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63
  • 1405
  • 155
  • 44
  • 16
  • 3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624
  • 1007
  • 526
  • 395
  • 298
  • 279
  • 267
  • 231
  • 222
  • 221
  • 219
  • 206
  • 202
  • 200
  • 19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41

台灣耐隆纖維工業外銷市場拓展之研究

王忠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為一海島型經濟,故外銷事業顯得特別重要。本省紡織品之輸出,自民國54年以來均居所有外銷商品之首位,且其出口金額近年已達外銷總值的三分之一以上,為國家賺取鉅額外匯,裨益國計民生非淺。人纖工業、棉紡工業、毛棉工業為紡織工業之三大主幹,惟目前人纖工業之重要性已凌駕棉、毛紡織工業之上,蓋其佔紡織品外銷總值之比率已超過50%。人造纖維通常可以嫘縈、耐隆、多元酯及聚丙烯月青四大纖維代表,就本省而言,雖以嫘縈纖維之生產最早,但耐隆纖維在快速成長之下,目前已是四大纖維中外銷量值最鉅者,共民國54年之外銷金額為4,871千美元,迄民國60年激增至147,330千美元,總計6年之間外銷金額增加29.25倍。雖然本省耐隆纖維工業外銷擴展迄今已有豐碩的成果,卻隱藏著重要危機與問題。譬如多元酯纖維已構成後來居上之勢,蓋其用途已嚴重地侵犯了耐隆纖維之領域;其次,省產耐隆纖維製品之主要輸入地區,如北美及歐洲共同市場部份國家,皆已先後對我國實施非棉織品進口限額。而東南亞及非洲等開發中國家正積極發展人纖工業,阻礙本省耐隆纖維工業之持續快速成長至鉅,其他如日本實施耐隆減產計劃,導致本省耐隆絲供需失調等因素,亦造成不利之影響。則是探討如何突破此等難關,維繫本省耐隆纖維工業外銷長期繁榮於不墜,已屬刻不容緩之事。惟因業者囿於「生產導向」的觀念,對於行銷活動缺乏全盤性的規劃,且一般有關之探討因其範圍空泛,因此研究成果頗難實際應用。基於此種背景,本文研究之目的有五: 1.對台灣耐隆纖維工業之產銷現況與趨勢,作一通盤性的分析與探討,俾有助於瞭解拓展該業外銷市場之道;並藉此以彌補紡織業界對個別產品之產銷活動,缺乏專業性研究之差距。 2.剖析台灣耐隆纖維工業現有及將來可能拓展之外銷市場之產品類別、供需動向、消費習性、分配通路、競爭情況等事項,以為開發拓展之準據。 3.闡述台灣耐隆纖絲工業目前外銷市場主要競爭國家之產銷現況,並披露非棉織品輸美設限後,各該國家所採取的因應對策,藉供業者比較參酌。 4.說明台灣耐隆纖維工業將來拓展外銷市場時,可能遭遇的內外與外在的重大障礙。並尋求其解決之道,期能輔助業者突破難關。 5.根據分析研究結果,提供系統化之行銷策略,希冀幫助業者規劃拓展外銷市場之途徑與手段,維繫該業長期繁榮。 本文係以直接調查訪問方式取得初級資料,次級資料之蒐集則遍及有關耐隆纖維產銷之種種國內外資料與情報。本文之研究,則採「描述研究」(Descriptive Studies)方法,並運用統計方式分析產銷結構及成長趨勢。 根據研究分析之結果得知,將來本省耐隆纖維工業拓展外銷市場時,將遭遇的重大內在困難為:(1)耐隆絲供應不足,影響針織品外銷實績。(2)耐隆絲生產規摸不經濟,且產銷雙方不能密切配合,削弱外銷競爭潛力。(3)廠商資力薄弱,難望從事產品研究及廣泛的行銷活動,致外銷業務操之外商手中,難能主動、積極的拓展市場。外在困難則有:(1)多元酯纖維之崛起,耐隆纖維之用途備受侵蝕或取代。(2)開發中國家積極發展人纖工業,本省耐隆纖維製品外銷市場即將遭到激烈競爭之威脅。(3)本省耐隆製品之主要外銷地區或國家,紛紛採取進口限額措施,阻遏業界之拓展。(4)本省耐隆製品在歐洲共同市場未能享受優惠關稅待遇,喪失公平競爭之基礎。茲針對上述缺失與障礙,擬建議下列數端以資因應:(1)產品方面-(一)輔導生產耐隆纖維原料(包括基本原料己內醯胺及加工原料耐隆絲),並採適當保護措施,俾助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增強外銷潛力。(二)提高產製技術,織造高級品,藉以增高耐隆製品輸出受限地區之單位產品價值,並藉以避免開發中國家低級品之惡性競銷。同時,並應加緊中東、中南美洲、非洲等新市場之開發,惟為避免行銷力量分散而致效果不大,對此等新市場之開發宜先施予「區隔化」,然後選擇最具銷售潛量之市場行之;同時,應針對各而場區隔(Market Segment)的不同需要,慎選對應之產品輸銷。(2)分配通路方面—(二)宜以各耐隆纖維廠商之關係企業為單位,籌組獨立的紡織品貿易公司,並增設國外分支機構,便利推展國外行銷活動,統籌運用產品,價格,推廣策略。(二)鼓勵耐隆纖維廠商從事國外直接投資,俾助就地推銷或轉銷其他地區。(三)選用代理商,便利提供售後服務。(3)推廣方面—(一)籌組貿易訪問團體,加強人員推銷。(二)舉辦或參加國外專業性展示會,加深購買者的印象與信心。(三)順應各目標市場需要,善用新聞報導,改善產品意像,以利推銷。
342

