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國際私法上夫妻財產制準據法之研究魏淇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私法之最終目標在於統一國際私法,以達成判決一致之理想,此在夫妻財產制之問題上,尤有探究實益。蓋夫妻財產制受其身分法性質之影響,多富有民族色彩,今日各國不僅在實質法上存有不同立法例之差異,甚至在相同制度間,其內容之細目規定也未必相同,若國際私法不能統一,裁判上可能存在極大之差異,因而導致夫妻一方為了財產清算上之利益,而任擇訴訟地之情形。再者,由於一國對於涉外案件管轄權之主張,一般認為亦含有本國當事人合法權益與國家利益之意義,從而各國多試圖賦予內國法院較廣之管轄權,因此上述實質法之差異,配合各國寬鬆的國際裁判管轄權,更可能助長這種法院逛尋(Forum Shopping)的現象。另一方面,除了上述影響夫妻間財產上之利益外,夫妻財產制亦有明示夫妻之財產關係,以保護交易安全及第三人的利益,因此,如就夫妻財產制問題,在不同法院起訴,會得出不一致之判決結果,也容易使得第三人無所適從,有害於交易安全。因此,在今日各國夫妻財產制群立之狀態下,退而求其次,透過國際私法選法規則之統一,期待同一案件不論在何國起訴,均係適用同一國之實質法規範,對於判決一致理想之追求,當有助益。本文即以此為目標,對於國際私法上夫妻財產制準據法之相關問題予以探討。
首先,本文探討夫妻財產制準據法之立法主義,並以一九七八年海牙關於夫妻財產制準據法公約及各國立法例為據,檢討我國現行之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十三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五十四條、以及修正草案之相關規定。其次,關於夫妻財產制之適用範圍,本文試以分析比較之角度,綜合比較其他國家的法制,探討例如當事人之締約能力、家庭生活費用負擔等等問題,是否應依夫妻財產制準據法決定。又,夫妻財產制與其他制度之間,在實質法上往往難以分割,如於具體個案中,因定性不一致而造成法規欠缺或法規重複之情形,本文乃探討如何透過適應問題積極地予以調整。最後,關於夫妻財產制應否適用反致之問題上,此在現行法固無疑問,但在修正草案卻會產生若干問題,本文謹提供拙見以供參考,以期使夫妻財產制準據法能與其他條文相互配合。
|
2 |
武器平等原則在民事訴訟法上之適用 /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of arms in civil procedure law廖子涵, Liao, Tze 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德國,關於憲法與民事訴訟法間關連之研究可謂汗牛充棟,是故以憲法原則指導、審查民事訴訟法已經成為主流,憲法不僅在民事訴訟法之立法上扮演指導方針的角色,在實務上亦發揮重大的影響。然自德國之民事訴訟法發展以觀,此研究之主流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其關注的焦點例如突襲性裁判之防止、合法聽審權之保障、武器平等原則之重視、比例原則之考量,以及其他個別憲法原則於民事訴訟法上之作用等。在我國,關於憲法原則與民事訴訟法發展間關係之研究,原非研究民事程序法學者所關心之學術領域,其成為研究標的者,乃始於一九七0年代末期,經過留日學者邱聯恭教授予以倡議,並經過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諸多教授之研討及確認,此外,晚進學者如姜世明教授、沈冠伶教授,針對民事訴訟上之程序保障論、突襲性裁判之防止、公開心證、合法聽審權及武器平等原則等議題,亦有深入之研究與剖析。是故,以憲法原則指導民事訴訟法理論之發展,至今已成為多數學者及實務見解所肯認,應無疑義。
「武器平等原則」乃一憲法與程序法原則,其包含形式及實質上之意義:就前者而言,武器平等原則意謂當事人於法院或法官前之平等地位,任一當事人不論其為原告或被告,亦不論是否具有不同之身分、階級、地位,於法律前均一律平等;後者則強調當事人於法院前之實質性程序地位之平等性(等值性),其不僅強調於立法制度上當事人應獲有同等訴訟程序上之地位,且強調程序上之機會平等性,並認為法院除不得恣意對任一方為有利或不利之偏私訴訟指揮外,並應注意在程序法上法則之解釋適用、調整當事人事實上之不平等性。此一原則對於民事訴訟程序中相關制度之立法論或解釋論具有重要之指導功能。
本文欲以當事人武器平等原則之保障為中心,探討武器平等原則於民事訴訟法之作用,筆者認為其可分為「當事人平等接近法院之保障」、以及「訴訟中武器平等保障」兩方面探討:前者係指保障人民平等接近法院、利用法院之機會,排除當事人接近法院之路徑障礙,因此管轄制度、訴訟費用負擔、訴訟救助制度、法律扶助制度以及訴權擴大之團體訴訟,將是此議題所關注的焦點;後者則著重在賦予當事人於訴訟上具有實質平等之攻擊防禦地位,其涵蓋的範圍則相當廣泛,舉凡訴訟標的之特定、主觀預備合併之主張、訴之變更追加之主張、舉證責任、摸索證明、附帶上訴、具體化義務、真實義務、文書提出義務、事案解明義務、證明妨礙、違反訴訟促進義務之失權制裁、事實於法院已顯著者或職務上已知事實之審酌可能、法院職權調查證據、損害賠償數額之酌定、闡明制度等,皆為本文討論之範疇。
|
3 |
契約當事人地位對等原則黃程貴, Huang, Cheng-G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十九世紀時達到最高度發展之資本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系近代市民法之基石
,極為崇尚個人人格及其尊嚴,認為個人意思具有絕大之權威,私人相互間生活關係
之形成係依據對私人人格及其尊嚴之尊重所導出之私法自治原則。並強調每一個個人
在社會上、經濟上及政治上均係自由且平等之社會單位,每個人均應且能照料自己之
福祉,並在追求自利之同時,亦無形地達成整個社會之和諧與繁榮。唯上述只係理論
上之假設,在社會生活現實中,各人之社會、經濟地位有強弱之分,且由于契約自由
極易與所有權、金錢債權相結合,有產者以其絕對之所有權為後盾,在實際上更鞏固
強者之地位,使和理論上之契約自由變成只是強者之專制自由、弱者之專制服從。針
對此一近代市民法之弊病,唯有重建真正的實質上之契約自由,亦即藉當事人間對抗
力量之建立,保障維護當事人間之對等地位,祇有如此方能真正達成自由且平等之社
會。
第一章導論性之探討係著重于近代私法之制定歷史及其社會模式之變遷,並肯定當事
人地位對等原則係將來立法上所必然之趨勢。
