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十六世紀蒙古社會游牧佛教之研究 / Nomadic Buddhism in 16th Century Mongol Society宋炯瑞, Jon Ryan C. SORIAN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十六世紀後的蒙古文獻多半主張當時的蒙古社會很像蒙古帝國的元朝,但是這兩個時代的社會並不相同,十六世紀後,蒙古人改信佛教的過程跟他們歷史所描述的元朝有所出入。蒙元政教制度對於一般蒙古生活方式的影響並不如十六世紀之後的蒙古佛教。蒙古人在十六世紀的改信佛教活動,使得蒙古社會產生大規模的文化辯證。本文旨在探討蒙藏社會的多元文化變遷、分析蒙藏社會的宗教辯證,將佛教的宗教制度與蒙古社會的傳統信仰系統(即所謂薩滿教)做出比較。某些學者認為藏傳佛教跟薩滿教之間的關鍵連結即為密教,因此,本文也將分析格魯派佛教中最主要的密教系統,即所謂《密集》(藏:gsang-ba 'dus-pa)的文獻及儀式的發展。《密集》的系統跟薩滿教有許多類似的信仰、倫理、及實踐方式,但兩者之間的區別才是引發蒙、藏社會變遷的關鍵。本文將指出,就是因為《密集》被佛教制度同化、中央化、定居化了,因此才改變了蒙古人游牧的傳統習俗跟意識形態。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分析蒙、藏、漢文的歷史、佛經等文獻以及現代學術的相關理論。本研究將有助於蒙藏宗教歷史的討論以及民族之間的理解。
|
22 |
韓信崇拜的歷史源流與在台灣的發展─以台中寶林寺為例 / The history of Hen Sin worship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aiwan: taking the Taichung Bao Lin Temple as the example楊東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被譽為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歷史記載被呂后與蕭何用計所殺,一代功臣名將便如此畫下人生句點。然而,其豐功偉業以及果敢勇猛的形象皆烙印在人民的心中,因此除了劉邦為他埋首級處有祠廟外,韓信所到之處也都有所傳說,且為之立廟,例如:河北獲鹿縣的韓信祠。
韓信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個英勇的將軍形象,但跨過一個海峽後,卻被賦予不同的形象。在台灣,韓信的傳說與中國流傳的故事大相逕庭,傳說韓信死前將兵法化成象棋,而台灣則將這則傳說重新編纂,讓韓信除了發明象棋外,還發明了麻將、骰子等,並且將之奉為賭博神,使之成為民間所謂的偏財神。韓信從原本的鬼神變為萬人尊敬的武神,又從武神轉變成萬人膜拜的財神,這樣的變化因素到底為何?而韓信崇拜在台灣為何會產生如此重大的轉變?
除此之外,台中烏日的寶林寺更是將韓信的神明性質擴大變成萬能神,雖然此間寺廟是以觀音菩薩為主神,但信眾都將觀音菩薩與韓千歲齊名,祈求時更是將兩者稱號並列,其中的演變過程如何?而此是否可以看出台灣韓信崇拜發展的普遍脈絡?或者此僅為韓信崇拜發展中的特例?
台灣的宗教環境特殊,其宗教發展也與中國宗教有所異同。雖然台灣的宗教多為中國的原鄉型態,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台灣的民間信仰已漸漸在地化,可以看出許多與中國原鄉不一樣的宗教型態。而韓信崇拜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不僅在傳說上,在神明性質的塑造上以及儀式的展演上都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也可藉由此例,觀察台灣宗教發展的獨特性。 / Han Sin, was a person of talent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Han dynasty, but he was executed by Queen Lyu and Prime Minister Siao He. Although he was accused of an armed rebellion, he is still considered a sage by later generations after he died. To commemorating him, the state and nation founded memorial temples in several locations in China.
In the Chinese history, Han Sin was a renowned strategist and god of war, but he actually turned into the god of wealth in Taiwan. The Taiwanese changed the Chinese anecdote that Han Sin was the ancestor of Chinese chess and shaped him into the inventor of all gambles. Why was Han Sin changed from a ghost to the god of war, and then into the god of wealth? Furthermore, why would his character have developed such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aiwan?