台灣合作事業行政管理制度之研究

葉漢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世的合作運動,是產業革命發生後的產物。產業革命引導了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其結果雖然給人類帶來了高度的物質文明的生活享受,但也逐漸暴露了許多缺憾,造成了種種社會問題。一般社會思想家為謀補救資本主義的缺憾。並設法解決種種社會問題,乃產生若干學說或方案,而形成所謂社會思潮。合作思想便是許多社會思潮的一種。同時,因為它具有一貫的理論體系與具體的推行方法,遂由一種思潮又逐漸形成一種廣大的運動,寖假而使世界經濟發生相當的變革。 基於合作制度有其廣泛的適應性,不論各國的政治制度、經濟條件及社會背景為如何,合作事業均能普遍的適存,且能不斷發展,一若無往而不利者,說明了合作運動實為時代的產物,且有其客觀的需要。合作制度乃成為人類經濟活動的理想。 合作制度雖然是人類經濟活動的理想,但是,醫治社會疾病的理想本身亦許發生毛病。由於合作事業的社會基礎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經濟的弱者,合作組織的弊病,蔓延所及可能影響整體社會經濟,而深受其苦的卻是多數的經濟弱者。準是以論。合作事業的健全發展,合作政策的推行,實不容忽視,本文撰寫的動機即基於此一經濟的道德體認,與乎對合作制度的信仰。 本論文的撰寫,分為五章,約七萬餘言。 第一章緒論,對合作事業的源起、本質特性、重要性、以及行政管理的必要加以申論。 第二章台灣合作行政的沿革,對台灣日據時代合作法令的制頒、行政管理的歸屬、以及光復以後的接收、改組、整理等項措施均予述明。 第三章係就現行合作行政法規,各級合作事業行政主管機關的組織與職掌,行政管理的實施方法,以及近年來的重要措施予以論述。 第四章研討合作行政管理的體制與合作組織自我管理的問題。對合作事業的行政管理體制,分為完整制、分割制和分立制,論其利弊得失。對合作組織自我管理的問題,則從組織、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責任制度等方面探討。 第五章結論,檢討有關合作行政的缺失,最後試題改進途徑。 嘗聞教育的目的在變化氣質,論文的撰寫是教育訓練的方法;筆者資質駑鈍。幸蒙師長啟迪,乃能初開知識之門,困知勉行,兢兢業業將事。凡此即所謂教育訓練、變化氣質。而深以自慶者。 合作事業屬於經濟範疇之學問者多,但合作行政則非循行政學之原理原則不為功,職是之故,以行政學之觀點撰述合作事業行政管理制度諒可無誤。惟「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初涉研究工作,時有力不從心之感。益以資料蒐集不易,更使研究與撰寫工作倍覺艱辛。所幸尹師樹生諄諄善導。張師明誠匡勵有加,李師錫勛貽以寶貴資料意見,雷主任飛襲多所垂教,良師益友不吝珠玉,始得草成。感激之餘,謹致衷心謝意。 筆者才識疏淺,學驗不足,加以資料短缺,闕漏舛錯,所不能免。敢祈多賜教言,以匡謬誤。
343

