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
  • 8
  • Tagged with
  • 8
  • 8
  • 8
  • 8
  • 5
  • 5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約翰.密爾論民主公民的品質及其條件

馬仲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闡述十九世紀英國政治思想家約翰•密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的理論中對於公民概念的看法,並且試圖透過這樣的檢視過程發現密爾公民理論對於當代民主政治所可能有的啟發作用。長期以來,密爾被視為自由主義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說這是因為密爾在闡述自由此一概念上所做的巨大貢獻所致。 但是自由的巨大光芒遮蓋住了其他層面的堅持,筆者並非認為密爾忽略了諸如社群與公民責任這些面向,而是後來的解讀者讓這些面向變得不重要,事實上只要我們用心閱讀密爾對於公民品質的要求就不難發現這其中與自由原則的巨大差異。筆者以為透過將自由作為基礎的條件之一來論述密爾的終極關懷是一個好的出發點,但若將其作為終點則必將是個錯誤的詮釋。 本論文主體共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論述密爾對於公民品質內容的要求為何,這其中包括了德性、智性與主動性三方面的要求;第二部分則論述達成公民品質所應具備的制度性條件,包括了自由的社會、代議的政府與公平的經濟體制;最後一個部分則論述內在改善對於公民品質與條件的設定所具有的衝擊性,這是密爾思想的轉折,也是我們去思索民主政治前景的重要線索----與其殫精竭慮地思索良善的制度何在,不如先思考一下我們要變成什麼樣的人吧!
2

歸因理論在管理控制系統中之應用

姜家訓, JIANG,JIA-X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應用歸因理論探討管理控制系統之回饋過程中所隱含的認知因素。歸因理 論認為:社會環境中之個人為了控制其所處環境,會計法蒐集相關的資訊線索來推論 造成他人或自己行為結果之原因,而其所做之歸因判斷會影響其對於他人或自己未來 行為結果之預期與其未來在特定社會情境下所採取的反應。木研究應用了歸因理論的 觀念與命題探討管理控制系統所產生之回饋性資訊對於主管與部屬推論績效差異原因 的影響,以及主管與部屬對於差異厚因之判斷對於後績之差異調查行動、績效評估、 部屬之激勵水準以及主管與部屬之互動關係的影響。 本研究包括兩大部分:第一、經由文獻探討建立管理探制系統之歸因模式,並提出一 組系統化的命題;第二、針對所提出的若干命題進行實證研究,包括二項實驗。 第一項實證研究乃是以實地實驗的方式,由40位製造業生產部門之主管與領班填答一 份開放式問卷,請其就問卷所描述之生產績效結果 (包括產量與不良率兩項) ,判斷 造成差異的可能原因,並列出其於進行差異調查時所欲蒐集的資訊種類。此項實驗之 目的乃在檢驗歸因理論在管理控制系統之適用性,俾做為進一步應用歸因理論其他命 題與設計第二項實驗的基礎;此外,亦檢驗主管與領班在判斷差異厚因與資訊蒐尋行 為上是否存有系統性差異,以及回饋性資訊之結果不明確 (ambiguous)時對於判斷差 異原因的影響。 第二項實驗研究係以實驗方式,由100 名左右具實務經驗的企管進修班學生填答一份 問卷。請其就問卷所描述之個案與生產績效結果 (人工效率差異) ,判斷能力、努力 、工作難度與連氣四項因素對於造成人工效率差異的相對影響,並請其從問卷所列的 20項問題中依優先順序挑出在差異調查過程中最想了解的10項問題。此項實驗之目地 乃在檢驗區別性,一致性與同意度三項資訊線索對於受試者判斷差異原因的影響,以 及受試者對於差異之初步歸因與其後續之資訊蒐尋行為(即差異調查)的關係;此外, 亦檢驗主管與部屬有判斷差異原因與資訊蒐尋行為上是否存有系統性差異。 本研究希望經由歸因理論探討管理控制系統之回饋過程潛在的問題點,期有助於進一 步透過制度設計、管理方法與會計資訊之改善提高管理控制系統之功能。
3

