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8
  • 75
  • 6
  • 3
  • 3
  • 2
  • 1
  • Tagged with
  • 88
  • 88
  • 32
  • 24
  • 21
  • 18
  • 16
  • 16
  • 16
  • 16
  • 15
  • 15
  • 15
  • 14
  • 1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盛宣懷與清末鐵路建設

安明子, AN, MING-Z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十萬字,分為六章十二節。 第一章:緒論。簡述盛宣懷籌建鐵路前,中國對鐵路的認識演變,中國早期鐵路建設 概況及其困難,及日後對盛宣懷的影響,皆有所論述。 第二章:盛宣懷生平與經濟思想。說明盛宣懷經濟思想的內容,鐵路建設在其經濟思 想中的地位,例如價解決人才,經費等項問題。 第三章:蘆漢鐵路的倡議與鐵路總公司的成立。說明蘆漢鐵路倡議背景及這鐵路與鐵 路總公司成立的關係,並述及盛宣懷對鐵路總公司的經營方法。 第四章:盛宣懷與中國鐵路建設。說明由於蘆漢等鐵路建設資金所形成的借款政策及 因此所發生的國主義列強與中國用交涉,並述及借款政策對中國的影響。 第五章:鐵路國有政策。說明鐵路國有政策的背景內容與結果。 第六章:結論。對盛宣懷思想與行動以及與鐵路有關的政策提出評論。
12

公共衛生與廣州城市現代化(1901-1930's)