第二章建立契約當事人對抗平等之必要,係分別由經濟、政治背景及私法上之相應的
革新三方面來探討當事人對抗力量建立之必要怪並肯定當事人地位對等原則係法律政
策不可或缺之必要手段。
第三─五章等章係分別就勞工法、經濟法及消費者保護法三者討論此一原則之貫澈的
問題。
第六章結論係綜合上述各章之論述,就此一原則之所據的政策目的作一簡要之結論。
|
4 |
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求償機制之研究劉坤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如何使企業經營者善盡其責任,為公司治理之重要一環。在此議題上,除建立明確之責任規範,令企業經營者有所遵循外,在其違反法令侵害投資人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時,尚需建構一套健全有效之責任追究機制,始能克盡全功。
本論文基於上述之緣由,從董事與公司間之委任關係為出發,探討董事對內(公司)之責任,就其應盡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與忠實義務,加以討論介紹。繼而探討董事對外之責任,以公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為核心,論究其規範性質為侵權行為責任或法定責任,並討論其適用範圍。又證券交易法於95年1月11日修正增訂第14條之2至第14條之5關於獨立董事之規定,獨立董事之責任與一般董事之責任,有無差異,其責任有無減輕或免除之必要,本論文併加予探討。所謂「防止重於追究」,在董事發生違法行為時,如何能有效的予以制止,應為重要之課題。公司法第194條規定之股東制止請求權,同法第218條之2第2項規定之監察人制止請求權,為重要之規定。董事未聽勸阻,仍繼續違反法令及章程之行為,或董事之行為,已嚴重公司之權益,依公司法第212條規定股東會得決議,對其提起訴訟,依同法第213條規定除股東會另選代表之人外,由監察人代表公司提起。然而股東會多為大股東所把持,董事、監察人多為大股東所支持之人,欲令股東會決議對董事提起訴訟,有實際上之困難。因此,公司法第214條規定繼續一年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三以上股東,得請求監察人對董事提起訴訟,監察人於受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不提起訴訟時,請求之股東得為公司提起訴訟,此即為股東代表訴訟。但在我國實務上,股東代表訴訟寥寥可數,究其原因為制度上有重大之缺陷,本論文就此綜合各家學說,並參酌外國立法例,加以分析比較之。
自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投資保護法於92年1月1日施行以來,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依該法提起之團體訴訟,蓬勃發展。稍後民事訴訟法於92年2月7日亦修正公布,除修正選定當事人之規定外,並增定第44條之1至第44條之4關於多數人訴訟程序之規定。上開二法制,使同一事件之多數受害人,得利用同一訴訟程序對於加害者進行求償。惟該二法之規定,是否臻於完善,能否達其立法目的,又該二法規定上差異,當事人於程序上如何選擇與交錯運用,本論文試加以分析探討。
公司法之股東代表訴訟、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之團體訴訟及民事訴訟法之多數人訴訟程序之規定,建構對公司董事求償之機制。本論文試綜合各家學說、實務之見解及他國立法例,提出修正建議,期供將來修法及實務運作之參考。 / How to make the enterprise directors fulfill the duty is a significant issue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Other than building transparent principles for directors to follow, it’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pluperfect and efficient mechanism for responsibility enquiry when the director violates the interest of investors or stakeholders in order to accomplish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Based on above reasons,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internal responsibility of directors and discusses the good faith and due diligence for directors. Also, this thesis presents the external responsibility of director and discusses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regulation, i.e. legal responsibility or tort, in light of Article 23 section II.