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18
  • 213
  • 38
  • 10
  • 5
  • 1
  • 1
  • Tagged with
  • 268
  • 268
  • 98
  • 55
  • 51
  • 49
  • 49
  • 48
  • 47
  • 46
  • 43
  • 39
  • 37
  • 34
  • 3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61

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栽培與花生油產銷 / Taiwanese peanut cultivation and peanut oil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林哲安, Lin,Che 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栽培與花生油產銷情形為論述核心,希望藉由該產業的探討,試圖挖掘以往臺灣產業史研究較少觸及的榨油產業史。首先探討清代臺灣花生油生產體系的建立以及其與漢人經濟活動間之關係。研究顯示花生油從18世紀中葉以降,便成為臺灣除米、糖、藍靛等產業外之出口大宗,但開港通商後因煤油、鴉片大量輸入,促使花生油市場呈現萎縮、以及島內需求量成長的情形。另外,比較臺灣與中國大陸間日常生活用油的原料來源後,可發現臺灣可能為清帝國治理下,最早多元、普遍運用花生油的區域。 日治時期以後,花生雖不若米、糖等物產受到官方重視,但有見於花生為臺灣人普遍消費的嗜好食物、製油原料,加以煙草專賣治的施行、以及19世紀末歐美科學家發現花生油的多樣化用途。官方也嘗試提昇臺灣花生整體產量、榨油效率。以中央農業機關為主、地方農業試驗場為輔的官方部門,仍啟動相關調查事業與增產計畫。當中包括品種、耕種技術的改良方部分。雖使得臺灣花生於產質方面出現增長,但如觀察明治末期至大正初年花生、甘蔗爭地的情形,可發現花生得以持續增產,並非官方單向之功勞,農民自主性選擇亦為重要因素。整體而言,日治時期臺灣花生增產計畫的實行,官方於調查事業的成就,遠勝於改良計劃的結果。 榨油技術亦同,礙於花生原料供應、榨油時節限制等因素,加以新舊榨油設備於整體產能上並無甚大差異,造成新式榨油設備未能普及、也連帶影響大型製油株式會社的生存空間。該現像或可視為傳統榨油業者理性、審慎選擇下之結果。1930年代,挾帶龐大資本、官方軍需用油增產政策背書下的日本財閥投入臺灣榨油事業後,始出現穩定的大型製油株式會社。戰後初期的研究,多將日治時期臺灣榨油工業技術與規模未能突破的情形,歸結於「農業臺灣、工業日本」這樣區域分工政策的論點,便值得再行商榷。更進一步的說,日治時期臺灣的工業技術與經營形態的未見顯著發展的原因,是否應完全置於官方政策主導這樣的脈絡下來探討?透過臺灣花生製油設備以及經營情形的探討後,這樣的觀察脈絡或許亦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最後,藉由觀察日治時期臺灣新式榨油設備未能發展的原因,可以清楚發現:新式榨油設備能否普遍運用,有著甚為複雜的因素,日治時期的臺灣,便受制於自然(花生供應受自然災害影響與榨油時節須配合花生採收)、商貿(花生移出日本與輸出國外)、官方產業政策(甘蔗栽種面積增大影響到花生栽種面積)、技術與經營成本(新式榨油設備不若舊式榨油設備來的絕對優越,但所需資本與維護成本較高)以及舊有習慣(臺灣多將花生連殼榨製)等層面的影響。 花生油的銷售情形,大抵仍延續清代以來的買賣、流通概況。不過,因日治時期後臺北煙草製造之需求,亦促使花生油於跨區域的流通時,皆集中於臺北的現象。煙草製造所需花生油之多寡,更直接影響到臺北、宜蘭等地油價的行情。這樣的情形至1930年代末進入戰爭時期後產生結構性之轉變。煙草製造之需求,也促使臺灣成為當時世界花生油運用模式下較為特殊的一員,更未被完全納入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花生油市場體系之中;有別於清代,日治時期官方亦因製造煙草之故,故開始介入花生油的買賣機制中,更將日資納入競爭行列。但無論官方以及日資,在整個花生油買賣的過程中,並未占有太大之優勢;反之,在歷次互動中呈現逐年衰退的現象。可以說,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油的生產與運銷體系,仍延續清代之情形,主導權掌握於臺灣人手上;殖民者以及日人資本多處於一被動角色。
62