周瑞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衛生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過去對此問題的注意並不多,所以研究者想透過衛生問題的研究,以瞭解現今的衛生措施是如何而來,它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我們在此以廣州為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因為這是國民黨人在北伐之前,較能夠有效控制的城市。因此,了解廣州市的發展建設,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北伐之後,國民黨對於其他城市的管理與建設。再者,過去對於廣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事件的發展,忽視廣州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建設。在本研究中,我們主要探討廣州市衛生局所實行的衛生措施,對於廣州本身、廣州市民,以及現代國家政權形塑的過程,所造成的影響。 在章節上,除了導論和結論外,共分為四章。在第一章中,大致論述廣州城市的歷史沿革,以及廣州城區的空間安排,以瞭解廣州城本身的特色。接著我們探討和傳統廣州相關的衛生設施與組織,包括六脈渠、糞伕以及九善堂等。雖然這些組織或設施曾經對於傳統廣州衛生的維持起過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以及工業化對於城市環境衛生的影響,這些舊有的措施與組織日益不足以應付這一項新的挑戰,並且成為日後衛生當局必須積極設法改善的課題。 第二章中,主要探討從新政到市衛生局設置前,即1901年到1920年,由廣州官方主導的相關措施,對廣州城市衛生和民眾生活所帶來的影響。首先探討警察的設置對於城市衛生的管理,我們發現當時的警察,特別是在民初時期的警察,不但採取軍事化的訓練以維持城市的治安,警察也使用強制性的方式去禁止、取締民眾的不衛生行為。而且,所有這些取締措施,是以減少少數民眾因為不遵守衛生規範會影響到多數民眾公益為理由的。我們也稍微論述廣州在辛亥革命後,軍政府成立的衛生司對於城市衛生的管理,包括衛生司派人監督剪辮的工作,以及衛生司透過收集死鼠的方式迅速追蹤鼠疫的來源。但因為二次革命的關係,衛生司遭到裁撤,城市衛生的管理,又歸由警察專責。不過,我們也發現在衛生司和警察並置的時期裡,兩機構之間的分工關係,衛生司主要負責法令規章的制訂以及防疫、檢驗等較專門的措施,警察則以取締不衛生為主,這一分工模式,基本上一直延續到今天。 接著我們討論在這20年間,另外兩件與廣州衛生密切相關的工程建設。一件是清末時期自來水廠的興建,另一件則是民國7年拆城築路的進行。雖然廣州民眾很快就接受、使用自來水,水公司起初營運時也兼顧到社會服務,例如提供低廉的水價讓貧民使用。但是在民初以後因為水公司本身的腐敗,造成自來水廠的成效有限。要到民國18年市政府採取強制的方式將水公司收回後,自來水的水質及水量才有較大的改善。我們也發現在自來水廠的興建過程中,官方的態度是水廠能否興建的關鍵因素,地方紳商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接著我們討論市政公所和拆城築路的原因、過程及影響。雖然拆城築路的動機在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但是這措施也改變過去傳統城市街道狹小、空氣不流通的現象。只不過當時因為經費的限制,致使市政公所雖然注意到馬路渠道的修建,但只能夠因陋就簡做一初步性的改善,並造成渠道問題一直成為往後市政當局需要面對克服的難題。 接著主要是討論市衛生局成立後,一直到廣州淪陷,既1921年到1930年代間,衛生局對於舊有的城市衛生設備、組織進行改良和擴充,以及衛生局如何透過教育、強制、取締等方式,灌輸民眾相關的衛生知識,和規範、改變民眾的不衛生行為。在第三章中,我們首先探討市政廳成立的原因,以及該組織的特徵,包括該機構是廣州第一個根據西方市政制度成立的市政組織,以及市政廳各局首長皆由留學生擔任。接著我們討論衛生局在清濬渠道和改善清潔組織,如對清糞伕、清穢伕的管理,以及在廁所的改良上所做的努力。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讓廣州能夠在視覺和嗅覺上不會產生讓人不舒服的感受。以及改善外人對中國城市不衛生的印象。不過在經費有限及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下,衛生局往往只能做治標的改善。另外,我們也看到衛生局在進行這些措施時,必須和清潔工人、承辦商人以及市民等多方進行協商,甚至採取強硬的措施,以達到改善城市衛生的目的。例如衛生局將清糞的工作收回時,就必須面對糞伕、糞商以及街坊民眾之間的抗議與不滿。在最後一節中,我們討論衛生局企圖經由市立醫院提供免費看病住院的慈善服務以及其附屬的科學檢驗機構,來改變民眾的就醫習慣,和對西醫產生信仰,進而促進衛生行政的落實。 在第四章中,首先探討衛生局利用教育宣傳,如滅鼠、滅蚊、滅蠅運動,以及衛生展覽會的方式,讓民眾瞭解到疾病和細菌的關係。接著我們討論衛生局採取強制的方式要求民眾種痘以及進行大掃除等,這些措施的目的不但是要讓市民注意疾病的預防,和居家環境的整潔,也在改變民眾的傳統習慣。例如民眾習慣在舊曆年進行大掃除,衛生局則將大掃除的時間訂在新曆年年底。更重要的是,這些措施也是要讓民眾能夠自覺衛生的重要,進而減少政府在衛生管理上的負擔。在第三節中,我們也以中醫註冊和屠場的設置兩個例子,討論衛生局透過科學、細菌學的名義,對於不科學的中醫,以及不衛生的食品進行取締與規範。最後,我們探討衛生局在積極教育民眾之外,也透過衛生區劃以及衛生警察的設置,進行生死統計,不定時的抽查茶樓酒店衛生,以及提供施醫贈藥的服務,以讓衛生行政能夠更落實到街坊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
13

中國建設銀公司的創立及其經營活動, 1934-1949: Founding and management of China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1934-1949. / Founding and management of China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1934-1949 / CUHK electronic theses & dissertations collection / Digital dissertation consortium /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 Zhongguo jian she yin gong si de chuang li ji qi jing ying huo dong, 1934-1949: Founding and management of China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1934-1949.

