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鄭宇君, Cheng, Yu 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對科學新聞的研究多把焦點放在個人因素上,認為記者或編輯的科學知識不足是造成科學新聞意義偏差的主要原因。但本研究認為知識從科學到新聞的差距不僅是個人因素造成,並與科學新聞產製的社會脈絡有關,而社會脈絡對科學新聞的影響更會藉由語言呈現反映在文本表現上。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基因新聞做為分析對象,並以論述分析為研究取徑,分析「基因」概念從科學到新聞的意義轉變,以及社會脈絡下各項結構性因素如何影響科學新聞的意義生產,而這些影響如何透過語言表現。
研究結果發現,新聞使用隱喻來解釋「基因」的意涵,但除了與科學一樣使用「密碼」與「訊息」的隱喻說明基因在科學領域的運作模式,新聞中更常以「身分」、「利器」、「資源」等隱喻強調基因研究的實用價值,特別是由「身分」衍生的「指紋」隱喻常用來形容DNA比對判別身分的精確性,而「資源」衍生的「商品」隱喻則用來描述基因研究成果的經濟價值。本文認為造成科學與新聞使用隱喻的差別,原因在於科學新聞產製的社會脈絡。
本研究進一步指出實際的科學新聞運作受到社會脈絡的各項結構性因素影響,包括日常生活世界的實用動機主導新聞報導方向;新聞寫作以敘事、使用隱喻的方式,去除科學語言的專業化;科學新聞網絡中的各方利益決定了新聞呈現的觀點;科學新聞慣用的新聞價值與科學意義容易產生衝突;新聞專業的客觀性與確定性規範則限制了科學新聞的表達方式;新聞也會間接呈現社會機制對科學研究的干預。這些社會結構因素基於自身的特性影響科學新聞的意義生產,才是造成知識從科學到新聞的距離。
|
2 |
媒介使用、網絡資訊對政黨認同的影響 / The influence of media use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on party identification the influence of media use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on party identification鍾偉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研究台灣選民投票行為的文獻中,學者大多同意政黨認同是影響台灣選民投票抉擇的重要因素。然而這些研究也顯示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整體分布並不
穩定。面對頻繁的政黨認同變動,哪些因素促成政黨認同的穩定或變遷,自然也成為台灣學界的研究焦點。以往國內的相關研究由於定群追蹤資料的缺乏,學者大多僅能以重複性之橫斷面調查所得資料進行逐一分析或匯集分析;同時也大多傾向由政治、社會分歧影響力的消長,說明政黨體系的整體變遷。媒介使用型態、人際網絡與社會脈絡所造成的資訊偏差傳播對個體政黨認同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則較少獲得注意。故本研究即透過定群追蹤資料的使用,探討選民媒介使用、人際網絡,以及身處社會脈絡對個體政黨認同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除了以往常為人所討論的族群認同、省籍等社會背景變數之外,傳播媒介的使用情形、人際網絡的內容與互動情況,以及社會脈絡政黨傾向,都可能造成個人政黨認同的變動。整體而言,選民對於傳播媒介的注意程度愈高、愈常與同質性的人際網絡接觸,社會脈絡的政黨傾向愈強,選民的政黨認同就愈容易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符合資訊偏差傳播的預期。然而,Zaller 關於政治認知影響媒介影響力的看法,以及 Schmitt-Beck 針對人際網路影響大眾傳播媒體影響力的「過濾假設」,在本研究中均未獲得證據支持。顯示其理論與概念測量工具在台灣均有重新審視的必要。
|
3 |
莊子心性思想之研究張森富, ZHANG,SEN-F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莊子思想在心性方面的理論。老子以論道德為主,罕言心性;莊子則言心性,此當為莊子思想更進於老子者。莊子之言心性,雖與儒家所言者有異,然自有其精 可觀之處。
莊子之成書,距今甚遠,欲明其章句訓詁,并非易事。因此,本文盡可能參酌前人注解,以示所言有據。然而,前人之訓詁是否妥當,仍須視其與作者之義理脈絡是否相符而定。因此,本文對於孔子之重要詞語、論據,盡可能加以解析、綜合,以期了解其確實意義和義理脈絡。