行為科學在責任會計上之應用

周齊平, Zhou, Zhai-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責任會計是近代企業分權經管下的一種管理工具,但制度本身並不能替代管理,必須 透過人員的有效執行,且責任會計是以人為中心,因只有人才能授予權力、追究責任 。企業必須以授權與分權為前題,透過員工的接受與參與、目標一致與激勵等行為因 素的配合,才能發揮責任會計制度的功效。因此,本論文係針對責任會計制度的設計 與實施方面有關的行為因素,作進一步的探討;共壹冊、六萬字左右,分六章十八節 ;分別就行為科學與責任會計之關係、制度設計、績效標準設定、控制、及績效評估 等方面,作次級資料的研究與分析。玆就論文大綱簡介於后: 第一章 行為科學與責任會計之科技整合 第二章 行為科學與責任會計之制度設計 第三章 行為科學與責任會計之績效標準設定 第四章 行為科學與責任會計之控制 第五章 行為科學與責任會計之績效評估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4

從Teubner反身法理論檢視台灣行政法之發展 / View from Teubner theory of reflexive development of administrative law in Taiwan

林明世, Lin, Ming S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期望將法理學能夠以具體事務為例,不只是虛無飄渺之物,事實上也本來就不是,是絕對有其存在的價值與理由。著重在Teubner反身法理論的介紹,試圖以Teubner反身法理論對講求依法行政的行政法法學做一分析,找出其間之相關連性,並且描繪在此理論之下所呈現出來的行政法學的樣貌,以行政法法學的「公開、評論、參加」與「行政管制」制度為兩個軸線,在法規制定過程中強調市民的參與,對話機制的建立與強化,使法律回歸為人與人彼此互動下,所形成的一種規範,以求有所啟發。 但是,單純對本身作自我批評的反思,真的就夠了嗎?真的是可以達到「國家是受到法律的拘束」?國家的行政目標是照顧人民的福利國家嗎?國家不再是擁有權力來壓榨人民的怪獸?人民是受由其所制定的法律來治理國家嗎?筆者認為當然尚未達到,其癥結點即是在對「法」的不了解,認為只要是行政機關提案,國會通過就是法律,而且也只有此才為法律,國會已經充分代表人民,「法律=行政機關+國會」如此而已,造成筆者所謂的依『法』行政的叛離。 而Nonet 和Selznick在觀察法律發展過程後,提出法律三個發展階段,分別為;壓制型法(repressive law)、自治型法(autonomous law)和回應型法(responsive law),其分析架構最主要是認為,法律既不是經濟矛盾下的併發症,也不是實定法律一般,可以簡單化約為一系列由權力關係、組織結構和專業角色所界定的決策。相反地,其認為法律是一個自主的社會體制,其發展乃是依靠於其本身的內在動力 法律自發生理論(Recht als autopoietisches System)是由德國學者Teubner在一九八三年發表於《法律與社會期刊》(Law & Society Review)的一篇論文“Substantive and reflexive elements in modern law”中逐步所建立出來的一新理論,其理論架構是建立在韋伯的發展理論,整合美國的Nonet 和Selznick,德國的Habermas和Luhmann等人的理論,所提出的一全新理論,該理論最主要是藉由Luhmann的法律系統論與Nonet 和Selznick的「回應型法律」為核心,而提出一種新法律典範:自身法(reflexive law),此一法律顯示一種新形式的法律自制,簡言之,法律不再輕易干預社會過程,而為其結果負責,法律的重心轉移到對自律機制的設計、推動、矯正或重建。 Gunther Teubner認為Nonet 和Selznick的理論核心乃是法律秩序的制度邏輯概念,在回應型法律(responsive law)的陳述,出現了歐洲所謂「形式法律的重新實質化」,法律形式主義面臨危機,所以,新的實質取向的法律形式出現,傳統的法學方法,轉型為「社會政策分析」分法,而且亦有平行的法律參與模式的改變,進而新的法律實質化反應出一種新的體制和組織結構:它要求「管制而非裁決」。回應型法律(responsive law)的理念不但包含實質理性的成分,亦有其他不一樣原則,最主要地是:制度設計(institutional design)的理念,在此理念下法律所關注的焦點,乃在於創造、形成、矯正、以及重新設計社會體制,使其變成具有自我管制功能的系統。 觀察行政法的整體發展中,確實走向「實質化」,法制的重心逐漸傾向制度的創設,再藉由制度的導引,去使得人際之間交往互動,發展出所其期待的法律。而行政法「法律」的成文結果,整這制度上看起來,已漸漸呼應上述富勒的精神,法律的目的在於給予人們空間,藉由交往,形成具相關期待的規範。 而環顧整個行政法制之發展,自從行政程序法立法後,訴願法與行政訴訟法大幅度翻修,政府資訊公開法等等法制立法,亦彰顯法制的重心不再只是以往,法規的解釋與運用而已,尤其是法律上「名詞」概念的爭論,當然在此並不是說法的解釋與操作不重要,而是法制的建設上更需注重「制度上之設計」,妥適地調和各界利益,社會資本的整備,等等制度的建制,須為學界更加重視。
5