台北市家庭電器產品消費行為研究

龔月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撰寫本文的目的,在於對家用電器產品的消費市場作一系統性分析。以便能為廠商提供有價值的資料,作為其行銷決策上的參考。由於家用電器產品所涉及的範圈頗廣,故吾之研究項目只限於電視機。電水箱、洗衣機、冷氣機等大宗產品。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為就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範圍、資料蒐集與研究方法作一簡單的介紹。 第二章「抽樣方法」,乃是有系統地將本文如何抽取樣本作一明晰的介紹。 第三章「社會因素對於消費行為的影響」,乃是就影響購買家用電器產品的社會因素如所得、職業、教育等加以分析,並利用相關表,求出各別的社會因素與家用電器產品消費的相關程度。 第四章「消費者購買動機分析」,此乃就消費者購買家用電器產品及寵顧特別品牌的因素加以分析,並就消費者對於主要電器產商的一般印象加以說明。 第五章「台北市家用電器產品之銷售慨況」,此乃就電器產品之普及率、主要品廠之市場佔有率、消費者之購買習慣、未來市場之預測等作一分析與說明。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簡述以上各章分析結果,就廠商之產銷概況與困難作一介紹,並論今後家用電器業住產銷上所應改進之方針與方法。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簡述以上各章分析結果,就廠商之產銷概況與困難作一介紹,並論今嘔家用電器業在產銷上所應改進之方針與方法。
344

台灣五大都市消費者購買電視機動機之研究

周雙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鑑於電視機兼具視聽雙重效用,迅速普及全世界成為家庭主要娛樂工具,並提供有效傳播媒介,深深影響大眾的日常生活,對發展人類教育文化及商界宣傳廣告之貢獻很大;而台灣投資環境極適宜來發展生產電視機電子工業,如勞力充沛而工資低廉,政治安定,從無風潮。因此,筆者擬以消費者觀點,利用而場調查方法,發掘消費者購買電視機動機,並提供有關消費市場決策參考資料,以期實現市場導向現代經營哲學,使消費者購買電視機需要獲得最大滿足,企業界因而獲利,間接推動台灣電視機事業發展。 本文研究目的為:發掘消費者購買電視機潛在動機及其有關影響因素,細分台灣電機消費市場並預測台灣電視機事業未來發展趨勢。 研究方法係利用詢問表以直接訪問方式調查台灣五大都市:台北市、基隆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消費者,搜集873戶樣本,此較分析有電視機家庭及無電視機家庭購買電視機與否之購買動機,並利用間接資料預測台灣電視機事業未來發展。 本文分為:前言(第一章)研究方法(第二章)、台灣電視機產銷背景因素資料分析(第三章)、探討購買動機主要理論(第四章)、實地訪問調查五大都市購買電視機動機資料分析(第五章至第十章)、預測台灣電視機事業未來發展趨勢(第八章)、結論及建議(第九 章)。 茲簡要說明本文結論如下: 一、台灣五大都而購買電視機動機之特徵 購買電視機目的,以家庭娛樂原因居多。選購電視機品牌標準,以重視品質優良者最多。購買電視機原因,以受親朋推介原因為最大。不買電視機理由以價格太貴,買不起為主。購買價格,以8,000到8,999元佔最多。付款方式仍然以現金付款為主。市場佔有率較大者品牌,以常見廣告之電視機,如大同牌、聲寶牌、國際牌、哥林牌、三洋牌、東芝牌及將軍牌等為多。大部份現有電視機家庭對其現用之電視機表示滿意意見,有利於今後電視機推廣工作。 有電視機家庭及想買電視機家庭戶長之職業階層及教育程度較高而家庭所得及電氣化程度亦高;但不想買電視機家庭,則反之。 二、台灣電視機事業未來發展趨勢 在生產方面,電視機成為台灣電子工業主要產品項目,並間接推動電子工業發展。電視機生產技術趨向積體電路(I.C.)方面發展。主要電視機零組件將在台投資設廠,減低生產成本,加強對外競爭地位。 市場方面:電視機外銷市場仍然以美國為主要市場並逐漸替代日本電視機在美國輸入市場地位。國內電視機因主要零件開始自製,並採新技術大最生產電視機結果,可望降低成本及售價,刺微低所得家庭購買,加速提高電視機普及率。 消費者方面:由於消費者自覺性及商品知識提高結果,趨向購買袖珍型而較廉電視機,同時因彩色電視機出現,具有兩台電視機家庭增多,消費者利益及電視機安全問題,漸受重視。 三、發展台灣電視機事業要務 目前台灣電視機事業應解決要務甚多,主要為:研究發展問題、技術人材培養及工人訓練問題、零件自製問題、提高電視節目水準及內容問題、消費者利益及電視機公害問題,開拓美國以外電視機外銷市場問題。 本文完成耗時甚久,承蒙許士軍副教授指導詢問表、抽樣方法設計、實地訪問調查及搜集資料之整理分析,後因許副教授出國深造,由許文富教授繼續細心指導,得以完成,特此申謝。筆者才疏學淺,錯漏之處勢所難免,如蒙指正,則不勝感激。
345

