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87
  • 243
  • 127
  • 40
  • 12
  • 8
  • 2
  • 2
  • 1
  • Tagged with
  • 435
  • 123
  • 113
  • 95
  • 94
  • 77
  • 75
  • 66
  • 63
  • 62
  • 59
  • 59
  • 46
  • 43
  • 4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91

多變量CUSUM財務危機預警模式-類神經網路的運用 / Multivariate CUSUM model to predict financial distress - An application i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姜仁智, Chiang, Jen C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財務危機預警模式的建立一直是國內外財金學者所感興趣的課題,從早期單純的財務比率判定到統計方法的使用,至近幾年來非統計式的類神經網路之偵測分類,其模式的演變無不在增加危機預警的能力。一方面能正確的分類失敗企業與健全企業的財務結構,一方面能早期偵測出失敗企業體質的徵兆。而本研究所建模型為擷取統計方法在分類能力上的表現與類神經網路優於統計方法上的預測能力,所結合而成的一種含有類神經網路架構的動態化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以台灣股票上市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以後打入全額交割股的企業為失敗企業,並在相同期間之相同產業內,挑選規模相近之正常企業為配對之健全企業。為了方便網路的學習,我們將樣本區分為以民國七十四年以前打入全額交割股的配對企業為供網路訓練之前期樣本,以及民國七十五年以後打入全額交割股的配對企業為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後期樣本。其實證結果有幾項結論:   1.經由後期樣本所推估的多變量CUSUM模式(4.1)中,我們發現固定資產/總資產比率對模式的分類結果較不敏感,而每股盈餘/每股市價比率對模式的分類結果最為敏感,且敏感度將近固定資產/總資產比率的十倍。   2.倒傳遞類神經網路在預測各期財務比率的誤差均方根為0.051,而多變量CUSUM模式的正確分類率為71.43%,且百分之八十的失敗企業在其危機發生(打入全額交割股)時的前六季左右,動態化多變量CUSUM模式即可偵測出徵兆。   3.一般而言,失敗企業的固定資產/總資產比率與存貨/營業收入比率較健全企業來得高;而失敗企業的營運資本/總資產比率,營業利益/總資產比率及每股盈餘/每股市價比率則低於健全企業,尤其在危機發生時前六季左右,更是急速下降。因此,失敗企業的流動性普遍不足,存貨積壓的結果,造成營運資金週轉不靈,而走向營運困難的窘境。
92

台灣中小企業創業行為之研究-台灣資訊軟體業個案研究 / A study on the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of Taiwan's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 - Case study method on a Taiwanese computer software firm

魏順得, Wei, Shun Der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中小企業在這四十多年來,不但諦造了「經濟奇蹟」、「世界貿易第十四大」的美譽,並且隨著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的沿革,在亞洲也逐漸扮演「中小企業投資大國」的角色,外國對台灣中小企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也充滿了不少的好奇,韓國三星集團更是劍及履及率領中小企業的供應商前來台灣吸取經驗。本文研究的目的即在探討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在台灣四十多年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如何形成的,以及政府、環境中又有那些因素營造了有利於中小企業形成的條件,而社會文化價值觀方面又有那些因素是創業力量的支持來源,大體上分(一)政治面,(二)產業政策面,(三)人力資源面,(四)社會文化面四個角度來探討。   文獻方面除了參考國外創業行為與方法之資料外,也將作者週遭創業家之心路歷程及一位作者之父親觀察台灣早年的創業行為一併轉化為這個時代的見證,為歷史留下一些資料。   本研究使用個案分析方式淬取台灣中小企業創業行為的各項因素,分別以(一)創業動機的產生,(二)創業公司的成立,(三)創業管理三大階段來研究各階段之因素形成模式,藉著各階段對各種因素考慮之不同及重視程度之不同發展出三階段不同之命題,目的在於強調創業的成功除了創業家特質外,行為與心理層面的鍛鍊,重點因素的表現成效,有更具決定性的關鍵效果。
93

應用神經網路於解決線性規劃問題之探討 /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 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s

程至方, Cheng Chin-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此論文中,我們提出一個用來解釋線性規劃問題的類神經網路系統。這 個系統,我們取名為 LP-ANN 系統,它引用了能量函數(Energy Function)的概念及懲罰(Penalty)的方法。從這兩個概念,我們提出了一 個處理非負限制式的新想法。基本上,這個 LP-ANN 系統是以數位電腦來 做模擬,而不以類比式的電子電路來做模擬。這個系統可以判斷所給的線 性規劃問題是否有最佳解。如果有的話,再進一步找出一個符合可接受準 確度範圍內的最佳解。最後,以1200個任意產生的線性規劃問題來測試系 統的模擬結果也在本篇論文中詳述。
94

