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1
  • 34
  • 7
  • 2
  • Tagged with
  • 44
  • 44
  • 19
  • 15
  • 14
  • 14
  • 13
  • 12
  • 8
  • 8
  • 8
  • 8
  • 8
  • 7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國民中小學校長現場實務實習課程對校長專業能力關係之影響研究-以學校增能理論為觀點

陳乃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小學校長現場實務實習課程與校長專業能力之間的關係。除探討國民中小學校長現場實務實習課程、校長專業能力的內涵及現況,瞭解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組長人口變項及學校背景變項在校長現場實務實習課程及校長專業能力得分的差異情形外,亦分析校長現場實務實習課程與校長專業能力之相關程度,並探討校長現場實務實習課程對校長專業能力的預測情形。 本研究係以台北縣、臺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四縣市之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組長為研究對象,以「國民中小學校長現場實務實習與校長專業能力調查問卷」為工具進行研究,內含基本資料、國民中小學校長現場實務實習問卷及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能力問卷三部分,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預試有效樣本154位,以因素分析、積差相關、信度分析,研究預試問卷的信度、效度;正式施測有效樣本516位,分別以描述分析、t考驗、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並得到以下數項結論: 一、國民中小學校長、主任、組長在知覺「校長現場實務實習問卷」的總得分上,屬於中上程度,在各向度之得分中,以「行政管理實習」最高;其次依序為「課程發展實習」、「公共關係實習」、「校務發展實習」;最低則是「專業責任實習」。國民中小學校長等人在「校長專業能力問卷」的總得分上,亦屬於中上程度,在各向度之得分中,以「行政管理能力」「教學領導能力」最高;其次是「專業責任能力」、「校務發展能力」、「公共關係能力」;最低則是「教學領導能力」。 二、校長、主任、組長人口變項與學校背景變項中,僅學校層級及學校所在地在校長現場實務實習問卷上,具有顯著差異,性別、服務年資、擔任職務無顯著差異。 三、校長、主任、組長人口變項與學校背景變項中,僅性別、學校層級及學校所在地在校長專業能力問卷上,均具有顯著差異,僅服務年資、擔任職務無顯著差異。 四、校長、主任、組長知覺校長現場實務實習問卷之得分中,低、中、高三組在整體校長專業能力及校長專業能力各向度上,均有顯著差異;同時,不論在「整體校長專業能力」或「校長專業能力各向度」的得分上,高分組均顯著優於中、低分組;中分組顯著優於低分組。 五、校長現場實務實習及各向度,與校長專業能力及各向度間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亦即校長、主任、組長知覺校長現場實務實習之校務發展實習、行政管理實習、課程發展實習、公共關係實習、專業責任實習愈高,則校長專業能力之校務發展能力、行政管理能力、教學領導能力、公共關係能力、專業能力也愈高。 六、在探討校長現場實務實習各向度中,以專業責任實習、課程發展實習及行政管理實習三者對校長專業能力之聯合預測力最佳,尤以專業責任實習最具有預測力。 最後,本研究擬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討論,以形成結論及建議,並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關鍵字:學校增能理論、現場實務實習、校長專業能力
12

建設公司商譽對住宅價格影響之研究

蘇國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1990年代起,專業估價實務通用規範(USPAP)中即規定,估價師必須同時考慮有形與無形資產對整體價格的影響,並將價值分配到不同的要素成分。以往國外文獻探討無形資產對不動產價格所產生之影響,多將焦點放在收益性不動產上,綜觀諸研究文獻之結論,皆肯定無形資產對其整體價格將會產生影響,且佔有重要的地位,但相對地,針對住宅不動產的交易價格中是否含有無形資產價值之研究文獻則相當少見;而國內對此之探討著墨更少,僅有部分文獻提及建設公司商譽對住宅產品之價格所可能產生的影響,但亦僅止於文字敘述,無任何文獻透過實證分析,以證明商譽對住宅交易價格之影響力。因此,國內住宅不動產的交易價格是否會受到建設公司商譽的影響,仍有待實證研究加以探討。 鑑此,本研究擬探討建設公司商譽對住宅交易價格之影響,期望透過實證分析釐清商譽對價格的影響力。在研究內容上,商譽因素是否存在於住宅類型之產品中?哪些因素會影響商譽對交易價格的影響力?皆是本研究所欲討論的面向。藉由實證分析與探討,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商譽價值確實存在於住宅不動產中,惟其影響並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尚須其他特定因素(屋齡、區域發展特性)同時成立,商譽始會對住宅價格造成顯著的影響。 二、透過實證結果之分析可知,案例所屬的特定因素不同時,將會使得商譽影響價格的顯著與否產生變化。當案例屬於屋齡在一定年數以內之新屋,且其區域發展特性愈傾向以單純住宅區為主要發展型態時,此時商譽對價格的影響將具有顯著水準;反之,當案例屬於中古屋,或是其區域發展特性愈複雜時,則商譽對價格的影響力將消失。
13

