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
八○年代中共的全球戰略及其對中共外交政策的影響曾厚仁, ZENG, HOU-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計六章十四節,約七萬字。
第一章討論對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並闡述 「關聯政治」理論基礎。
第二章討論對中共全球戰略的演變,由共黨意識形態觀點的形成與變化。
第三章討論中共全球戰略的內政根源,分析內政中政治及經濟變數對中共外交政策的
影響,著重在八○年代「四化」的成效及難題 。
第四章仍討論中共全球戰略的內政根源,分析內政中軍事及國防變數對中共外交政策
的影響,著重在八○年代的「軍事現代化」及核武戰略政策。
第五章討論中共全球戰略對其外交政策的影響,綜合前面幾章的論述探討中共現階段
「獨立自主」及「和平共處」對外政策的理論與實際。
第六章結論,對中共八○年代外交政策作一綜述及終結。
|
162 |
分裂國家的法律地位石兆佐, Shi, Zhao-Z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重點。第二章何謂分裂國家,分成三節,第一節國家
的屬性,第二節國家的種類,第三節分裂國家的屬性。第三章從分裂過程看分裂國
家,下分四節分別敘述。第四章從承認看分裂國家,下分三節,第一節是承認概說
,第二節是從分裂國家的憲法及國內政策看分裂實體的相互關係,第三節是影響分
裂國家被承認的幾個問題。第五章是從繼承看分裂國家,主要是探討條約的繼承。
第六章則從國際組織看分裂國家,主要是探討分裂國家在聯合國及其附屬專門機構
的會籍的代表權。第七章結論則是綜合前述各章作一概括的總結。
|
163 |
船舶汙染海洋的國際法問題夏立言, Xia, Li-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之目的,在探討國際法的海洋污染問題,為求深入,將把重點置於由「船舶」
引起的「油料」污染。
第一章為海洋污染之定義,種類及原因,並將仔細研究海洋污染之原因及防止方法
。第二至四章則在討論現行防止海洋油料污染之國際法規則,分別為:習慣國際法
與海洋污染,國際防止油污公約,現行制度之優劣得失。第五章則針對現行制度缺
失,討論過去數年來各國家及學者所提出之改善意見,第六章則以聯合國第三次海
洋公會議中之「非正式綜合談判草約」(ICNT)是否能截各種意見之長補現行制度之
短做論文結論。
由於海洋污染亦為一高度科技性問題,文中將以法律問題為重,技術方面亦不可避
免涉及,但非本文重點,亦非作者能力所及。
|
164 |
尼克森重訂對華政策之研究包宗和, Bao, Zong-H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章述本文撰寫的動機,與預備探討的一些問題。第二章就尼克森所用的外交手腕、
中共的現實考慮以及雙方互動的過程,來說明僵局如何突破的。第三章從尼克森個性
與作風探討,影響尼氏決策的因素背景,中共在尼克森全盤和平構想中的角色,來深
入分析尼氏重訂對華政策的緣由與內涵。第四章以客觀批判的眼光,來看尼克森對華
政策的客觀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自始存在,並不因尼氏推行新政策而得以解決的
;有的是尼氏政策所引發出來,而至今猶無法克服的。第五章簡要回答首章所提問題
,並對尼克森對華政策功過得失,作一總評。
|
165 |
外僑在華法律地位申佩璜, Shen, Pei-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七萬兩千字,共分六章十六節。
第一章探討我國對待外人傳統思想,並回顧比較唐代外人在華法律地位及鴉片戰爭前
外人在華法律地位,研究其中之變化。最後研究領事裁判權時代外人法律地位,採究
不制外人權益對我國之禍害。
第二章探討外國人之定義及國籍問題,以研究外人權益之準據因素。
第三章探討外國人在我國權益之濧律淵源--條約及國內法令,並研討國際法要求我
國對待外僑之標準。
第四章探討外僑在我國出入境及居留之限制,我國對外僑之刑事管轄權,以僑在我國
之財產權、工作權、營業權、訴訟權等權利,以及在公法私法上之義務。
第五章探討我國對外僑投資之獎勵與保護,並特別研析徵收問題。
第六章結論將總結分析我國政策及法令對待外人之一般情形,並提出數點建議。
|
166 |
蘇聯對印度洋海權擴張政策之分析李文政, Li, Wen-Z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係以討論核子時代,蘇聯如何利用海權,以實現戰略嚇阻,有限戰爭,商業
擴張,以及國家威望四項國家利益目標為重點。
第二章:就蘇聯對印度洋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環境之理解,試圖探討蘇聯在印度
洋積極從事海權擴張的動機。
第三章:以討論蘇聯在印度洋海權擴張的特徵為主題,並刀別就蘇聯在印度洋區域的
「友好國家之爭取」、「戰略基地之建立」、「司期艦隊之駐泊」、「海洋貿易之開
拓」、「遠洋漁業之投資」五個子題,加以探討。
第四章,探討印度洋在蘇聯戰略思想中的地位,闡述蘇聯在印度洋的「圍堵中共」與
「海上阻絕」的戰略思想,並論及蘇、印友好合作條約之簽訂及影響。
