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之研究呂迺基, LU, NAI-J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何良俊是明代嘉、隆年間松江的著名學者,他的《四友齋叢說》提供許多明代中期的
寶貴資料。其中書論、畫論、曲論都曾被單獨輯出,可見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然
一般學者對《叢說》的關心,多止於與自身學科相關的部分,難有全面性的了解;有
鑑於此,本論文即以《叢說》為對象,並輔以《何翰林集》、《書畫銘心錄》,試圖
將何氏其人其書的整體風貌呈現出來,並期望藉此喚起學者對筆記小說的重視。共七
章,約十五萬字。
第一章先述何氏所處的時代背景、時代潮流,並對他的家鄉松江府作一簡介。第二章
介紹何氏的家也、生平及交遊。第三章述《叢說》的版本、成書,及前人對它的引用
、評價,並將全書的重要參考價值歸納為十項,逐一舉例說明。
第四章探討何氏的書畫理論。何氏論書以王羲之、趙孟頫為正傳,此後則推重文徽明
。論畫則將畫家的「人品」置於繪畫技巧之上,因此他欣賞「筆力神韻並備」的「正
脈」文人畫家。此時的畫壇,吳派文人畫家及畫論,在與浙派競爭的過程中逐漸取得
優勢。而由於與文徽明的長期「相與評論」,及與蘇州文人畫家的密切交往,使得何
氏的畫論成為吳派畫論的早期代表作之一;畫論中的隻字片語,都成成了解當日實況
的蛛絲馬跡。
第五章探討何氏的戲曲理論。何氏曲論的基本主張,為「格律論」及「本「色論」。
「寧聲□而辭不工,無寧辭工而聲不□」的「格律論」,成為沈璟吳江格律派的先驅
。而要求蘊藉、簡淡、清麗的「本色論」,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其中崇《拜月》
而抑《琶琵》的論點,更掀起明末曲壇的極大論戰。
第六章探討何氏的詩文理論。在詩文方面,明代嘉、隆年間,正處七子派、唐宋派江
南傳統清麗詩文三派相互較勁之際,何氏雖對三派採取並容並蓄的態度,但基本上乃
是以江南傳統清麗詩文為主。由《叢說》中的記載,一方面透露何氏個人的詩文見另
一方面也反映出當時詩壇的實況。第七章結論。
|
12 |
元明清戲曲小說中之伍子胥童宏民, TONG, HONG-M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全文長約十二萬字左右。所分章節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方法及範圍。
第二章戲曲資料中之伍子胥:下分五節,探討戲文,雜劇、傳奇、皮黃劇本中與伍子
胥有關的故事傳說。
第三章小說資料中之伍子胥:下分六節,探討列國志傳、新列國志與東周列國志、十
八國臨潼鬥寶鼓詞、吳越春秋鼓詞、禪魚寺大鼓書等小說記載中與伍子胥有關的故事
傳說。
第四章戲曲小說的互相借述:探討伍子胥故事傳說,戲曲、小說互相借述的情形。
第五章伍子胥在戲曲小說中的形象:探討伍子胥在戲曲、小說中所表現出的形象,諸
如情性本質、奮鬥歷程•••等並及民間傳講其事 時的偏好。
第六章結論:綜述研究之所得。
|
13 |
子弟書之題材來源及其綜合研究陳錦釗, CHEN, JIN-Z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子弟書係清代北方俗曲之一種。此種曲藝,盛行於乾、嘉、道三代,至光、宣時始趨沒落。因其詞婉韻雅,故在當代藝壇上之地位極高。繆東霖陪京雜述曾推之為當時說書人之最上者,滿族人士,並尊之為「大道」,可見時人對此種曲藝敬愛之一斑。考其所以被稱為「子弟書」之原因,藝由其始創者、作者、演唱者、聽眾、皆以八旗子弟為主,且其演唱之儀式規矩,亦與其他曲藝不同。
此種曲藝之體製,實淵源於鼓詞,但無說白,至其唱詞,雖仍以七言為主,然可隨意增加襯字。