企業研發管理實務對創新績效影響之研究

林淑瓊, Lin, Shu Chi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創新」與「研發」是高科技產業推動組織營運的重要後盾,並且需要藉由研發人員貫穿其間將新舊知識串連以開創新的知識領域,同時必需有效管理與運用逐漸累積形成的珍貴知識資源。然而,以往對於研發單位的績效衡量研究多以投入與產出的生產力觀點,此種模式淡化了知識工作者與研發團隊間知識互動與創新形成的過程,同時無法明確區隔研發部門與其他事業單位對於研發績效影響的差異;因而在研究中深入剖析研發單位的「研發管理實務」,並且試圖從中瞭解影響創新績效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的研究程序分為三大部份,首先經由文獻回顧導出初步的觀念性架構,再以此理論觀念模式為主導進行個案訪談,並且經過跨個案綜合分析後進行初步觀念模式的調整,接續以此調整後的模式當成調查研究的實證研究架構,並且依據此模式進行研究問卷的設計。在研究中實地訪談六家電子產品研發製造的高科技公司,並從中解析組織推行研發管理實務的相關資訊,之後再以調查研究法探究台灣地區高科技產業研發管理實務的運作情形;因而先以質性再以量化的方式同時進行高科技產業之研發管理實務推行的瞭解與驗證。 研究中發現研發管理實務的推行主要受到高階管理階層涉入程度的影響,其中高階主管的高階權力型態可據此分為二類:「預應式」與「因應式」,前者高階主管主動積極參與研發專案的主導,給予研發人員實質經費補助參與外部學習與洽商的活動,因而使得研發人員感受到較多的關注與重視,影響其對於研發工作的投入程度;而後者相對較少。另一項直接影響研發管理實務運作的因子為研發主管的領導風格,研發主管是主要帶領與規範研發單位運行的人物,鼓勵與協助研發人員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成長,同時凝聚與營造研發團隊的士氣與氣氛,與研發人員間具有深刻的互動。 而在研發管理實務推行過程中,同時需要藉助辦公室支援與聯盟的協助,以提升研發人員的專業知識養成與技術文件的撰寫和使用頻率,此資源是促使研發工作順利運作的重要樞紐;而研發經費、設備購置與設施規劃的資源輔助,對於研發績效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效果。然而,影響研發管理實務與創新績效間的更重要成因是研發人員的內隱知覺部份;換言之,研發人員內心對於研發管理實務推行的感受與高階管理階層的互動程度是主要影響成效的因素,並非研發單位提供給予研發人員的各項外顯形式,可知研發單位的提供的框架形式擂同,但彼此間的溝通與相互扶持成為提升創新績效的無形助力。總之,高階管理階層結構主導研發管理實務的運作過程,而研發管理實務的落實程度與相關支援的協助,以及資源輔助釋放出來的能量,是同時決定研發創新績效程度的關鍵。 / As the global competition becomes ever-intensive, and businesses have fewer areas on which to hing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emerging as the key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R&D team in a business,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most of its innovations, thus plays a vital role in business survivability. This paper seeks to identify the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R&D teams and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variables. A research framework is first established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n adjusted according to case studies of six high-tech companies in Taiwan. The adjusted model is subsequently tested by a survey of high-tech companies in Taiwa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nagement style of the higher authority and the leadership of R&D manager are the main forces that determine the R&D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ork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tise of R&D managers do not distinguish the level of discipline and the sophistication of R&D management practice. Some aspects of R&D management practice can be reinforced by office support and alliance, for example, the gene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echnical repor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ith adequate resource support, more sophisticated R&D management practice does lead to bett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hich is measured by number of new products, patents, and technical reports.
14

