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9
  • 19
  • Tagged with
  • 19
  • 19
  • 19
  • 19
  • 10
  • 10
  • 9
  • 9
  • 6
  • 5
  • 5
  • 4
  • 4
  • 4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德國長期照護保險法制之研究

卓俊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八十二年九月底,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 1,485,200 人,佔總人口之7.09%,已達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 高齡化社會指標;迄至民國九十三年二月底,老年人口已增加到 2,099,944 人,佔總人口的9.29%,印證了我國人口結構正邁向快速 老化。人口結構的變遷,加上工業化、都市化之高度發展所導致家庭 形態的急遽轉變,以及女性勞動參與率的提高,再再都衝擊著家庭或 個人對於衰老、傷病、殘障者所導致照護需求之支持功能,照護需求 隱然成為疾病、老年、職災與失業之外另一嶄新型態的生存風險! 同樣因面臨人口結構改變、家庭形態變遷以及社會安全體系內在 壓力而於一九九四年毅然開辦第五大社會保險-「長期照護保險」 (Pflegeversicherung)之德國經驗,對於尚未建立兼具綜合性與連續 性長期照護體系與機構設施,乃至於服務人力猶感不足且尚欠缺制度 化財源機制的我國而言,實有足堪借鑑之處!本篇論文即以德國長期 照護保險法制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範圍及於該國長期照護保險之立法 例、法制史以及社會背景環境等。如前所述,本篇論文之目的乃在檢 視德國實施長期照護保險之制度經驗,希冀藉由此等外國法制之比較 研究,提供我國未來規劃長期照護體系之立法與政策參考。 本論文共分為八章,思考脈絡上可以概分為四部,首先提出問題 (第一章),繼而探討德國法制(第二章至第六章),次則觀照我國現 況(第七章),最後回應問題(第八章)。其中,德國法制之探討部分 係先從制度肇建之初的經社背景、法制現況、討論沿革以及立法經過 等經驗事實著手(第二章),然後分由基本原則(第三章)、保障範圍、 法律關係(第四章)、組織與財務(第五章)、給付及支付制度(第六 章)等面向切入,次第呈現德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之全貌。順序安排 上先談制度的基礎思想,界定被保險人範圍與保險人組織、財務,然 後由點而面,開展給付與支付制度之層級化規範秩序以及主體間的法 律關係。 經由此等外國經驗之比較研究,本論文認為德國經驗給予我國以 下啟示:一、勇敢回應社會結構變遷的挑戰;二、以「社會保險模式」 處理長期照護的財務問題;三、組織分權、專業分工與實施社會自治; 四、抑制成本、控制品質並追求效率競爭;五、改造歧視家庭照顧者 權益的社會安全制度。而德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的建制與成功運作, 適可確證社會安全體系的合法性及可行性。雖然社會安全制度面臨經 濟體系中人口與社會結構之變遷,受限於日漸惡化的經濟局勢,必須 配合不同的經濟與社會情況進行調整,以提升其效率並確保財政上之 穩定性;惟經由德國實施長期照護保險之成功例證,我們應當更有理 由相信,社會安全制度(特別是其核心的社會保險制度)確實有其發 展遠景,明日的世界,周延的社會安全制度仍會如過去一般佔有舉足 輕重的地位!
2

美國社會安全殘廢與遺屬給付法制之研究

陳建中, Chen, Chien 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截至92年底止,喪偶的人數共計有1,003,835人,占總人口的之比率為4.44%;另一方面,依據「身心障礙者保護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計有86萬1,030人,占總人口之比率為3.81%,較91年底微增0.12個百分點,比率正逐年上升。二者共計已占總人口之8.25%,與該年度65歲以上之人口,共計2,087,734人,占總人口之比率為9.24%相比,相差不到一個百分點,可見在我國,就如同多數國家一樣,遺屬與殘廢年金給付的需求不亞於老年年金的需求。本文擬以遺屬及殘廢給付為方向,比較研究美國社會安全制度裡的相關法制,並將之對照我國現行及規劃中的制度,希望藉此可以找出值得我國參考之優點,以避免失敗的嘗試而造成社會的沈重負擔。   本論文分為六章約十一萬餘字。第一章序論,說明研究動機與提出問題,在問題提出之後並界定研究之範疇。第二章就美國社會安全制度之歷史沿革作敘述,著重在法律之修改與制訂,最後並針對美國社會安全制度之現狀作一簡明扼要之概述。第三章詳細針對美國現行殘廢給付制度之給付要件與給付內容作說明。第四章同樣地針對美國現行之遺屬給付制度分其給付要件與給付內容作說明,並概述美國社會安全制度之爭議處理程序。第五章首先就我國現行法制中與殘廢及遺屬給付相關者作說明,之後並將兩國制度對照比較,看是否美國社會安全中之殘廢及遺屬給付制度有我國可取之處。第六章結論則認為我國社會保險中之殘廢及遺屬給付首要之改革為年金化,並引進所得替代率觀念;遺屬給付需要建立起遺屬資格判斷條件,殘廢給付則需要建立專業客觀的判定機制,並該以工作失能為斷定標準,而非補償式的以殘等決定給付金額,另外殘廢給付還可以與就業促進方案結合,不僅可為社會保險方案開源節流,亦可以發揮社會福利的積極功能,即讓有工作能力的人回到工作崗位上。
3

