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3
  • 50
  • 24
  • 7
  • 2
  • 2
  • 1
  • 1
  • Tagged with
  • 85
  • 23
  • 16
  • 16
  • 15
  • 14
  • 14
  • 14
  • 13
  • 12
  • 11
  • 11
  • 10
  • 10
  • 1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先秦儒家的政治正當性論述

陳震宇, Chen,Chen-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政治正當性」概念,作為研究先秦儒家政治論述的切入角度,並探討孔子、孟子與荀子的政治正當性論述。本文第一章首先說明論文的問題意識,並將所謂的「政治正當性」概念下定義為求完整呈現三大儒的論述原意與其所相應的時代背景,本文採用了二種分析進路:內在研究的理論分析,與外在研究的歷史背景探討。本文第二章便是著力於後者的史實研討,並依三次政治社會的大變動斷代分年,對映出孔孟荀三者不同的時空環境。外在的時空環境,是形塑孔孟荀三者論述上與時俱變的主因,但同為儒家,三人的主張有所變,亦有所不變。自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三人因應時代的思潮,將正當性的判準重心,也作出不同的強調:孔子重天,孟子重民而荀子重君。儘管如此,三人都秉守著儒家的核心價值「德」,而這也正是儒家之所以為儒家的箇中道理所在!第四章本文指出了先秦三大儒的論述策略,乃是採取了詮釋學的方法。同時,在先秦之後的儒家,以至於中國傳統政治的發展來看,「以聖定王」和「以王定聖」的衝突,透過政治正當性概念的分析,其實出於視角的不同所造成。最後,本文在結論中借朱學勤的話,點出當代政治學與傳統儒家的道德政治思考之差異,而儒家對政治的論述,往往形成政治學的「失位」與「錯位」,這也正是今日要研究儒家政治理論者,所不得不面對的艱難課題。
12

熊十力「內外聖王」思想之研究

藍日昌, LAN, RI-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熊十力所探討的儒家之內聖外王思想為研究範圍,前人對熊十力思想的研究 。解有就其對儒家之詮釋做過系統探討者,按經學為儒家內聖外王思想所寄託者,本 論文著重於透過熊十力對經學之土釋以闡釋儒家內聖外王的思想。 本論文共分六章,約九萬餘字。 第一章,導論、略述內聖外王思想在歷史中之演變及熊十力為學歷程。 第二章,敘述熊十力對體用論的反省,及如何展開對西方思想及佈道二家思想的批判 。 第三章,敘述其如何尋繹、闡繹儒家經學的精神。 第四章,敘述內聖外王的理論,著重於內聖學,熊十力對內聖學的闡述,部分見諸體 用論中,所以此章須與第二章參看。 第五章,此章著重於外王學部分。 第六章,結論,說明其對內聖外王的探討已跳出傳統的囿限而呈現出新貌。
13

安樂死的道德省思:從理論到實踐 / Moral reflections on Euthanasia: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蘇郁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傳統上我們所容許的殺人不外乎是:防衛殺人、戰爭和死刑。本文所要探討的是另外一種你我可能更有機會替自己或替他人決定是否要蓄意地結束一個人的生命-那就是,安樂死(euthanasia)。這種蓄意地殺人比傳統上已容許的類型更具爭議之處在於:我們相信殺死一位無辜的人在道德上總是不被容許,或是錯的。然而這樣原則,因醫療技術的進步而遭受挑戰,迫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這原則的理性基礎何在。當患者處於無法減輕的極度痛苦中,這樣的患者如果要求醫師終止治療、撤除維生裝置、提供他致命的化合物或替他注射致命化合物以盡早結束自己的生命,醫師該如何做?在這情況下,遵照患者的要求而結束患者的生命是仁慈還是謀殺。
14

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的探討 / Reflections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Xunzi: focusing on human nature

王靈康, Wang, Ling K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嘗試重建荀子哲學的人觀,並以此為核心,反思荀子哲學的歷史定位、其道德規範之依歸、道德哲學之性質、道德理想在修養與教化上扮演的功能,以及反思荀子哲學中人與世界的關係。首先指出歷來對荀子人觀的詮釋局限於性惡論,如此的詮釋在文獻依據與理論需求上均有待補充。隨後嘗試說明其道德哲學除了追求正理平治的社會生活之外,更可能還包括人格之提昇;而此分別以「善」之兩重意義為代表。在道德修養中,「聖」所扮演的角色也有兩重;一方面是作為修養方向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是以具體的歷史人物作為典範。最後,在天人關係上,本文提出人能夠認識的世界,是「天」在人之經驗中呈現的現象,人據以認識世界、利用資源所需的自然法則,也是累積長久的觀察之後以某種建構方式得到的。
15

