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8
  • 72
  • 6
  • Tagged with
  • 78
  • 78
  • 22
  • 21
  • 19
  • 18
  • 18
  • 15
  • 12
  • 11
  • 11
  • 11
  • 10
  • 10
  • 1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複因子實驗設計與分析之研究

林錦耀, Lin, Jin-Yu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討論各類型複因子實驗設計之統計分析問題。各章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 討論普通複因子實驗設計之模型及統計分析, 顯著性測驗 , 分析是依完全隨機設計與完全區集設計進行。第三章: 討論進行複因子實驗時, 由於 參試因子增多, 或是每因子水準數增加時, 導致處理組合數過多時, 實驗者設法犧牲 實驗中較不重要或不易存在高次交互作用, 使其與區集發生交絡, 以換取區集情報方 法, 將借助群論及幾何學性質闡明各種對稱複因子實驗之交絡體系。第四章是討論在 複因子實驗中, 發現參試因子重要程度有別時, 實驗者應如何安置實驗較為正確呢﹖ 乃引發所謂裂區實驗設計, 文中對各類型裂區設計模型作統計分析及顯著性測驗。第 五章為結論。
12

我國產學合作創新之個案研究─以大學實驗室的觀點

蔡國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企業而言,所謂二十一世紀先進國家的社會、經濟為「知識基礎社會」(knowledge-based society)、「知識基礎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ic)。為謀求所謂「競爭力的改善」、「國家財富的創造」、「生活品質的提升」等國家利益,「知識」即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對直接面對激烈競爭的企業來說,知識是一個贏得競爭的重要手段。以大學為代表的高等教育機關,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扮演著知識生產之重要角色。因此,企業必須與大學共同合作,研究先端的學術理論、並進一步共同協力開發先端的科技技術。 產學合作在台灣已是日漸蓬勃的重要議題,尤其自從民國九十年政府通過了「科技基本法」,明確指出智慧財產權與成果的歸屬,從國科會轉移到研究機構或企業所有,激勵了學校和業界有更多的合作計畫,尤其如台大、清大、交大等明星大專院校,和業界的合作計畫更是一年比一年增進。 因此,本研究欲透過實際訪談產學合作的個案,深入了解在合作過程中,雙方如何克服不同的文化,達成最後成功的果實,藉由分析結果的呈現,作為政府推動產學合作以改善我國研發體系的政策建議,並且提供未來欲進行產學合作之學界和企業界的重要參考,使整個機制運作順利,提高我國之創新成效。 透過研究實際成功的產學合作個案,訪談大學在產學合作中執行的人員,以及訪談學校的研發處,目的在於了解實際的合作過程當中,大學實驗室和企業雙方實際碰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式,以及大學研發處現在的管理做法對產學合作的影響。消極面希望歸納相關產學合作個案中,雙方合作成功的關鍵因素。積極面則希望尋找不同個案中,是否可以歸納重要的合作模式,加以複製到未來產學合作的計畫中。 本研究的研究發現摘要如下: 一、 大學實驗室領導者的角色與風格對產學合作進行程序之影響 □ 在大學實驗室中,教授若越希望博士學生未來能迅速成為一位專案管理者,就越會授權給資深的博士生學生進行實驗室的管理,也越會將產學合作計畫授權給資深的博士班學生。 □ 實驗室進行產學合作計畫時,實驗室的產學合作計畫負責人偏向T型人的角色。 二、 大學實驗室激勵制度與成員投入產學合作意願之關聯性 □ 大學實驗室採取越多元化的激勵措施,似乎越可提高成員參與產學合作計畫的意願。 三、 大學實驗室團隊溝通與合作機制對產學合作知識管理的影響 □ 大學實驗室內部,越將平日學術研究、產學合作計畫等不同性質的meeting加以整合,越有助於產學合作計畫的知識擴散與創造。 四、 大學實驗室教育訓練的機制對產學合作知識管理的影響 □ 實驗室有著越有效的知識管理作法,似乎越有助於產學合作的創新。 □ 實驗室師徒制傳承制度,有助於產學合作知識的傳遞。 □ 大學實驗室將知識予以文件化的做法,有助於產學合作知識的蓄積。 五、 大學研發處的做法對於產學合作的影響 □ 我國大學的研發處,對於徵求廠商進行產學合作,漸趨向透過更多的活動,使廠商更易對學校專長有所了解。 □ 我國大學的研發處,基於教育部的規定,對於產學合作案,均必須透過校方才能簽訂。 □ 我國大學的研發處,對於產學合作的進行過程,有關教授的研究,採取較寬容的態度,交由教授自行管理。 □ 我國大學的研發處,對於產學合作計畫結束後成果歸屬,逐漸更加重視,並且訂定相關辦法或透過法律協助以維護教授的權益。 六、 實驗室和廠商間的互動對產學合作創新成果的影響 □ 在產學合作中,透過和廠商舉行的的討論會議,以及面對面的直接溝通,有助於知識經驗在結合過程中的創造,將內隱知識有效加以擴散,並建立雙方的信任。 □ 產業界和學術界,雙方宜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有助於了解彼此並增進雙方的合作 本研究的研究建議如下: 一、 對大學本身及大學的研發處 □ 大學應舉辦更多的組織性活動,增進廠商對於學校內研究資源的了解。 □ 積極將校內規定的相關產學合作辦法及訊息放置於學校的網路上 □ 積極將校內規定的相關產學合作辦法及訊息放置於學校的網路上 □ 學校主動訂出產學合作後成果歸屬分配的規定 二、 對於大學的實驗室 □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產學合作計畫的方向儘可能相關 □ 實驗室採取多樣的激勵措施鼓勵成員投入產學合作的計畫 □ 強化實驗室成員分享產學合作的經驗 三、 對於進行產學合作的廠商 □ 產業界的廠商,宜和大學實驗室建立長期的關係 四、 對於產學雙方的互動 □ 產學合作過程中,雙方的互動必須秉著互信合作的精神 □ 產學合作計畫的專案領導人,宜具備多樣化的能力 □ 產學雙方宜盡量分享知識,達成互利雙贏的結果 五、 對於政府推動產學合作的政策 □ 政府宜多設立鼓勵辦法,鼓勵學校進行產學合作。 □ 政府宜鼓勵學校組成跨領域的合作聯盟,有助於進行複雜性、大規模的產學合作計畫。 / For companies and enterprises, the 21th century is a kind of knowledge-based society and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in every country, knowled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damental ele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tually, universities have played a role of “producer of high-level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 many countries. Therefore, companies have to cooperate with universities so that they can learn advanced theories and to develop high technologies. “University – Industry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aiwan nowadays. Since the government enacted a la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w” in 2001, it has encouraged universities to conduct more cooperative plans with industrial companies. For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lik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ational Chiao-Tung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their number of cooperation plans with companies have increased tremendously recently. Therefore, through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 Industry Cooperation”, the research aims to know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companies during the cooperation process and how to get the successful result. After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e study comes out with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and companies can refer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if they want to work together in the future.
13

中央林業實驗所與1940年代的中國林業建設 / The national forestry research bureau and China’s forestry construction in the 1940s

林志晟, Lin, Chih-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日戰爭期間,軍用物資需求孔急,國內經濟發展亦漸趨困難,能夠提供大量軍需原料與經濟效益的林業資源,遂被視為支撐戰時經濟建設關鍵。中樞為求妥善供給軍需物資,並密切配合戰爭發展之進度,方始創設「中央林業實驗所」(以下簡稱中林所)。冀由中林所的設立,深入掌握全國林業發展之脈動,並可加強對林材資源的利用,以期安然渡過兵燹戰亂。因此,這一機構的設立,不僅具有相當強烈的軍需特色,更是民國史上的創舉。 但在歷史長河的浪潮中,中林所的發展與貢獻卻被後世所淡忘,不僅抗戰史相關研究對中林所的討論付之闕如,即連林業史的範疇中也未見專書加以記載。是以,探究中林所在抗戰時期之舉措,深有其歷史意涵!本論文即是著眼於此,冀求藉由掌握一手史料,深入討論國民政府如何規劃抗戰時期的中國林業藍圖,扭轉中國過去飽受破壞的林相;並能開發前人學者所未觸及之處,俾補中國林業史的空白,創造中國林業史的新面向。
14