我國社區童軍運動發展之研究

莊舜榮, ZHUANG,SHUN-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地區近年來經濟日趨繁榮,而社會福利措施,亟待加強,為建立社會安全制度, 增進人民生活為目標,以採取社區發展方式,促進民生建設為重點,因此頒佈社區發 展工作綱要,在社區發展工作項目,都市社區發展中明訂倡設區童子軍。本研究以社 區童子軍團團長,童子軍及其及家長為對象,透過相關原因分析與態度分析,希望能 了解社區童子軍推動的概況,並從中尋找些許推動困難原因,以做為社區童子軍運動 推展的參考。 本研究內容可歸納為以下數項: 第一,闡明童子軍運動的目的與方針,其不同於學校教育方式,訓練青少年,使其成 為良好的公民,而社區童子軍針對地社區青少年的組織與訓練,使其對社區產生認同 ,服務於其所處之社區,並參考若干相關文獻與研究。 第二,介紹童子軍創始人貝登堡生平,及世界童軍運動發展過程,我國童軍運動發展 過程,社區童子軍運動推動的依據及過程。 第三,針對本研究發出調查問卷,包括社區童軍團團長,童子軍其家長等三份問卷, 分別探討,團長部分包括基本資料,人事、經費、器材、活動、社會支持、聯系、及 推動困難處等,童子軍家長則包括基本資料及態度詢問,童子軍部分家長相同,分析 結果發現目前社區童軍團存在的困難處在於義務服務員缺乏,經費、器材短缺及時間 安排困難,且因大眾傳播媒體的缺乏報導,使大多數人對於童子軍僅止於初淺的刻板 印象,而無法積極的接觸。 第四,根據調查研究結果提出數點建議,提供社區童子軍推動參考。
4

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之研究

陳正鋒, Chen, Alex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任何一個制度或政策的形成,他國的實施經驗是相當重要的參考依據。我國就業保險制度從規劃至實際執行,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的規劃方式與實施經驗一直都是我國重要的參考範例之一。本研究針對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為研究對象,先探討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形成之環境背景,研究該國失業狀況及就業保險制度之間的關聯,瞭解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之發展過程,分析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之運作方式及實施內涵,探討該國就業保險制度之實施對於該國人民以及經濟上的影響。並參考加拿大制度之實施經驗,比較分析我國新實施之就業保險制度,並觀察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之優缺點,進而提供我國就業保險於未來可能之改進參考。 就目前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之實施,本研究發現加拿大就業市場存在以下重要現象:(一)經濟景氣深受美國影響;(二) 勞動力老化與青壯年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三) 申請津貼者以部分工時者居多,以女性及初次就業青年為主;(四) 就業保險基金之帳戶餘額大幅增加。 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有以下數點特色:一、在政策方面:(一)以特殊津貼的方式,加強對特定失業族群的社會扶助功能;(二)對詐領保險者的多重罰則,防止不當詐騙意圖;(三)嚴格限制津貼領取資格,強固就業保險基金之基礎。二、在執行方面:(一) 採用更準確的保險年資計算方式;(二) 更彈性的津貼申請與給付標準;(三)依據當地人口結構與經濟狀況規劃的行政組織;(四)獨立的保險督察機構。三、在財務規劃方面:(一)運用特殊基金創造就業機會;(二)保險費由雇主與勞工分攤,政府不另負擔。 而加拿大就業保險制度之優點為:一、就業促進措施發揮促進積極就業的功能;二、以工作時數為單位的保險年資計算,使投保資格更為公平準確;三、對於特定族群之特殊津貼給付有助於社會安定;四、因地制宜的行政組織,有效反映市場需求;五、由勞資政三方共同組成保險督察機構,可獨立且客觀的執行評估與監察功能;六、整合的資訊系統,使得就業資源的運用更有效率。缺點則是:一、津貼給付對象無法有效針對真正弱勢的失業族群;二、津貼給付對象過度限縮,就業保險基金大幅增加;三、保費僅來自雇主與勞工,缺乏穩定的支撐。 對加拿大之就業保險制度,本研究提出下列數項建議:一、放寬被保險人申請失業津貼的資格限制,造福更多失業者;二、修正津貼給付的方式,使資源集中在就業弱勢族群;三、修正保費支付額度與比例,以穩固就業保險基金來源。 同時,對我國就業保險之實施提出下列建議:壹、在制度方面:強化我國勞工行政體系,建立事權專一之就業保險制度;貳、在政策方面:強化就業保險之社會扶助功能、提高社會安定功能;參、在執行方面:一、採用更為彈性的資格認定方式,使資源有效分配;二、整合各部會機關之就業資訊網絡,使就業資訊更易於流通;三、避免過度限制津貼申請人的資格,以防止津貼給付之疏漏;四、強化就業服務機關的彈性,以利就業保險於各地之執行;五、持續就業保險的宣傳與教育。參、在財務面:調整現有的保費比例。
5