January 1998 (has links)
鄭會欣. / 本論文於1997年10月呈交. / 論文(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部, 1998. / 參考文獻: p. 174-184. / 中英文摘要. / Ben lun wen yu 1997 nian 10 yue cheng jiao. / Available also through the Internet via Dissertations & theses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Electronic reproduction.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2] System requirements: Adobe Acrobat Reader. Available via World Wide Web. / Electronic reproduction. Ann Arbor, MI :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 [200-] System requirements: Adobe Acrobat Reader. Available via World Wide Web. / Electronic reproduction. Ann Arbor, MI :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200-] System requirements: Adobe Acrobat Reader. Available via World Wide Web. / Mode of access: World Wide Web. / Zheng Huixin. / Lun wen (Bo shi)--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li shi xue bu, 1998. / Can kao wen xian: p. 174-184. / Zhong Ying wen zhai yao.
14

臺灣北部地區建設公司經營策略之研究-策略矩陣之應用

尤俊傑, Yu, Chun Ch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營建業(包括營造和建築)由於可帶動上下游諸多關聯產業如鋼鐵、水泥、預拌混泥土、衛浴五金、機電設備等,一向被視為內需火車頭工業。近年來,政府祭出各項方案如修正都更獎勵辦法、五都合併升格直轄市(臺北市雖未合併升格,但習慣上將其計入稱之)等,皆是希望藉由健全營建業的發展來帶動關聯產業的成長,進而帶動臺灣經濟的成長。其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國內論及營建業產業環境、分析,以及建設公司經營策略的碩博士論文為數眾多,但似乎缺乏一較完整之觀念架構來描述產業特性和策略形態。為此,本研究試圖應用學者司徒達賢發展之『策略矩陣分析法』來說明臺灣營建業之產業特性,並運用策略矩陣上的策略組合來描述臺灣北部地區三家建設公司之經營策略,以供對此產業有興趣者參考運用。 本研究發現,若以地圖和行車路線圖來比喻產業矩陣和策略矩陣的關係,三家建設公司在同一張產業地圖上明顯地呈現出不同的行車路線(經營策略)。如在土地開發上,文心建設透過本身的獨特能力來處理並取得有很多問題的土地。又利用此獨特能力結合多年在都市更新開發方式上的經驗,來順利取得都更主管機關的開發許可;遠雄建設由於具有資金上的優勢,形成在土地開發上的優勢,使其可以用買斷的形式購買所需資金龐大的土地,例如大面積的土地、閒置的工業用地等;新光建設則由於集團自有許多土地資產,故主要以開發自有的土地資產為主。在土地方面,文心建設主要選擇位於良好地段的土地;遠雄建設主要選擇大面積的土地和閒置的工業用地;新光建設則是由於集團自有許多土地資產而形成優勢。 此外,以策略矩陣分析法來描述過往相關研究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在研究過程中藉由此觀念架構的運用,可以更深入地瞭解和更細緻地呈現研究對象的經營策略,此點亦為本研究與過往相關研究最大之不同。
15

李鴻章與甲午戰前的兵工業建設

謝延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赫赫事功,中外學者皆耳 熟能詳,有關的著述亦如汗牛充棟。然而,他在戎馬倥傯及縱橫捭闔之餘所經營的另 一事業─兵工業,則未能在人們的記憶中形成完整的印象。似有掇拾殘篇斷片,作系 統的研究之必要。 本文所稱「兵工業建設」,係指建立兵工廠,從事船砲、槍械、彈藥等軍需品的製造 ,不包括購買部份。「李鴻章與甲午戰前的兵工業建設」,題意包含兩點:其一,在 時間上,以同治初期至光緒二十年(一八六二─一八九四)為限;其二,在內容方面 ,以李鴻章為中心,只探討跟他直接有關的兵工業建設,落實的說,乃是指李氏在甲 午戰爭以前所經營的江南製造局、金陵機器局、和天津機器局而言。文中雖間或涉及 與兵工業相關的建設事業,但僅為論述之必要起見。 本文係兼用歷史的和分析的方法。力求廓清事態的背景,從不同角度討論問題,驗證 假設;避免輕率採擷人云亦云的通論。 李鴻章主持兵工業達三十年,與他過從的人物甚多,那些人的有關著述,都不得不有 所涉獵;又李氏自十九世紀的七年代以後,除單純的軍用工業之外,更辦理鐵路、礦 業、電線、及紡織等事業,此等領域間或也有兵工業的資料在內,故亦曾注意及之。 李鴻章的騰達,實以軍事和外交為階梯,他在兵工業方面的作為則不甚惹人注目。因 為這個緣故,論者在審察李氏所經營的兵工建設時,往往不能撇開李氏在同光時間軍 務洋務生涯中的恩怨,作就事論事的客觀評論,故本文除詳述李氏辦理兵工業的原委 外,並著力於尋繹背景,剖析緣由,以期認識兵工業建設的實際遭遇及其癥結所在。 以上提出的各項問題,乃是本文建立假設和論證的重要線索。
16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三線」企業的發展

