類而異。
3.酬賞對內在興趣之影響視酬賞方式而異。
4.酬賞對內在興趣之影響視多重充足原因發展基模而異。
第二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預試。說明預試所使用之受試樣本,研究工具、實驗程序,以及預試結果。
第二節:正式實驗。說明正式實驗所使用之受試樣本,研究工具、實驗程序,以及實
驗結果之資料處理方式。
第三章:研究結果
第一節:有閱操弄變項之檢驗。
第二節:結果分析。分析所操弄之自變項在依變項各種測量值上,是否有顯著影響。
第三節:討論。
第四章:結論與建議。
|
8 |
論唯物消除論 / A Critique of Elimanative Materialism邱盛揚, Chiu, Sen 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的主要目的是要藉由批判Paul Churchland版本的唯物消除論當中的論證之相關蘊含以及前提,來分析其立場的缺失與不足之處。而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我便將本論文的構成主軸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由第一章以及第二章所構成,其主要談論過去Churchland (1981)所宣稱的消除論立場以及其論證架構,在這裡除了整理過去眾多哲學家對於他的論證的一些批判與反駁的觀點之外,我也提出自己對於過去消除論之三個主要困境的主張。第二個部分則是由第三章以及第四章所構成,其主要是針對Churchland (2007)現在的唯物消除論之新進觀點來展開論述。當中除了分析他消除論立場的一致性之外,同時也去分析並討論他所提供之支持消除論的新論證,我將之稱作為「動物認知論證」(animal cognition argument) 。我將指出,由於Churchland在該論證當中隱含了一個重要的預設,因而使得該新論證的途徑未必可以合理地推得出其原有的消除論立場。
|
9 |
從梅洛龐蒂的身體知覺談抓拍的原初經驗 / On Primordial Experience of snapshot----from Merleu-Ponty's view on bodily perception曾雅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們透過梅洛龐蒂對身體知覺的探究,如何直指並恢復與現象世界的聯繫,去問引發我們身體呼應周遭世界的因素為何。
什麼是原初經驗?提出這個問題是為了呈現「自身與世界的不可分」,重新看待理性判斷劃分的範疇,對事物的「已知」規定的客觀基礎,在實際可見卻無法立即說明與判斷的模糊期待中,它的感覺經驗如何安立成為我們依賴的約定俗成,差距在於判斷的預設始終未對現象世界的直接經驗提供嘗試性的描繪。
梅洛龐蒂企圖恢復知覺世界而朝向真理的知覺領域,他所要恢復的,是「我們和我們的身體、以及和相關知覺到的事物之間的模糊關係。」
知覺經驗的歷程是為了探求,原初經驗就是對事物有一個想要了解的動機,後續的知覺歷程是為了想要圓滿這個動機,在這個過程中,身體一直扮演著提問者以及答覆者的角色,
當你不斷地跨越自我認識的設限,這才是真正地認識事物,而不是固守自我概念的內容,自我也成為一個與知覺經驗不斷相應的知覺心靈,身體行動符應知覺心靈,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融合,也就是知覺心靈與身體行動一致,與周遭世界互動而按下快門的瞬間。
|
10 |
自尊、內外控、控制歷程與生氣表達之關係許靜怡, Xu, Jing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盛氣是個體遭遇到引發生氣的刺激後,經過個體的感受、認知處理,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情緒的連續性歷程。本研究以「雙重控制歷程—生氣反應/表達」模式,嘗試說明個體因應生氣引發事件時所採取的控制歷程,對於生氣的反應/表達方有所影響。
根據對於「控制」一概念的探討,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控制行為有不同的目標向度,因此在預備研究的第一階段,以晤談法訪問政大心理系28名學生,搜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個人」、「人際」、「社會政治」三個向度中,可能遭遇到的生氣引發事件,並與李瑞玲(民82)之研究得到的「大學生生氣前置情境」合併整理,得到個人事件8項、人際關係30項、社會政治事件18項。
預備研究的第二階段,以政大二、三四年級學生共112人為樣本,將第一階段預備研究所得的生氣引發刺激事件作量化分析,找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遭遇到、又很令人生氣的事件情境,再以因素分析加以分類,結果得到「個人與人際事件」與「社會政治事件」兩大生氣引發事件向度,篩選出15個個人與人際事件、16個社會政治事件作為正式研究的生氣引發刺激。此外,第二階段的預備研究並根據Rothbaum、Weisz and Snyder(1982)提出的「雙重控制歷程」,編製成「雙重控制歷程量表」,正式研究中並再度分析此量表,也得到良好的內部一致性,驗證了「初級控制歷程」與「次級控制歷程」為兩種獨立的控制機制。
正式研究以政大學生409人為樣本,除了驗證本研究的「雙重控制歷程—生氣反應/表達模式」,也探索「自尊」與「內外控」兩項人格因素對控制歷程、生氣表達的影響。結果「雙重控制歷程—生氣反應/表達模式」中,「次級控制歷程會導致向內表達生氣」的假設獲得了印證。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人格因素對於個體因應事件時的控制歷程及生氣表達均有強烈的影響,其中對於控制歷程的影響是直接,對於生氣表達方式則可能是透過控制歷程而間接影響。另一方面,個體遭遇的事件性質也會影響個體採用不同的控制歷程、生氣表達方式:就個人與人記關係而言,個體雖然傾向採用初級控制歷程改變外在環境,卻會控制住生氣或向內表達生氣;在面臨社會政治事件當時,個體較傾向向外表達生氣,在事後才努力進行初級控制歷程。高自尊者在面臨個人與人際事件時,傾向採用初級控制歷程、向內表達生氣;但在社會政治情境中,雖亦採用初級控制歷程,卻向外表達生氣。低自尊者在因應兩類事件時,均採用次級控制歷程、向內表達生氣。內控者採用的控制歷程與生氣表現方式與高自尊者類似;外控者雖傾向次級控制歷程、向內生氣,卻仍可能向外生氣。本文的討論部分對這些現象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釋。
本研究的另一項發現是:憂鬱的形成原因與個體採用次級控制歷程來因應事件有關,而非因為向內生氣所致,向內生氣與憂鬱可能同是「次級控制歷程」的產物。低自尊與外控性格亦與憂鬱有關。
|
Page generated in 0.01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