Besides, Han Sin almost became to the multi-purpose god in the Taichung Bao Lin Temple. There are two primary gods, Avalokiteshvara and Han Cian Suei. However,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Avalokiteshvara and Han Cian Suei, and why does it have those developments in the Taichung Bao Lin Temple history? Is it possible to find the rule of Han Sin worship development? Is this a special example of Han Sin worship in Taiwan?
The environment of Taiwanese religion is unusual and differ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ligion. After several dozens year of development, the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has localized gradually and Han Sin worship is an obvious example. In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there is a notable difference not only in fable, but also in shaping the gods' character and in ritual. In this way we can observe the uniqueness of Taiwanese relig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an Sin worship.
|
23 |
北京龍泉寺: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漢傳佛教 / Beijing Longquan Monastery: Chinese Buddhism Encounters the Mobile Internet Era張月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通過對北京龍泉寺的個案研究,結合其他佛教團體的情況,分析中國佛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轉變和特點,討論此時國家政策、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文化發展等多方面的互動,探究中國佛教的適應性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本文希望:一、在時間縱向上,清楚地敘述北京龍泉寺在21世紀的發展歷程,將工程建設、僧團培養、居士發展、組織架構、學修內容、弘法模式、受眾群體等方面的變化分條縷析。二、綜合國家政策、科技發展、社會環境、經濟條件、人才資源、自身理念等方面,分析龍泉寺快速發展、技術跟進、受關注度不斷提升的原因,討論其獨特性和普遍性。三、從歷史學、社會學和宗教學理論出發,探究龍泉寺發展歷程對於佛教教理、教團建設、弘法活動等的影響,及對未來中國佛教和世界佛教可能帶來的改變。 /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how temples adapt to the modern society when the mobile Internet becomes prevalent in China. The case studies of Beijing Longquan Monastery, along with explorations of other modern Chinese Buddhist organizations will be carried out to answer this research question.
The research will cover the changes of work-division structure, Buddhism teaching and spreading activity, Sangha and volunteer recruit and training, new tool and technique application, and other changes. Subsequently, the research will discuss the Chinese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that surround the Buddhist temples and organizations, searching connections and reasons to these changes of Chinese temples when encounter the new era.