神經網路在匯率預測上的應用

陳彥良, Chen, Scott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所謂神經網路,乃是對生物神經系統的模擬,而本文主要利用神經網路之逆傳遞模型 (Back - Propagation) ,來進行匯率的樣本外預測,再以時間數列ARIMA 的預測結果加以比較分析。 時間數列方法在分析上,有簡潔易懂、短期預測精確度高之優點。對於殘差值有一套完善的診斷模式,其預測之結果具有穩健性( Robustness )。但根據以往的文獻可知,時間數列 ARIMA 在匯率預測的效果不佳,乃是由於匯率的「非線性」行為所致,故引入「非線性」形態的神經網路,以期望有更好的表現。 由實證結果發現,就樣本外的表現而言,神經網路模型的表現並不亞於時間數列方法。可見考慮非線性的方式,有助於預測準確度的提高。
95

中國傳統小說在臺灣的續衍:以日治時期報刊神怪小說為分析場域

阮淑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傳統小說影響當時臺灣文人深遠,除了書房教育與報刊上轉載作品,蘭記圖書部大量引進、販賣,並在《三六九小報》上刊登廣告,宣傳中國通俗小說。傳統志怪小說的思維與寫作方式,在當時的創作中佔有一席之地,而形成互文的關係,相關作品散見在日治時期的報刊之中。 筆者檢視日治初期臺灣報刊,發現部分小說創作仍根植於中國傳統小說的基礎上,以「續衍」或「續書」作為主要方式,進一步「再創作」。所謂文學「續衍」之作,通常載有前人的聲音,甚至進一步開發新的文化議題,日治時期臺灣報刊上的神怪小說,仍多符合傳統說部的志怪形式,不脫「繼承」與「創新」的文學規律。本論文探討小說題材、主題思想、人物形象、話語的繼承與改寫、作品情節結構的類似性,或主題意識的相異性等議題,藉此觀察日治時期臺灣報刊神怪小說的「續衍」現象。續書作者透過小說「形塑」或「再現」現實世界,與當時的文化語境對話,以原著為基礎,衍生為屬於臺灣本土的時間、空間和情節,成為一種「續衍」的文學記憶。 除此之外,當時的有識之士,大力抨擊怪力亂神、迷信的陋習,並利用報刊上社論與小說的普及性,達到啟蒙社會的功用。反映當時臺灣社會複雜、多元並進的生活型態。傳統文人為了在新與舊的抗頡之中取得平衡,不僅批判舊習俗中的陋規,也反思太快的現代化,在臺灣造成的種種亂象。觀察在報刊上連載的文本,可以看出臺灣文人承襲中國小說的傳統,便使其產生變貌,成為一種在地的詮釋觀點,見證了當時臺灣的現代性與在地性。本論文找出上承中國志怪傳統的證據,更進一步以續書理論、時空的變遷、報刊特性等等觀點,釐清臺灣傳統文學與中國的延續關係,建構屬於臺灣本土的「神怪敍事」。
96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以中國大陸上市公司為例 /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an example from China listed companies

洪崇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中國大陸上市企業為研究對象,選取2009年至2010年發生財務危機之51家公司其發生危機時點前半年、前一年、前兩年之財務比率季資料,另以產業類別、規模大小一比一選取正常公司進行配對,首先進行敘述統計分析與逐步迴歸分析,接下來以Logistic迴歸分析與倒傳遞類神經網路模型建構財務危機預警模型,最後以測試樣本驗證模型之正確判別率。實證結果顯示,由Logistic迴歸分析建構之財務危機預警模型於財務危機前半年、前一年、前兩年之正確判別率分別為0.9000、0.8333、0.8000;由倒傳遞類神經網路模型建構之財務危機前半年、前一年、前兩年之正確判別率分別為0.9333、0.9000、0.8000,顯示兩模型於短期內均能有效對財務危機達到預警效果,但兩模型之預警能力均隨著危機發生時點越遠而降低。整體來說倒傳遞類神經網路模型有較佳的預警能力。
97

台股指數交易之研究 – EEMD與ANN方法 / Taiwan weighted stock index trading research-EEMD And ANN method

蔡橙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台灣證券市場中,有許多的技術分析方法或指標,市場參與者或財 務學者會利用歷史資料來做回溯測試,找出可運用的方法或指標,以此來 推測出台股加權指數未來的趨勢,也有學者利用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考慮經濟景氣、技術分析指標等作為輸入變數來預測 台股加權指數,而本文則利用 EEMD(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拆解出來的結果作為 ANN 的輸入變數,並將 ANN 預測出 的值轉換成 FK (Forward-calculated %K) 值,再搭配不同的交易方式,來 補捉台股加權指數的走勢,並比較各種交易方式的績效,找出一個能夠穩 定獲利的交易模型。
98