台北市毛豬與豬肉價格形成之研究

陳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46

選舉制度變革的影響因素--以日本、台灣為例

吳振嘉, Wu, Jack Chen-Chi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希望填補以往選舉制度研究文獻不對稱的情況。對選舉制度如何被選擇的上游研究給予適當重視,嘗試建構關於選舉制度改革的解釋架構,並以比較研究的觀點,分析日本與台灣選舉制度改革問題。 本文的核心觀點是選舉制度的形成與變遷不是獨立存在,而是受到政治系統中早已經形成的制度限制及分岐情況所影響。九○年代選舉制度變革所呈現的兩點特徵:政黨體系優先於選舉制度、選制變遷乃是在各種已存選舉制度中作選擇。選舉制度的類型依其效果可以排列在一條光譜線上,兩端分別為重視穩定性及重視比例性,選擇則是光譜上的位移。政黨體系、選舉制度、以及社會議題分歧長期的不協調將會產生改革趨力,如果再與政治系統的效能低落連上關係,社會結構就具有啟動改革的可能性。當改革議題進入議程,行動者的偏好就受到結構性因素及理性因素的影響,最後在兩組因素交互作用下,決定制度在光譜上的落點。 就日本與台灣的比較而言,兩者的主要政黨對於選制改革的態度,基本上沿著席次增減的利益考量與相對實力認知及結盟可能性而定調或轉變。民主體系下,政黨基於理性而對於選制改革的偏好與表現出來的行為,其實有一定的脈絡可尋,但各國的結構性因素的差異卻可能間接地影響選擇結果。 以日本為例,1993年大選後,政黨重組及取得政府的執政權力做為重要的目標,改變了各黨對選制改革的偏好,進而促成改革談判的空間。新議題的進入使得政黨偏好短期改變並改變談判空間,在改變規則限制不大下逕行政治交易而通過改革方案。其新制度的落點則是朝野政黨折衝修正的結果。 使用同樣的解釋架構來看台灣的選制改革問題。結構因素使改革的提案範圍為各種不同組合的「混合制」,但高門檻的改變規則成為重要的阻礙。政黨體系日漸地分化,與改革成功必須組成3/4絕對多數的方向有基本地衝突,形成改革的困境。就行動者考量而言,國、民兩黨皆各有堅持,並互相握有否決權,使1997年的修憲擱置選制改革。2000年及2001年的大選雖然因政黨版圖改變,而改變政黨對選制改革的立場,但由於改變的高門檻,終將使得這一波改革前景堪慮。 相較於日本在九○年代發生數次重大的政治弊案,造成選民對政治系統失靈的認知,並以選票支持倡言改革的候選人,使改革問題與取得執政權產生關聯性。台灣彷彿尚缺乏一項重要的觸媒,使改革問題真正進入議程,民眾雖對於立法委員的表現普遍不滿,卻仍未與政治系統的失靈產生關係。 如果選舉制度改革是台灣政治改革的必經途徑之一,那麼,依本文的解釋架構來推測,今後有利的發展方式可以有幾個。首先是修正改變規則的高門檻或是引入公投機制,其次是期待政黨結構的改變,最後,一個具有觸媒效果的關鍵事件可能會戲劇化地加速改革的完成。
347