|
24 |
漢譯《雜阿含經》緣起說之研究—以心理實修為視角胡君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緣起說是佛教特有的思想之一,也是邁向解脫重要的法門之一,歷來各宗派無不致力於對緣起思想的再詮解。然而,緣起說並非獨立存在的學說,與緣起思想相關的重要概念至少有五陰、六入處、七善處、無常、非我等,而從緣起思想繼續發展出來的至少有四聖諦。本研究依循這樣的脈絡,以個人心理實修為視角,深入代表早期佛教的經典—漢譯《雜阿含經》,系統地梳理出緣起思想的當代詮解,特別是十二支緣起思想的詮解。
五陰,一向被認為是說明身與心的組成要素,並以此證成非我之說。但本研究發現從「刺激—波動」的歷程來理解五陰,會更貼近經文的原意,也更能呈現五陰活潑生動的內涵。感受,在一般認知的解脫修行之途彷彿無足輕重,卻與四聖諦並列為緣起法的相應之一,同時亦為五受陰的修行核心。
六入處,在佛學中出現的次數似乎比五陰更少,但對六入處的律儀修行卻足以用來判斷出家人是否值得被尊敬與供養。
無常,並不是對世間變化難測的感嘆詞,而是精進修為的開端。非我,透過明白「我」的概念如何成形、「我」的概念與五受陰的交互作用,方得以以清晰正確地把握非我觀修的重點。如實知,表現出佛教高度理性的態度,是貫穿七處善的核心概念。
透過深入此等重要相關概念,緣起思想全然積極主動的特質得以浮現,這樣的特質使得修行成為可能、涅槃成為可能,這與兩重三世觀的詮解呈現出極大的差異。
緣起思想的濃縮與超越是四聖諦,四聖諦是修行的具體內容,若以「苦」之外的內容為修行對境,四聖諦就成為簡易實用的修行參考架構。
本研究謹慎地架構出《雜阿含經》中與緣起思想高度相關的修行概念,並由淺而深、由狹而廣、由簡而繁地闡釋緣起法的多元面向,冀呈現出緣起法本自俱足豐富、活潑、實用的內涵。
|
25 |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僧侶「修行」研究-以西藏江達縣宗南寺為例董凱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佛教「修行」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語詞,但是對於「修行」的概念卻一直是莫衷一是。本論文從佛教史的發展過程簡略探討修行的概念,並由西藏宗南寺僧侶,以及宗南寺最重要的轉世仁波切-宗南嘉楚仁波切的思想和佛教事業來研究佛教修行的概念,並且比較台灣漢傳佛教主流「人間佛教」的思想,重新賦予現代佛教「修行」的意義。
本論文除了緒論以及結論外,一共有六個章節。分別是第一章佛教「修行」概念的產生與演變,筆者試圖以資料分析的方式,從佛教的小乘、大乘、金剛乘演變及發展過程中,探討佛教「修行」的定義與概念,並從其中找出共通的修行觀念。第二章宗南寺的自然與人文背景,則是筆者深入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在西藏偏僻山區,拜訪實修為主的宗南寺,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訪查當地的自然人文背景及教派淵源、主要祖師及相關的重要人物,作為研究對象的自然及文化背景交代。第三章宗南寺僧侶背景及學習內容,除了介紹宗南寺的僧侶背景外,並對噶瑪噶舉派重要的修行法門「那洛六法」、「大手印」以及宗南寺特有的「耳傳傳承」內容,還有一般出家與在家都非常方便修行的「尼聶」或「紐聶」的修行方法略作介紹,章節最後藉由對長期閉關行者堪千仁波切的訪談與對話,作修行概念與閉關方式之探討,希望能瞭解噶瑪噶舉傳承的傳統「修行」概念。
第四章宗南寺覺姆在亞青寺的學習,則研究宗南寺出家女眾到寧瑪派寺廟亞青寺學習的情形,並藉此探討修行者對不同教派的教法學習,是否產生干擾或矛盾的影響。第五章從寺(山庫寺)的僧侶學習與UTBF(宗南聯合佛教基金會)組織,則是針對宗南嘉楚仁波切-宗南寺最重要的轉世仁波切,目前的佛行事業與修行觀念運用的關係研究。第六章現代文明與古老閉關方式的探討,則針對宗南嘉楚仁波切在現代文明與古老閉關方式的統整融合過程中,對「修行」所做的詮釋,並且參照目前台灣最主要的四大佛教團體關於「人間佛教」的精神加以探討,從而藉此找出佛教適合現代人的修行方式。
本文希望藉此相關研究,定義佛教「修行」概念,並提供現代人適合自己「修行」的觀點。
|
26 |