霍布斯與洛克的神學政治觀 / Theological Politics of Hobbes and Locke

鍾立文, Chung, Li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檢閱霍布斯與洛克兩人政治理論的政治與宗教背景,以幫助理解他們的政治理論與神學教義之間的相互影響。在當時的智識脈絡中,兩人各自擁有對於自然狀態和自然法的不同看法。對於自然法的看法與盟約神學結合,影響到兩位的盟約論或契約論。本文的核心則是這些神學議題如何影響他們對於主權者或是政府的看法。最後,討論兩人所密切關懷的宗教容忍議題,以及往後學者所延伸出的現代性議題。 身為一位虔誠的安立甘宗教徒,霍布斯使用《聖經》以及神學教義來補充並闡明其政治理論。他使用該隱的《聖經》例子說明自然狀態的意義。霍布斯的自然法理論繼承唯意志論傳統,而非唯理智論傳統。這說明他的自然狀態與自然法都與希臘哲學的自然概念大相逕庭。此外,唯意志論也說明自然權利出自於上帝的命令,即自然法。唯意志論和盟約論神學一起塑造出霍布斯的主權者概念。因為主權者具有政治的身體,所以他是人世間的中保,也是國家意志的代表。霍布斯強調得救唯一所需的是相信耶穌是基督,但是他也強調基督的王國不在此世。主權者必須同時作為國家與教會的元首,以避免因神學爭執所引發對於和平與秩序的威脅。 身為一個清教徒,洛克結合他的信仰發展出一種為人民主權和革命權利辯護的政治理論。這造就了他獨特的神學政治觀。首先,他藉由基督教神學家的自然法理論說明人的天(神)賦政治權利。而且為了避免唯意志論和唯理智論的極端,他採取一種中間路線的托瑪斯主義。第二,洛克的盟約神學和奧體概念強調人民的「同意」。人民同意組成一個「政治的身體」。洛克認為律法和恩典具有同等重要性,相應地,他也主張政治體的法律體現了形塑政治體的契約。最後,洛克的宗教寬容觀念以及政教關係理論也支持著人民的天賦政治權利理論。 霍布斯與洛克都示範了:如何能夠獨立思考《聖經》,並且以一套神學政治論述來同時實現屬世與屬靈的美好生活。每個人都必須同時面對自己的政治身份,也要思考自己在宗教中的生命意義。當兩者和諧地結合時,一個人才能真正獲得和平與幸福。霍布斯和洛克的神學政治觀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鏡。 /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background of theory introduced by Thomas Hobbes and Locke, to realize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ir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ological doctrine. They hold distinct viewpoints upon state of nature and natural law in 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at that time, and the combinations of natural law concepts and covenant theology influenced their covenant theory and contract theory.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how these theological issues influenced their viewpoints about sovereign or the government. At la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ssue of religious tolerance they both concern closely, and the issue of modernity extended by the successive scholars. As a devout Anglican, Thomas Hobbes supplements and clarifies his political theory by the Bible and theological doctrine. He cites the story about Cain in the Bible to explain the state of nature. Rather than intellectualis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obbes’ natural law follows that of conventional voluntarism, which implies that the state of nature and natural law are widely distinct from 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Greek philosophy. In addition, voluntarism proposes that natural right comes from the command of God, i.e.,natural law. Voluntarism and covenant theology together constitute Hobbes’ conceptualization of sovereign. Since the sovereign possesses “body politic”, he is the “mediator” of the world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state will. Hobbes emphasizes the unum necessarium (sole necessity) of salvation is to believe in that “Jesus is the Christ”, but also that “the kingdom of Christ is not of this world.” The sovereign serves as the head both of church and state in order to avoid the threat against peace due to theological controversy. As a Puritan, Locke intends to develop a political theory apologized by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right of revolution, which forms his unique viewpoint of theological politics. He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inborn political right of human beings through the natural law theory, and to avoid the extremes of voluntarism or intellectualism, he adopts the hybrid Thomism with compromise. In addition, the concept of covenant theology and mystical body introduced by Locke emphasizes the “consent” of the people that sets the basis for body politic. Locke considers that the law and grace of the God are equivalently important, accordingly, he suggests that the law of body politic concretizes the contract shaping the body politic as well. Furthermore, the concept of religious tolerance and the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support the inborn political right of the people. Hobbes and Locke demonstrate: How to independently reflect on “Bible”, and simultaneously actualize the beautiful life of worldliness and spiritualism by the discourse of theological politics. Everyone has to think of the political identity,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in religions as well. When the two parts combine harmoniously, one can truly gain sense of peace and happiness. The viewpoints of theological politics done by Hobbes and Locke are worth to be referred.
16