泛公股銀行經營績效之研究 / The study on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state-owned banks in Taiwan

賴秋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股銀行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長期穩定貨幣市場的作用。近十多年來面臨民營銀行強大的競爭,穩定金融市場已非公股銀行所擔負的唯一重任,公股銀行必須與其他銀行一同競爭,其經營績效如何備受關注。 本研究除了探討民營化意義及政府推動民營化的目的外,另以我國已民營化之六家銀行(第一商業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兆豐商業銀行)及二家純公股銀行(臺灣銀行及臺灣土地銀行)作為研究對象,介紹其演變及發展,並對其經營績效進行分析,以比較各家銀行民營化前、後經營績效之差異,結果發現對已民營化之公股銀行而言,民營化前、後對其獲利能力並無明顯之影響,且純公股銀行無論是其資本適足率、獲利能力、或資產品質等,亦不亞於已民營化之公股銀行。 在國內金融環境上面對的多項問題下,純公股銀行的存在能作為政府穩定金融、政策配合的施政工具,提供人民及企業所需要金融信心,故純公股銀行確實有其存在價值,而以各項指標衡量其表現,也並不遜色於已民營化之泛公股銀行。 對於泛公股銀行的長遠發展,應在創新高收益產品內容上,建立獨特性,以提升競爭力、重視銀行業利差過低的整體金融環境問題,以防止銀行業惡性競爭、加強金融人才的培訓,發揮全員行銷之綜效、整合現有公股銀行,成立公營之國家金控,並提升金融業的公司治理,及加強泛公股銀行的再改造,以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
63

健康人生生技事業營運企劃書 / Healthy Life Inc. Business Plan

陳怡如, Chen, Sabin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e vitamin supplement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grow by 4% a year through 2015 according to the 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 (NBJ), with the vitamins and sports segments expected to grow even quicker. Healthy Life Inc. is an e-commerce nutrition supplemental company designed to become the market leader in Web based sales of naturopathic and homeopathic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The company is located in Taipei, Taiwan. Although many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recently failed, the Internet is still poised to support e-commerce retailers. Most of the dot-coms failed because of too easy access to capital and unproven business models with no true revenue streams. Healthy Life Inc. will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with an easy-to-use website and an efficient distribution system.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Healthy Life Inc. intends to create to create an icon e-commerce brand through laser-focused marketing and will grow to $319,000 in revenue.
64

事業單位勞動條件責任落實機制之探討 /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in Business Entity to Implement Labor Conditions Responsibility

陳宣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產業情勢的變遷、勞動力市場結構的劇烈變動、工作型態的多樣化,使得企業經營環境越來越嚴峻。而人民教育、生活水準的提升、社會觀念的轉變,讓企業經營者必須面對許多過去不曾有過的挑戰。近來傳統資本主義制度正面臨嚴苛的考驗,企業存在於社會上的正當性地位開始受到質疑,企業的成就被認為是以損害社會、環境等大眾利益所換來的,因此被要求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其中勞工權益的保障被視為事業單位落實社會責任的要務之一,落實勞動條件責任更成為事業單位務須重視、無法推拖的一項責任。 為回應此種轉變與挑戰、挽回大幅下跌的企業品牌價值與形象,部分事業單位開始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重新思考、規劃內部的勞動條件相關政策,但卻不知道該從何處開始著手。因此本文以此為出發點,討論我國、中國以及日本之事業單位勞動條件責任落實機制。以較為系統性的方式認識並了解相關機制之運作,並探討運用這些機制來促進事業單位落實勞動條件責任之可能性以及潛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事業單位有效管理勞動條件相關事務,減少因未能妥善管理相關問題所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與經營風險。 研究發現,本文所選定之勞工參與、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準則以及自主管理制度等三大機制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促進事業單位落實勞動條件責任之效果。我國雖也有相關制度,但由於國人的認識不足再加上制度本身的缺陷,事業單位一般多未能善用此三大機制來管理內部勞動條件事務。因此本研究建議應嘗試於事業單位內建構一個「勞動條件管理系統」,妥善運用P-D-C-A與風險管理的理念,並結合前述三大機制管理事業單位內部的勞動條件事務,達到促進事業單位落實勞動條件責任之目的。同時為了增進前述三大機制在台灣之發展,相關法令及制度本身亦應依事業單位規模大小等不同變項適當地予以調整。
65

