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8
  • 16
  • 2
  • 2
  • Tagged with
  • 20
  • 20
  • 20
  • 20
  • 11
  • 11
  • 8
  • 8
  • 7
  • 7
  • 5
  • 5
  • 5
  • 5
  • 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歐盟安全政策發展之研究

江碧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使得全球安全環境面臨重大的改變,安全的內涵也變得日趨複雜。對於位居冷戰時代「主戰場」的歐洲來說,一方面,面對內部環境的巨大變化(尤以中東歐之變化最甚),另一方面,全球戰略環境與內涵的改變(安全內涵廣化),歐洲共同體必須作組織調整及各方面能力之建立,方得以因應日趨複雜化的安全問題。 兩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正式終結帝國主義時代,十九世紀擅場全球的昔日歐洲大國,紛紛陷入經濟蕭條與光榮不再的迷惘中。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開啟了歐洲的統合運動,先從經濟整合的角度出發,五十多年來廣化與深化的結果,九0年代中期以後,歐盟在第二支柱「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FSP)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也就是「歐洲安全暨防衛政策」(ESDP)的提出,2000年尼斯條約之後,歐盟於軍事能力之建立與提升方面的發展,有了令人矚目之成就,2003年12月「歐洲安全戰略」的提出與2004年「歐盟憲法」通過與簽署,給予歐盟安全政策更具體的法制化與條文化,說明歐盟企圖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發揮更大影響力的目標正一步步的向前邁進。 研究歐盟安全政策之發展,必須經由不斷的實踐檢驗,動態的觀察政策變遷,才能將理論與發展策略間的相互關係,提出合理的說明,建構系統性的論點。因此本篇論文的研究,從歐洲安全政策的統合理論與策略出發,再論歐洲自「歐洲防禦共同體」的失敗,到「歐盟警察任務」執行過程中的安全政策內涵演進,以及歐盟發展「歐洲安全暨防衛政策」對歐洲安全體系之影響,又因為2004年6月通過、10月底簽署的「歐盟憲法」對歐盟安全政策之發展有重大之影響,故而特別多一章以討論歐盟憲法與歐盟安全政策之未來發展,最後以分析影響歐盟安全政策發展的因素與其成就作為結論。 本章總結本文的研究心得,列述歐盟建構其歐洲安全政策之成就,並提出影響歐洲安全政策發展的「歐洲特性」、「內部發展之需要」與「國際因素」等,以提供研究歐洲安全政策者之參考。
2

