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
  • 10
  • 1
  • Tagged with
  • 11
  • 11
  • 11
  • 11
  • 5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理性選擇論與外交決策分析

黃玲媚, HUANG, LING-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建構科學的理論,是許多研究社會科學者努力的目標。在目前各種社會科學中,理論 建構方式最接近自然科學者,當推經濟學。理性選擇論就在設法將經濟學一些理論建 構方法,移植到研究非市場現象的領域中。就國際政治研究而言,以理性假說解釋國 際事務有其悠久歷史,但無論是學者專家或一般民眾,往往忽略個人層面與團體層面 間理性假說適用的差異,導致研究成果不彰。然而,近來有學者布爾諾(Burce Bueno be Mesquita )以理性假說解釋戰爭發生的必要條件時,則嚴格界定理性假說 適用於集體決策(外交決策)時的情況,獲得頗值得注意的研究成果。有鑑於此,本 文嘗試研究以個體理性為基本公設的理性選擇論,究竟可否適用於具備明顯集體決策 特性的交外決策分析?如果可以適用,則適用於何種決策類型中?全文計分五章十二 節。 第一章說明理性選擇論的假說--演繹形式理論建構方法,並討論理性選擇論適用於 外交決策分析可能存在的研究限制。 第二章除釐清理性概念的定義外,另一個重點則在討論理性假說適用於集體選擇的可 能性,亦即亞羅(Kenneth J. Arrow)的「一般可能性定理」。 第三章分析外交政策的性質,以理性假說解釋外交決策該注意的問題,並嘗試劃分外 交決策類型,以找出理性選擇論適用的決策情境。 第四章主要介紹布爾諾的戰爭預效用理論,以及研究國際政治的學者對該理論的批評 。 第五章為結論,就研究結果予以歸納並提出個人心得。
2

台灣法輪功研究-理性選擇理論的觀點

莊豐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調查法輪功在台灣發展的過程以及在台灣主要的組織與活動,同時使用Stark的分類,以張力的強弱為標準,對台灣法輪功做出定位,筆者認為法輪功即便不是宗教,也是一個幾近成熟的宗教組織。本文採取深度訪談為研究方法,一共訪談了13位台灣的法輪功學員,以理性選擇理論為本文的理論架構,試圖理解台灣的法輪功學員接觸與修煉法輪功的歷程,並且分析個人在修煉法輪功之後的改變。 另外,本文針對法輪功宣稱能夠治病,以及法輪功學員在修煉法輪功之後認為不再需要看病的特色,分析了法輪功的病業論和疾病觀,這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當個人在接受宗教的解釋之後,在觀念與行為上的改變為何。
3

宗教市場中的新興宗教——以山達基教會為例

許怡真, Hsu,Brook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山達基教會為例,探討新興宗教的宗教市場運作模式,透過田野調查,比較該教會在臺灣台北市及美國紐約市的實際運作狀況,並立基於宗教經濟理論的理性選擇命題,綜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與筆者田野觀察所得,可歸納以下幾點結論: 一、宗教市場的運作和一般世俗商業的經濟市場運作類似,可分為供給面與需求面。在供給面方面,宗教供給者包括宗教團體與其產品;在需求面方面,宗教需求者則是信徒。 二、依照理性選擇概念,宗教市場與經濟市場類似,其供給者與需求者皆會追求利益最大化與成本最小化。 三、宗教信徒選擇宗教與否,會依照其宗教代價與利益的交換比率而定。 四、山達基教會的供給面,包括課程、聽析、訓練、服務、演講等等的提供。山達基信徒的需求面,主要指接受山達基各種協助之後所獲得的收穫。 五、研究顯示,美國與臺灣的山達基教會沒有太大的差別,其組織規模及運作模式如同企業運作一般,兩地山達基信徒的實際表現差異不大。 六、研究顯示,以山達基教會為例來看,新興宗教在宗教市場競爭中,其供給者與消費者在理性選擇的過程中,兩者有可能達到一種類似均衡的狀態。
4