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revised the Article 14-2 to Article14-5 on January.11, 2006. These articles stipulate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and other directors. This thesis further discusses whether there i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and other directors, or the necessity to mitigate or exempt the duty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Act Article 194, in cas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decide, by resolution, to commit any act in violation of any law, ordinance or the company's 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 any shareholder who has continuously held the shares of the company for a period of one year or longer may request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o discontinue such act. Article 218-2 stipulated, in cas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any director commits any act, in carrying out the business operations of the company, in a manner in violation of the laws, regulations, the 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 or the resolutions of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the supervisors shall forthwith advise, by a notice,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the director, as the case may be, to cease such act. These two articles are important statutes for efficiently deterring the illegal conduct of director.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Act Article 212,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shall resolve to institute an action against a director when the director continues illegal conduct. In case of a lawsuit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a director, the supervisor shall act on behalf of the company, unless otherwise provided by law; and the meeting of shareholders may also appoint some other person to act on behalf of the company in a lawsuit. Article 214 also stipulate, shareholder(s) who has/have been continuously holding 3% or more of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outstanding shares of the company over one year may request in writing the supervisors of the company to institute, for the company, an action against a director of the company. In case the supervisors fails to institute an action within 30 days after having received the request, then the shareholders shall file such request may institute the action for the company. However, the cases filed by shareholder are very rare in our courts. The thesis will analyze foreign legislation to resolve the deficiency of our system.
After the Securities Investors and Futures Traders Protection Act became effective on January 1, 2003, Securities and Futures Investors Protection Center filed many class actions on behalf of investors. The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amended and promulgated on February 7, 2003. The amendment revised the party selection clause and added Article 44-1 to 44-4 which is related to class action. The above amendments provide class action for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whose cases involve common questions of law and/or fact.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bove amendments and examine whether the legislative goal will be achieved by those statues.