知識管理與公務人力資源發展關係之研究--兩個個案之運作分析

張榮發, Chang, Jung-F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展,貿易、投資和金融自由化已成為不可改變的發展大趨勢,同時伴隨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而導致「數位經濟」或「知識經濟」的出現。充斥在我們週遭的”0”與”1”不停地跳動著,資訊的傳、輸、存、送和呈現總在微瞬之間。以有限的資源,穿梭在無限的資訊流中,如何擷取有益的知識,並透過價值認知的學習過程,將之轉化為有用的知識與技術,將是競爭力良窳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此時代洪流中如何體察環境變遷、科技發展脈動以及組織與員工的需求,協助員工與組織共同學習,並運用各種策略、制度或方法,以提昇績效展現其附加價值,已成為人力資源發展的重要目標,而如何透過知識管理理念的引進與落實,提高公務人力素質,更是公務人力資源發展部門最迫切的課題。 吾人知道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對於公、私部門來說早已是不證自明,相關的研究與論證亦是汗牛充棟,但在知識管理與公務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結合方面卻仍無人研究,僅見少數文章之發表,甚為可惜。因此,本研究站在組織變革的角度,認為公務人力資源發展部門肩負起培育高素質公務員的責任並以傳遞知識為主要任務,本身的革新更要走在時代的前端,以身作則來標竿學習最佳管理實務,除了做好知識管理的各項流程活動外,也必須配合知識管理的三大促動因素面向來加以轉型。在經過實地訪談之後,本研究發現到個案雙方在推動知識管理的作法方面都幾乎已符合理論上的要件,算是有了蠻成熟的基礎,惟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尚待克服,所以本研究提出五個面向的建議,以作為公務人力資源發展部門在實踐知識管理時的參考。 關鍵詞:知識、知識經濟、知識管理、知識資本、實務社群、公務人力資源發展
15

中國大陸新頒「勞動合同法」之影響及企業因應策略研究

劉正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8年,作為大陸勞資關係領域最重要的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這部法律將重構大陸勞資關係,影響到產業投資等實體經濟領域,並對社會關係、政治進程產生明顯影響。雖然,「勞動合同法」的意義在大陸官方被極力宣揚,但其在民間卻獲得兩種不同的聲音。普通勞動者以及他們的代言人均高度贊揚這部法律的救濟作用,將扭轉普通勞動者目前的弱勢地位;而企業主、資方代表和他們的擁護者則嚴厲批評法律的矯枉過正的做法,聲稱對勞動者的過度保護將極度損害企業投資方的利益,也有可能造成勞動者的惰性,實際上是一種不當保護,最後將會造成勞動者和企業主的雙輸局面。 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於通過對勞動合同的立法背景、理由、主要內容的梳理,探討新頒「勞動合同法」對企業微觀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以及宏觀的營運戰略的影響,並提出筆者的建議。構成本文的主體內容將包括四個部分,即背景、內容、影響與應對策略。在背景部分,將主要闡述新頒「勞動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及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等內容,了解「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理由和目的。隨後,將著重分析「勞動合同法」相對於以前的「勞動法」在規範勞動關係方面的重要變化和其主要內容。在第三部分,將是為應對「勞動合同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務方面進行的調整。當然這種調整會對企業的多方面造成影響,因此在詳細評估這種影響後,本文提出了企業經營管理三種策略調整模式:「改革模式」、「創新模式」和「保守模式」,並認為台資企業目前可以選擇的是改革和創新模式。
16

國民小學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研究 / The study on internship course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preparation curriculum