第五章:專論蘇聯對美國在印度洋建立第西哥力加西亞島基地的反應與抨擊。
第六章:析論「印度洋和和平區域」運動在第三世界、聯合國、與美、蘇強權間的發
起與推動,以圖瞭解該和平區運動成功的機率。
第七章:結論,係就前述各章節的假設、推斷與討論作重點剖析,並大膽蠡測蘇聯印
度洋海權擴張的未來可能發展,以及提出西方國家所應採取的對策。
|
167 |
日本對中共的經濟外交:ODA之研究石原忠浩, ISHIHARA TADAHIR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主要論點是日本對中共的雙邊政府開發援助(ODA),從對外政策觀點和經濟外交的觀點進行分析。即日本如何實施對中共雙邊ODA,包括其理念、制度、政策過程、行動者等。由於既存的日本對中共經濟援助的研究大都偏向於整理統計資料、推論式的分析。因此筆者嘗試修正既存的理論模式,進行日本對中共雙邊ODA的分析。
透過這篇論文的研究,筆者嚐試探討以下三個問題:第一,修正既有的對外政策決定理論模式,分析日本對中共ODA政策的妥當性、適當性和比較三個ODA類型(日圓貸款、無償資金援助、技術援助)。第二,參與ODA決策過程的行動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扮演的角色。第三,從經濟外交的角度來看,日本對中共ODA是否達成哪些政治、外交目標?
本論文的理論架構:首先探討經濟外交的相關理論的研究後,描述艾立森的三個模式加上認知模式以外,整理其他學者對艾立森模式的評估。再者,考慮到日美兩國制度上的差異,例如提到日本的内閣制度、官僚機構的特性以及經濟行動者的角色,因此必須對艾立森模式加以修正。之後,借用艾立森模式的日本修正版進行日本對中共日圓貸款、無償資金援助、技術援助的個案分析。主要分析焦點是分析日本國內各行動者的角色,並研判各理論模式的適當性、妥當性。同時從經濟外交角度探討日本對中共ODA的成敗。
筆者在論文中的發現,第一,因日圓貸款、無償資金援助、技術援助的形態不同,因而各個理論模式(修正理性抉擇模式、修正組織過程模式、修正政府政治模式、認知模式、經濟行動者、非正式行動者的角色)的適用妥當性也有所不同。其中,修正組織過程模式皆可以適用三個援助形態,修正政府政治模式在緊急時、極重要的政策決定時能夠適用,而修正理性抉擇模式幾乎不能適用。
第二,日本透過對中共雙邊ODA達成哪些政策目標?發現加強友好關係、促進兩國的互相依賴關係等的軟性目標比較容易達成,反之改變中共的軍擴路線、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路線、促進民主化等比較硬性目標無法達成。
|
168 |
美國用兵索馬利亞(1992-1994年):媒體與民意之研究陳玉芝, Chen Yu-c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美國在國際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因世局的變動而轉移,由立國之初的孤立主義到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而今更躍居自由世界的領導地位,因此美國外交政策的動向自為世人所關切。而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因素很多,如民意輿論、利益團體、政黨、行政部門、國會、大眾播媒體、總統聲望等等。在美國民主自由開放的國家,大眾傳播媒體對外交政策的影響,更隨著資訊事業的蓬勃發展而加重其份量,大眾傳播媒體如何正確地向人民報導政府的外交政策,又如何將民意反映於外交政策上是一重要的工作責任。在美國外交政策制定中,大眾傳播媒體尤其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而使得民意在何種條件下,會支持或不支持行政當局的因素,在決策者做決策時倍受重視。
本研究認為,在美國未來的維持和平與人道干涉行動中,民意所扮演的角色是必要受到限制的。民意對於國際事件反應的主要來源,基本上消息是來自電視媒體,如果民眾持續對國際危機的反應,主要根據影像的傳送,則民眾的反應中只有純粹的情緒層次,而欠缺對於美國執行危機任務其中複雜與危險全盤的理性了解。在美國以民為本的民主社會中,民意對於外交決策佔有相當的影響力,政府中的決策人士亦重視民意與輿論,在民意不支持甚至反對行政當局的情況之下,容易造成美軍草率的撤軍,使任務失敗,例如此次的索馬利亞恢復希望行動(Operation Restore Hope),便可以由本論文印證。近年來,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論證探討了美國未來人道干涉的角色,但本研究著重在「探討民意與美國海外用兵兩者間的關係」,重點在研究索馬利亞個案(1992-1994)。且必須回顧美國先前的海外用兵經驗,其中最值得借鏡的是「越戰」與「波斯灣戰爭」。戰爭後期在國內輿論大力反戰的聲浪中結束的越戰,行政當局記取了在越戰的慘痛教訓,對未來美國處理海外用兵時的新聞媒體表現,予以管理,故在爾後的波斯灣戰爭中,便對當前影響民意最巨的新聞媒體,實行新聞檢查制度。
儘管美國涉入各個海外危機的理由各不相同,但行政當局與媒體和民意之間的關係,必須有良好的溝通,不但有利於軍事任務的成功達成,且可以成為一個可供日後處理海外危機的依據。
|
169 |
冷戰後中共建構中印雙邊夥伴關係因素之研究胡天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文摘要