至其故事題材之來源,則以取材於我國明清兩代通俗小說及元明清三代傳寄與當時北京流行之散齣或京劇故事最多,然以描寫當時北京社會生活及風士人情為題材者,亦為數不少。子弟書之樂調,分為東調與西調兩種。東調又名東城調、東韻,音節如高腔。西調又名西城調,西韻,音節如崑曲。東調之詞,沈雄闊大,慷慨激昂,而西調之詞,類為才子佳人,紅情綠意之作。才子佳人,紅情綠意之作。
篇及結尾曲文,可考出作者之別號或書齋名者約有百餘種,其中較名者有羅松窗、韓小窗、鶴侶氏、芸窗四人。羅松窗、韓小窗二人係職業子弟書藝人,作品以取材於我國著名之小說或戲曲故事中,其情節關目之足動人者為主;鶴侶氏、芸窗二人則係業餘作家,其寫作子弟書旨在陶情自娛,故多取材於身邊瑣事,或借題抒懷。總觀此四人中,自以韓小窗在當時之地位最高,藝術成就亦最大,逛護國寺子弟書,曾稱之為「編書的開山大法師」,讚其作品「得三昧」。蓋韓氏乃東調代表作家,所作無不精妙,故流傳亦最為廣遠,且每被其他曲藝所改編演唱,故其地位,實遠超於同時各家之上。
子弟書影響清代其他曲藝甚大,當時如大鼓書、快書、石派書,甚至馬頭調、牌子曲等曲藝,其部份優秀之作品,亦多據子弟書名篇改篇而成。推其他曲藝之興起,輒促使子弟書趨於沒落。加以後期子弟書藝壇,自韓小窗故後,即後繼無人,復以唱腔千篇一律,作品乏善可陳,終於一蹶不振,從此失傳。
本文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子弟書之題材來源,分為六章:
第一章取材於通俗小說之子弟書(上)
第二章取材於通俗小說之子弟書(下)
第三章取材於戲曲之子弟書(上)
第四章取材於戲曲之子弟書(下)
第五章取材於當時社會生活及風士人情之子弟書
第六章取材於吉慶及通俗故事或其他故事之子弟書
下編綜合研究,分為七章,各章之綱要如下:
第一章子弟書之名稱由來及其淵源考,敘述子弟書之名稱由來及有關子弟藝人演唱時
之儀式規矩,子弟書淵源於鼓詞之痕□及其體製與鼓詞之異同。
第二、三章子弟書之作家及其作品(上)(下)。
第四章子弟書之演變。
第五章子弟書之影響及其沒落。
第六章論「滿漢兼」及「鑲嵌」兩類子弟書。
第七章論近人所編之子弟書目錄。
|
14 |
紀錄片:《我希望-員山戲夢少年》 / A documentary: “I Have A Dream”& Director’s perspectives on the documentary李建成, Lee,Chine-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片紀錄一位在青年歌仔戲演員-陳囿任(CHEN YU-JEN)對表演藝術的熱愛與堅持。陳囿任出生於台灣歌仔戲起源地-宜蘭縣員山鄉,並就讀於台灣唯一以正規教育培養歌仔戲人才之科系-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歌仔戲科(現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目前為該學院歌仔戲學系一年級學生。
全片呈現陳囿任夢想成為全方位表演者的故事,並記錄其訓練的艱辛過程。同時,本片介紹其成長之家庭環境、學校生活,並兼及其生活與歌仔戲劇外的藝術演出。全片共長六十分鐘,以DVCAM規格拍攝完成。
本片隨附之創作報告解釋本片之創作背景、過程與心得;依照「創作」、「製作」、「映演」三個面向,詳細記錄本片創作之緣起、攝製過程,參酌之相關理論、導演省思、以及試演之意見與回應等。 / This documentary and director’s report present the enthusiasm on performing arts of a young actor, Chen Yu-Jen. Chen was born in Yuan Shan Village, Yi Lan County – the origin of Taiwanese opera, and who has been studying Taiwanese Opera in a traditional opera school for ten years.