理性選擇理論與國際安全研究

宋蕙吟, Sung,Hui-Y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理性選擇理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研究一個主要的研究途徑,在當代國際關係理論的爭辯中扮演了概念釐清的角色,並且增進了對無政府狀態內涵與國際合作可能性的理解。國際安全研究中,理性選擇以嚇阻理論為主要研究議題,針對核武嚇阻、傳統武器嚇阻、流氓國家與恐怖份子嚇阻等重要議題,無論是理論建構或實證研究皆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在1980年代,形式化(formal))的理性選擇作為一種國際關係研究途徑成為一時顯學,與傳統國際關係主要研究途徑如歷史分析、文化研究、政治心理學等並駕齊驅,甚或有超越之勢;直至1990年代末期,理性選擇面臨強烈的質疑,進而引發了批評者與辯護者對於理性假設與方法論的爭辯。值得注意的是,自1990年以來,認知科學中的「展望理論」開始跨足至國際關係研究,試圖從行為者如何處理與詮釋訊息的角度來解釋國際政治行為與結果,對理性選擇的假設作了些許修正與補充,兩者的在未來的結合將有助於國際關係研究的發展。
5

中共文化大革命時期之高等教育研究-以理性選擇研究途徑分析

吳宗憲, Wu, Chuang-Hs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許多中共高等教育研究中,不難發現學者在研究中共高等教育決策時多以極權及意識型態角度來看待其教育政策之決策。文化大革命時期之高等教育政策更視之為極權主義╱意識形態模式達到顛峰。但是以極權╱意識形態模型來觀察高等教育領域政策,似乎無法完全說明彼時期之高等教育政策。因此吾人便思索是否能尋找出另一種研究途徑的詮釋,更合理地解釋意識形態指引的集體行為現象。 基於以理性選擇途徑中若干特點與文化大革命時期高等教育的發展相近,本論文擬嘗試以理性選擇的研究途徑來做一分析,希望由其中可以得出一個更細緻的分析。 本文共分為五部分,第一部份說明論文的研究主旨、動機、範圍等。第二部分則說明現階段本研究領域發展的狀況。第三部份說明本文所使用的方法,也就是理性選擇研究途徑的內涵。第四部份則是以理性選擇途徑使用於中共文革時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變的分析,最後於第五部份說明論文的結論。 經過本論文的論述,吾人發現以極權/意識型態模式分析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高等教育政策演變過程有其缺陷,尤其在個人行為動機及集體行為的形成上有許多無法描述的情形。而以理性選擇途徑分析其演變過程,反而具有其優勢,這樣的結論提醒吾人,若將研究提高到方法論層次將有助於發現新的事實。並且,同一政策若能以多種典範下的研究途徑,例如透過釋義典範下的詮釋學途徑、批判理論等理解同一項政策,一定能使得既定的事實呈現更加完整及多樣的理論風貌,並擴充吾人的視野。 這樣的分析亦可以提醒後續研究者,是否文化大革命以外的時期亦可以理性選擇研究途徑來觀察?是否文化大革命的高等教育政策領域之外的政策、諸如經貿政策、外交政策、國防政策等亦然?若能繼續這方面的研究,相信這將會是一個極為有趣的課題。
6