政策體系與政策變遷之研究:停建核四政策個案分析 / Policy Systems and Policy Change: The Case Study of the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Policy Discontinuity

莊文忠, Wen-Jong J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政策是藉由重大公共議題的討論來分析政府活動的一種研究途徑,將公共政策的過程切割成議題設定、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及政策終結等階段,雖可以獲致清晰的流程架構,但此一單向的線性思考方式,不但簡化了政策問題解決的複雜性,亦會喪失政策過程的動態本質。再者,公共政策的研究領域日益蓬勃壯大,研究途徑與方法亦漸趨多元發展,理論概念與分析架構的整合自然日趨重要,如此將有助於研究者將研究議題與經驗資料作最佳的組合。是以,本研究採取非線性的政策動態概念,對政策的演變作一有系統性的探索,在融合有關政策變遷的各種觀點後,提出「政策體系」的理論概念,建立「宏觀」的分析架構作為探索政策變遷現象的基礎。 政策體系乃是以政策過程為焦點,所有與政策性質相關的要素,都可視為政策體系的構成要素。首先,政策是在開放的體系中形成、維持、接續與終結,自環境中汲取養分同時受到環境的限制,由此觀之,外在環境因素是政策體系中不可忽略的一環。其次,討論政策體系自然不能遺漏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乃為解決社會問題而生,沒有社會問題的存在,當然就不會有政策制定的需求,另一方面,政策本身的組構方式則是攸關問題的解決與否。再者,在民主體制中,任何的政策形成與改變都必須取得正當性的依據,只有問題的存在並不保證一定會被政府所處理,必須通過政治結構的考驗才可能有政策產出。最後,政策體系是一個互動的體系,政策參與者之間就政策方案的選擇所從事的各種行為與活動,都可能影響最後的政策產出。歸納言之,一個完整的政策體系至少應該包括幾個要素:外在環境的因素、政策本身的特性、結構性因素的作用及政策行動者的互動行為,這些要素的互動作用會導致政策的變遷。 最後,政策是政府選擇目標與工具來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活動,它不是在真空中運作,而是不斷與社會進行互動的連續性過程,這也是政策走進歷史之前會出現變遷的原因,本研究雖然提出具有規範意涵的分析政策變遷的理論架構,但是基於「真實個案是檢驗理論效度的最佳途徑」的法則,本研究以民進黨首次執政時期所推動的停建核四政策個案為例,利用文本中所建立的分析架構來詮釋此一政策變遷的過程,並在結論中整合理論與個案的研究發現,就政策體系的各個面向提出幾個有關政策變遷的假設性命題,以供後續研究之參考與檢證,進而促成政策變遷知識的深化。 / Public policy is a research approach to analyze governmental activities by discussing public issues. However, in most articles, the policy process is seen as a logical succession of steps: agenda setting, policy formulation, policy legitim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policy evaluation, and policy termination. Although this progression of stages provides a clear and useful framework, it often obscures the complexities of public issues. In other words, most policies are not a process of linear development, from agenda setting to policy termination. Policy chang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is way, if we want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policy, it is helpful to take a nonlinear perspective. Policy change is used by a wide range of authors in public policy and other disciplines, but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what the definition of policy change is. In fact, this question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explored until now. Policy change is not simply a label, bu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licy process. It is worth drawing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policy change. Within this framework, we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olicy change: policy succession and policy termination, firstly. And we can find some cues from policy change, including organization, statutes, budget, personnel, and media. Secondly, we use the concept of policy system to connect with policy change. This concept contains several elements: external environment, policy attributes, institutional factor, and policy networks. These element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o produce policy change. We use this framework to analyze policy discontinuity for the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in 2000. Finally, policy is essentially about government. The major activity of government is seen as choosing goals and instruments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Policy does not exist in a vacuum; it is made in a concrete environment. We should see policy as a continuing process of social action and interaction. This is why policy may be changed before it is terminated. Finally, we provide some hypothes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6