鄭如秀, Cheng, Ju Hs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民小學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與校長專業能力之關係。本研究方法為文件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樣本以臺北市12個行政區內之公、私立國民小學現任校長及主任為研究對象,共375位,可用問卷247份,可用率為65.87%;研究工具包含參考專家訪談結果分析自編之「國民小學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調查問卷」及採用之「國民小學校長專業能力調查問卷」。本研究之統計方法為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薛費法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討論。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分析後歸納之研究結論如下: 壹、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的建置實屬重要,並以「標竿學校參訪課程」最 具實質幫助,而「原校實習課程」之建置則有待考量。 貳、應重視校長專業能力的涵養,並以「行政管理能力」為重。 参、背景變項中,調查對象之現任職務及最高學歷在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 看法的差異達顯著水準,但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學校屬性及學校規模 未達顯著差異。 肆、背景變項中,調查對象之現任職務及最高學歷在校長專業能力的看法得分 差異達顯著水準,但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學校屬性及學校規模未達顯 著差異。 伍、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得分高分組者,在校長專業能力得分顯著優於 中、低分組;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得分中分組者,在校長專業能力得 分顯著優於低分組。 陸、重視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可提升校長之專業能力。 柒、有效施行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對校長專業能力的養成具有中度預測 力,並以「卓越校長訪談課程」之建置最具關鍵性。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及結論分別提出以下建議: 壹、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參酌過往豐富的儲訓經驗以規劃實務實習課程具體方向及內容。 二、國小校長儲訓制度宜加強實務實習課程,並藉以提升校長專業能力。 三、應重視個別差異,依照學員的需求提供合適之課程模組。 四、建議增添副校長一職及赴教育行政當局實習制度。 五、參準專業核心能力為國小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規劃依據。 六、舉辦校長專業能力涵養之研習進修活動。 七、國小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規劃宜重視績效評量設計。 八、建置國小校長儲訓之實務實習課程數位資料庫及人才資料庫。 九、統合相關資源,建置校長資訊提供及分享之網絡。 貳、對國民小學校長、主任的建議 一、建議國民小學校長在實習過程中依據自我需求增強學習知能。 二、建置校長專業發展之知識分享平臺,提升校長之核心專業能力。 三、組成校長、主任專業社群以增進交流、激盪與對話。 四、注重專業知能與實踐能力,以持續進修達成自我之提升。 參、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可由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精進,並整合量化與質化方法,裨益於整體研究建立更完整的資料與模式,使研究結果更為詳盡。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of relationship of principal’s preparation curriculum of internship course and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was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was distributed to 375 school incumbent principal and director of public or private elementary schools in 12 administrative areas of Taipei. There are 247 valid samples which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data obtained was interpret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é posteriori comparison,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It is reall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internship course of principal preparation curriculum. Among the course dimensions, the “benchmarking schools visit course” contributes most, while the establishment of “original school internship course” still remains consideration. 2.The nourishment of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hould be underscored, especially for the dimension of “administrative government”. 3.The elementary school incumbent principals and directors’ background demography including incumbent duty and highest education reach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all the preparation curriculum of internship course. 4.The elementary school incumbent principals and directors’ background demography including incumbent duty and highest education reach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all the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5.Elementary school incumbent principals and directors who got high score on the preparation curriculum of internship course were gotten better score in the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an low and middle ones, who got middle score on the preparation curriculum of internship course were gotten better score in the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an low ones. 6.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an be enhanced by the emphasis of internship course of principal preparation curriculum. 7.The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ship course of principal preparation curriculum can positively predict the achievement of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mong the course dimens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markable principals interview course” is the most crucial.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the principals and direc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and “other researchers”, hoping to benefit the school principal preparation systems and in-service education of school principals and directors in the future.
17

非公權利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研究 =On-public power organization filed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study research / On-public power organization filed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study research

曾芷欣 January 2018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Law
18

臺灣企業內部稽核現況之探索與影響設立因素之研究 / An Examination of the existing Internal Auditing Practice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l Auditing Department in Taiwan

王國華, David Wang, Gwo H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索臺灣企業目前內部稽核實務現況,並研究影響臺灣企業自願設置內部稽核的因素。   經理人、股東、債權人都是與公司有利害關係的個體,唯各個體間的利害並不一致。股東人數愈多,股東與經理人間利害衝突的程度可能愈大;董監事持股比例愈低,股東與董監事經理人之間利害衝突的程度可能愈大;企業舉債愈多,債權人與股東之間利害衝突的程度可能愈大;此外,公司規模愈大,經理人、股東、債權人之間利害衝突的程度可能愈大。內部稽核調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之缺失及衡量營運之效率,適時提供改進建議,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可協助管理階層(經理人)履行其責任,可降低他們與股東、債權人的利害衝突。故本研究調查內部稽核的現況,並探討其設置是否受經理人、股東、債權人之間利害衝突的影響,申言之,本研究探討股東人數的多寡、董監事持股比例、企業舉債情形及公司規模是否與企業自願設置內部稽核有關。   本研究運用代理理論,分析臺灣1993年的樣本上市公司及外商公司,經Mann-Whiney U及Logistic Regression檢定,發現:股東人數的多寡及企業舉債情形與公司自願設置內部稽核無關;董監事持股比例與公司自願設置內部稽核,存在反向相關,但並不顯著;而公司規模與公司自願設置內部稽核,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此種現象顯示:公司規模是企業設置內部稽核最主要考量的因素。當公司規模增加時,可能的財富移轉金額增大,另一方面,許多建立內部稽核的成本是固定的,是以,相同之內部稽核的結構與功能下,因規模經濟而產生之效益對規模較大的企業而言是較大的。此外,當公司規模不斷擴張,業務日益複雜,高階管理當局有效掌握與控制各部門、各分支機構作業情況的程度,也往往日益降低,因此,設置一個地位超然,能幫助其了解,進而評估整個企業運作的內部稽核之需求,也就不斷升高。
19