善惡、聖俗與生死:《楚辭》二元思維研究--屈子精神及其思維模式探析

賴怡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詩人筆下構築了一個繽紛多彩的二元符號世界,其作品中二元思維模式運用之繁富,是中國文學史僅見的,其中無論是歷史道統喻、香草喻、禽鳥喻、道路喻、修為喻、器用喻、工具喻、自然現象喻等,莫不呈現了二元之間對比之分明、色調之濃烈與文字之瑰奇。而且,在詩人作品裡,往往還可以看到詩人思維出入於自然與人生、古往與今來,站在生命有限性的門檻上思索著生命之本質與死亡之本質,並試圖尋求在生命有限性之外的永恆存在。同時,在其作品裡,時間的跨度由幼及老,空間的跨度則自俗世到崑崙。如此從幼年的壯志到年紀漸長的無奈、身處江湘異域的終窮到遊走崑崙聖域的索求,這種在時/空的流轉間所透露的今昔之思與聖俗之感;在家國危難之際所形成的國愁、個人現實遭遇之下所形成的身愁這樣的雙重憂慮,在在於篇中構築成高揚與低沉的心靈迴旋,交織成力動的反差與對抗。可以說,也就是因為詩人如此強烈而分明的二分思維,以及對生命本質、神聖境域、個人處境等的思考與求索,才能鮮明而清晰地將詩人的「自我精神」凸顯出來。   是以本文即聚焦於詩人之「自我」處於當時特定時空環境下所面臨的各種衝突,從而彰顯的二元分類思維模式,並由善惡、聖俗、生死關乎屈子精神的三個面向來剖析屈原作品的深層意蘊,探索詩人在善/惡之間對芳潔、善美一面的永恆渴求;思辯詩人於聖/俗之間的辯證與掙扎;檢視詩人於生/死之間意義的認知與最終的抉擇;而由善惡、聖俗與生死所交織出來的核心議題是:詩人崇善棄惡、強烈的好善惡惡情志;對神聖境域的渴求,卻又忘懷不了認同的原鄉之不遷精神;以及對生命本質、死亡本質如此人生最高層次的思索與抉擇。在此間,詩人面臨各種二元衝突時所呈顯的情緒,如期待、焦慮、失落、絕望等都紛紛呈顯,而詩人的個體精神也由是呈現。是故,透過二元思維的聚焦,不僅能探討詩人個體面臨生存困境時的衝突與矛盾,更可從中看出詩人的信仰與堅持,從而我們可以發現,詩人作品展現的是中國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詩人精神。同時,在二元思維由「對立→辯證→超越」的流動進程裡,亦逐漸型塑出一個詩人不凡與高潔的「自我形象」,如此的形象,已在後代凝聚成一個詩人的典型。
17

勝鬘夫人經之如來藏學說 / On the Tathagatagarbha doctrine in the Sutra of Lion's Roar of Queen Srimala.