新制度經濟學對當代行政改革之啟示 / Contemporary Administrative Reform Draw Inspiration from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謝俊義, Sheng, Gen-Y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提要 論文名稱:新制度經濟學對當代行政改革之啟示 頁數:335 校(院)所組別: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班 提要別:八十七學年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謝俊義 提要內容: 指導教授:孫本初博士 自一九九三年美國高爾副總統的『國家績效評估報告』(Al Gore Report of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明確呼籲建立「師法企業的政府」(business-like entreneurial government),於是政府再造(reinventing government)的風潮引起全球大規模的行政改革運動,儼然成為當代世界各國政府謀求提昇政府效率的救世主;在學術界對這些名詞的爭辯,逐漸以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一詞來整合。在這一波的行政改革運動是以經濟市場理論作為政治與行政關係的區分模型,究其本質乃是受到公共選擇理論、主要代理人理論以及交易成本經濟學假定的強烈影響。新制度主義在近幾年受到社會科學家廣泛的重視,在國際關係、比較公共政策、健保政策、歐洲共同體的決策與整合、公共行政等社會科學領域中廣泛的被應用,本論文主要是將「新制度主義帶進入行政改革」(Bringing New Institutionalism back in Administrative Reform)的分析之中。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即欲以新制度主義的經濟學途徑來分析市場導向的行政改革,試圖釐清下列幾個主題: 1.區分新制度主義各個途徑的差異,並藉此釐清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意涵。 2.以市場與層級節制間的關係來探討效率導向的行政改革。 3.從對官僚體制的挑戰、消費者主權、制度性的績效與誘因策略以及制度的選擇等四個構面來分析行政改革的制度效率面。 4.本文欲以制度的變遷、公部門的集體行動、行政改革制度的多元弔詭、制度的設計以及認知的轉向等制度分析面向,解析效率為導向的行政改革運動所可能存在的問題。 5.透過以上的分析提出新制度主義經濟學對行政改革的啟示及優缺點,並進而對新制度主義的未來提出建議。 本論文認為要重建公共行政的價值應立基於公共行政對社會服務的價值與回應性,而非解構官僚體系(debureaucratization)或授權(deregulation),如何使得政府運作更有價值,組織具有創造力、回應力與責任,這是現代化政府的要務。以新制度經濟學來探討組織理論的關係,如果忽略了關鍵性的組織機制如權力、認同與協調,在解釋組織與市場間的關係是不夠完全;因此,必須以組織目標、結合組織認同、物質報酬以及監督來激勵員工的需求,對於制度角色的認知不能僅是化約為「硬性市場界限」(hard market constraints)與「軟性官僚界限」(soft bureaucratic constraints)的兩極化發展,而是採取多元化制度的發展。此外,筆者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新制度主義到目前為止亦僅是各學科對於舊制度論的反省與修正,對於這個領域還存有許多分歧,嚴謹地說,並不算是學科的典範,如果這個領域要欲在社會科學的社群中能尋求認同與突破,必須在方法論與理論基礎上能有所共識,以及建立學術的對話機制。 目 錄 第壹章 緒 論-------------------------------------------------------------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1-6 第三節 相關名詞背景闡述---------------------------------------------1-11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1-19 第貳章 相關文獻檢閱---------------------------------------------------2-1 第一節 新制度主義的興起---------------------------------------------2-1 第二節 新制度經濟學---------------------------------------------------2-20 第三節 新制度經濟學與新公共管理---------------------------------2-37 第四節 市場與層級節制------------------------------------------------2-55 第參章 制度的效率面---------------------------------------------------3-1 第一節 官僚體系的挑戰--------------------------------------------------3-1 第二節 消費者(顧客)主權--------------------------------------------3-19 第三節 制度性績效與誘因策略-----------------------------------------3-33 第四節 制度的策略性選擇-----------------------------------------------3-49 