歐洲聯盟與全球綠化之研究

周如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 文 摘 要 本文共分為七章,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內容為本論文寫作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與架構及文獻回顧。 第二章為全球環境議題與全球環境外交的一般背景介紹,首先針對全球環境議題的沿革與性質作一敘述,尤其著重在永續發展及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的強調上。接著談到全球環境外交與環境安全的關係及其顯著運作型態,即全球環保會議的召開與功能性合作及其三大特徵。之後筆者企圖一窺全球環保談判(即環保會議外交)的面貌,故內容有全球環保談判的種類及其參與者的分類與介紹。最後因全球環保談判而產出的全球環境條約與國際環保法的誕生、實踐息息相關,並對於全球環保意識及風氣之塑造具有絕對權威的影響力及強制力,故筆者亦對全球環境條約亦有所著墨。 第三章的重點在於介紹與環境相關的國際組織,主要指的是聯合國大會、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與重要國際環保財務機制:如全球環境設施(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此外,還有對其他重要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中環保發展的簡單介紹。 第四章認識歐盟這個超國家組織的發展簡史並佐以與環境相關的組織機構簡介、決策程序分析。另外,筆者將阿姆斯特丹條約(第三次基礎條約的修訂)對歐盟環境政策的強化作一分析敘述,俾使讀者體會到歐盟對環境的重視程度總是有增無減,而其對提昇環境品質一事上亦是不遺餘力的。最後為呼應第二、三章的內容,筆者整合探討歐盟在國際環境組織與公約中的角色。 第五章為專門深入探討歐盟內部環境政策的理念演進,也就是從「永續成長」到「永續發展」的坎坷道路;到五次環境行動計畫的一步一腳印過程,即其對永續發展的實踐承諾。最後在對歐盟環境政策的複雜性及其後續發展作一評估,進而探討制訂歐盟共同環境政策的可能性。 第六章以探討、分析、整理歐盟的環境外交角色為主。首先筆者發現歐盟的全球環境角色提昇現象,接著探討與歐盟全球環境角色發展息息相關的歐盟內外環境權限的演進及第三國對歐體的承認問題。之後,筆者亦著墨於歐體在環境外交上的表現與談判行為,著重在瞭解歐體對外締約的流程。最後將對歐盟的區域環境角色作一描述,大致分為多邊及雙邊對外環境條約的締結與相關內容。 第七章為結論,將本論文所探討的主題作一重點整理與研究成果摘要。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4 第四節 文獻回顧………………………………………………………7 第二章 全球環境議題與全球環境外交………………………………… ..10 第一節 全球環境議題………………………………………………...10 第二節 全球環境外交的發展………………………………………...31 第三節 全球環境會議外交…………………………………………...38 第四節 全球環境條約………………………………………………...45 第五節 小結…………………………………………………………...48 第三章 與環境相關的國際組織…………………………………………..51 第一節 聯合國………………………………………………………..51 第二節 聯合國系統下的國際環境組織……………………………..56 第三節 其他國際組織………………………………………………..62 第四章 歐洲聯盟的綠化過程……………………………………………..68 第一節 歐洲聯盟……………………………………………………..68 第二節 涉及環境相關議題的歐洲聯盟機構………………………..69 第三節 歐洲聯盟與環境相關的決策程序分析……………………..79 第四節 歐洲聯盟基礎條約對歐盟環境政策的強化………………..82 第五節 小結………………………………………………………….83 第五章 歐洲聯盟內部環境政策………………………………………….84 第一節 歐洲聯盟環境政策的演進:從永續成長到永續發展…….84 第二節 歐洲聯盟五次環境行動計畫:永續發展的實踐………….86 第三節 歐洲聯盟環境政策的複雜性及其後續發展……………….97 第四節 小結…………………………………………………………101 第六章 歐洲聯盟的環境外交……………………………………………105 第一節 歐洲聯盟全球環境角色的提昇……………………………105 第二節 歐洲聯盟內外環境權限的演進……………………………107 第三節 第三國對歐體的承認:歐體國際法律人格………………110 第四節 歐洲聯盟的環境外交與談判行為…………………………115 第五節 歐洲聯盟的區域環境角色…………………………………121 第六節 小結…………………………………………………………127 第七章 結論………………………………………………………………129 參考書目……………………………………………………………………134 附錄一………………………………………………………………………149 附錄二………………………………………………………………………154 圖表目次 圖 圖4-1 執委會總署及其他主要行政單位一覽表………………73 圖4-2 歐洲環境署的組織架構…………………………………78 圖4-3 單一歐洲法後的歐盟合作程序(一、二讀)…………80 圖4-4 馬約後的歐盟共同決策程序(三讀)…………………81 表 表2-1 全球環境議題的沿革……………………………………12 表2-2 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架構……………………………14 表2-3 二十一世紀議程所表現的四大面向……………………16 表2-4 先進工業社會中的永續發展階梯………………………29 表2-5 全球重大環保會議簡表…………………………………35 表2-6 促進或抑制多邊協議的誘因……………………………37 表2-7 依規範議題的國際條約分類表…………………………48 表4-1 各會員國在歐洲議會中的議員數目……………………76 表4-2 歐盟理事會各國票數分配表……………………………79 表5-1 歐盟五部門主要的環境整合計畫………………………90
3