挑三揀四--連續性搜尋的擇偶過程模擬

陳佳穎, Chen,Chia-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常生活中,人們是如何挑選結婚對象的?隨著時代的演進,在現代社會中,婚姻配對已由傳統的「媒妁之言」轉變為「自由戀愛」的結合方式。不過,「自由戀愛」並非等同於完全的自由選擇或隨機配對,人們由於其特定的地位背景條件,是在一個特定的「候選對象群」中擇定配偶。本研究修正過去擇偶研究中「單一指標觀」的侷限,改採用「多重指標觀」來檢視人們的擇偶行為,主張個人之行為會遵循「理性選擇」原則,依據「多重指標」的擇偶條件,在候選對象群中進行「連續性搜尋」,歷經一番「挑三揀四」,篩選若干對象後,方能覓得伴侶。 本研究的目的,即是透過電腦模擬(simulation)的方式,以人們挑選伴侶時常用的五種偏好類型—一試定終身型、專挑極品型、面面俱顧型、差別偏好型、截長補短型做為基礎架構,分別模擬在婚姻市場中人們為了「覓得良緣」,所可能採取的不同挑選伴侶策略及搜尋結果,分析重點鎖定在以下兩點:一是持不同擇偶偏好類型的人,能夠成功覓得良緣的機會;以及若能成功覓得良緣,所需篩選的對象數量為何。此外,面對同樣一個婚姻市場,個人因其對「市場價格範圍」的掌握與否,也會發展出兩種不同類型的擇偶策略:經驗法則與門檻法則,本研究亦針對這兩種策略分別進行模擬分析。研究最後並為後續研究可行之方向,提出幾點建議,例如:與實證資料相互比對、與其他如婚姻品質、婚姻滿意度等之相關主題結合、進一步將「時間面向」納入模型結構等。 關鍵字:擇偶、連續性搜尋、婚姻配對、理性選擇、電腦模擬、婚姻市場 / How do people pick their “another half” in their daily life? People now have more and more freedom in choosing their spouses, unlike the situation before when arranged marriage was the main stream. However, choosing spouses freely doesn’t mean that they are free to choose whomever they like or they are matched randomly. People tend to select their spouses within a pool in which the “candidates” share similar backgrounds with them. In this study, people’s mate selecting process, previously analyzed with single indicator, is now examined with multiple indicator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people, who intent to find mates, would follow the rational choice principle, go through a sequential “picking and choosing” process with multiple spouse-choosing criteria, and find their spouses in the “candidate pool” finall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ate-selecting strategies and results with the techniqu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based on five principles of mate-selection preference people usually have. The five principles are 1) the immediately matching type, 2) the choosing for the best only type, 3) the deliberate type, 4) the individual diversity-admiring type, and 5) the compensatory type. The focuses of the analysis are twofold. Firstly, it looks into the chance of successfully finding a mate by people with different preference. Secondly, it tries to find out the number of “candidates” which are sifted out before people can make a final decision. Besides, although in the same marriage market, individuals tend to develop two types of searching strategies—rule of experience and rule of threshold—that depends on their grasp of the “range of the market price.” This study conducts simulation of the two rules. Moreover, the study also indicates some potential issues for following researches, for example, comparing the research outcomes with empirical data, combining topics such as the quality or satisfaction of marriage, and incorporating the “time” element in the simulation model. Keywords: mate-selection (or mate-searching), sequential searching process, assortative marriage, rational choice, computer simulation, marriage market
7

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翻牌公司現象之研究--以理性選擇研究途徑分析

陳淑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於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三大」由趙紫陽首次提出以「轉變政府職能」為原則的機構改革新思路,並分別於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三年及一九九八年進行以「職能轉變」為主的機構改革,然而在一九九三年前後機構改革過程中,政府企業管理部門進行「職能轉變」實踐「政全分開」政策時卻出現政策扭曲的「翻牌公司」現象。由於極權/意識型態研究模式強調由上往下的領導運作,較無法完全解釋此一現象,本研究乃嘗試以理性選擇研究途徑來分析及解釋,期望能使得既定事實的呈現更加完整,並使理論風貌更加多元。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限制、研究範圍與架構作一完整說明,並檢閱有關中共機構改革之研究文獻及說明其研究成果與限制。第二章理性選擇研究途徑的探討旨在說明理性選擇途徑的基本內涵與思辯、與極權/意識型態研究途徑之比較及為何運用理性選擇途徑來分析「翻牌公司」現象。第三章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的背景旨在說明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法律基礎、機構改革的概念與特點。第四章機構改革過程中的「翻牌公司」現象旨在應用理性選擇理論中有關個人自利、效用極大化及期望值利益團體的概念,來說明自一九九三年以後大量出現之「翻牌公司」現象的各個分析單佳,並說明「翻牌公司」現象中各分析單住約互動過程。第五章結論部分則說研究發現加以說明,並提出後續研究之建議及前瞻未來展望。 經由本研究整理論述,由理性選擇研究途徑所建構出來的架構,似乎可以更真實地解釋一九九三年前後機構改革過程中所出現的「翻牌公司」現象,及各分析單位的效用偏好與行動策略,跳脫既定的解釋模式並得出更真切的觀察,對於長期以來多以極權/意識型態模式解釋及研究中國大陸的方法提供了另一個分析架構。「翻牌公司」的現象顯然與機構改革方案、政府職能轉變、實現政企分開、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干預等構想相違背,根本不符合市場經濟體制所要求的企業角色定位,也根本扭曲了中國大陸機構改革的初衷。解決「翻牌公司」的根本途徑,除機構改革外,還有賴整個經濟體制的配套改革、建立完備的產權制度,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競爭性市場機制和體制,以及完備民主與法制,才能有效地結束利益主體的行為。 關鍵字:國務院、機構改革、職能轉變、政企分開、翻牌公司、理性選擇研究途徑、極權/意識型態研究途徑
8

