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79
  • 737
  • 41
  • 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780
  • 780
  • 347
  • 225
  • 223
  • 213
  • 212
  • 211
  • 151
  • 137
  • 131
  • 125
  • 110
  • 105
  • 10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產業市價淨值比在台灣股票市場投資績效之研究

林聖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2

我國民營行動電話業者經營策略與績效之研究

簡錦銘, Chien Chin-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在研究行動電話業者的經營策略,藉由企業個案訪談與次級資料整理,釐清各家行動電話業者主要的策略作為,以找出績效較為良好的策略作法,並配合理論加以探討其背後成功之時空環境與因素。研究目的可歸納如下: 一、 藉由業者實際訪談,希望能夠更為貼近業者心中的想法,了解實務界中高階主管執行策略的思考邏輯及面臨到的種種問題,以避免避門造車缺點,同時也使得研究成果更接近真實,提供未來從事相關行業人員之參考。 二、 藉由大量「即時」的報章雜誌及網站上資料之整理分析,從業者、政府、消費者、外資、通路、系統設備商等多方面角度來觀察我國電信行業,並對照電信先進國家及產業走向,以掌握電信業未來發展趨勢,提供業者擬定未來發展策略的參考!   本研究結論使得下列結果更具意義: 一、就營運績效而言,全區的業者明顯優於單區業者,這說明了行動電話營運上全區業者有明顯的經濟規模優勢,非策略所能影響。 二、就營運結果而言,我們推論行動電話業者中,系統建置相對較為快速、涵蓋率較高者,具有較好的績效。 三、「形象」是行動電話業者經營的首要。業者具有良好通話品質形象有助於爭取高用量客戶,同時有較好績效,但「提高形象,爭取高利潤客戶」的策略以全區業者執行較有效果。 四、單區業者在行銷資源上,除花在廣告上,調整較高比例至通路商上,可能有更好效果。 五、推出「預付卡」這項策略,由於用戶未繳交保證金、月租費,設定費,且多屬低用量用戶且忠誠度低,對營收貢獻微薄,加上行銷費用高昂,即使用戶眾多,對經營績效並無明顯正面效果。 六、「加值服務差異化」這項策略,由於各家業者均提供相似加值服務,推出時程也相近,而且對於多數消費者來說,這些語音相關的加值服務吸引力有限,因此並未對績效造成太大影響。 七、價格策略對擴大行動電話市場效果卓著,不過由於一方面中華電信的價格受到政府管制,一方面其他業者往往立刻跟進中華電信降價,所以這項策略並未形成任一家業者在用戶數的獨特優勢,但是對於尚在虧損的新進業者而言,卻會加高財務負擔,因此這項策略對擁有固網的中華電信是有利的。 八、若將經營績效將全區業者及單區業者分開比較,由本國行動電話業者主導經營權的公司,績效較佳,外資主導的公司不論是在全區部份,或單區部份,都是較差的。   最後,本論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政府的建議:儘早開放固網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加速寬頻建設。 二、對中華電信的建議:加強寬頻網路佈建及全球網路的互連,並擴大國際合作夥伴的規模與範圍;加速民營化、組織扁平化提升公司營運彈性、重塑公司形象。 三、對中華電信以外業者建議:單區業者考慮合併、業者目標應為爭取高利潤客戶而非門號數、積極進入固網,開發多樣化通訊服務。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章節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產業結構分析 7 第二節 產業競爭策略的相關理論 15 第三節 電信產業、策略與績效的關係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7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0 第四節 研究限制 31 第四章 電信業國內外發展趨勢 33 第一節 電信產業的全球趨勢 33 第二節 我國民營電信業發展與現況 39 第三節 從科技看電信產業走來的走向 46 第五章 個案訪談與分析 52 第一節 個案訪談 52 第二節 經營績效 71 第三節 個案比較與分析 7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結論 84 第二節 建議 86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89
43