在宅機能訓練事業における評価表の妥当性と訓練効果判定

渡邊, 利恵, 中西, 啓介, 鈴木, 重行, 柴田, 澄江, 清水, 英樹, 橋本, 淳, 内堀, 充敏 20 April 1997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66

新事業投資策略之研究—以科技集團為例 / New Business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a High-Tech Business Group

陳承賢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企業成長可能基於外部的機會或內部的資源能耐,需要有適當的配合條件才能成功。集團企業基於共通的能耐資源與經營邏輯,動態回應外部機會,若無法回應,需尋求外部資源或建構新的能耐,以延伸企業核心能耐來制定成長及新事業的投資策略,讓企業建立起持續成長的動力。企業藉由轉投資成立子公司帶來本業或新事業的發展機會,本研究以持有控制權的子公司為研究範疇,包含產銷型態之新事業、策略性投資的新事業及以財務獲利為目的的新事業,但排除控股型態的新事業。 另外,隨著公司股票上市,資本市場對企業有高成長動能的期望,因此,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新事業投資策略。本研究以國內製造業前一百大的技嘉科技企業集團為個案探討,針對其過去二十餘年的新事業發展歷程,進行深度的個案分析,期能對影響新事業投資策略的決策原因提出適當的解析與建議。 本研究發現,投資方向受到本業未來的成長空間、過去的經驗、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科技產業以本業相關的投資為主,國際化多數的原因為尋找新市場及服務當地客戶,強調內部資源能耐的運用與建立,若結合原有的顧客關係,可降低新事業設立的風險。設立新事業有助於蒐集更多新產品與相關產業的機會、取得外部的資源能耐、強化與上下游的關係及呼應競爭對手的策略等。 本研究根據命題歸納,建議企業勿過度重視策略性價值而忽略對新事業獲利的要求,做好內部資源規劃,提早投入新領域研發的工作,自行培養人才,以利加速多角化進入新產品市場。強化對新科技能力的培養與通路及品牌的經營,改變產品服務的實用性、價值,貼近實際的社會與經濟需求。
67