市場風險值模型與應用 / Market Risk Value-at-Risk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廖偉成, Liao, Wei 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銀行的存續有賴於能正確的評估有利的交易,以及能在經濟環境逆勢的時候仍然能夠有效的經營獲利。資本市場中的企業信用評級,影響著股票和債券的的價值,同時唯有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和資本,信評機構才可以正確的評價信用。 金融產品的市場價值決定了預期損益。在市價衡量法的基礎之上,銀行可以決定是否要持有該部位或是使用該部位建立一個避險的投資組合。也因此,銀行面臨了許多抉擇,包括怎麼轉換市場風險到不同的資本市場,以及有關市場風險的所有決策。 基於以上的原因,銀行也已經被要求需要回應巴塞爾協定的要求,必須揭露相關的風險測度予金融市場的監督機構。在1993年,G30建議銀行可以使用風險值系統來衡量風險。依據1996年的BaselⅡ,銀行則被要求使用內部模型法來測量資本充足率。然而,計算風險值包括許多工作,例如選擇合適的風險因子、產生零息曲線、金融產品的評價、敏感度分析、損失分配的估計、投資組合管理以及風險報告等。在過去幾年,更因為避險、套利的目的,銀行累積了巨大的投資在衍生性商品商場,也使得風險管理更加的困難。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之後,BaselⅢ指出,金融機構必須強化其交易簿內信用衍生性商品的風險管理,並同時揭露壓力風險值。綜合以上原因,銀行通常會建置風險管理系統來滿足這所有的需求和報告。也因為這些工作的複雜性,銀行一般會採用系統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來實施一個市場風險管理系統。 此論文從市場風險管理的歷史發展角度,完整回顧風險值理論及實務應用的相關文獻,涵蓋parametric及non-parametric 風險值模型。同時,對於市場風險管理系統以及實務建置的流程也有完整的介紹和探討,著重在趨勢、方法論及系統實務理論應用上。 / The existence of a bank involves evaluating the advantages of potential trade and with the bank’s ability to survive under adverse economic cycles, which causes market pressure. The credit rating of corporations in the market affects the market value of shares and bonds, and the rating agency requires high-risk management standards and the capitalization of the corporation to assess the proper credit rating. The market price of a financial product determines the expected profit and loss for a bank. Based on the market price, a bank may make a decision to hold the position for a while or to build a well-diversified portfolio for hedging purposes. Banks therefore face the challenges of having many choices that they can transfer their market risk into different capital markets, and all decis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market risk. For these reasons, the bank has been responded to disclose the risk metrics that have been set by the financial system supervisor. In 1993, G30 advised that banks should evaluate the financial risk of derivatives financial instruments by the Value-at-Risk (VaR) system. According to Basel Ⅱ in 1996, banks were required to have an internal model to measure sufficient capital using VaR. However, the calculation of VaR involves many tasks, such as the sele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risk factors, the methodologies of generating zero curves, the valuation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sensitivity parameters, loss distribution estimations,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reports for compliance purposes.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hedging, arbitrage and speculation purposes, banks leverage a huge sum of money in the derivatives market and make the difficult for the risk management. After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aselⅢ was introduced which asked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credit derivatives in trading books and disclose the stressed VaR etc. It is common that a bank has set up a risk management system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gulatory compliance, governance and reporting. Usually, banks adopt the provider’s solu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arke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This dissertation surveys the literature on VaR theory and practice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r market risk. An overall survey of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VaR models is provided. The marke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ractices were also surveyed. Emphasis is placed on rece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methodologies and system practices.
20

價量分析之理論實務與實證

蕭必偉, XIAO,BI-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證券市場和一般商品市場本質上有所不同; 一般商品市場的需求和供給者是截然劃分 的集團; 而證券市場是一個流通市場, 其參與者既是需求者亦是供給者, 以經濟學理 論來預測分析, 解釋證券市場行為是一種主流, 而價格和數量又是經濟學領域中最主 要兩個變數; 環視現代探討證券市場行為的文章, 大部份只偏重於價格或數量單方面 之探討; 或價格與數量間單方向因果關系的研究, 由這些研究所得結論來說明證券市 場價格和數量間關系顯然不夠, 例如在探討未來價格變動時除了前期價格因素外, 尚 有數量因素會影響未來價格因素的發展。 多元時間序列分析方法系直接使用多個變數數列資料間所顯示之自我相關特性及交叉 相關特性以設定出變數間可能存在的因果關系, 而且其具有以下之優點。(1) 序列與 序列之間可能存在領先、同時、及回饋等多種關系, 藉著MARMA 模型之設定即可顯示 多個序列間基本之動態關系。(2) 聯合多個數列來建立模型亦可利用其他數列所提供 情報提高預測之準確性。(3) 介之分析(Intervention Analysis) 或季節因素之調整 都可由MARMA 模型之建之得到更精確的結果。 本文即利用多元時間序列模式(Multiple Time Series Models簡稱MARMA)分析方法, 探討證券市場價格與數量同時對數量或同時對價格的影響。

Page generated in 0.026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