抗戰時期的軍隊改造-以浙江實驗黨軍為中心 / The reformation of Chinese military in war:From Zhejiang experimental army

蔡明叡, Tasy, Ming Ruey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日抗戰爆發前,蔣介石就認為應將軍隊的作戰精神提升至物質之上,而為使中國軍隊成為一支所向披靡的政治性作戰武力,乃有以浙江省保安團隊為基礎,所推動的「實驗黨軍」。 實驗黨軍針對當時軍隊中的四大課題:識字教育、逃兵問題、兵工運動、經理事務著手改革。除了接受中央政工制度的指示,也透過保安團隊所具有的「地方性」本質,在「新縣制」既有改革成果中,強化軍民合作,希冀在與日軍作戰中,能活用浙江的地利優勢。 作為一支實驗單位,實驗黨軍誠然針對不少軍隊問題進行改革,但受限戰事影響,加上物質條件不斷惡化,實驗黨軍面臨經費、駐地、人事等困境,致使成效大打折扣,內部也多所反映政策無法落實。 整體看來,實驗黨軍力圖灌輸黨的精神於軍隊,並作為一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政治性作戰武力,進而樹立軍隊典範的理想可說功敗垂成,但其針對軍隊缺失進行的各項改革,仍值得給予肯定。 關鍵詞:實驗黨軍、宣鐵吾、保安團隊、政工制度
15

水母不見了:一個數位多文本的創作實驗 / Jellyfish disappear- A experiment of digital multi-textuality

詹琇惠, Chan, Hsiu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創作試圖以多文本、跨媒材的方式闡述一個關於水母、關於記憶、關於地景物件的故事。試圖以文字小說、圖像繪本、實拍短片影像,共三種媒材述說相同的水母故事並彙整放置於網站平台上。本創作藉此不同媒材形式的說故事方式,探索實驗各媒材敘事故事的樣貌與氛圍,了解各媒材的特性與質地,開展更多敘事的可能性。 若記憶需要相對物證去指證,故事裡唯一留下的水母,終究也會消失於清澈的水之中,倘若沒有留下任何物證痕跡在另個人的生活裡,他的存在對於不是自己的另個人來說是否可以成立?又或者說我相信人的存在是靠著記憶累積,隨時間堆疊成為存在的實體,一旦失去記憶又沒有留下任何物件指認身分時,那還剩下什麼足以作為存在證明?在形式的部份,以一個故事出發,多種媒材的呈現,包含圖像(繪本)、文字(小說)、影像(電影),最終將各媒材之文本匯流於網站平台上呈現,以此實驗一故事不同形式的創作可能性,其不同形式間的敘事轉變,在文字、圖繪、影像間的比例搭配與適切性實驗。
16

控制 / control

謝宗翰, Hsieh, Chung 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創作是以「控制」作為主要概念,以人作為主體,思考「控制」之於人們的具象與抽象的連結意義。作品從微觀的個人生活開始,思考「控制」如何與人的日常生活連結,人們如何戮力控制外界事物;進而發展到在鉅觀的人類社會中,以相對被動的角度,思考人們如何在各種政經、社會、媒體層面,受到他者的控制;最後則以較為抽象的角度,思考「控制」概念的發展與極限,連結現代性,以譬喻的方式串連出「控制」 之於人類生活的觀點。 / This creation takes the verb "control" as the main concept, and takes human beings as the main subject, discussing the abstract and concrete significances of "control" in human’s lif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First, it starts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life, trying to connect with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and how people control the outside subjects; Second, it reaches into the macro-perspective of human's society, discussing how people are controlled by others passively from an political, economical, media's point of view; Third, it concludes with the abstract angle to represent about "control," connecting with modernity, using metaphors to buil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in human's life.
17