在後冷戰格局下,作為崛起強權的中共,是要建構影響現有規則以提升實力或是打破現狀,一直是其評估國際情勢的焦點。鄧小平在一九八八年九月會見斯里蘭卡總統時,提出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構想,可視為中共在打破現狀與順從現狀中,找到以導正現存規則方面的發言權,使之對其有利的第三條路,九一一後,美國積極與友好國家形成反恐聯盟,如印度,學者認為在今年五月,印度與美國進行三十九年以來首次聯合軍事演習,是美國在南亞地區具有圍堵中共崛起的國家利益,加上「中」印兩國一直有衝突的地緣政治問題,因此發展與印度的關係,將成為中共外交的重點,本研究認為中印兩國互動關係從極端批判走向務實穩健的作風,且重新建構與修補和印度的良好互動關係,對於在國力與國際地位都優於印度的中共,除了表示印度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對手之外,是否暗示了在中共未來企圖實踐的世界格局中,印度將會發揮一定的角色與作用,美國學者David Shambaugh認為具有互信互利的雙邊夥伴關係應具備有(一)、相似的世界觀;(二)、共同的戰略利益;(三)、制度化的信息共享和軍事關係,本研究試圖利用學者趙全勝針所提出的宏觀與微觀的兩個層面來對中共建構與印度雙邊夥伴關係的宏觀層次下的國際、國內環境與微觀層次下的領導人認知等因素來進行了解,最後再來探討在中印兩國建構互信友好關係後,將對南亞地區的權力平衡產生怎樣的影響與變化。
|
170 |
從現階段台日國會交流探討台灣的國會外交 / To Explore The Congressional Diplomacy of Taiwan through The Exchanges of Congress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at Current Stage簡瑞隆, Chien, Jui-L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是從現階段台日國會交流,探討台灣的國會外交。由於台灣外交受到中國全方位無理的打壓,國際社會的處境十分艱難。因此在許多無邦交國家,傳統外交工作及駐外單位與外國行政機關的接洽聯繫經常受到限制,然而經由國會交流管道,卻往往可以達到一定的成效。另外就邦交國而言,由於國會代表民意,國會議員間的互訪、交流、聯繫也更能加強雙邊互動。選定日本為研究個案的原因,主要是日本為內閣制國家,國會外交的影響較為直接,且近期台日交流有重大發展,如美日安保諮商「二加二會談」首度納入台海問題、日本支持台灣成為WHA觀察員、台灣觀光客赴日免簽證等;另外,台日雙方國會議員往來密切,且有運作成熟之跨黨派國會聯誼組織,進行有系統的交流,如台日交流聯誼會、日華議員懇談會等。
本研究係採用深度訪談法,選擇的訪談對象為參與外交事務的國會議員、立法院行政人員、外交部官員、日本國會議員,以及國際關係學者。經由訪談分析,所獲致的研究成果有:一、了解台灣目前國會外交現況、困境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策略。二、評估國會外交的功能,並探討其運作方式對台灣外交與其他方面之影響。三、借重台日國會交流經驗,提供政府國會外交政策建議,藉以協助台灣突破目前所面臨的外交困境。 / It is mainly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congressional diplomacy of Taiwan in this study, by reviewing the exchanges of the Congress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at current stage. Undoubtedly, China is doing its best to keep Taiwan out of the diplomatic arena at all levels in the world, so as to worsen the situ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Taiwa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restrictions are constantly imposed upon the routine works and contacts for the 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s abroad with government authorities or agencies in the undiplomatic countries.