大陸偷渡人民與國家安全之研究

周正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前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國際環境、兩岸關係與國內形勢三個面向,其中,中共仍是我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自1987年11月我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以來,兩岸民間社會交流持續熱絡,經貿互動頻繁。與此同時,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安全議題亦逐漸擴大,除了傳統性安全的武力犯臺威脅外,許多非傳統性安全議題的嚴重性愈趨顯著,例如大陸地區人民偷渡入臺、毒品和軍火槍械及貨品走私、兩岸組織犯罪、病毒擴散與傳染性疾病等問題。這些問題均已對國內社會與人民造成相當程度之困擾,增加臺灣維持社會國家安全與秩序的內政成本。 由於大陸人民可能透過偷渡對我進行滲透、分化、竊密、破壞等,槍械彈藥走私等組織犯罪活動不僅惡化治安、且可能用於暗殺破壞、影響政局安定。凡此可能導致加重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程度,其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絕對補亞於軍事安全,因此特以本文來研究探討目前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迅速,人民所得增加,為何大陸人民仍持續偷渡來臺,而其偷渡來臺在對我國家安全之影響上就軍事、政治、心理、社會、經濟等五方面來研究,並就目前我國查緝之相關策略有何缺失?如何改進?謹提供個人淺見,供有心就國家安全機制來研究檢討國家安全之學者參考。
6

中國大陸養老保險制度中個人帳戶法制之研究 / Study on 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 of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孫一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於1997年向全國推廣個人帳戶制和社會統籌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該個人帳戶制度缺乏互濟性,運行效果不彰,又復有空帳運轉、基金挪用等問題。本文利用文獻分析法,欲探究中國大陸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法制之形成過程。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制的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世界銀行、新自由主義思潮和媒體宣傳、學界背書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累積式個人帳戶制度一定程度達到了減輕國有企業責任和國家財政負擔、處理通貨膨脹和累積資本的目的,卻缺乏共濟性,無法因應通貨膨脹風險,暴露國民於老年經濟風險之中。未來中國大陸養老保險之改革應回復保障老年經濟安全之主要目標,將個人帳戶制從基本養老保險層次分離,健全社會保險法制,方符合社會保險之理念,保障公民社會安全權。 / It’s in 1997 that mainland of China decides to promote the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which has been combined between the 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 and PAYG nationwid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such an IRA system such as the lacks of the mutuality, the unsatisfying operation effect,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empty account as well as fund misappropriation. With the adoption of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ainland China IRA legal system of pension insurance. The reform of IRA system of pension insurance serves a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numerous factors such 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form, World Bank and neo-liberalism and media propaganda as well as academic endorsement. To some extent, the cumulative IRA has reached the goal of alleviat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the State, as well as dealing with inflation and accumulating capital. However, its lacks of the mutuality and in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inflation risk will expose the citizens to the risk of the old economy. Therefore, in the future, the reform of pension insurance in mainland China should insist the main goal of guaranteeing the old-age economic security so as to not only separate IRA from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but also perfect the social insurance legal system, and in such way it will conform to the concept of social insurance and guarantee the citizen's right to social security.
7