我國就業服務機構組織績效研究

孫美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如何達成及維持充分就業是每個社會的重要目標也是人民福祉的表示,在促進求才和求職者適當媒合以達充分就業目標過程中,就業服務機構乃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國內經濟成長趨緩,失業率有逐漸攀升態勢,就業服務機構能否發揮其功能,實關係著一國的經濟發展。 根據前述動機,本研究乃參酌就業服務工作內涵及組織績效理論,在系統研究法的架構下,由就業服務機構組織運作的各面向--投入、轉換、輸出\ 影響,建構出就業服務機構組織績效指標,以做為評估我國公、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組織績效之依據。 經由實證分析,本研究發現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其組織績效的表現相較於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無論是在人員任用、組織結構、作業方法上,其在專業化,科技化、效率化及現代化的表現實有待加強。 據此,建議如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在人員的任用上應建立就業服務專業遴用制度。在作業方法上應加速改進就業服務電腦作業系統,完成就業服務工作資訊化;加強就業服務宣傳,以提高國人對其利用率;充實改善基本工具以符合現今就業市場之所需。其次,公、私立就業服務機構其在我國就業服務工作的推展,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應定位在以社會性功能--加強對於就業市場弱勢勞工就業服務之照顧為主;私立就業服務機構其在經濟性功能的發揮更應給予肯定,而採取更開放的政策如公辦民營等,其在就業服務工作的推動勢必扮演著更積極的角色。最後,在看待二者關係時,應將其定位在相輔相成的合作關係,這對我國就業服務工作的推動將更有助益。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11 第二章 就業服務與組織績效理論 第一節 就業服務內涵 16 第二節 組織績效理論 22 第三節 就業服務機構之績效指標 32 第三章 我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組織績效之評估 第一節 我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組織沿革及法令依據 44 第二節 我國就業服務組織現況 48 第三節 我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組織績效實證分析 57 第四章 我國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組織績效之評估 第一節 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之沿革及法令依據 78 第二節 我國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組織績效實證分析 87 第三節 公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組織績效比較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8 第二節 建議 101
44

國內航空客運業聯運及合併之績效評估

張藝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航空客運業在開放天空後,呈現一片蓬勃發展的跡象,面對日趨競爭的環境,各公司皆希望加強自身的競爭優勢,除了更加注重內部管理活動,也體認到與其他航空公司互賴合作的重要性,希望藉由策略聯盟方式,達到降低經營風險及經營成本。因此近年來,國內航空公司與起一陣聯運及合併的風潮。 然而,研究國內航空客運業的文獻多著重在探討解除管制,即「開放天空」政策對該產業的影響,且運用的績效指標多著重在非財務性的產業飛航安全及承載率的探討,對於聯運及合併及個別航空公司財務性經營績效較少討論。本研究的目的,擬一套適及於國內航空客運業的客觀財務指標,冀從財務面評估航空公司的績效,並探討聯運及合併政策的有效性及影響性。 本研究之研究主題包括下列二大項: 1.決定可適當衡量國內航空公司績效之客觀性、代表性財務指標,以供國內航空公司或授信投資者有一標準可評估公司績效。 2.利用選取出的衡量指標評估聯運及合併之後國內航空公司的績效,並分折聯運及合併政策對航空客運業市場集中度的影響,以推論聯盟策略是否會改變乘客選擇航空公司的習慣,以供航空公司往後採行策略的參考。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界定為國內航空公司,蒐集其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六的財務資料,及民國七十五年至八十七年的旅客人數,透過實證分析,適合衡量國內航空客運業的財務績效指標,可分成六個類別,分別為: (一)獲利性因素; (二)資本結構性因素; (三)企業管理效能因素; (四)企業投資性因素; (五)短期安全性因素; (六)企業發展性因素。 而最主要的比率為純益率、債權比率、固定資產週轉率、固定資產成長率、流動負債比率與營業成長率。因此財務報表之外部使用者在評估國內航空業的財務經營績效時,可運用此六類比率並重視六個最適財務比率指標加以分析,以能適當地評估國內航空公司的經營績效。其中有兩項比率與固定資產項目有關,可見固定資產的管理對航空公司經營績效有相當的影響性。因此航空公司在做投資前,應審慎評估投資的必要性與外在環境之風險,或採行租賃的方式,以減低資金積壓於固定資產的壓力,以讓資產運用效能適當,避免資產成為公司的負擔。 另外本研究發現,航空公司若為提升經營績效而進行合併,除了選擇與績效良好公司聯盟外,也應徹底地學習聯盟公司管理制度之長處,加以改善公司經營過程,以避免聯盟政策流於形式。而國內航空公司在航班航線受限的情況下,可透過聯運的方式來改變市場集中程度的分配,牚握較大市場機會,提升市場佔有率,進而提高飛機利用率及營業利益。
45