第肆章 制度的分析-------------------------------------------------------4-1 第一節 從組織重組到政府再造-----------------------------------------4-1 第二節 公部門的集體行動-----------------------------------------------4-22 第三節 行政改革制度的多元弔詭--------------------------------------4-41 第四節 制度的設計--------------------------------------------------------4-60 第五節 認知的轉向--------------------------------------------------------4-79 第伍章 綜合研究發現與建議--------------------------------------------5-1 第一節 新制度經濟學對行政改革之啟示-----------------------------5-1 第二節 新制度主義的批判與策進--------------------------------------5-17 參考書目---------------------------------------------------------------------註1 中文參考書目--------------------------------------------------------------註1 英文參考書目--------------------------------------------------------------註5 圖表目錄 壹、圖目錄 圖1-1:研究架構圖------------------------------------------------------------1-19 圖1-2:研究流程---- ----------------------------------------------------------1-20 圖2-1:交易成本架------------------------------------------------------------2-29 圖4-1:財貨的分類------------------------------------------------------------4-27 貳、表目錄 表1-1:國內新制度主義相關博碩士論文檢閱---------------------------1-8 表2-1:新舊制度論之差------------------------------------------------------2-3 表2-2:新制度主義各個途徑異同處---------------------------------------2-5 表2-3:新制度主義相關學派表徵------------------------------------------2-6 表2-4:新制度經濟學的多重面---------------------------------------------2-33 表2-5:對傳統公共行政學說的四項批判---------------------------------2-42 表2-6:新公共管理的學理基------------------------------------------------2-45 表2-7:新公共管理的四項模型---------------------------------------------2-49 表2-8:公共行政的研究途---------------------------------------------------2-52 表2-9:市場、層級節制與網路的特徵------------------------------------2-55 表2-10:組織的模式:市場、層級節制與區----------------------------2-70 表3-1:公私關係與服務傳遞的公民與顧客導向模型------------------3-23 表3-2:組織結構設計的方---------------------------------------------------3-58 表3-3:B.Guy Peters的四種治理模------------------------------------------3-58 表3-3:公部門改革的目的與手段------------------------------------------3-62 表3-4:策略與結果------------------------------------------------------------3-63 表4-1:二十世紀迄今美國總統設立行政改革委員會及計畫一覽---4-9 表4-2:我國政府遷台後行政改革的歷史演進---------------------------4-13 表4-3:維持長期共同集合資源制度設計的原則------------------------4-33 表4-4:承諾的兩種觀點:組織行為與理性選擇------------------------4-39 表4-5:轉換公部門的五項基因---------------------------------------------4-71 表4-6:制度設計的種類與方法---------------------------------------------4-76 表5-1:理性選擇學派與社會詮釋觀點的差異---------------------------5-23 表5-2:新制度主義的核心---------------------------------------------------5-27 表5-3:三種新制度主義型式的比較---------------------------------------5-29
7