The statutes about class action instituted by representative of shareholders、 Securities Investors and Futures Traders Protection Center or other people set up the mechanism responsibility enquiry of director. This thesis analyzes various theories, case law and legislative regulation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amending our law in future.
|
5 |
保險當事人定位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positioning of the parties of insurance contract邱永慶, Chung, Ung-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私法上的法律行為必有其主體,並以意思表示為要素,而以發生私法上效果為其目的。其成立與否所須包涵之要素有三,即當事人、意思表示及標的三者。當事人,係指於法律行為中享受權利、負擔義務之人,且經由當事人意思表示始構成法律行為,缺此主體則法律行為失其附麗而無由成立;契約,則為雙方當事人以發生債之關係為目的,相互為對立的意思表示,趨於一致的法律行為。保險契約,亦屬於契約之一種,其成立與否,自應檢視是否包含當事人、意思表示及標的三者。我國保險法第1條規定:「本法所稱保險,謂當事人約定,一方交付保險費於他方,他方對於因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致之損害,負擔賠償財物之行為。」就上述三要件中,意思表示,一般情形下係指「要保」(要約)之意思表示,及「承保」(承諾)之意思表示合致,保險契約即為成立 ;而標的則係指法律行為的內容,保險標的之內容相當複雜,保險標的僅係其中一項,除此之外,尚包括保險金額、保險期間、保險事故、保險費及其他非屬必要之點者。關於此二要件,除了保險契約是否為要式契約或要物契約,仍受學者爭議外,一般而言並無太大問題。然而就保險契約之主體─當事人之角色,多數學者均僅依我國保險法第3條及第44條之規定,而逕認保險當事人係指保險人及要保人 ,而鮮少有對於保險當事人定位之問題提出質疑者。
事實上保險當事人之角色,於英美法系之制度,與大陸法系之制度迥然不同,前者以被保險人(the insured; the assured)與保險人(the insurer; the underwriter)為當事人;而後者則以要保人(the applicant; 日:保險契約者;德:der Versicherungsnehmer)與保險人(日:保險者;德:der Versicherer)為當事人。兩者對於保險當事人之定義及內涵,及其所扮演之角色各有不同之規定,然我國保險法學者則不分英美法系或大陸法系之學者,均認要保人及保險人為保險契約之當事人。此或係由於我國保險法第3條規定:「本法所稱要保人,指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向保險人申請訂立契約,並負有交付保險費義務之人。」因此自然以訂立契約之人(為意思表示之人)為保險契約當事人之一方,而以而為承諾意思表示之保險人為他方當事人。若我國保險法僅對要保人做此定義,則此說應係相當合理且明確的解釋。然而相當值得玩味的是,保險法第4條另對於「被保險人」有所定義:「本法所稱被保險人,指於保險事故發生時,遭受損害,享有賠償請求權之人,要保人亦得為被保險人。」若將保險法第3條及第4條及同法其他相關規定合併觀之,則會發生許多混淆不清,及難以解決之問題。
本文即在對於保險契約當事人究應做何定位,就不同法系之規定加以比較與分析,並期望透過本文所建議之修法方式,使保險契約當事人之定位能臻於明確,以避免依現行法律及學說所造成之困擾與紛爭,以早日達成政府所規劃之「亞太營運中心」目標。
|
6 |
集體訴訟制度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collective party suits余銘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在農業社會,訴訟往往發生在一對一的個人之中,但是近年來因科技進步、工商業發達,隨之而來的各種公害現象及大量生產銷售方法而產生之消費、產品問題,一旦發生紛爭,即可能有成千上萬的受害人,以往一對一之消費模式所產生之消費爭議,已漸漸為集團性之紛爭所取代。同一原因事實,可能只是對一個人造成損害;也可能對多數人產生侵害。而一對一之消費爭議,雖然可以循傳統之民事爭訟程序來解決紛爭,但若屬集團性之爭議,以傳統之民事訴訟來解決紛爭,功能上即稍顯不足。