明代中晚期乞丐研究 / Urban wanderers: beggars of jiangnan in Ming China

陳哲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寫這本論文的原因是我想說一個關於貧窮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於我們而言也許是無聲的、是可憐的、是神祕的,甚至得像許多的故事開頭一樣:從「好久好久以前…….」說起。這個故事就是關於乞丐的故事。雖然根據許多關於乞丐的二手研究顯示,這個故事在中國存在已久,但轉折發生在宋元明是無庸置疑的。 於是,就讓我們從故事最精采的轉折說起吧!這是一群生活於社會底層人物的故事,在這個敘述中仍存在著兩個疑點:第一個疑點是「底層」;第二個疑點是「哪些人」。先讓我們回答第二個問題,在史書的呈現上,乞丐有著多重角色的轉變(參見附圖),最常被呈現為「流民」,力量稍微大一點的被稱為「無賴」,在城市中則最常被指涉為「城市貧民」。這些指涉和乞丐皆有所交集,而本論文所探究的對象除了既定看法中的乞丐外,也包含了流丐、丐首以及無業游民,因為這些角色和乞丐是最為接近且時常轉換。就像中正大學教授楊宇勛在研究宋代乞丐時,將乞丐定義為「乞討於眾而賴以維生的人。」 至於第一個問題「底層」,究竟是法律層面、經濟層面還是社會層面呢?根據筆者在第一章的考察,乞丐在法律層面上的位置是曖昧且模糊的。經君健先生研究清代的賤民階級時,將乞丐放置於「良民」的位置,很明顯是因為在法律規定的賤民範疇中沒有乞丐的原因。但是在社會上,乞丐從送代以來便為人民所輕視,例如宋代的《袁采世範》在寫給子孫的家訓中就認為子孫如果淪為乞丐、盜賊是件該處死的事情。而明人陳汝錡所寫的《甘露園短書》也認為乞丐是世人輕賤的對象之一。但宋代以前,根據曲彥彬教授的研究,並無這些既定的觀點。其中很可能的原因誠如夫馬進與梁其姿教授的研究所言:宋代是乞丐滋生的時期。 那麼,這群底層人物的故事在明代發生了什麼樣的轉折呢?我在做研究時採取了三種方向與兩種立場的轉換來分析。三種方向分別是:官方政策(國家)、救濟事業(文人)、民間觀感(百姓心態);兩種立場的轉換是說:從上述三者的論述與政策,轉向對於乞丐的影響。 一、 國家(法律、鄉飲酒、救濟) 先前已經提過,明代在法律中並未詳明乞丐的身分,但在社會上,作為身分確定儀式「鄉飲酒禮」上,明文規定乞丐不准參與,這樣或許還不足以說明乞丐在社會上的位置。隨著時間的發展,邱仲麟對於鄉飲酒禮的考察便指出,明末已有許多乞丐藉由買官而參與這權力爭奪的儀式,當時的文人有些甚至選擇拒絕參加此一活動,並且認為乞丐因財富而擠身官場乃「賤極矣」。雖然並非所有的乞丐都依靠財富而翻身,更多的情形是極為貧苦等待救助。中國官方自唐代以後便有卑田院的設置,宋代設於城市,明初設於鄉間,隨後由於流民群聚於城市轉設於城中。若由救濟的對象看來,宋代從原本的鰥寡孤獨擴及流民乞丐,明代承其精神,但卻將這些人口抽離原本的戶籍,另入別冊。明中葉後,養濟院由於種種因素而敗壞,使得大量的流民於城市中乞討,於是官方一方面實施城市的保甲以維護治安,另一方面又採取「火房」與「粥場」的措施,作為臨時的救濟。 二、 民間善會 養濟院逐漸敗壞以後,作為官方養濟院的補充,明末的文人善會成為當時最大的特色,無疑是成功的,但在實際施行上卻造成了許多影響。善會救濟有其一定的標準:沒有德性者不救助、會員制、以會員推薦來確定被救濟人的德行。至此,我們幾乎可以想像明末城市乞丐的增生背景:某地發生了災荒,許多流民舉家遷移,路途中可能和家人分散了,也可能有人死亡。來到城市後,有人擔保的進入同善會接受救助,無人擔保的則進入了養濟院。這時家鄉可能已經無法回去,於是他們自願留在城市裡尋找新的機會,但他們在養濟院可能得不到完善的幫助,他們只得流落街頭乞討,偶爾拿個碗(碗還得自備)去粥場接受施粥,晚上時火房便成為他們彼此睡覺的所在,交換乞討的資訊,也順便分擔無法回家的鄉愁。他們有著共同的生活目標:活下去,也就成為他們團結起來的可能原因。 三、 百姓心態 百姓對於乞丐的心態和乞丐本身的組織化息息相關,我在此企圖回答丐首產生於何時以及如何產生的問題。對於此一議題二手研究呈現兩種極端的面向:時間上面有南宋與清朝的說法,產生過程有養濟院的會頭與無賴的化身。但根據前兩章對於明末社會的分析,我認為應是明末,因為火房與粥場為乞丐提供了現實群聚的基礎,再加上無賴文化的滲透(丐首的形象和無賴的形象接近),於是組織化的過程應該是發生在明末時期。直到清代,國家賦予乞丐乞討的合法權力,並且將丐首以保甲的制度與精神收編於地方的體系,乞丐的社會位置才有定著的傾向,且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 四、 結論 最後,我在結論部份採取旁觀者的立場,以權力關係網絡來看待乞丐身處於社會上所面臨的種種權力關係,由於乞丐本身的弱勢,在這些權力網絡中往往處在被動的角色,至於他們自己的心聲只能從其乞討所唱的歌以及行動來窺探。從明末回歸良民的渴望到清末無賴化的囂張行徑,在故事主軸的發展下,我也企圖回答旁支的問題,也就是對於乞丐既定觀感的形成,不但和乞丐的組織化與合法化直接相關,也和清朝末年中西文化接觸的背景有關。以徐珂為例,他自己對於乞丐的觀感經歷了四次的改變,而他的女兒甚至直接認為乞丐是中國的毒瘤,象徵著中國的落後。至於乞丐文化的滋生,我認為若沒有組織化的過程,其生活方式不會變成乞丐群體共享的文化,因此,王振忠教授以及盧漢超教授所研究的乞丐文化也才有了意義。 五、 或許,故事還沒有說完…… 也許關於明代乞丐的故事還沒有說完,由於本論文的設計以及採取的立場是過去二手研究的突破,但相對而言也是局限,使我忽略了許多明末乞丐的其他面向。例如:乞丐與其他底層社會成員的人際關係(蔡惠琴研究明清無賴就是採取這種的研究取徑)。乞丐與城市民變甚至明末社會動亂之間的聯繫。有清一代乞丐被國家收編後與民間的觀感只用了徐珂與其他乞丐史的研究顯然是不足之處,仍有待深入探究。史料的搜集與分析也侷限在自己的研究角度中而顯得挑食。總之,本研究在我所蒐集的史料與立場上所勾勒出來的乞丐史的轉折,有些想像的成分在其中,若有過度詮釋、視野不足與分析不夠力之處,還希望各位老師能不吝指正。
68