公司上市前強制性財務預測與上市後營運績效關係之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vision of mandatory forecasts and changes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

李清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上市後業績與盈餘衰退之公司其強制性財務預測的準確性、修正頻率與時間特性等資訊特質是否與非衰退公司之間有顯著的不同。 本研究所選取之樣本期間自民國80年6月至民國85年底之新上市公司曾在上市當年度及上市後三年之內公告或更新財務預測與盈餘等相關資訊者,總計樣本共計152家,341個觀察值。研究方法以迴歸分析為主。而研究結果如下: 1、新上市公司於申報公告強制性財務預測時常有過度樂觀的情形出現,且此一情形頗為嚴重。 2、初次上市公司於編製強制性預測時過度樂觀者,其上市之後由於經營效率(資產週轉率)及經營效果(獲利率)的降低,致使部份盈餘與業績呈現出衰退的情況。 3、初次上市公司於編製強制性預測時樂觀程度愈大者,上市之後其財務預測的誤差值越大。 4、初次上市公司於編製強制性預測時樂觀程度愈大者,上市之後其財務預測值的誤差值越大,因而必需要更新預測一次以上。 5、強制性預測的樂觀程度越大者,上市之後其業績衰退的程度並不一定較大,因為盈餘與業績變數之中有部份於上市之後是呈現成長的情況。 6、強制性預測的樂觀程度較大,且上市之後其業績的衰退程度也較大的公司,其財務預測的更新頻率相對較高。 7、上市前後強制性預測過度樂觀且上市後業績衰退的公司,其修正財務預測的時間會刻意的延後,而大多集中在半年報公告前後、年底及年報公告之前,且有集中於第四季的情況。 /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vision of mandatory forecasts and the changes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is study contends that the forecast revisions shoul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 with changes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 No such study has investigated this issue in the past literature; thus,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study selects samples from the period between June 30, 1991 and December 31,1996.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mandatory forecasts of IPO(lnitial Public Offering) companies are usually optimistic. 2. The volatility of operating performance comes from the declining of operating efficiency or effectiveness. 3. The more optimistic the IPO companies are the more percentage they need to revise the forecasts. 4. Some variables of operating performance grow up after IPO. 5. The more optimistic the forecasts are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of the revision of forecasts. 6. The revision of forecasts falls mostly on the mid year ,the year end and the fourth season of the year.
46

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變化與強制性財務預測修正之關連性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vision of mandatory forecast and change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