維摩詰經研究王志楣, Wang, Zhi-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維摩詰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經典代表作,古往以來,喜愛該經者不乏其人,卻鮮有專著立言,除注疏外,研讀者僅能從斷簡殘篇的介紹性文章汲取其智慧,對於它在文、史哲方面的內涵及其價值,迄無立體性探討,基於此因,故彙集前人資糧,加以個人思索,盼能再次肯定維摩詰經確具「不可思議」的深義及貢獻。
二、研究內容
維摩詰經除序言及結論外,共分六章,六章重點放在:維摩詰經在印度的起源、維摩詰經的文學性及對中國文學界影響、維摩詰經哲學思想等三方向探討。
第一章、「大乘佛教之根源及分期概觀」:以導論方式介紹維摩詰經發祥地-印度-之原始、部派與大乘佛教的流變。
第二章、「維摩詰經在印度的起源」:分宏觀與微觀說明該經產生背景,并對著成年代、地點及維摩詰個人故事進行考證。
第三章、「維摩詰經在中國的發展」:敘述該經移植中國后之譯本、注疏及各朝代流傳的情形。
第四章、「維摩詰經的文學特質」:就該經本身文學特性分形式(結構、修辭)內容(小說戲劇)兩方面析論。
第五章、「維摩詰經與中國文學、藝術」:探討該經與歷代之文人思想作品關系及維摩變文、變相圖。
第六章、「維摩詰經的哲學思想」:以大乘思想為經、維摩詰經本身論題為緯,闡明其哲學意義,并介紹該經與禪宗關系。
三、文獻來源:以大正藏、 續藏、佛教一般論書、中國經史子集等為主要參考資料。
|
27 |
洛陽伽藍記研究楊聖立, Yang, Sheng-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洛陽伽藍記所涵蓋的幾項重要內容,冀能從中深入了解北魏時代洛陽
地區的佛教、人文地理及歷史演變的狀況,計分一冊五章,約十二萬字。各章節旨要
略述如次:
緒言
第一章 作者生平及成書背景。本章共分四節,首先探討作者楊衒之的生平,以期進
一步了解他成書的動機及經過。次則敘述本書寫作的背景,計分政治、宗教及文學三
項。
第二章 內容分析之一–洛陽伽藍記所反映的北魏佛教發展狀況。本章共分五節,分
別探討當時修寺造像,崇信佛法,佛教交流,節日慶典及神怪傳說的狀況。
第三章 內容分析之二–洛陽伽藍記所反映的北魏人文地理狀況。本章凡分六節,分
就城門殿闕、宮室苑囿、官門宅苑,街里市廛、河橋渠堰各項逐次分析。
第四章 內容分析之三–洛陽伽藍記史錄敘例。洛陽伽藍記本身即是一部完整的北魏
歷史,楊衒之並於文中寓有他深刻的歷史觀點,本章分就權臣亂國,官門豪奢,賢人
自守,四夷服化四個項目加以探討。
第五章 洛陽伽藍記的文學特色。本章計分十節,剖析洛陽伽藍記文學技巧的熟鍊與
優美。
結論:價值與影響
|
28 |
由台灣佛教比丘尼女權發展來看「廢除八敬法運動」李翎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1年3月31日於財團法人弘誓基金會所主辦的「第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上,弘誓基金會的創辦人─釋昭慧法師率領八位法師居士代表上台,公開朗讀「廢除八敬法宣言」,並一一撕毀「八敬法」條文,將廢除八敬法運動推至高潮,導致教界與社會強大的迴響,並引起各界熱烈的討論,為台灣佛教史寫下了新的一頁。「八敬法」是佛陀創立僧團初期允許女性出家所制訂的戒律,縱觀佛教發展傳佈至今歷時二千五百多年,台灣佛教界竟然產生了「公然」廢除八敬法的運動,而且由一位比丘尼倡導,為什麼因緣會成熟在此時此地?其代表義意為何?
本論文試圖將「廢除八敬法運動」置於台灣比丘尼女權發展的脈絡下來加以探討,在佛教與女權論述方面,先探討西方佛教與女權相關理論的研究,進而從中歸納出的適用於檢視佛教女權發展的項度,將之應用於台灣佛教比丘尼女權發展的論析上,建構台灣比丘尼佛教女權發展的論述。本研究範圍,在對象上,以台灣比丘尼為論述中心,在時間上,從清末佛教傳入台灣後至2001年「廢除八敬法運動」,其間以台灣光復(1945年)及解除戒嚴(1987年)為區隔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加以論述,輔以「資源分配」、「組織分工」、「意識形態」三個主要面向,來檢視佛教與女權的關係,藉由探討台灣佛教發展各時期佛教出家女性所處的情境,來說明台灣佛教比丘尼女權的發展脈絡,並將「廢除八敬法運動」置於此一背景下進一步闡述「廢除八敬法」的意義與影響。
|
29 |
藏戲《諾桑王傳》人神關係之分析 /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God in ace- lhamo"chookee-norsan"鄭怡甄, Cheng, Yi-Chen(Je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藏戲《諾桑王傳》的文本及演出之形成與發展,瞭解其作
為藏族八大藏戲中年代最久遠,流傳範圍最廣,專門演出劇團最多,影響藏戲演出藝術最深,且與藏族文化中的歷史,宗教,文學密不可分的性質後;以《 諾桑王傳》故事乃藏族文化的縮影,以藏戲《諾桑王傳》的演出為藏族凝聚彼此的中介活動之觀點出發;分析本劇中人神關係發生的場景,情節架構,角色類型,事件活動,以建構出藏族文化的內在結構與內涵.