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過程之檔案管理研究:以台鹽公司、台電公司、台灣菸酒公司、中船公司為例

陳珈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營事業在台灣具有悠久的歷史,對台灣的經濟及民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這些國營事業所產生的檔案,則與台灣的國計民生有關,包括經濟、科技研發等,具有相當珍貴的價值。近年來,公營事業民營化成為時代的潮流,許多公營事業皆已列入民營化時程,檔案法施行細則第十四條中規定:「公營事業機構移轉民營者,其永久保存之檔案應移轉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定期保存之檔案應報請該機構主管機關處理。」但由於檔案管理局成立時間尚短,我國檔案管理事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在國營事業民營化過程的檔案管理及相關的移轉問題方面,便產生相當多的問題。本研究旨在以檔案法施行後列入民營化時程之國營事業為研究對象,針對各國營事業之檔案管理、民營化過程中檔案之移轉問題、檔案管理局公營事業訪查計畫對各公營事業訪查及徵集的現況進行深入探討,藉以瞭解各公營事業在民營化過程中所會產生之檔案徵集移轉之問題,供其他即將民營化之國營事業作將來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個案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實際進行研究,首先針對檔案法施行後列入民營化時程之國營事業作實地調查,包括台鹽、台電、中船及台灣菸酒公司,以瞭解關於國營事業檔案之管理模式、民營化後組織之變革;另一方面以深度訪談法瞭解民營化過程中檔案徵集及移轉之流程及產生之問題,以及檔案管理局國營事業訪查計畫對各國營事業訪查徵集之現況,以收集各國營事業在民營化過程中對於檔案管理、徵集及移轉等各方面之問題。   研究結果針對國營事業民營化過程中之檔案相關問題有下列幾點發現:一、我國公營事業檔案之專利權問題為各公營事業單位都會碰到的問題;二、公營事業在回溯建檔方面產生許多問題;三、機關如欲成立檔案館,目前並無訂定相關辦法;四、各機關之檔案管理作業與檔案管理局之標準有很大的差異;五、公營事業訪查計畫之流程過於短促,時間亦顯不足;六、早期公營事業之歸檔作業無強制規定,致常有流失之情形;七、早期各公營事業之組織如有裁併,則裁併後承接檔案之公營事業單位多有無力管理之情形;八、公營事業訪查計畫所選擇之檔案為永久保存之檔案,但未入選之檔案未有妥善處理之辦法;九、各機關檔案保存年限歷年多有變化,增加檔案審選之困難。   根據以上問題,研究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儘速針對公營事業中有專利權及所有權問題之檔案訂定相關辦法;二、優先審核列入民營化時程之公營事業單位;三、儘速成立國家檔案館或國家檔案庫房;四、妥善應用未被審選之公營事業檔案;五、公營事業應建立檔案數位化管理。 /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a long history in Taiwan,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of Taiwan. The archives of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Taiwan, including the econom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tc. These archives have quite precious values. In recent years, the privatization of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becomes a trend. A lot of 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already listed the schedule of privatization. Nevertheless, it is just a short period of time since the archival administration bureau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archival administr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just begun. There are quite a few problems in the archiv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ivatization and relevant transfer questions.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listed in the schedule of privatiz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s of archives. This study also discusses the archival administration of each government business, the transfer questions of the archives in privatiz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how the file administration bureau investigates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is way, we may understand the transfer questions that may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privatization with reference to other national corporations that will do the privatization in the future.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case analysis and the deep interview to carry on research. Firstly, we investigate practically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listed in the schedule of privatiza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s of archives. These businesses include Taiyan Company, Tai Power Company,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and Taiwan Tobacco and Liquor Corp. In this way, we could understand the management about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organization after privat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by the deep interview, we could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and problems of the archival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in the process of privatization. We also try to understand the transfer questions that may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privatization to colle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how the file administration bureau investigates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following are some points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 targeted at the relevant problems concerning archive administ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ivatization of national corporation: 1. The issue of the archive patent rights is faced by all branches of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2.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still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in track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archives. 3. There are no laws to abide by for the bureaus to establish archive office 4. There is a wide gap in the archive administration between each branch and the National Archives 5. The plan of investigating 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too short in the process, and the lasting time is too short, too. 6. The loosen regulations of the archive administration of the earlier decades have caused the loss of some archives 7. If there is reduc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f a 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organization that takes up the archives mostly has few abilities to manage them after reduction. 8. The archives chosen by the investigation plan of 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forever-preserving ones, but the unselected ones are not properly managed yet. 9. The fixed number of years of the archives of each organization is mostly changing, and this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to select the archiv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questions,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Make relevant contracts about the archives that are problematic in right of monopoly or in right of ownership as soon as possible. 2. Examine in prior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 organizations that are listed in the schedule of privatization. 3. Establish the national archival office or the national archival vault as soon as possible. 4. Apply properly the unselected archives of the national corporations. 5. As a national corporations, set up the digitization management of the archives.
69