林雅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鄉鎮企業作為對照,運用「政企關係」,解釋中國大陸的「三線」企業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情況。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三線」建設,被稱為中國工業化的一次西進運動,中國大陸將大量的工業基礎建設投注於西部內陸地區,為西部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建立了物質、技術上的基礎。這些擁有來自中國中央的資金挹注、配有先進設備與優秀人才的工業基地,在中國實施經濟改革後,發展情況卻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本文認為,受到與地方政府之間關係的影響,致使「三線」企業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出現差異。若企業與地方政府之間維持良好關係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碰上難題時,地方政府將會不吝伸出援手,同時,與地方政府維持良好關係的企業,對於取得地方政府資金、優惠政策的協助較為容易。相反地,若企業與地方政府之間關係疏離,則不僅企業較難獲得地方政府資源挹注,當企業發生經營困難時,地方政府也往往坐視不管。
17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規範之研究 / none

陳怡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推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作業,歷經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電業設施、焚化廠、到開放各類型公共建設等階段,實施多年來案件數及規模皆有成長,對我國公共建設市場影響日益深遠。依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98年1月出版之「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政策白皮書」提到,近10幾年來,藉由民間投資興建公共建設,引進民間資金及經營效率,以符公共建設需求及改善公共設施服務品質,已成國際趨勢。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公布施行以來,自91年至98年底,成功簽約案件達734件,雖已初具成效,惟實務上屢見爭議而引發關注,如台灣高鐵案、國道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案及高雄捷運等等。 因此,本論文擬從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制定背景、緣起、歷程演變討論,參酌國外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現況,並以中央在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實務作業的做法與地方政府(以台北市為例)之實務作業比較分析,檢視促參作業在執行上可能面臨之相關法律及規範等問題,並分別提出中央與地方所引起關注之案例討論分析,最終嘗試提出未來改進建議。
18

不同類型之公共建設對產業成本結構的影響-以中國製造業為例 / An estim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public infrastructure on the cost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sector : a case study on China

張瀞方, Chang, Ching 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陸自七零年代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各界對大陸的市場前景和投資環境看好,紛紛登陸設廠。為因應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政府積極發展國內之基礎建設,從八零年代過後加強重點建設,將能源、交通、教育及科學做為經濟發展的重點策略。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公共資本的貢獻不僅僅是帶來經濟成長,也將會為產業帶來正向的外部效果,因此探討公共資本對產業帶來的效應,是否有助於提升產業生產力,進而降低產業生產成本,是個值得我們關注的議題。   本研究以中國製造業廠商做為分析對象,將分別區分成不同產業及不同區域之廠商進行實證研究,針對同性質的廠商進行成本函數之建構,用以估計廠商之公共資本成本彈性,進而闡釋究竟哪些公共資本對製造業廠商有正向的外部效應,並更進一步探討公部門及私部門投入要素間的關係。   本研究利用1998年至2006年工業企業數據調查資料庫之跨時橫斷面資料進行迴歸檢定分析,其結果發現基礎建設及教育資本會帶來正向的外部效益,可以有效降低製造業之成本,且教育資本比基礎建設對廠商的邊際效益大;而研發資本則無法提升廠商的生產效率。本文推論,中國研發資本投入遠遠低於基礎建設及教育資本,故研發資本並無法顯著提升製造業之生產力。因此中國於公共事業發展上,應以基礎建設及教育為發展要點,且教育方面的公共投資是最具效率的政策工具,將更有益於製造業廠商的生產。
19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權利金功能之研究