陳雪萍, Chen, Hsueh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勝鬘經》如來藏學說為探討主題,乃以「如來藏」為核心概念,簡擇文本與此相關之生命解釋及修學義理,透過概念釐清、界說與義理分析,嘗試對生命何以能轉凡成聖作出說明。關乎此有三道環節:(1) 表現為「生命」之根本理則。(2) 生死之所由及生死之可解脫。(3) 生命之得以開展乃至成佛。 在作法上,則扣緊此三環節而依序展開論文綱目,由此揭歷相關論題,並進行一層層之思辨與回應,從而鋪陳出《勝鬘經》如來藏學說之要義。本文各章大綱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主題、問題意識、研究方法、文獻依據、論述架構等,初步交代本文主要研究線索與申論項目。 第二章「文獻回顧」。將對古德註疏與現代相關研究作品進行介紹及討論,透過這部份的整理,希望能在本論文中呈現《勝鬘經》較完整之研究成果概觀,或盼由此發為後續之思辨題材與議論重點。  第三章「如來藏意蘊之探討」。先是透過Michael Zimmermann以及高崎直道之研究所得,大致對「如來藏」一詞理出較適切之字面意涵。繼依佛典相關教示、論說,追索並勾勒此眾生皆具之「如來藏」應何所指?另外,為接下來的討論方便,本章末後將對「藏識」一語略作介紹。  第四章「如來藏意蘊之開顯:由法身藏、法界藏、性淨藏之辨析以理解如來藏染淨依之性格」。本章立論有二軸線,一是借經文所示,帶出與「如來藏」同一義理脈絡之法身、法界、性淨等關鍵概念,辨析此些單詞何以能被同時使用於彼凡、聖二境殊異之說明?如關於法身之「在纏」與「出纏」。另一軸線自是由上一理路之釐清,來為「如來藏」作為生命染淨依之角色或性格進行適當解明。 第五章「如來藏之受染與離染」。轉入眾生染污心識以及透過修行得而去染存淨之討論。在第三章已大致對「如來藏成染或受染為藏識」之情況做了說明,本章一開始將先分析「藏識」之多重意義、階段性性格,以及與「無明住地」二者之關係,由此引介「無明住地」。繼之探討聖者對住地煩惱之去捨,即離染過程之修為與階次,是以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意生身等為關鍵法目。最後回到「如來藏之厭苦、樂求涅槃」此一眾生得以去染存淨之立基點來加以討論。 第六章「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之修行開展」。探討勝鬘夫人所宣說直截、堅定之修行準則,即由如來藏空智之照了,謂般若波羅蜜多之修習,依此將開展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之功用運行,前者謂是智用離染,後者則為悲化聚德,由此長養行者之法身慧命,而畢竟離染無住。分析此一如來藏空智之運作,由其理據、實踐以致證果,皆是切落、符應、貫徹於法住法位之緣起法則,以此而為大乘了義,是佛陀親證之聖諦義趣,確能令眾生轉凡成聖,離苦得樂。
18

論安德烈‧魯布廖夫作品之歷史傳承與獨創性─以《三位一體》聖像畫為例 / Tranditionality and Singularity of Andrei Rublev's Icon "Trinity"

吳健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探討安德烈‧魯布廖夫《三位一體》之歷史傳承與獨創性,該作乃畫家對於時代課題反思的結果,蘊含豐富的文化意涵。本文將透過《三位一體》之創作緣由、源流演變、內容分析以及同類型創作之對照剖析其各層面文化意義。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途徑、方法與限制,同時匯整與分析參考文獻,提出研究架構;第二章乃探討十四世紀初至十五紀前三十年莫斯科畫派之發展與代表創作;第三章為魯布廖夫生平、創作歷程以及代表作品之論述;第四章則探討魯布廖夫《三位一體》之創作緣由、典故以及源流演變,同時透過《三位一體》內容之分析與同類型創作之對照突顯其歷史傳承與獨創性,最後論述安德烈‧魯布廖夫相關創作與影響;第五章為結論。
19

2010年中日釣魚臺危機之研究—稀土能源角色分析 / 2010 Study of the Sino-Japanese Diaoyutai crisis-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rare earth energy

江盛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10年9月「中」日釣魚台海域撞船扣人事件,最終在中共使出撒手鐧:「禁止對日輸出稀土」,始獲日本願意放人而平和落幕。然而中共這式絕招,卻坐實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深刻隱憂,即擔心中共食髓知味,日後頻以稀土資源作為談判施壓的手段。源自1990年起,中國大陸開始大幅開採境內稀土礦賣資源,使之逐步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稀土礦物出口供給國家,而基於政治上的對立以及對本國高附加價值工業的保護,美國等34個國家特別針對中共、伊朗及北韓等國訂定「瓦聖那協定」英文: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限制中共在稀土礦產提煉技術的取得、研發與發展,將中共的提煉技術約束在「低階技術」層面。同時,美、日等國為因應中共大量開採稀土資源而建立了稀土戰略儲備機制;此兩項國際間針對中共而訂立的限制,使得中共啟發要建立如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一般,對於本國天然資源有壟斷、獨佔、定價權以及取得國際事務上更強而有力的影響力與發言權的構思。中共利用控制稀土出口配額限制的策略,更在2010年9月中日釣魚台事件中初試啼聲,也如中共所預期的達致「震撼國際」目的。在中共的外匯存底不斷增加,國內的冶煉技術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可預期的中共將會大規模的運用「稀土戰術」在每個國際談判場合博弈,以維護其自身國家利益,未來動向影響實值予持續關注。
20

接続法未来の後退に関する一考察:マタイ福音書諸版をめぐって(5)

水戸, 博之 30 March 2009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03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