國際社會化理論的建構-以歐洲聯盟東擴為例

王啟明, Wang ,Chi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研究政治社會化的歷程中,個人是研究的主體,亦即,個人如何形塑「政治行為定向」以及「政治行為模式」,即為政治社會化過程所研究的範疇。政治社會化的研究著重於個體行為者成為某一團體、組織或社會成員的過程,進而維繫政治體系的支持與穩定,透過媒介傳遞政治學習,使得政治文化形成代間傳遞,形塑行為者的政治定向與態度。亦即,政治社會化的內容、媒介的影響、學習的過程就成為重要的分析指標。而在國際關係的領域中,國家亦產生如同個人在進行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的學習歷程,透過政治社會化成為某一國際組織的成員。本文希冀透過個人在政治社會化的歷程為研究途徑,將概念延伸至國家層次,透過理論與實際個案的分析,來建構國際社會化的理論基礎。 /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s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to sharp political behavior and pat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cholars try to use the metaphor of “state socialization” to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 new Europe ” are shaped by a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 in which the West community transmits its constitutive liberal norms to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 By analyzing the context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regime, and global governance , this article induces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 . By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 , I try t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of these concepts.
4

歐洲聯盟與中國雙邊科技合作之研究─以「伽利略計畫」為例 / A study on bilateral scientif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Galileo project

林鼎為, Lin, Ding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歐盟與中國雙邊政治關係的發展起始於1975年,建交初期歐洲共同體與中國雙邊初期並沒有顯著的發展,可歸因於冷戰兩大超強的國際政治格局之箝制,難有合作的動力。後冷戰時期,歐盟著眼於中國內部廣大的市場與發展潛力,除了與中國發展經貿關係,更將合作意識推至多領域的合作議題。 隨著科技的進步,縮短了時空的限制,更將當前歐洲與中國雙邊的關係拉近距離。縱然歐盟與中國在多方面呈現極大的差異性,包括語言、政治體制、意識形態等,如同中國2003年所公佈的「歐盟政策白皮書」所揭示,歐盟與中國彼此之間並不存在根本的利害衝突,也因此使得雙邊存有合作的潛力。 本論文以雙邊科技合作為出發點,重新檢視歐盟與中國雙邊合作關係的發展,用以發掘歐盟與中國雙邊科技合作的驅動力、成果與前景為何。藉由本論文之脈絡,研究主題共可分為三點,分別為:(一)歐盟與中國同時呈現出合作與齟齬的雙邊關係,有探究其因之必要,將於第二章重新檢視雙邊建交至2010年間之重要發展;(二)全球化的浪潮的影響,使得國家或是國際組織都難以脫離國際合作的框架,歐盟與中國關係亦是如此,更將雙邊合作提升至科技合作領域。本論文將於第三章討論雙邊科技合作發展之源起與成果,並嘗試回答科技合作是否對雙邊關係發展創造利益,抑或形塑一種制度;(三)歐盟提出之「伽利略計畫」做為雙邊於合作領域的新里程碑,相關市場發展性具有極大潛力。本論文將於第四章以「伽利略計畫」做為案例研究,自太空科技合作領域出發,專章討論「伽利略計畫」內涵與其對歐─中關係發展之影響,此外,「伽利略計畫」因涉及安全領域的敏感議題以及牽動跨大西洋關係的轉變,吾人將探討此一影響為何。
5

能源安全治理與歐盟─俄羅斯關係 / Energy Security Governance and EU-Russia Relations

邱意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研究歐盟的能源安全問題以及歐盟與俄羅斯的能源關係,並特別探討歐盟與俄羅斯之間能源安全治理機制的內涵與影響。在能源安全上,歐盟與俄羅斯為彼此重要的能源貿易夥伴,歐盟自俄羅斯進口能源以補足其內部能源生產的不足,俄羅斯則向歐盟出口能源以賺取收益。歐盟與俄羅斯均獲利於雙邊的能源貿易關係,但基於雙方不同的進、出口國身分,歐盟與俄羅斯各自有其能源安全考量與相應之能源政策。上述差異使歐盟與俄羅斯的能源關係呈現既合作又衝突的樣貌,僅從單一面向並不足以解釋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關係。 在歐盟與俄羅斯各自能源安全考量與政策的基礎上,本論文進一步討論雙邊能源安全治理機制安排,以及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爭端。2000年,歐盟與俄羅斯建立「歐俄能源對話」(EU-Russia Energy Dialogue),處理雙邊的能源安全問題與促進能源事務合作。但後續2006年與2009年兩次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爭端,以及2012年歐盟執委會展開對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的反壟斷調查,顯示歐盟與俄羅斯在能源運輸過境與能源市場規則等議題上時有衝突,能源安全治理機制仍有改進空間。
6