進口替代時期台灣的棉紡織政策(1949-1958)

許惠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根據1950年代的紡織政策,從美援的運用、全面管制、放寬管制、再度管制、推廣外銷等這些過程中,似乎可發現政府政策配合現實情況發展紡織業,而不具整體計畫性。 也就是說,政府因為美援解決台灣紡織原料的問題而確定對紡織業的扶植;而為了解決紡織業的資金與原料問題,採取代紡代織的管制方式,但卻造成價格上的無法控制,於是政府再進一步介入銷售管制;儘管加入層層的管制,但卻沒有真的解決紡織業的價格問題。甚至到了1953年政府判斷台灣紡織品已有基本的自足能力,因而逐步放寬管制,但卻無法解決放寬後的產銷問題,因而開始規劃外銷政策,但事實上台灣紡織品在當時尚不具競爭性,僅能仰賴政府的補助才能勉強外銷。爾後,更因為棉紗價格的不穩定問題,在1955年再度的採取配紗的方式,不過政府再度的配紗政策也並未使棉紗分配產生均衡,反到因為標準過高、產量大增,而導致滯銷的下場。 根據這樣的回顧,1950年代政府紡織政策的許多偶然性,表現出政府因應現實需要採取紡織相關政策,也就是說政府對於紡織政策一開始並非具有整套的計畫;也令人反思過去一直以來官方對於台灣經濟的描述。 一直以來,對於台灣紡織業的描述,著重於從進口替代到出口擴張到創滙的歷程中財經官僚的先見政策,因其採取整套計畫才使得紡織業得以成功。但是從事實上的觀察,除了從進口替代到出口擴張到創匯的歷程,這樣的敘述方式是因為後設的見解所加諸的之外,政府對於紡織政策一開始並非具有整套的計畫而僅是對現實狀況的回應。反就1950年代紡織政策的發展歷程,許多的偶然性與不成功的試驗,明顯的透露出對財經官僚神話的質疑。
348

政黨、派系與選舉關係之研究:台中市市長、市議員及立委選舉之分析(2001-2002年)

林政緯, Lin ,Zheng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政治發展歷程中,地方派系長期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因此派系政治成為學者所關注的焦點。在探究影響選舉結果的實証研究中,「政黨」與「派系」兩項變數是經常被提出討論。的確,在台灣地區的民主化過程下,諸多選舉結果是深受這兩個變數所影響,然而都市化的進展程度是否會干擾「政黨」與「派系」對選情的變化,是值得觀察研究的問題。由於台灣各縣市均有各自的特性,地方政治的研究乃因縣市區域的不同而有異動,無法以同一標準看待全部區域,所以相關研究宜採用以縣市為單位,進行個案研究。 本論文是以台灣中部地區都市化最深的台中市為個案研究,企圖探究在2000年政黨輪替前後,政黨與派系兩項變數對選舉投票率之間的因果關係,並藉此對台中市支持國民黨的張、賴兩派與擁護民進黨的何派作一系統性論述,使地方政治研究更臻完整。另外,從派系的發展歷程中觀察,主要的支持來源在都市人口擴張與政治民主提昇下,已由初級關係為主的社會人際網絡,改成以經濟利益來維持對內團結與對外擴張的都會型派系結構。 根據文獻分析與訪談結果發現,台中市地方派系對選舉的影響力,已隨著民主化與都市化的浪潮而逐步下滑;尤其經濟衰退更是致命之擊,派系對選舉影響的比重,已從昔日的多數決定性轉變成為少數關鍵性。 經過實証結果的分析,本研究亦發現台中市不論在政黨輪替前後,基層選舉候選人得票率與政黨和派系的關係,呈現正向相關,換言之,候選人具有派系色彩或政黨背景者,得票率越高;另外,根據比較所得,政黨對候選人之得票率的影響程度皆大於派系的影響程度;但是政黨與派系對候選人得票率之影響力,有逐漸式微的趨勢。 台灣地方政治的研究,將可援用本個案分析架構,藉由模型假設的套用,累積並修正可應用的事實發現與研究假設,如此更將建構台灣地區之政黨、派系與選舉三者互動影響的實証理論。 【關鍵詞】:台中市、政黨、地方派系、選舉
349