本文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第二章莊子心性思想的基礎道德論,說明莊子論道德之旨,重在從超物倫、超言癖、超美惡等處,以言道德之為至真、至善。第三章心性的分化對立,說明人間世之憂患,皆源自於心性之分對立,有涯之性固為無涯之心所崩裂,無涯之心亦為有涯之性所桎梏,相刃相靡,終身疲投,不能游於道德之鄉。第四章心性的和諧統一,說明至人之精神,四達并流,上天下地,通一切是非然否、偏計妄析而為一,亦和心性之分化對立為一混芒、澹漠之自然,其所游者,唯道德之鄉而己。第五章莊子心性思想下之人生實踐,說明至人之為至人,既非天賦異稟,亦非刻意修寫為所能至,而是以不修為修,藉無為而達無不為。第六章結論,對莊子心性思想作一整體性的評論。
本文之研究成果,在於展示莊子心性思想之義理脈絡,釐清歷來解釋上糾纏不清之處,如莊子對心的態度、自然和人為之差異、道德和仁義之區分等等,此皆有助於進一步研究莊子之思想。莊子心性思想,王張心性同化於道德之一,而不知有心,不知有性;此為古代心性思想之一特殊型態,可作為我們思索心性問題之一參考。
|
4 |
重大創傷事件在個人生命歷程中意義化的形成與影響陳盈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個人對事物的認識將影響著後續的情緒及行為反應—個人依此認識作出判斷,並進而產生情緒及行動。此認識佔據的位置是如此重要,以至於讓個人憤怒、痛苦、悲傷、或者喜悅;讓個人決意地選擇這個、撇棄那個,讓個人有所堅持、有所排拒。
然而雖則個人深刻地相信著,是外在的事物讓他們這樣做、是外在的事物讓他們痛苦悲傷、因著外在事物的有別,故而讓他們堅守著非如何不可,他們卻很少能夠反省到是什麼讓他們認為外在事物如此這般。
在本篇論文中,討論到個人對事物的理解與解釋,與真正事物之間所存在的差距,從而讓我們了解個人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只能以片面性的方式來把握,而讓人容易忽略其中存在的許多可能性。然而,又是哪些因素影響著個人對事物的認識?
本篇論文認為,個人自出生後開始辨識事物以來,即積累了各種概念或刺激對自身的特定意含,因而個人即靠著此意含的繼續拓展而能夠更加詳備的認識事物與預測事物。因此個人對事物的認識,既表示著個人對於對象本身所辨識出的元素,以及那些元素在個人舊有的概念中意味的總合。若非那些元素在個人的認知系統中具有其意含,個人將無法辨識出它們,因而對象物本身也將不具備那些特殊意味。
人自渾沌而來,在朦朧中發展出對事物的認識,也構築著自身的認知建構系統。此系統在最初時總是具彈性及開放性,然而或者由於社會文化的固定化解釋、或者由於個人太習慣的使用認知建構系統的某種解釋,而使得它越穩固而不易動搖、或者由於創傷性事件造成個人的固著性解釋;凡此種種,都將使得個人越來越用窄化、僵固的方式來形成對事物的認知,因而容易跳入循環性的情緒或行為反應,此時個人將再難以看清外界事物的原貌,而易於落入個人對類似刺激的相同解釋。
因而,什麼樣的解釋系統屬於成熟的認知型態,在本篇論文中再次肯定對變異的開放,以及具彈性的認知系統,唯有如此,個人才能不受限於自身大腦中的框架、不自我束縛,而在更能夠認清外界事物的同時,也才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自由。
|
5 |
從生活脈絡探討對保存臍帶血客戶推廣行銷的突破許文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再生醫學研究的蓬勃發展,幹細胞也成為未來醫療的焦點,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將不再是夢想;慢性疾病、罕見疾病等的治癒都可預期。其中臍帶血幹細胞的移植已可取代骨髓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疾病、免疫疾病,成功率與預後狀況都比骨髓移植更好。所以將臍帶血保存下來的觀念,已普遍成為產前衛教的一課,台灣約有一成以內的父母會自費將寶寶的臍帶血保存下來。
活動理論是俄國心理學家Vygotsky(1978)所提出的,強調主體必須透過工具才能達成客體目標,並架構人類基本活動的六個元素:主體、中介工具、客體、規則、社群與分工。單一活動中各元素為動態的互動關係,會隨著時間軸改變。
本研究深入訪談六位臍帶血保存戶後,透過活動理論元素強度分析比較臍帶血保存戶的生活脈絡,了解其關鍵點,同時也將業界行銷做法與活動理論進行比對分析,再參酌人性中「理性」與「非理性」的心理反應,做為未來行銷策略的參考。
結果顯示,客戶的生活脈絡中「主體-工具-客體」之三角關係最強,其中工具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主體-客群-客體」之三角關係次之,社群仍是活動中互動最密切的一群;規則與分工對生活脈絡的影響較小,反映出臍帶血保存是一個新產業,法規與分工都還沒有深入發揮影響力。在訪談業代與分析業者行銷策略後,瞭解未來在行銷保存臍帶血時,需兼具產品與服務的特性,並加強研發的能力,強化在再生醫療中的角色,才能讓此產業更蓬勃發展。