中國大陸電信業管理體制改革下之政企互動--中國電信的個案研究 / The Government-SOEs Relations under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Reform: A Case Study on China Telecom

詹巧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忽略企業主體性的情況下,國有企業往往被視為被動的行為體,然而「中國電信」卻透過破壞性創新模式,以「小靈通」突破政府的產業監管原則,為企業開創市場機會。本研究透過理性選擇制度論,恢復國有企業的主體性,探討在改革的制度環境中,「中國電信」經理人如何思維「小靈通」業務?政府如何考量監管內容的變更?以及管制與放鬆管制的變遷過程中,政企之間的互動。 研究發現,在政府政策預期的方向上,找到規制與企業利益的平衡點,乃是微觀放鬆與宏觀加強管理體制下,企業的生存之道。個案中,自主性提升的「中國電信」,便是在制度規範中找到追求利益的空間,推出「小靈通」,並透過改革過程中未能徹底解決的產權問題,利用國家重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弱點,以及斬不斷的政企裙帶關係,促成最終的管制放鬆。 / Under the situation without caring about subjectivities of businesses,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have been defined as the passive actors. China Telecom, however, depended upon “Xiao-ling-tong” (China’s PHS system) to break through the norms of Chinese government by using Disruptive Innovation Model and got the opportunity into the market. This volume in the light of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got the subjectivities of SOEs back and discussed with how the managers in China Telecom considered the strategies of “Xiao-ling-tong” in the circumstance during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reform. And would like to know how the government faced the changing of norms and interactions among the SOEs into the process of control and vice versa at the same time. We found, fortunately, that getting the balancing act between government’s principles and SOEs’ interests is the way which could accord with expectations of government’s policy for businesses to exist. The cases showed the reason why China Telecom with added subjectivity can get its own rooms for profit in the norms is by using “Xiao-ling-tong” and through the property rights problems that couldn’t be resolved,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fact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cares about his properties perpetually or increasingly, and by utilizing the uninterrup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commerce to push the deregulateon finally.
9

理性選擇、社會資本與全球減災合作: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個案分析 / Rational choice, social capital, and global cooperation in disaster reduction: A Case study on Indian ocean tsunami warning system (IOTWS)

王俊元, Wang, Chun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佔全球面積約19%的2500萬平方公里之地球表面,及佔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34億人是相對的暴露在一個以上天然災害之威脅下。隨著全球化的來臨,我們居住在一個風險共享的社會中,而在全球環境安全被視為全球公共財的同時,如何在集體行動的邏輯下進行全球危機管理,已成為全球行動者的主要課題。例如如何透過國際合作來對抗SARS,禽流感等危機,皆是當前全球行動者關注的議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近二十年來國際社會對於減災所做的承諾與投入的資源日益增加,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及受到災害影響之人口卻也逐漸上升。面對這些現象,本研究最主要想要探究的研究問題即在於什麼樣的因素影響著全球減災合作。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問題,係探求在全球行動者為何要參與減災合作,而此全球減災合作又如何運作的呢?全球減災合作、理性選擇與全球社會資本的分析架構將被運用。從理論上粹取的因素,例如風險意識、能力素養、偏好、制度限制、資訊、可信的承諾與信任等,被用來分析行動者如何決定參與合作,以及此合作如何運作。鑑於2004年印度洋海嘯所造成的重大傷亡以及後續國際社會對救災及減災的承諾,本研究將以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的個案為例,並透過在4個國家共計22人次對參與此系統的國際行動者之訪談資料,以及對參與印度洋海嘯預警系統之人員發放共計591份問卷進行調查及分析,回收問卷目前共計61份,然進行論文分析時為59份。換言之,實際上的回收率為10.66%,而本研究用以分析之問卷回收率為10.32%。本研究最主要的發現為風險意識及能力素養的提升,結合理性選擇與社會資本的不同因素作用下,將對全球減災合作的結果有正面的影響。最後,本研究也對未來國際減災合作提出相關之建議。 / Writing on the issu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the World Bank has noted that approximately “25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about 19 percent of the Earth’s land area) and 3.4 billion people (more than half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re relatively highly exposed to at least one hazard.” With the coming of the globalization era, we .also live in a shared risk society. Since glob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 seen as a global public good, how to act for global crisis management unde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has become a primary subject for global actors. Coping with the crises of SARS or Bird Flu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 for these global actors. One of the main dilemma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disaster reduction is the reconciliation of different individual actions. Interestingly, in spite of two decades effort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amount of damage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total number if people affected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since the 1960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wo questions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why do global actors cooperate in disaster reduction, and how does this cooperation operate? The framework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disaster reduction, rational choice and global social capital are employed here, to explore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awareness of risk, capacity, preferences,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information, credible commitment, and trust, are used to examine how an actor engages in decision-making and how cooperation occurs. Because of the tremendous damage that resulted from the Indian Ocean tsunami of 2004 and the engagement of the global society in disaster recovery and reduction, the above issues will be explored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an Ocean Tsunami Warning System (IOTWS). Twenty-two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four countries and these constitute the qualitative data for this analysis. 591 questionnaires also have been sent to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IOTWS to collect the quantitative data. I analyzed the quantitative data from 59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10.32% returning rate) and the qualitative data from 22 interviewees in four countries. These analyses resulted in several suggestions to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disaster reduction.
10