產品涉入度及置入形式對偶像劇 置入性行銷效果之影響 / The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duct involvement and product placement on television drama

沈曉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12年9月,NCC終於初步解禁置入性行銷,並公布有關於電視節目置入的暫行條款。事實上,美日等先進國家之置入性行銷早已成熟,韓國政府也鼓勵韓國企業進行置入,以資助影視產業的發展,而台灣雖然過去已有業者進行置入性行銷,但囿於法令限制,在置入性行銷的發展仍是相當遲緩的,也因此,台灣在影視產業一直得不到到足夠的資金去拍攝優質影片。 幸好,目前政府已逐步開放置入性行銷,不過目前國內廠商對於置入性行銷收費標準仍然相當混亂,因此,本研究期盼能透過釐清各置入點之效果以提供國內廠商收費的參考指標。過去研究置入性行銷效果多以問卷方式調查,然而使用問卷方式調查會有事後回憶誤差等問題,本研究採用眼動儀來直接測量受測者之收視過程,紀錄受測者之眼球掃視軌跡以及凝視個數、凝視時間,輔以問卷測量消費者之回憶度、辨識度、品牌態度以及購買意願,以更嚴謹的方式找出最佳置入點。 本研究參考過往文獻,找出涉入度以及置入手法兩個自變項,確認涉入度與置入手法對於消費者在觀看戲劇時是否有不同的感受,怎麼樣的情形置入效果會最佳。 研究以實驗法進行,自變項為涉入度以及置入手法,因此本研究將受測者分為高涉入度顯性、高涉入度隱性、低涉入度顯性、低涉入度隱性共四組。研究結果發現,顯性置入與隱性置入在受測者回憶度上有顯著的差別,且在隱性置入的情況,低涉入度的產品相較於高涉入度的產品更容易被忽略。 研究也發現,受測者在觀賞戲劇時,影響置入效果最大的因素是置入產品與劇情的相關性,其餘的影響因素還有大小、顏色、位置、競爭等要素, 建議未來廠商在進行置入時可依據本身產品特性並考慮各種影響因素,以達到最佳置入效果。 / Because of our government’s restriction, in the past few years, product placement has always been a debated issue. Due to these restrictions, our TV and movie industries are always lack of funding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content. Fortunately, on 2012 August, NCC finally agreed gradually deregulation. However, our development of product placement still falls behind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charging standard is still in a mess. In order to provide domestic firms a charging reference, we started this research, hoping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every location. Instead of using questionnaire as our only measurement, we also use eye tracking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effect more clearly. According to the references, we found out product placement and involvement as our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divided our subjects to four groups. Those are high involvement explicit, low involvement explicit, high involvement implicit and low involvement implicit. The research outcome shows that different location would bring t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gree of recall. People who were exposure to the explicit drama clip would have higher degree of recall than those who were exposure in the implicit drama clip. And we also found out that if our product was a low involvement product, the product would not be noticed especially in the implicit drama clip. We also found that when people saw a drama,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affect their memory was the product’s connection with the plot. Other factors were color, size, placement and competition. We suggested that when domestic firms want to make a product placement, they could consider their own product’s attribute and all these factors together to make the best product placement effect.
18

公共財實驗的合作與競爭 /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

李孟庭, Lee, Meng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進行公共財捐獻實驗,共分為三個組別進行,分別給定受試者不同的每人邊際報酬 (marginal per capita returns, i.e., MPCR),觀察受試者的捐獻決策與最終實驗結果會有何差異。而在實驗中受試者彼此處於組內競爭的關係,在每回合的捐獻決策後,組員彼此以多數決投票的方式決定一位組員出局,因此最終能獲得共同帳戶點數者僅有最後的贏家一人。本實驗共有四個發現,第一:α相同組中所有組員MPCR皆為0.5,實驗結果顯示每位組員的平均捐獻率並無顯著差異。第二:在受試者α不同的組別中,受試者的MPCR不盡相同,而具有高MPCR的組員平均捐獻率較低,而具有低MPCR的組員平均捐獻率較高。第三:在組員的投票決策方面,在α皆異組中六位組員的MPCR皆不相同,而每個階段的實驗中,組員的出局順序呈現由MPCR最高至低,最後反而是MPCR低的組員獲勝的機會最高。α兩同組中則是六位組員MPCR兩兩相同,實驗結果顯示MPCR處於整組中間的組員佔據較高勝率。第四:不論是哪個組別的實驗,都顯示隨著實驗的進行,受試者的平均捐獻率皆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此結果和未競爭的公共財實驗相同。
19