活動理論可將思維結構化並進行盤點,使離散的概念統整,對整個活動有一個清楚的全貌。應用在例行思考上,不論是事前評估規劃,或是事後執行檢討,均可迅速而清晰的將藍圖完整呈現。 / The use of stem cells becomes a key area of research and therapy followed by the fast development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Because the existence of stem cells, immortality or staying young forever will no longer be just a dream, and serious diseases and rare disorder are expected to be cured. 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s have higher success and recovery rates than Bone Marrow transplants in treating blood disorders and diseases of the immune system. The concept of ‘cord blood storage’ has become an instruction prenatally. There are about 10% of parent will keep their baby’s cord blood in private cord blood banks at present in Taiwan.
‘Activity Theory’ was initiated by Lev Vygotsky(1978)in the 1920s. He created the idea of mediation. Following to the activity theory, Leont’ev (1981) structured the general context model into six elements: Subject、Tool、Object、Rules、Community and Labor Division. The interaction among elements for each activity is dynamic and can be changed over time.
Six customers stored the cord bloods of their babies were interviewed in this study. The life contexts were studied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six elements was compared among these customers based on the activity theory 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storing their baby’s cord blood, and to build the activity theory model. In addition, the marketing methods in the industry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activity theory, and the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of reasoning and nonreasoning in human nature were further referred to build the future marketing strategy.
The relation among Subject-Tool-Object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model, where tool played the key role. The relation among Subject-Community-Object was the second important, where community interacted closely with activity. Rules and Labor Division were the less effective elements.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private Cord Blood Bank is a new business, which is not affected by Rules and Labor Division yet. In the future, product and service characters should be combine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R&D of stem cells in cord blood should be enhanced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business.