台商海外投資事業之控制機制-員工合資模式之探討

邱試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與國之間的有形疆界逐漸淡化,全球的經濟版圖正在持續重整,海外投資方興未艾。其中,中國大陸因需求暢旺以及豐沛資源的推波助瀾,致全球各大企業爭相趕赴投資設廠,然投資所存在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卻可能損及其賴以為生的資源稟賦,故各企業往往希冀在能滿足己身目的的情況下,尋求安身立命之法。而大型企業因本身資源雄厚,具有承受較強外在衝擊的能耐,中小企業的經營籌碼顯然不若大型企業,但亦能充分運用優勢為產業創造價值,其中,以合資方式進行資源擴充和風險分散,是現今中小企業在競爭劇烈的環境下因應挑戰的手法之一。   合資事業是由兩個以上個體或組織共同出資經營的事業體,由於其涉及多造間的參與及合作,故經常存在不同目標和期望的角力,並因而衍生出許多管理控制之課題。過去對合資事業以及管理控制機制的研究,以赴大陸投資之中小企業台商為主體進行深入探討者並不多見,由於中小企業扮演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推手,故以其為研究主軸甚具價值。   本研究發現,「投入項」的管理控制機制是個案公司於大陸經營合資事業時最重要的管理控制機制,其中又以股權結構、股權比例、經濟誘因、人員選派、人格特質為控制活動之重點。而個案公司之經營模式成功運作之前提,必須建立在股權結構設計、業務範疇掌握、以及管理能力執行上。   藉由個案公司完整而深入的探究與分析,在實務上,本研究針對當前投資大陸之中小企業台商所面臨之問題提出具體建議,並以合資經營為主體,說明其管理控制機制之運用。本研究有助於深化過去研究之觸角,為中小企業的管理控制提供更豐富的實務意涵。
70

「媒介增生」與市場新聞學 : 九十年代香港報紙圖象化現象之硏究 = "Media Rejuvenation" and the rise of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 towards graphicization in journalistic paradigm in Hong Kong in 1990s

駱柱君, 01 January 2002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03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