新制度理論之研究-以瑠公農田水利會為例 / A Case Study of Liou-Gong Irrigation Association

謝偉智, Shie, Wei J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來公共行政學術與實務朝向多元的發展與範圍的擴大,就前者而言,學術上的多元雖引起學科認同危機的疑慮,卻開啟了學派與科際交流的大門,為行政學術注入活水,也為理性論辯提供制度性的基礎;就後者而言,在有效治理與解決社會問題的要求下,政府必需尋求非政府部門組織與行動者的合作以共同承擔公共責任。另方面,在經過行為主義的浪潮後,社會科學界再度對「制度」(institutions)在人類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重新審視,這主要表現在「制度」界定並影響社會互動的過程及結果。這股研究風潮在「新制度理論」(new institution)的名稱下並無一體系性的研究立場與策略,但都分享了對制度研究的高度興趣的共識,值此時刻,上述公共行政學術與實務的趨勢,提供了新制度理論引介的契機。基此,本論文乃針對新制度理論內涵作一引介,並提出一多元制度分析架構以為個案分析用。第一章部分:提出本文之研究架構與方法,並對多元分歧的〞制度〞定義作一說明與界定,此外,針對現行農田水利會的性格與特質作一簡述。第二章部分:在於對社會科學領域中新制度理論的發展作一歷史性的分析,分別探討其科際發展背景,並引用核心假設、主要論題、政策意涵與相關問題四個面向來對此思潮內部分歧的二大研究途徑:理性選擇途徑與社會文化途徑的差異作一比較,並進而探討二者是否有共量與對話的可能。第三章部分:有鑑於新制度理論內部的分歧,學者們曾提出不少理論模式以為整合,本文則分別從知識旨趣、理性概念與行動邏輯的概念探討提出另一研究途徑--溝通理性途徑,加上前述二途徑而成為多元的制度分析架構。而在分析層次方面,在就制度論制度的前提下,根據其活動範圍大小、時間歷程、客觀強制力大小而區分為制度變遷、制度改革與制度設計三層次,彼此以鑲鍖的方式存在而具有內在連繫性。第四章部分:本章依多元制度分析架構對塯公農田水利會作一個案分析,從灌溉系統的問題本質、系絡特性、與實際運作規則對其制度的源起、發展維持、轉型替代作一說明。而在農田水利會制度改革過程中,相關行動者彼此的策略性結盟、隱喻使用及論証的提出等各項行動,不僅有其自利的動機,更有其象徵意義。最後分別由交易成本、社會文化與溝通對話面向,對於改革過程中所提出的改制案、現行案及水利聯盟案作一比較分析,而塯公水利會的組織特色又適合何種制度架構亦有必要探討。第五章部分:在於對新制度理論目前發展作一評估,探討其在社會科學領域中〞進步的意義,及水利會的改革歷程所透露出的訊息為何?最後,則是對新制度理論未來研究方向提出一說明。

Page generated in 0.02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