銷售子彈以阻止飛彈?中-歐合作於反核武擴散與武器禁運 / Selling the bullet to stop the bomb?EU-China cooperation on non-proliferation and the arms embargo

宋凱樂, Carla Boggs Unknown Date (has links)
In the last decade, the EU-China partnership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ranslating to the strategic issu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hich include the problem of non-proliferation. As two of the world's visible international players, China and the EU both have a lot at stake in these matters. Non-proliferation also touches upon one of the bones of contention between the two : the EU embargo on arms sales to Chin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urrent state of cooperation on non-proliferation between the EU and China, and the impacts this cooperation may have, notably on the EU arms embargo.
7

當代捷中關係的演變:從政經合作的角度觀察 / The Contemporary Evolution of Czech-China Relatio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于莉荷, Ullrichová, Zuzan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捷克共和國(簡稱捷克)自建國以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維持著正式的外交關係。2004年,捷克加入歐盟後,兩國關係更快速進展,乃因中國視捷克為策略夥伴。 為了最佳檢視捷中關係,本論文採用新自由主義當作研究方法,從國際政經的角度來探討,而非從國際安全的角度。 本論文檢視了現任總統執政期間,捷克為深化與中國合作所採取的各種措施。捷克總統曾積極地推動捷中經濟往來以及吸引中國各種可能的投資。除了經濟合作之外,捷中兩國擁有正向的政治關係。捷克政府改變了對中國既有的態度,從“因違反人權而譴責中國以及對捷中進一步合作興趣缺缺”的負面態度大幅度轉變成致力於“維持捷中良好關係、避開敏感話題以及發展實質的合作”的正面態度。本論文藉檢視捷中已簽訂的協議以及捷克官員的言論來探討政治面的議題。此外,也利用其中一個章節來探討捷克與台灣間的非正式關係,以及此一關係如何影響捷中關係。 在歐洲的中部與西部地區當中,捷克並非是中國唯一有興趣往來的國家,本論文透過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ád group)等四國與中國關係的比較來探討中國是否給予捷克任何較為特殊的待遇。 /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he Czech Republic has had an offic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has been evolving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notably from the year 2004 when the Czech Republic join the European Union, which made her a strategic partner in China’s eyes. To provide the best examination of Czech-China relations, I use neoliberalism as a theoretical approach. I apply neoliberalism from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rather tha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During the current Presidency period we can examine steps that have been made by the Czech Republic to deepen cooperation with China. The Czech president has been actively involved, especially in economic engagement with China and in attracting possible investment. Besides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se two countries have had a positiv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The Czech government has changed the unofficial approach from 'blaming China for violating human rights and lack of interest in further cooperation especially from the Czech side' into a focus on 'keeping good relations, avoiding sensitive topics, and aiming at developing solid cooperation'. This signals a dramatic change in focus for the Czech Republic. The political section of 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 examination of agreements and statements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One chapter of this section is devoted to unoffic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zech Republic and Taiwan and how it influences Czech-China relations. The Czech Republic is not the only country in the region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hina is interested in. Comparing the Czech Republic to other Visegrád group (V4) countries leads us to a question as to whether China provides any special treatment to the Czech Republic, therefore an analysis of V4 countries-China relations is also shown in this research.
8

歐盟發展援助政策:以亞洲地區為例 / Th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Policy of the European Union:A Study o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Asial

劉開元, Liu, Kai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外發展援助」作為歐盟施展全球影響力之重要途徑,其具體作法與實際成效在於維繫歐盟「文明權力」之可信度。時值國際金融海嘯衝擊,而歐洲債信仍危機四伏之際,歐盟能否持續推動發展援助政策,已然成為新時期歐盟全球戰略之迫切問題。爰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歐盟發展援助政策,希冀經由對此一政策形成、推動、發展與演進之分析,輔以亞洲地區援助計畫個案討論,全面檢視當代歐盟發展援助政策之實踐與展望。首先透過文獻資料蒐集與整理,系統地回顧歐盟發展援助政策之沿革,並就其相關法理基礎進行初步檢視與探索。其次探討歐盟對亞洲發展援助之架構與策略,闡述歐盟自1994年啟動《邁向亞洲新策略》以來歐亞關係之演進與變遷。最後則以南海海嘯作為分析個案,評估歐盟對亞洲發展援助政策之實踐與現況,進而分析該政策對我國影響與啟示。 / As being the essential approach for EU global influence, European development policy has maintained the credibility of EU “civil power” by its real measures and effects. After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to maintain the development policy became an imminent challenge for EU global strategy in this new er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in Asia, there is a need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background and legal basis of EU development policy, then to analyze the framework and strategy of EU development policy in Asia and the inner EU-Asia relations since 1994 “Towards A New Asian Strategy”. After all, understand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development policy in Asia by evaluating the case study of 2004 South Asian Tsunami, which can also be infer as the policy implication for Taiwan.
9