能源稅對不同所得階層家庭支出分配之影響 / 無

鄭渝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近年來全球暖化日趨嚴重,各國紛紛提倡課徵碳稅或能源稅,試圖透過以價制量的方式矯正外部性,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然而,能源稅的課徵是否會影響不同所得階層之家計單位的反應為本文的重點。本文採用丹麥、英國、美國及日本四國之非平衡追蹤資料,以固定效果模型及隨機效果模型,探討課徵能源稅對於不同所得階層之家戶在能源支出占總支出的份額上是否有所影響;進一步探究課能源稅同時搭配降低雇主之社會安全捐以後,對於不同所得階層家戶之社會安全捐負擔是否有所變動,以評估雙重紅利之第二重紅利是否達成。 實證結果發現能源稅確實能降低家戶能源支出比例,透過課稅誘發高所得家戶朝向使用更潔淨及便宜的替代能源,或者投資於能源效率提升之工具上;然而低所得家戶則不得不減少能源使用,進而使得能源支出比例下降。另外,將能源稅稅收拿來降低雇主的社會安全捐,實證結果發現高所得家戶社會安全捐下降的程度更甚於低所得家戶。最後,從總效果來看,課徵能源稅會造成家庭支出分配的轉移,而低所得與高所得家戶之影響總程度相差不大。
8

跨國移動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Labor Right Protection of Transnational Migrant Workers

李偉銘, Lee,Wei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前世界上遷徙勞工模式,以南-北遷徙模式為主,而輸入國則為北美地區或歐盟,主要從事高科技業、製造業、服務業或低技術工作。對於遷徙勞工之保障,不論是國際勞工組織、世界人權宣言、歐洲人權公約或經濟社會暨文化權國際公約,都認為對於移工不能有所歧視,其勞動權益應給予與本國勞工相同之對待,因此,對於工作機會及日後的退休生活皆應給予保障。例如國際勞工組織第157號公約認為各會員國應在有關會員國雙方協定之條件下,依照有關履行義務之雙邊或多邊協約,履行其應有義務。而協約內容,應可包括互惠之規定、適用人員種類或各會員國之社會安全機構之合作。 觀察各國作法,國際中對於專業技術承認,主要為證照及學歷認可,分為國與國間承認或民間承認兩種型態,前者多為自由貿易協定,後者則為相關公約。以美國自由貿易協定為例,除了在協定條文中承認協約國教育或相關工作經驗,對於承認之細節,則規範於附則中,包括教育、考試、工作經驗、工作倫理、專業技術發展及再認證,並且於每三年檢討承認之標準與程序。民間承認則可分為學歷承認及專業技術承認兩種公約,其共同點在於皆希望能建立可比較之認證判斷標準、政策及制定程序。本研究認為,簽訂專業技術承認前,應分析個別行業或職業之整體培養過程,此外,專業技術承認首先要做市場調查,其次則應朝向更細部規範,例如簽定後要做定期意見交流及分享認可方式之判斷標準,才能達到教、訓、檢、用合一之精神。最後,本研究亦認為,專業技術承認不會是吸引外國人才流入之主要原因,而是要積極處理勞動條件、產業結構或教育體系問題。 社會安全協定方面,可分為單國自行規範、雙邊協議或多邊協議等作法,移工消除雙重繳費及年資合併則規範於國與國之間之社會安全協定中。惟我國在協約簽訂尚在評估階段,故本研究建議,應檢討國內各種保險間之差異,之後才能針對社會安全協議之更種層次,與他國做協商談判。此外,假使考慮跟中國大陸簽訂社會安全協定,若能解決大陸勞工來台問題,則可積極與大陸簽訂社會安全協定,以保障至大陸工作之勞工權益。對於協約談判時的合併要件,應以工作年資作為合併基礎,始能符合勞工保險之立法目的。此外,若與他國簽訂社會安全協議,應考慮是否有正式邦交關係,若無,則給付建議以一次金方式給予。最後,假使社會安全協議無法順利談成,可先規劃較彈性之移工權益保障政策,例如更彈性的給付方式或透過單國間的立法保障移工權益。 綜上,本研究之建議如下: 一、 專業技術承認應著重於內容分析。 二、 討論專業技術承認後之配套措施。 三、 做好社會安全協定簽訂前之評估。 四、 規劃社會安全協議以外政策。 五、 考慮與中國大陸簽訂社會安全協定。 / The South-North is the main migrant patterns in the world, and most of them work in the North America or EU. For the protection of migrants, no matter in the ILO、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or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 all of them rule that any country or person can’t discriminate against migrants. And must give them the equal opportunity to nations.For example, the convention(No.157) concern that members may give effect to their obligations by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instruments In the worlds, most of countries make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 through bilateral agreement or Free Trade Agreement, those recognition conclude the education、examination、experience、work ethics and qualification re-development. And through interview, most of experts consider that if we want to make the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 it must have full investigate before sing the agreement. In the end , the research suggest that the recognition is not the main reason to appeal to high skilled migrants, it’s important to upgrade the work condition and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Taiwan . On the other hands, social security agreement can divide into unilateral、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agreement. But in Taiwan, whether sign the agreement with other countries or not, It must have full investigate also. Such as the financial problem or the different between all kinds of insurance in Taiwan must be solved. Furthermore, if we don’t sign any social agreement with other countries, a flexible remittance from other countries is good policy substitute for social security agreemen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indings, we suggest: 1. Qulification recognition must focus on the details. 2. Discuss how to form a complete set after signing recognition. 3. To have a full investigation before sing social agreement. 4. To consider a policy for social security agreement. 5. To consider sign social security agreement with China.
9