施清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新上市公司營運波動程度對財務預測修正之影響及經營績效指標與強制性財務預測修正之關連性。根據以往許多研究發現,管理當局常有隱惡揚善之心態,致上市公司財務預測迭有更新情事,且其頻率及次數不低,故本研究擬針對此現象,試圖反推出公司可能之真正業績,然而公司修正財務預測原因相當多,例如:匯率變動、公司發生重大災害、簽訂重大產銷契約等內外因素極多,本研究先對公司營運波動影響財務預測之行為先將以控制,再來檢測經營績效指標與強制性財務預測修正之關連性 研究之樣本涵蓋期間自民國八十年六月至民國八十五年底止,其實證結果,彙總如下: 一、就營運波動程度對財務預測修正之影響而言,實證結果發現:(一)若以各新上市公司之前五年經營績效指標之標準差來衡量,其與財務預測修正之次數與幅度並無顯著相關。(二)若消除規模效應後,僅有每股盈餘之波動與本研究定義之調整後修正幅度呈正相關。 二、而在樂觀程度與財務預測修正之關連性方面,僅營業毛利在各模式中,皆達顯著水準,然而;就自變數方向性而言,各變數多為正向,與假說相符,惟變數中,僅有營業利益及本期稅後淨利與假說之方向相異,以營業利益來說,其原因可能為,營業毛利與營業利益中尚包括聯屬公司間未實現銷貨,而上市公司多有聯屬公司之情況來看,聯屬公司之營運波動程度可能未與該上市公司一致所致,故以營業利益來衡量營運風險可能無法有效解釋公司強制性財務預測之修正行為,而本期稅後淨利與假說之方向不同,究其原因可能為,在樣本中,電子業為多數,而其中許多公司因稅法(例如:產業促進升級條例等)在產業政策鼓勵之考量下,許多公司皆有可抵減之遞延所得稅,致使得經常利益及本期稅後淨利非成正相關所致。 /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r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vision of mandatory forecast and the change in operating peformance. This study contends that the forecast revision shoul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 with change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 No such study has investigated this issue in the past literature; thus,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s. This study selects samples from the period between June 30, 1991 and December 31, 1996.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operating income five years prior to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cannot explain the volatility of operating performance. Only the change in EPS (Earnings Per Share) after controlling size effect can sufficiently explain the cahnge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 If the profitability is defined as gross profit, the change in operating performance can indeed explain the revision of mandatory forecast. The directions of changes in operating income and income after taxe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predicted by hypothesis 3 in this study.
47

文教財團法人績效指標之研究

王韡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採參與式模型,藉由文教財團法人執行長(秘書長)的參與及協助,嘗試建立一套適用國內文教財團人之績效指標。按基金來源別,本研究將文教財團法人分為(1)非官方與非特定企業支持之基金會、(2)特定企業支持之基金會二類,以所建構之續效衡量指標來探討上述二類文教財團法人所重視之指標是否存有顯著差異。此外,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執行長(秘書長)與志工對這些指標的重要性看法是否一致。本研究希望所得之結果能作為文教財團法人本身績效衡量、政府機構審查及茉會大眾捐款時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之結果可分三方面彙總扼要說明如下: 一、平均數與標準差 全體受試者認為較重要的前五項績效指標是:(1)舉辦活動內容與成立宗旨相符。(2)完善的督導制度。(3)健全的財務制度(公開化、透明化)。(4)與社會互動的情況。(5)健全的董監事會。 全體受試者認為較不重要的五項績效指標分別是:(1)舉辦活動的次數(含座談會、公聽會)。(2)平均每服務人次成本。(3)專職人員的離職率。(4)參與基金會活動人次的多寡。(5)專職人員與志工的人數。 二、因素分析 本研究以 Kaiser 洪共萃取出五個因素,分別命名為:(1)因素一:組織結構與制度因素。(2)因素二:內部作業的管理因素。(3)因素三:與外界關係因素。(4)因素四:與外界關係因素。(5)因素五:服務成果因素。 根據平均數與因素分析的結果,本研究建構一套兼具適量性、重要性及涵蓋組織各個層面的績效指標,此績效衡量指標分別是:(1)舉辦的活動內容與成立宗旨相符。(2)服務的內容符合民眾的需求。(3)活動目標達成率。(4)完善的督導制度。(5)完善的檔案管理和工作說明書。(6)健全的財務制度(公開化、透明化)。(7)與社會互動的情況。 三、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根據變異數分析的結果,本研究得知基金來源的不同並不會造成執行長(秘書長)對各績效指標的看法有顯著的差異,而執行長(秘書長)與志工對績效指標的看法有九項產生差異,分別是:(1)指標一:舉辦的活動內容與成立宗指相符。(2)指標四:參與基金會活動人次的多寡。(3)指標七:完善的督導制度。(4)指標十三:定期的專職人員與志工培訓計量。(4)指標十六:基金的數額及孳息的多寡。(6)指標十八:與社會互動的情況。(7)指標十九:社會知名(大眾對貴基金會的了解)程度。(8)指標二十:與主管單位密切聯繫的程度。(9)指標二十一:與相關公益團體密切聯繫的程度。 /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odel. The goal is to set up an appropriate performance standard for domestic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directors. I divide those organizations into two sub groups based on their fund resources. One is non-official and to specific supporter from enterprise, the other is the foundation which has specific enterprise supports.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s in two different groups to find out if there is any major difference among those organizations. Furthermore, the sample includes the directors of the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volunteers in order to test the agreements on performance standards. The objectives of thsi research are to establish an general performance vealuation standard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meantime, it acts as the measurement of government investigation and public don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rithmetic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The whole interviewees consider the five most important criteria areas follows: (1)Activities are consistent with its mission statement. (2)A sound supervision system (3)A sound financial system (4)Good interaction with society (5)A sound Board of directors The whole interviewees consider the five less important criteria areas follows: (1)The frequency of activities (2) The average human cost per service (3) The turnover rate of porofessionals (4) The amount of people attends the activities (5)The numbers of professionals and volunteers 2.Factor analysis: This research contents five factors by using Kaiser method. (1) factor 1: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systems (2)factor 2: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3)factor 3: public relationship (4)factor 4: service content (5)factor 5: service performance Accordig to the results of arithmetic mean and factor analysis, I construct the indicators incuding the importance and general guidelines of organizations. They are: (1)Activities are consistent with its mission statement. (2) Services can meet people's needs (3)The success rate of activities (4) A sound supervision system (5) A sound file management and job description (6) A sound financial system (7) Good interaction with society 3. One-Way MANOV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re is litt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und resources and the point of view from director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rectors and volunteers are as the following: (1) Activities are consistent with its mission statement. (2) The amount of people attends the activities (3) A sound supervision system (4) Regular professional and volunteer training programs (5) The amount of funds and interests (6) Good interaction with society (7) Reputation (8) The degree in association with authorities (9) The degree in association with relative organizations
48