國小兒童年齡、認知發展及語言能力相關之研究

林淑慧, Lin, Shu-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在敘述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並對研究問題、研究假設及有 關名詞加以界定。 第二章 有關文獻探討 本章在敘述兒童語言之發展情形,並探討有關認知發展與語 言能力、年齡與語言能力,及三者間相關的文獻。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論文以七十八名國小兒童為研究對象,運用「皮亞傑具體運作 期認知發展診斷實驗」及「圖形指認作業」兩項測驗為研究工具。 第四章 結果 資料分析之結果發現:兒童之語言能力與認知發展幾無相關,而與年 齡有多項相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本章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兩項建議以供教育行政當 局及學校方面實施語文教育之參考。
20

大學實驗室特性、組織平台與情境及知識創造--以OLED材料合成相關實驗室為例

徐千惠, Chien-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近七成博士級以上的研究人員存在於大學中,加上目前政府研發投入佔我國研發總支出36%左右,佔約64%為企業研發支出,在大學內部有如此豐富的人力資源若能妥善利用,將有助於產業界獲取前瞻技術並促使未來有更好的生存利基。本研究旨在從創新管理的觀點,並採用個案研究法,描述各大學實驗室特質的形成、組織平台的運作以及其知識創造過程,以了解在設計富於創造力的實驗室時,各項知識轉換機制,並找出其相互對應因素強,以供經營實驗室之參考,以及藉由組織設計等選擇如何強化之中的內容。 為了聚焦在特定知識範圍的探討,本論文選擇,一是因為近年來台灣光電顯市場產業產業發展十分迅速,2000年,光電顯示器即有2210億台幣的市場規模最大,而OLED技術為下世代影像顯示器技術之一,目前國內錸寶、東元、奇美、友達等顯示器大廠均已投資到位,目前已從新興萌芽期技術轉向量產期,在研發初期,學界和工研院等機構扮演重要角色,開發技術不但建立材料與製程技術自主性,建構完整 OLED產業架構,亦足與世界水準技術同步。截至2002年10月止促進有機發光二極體投資在40億以上,預估 2002年以後投資額將達100億以上,年產值200億。 OLED材料合成相關的大學實驗室,其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對於實驗室創新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實驗室特性之組成 大學實驗室的領導者之人格特質、學研歷程(工業界經驗)會影響帶領實驗室之價值觀氛圍,而其累積之知識以及產學研界資產亦支持其對實驗室之從事之研究範疇定位和方向發展,形成各實驗室之不同特性。 二.大學實驗室特性對於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塑造之影響: 2-1.研究發現,當實驗室定位越朝向解決跨領域問題時,需要與各領域團體作越界溝通,除了專業能力外甄選新進成員越注重符合實驗室團隊精神。當實驗室研究定位越偏向基礎研究時,越需要在特定知識範圍之深耕,甄選新進成員越注重其工作態度及專業能力。 另外,本研究發現,若實驗室研究所定義的範疇越廣,越需要整合各異質性知識範疇,亦即技術知識的複雜度越高,因此越需要引入知識背景不同之成員,對外擔任知識吸守門人角色吸收知識,對內擔任教學擴散角色,並且能夠作為跨越疆界者,協調不同功能別的人員互相合作並全心投入跨領域研究。