日本之台灣政策(1945-1972)

園田智子, Sonoda Tomok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本雖在1952年與中華民國政府建交,但是,日本外務省在2002年12月24日公佈1950、60年代為主的外交檔案顯示,日本與中華民國維持良好的邦交關係的同時,已在「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外交路線摸索。實際上日本在1972年與中共關係正常化,並與中華民國斷交。但是日本在冷戰結束後的現在也沒有改變他「兩個中國」的構想。90年代以後隨著中共的經濟力的提升,中共在東亞的崛起,引起了美、日及亞太周邊國家的戒心。為防止中共向西太平洋擴張的意圖,藉日美新安保宣言架構,承諾對台灣的安全。同時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台灣具有高度的戰略價值,如果台灣被中共所併吞,會變成對日本更直接的威脅。因此,日本雖然已在1972年與中共建交,但是還是沒有跟台灣完全斷絕政經上的關係。在中國政策上繼續進行模糊化的「兩個中國」政策,此成為其對「台灣政策」的重點。 本論文主要使用外務省所公開的有關日華關係的機密檔案,首先從戰後日本各內閣時期的政策中,探討日本之台灣政策的發展。第二是探討日本的台灣政策中「兩個中國」政策之形成背景及原因。第三個研究目的就是分析日本「兩個中國」政策失敗之原因。第四是從各時期之「兩個中國」政策的轉變與發展,探討其是否有一貫性。 根據分析結果,日本之「台灣政策」具有其不斷嘗試與一致性之方向,即在不斷摸索「兩個中國」構想的同時,在經濟方面的日漸需求下,亦不放棄與中共進一步交往的機會,以致於從「政經分離」以及「累積」的想法中,試圖接近與中共的關係。另一方面,不斷嘗試對台之「兩個中國」構想,卻始終受到來自於美國、中共與台灣的反對。
350

線上遊戲產品特性與創新組織平台之研究--以台灣自製遊戲廠商為例

許銘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0年之後,全球各地受到網際網路泡沫化的影響,帶給網路生態莫大的衝擊,當其他網路公司還汲汲營營的苦惱如何賺錢的同時,線上遊戲的廠商卻異軍突起,開拓了網路世界的巨大商機而成為業界的當紅炸子雞,讓社會更重視這塊領域。也因此近年來研究遊戲領域的論文開始激增。 然而大部分研究者研究的領域都在於產品行銷面以及產業發展面,論及對於遊戲最重要的議題--創新之文獻很少,因此本研究決定以此塊領域做為研究之基本方向。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針對台灣自製遊戲公司,探討線上遊戲與單機遊戲在產品特性與創新組織平台上的差異,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遊戲網路化對產品特性之影響 1.遊戲網路化會導致遊戲之產品生命週期變長並導致遊戲之產品生命週期類型改變 2.遊戲網路化會導致遊戲之【遊戲內容設計】概念及【遊戲程式設計】重點有所轉變 二、遊戲網路化對創新組織平台之影響 1.線上遊戲與單機遊戲之專案組織結構沒有明顯差異,而遊戲開發之專案團隊傾向於以【重型團隊】、【自主型團隊】或【固定式團隊混合矩陣式運作】。 2.線上遊戲專案團隊若採取重型團隊運作將在遊戲營運時期時採用不同的任務編組:部分專案傾向將核心成員留下繼續後續遊戲版本的研發,另一部份之專案運作則傾向將遊戲分為遊戲製作團隊與維護團隊來維持遊戲的營運。 3.遊戲網路化不影響專案團隊內部之概念溝通與問題解決方式:無論是線上遊戲或單機遊戲之專案團隊皆傾向以『會議』以及『原型試製』的方式。 4線上遊戲之專案團隊與其他部門間之跨部門連結與移轉較單機遊戲之專案團隊強。 5.線上遊戲之專案團隊採取較多元且即時的機制與顧客/市場端連結。 三、其他研究發現 1.線上遊戲專案案傾向設置新的組織角色—GM,作為研發端與顧客端之橋樑。 2.線上遊戲專案傾向於激勵顧客,以提高顧客參與共同開發之程度。 3.線上遊戲專案之成員傾向於參與自己研發之遊戲以利於後續版本遊戲之研發。

Page generated in 0.047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