筆者分析出本劇中的變化,對立,排列,及相互連繫的四種人神關係後,對藏傳佛教中苯教與佛教的融合狀況,及對藏族文化中人與苯教神靈,佛教神靈間的交互作用,都有較具體與整合的概念;在此研究基礎上,筆者圖示出佛陀,菩薩,世間大神,地方神,家神的五個藏傳佛教神靈體系,另外並圖示包含大活佛,高級僧人,及最低一等的一般僧人,平民百姓,低賤階級,共三階層的人的體系.故本論文將提供未來藏傳佛教研究者一個參考範例. / The study of the thesis is on the Tibetan opera"chooee-
norsan".It spreadingage long and widely.It also has the most
many theatrical companies in Tibet,and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performance art.Besides,it has a deep connection with the history,religion,literature of the Tibet.So,the story is a miniature of Tibetan culture.The present is a liminal activity to curdle the society with these point of view,I analysis the stage,the structure of the plot,the style of role, the activity of the events,and find out four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god.There are change,oppsite,series,and connection. They build the interior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the Tibetan culture.
|
30 |
《卓瑪玉埵:度母破障》儀軌譯註及研究 / The Annotation and study on Tara Overcoming Obstacles Sadhana(sGrol ma g-yul bzlog)施又仁, Shih, Eugen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佛教信仰中,儀軌是一種普遍性與多元性兼具的文本。近年來有關印藏佛教研究隨著國內學術環境及相關經典語文的學習人口增加,各種對於教義研究和譯註以及儀式觀察的論文乃至相關期刊,專書的數量與日俱增。但就成果而言,大部分作經典文本和哲學思想的學者對於儀式並興趣缺缺;同樣的從事儀式的研究學者或許不乏經典語言解讀能力,從人類學角度出發的田野調查和社會學觀點文章比比皆是,但是絕大多數是關注在儀軌的展演性和社會功能。
美國學者麥爾福‧史拜羅(Melford E. Spiro) 指出,雖然佛經的教義,讓我們質疑自己對大多數的宗教所抱持的觀念是否正確,甚至質疑對人類本性的看法是否正確,但現代研究佛教信仰和儀式的人類學家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的學者,除了少數特例外,大都忽略了信仰和儀式的經典根源(即規範性的根源),而且由於前者與後者幾乎沒有相近之處,因此,鮮少有人去釐清佛教的教義疑問。(Spiro.1996:36~37)
此點殊為可惜,因為佛教乃具有深遠歷史根源的宗教,並非現在佛教徒所創立的。信仰的歷史根源(即佛經教義),有些成為信徒的信仰(或迷信);而某些部分教義,甚至是較核心的教義,則被信徒忽視或是排拒;更有一些教義則被非規範性及反規範性的信仰同化,而且使這些非規範性及反規範性的信仰也被合理化了。因此除非研究者了解宗教信仰者和規範性宗教教義層面及造成前述三種關係的動機和其認知的基礎,否則將難以真正了解宗教理念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Melford表示其研究嘗試要彌補經典學術研究與人類學田野調查間的差距。因為前者強調佛教的獨特性,而後者則想研究佛教置諸跨文化領域裡所呈現的多元化樣貌。這兩者各自強調之處雖然都有某程度的正確性,但分別探討時,也可能會造成誤導。
而作者使用《卓瑪玉埵:度母破障》做為研究主體,除了本法乃台灣西藏佛教信仰圈多年來在教義養成發展之外普遍舉行的儀式,儀式中包含了豐富的韻文禱詞、唱腔、法器使用、壇場布置、彩線、穀物食子、禳災祈福的法事、替身贖命儀軌等等。
|
Page generated in 0.029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