而若實驗室所定義的範疇越專精,則實驗室傾向引入擁有共同背景的成員,在知識分享的初期,共同的語言與思考模式,可以減少彼此溝通的障礙,組成團隊後,再以團隊內小組輪調的方式,指派資深實驗室成員從事不同目標導向的團隊,以激盪團隊內創新氣氛。 2-2領導者的背景,以及其大價值觀會影響實驗室訓練制度 本研究發現,實驗室領導者之人格特質,過去的經驗學研經驗(過去的實驗室老師帶領風格),在環境中所領受之管理系統氛圍,對研究投入之價值觀,會影響其對實驗的領導行為以及規範設計。比方說:領導者擁有業界背景資歷的實驗室,重視專利和實用導向,在管理和分組上也多引用業界標準,純學術路線的研究者傾向學術知識之深化,管理和分組上重視工作態度而非實際規定,重視研究精神。 三.大學實驗室特性對於組織知識創造的塑造之影響: 3-1 訪談實驗室之知識領域,其知識內隱化程度高,大部分的技術是鑲嵌在人的身上的,人流動到那裡技術就帶到那裡。所以知識蓄積形式多以人才保留及師徒制傳承的方式進行,實驗室新人培育時間長,資深成員在實驗室為重要的知識蓄積者,而外顯知識蓄積之情形較不明顯,多停留在實驗室規章,管理標準程序及報告文件規格之層次。 3-2大學實驗室對於研究投入之價值觀以及研究的範疇、方向與定位越強調特定知識範圍的前瞻性研究,實驗室對外跨層次知識擴展傾向採取技術移轉。大學實驗室對於研究投入之價值觀以及研究的範疇、方向與定位越強調解決跨領域實際問題,實驗室跨層次知識擴展傾向採取合作開發。 四.大學實驗室組織平台與情境對於組織創新活動之影響 在OLED材料合成相關實驗室內,尤其從事合成實驗方面,知識內隱性的程度是很高的,實做印證記載於書本論文上的知識和吸收源自其他成員身上的經驗,在OLED材料合成相關實驗室裡都是很重要的。做合成實驗的時候由於環境變因多,操作過程裡的控制變因複雜,有時候同一個實驗,不同的人按照一樣的實驗步驟做出來的結果很可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可歸納為(1)實驗室成員本身的基本功夫(2)個人化學知識豐富度(3)對實驗的敏感度(4)援用外在資料的能力,也因此訓練一個新進人員到位,需要透過長時間實做養成;為了養成化學合成技巧,一個新進的碩士級成員往往要透過最少三個月的時間,投入實做,透過觀察,如此經過密集且需要勤奮投入一年後,才開始可以操作一些較具原創性的實驗。 以下敘述實驗室組織與平台之於知識轉化創造概念的過程: u 實驗室經由新生實做實驗,共同實驗,內隱知識共同化模式有助於知識概念的生成 u 實驗室經由透過共同實驗,結構和非結構化知識分享,透過成員之間隱喻、類比,曖昧和重複等方式將知識從個人內部移轉到組織之中,有助於內隱性知識外化,促進知識的轉換 u 實驗室經由透過結構化知識分享,異質團隊知識的轉換,有助於內隱性知識外化,促進知識的轉換將外外顯知識加以結合,有助於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 u 實驗室經由透過實驗操將外顯知識轉化為內隱知識的過程,將知識進一步內化到個人的內隱知識基礎,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體系。 5.其他發現 目前大學實驗室研究在資源上多停留在系所層次,研究規模有限,許多系所裡齊頭式的資源分配,以及對於實驗室新進成員招募數目限制(quota制,規定一年只能收入一定名額的博碩士生),學位資格考的限制對於引入異質領域成員造成進入障礙,以及大學教育和研究領域的斷層,都造成實驗室團隊組成之規模及素質問題。另外,在環境上空間分配不足,在研究環境上沒有優良的技術幕僚挹注實驗環境,在行政上亦亟需優良的專案及庶務管理者,國內實驗室並沒有助教授或資深博士後研究員的體系,亦是目前研究能量無法有效蓄積激盪之原因。

Page generated in 0.11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