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5
  • 23
  • 22
  • 1
  • 1
  • Tagged with
  • 79
  • 79
  • 26
  • 23
  • 22
  • 22
  • 22
  • 21
  • 17
  • 17
  • 13
  • 11
  • 11
  • 11
  • 1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61

「古典的近代」の「危機」とエルンスト・ユンガーの「詩的政治」――空間・技術・形態――

稲葉, 瑛志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2541号 / 人博第944号 / 新制||人||224(附属図書館) / 2019||人博||944(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文明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大川 勇, 教授 細見 和之, 教授 那須 耕介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2

近代建築家の茶室論にみる茶の湯の生活空間に関する研究

近藤, 康子 24 March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8262号 / 工博第3854号 / 新制||工||1591(附属図書館) / 31120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建築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門内 輝行, 教授 髙田 光雄, 教授 山岸 常人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63

「破局」と「再生」としての反近代―京都学派・日本浪漫派・アジア主義―

金, 仙花 23 March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19062号 / 人博第715号 / 新制||人||172(附属図書館) / 26||人博||715(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32013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文明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小倉 紀蔵, 教授 佐伯 啓思, 教授 岡 真理, 准教授 佐藤 卓己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4

ウジェーヌ・ドラクロワの物語画と文学

西嶋, 亜美 24 November 2016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0042号 / 文博第726号 / 新制||文||639(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思想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中村 俊春, 教授 田口 紀子, 准教授 平川 佳世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5

ボディントン家とイギリス近代 ロンドン貿易商1580-1941

川分, 圭子 24 November 2017 (has links)
ボディントン家とイギリス近代 ロンドン貿易商1580-1941. 川分 圭子/著 -- 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 -- 2017.2 /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文学) / 乙第13128号 / 論文博第634号 / 新制||文||651(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西洋史学専攻 / (主査)准教授 金澤 周作, 教授 南川 高志, 教授 小山 哲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6

戦後日本における近代化の記憶と「場」の揺らぎ-メディア・イベント「明治百年祭」(1968)を例に-

TOPACOGLU, HASAN 23 January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教育学) / 甲第20783号 / 教博第214号 / 新制||教||172(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科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佐藤 卓己, 講師 福井 佑介, 准教授 VAN STEENPAAL Niels, 非常勤講師 山名 淳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7

明治・大正期の地方都市における電気軌道事業と都市形成に関する研究

岩本, 一将 25 March 2019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21740号 / 工博第4557号 / 新制||工||1710(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社会基盤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川﨑 雅史, 教授 山田 忠史, 准教授 山口 敬太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ngineering)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8

近代芸能文化史における『壺坂霊験記』

細田, 明宏 25 September 2023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乙第13576号 / 論人博第56号 / 新制||人||256(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文化・地域環境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須田 千里, 教授 熊谷 隆之, 教授 長谷川 千尋, 教授 寺内 直子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69

陳獨秀民主思想研究 / The Democratic Thought of Ch'en Tu-Shiu

陳政如, Chen, Cheng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研究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政治現代化-即「民主代」-在思想面的問題。其中陳獨秀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因此以陳獨秀的思想為主軸,進而闡釋其思想在整個中國當代民主思想中的時代性及對現代可能的啟示。全文共六章,分別論述如下:第一章導論:簡述研究旨趣,並概述西方民主發展至今的兩大類型,及中國自晚清接觸民主概念以來對民主的基本認識。第二章思想淵源:闡釋陳獨秀思想的時代性與繼承性。透過這個面象,尋找陳獨秀乃至中國近代民主運動底層的根源及內在邏輯。第三章自由主義民主:以西方自由主義的幾個核心概念衡量陳獨秀自由主義思想的內涵,並力圖尋出其根本問題與此問題在近代中國的普遍性。第四章社會主義民主:首先探尋陳獨秀由西方自由主義轉向共產主義的根本因素;次以馬、列之別分析陳獨秀社會主義思想的民主與非民主性;最重要的,力陳陳獨秀晚年思想的社會主義傾向,希望澄清過去將陳獨秀晚年視為「回歸」西方民主的觀點。第五章中國民主化的途徑:陳述陳獨秀三個時期對中國民主化進程的意見,並試圖找出其中問題及失敗原因。第六章結論:陳獨秀民主思想不僅非如表面所呈顯的斷裂,透過對其思想深層理路的分析,陳獨秀思想實具有相當的一貫性、時代性、以及繼承性,時代危機和中國傳統因子事實上都左右了他的民主思想。這一點,仍值得世人深思。
70