Activity theory was proved beneficial in seeing a whole picture of activity by structuralizing the thinking and integrating the diverse ideas. A clear blue print in routine thinking can be seen either in the beforehand evaluation or the post-implementation review.
|
6 |
電子白板的教學創新脈絡~以人上人教育事業機構為例 / Innovative instruction-electronics whiteboard葉予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科技真的能帶來好的學習成效嗎?以科技做為學習的方式很多,我們又如何得知科技學習是否帶來有效的學習效果呢?過去學理討論以科技輔助教學(Technology - Mediated Learning;TML)主要是將重點放在分析科技的特點、教學方法及學習者的特質;學理上很少在討論學習者脈絡,意即探討學習者心理的學習歷程。因此,本研究探索,學習者在教學方法、學習心理歷程及科技的共同影響之下,會產生如何的學習的效果。本研究個案公司,利用自行研發的電子白板進行教學,他們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利用這樣的新科技教學方法,做為另一種提升學習的方法。這些教學模式,都是經由了解學習者潛在的心理學習因素;而這些因素,也可以透過科技,反應在教學的設計上,並且隱含教育的基準。在研究發現則指出利用科技輔助教學的成效不能指單看科技的功能及教學的方法,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境及心理學習的過程。因此,利用科技輔助教學,若能在考慮學習脈絡的觀點之下,結合教學設計,適當的科技功能運用,則能產生給予學習者更強烈的影響。 / Does TML (Technology-Mediated Learning) benefit learning outcome? TML are manipulated extensively as learning instruments, but how do we know the TML whether bring good learning results? Previous theory is more focus on analyzing technology feature, instructor’s method and learner’s characteristics; less on discussing learning context, which is mean how learner’s psychological learning process, to be mutually affected by technology cause the learning outcome. Through my case study company, their own design TML instrument called electronic whiteboard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class. They are emphasizing to use electronic whiteboard by increasing learning outcome instead of technology per se. Therefore, their instruction models are base on knowing the learner’s psychological learning process. The instructors designed their own instruction models by learner’s psychology learning process with embedding pedagogy basi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elaborating the TML efficiency should be engaged with technology feature, learning context and learner’s psychological learning process. Therefore, TML must consider the entire learning context, combine with instruction method, and provide the suitable function can bring the powerful learning outcome.
|
7 |
情境脈絡中的小說讀者閱讀經驗陳秋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嘗試由「情境」面向探討讀者的行為。從讀者與一本小說的相遇開始,在看似隨機而偶然的交會中,其實已經是暴露在許多具象或抽象情境交錯的場域中。
首先,就讀者與小說相遇的情境來說,不同的空間情境對讀者的影響力有所不同。本研究強調的是個別的讀者會因為個人的情境及當下的情境,而對文本產生獨特的解讀。
在本研究中對讀者的訪談中,亦發覺「重讀」的行為受到諸多內在及外在情境影響。在外在的情境方面,生命中遭逢的事件有時會讓讀者聯想到曾經閱讀過的小說。而內在情境的部分,讀者在不同的生命時期重複觀看同一本書,會有不同的體會,與年齡、所經歷的生活體驗不同有關。
進一步而言,小說對讀者所產生的意義,與能夠從生活情境中找到呼應的事物有關。本研究的讀者,在結合生活情境與小說內容的互動中,主要展現在「從文本延伸」及「主動創造情境」兩種行為模式。
本研究嘗試結合讀者研究與閱聽人研究,從中找出讀者主動創造文本情境的各種場景。對於此類閱聽人的行為,本研究提出以「情境」作為觀察的角度,一方面是為了打破傳統閱聽人研究過於簡化的分類標準,或是將閱聽人視為某個集群的詮釋社群概念,亦即從傳統對閱聽人及閱聽人對文本的詮釋進行分類跳脫出來,強調個人的經驗與個人的情境對其解讀媒介的影響,由此角度進行研究,更可以看出閱聽人詮釋方式的多元面貌。
|
8 |
員工與組織契合、員工與工作契合、心理擁有感與脈絡性績效之關連研究江嘉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有效的員工心理擁有感導致員工感到自己如同組織的擁有者,這種心理狀態不僅使勞資關係更加堅固,更使員工願意表現出一種不在組織正式體系下之自願性的角色外行為,有助於提升員工脈絡性績效。事實上,員工與組織契合及員工與工作契合有助於員工產生心理擁有感,然而,鮮少研究探討員工與組織契合、員工與工作契合與心理擁有感之間的關係。