This documentary shows the dream of Chen to become a performer with omnibearing development, and the tough process of his training. It also tells the story of his family, school life and his performance activities other than the Taiwanese opera. The documentary is 60 minutes in length, and is recorded in DVCAM format.
The director’s report demonstrates the production background of the documentary, records the details and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and screening, and reveals the director’s interpretation and self-examination to the film.
|
15 |
澳門粵曲曲藝的發展與李向榮研究 =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ntonese operatic songs in Macao and Li Xiang Rong /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ntonese operatic songs in Macao and Li Xiang Rong凌錦雄 January 2009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Chinese
|
16 |
晚明戲曲理論之發展與轉型-以《牡丹亭》的流傳討論為線索 /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 of the drama theory in late Ming Dynasty--by the lead of the transmittance and discussion about "Muu-Dan-Tyng"鄺采芸, Kuang, Trai-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整個明代來看,國祚近三百年,但初期在改朝換代的適應與摸索下,使
得原本已由元雜劇所掀起的戲曲熱潮,沉寂了大半個明代,直到嘉靖年間
才逐漸恢復生機。這股生機一觸即發,短短數十年便再度席捲文壇,吸引
了許多文人學士投入戲曲的創作和討論,諸如徐渭、李贄、湯顯祖、沈璟
、王驥德等人將萬曆劇壇妝點得多采多姿,並將戲曲理論推展至前所未有
的高峰。但戲曲理論的發展經驗仍淺,其內涵也不夠成熟,此時雖眾星雲
集、新銳並出,靠得是一股衝勁與爆發力,但待勢頭一過,冷靜的沉思與
深度的思考才是長久的紮根之計。而「晚明」正是擔任著這樣的工作--將
前人的意見總結、再思考,濃縮、再提煉。另一方面,由於理論需有作品
作基礎,劇論家常藉著品評以往當代作家的作品來建立自己的理論。其中
當代作品最能反映當時的創作現況,對其下針砭也最能發揮理論的功效,
但明代前中期的劇作不多,也缺乏探討的價值,因此只要有具代表性的典
型劇作出現,馬上就會吸引劇壇的注目,而《牡丹亭》就是這樣一部劇著
。雖然《牡丹亭》的出現夾著褒貶不一的評價,但不論是正面或反面,它
都有著引人深入探討、發掘的豐富性。當時幾乎所有的劇論家都曾對其發
表過意見,而這些意見匯整起來,則儼然是晚明戲曲理論的精華展現。我
們可以說,晚明劇論家對《牡丹亭》的流傳與討論深化了此劇的創作內涵
,而《牡丹亭》的出現則刺激了晚明戲曲理論的開展,此兩者互為因果的
血脈關系,是值得我們重視的。綜上所述,本文遂欲以晚明時期對《牡丹
亭》的流傳討論為探討線索,以突顯當時戲曲理論承先啟後的重要性及時
代意義。在這□,「晚明」指得是萬曆中後期到崇禎末這段期間,更明確
的說,由於《牡丹亭》約完成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明亡於崇禎十七
年(1644年),晚明即代表1598到1644這四十六年的時段。本文即以此時段
中與《牡丹亭》有關的專文、序跋、評點、眉批、改編,乃至曲譜制定、
演出情形等,作一釐清、探討。再與萬曆之前及清代初、中期的理論特色
稍作比較,以突顯其過渡特色。本論文之研究主要採三個步驟進行:首先
是「外緣探討」,於第二章就晚明劇論的依存背景,作多方面的釐清,即
文學、思想背景,戲曲理論的發展概況及當時對戲曲的審美需求。其次是
「內緣研究」,於第三、四、五章分別就晚明時期對《牡丹亭》的批評風
氣、批評方式、批評內涵等作條理的分析。最後為「價值定位」,於第六
章總結晚明戲曲理論的時代意義,以明其對前代有所承繼、有所創新,對
後世又有所啟發、開展的樞紐地位。
|
Page generated in 0.03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