新制度理論之研究-以瑠公農田水利會為例 / A Case Study of Liou-Gong Irrigation Association

謝偉智, Shie, Wei J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來公共行政學術與實務朝向多元的發展與範圍的擴大,就前者而言,學術上的多元雖引起學科認同危機的疑慮,卻開啟了學派與科際交流的大門,為行政學術注入活水,也為理性論辯提供制度性的基礎;就後者而言,在有效治理與解決社會問題的要求下,政府必需尋求非政府部門組織與行動者的合作以共同承擔公共責任。另方面,在經過行為主義的浪潮後,社會科學界再度對「制度」(institutions)在人類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重新審視,這主要表現在「制度」界定並影響社會互動的過程及結果。這股研究風潮在「新制度理論」(new institution)的名稱下並無一體系性的研究立場與策略,但都分享了對制度研究的高度興趣的共識,值此時刻,上述公共行政學術與實務的趨勢,提供了新制度理論引介的契機。基此,本論文乃針對新制度理論內涵作一引介,並提出一多元制度分析架構以為個案分析用。第一章部分:提出本文之研究架構與方法,並對多元分歧的〞制度〞定義作一說明與界定,此外,針對現行農田水利會的性格與特質作一簡述。第二章部分:在於對社會科學領域中新制度理論的發展作一歷史性的分析,分別探討其科際發展背景,並引用核心假設、主要論題、政策意涵與相關問題四個面向來對此思潮內部分歧的二大研究途徑:理性選擇途徑與社會文化途徑的差異作一比較,並進而探討二者是否有共量與對話的可能。第三章部分:有鑑於新制度理論內部的分歧,學者們曾提出不少理論模式以為整合,本文則分別從知識旨趣、理性概念與行動邏輯的概念探討提出另一研究途徑--溝通理性途徑,加上前述二途徑而成為多元的制度分析架構。而在分析層次方面,在就制度論制度的前提下,根據其活動範圍大小、時間歷程、客觀強制力大小而區分為制度變遷、制度改革與制度設計三層次,彼此以鑲鍖的方式存在而具有內在連繫性。第四章部分:本章依多元制度分析架構對塯公農田水利會作一個案分析,從灌溉系統的問題本質、系絡特性、與實際運作規則對其制度的源起、發展維持、轉型替代作一說明。而在農田水利會制度改革過程中,相關行動者彼此的策略性結盟、隱喻使用及論証的提出等各項行動,不僅有其自利的動機,更有其象徵意義。最後分別由交易成本、社會文化與溝通對話面向,對於改革過程中所提出的改制案、現行案及水利聯盟案作一比較分析,而塯公水利會的組織特色又適合何種制度架構亦有必要探討。第五章部分:在於對新制度理論目前發展作一評估,探討其在社會科學領域中〞進步的意義,及水利會的改革歷程所透露出的訊息為何?最後,則是對新制度理論未來研究方向提出一說明。
8

我國中央與地方府際關係分析:英國經驗之學習

李長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在歷經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自治二法、精省再造工程,以及新地方制度的施行發展後,已逐漸由監督型或行政保留式的地方自治,和平漸進地轉型至更具實質的或法律保留式的地方治理型態,使地方政府成為一個充分享有管理地方自治事務,以及具有地方發展潛力的自治體。 本研究主軸之一乃扣緊前項的發展趨勢,透過制度設計的觀點來分析台灣中央與地方的府際關係,以期能對這精省後、新地方制度下的中央與地方互動關係作一有效合理的安排。這些安排有︰地方政府間之競爭與合作、權責劃分與權限爭議、政策衝突與管理與府際財政管理等方面。 英國自1945年以來,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發生不同階段的變遷,而這項變遷之演化,全隨著中央政府執政之政黨不同而不同,而在兩者逐步互動的過程上,牽引出一些有效互動的機制,配合舉世政府再造運動的發展取向。 本文主軸之二乃在扣緊前項的發展趨勢,首先探討英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府際關係之所以轉型的系絡及其過程,進而導出兩造互動的本質,分析其有效互動的種種機制。這些機制有︰正常化政黨政治監督、常態化定期溝通協商、建制化專業政策社群、特殊化非民選準政府、合產化中央與地方合夥、合法化協力規劃機制與透明化公共課責機制。 其次,在因應台灣推動精省工程的歷史時刻,處於府際關係重建的重要關頭,正需他山之石以攻錯的關鍵時機,分析英國體制對台灣的重大啟示,建議職司當局要︰運用定期溝通協議機制、建立真誠論述政策網絡、設計府際協力規劃機制、推動公私部門合夥措施、成立府際關係互動會議、擴大推廣政府塑能運動、下放權力加碼地方作為、建立水平府際互動機制、及重視共同事項的權限劃分方式。 最後,英國之經驗雖值得借鑑,但台灣成功的借鑑定要注意本身之系絡,英國成功的配套,絕不可只移機制本身,而忽略支撐機制的文化及其它行政配套作為。

Page generated in 0.408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