近年來,許多學者越來越注重員工與組織之間的緊密連結,以瞭解影響勞資關係的重要原因,心理擁有感在此關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無論是促成心理擁有感的作法,或是心理擁有感所產生之結果,仍未得到廣泛的驗證。
本研究整合過去理論研究的觀點與實證研究的不足,提出一個完整的模式,著重於探討員工與組織契合、員工與工作契合、心理擁有感與脈絡性績效之關係。由於同一時期之資料會產生共同方法變異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採用階段性問卷方法蒐集資料,使驗證結果更具可靠性。在競爭的環境下,探討心理擁有感的前因及後果對學術研究以及實務管理都有一定重要性。
|
9 |
應用脈絡分析於銀髮族數位影像之使用者研究 / Applying Contextual Design in Personal Digital Photograph User Research麥圃鳴, Mai, Pu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銀髮族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採用脈絡分析法了解銀髮族於日常生活中的影像使用行為,經由在受訪者住所進行的深度訪談與行為觀察,探究數位影像與銀髮族的關連,日常生活的影像使用行為,與數位影像工具對銀髮族使用數位影像的影響。根據對銀髮族的影像使用行為與影像工具和情境故事的彙整,本研究歸納出三種銀髮族影像使用行為的核心價值,分別為分享、典藏和記錄。
此外研究中對使用影像行為的過程與不同使用工具的詮釋,也說明了不同影像工具因功能條件限制,為高齡使用者帶來的使用障礙與排斥使用的現象。根據本研究對銀髮族使用影像行為的活動脈絡,與針對情境故事進行的脈絡分析,所提出相關影像活動使用工具的設計建議與銀髮族影像服務未來的發展方向,將使未來的數位影像相關產品服務,更貼近年長使用者的生活需求。 / Through the contextual inquirie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resent usage and motivation of older people toward digital photography in their ordinary life are revealed. According to these scenarios from deep interviews and field observation, three different core values of photo usage behaviors to older people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sharing, archiving and recording.
Besid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hoto usage behaviors and tools in these uses help us explain the obstacle of photo usage and the difficulties for adopting photography of mobile device by older people. Based on the knowledge above, proposing concrete directions of developing the applications of future digital photo technologies that actually fit in with older user’s needs are pointed out.
|
10 |
競爭脈絡:研華科技重建開放創新機制 / Competition in Context: How Advantech Redesign Open Innovation Mechanism陳穎蓉, Chen, Ying 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開放式模式創新已成為近年來最重要的創新議題之一,相關的研究與案例不勝枚舉。創新除了可以向外部資源開放外,組織也能透過內部資源整合,改變現在的經營狀態。
本研究以研華科技IMAX開放式創新機制為個案,探索企業進行開放式創新的目的,還有運作的情況。此機制融合內外部資源整合的概念,重新詮釋開放式創新的意義。透過分析五個成功子案例的策略作法,歸納如何提高機制運作的成效。
調查結果顯示,競爭思維在開放式創新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開放不僅只是為了交換資源,或是為了妥善運用企業的閒置資源。本文列舉開放式創新的五種策略作法,說明如何利用開放式創新突破競爭局勢,扭轉現有資源,改變狀態。 / Open innovation is amount the most popular concepts on entrepreneurial studies. Through open innovative processes, organization can transform its operation dynamics by stimulating idle resources, integrating internal resources and introducing external resources.
However, researches have not elaborated how various open innovation process can be better performed in a real world scenario. By conducting in-depth case studies on IMAX, an open innovation instrument of Advantech Co., Ltd, I show that competitive context of a market can shape how resources are effectuated along an open innovative process. Through five case studies within Advantech Co., Ltd, they demonstrate how open innovation can: (1) redefine resources; (2) create asymmetry; and (3) turn the table of competition.
|
Page generated in 0.04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