我國雖先後修正公布民事訴訟法第44條之1 至第44條之3,及消費者保護法、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等訴訟制度,以期解決小額多數人之糾紛類型,然制度良意雖佳,卻也面臨設計上不盡周全、欠缺誘發機制及使用率低之困境,相較於美國集團訴訟的案件量以及對社會、政策之影響力,顯然我國相關集體訴訟制度仍有改進之空間。有鑑於此,本文即以我國私法上所規定之集體訴訟型態為範團,以文獻分析之方法,蒐集國內有關集體訴訟之相關文獻,並參酌美國有關集體訴訟制度規定、發展之立法例,以瞭解我國集體訴訟之法理基礎;並從我國民事訴訟法之選定當事人制度、消保法之團體訴訟及投保法之團體訴訟等制度出發,探討多數人紛爭事件之解決所依循之訴訟法理何在,並從中瞭解多數紛爭當事人之權利救濟,如何在兼顧保障當事人訴訟權保障之前提下,能獲致紛爭解決一次性之要求。
|
7 |
刑事證據開示之研究—以日本法為例 / Criminal discovery a syudy-base on Japannese law高永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所探討關於當事人間訴訟資料相互揭示之「證據開示」制度,其正如同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第33條規範之「被告閱卷權」般,因刑事程序中,若被告不知檢察官欲以證明其有罪之訴訟資料內容,是無法無法提出正確的防禦或辯護策略,故為了建立當事人得公平地互為有效攻擊、防禦之場合,本應使被告享有充分的訴訟資訊取得權,以保障被告訴訟權能之適正行使,是「證據開示」、「被告閱卷權」二者雖存在於不同訴訟制度架構下而異其名稱,惟二者其實具備同樣的憲法價值與核心概念,換言之,二者可說均係導源於被告憲法上訴訟權之保障,藉由其權利主體地位之落實,衍生出刑事被告於訴訟程序中,應享有聽審權與武器平等原則之權利,而其最終的目的,即在於使被告得受公平審判,實現其憲法上之訴訟權。是本文將從「證據開示在刑事訴訟構造中之定位」,探究「證據開示」之內涵、與其他訴訟制度間之關係,並探知「證據開示」之核心價值,建立該制度在憲法上之地位。
而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雖乍見下似乎並無本文所探討當事人間「證據開示」制度存在之空間,惟觀察我國司法改革脈絡,認為職權進行主義在我國多年運作結果已偏離公平法院之理想,法院、檢察官及辯護人三方面關係嚴重失衡,被告訴訟權益未能獲得有效保障,因此,為了重建公平刑事審判制度,而倡言引進「起訴狀一本主義」成為我國司法改革之一明顯趨勢,而本文亦採行相同的立場,建議未來修法方向應仿效日本刑事司法,廢除「卷證併送」,將現行的起訴制度改為起訴狀一本主義,以排除預斷、活化詰問制度與傳聞法則、正確釐清院檢權責並淡化職權調查,實踐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3條所歸諸之立法意旨,確保公平法院建立,始較符合我國追求公平審判之憲法價值。則慮及將來一旦正式修法引進「起訴狀一本主義」制度,將造成被告及其辯護人無法依現行法,藉由向法院閱卷而充分閱覽檢察官起訴之卷證資料,故在將來改採行「起訴狀一本主義」制度之時,勢必須要思考在卷證不併送下,被告方面將如何取得檢察官所擁有之訴訟資料,而同時建構我國當事人間互為揭示證據資料之「證據開示」制度,以作為「起訴狀一本主義」之必要配套措施。
而日本在近代刑事訴訟法制之發展上,在二次大戰後,模仿美國刑事訴訟法制度,改採行當事人主義,當時為使審判與偵查絕緣,切斷偵查與審判接續性,在刑事訴訟起訴程序中採取「起訴狀一本主義」之制度,並至2005年11月1日施行新「證據開示」規定等背景,均可認日本相關之法制係供我國未來法律修正不可或缺之參考素材,故本文將詳細介紹日本新證據開示規定,說明日本所謂「階段性個別開示制度」,即三階段式之證據開示規定,期能藉由研究日本刑事「證據開示」法制,提供我國將來立法之他山之石,若我國刑事司法未來走向從職權主義制度過渡到當事人進行主義時,冀得藉由拙文對於此「證據開示」制度之理論基礎、日本實務演進與立法制度,以及價值核心理念之探討,俾供將來修法參考,而建立更接近於公平審判之刑事司法。