外資買賣短期市場衝擊與長期績效之研究

田慧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討論外資買賣對市場短期衝擊及外資長期績效的評估。在短期市場衝擊部分,利用VAR模型檢定外資買賣超對股市報酬率的影響,並以GARCH模型,檢定外資買賣超波動是否顯著影響股市波動。在評估外資投資表現方面,本文不僅就外資額著增減所投資個股持股比率時,觀察買入與賣出個股前、後的平均累積報酬率變動情形,對應外資可能的投資期長衡量其擇股及擇時能力,同時,亦針對外資投資對象的規模加以區分,檢測外資的投資表現是否因個股規模而異。 目前媒體相當重視外資在股市活動,雖然不論外資就匯入金額占股市市值比重或外資在股市買賣金額占市值比重,均有日益上升的趨勢,但在股市的規模仍然偏低,比重尚不及5%,惟外資或有指標效果,藉由帶動投資人買賣,對股市造成衝擊。本文VAR及GARCH模型檢定獲得一致結果:前期外資買賣對股市報酬率及股市報酬率波動的影響顯著。既有短期市場衝擊投資人似乎頗重視外資訊息,對於外資交易的參考價值有必要進一步檢測。本文觀察外資買、賣股個股前、後的累積報酬率,發現外資表現優於市場表現。其績效不僅為經濟顯著,亦為統計顯著。本研究利用相關係數及Treynor與Mazrya模型檢定發現外資具顯著擇時、擇股能力,對投資決策,具有參考價值。分析不同規模個股外資表現的結果顯示,外資似乎較擅長投資規模較大的股票,對規模小的股票表現較差。
49

台灣開放式債券型基金之績效研究 / Th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aiwan Bondfund