別爾嘉耶夫視野中杜斯妥也夫斯基人神自由的思維探討 /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свободы человекобога в творчестве Ф. М.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Н. А. Бердяева

劉怡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科技與文明的高度發展下,人對自身能力產生前所未有的自信,甚至自命為神,希望取代上帝來主導與改變世界。在這種想法驅使下,人的意志超出過去以上帝為基礎的道德價值體系束縛,漸漸失序。俄國小說家杜斯妥也夫斯基(Достоевский Ф. М., 1821-1881)觀察到這個現象,並在小說作品《群魔》(Бесы, 1872)中將其命名為「人神」。 本論文以別爾嘉耶夫(Бердяев Н. А., 1874-1948)的自由哲學為立論基礎,探討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三部作品《地下室手記》(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 1864)、《罪與罰》(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1866)與《群魔》所呈現出的人神自由思維。除緒論與結論外,本論文文分三章,第一章闡明自由概念與其演變,第二章論別爾嘉耶夫視野下的杜斯妥也夫斯基自由觀,第三章則以別氏詮釋杜氏之自由觀為基礎,進行杜氏於《地下室手記》等三部作品文本中的人神自由思維探討。
99

台灣文創產業之創業精神:以設計產業為例 / Entrepreneurship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n Taiwan:The case study of design

黃靜沂, Ng, Jing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台灣設計產業逐漸在世界嶄露頭角。2011年的「臺北世界設計大展」更是將台灣設計產業推進世界的國際舞臺中,並獲得各界的關注。隨著台灣政府積極的鼓勵及推動,有越來越多的人力及資源逐步投入到該產業中,興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創業浪潮,形成新一波經濟成長的動力,也成為了目前台灣最重視的軟實力之一。   蓬勃的創業故能成為新經濟成長的動力,然,在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有限的資源以及激烈的競爭態勢下,新事業若要生存且嶄露頭角,則有賴於創業家不斷的創新,同時為市場創造新的價值。於此當中,「創業精神」更是創業家賴以生存的先決條件,故,有關「創業精神」的研究逐漸備受重視,相關文獻亦有增加之趨勢。然而,對於該議題之相關研究所涉過於廣泛零散,毫無統一性,且國內以設計產業為主軸作為探討的創業研究廖廖無幾,是故,本研究針對該議題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試圖建構出特屬於設計產業的創業精神研究架構,並以此架構進行訪談,共訪談了26家設計公司及30位設計創業家,續而進行資料分析,解析出設計產業相關環境現況之議題,同時釐清設計創業者該如何應對其所帶來之影響,以供後者借鑒之用。
100

暴力幽靈:閱讀德希達 / A Specter Named Violence: Reading Derrida

陳涵, Chen, 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直以來,理論與經驗被認為是學術中兩種重要的研究方向,時至今日,在各個學術領域中仍不時有著理論/經驗二分並且對立的情況。在社會學界,這樣的現象也同樣地存在著。本文意在指出,任何理論作品本身皆帶有實作的面向,從來沒有非實作的理論;反過來說,亦沒有非理論的實作。語言體現一種群體的身體習慣,閱讀是對它的理解、而書寫是對它的介入。假解構之道重新進入暴力問題將有助於我們更為現實地面對近乎無所不在的語言之暴力。本文透過Derrida對現象學/存有論和馬克思主義文本的詳細閱讀和,旨在論證暴力幽靈不失為解構式延異經濟的最佳範例。名為幽靈的暴力意味著人們無法一勞永逸地袪除的東西,總是纏擾著資本主義的精神。本文將指出,作為基進化的馬克思主義,以暴力問題闡明的解構政治哲學能使我們免於陷入古典社會學和馬克思主義的天真政治和自發哲學的困境,包括天真地相信暴力將隨著文明化和理性化的進步而終結,以及自發地繼承西方神學和形上學的傳統。 / For a long time, the theoretical and the empirical have been regarded as distinctive approache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yet conflicts between these two lines of study persist until today. . The same case applies to the discipline of sociology. This thesis intends to point out that every theoretical work carries in itself a practical dimension, at which there is neither a non-practical theory nor a non-theoretical practice. A language is the actualization of bodily habits of a group. We read to understand and write to intervene this linguistic group. Thus it is only by way of deconstruction could we confront the almost ubiquitous violence of language in a more realistic manner. Following Derrida’s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phenomenology/ontology and Marxism, the thesis seeks to make spectral violence an exemplary case to support the economy of différance. The specter named violence signifies something that could never be exorcised once and for all, always haunting the capitalist spirit. It will be argued that as a radical form of Marxism, deconstructive political philosophy explicated by the question of violence can keep us from lapsing into the naïve politics and spontaneous philosophy of classical sociology and Marxism, insofar as they naively believe in the end of violence via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and spontaneously succeed to Western theological and metaphysical traditions.

Page generated in 0.27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