社會福利政策之實施及其影響之研究--以英國社會安全制度為例

王玉, WANG,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社會福利政策為近年各國施政之重點,然因實施後產生若干問題,致引起對其功能力 懷疑,故本文以英國社會安全制度之實施影響為研究主題,俾瞭解社會福利之施行效 益,並做為我國今後推行之參考。 全文共七章十九節,約八萬餘言,各章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敘述社會福利之興起背景及意義,目的及有關之爭論,進而說明本文 研究動機、目的、架構及限制。 第二章:英國社會安全制度之發展:敘述社會安全之概念及英國社會安全制度由十四 世紀迄今之演進。 第三章:英國社會安全制度之現況:分述國民保險、補充給付、兒童給付、家庭收入 補助等措施及其行政組織。 第王章:社會安全制度對社會之影響:首先探討福利主義價值體系與資本主義價值體 系之衝突;次說明政府提供人民各種社會福利後,造成家庭減少對成員的責任和權威 ,及家庭道德觀衰退等影響;最後則分析社會福利之擴大實施,導致階級解組之原因 。 第五章:社會安全制度對政治之影響:首先對社會安全制度造成政治文化轉變、多元 主義停滯、政府職能擴大,導致政治不穩定之現象做一分析;次說明社會安全制度之 擴大實施,因其具有強制性、廣泛性、一致性和繁複性,致對人民自由產生負面影響 。 第六章:社會安全制度對經濟之影響:探討社會安全制度未發揮所得再分配功能,致 無法消弭貧窮現象之原因;次說明社會福利支出之持續增加,使政府面臨財政危機之 困境;最後分由社會安全制度對人民工作意願、消費和投資、通貨膨脹、生產量的負 面影響,說明其阻礙經濟成長之原因。 第七章:結論:敘述英國近年對社會安全制度所做之改革;以次英國之實施經驗,檢 討我國社會安全制度之現況,並提出改進建議。
10

台灣省社會工作制度之研究

黃癸楠, Huang, Gui-N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二十世紀電腦革命,人類物質文明大進;但精神文明卻不能並肩 齊進,人類的內在心靈和外在環境失調,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同時,自由世界福利 思想大興,社會工作應運而生,福利先進國家已將它發展成達到社會安全的有效工具 。 在台灣,大多數人都承認社會工作的必要性;但是否建立一專業體系,則論點各異, 本文加以比較分析,肯定制度有發展價值。目前台省社工制由官方推動,建制伊始, 未趨健全,尤仍缺一明確總目標,使得社工員角色不清。主管單位,限於職權、法令 、經費、人力和社會認識不足,未能作周詳的設計,本文從各方面探討現制障礙和改 進途徑,從而主張採用混合公務員保障制和教師聘任制的雙軌進用制,建立完整一貫 的遷調、考核、獎懲、保險、撫血、退休、互助的管理系統,規畫有效的反饋制度以 加強溝通和決策參與,組訓並訓練義工,盡速建立周全有效,多元而持續的訓練進修 辦法。 長遠而言,筆者認應教育群眾認識社會工作,激起參與。政府並應加強社會立法,成 立更多的社福機構以配合社會工作的推展。全文共約十萬字,分六章共十八節,先述 研究動機、理論概述,次言現況和他國制度,最後用問卷和訪問探討問題,從而提出 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2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