王瑞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目的在藉由權利金功能的探討來賦予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模式中,政府向特許公司課徵權利金的理由。 藉由經濟理論以及相關法令的分析,本文發現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機制中,權利金具有1.移轉特許公司超額利潤、2.政府財產權用益收入、3.作為特許公司取權利的代價、4.政府相關成本的回收、5.遴選特許公司的參考等幾項功能。由於權利金的功能相當多樣,故本文將權利金的各項功能加以結合,提出能包含各項權利金功能的權利金收取概念。 此外,本文並針對設定地上權權利金和回饋金等特許公司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中可能產生的負擔與權利金進行比較,發現設定地上權權利金只是土地□o成本之一,與民間參與的權利金意義不同;而回饋金與權利金的本質類似但缺少法源基礎。故本文透過權利金相關問題的釋義來做為主辦單位在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作業時應該特別注意的事項及參考。 最後本文以台灣大學尊賢館委外經營的案例來進行財務試算,藉由權利金在民間參與財務規劃中扮演的角色來驗證本文提出的民間參與權利金功能。
20

建設公司策略規劃之研究─以W建設公司為例 / A case study of strategic planning for a construction company

杜家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營建業主要景氣循環階段大約進入了第七波循環,每一波平均每3~5年為一循環。每一階段的成長,都有著產業不同成長策略之應用(林瑞陽,2001)。至今,多數的具規模的營建業者,經營觸角已由本業延伸到各個不同的事業領域,甚至有些事業領域也建立了該廠商新的核心能力,如龍嚴建設自民81年起,轉型進入了殯葬服務業,其除了開創了一個新的事業領域外,也造就了其新的成長動能。 然而,並非所有的營建業者,都具有多角化的資源以及能力。現行15,400家的營建廠商中,仍有大部分的業主屬於中小型營建商,這些營建商除了須承受景氣波動所帶來的影響外,面對萎縮的建案市場需求,仍須尋求突破。 本研究希望透過個案公司面臨業務轉型之際,透過深度訪談與次級資料的分析,勾勒出個案公司之現況全貌。進而透過策略創新之可能性,展開未來預期的策略樣貌。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深入研究個案公司之經營流程,辨識出主要之產業價值鏈。 二、以策略形態分析法,作為個案公司策略之分析架構,檢視現行產業環境下,個案公司之策略可行性及未來性。 三、透過公司現有的條件以及外在環境之事實,發展建議策略,並且利用策略形態分析法構面勾勒出未來樣貌,並且檢視可能須滿足之條件、環境前提。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個案公司有在策略上,有其獨特的做法,使得在競爭激烈且土地取得不易的台北市地區,仍可以逐步成長,甚至成功推出一地區之指標性建案,進而能逐步擴張。以下綜合整理出個案公司之策略重點作法。 一、持續在地經營,建立起在地品牌形象。 二、成功整合各方資源,推出高難度建案。 三、及早掌握市場趨勢,成功推出都市更新案件。 本研究也針對該公司策略想法,經過理論架構的分析與實際驗證,做出下述建議。 一、都市更新之環境前提的改變,對W建設公司的影響甚鉅。 二、進入新北市之策略,需考量公司品牌的擴散與否,以及人脈建立。 三、仍需更多替代策略,一同納入考量。

Page generated in 0.02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