As for the congress represents the general public will in the democratic countries, it is surely helpful for the interactions of bilateral relations among congressmen of Taiwan and other countries through visits, exchanges and contacts. Furthermore, it is achieved in the goal of the promotion on the substantial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Japan is a cabinet-oriented country, its members of the Cabinet come from the Congress. It therefore produces direct influence on diplomacy of congress. Besides, there are some enormous breakthroughs on the exchanges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at current stage, such as: the Taiwan issue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of ”2 plus 2” US-Japan security consultation meeting for the first time, Japan supports Taiwan as an observer in the WHA, free visa entry treatment for Taiwanese tourists, and so on. Based on this, it is primary to take the exchanges of the Congresses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as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Moreover, there are maturely operating and multiparty members’ amity groups conducted in both country’s congress, which are keeping close contacts, such as Taiwan-Japan Exchanges Amity Group, Sino-Japanese Diet Members Conference. It is going to be reviewed on this part in the study.
The method of in-depth interview will be exercising in the research. The selected interviewees are ranging from those legislators who ar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foreign affairs, senior administrators of the Legislative Yuan, officials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Japanese Congressmen and heavy-weighted scholars who are familiar wit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views, it will be expected to produce some outcomes in this study, such as following:
1. To realize the situation, hardship and future possi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ongressional diplomacy of Taiwan at current stage.
2. To evaluat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ongressional diplomacy of Taiwan, and to explore what influence its operation will be on Taiwan’s diplomacy and other aspects.
3. To advise the Government about the feasible policy of the congressional diplomacy and assist in breaking through hardship of Taiwan’s diplomacy right at the moment by borrowing the experiences of the exchanges of the Congress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
Page generated in 0.058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