中國近代平等觀念的形成(1895‐1915)—以康有為、嚴復、章太炎為中心 / The Formation of "Equality" Concept in Modern China(1895-1915)─Based on Kang You-wei, Yan Fu and Zhang Tai-yan

邱偉雲, Chiu, Wei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張灝先生曾指出中國近代思想具有一個轉型期。在這轉型期中,傳統概念資源在新時代命題下受到挑戰,使得中國知識分子必須在一個萬國之新世界秩序下,重新擘畫中國的位置,因此在中國要回應內在取向危機與外在列強的挑戰下,便啟動了思想轉型的旅程,上述這段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過程,即稱之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平等」觀念作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戮力追求的新價值,自然也經歷了這段思想轉型的過程;在轉型過程中隨著張灝先生所指出中國近代思想之普遍主義/特殊主義雙層建構現象,「平等」論述也呈現出普遍性平等與特殊性平等觀的雙重展演。本文即是欲從轉型時代的角度出發,觀察「平等」觀念從傳統發展至現代的過程中,如何在普遍性上成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於理想上的永恆追求;又如何在特殊性上滿足不同行動者於現實層面的生命–政治目的。追尋中國近代平等觀念在轉型時代中的發展,以及平等觀念如何回應中國近代三大兩歧命題:傳統/現代、理想/現實、政界/家界的矛盾與拉扯,即為本文之主要研究目的與論述核心所在。 本文在研究範圍上,主要以康有為、嚴復、章太炎等三人「平等」論述為主,而旁及中國近代其他知識分子的平等觀,以及與平等觀念發展相伴共生的其他相關近代論述。而在研究方法上,則採用綜合的觀念史研究法,一方面觀察宏觀面向的中國近代平等觀念史發展及其類型結構,一方面觀察微觀部分的論者個體「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與「以言取效」(Perlocutionary Act)的平等論述內在動機;而上述兼顧宏觀與微觀的綜合觀念史研究法,則必須透過數位人文技術(Digital Humanities)的協助才能達到研究方法循環,故本文研究即由綜合的觀念史研究法與數位人文研究法合作完成。而在研究結果上,本文分析了康有為、嚴復、章太炎等三人平等觀後,提出中國近代平等觀念的形成發展,依序有啟蒙平等、救亡平等、革命平等的歷時性發展特徵;以及三人皆各自代表了國學近代化下的儒家平等、道家平等、佛家平等觀之觀念類型。並在描繪出三人平等觀的特殊性後,更進一步地勾勒出三人平等觀的普遍性意義,即僅追求政界平等而不論家界秩序,呈現出一種有別於五四時期激進式三綱平等訴求的漸進式平等觀念形態,本文認為漸進式平等即是晚清平等觀念最為特殊之展演。 在本文研究貢獻上,則是對以往學者大都認為西方觀念一入中國,就立即挑戰了三綱,而呈現出三綱同時瓦解的主張進行商榷。本文認為以往學者忽略了晚清時期有一批知識分子,他們戮力於緩解家界倫常的平等革命而不贊成家界平等,這一行動群體的存在是前輩學者較為忽略的部份。因此本文透過康有為、嚴復、章太炎等三人,勾勒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中僅追求政界革命而反對家界革命一派的主張,並動態刻劃這個群體與主張三綱平等的無政府主義者之對詰過程,豐富清末民初歷史研究的厚度,即為本文之研究貢獻。 而在康有為以儒學本土資源完成啟蒙平等觀的建構、嚴復從道學出發建構救亡平等觀,以及章太炎從佛學會通革命平等觀的行動過程中,也標示了一個晚清階段國學再造的特殊意義,即: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在意圖透過會通傳統本土資源與西方觀念,以追求啟蒙、救亡、革命目的下,也順勢促成了中國傳統國學的近代化發展。而中國近代平等觀念中所呈現出的國學近代化色彩僅為一個面向,中國近代知識分子乃是透過對於整個傳統國學觀念系統內涵的轉置,來強化國學與西方文明之間的對話能力,並完成國學從傳統邁入現代的再造歷程。故將來可從「國學近代化」的角度出發,觀察各種本土觀念如何透過與西學會通,完成中國近代思想觀念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過程,藉此更整全地掌握中國近代思想轉型之樣態,此即本文具有借鑑性之理論意義與推廣前景所在。

Page generated in 0.176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