|
8 |
民事訴訟之證據保全程序 / Perpetuation of Evidence in Civil Procedure李冠儀, Li, Guan-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事訴訟法第368條之修正理由謂:「證據保全制度,依現行法之規定,固有事先防止證據滅失或礙難使用,而避免將來於訴訟中舉證困難之功能。惟如能使欲主張權利之人,以了解事實或物體之現狀,將有助於當事人研判紛爭之實際狀況,進而成立調解或和解,以消弭訴訟,以達到預防訴訟之目的。此外,亦得藉此賦予當事人於起訴前充分蒐集及整理事證資料之機會,而有助於法院於審理本案訴訟時發現真實及妥適進行訴訟,以達到審理集中化之目標」,對此修正之評估,學說上有認為因容許在起訴前先行進行證據調查,而使當事人可蒐集並閱覽證據,已兼具英美法事證開示程序與德國獨立證據程序之功能,藉由證據保全程序,使紛爭解決起始於證據調查,非如在訴訟中般在事實有爭執時始調查證據,藉由起訴前之證據保全,可使當事人依所取得證據資料自行研判權利義務之存否,增加自主解決紛爭之機會,在民事訴訟法研修過程中有建議將在民事訴訟法證據章規定中「證據保全」之目名,改為「證據之保全及起訴前(或訴訟繫屬前)調查」等類,已呈現此以證據調查開啟紛爭解決之精神;惟另有認為整體距內容完整之事證開示制度有相當之距離,例如因負舉證責任當事人無權直接要求對造回答問題,當事人向法院聲請對發問時法院未爲任何處置,當事人就此是否得以救濟、事證開示範圍與可事前預防而具實效制裁之制度尚有未明,仍可能陷於證明困難;學說亦有認為觀諸我國僅由法院協助當事人蒐集證據之起訴前證據保全制度,宜修正起訴前證據蒐集之規範,而區分當事人自行蒐集證據與法院協助當事人蒐集證據二種層次,就此使在起訴前之證據蒐集途徑對當事人而言更具選擇性。此關於證據保全程序在民事訴訟中事證蒐集之定位,有關證據保全程序中聲請人就證據保全應證事實與證據方法聲請表明之程度、確定事物現狀證據保全類型要件解釋之寬嚴程度、法院是否應審查聲請將來起訴後本案請求之關聯性,而聲請人是否須釋明本案請求,以及在實體法情報請求權之存續與範圍上有關基於情報請求權為被保全請求之假處分與證據保全程序併用而執行之問題,且涉及證據保全程序與在訴訟上當事人事案解明義務關係之釐清,當事人事案解明義務之存否與範圍界定對於確定事物現狀類型之證據保全核准與否之影響。在證據保全運作上其要件解釋之寬嚴與釋明程度,因鑒於證據保全程序為先行進行之證據調查,在考量其立法意旨貫徹實行之同時,亦應審慎就其核准與否為判斷認定,考量不同類型證據保全之功能,保護相對人權益且避免不必要之證據調查。
|
9 |
保險契約承保範圍之解釋 /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surance policy coverage廖蕙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保險契約承保範圍條款是契約當事人間權利義務的主要依據,而契約條款的解釋會左右雙方的權利義務,故而保險契約承保範圍的解釋,影響當事人權利甚鉅,本文即是討論保險約承保範圍的解釋方法。
第一章 表明研究動機、目的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討論保險契約的法律特性,並以保險契約具有最大善意契約的特性,進而討論被保險人有過失行為時,保險人可否主張抗辯。及保險契約是附合契約,並而討論保險契約有無消保法適用。
第三章 以一般保險契約解釋方法,諸如特別規定優先普通規定、探求當事人真意及對價平衡原則的解釋方法,在法律規定及法院實務的運用情形。
第四章 則討論承保範圍之因果關係,在相當因果關係與主力近因原則間,我國法院實務的適用情形。
第五章 是研究保險法有關解釋保險契約的規定,即保險法第54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54條之一的規定,與民法、消保法的規定有何異同。
第六章 即介紹美國保險法學說「合理期待原則」,該「合理期待原則」與我國法律的比較,及其在法院判決適用情形。
第七章 結論則提出保險法第54條第二項修法建議。 /
|
10 |
論檢察官起訴裁量權的司法審查—以公訴權濫用論為中心張永宏, Chang, Yong-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Page generated in 0.02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