李明仁, Li, Ming-J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兩者間具有很極強的替代性,當某一市場投資報酬率較高時資金就流往那個市場,84年至85年間股票市場表現不佳,而債券市場因政府持續發行公債,使得債券籌碼供應穩定吸引不少資金投入;此外央行84年開始一連五次調降利率的措施,為債券市場提供空前的多頭環境,使得債券市場日益蓬勃發展。債券市場持續成長使得投信機構以債券型基金為主力產品,申請發行新的債券型基金以及追加額度的現象層出不窮,發行債券型基金的速度與規模,更是決定投信公司今年績效與獲利的重要指標。   債券型基金是一種投資於債券相關工具的共同基金,主要投資標的物除了政府所發行的公債外,亦包含企業所發行的公司債及金融債券;投資於債券型基金可藉由基金方式,有效參與國內債券市場增加投資管道,此外投資人尚可享受免稅負課徵、穩定收益、變現性高及流動性大等好處。由於目前資本市場上債券型基金的數目逐漸增加,各家之操作績效良莠不齊,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針對國內的開放式債券型基金彼此之間,其投資績效差異性、擇時能力與持續性等方面進行探討。   使用績效評估指標主要以學術界常用之Sharpe績效指標、Treynor績效指標、Jensen績效指標、Treynor & Mazuy擇時能力指標與Fabozzi & Francis多空頭擇時指標為主。統計方法則分別以t<sub>D</sub>檢定及Spearman等級相關係數作為檢定的輔助工具。   基金樣本為投資於國內證券市場之開放式債券型基金,共計十三家;整體績效與擇時性之研究期間為民國84年11月9日至85年5月1日,共計22週之週資料;在十三家基金中挑選成立時間較長的其中五家作為持續性之研究樣本,第一期民國83年10月6日至84年6月12日,第二期由民國84年6月19日至85年5月1日,每期40週。   經由實證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1. 全體債券型基金之投資報酬率皆未優於風險平準後的市場投資組合報酬率。   2. 部份基金具有擇時能力,整體平均而言,經理人並不具備擇時能力。   3. 二種績效指標顯示基金具有持續性,二種則不顯著,因此本研究無法由實證得到基金的操作績效是否具有持續性。
50

上市公司信用評等與財務績效之研究-以食品、鋼鐵、電子資訊業為例 / The Study of Credit rating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aiwan Listed Companies

曾炎裕, Tseng, Yen-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信用評等對資本市場的貢獻,主妻分成兩大類,一是反應違約風險,直接影響殖利率高低與企業負債成本;二是輔助政府管理資本市場金融工具品質。本研究分析信用評等的性質與特色,並探討信用評等與財務績效的關聯程度。   信用分析包括評估主權風險、產業風險、公司風險、法律風險與關鍵性財務資料等,而財務資料以反應定期償付風險者為主,包括固定費用保障倍數、現金流量與總負債比率報酬率與槓桿比率等,評等分析過程繁複,因此國外皆由專家組成評等小組,經分析討論後,以符號代表信用風險高低;另一種評估方式則是由專家選定關鍵性衡量因素與指標權數,利用統計技術,衡量企業的信用風險。   在實證研究方面,本研究以國內食品、鋼鐵、電子資訊等三產業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蒐集相關的財務資料,利用因素分析與主成分分析,將研究樣本依主成分分數高低區分成四類,評估信用強度與財務績效的關聯程度並獲致下列結論:   一、利用綜合信用分數與主成分衡量企業信用強度,兩種衡量結果對企業相對信用強度並無顯著差異。   二、單一產業所獲致之信用評等結果與跨產業之信用評等結果呈現顯著差異,就本研究樣本而言,電子資訊業高於產業平均,食品業則低於產業平均。   三、企業的財務績效與企業信用強度,兩者間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亦以因素分析中因素負荷量最大的變數建立四等級的LOGIT評估模式,三產業的正確區別率分別為83.3%、73.7%與76.3%;而三個產業評估模式中有關信用水準的變數不同:食品業與鋼鐵業為資產週轉率、而電子資訊業則為存貨週轉率與股東權益週轉率。

Page generated in 0.02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