後冷戰時期歐盟人道救援政策

簡嘉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多數國際政治研究集中於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國際組織研究、區域研究或國際安全研究,對於難民相關之研究卻如鳳毛麟角,事實上,難民問題攸關國際和平秩序之維繫,實為研究國際安全秩序之一重要環節。 歐洲聯盟自1992年成立歐盟人道救援署(ECHO)以來,遂積極從事國際性人道救援行動,歐盟援助的對象無論天然災害或人為戰爭引發之人道危機,援助的範圍更遍及全球,歐盟之國際性人道救援網絡正逐漸成形,影響力隨著歐盟之整合擴大日益重要,成為聯合國人道救援體系以外之另一個救援架構。本篇論文著眼於目前缺乏對歐盟人道救援體系之專門研究,希望透過理論與實務的探討,拼湊出歐盟人道救援全貌,全文主要分為三個層面:一、介紹歐盟主要之人道救援組織、政策與人道救援運作模式;二、分析歐盟於科索沃與達爾富爾地區之人道救援實際案例;三、在結論部分,透過上述案例歸納出歐盟之人道救援特色,並分析歐盟人道救援發展的限制性。 本研究的目的不在挑戰聯合國的人道救援任務,亦不認為歐盟與聯合國的人道救援體系存在競爭的關係,只希望透過對歐盟人道救援體系的研究與認識,提供另一個國際人道救援選項,並喚起世人對國際人道危機之重視。
10

芬蘭中立政策研究:中立與不結盟

廖琬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探討芬蘭中立政策。首先說明中立意涵以界定芬蘭中立政策的特質。芬蘭中立政策一直是安定與經濟並重,一面與蘇聯/俄羅斯維持良好關係,一面爭取進入西方市場,確保經濟利益。因此,芬蘭所採取的政策為平衡策略。二次大戰後以中立政策為優先,實為考慮到國家利益與國家生存。後冷戰時期,蘇聯瓦解,限制芬蘭與西歐整合的因素不再,芬蘭因經濟需要,選擇加入歐洲聯盟。成為歐盟會員後,芬蘭必須重新調整中立政策,以因應歐盟的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要求歐盟會員國必須接受歐盟制定的共同外交政策,甚而共同防衛。這是測試芬蘭等中立國對歐盟承諾的最大極限。芬蘭的外交政策因而逐漸不談中立,但仍維持中立的核心-軍事不結盟與可信的防衛。芬蘭採行不結盟政策,避免參與集體防衛的行動,嚴格區分防衛與危機處理任務,不參與軍事層面的活動。芬蘭利用北約組織架構進行國際合作,參與非軍事行動,增加本身危機處理能力。此外,在西歐聯盟的機制下,也提倡危機處理與維持和平任務,謹慎選擇參與的行動。本論文的結論為芬蘭的中立政策保有其彈性與靈活性,以符合東西集團的要求,隨著國際情勢的轉變與國內的要求,調整中立政策。冷戰時期芬蘭在安全需要與經濟需要間取得平衡;後冷戰時期,因國內經濟考量加入歐盟,不再採取中立政策,外交政策調整為不結盟政策,不參與軍事聯盟,因此沒有加入西歐聯盟與北約組織。但並不意謂芬蘭將來不會放棄不結盟政策,仍舊保有政策的彈性,若情勢變遷,芬蘭可能會選擇加入軍事聯盟,捍衛本身的安全需求。

Page generated in 0.01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