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5
  • 71
  • 4
  • Tagged with
  • 75
  • 75
  • 38
  • 37
  • 32
  • 24
  • 21
  • 18
  • 18
  • 17
  • 17
  • 16
  • 16
  • 16
  • 1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以競爭智慧觀點支援企業高階主管決策之研究 /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applying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on Taiwan enterprise executives' decision-making support

尹其言, Yin, Chi Y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高階主管面對競爭環境變化的敏銳洞悉和快速反應顯得至為重要。競爭智慧可以成為企業洞悉競爭對手、增強策略調整和高階主管培養競爭分析能力,贏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方式與工具。本研究以競爭智慧為觀點、彙集學者專家發表之學術文獻與決策支援理論建構一個企業高階主管的決策支援模型,這個模型包括企業高階主管先前知識、競爭智慧過程、競爭智慧產出和企業高階主管決策支援以及組織策略效益五項研究構面。本研究主要貢獻是探討以競爭智慧理論支援企業高階主管決策與組織策略效益的相互關係與影響,為資訊管理領域較少有的研究。本研究使用系統價值鏈為理論框架,建構以競爭智慧支援企業高階主管決策的概念性結構方程式模型,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方法,為組織提升策略效益程度作詳細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實證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所提出的結構方程式模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與合適性。研究結果發現,企業高階主管先前知識、競爭智慧過程和競爭智慧產出三項研究構面對企業高階主管決策支援有顯著影響,可以成為組織策略效益提升的關鍵重要因素。
22

金融控股公司資本配置之實證研究-以富邦金融控股公司為例

鄭潔霙, Cheng, Chieh-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基於資本效益之概念,探討金融控股公司合理之資本配置,並以2002年第4季至2005年第2季間富邦金融控股公司之財務資訊進行實證分析。首先,本研究應用Margrabe (1978)互換選擇權評價模式,計算金融控股公司經營所隱含違約風險之賣權價值。其次,利用Myers and Read (2001)邊際違約價值相等之原則,將資本分配至旗下各子公司。實證結果歸納如下: 1.各子公司所需配置之邊際資本大小依序為台北富邦銀行、富邦人壽、富邦證券、富邦產險。即邊際資本越大,子公司每承擔1單位負債需要配置更多之資本。 2.富邦產險、富邦人壽與富邦證券實際資本均遠高於理論配置之資本,台北富邦銀行實際資本則低於理論資本。在給定固定門檻利率下,各子公司資金成本大小依序為台北富邦銀行、富邦人壽、富邦證券、富邦產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富邦產物保險公司以減資方式,將過剩之資本退還富邦金融控股母公司,與Myers and Read (2001)邊際違約價值相等之資本配置原則相符。
23

主題性路跑參賽者之經濟效益分析 / Evaluating the Benefits of Runners of Theme Run in Taipei

劉仕傑, Shi-Jay Liu January 1900 (has links)
本文目的要評估在臺北市舉行的「劍中劍‧風中劍路跑檢定賽」及「台北星光夜跑Taipei Night Run」主題性路跑賽事的路跑參賽者滿意度之經濟效益,並運用旅行成本法及消費者剩餘發展效益模型,並使用因素及集群分析方法分析主題性路跑活動之參賽動機,根據前因素分析結果,共萃取出兩個因素構面,分別為「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在確認三個集群個數後,更進一步的利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雪費事後檢定(Scheffe’s Test)對這三個集群加以命名,分別命名為「自我追求型」、「社交人際型」及「一般類型」。並以此三種集群類型當作主題性路跑活動之參賽者需求曲線之影響因素。此外,此兩場賽事活動對參賽者(路跑者)及周邊產業而言,約可以創造639萬元及1386萬元的產值;並可創造約0.6082億元及1.3179億元的經濟效益。近年來路跑活動盛行,各界日益關切在臺北市所舉辦的主題性路跑活動所造成的影響,若可以加入客觀且具體估計出來路跑者的經濟效益當作衡量路跑活動的補助,核准等項目指標,可供日後臺北市政府及主辦單位對於未來的路跑活動發展之改善。 / 摘要 I 目錄 I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3 第三節研究問題 3 第四節研究範圍 3 第五節研究流程 3 第貳章文獻探討 5 第一節名詞釋義 5 第二節文獻探討 7 第三節小結 12 第參章理論架構 13 第一節樣本分析 13 第二節架構分析 19 第三節小結 21 第肆章實證模型與結果分析 22 第一節路跑參賽者參賽動機因素分析與集群探討 22 第二節實證結果 26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 34 第一節結論 34 第二節建議 35 參考文獻 36 附錄 39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4 圖3-1 滿意度百分比圖 15 圖3-2 參與動機百分比圖 15 圖3-3 性別與婚姻狀況百分比圖 16 圖3-4 年齡百分比圖 17 圖3-5 教育程度及職業百分比圖 17 圖3-6 每月平均所得百分比圖 18 圖3-6 滿意度指標改變引起跑者需求的變化 20 圖4-1 參賽者一整年所參加路跑活動的消費者剩餘 32 表目錄 表2-1 路跑活動參賽者之參與動機與滿意度分析摘要表 8 表2-2 旅行成本法與經濟效益分析之研究摘要 10 表4-1 路跑參賽者參賽動機因素分析表 23 表4-2 跑者參賽動機因素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25 表4-3 主要變數之定義與平均值 27 表4-4 樣本之參與路跑次數、路跑成本及滿意度指標平均值統計表 28 表4-5 路跑活動需求函數之估計係數 30 表5-1 路跑賽事之消費者剩餘、路跑者支出、經濟效益分析 33
24

運用階層分析法之產品生態效益評估-以桌上型顯示器為例 / none

劉勝傑, Jason Liu January 1990 (has links)
永續發展在企業經營面的影響愈見顯著,WBCSD及OECD等組織均倡導以生態效益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評估指標。目前除了整廠或製程中的生態效益研究文獻外,以之為主軸的產品評估研究較為少見。本研究依生態效益評估的多評準決策特性,以階層分析法(AHP)對產品的生態效益進行探討。 產品的生態效益評估分為兩個面向,一是產品的正面效益或功能(function),另一則是產品所帶來的環境負荷,由於產品生態效益評估具多功能與多種環境負荷之特性,故研究中引入AHP的方法,使之成為生態效益評估的基礎架構。產品功能包括基本功能、操作性及進階功能等;而環境負荷可能包括資源耗損、能源消耗及有害廢棄物等。 研究發現在功能評估方面,CRT優於LCD,而在產品環境負荷評估值方面,結果以CRT顯示器產品表現較差。因此,目前LCD顯示器產品生態效益的表現優於CRT顯示器。 本研究有助於將消費者與設計師之觀點融入生態效益之中,同時對於未來綠色產品的評估,乃至於綠色產品研究發展方向及研發資源之配置,均能提供決策者一對於經濟與環境之權衡(trade off)依據。 / none / 摘要 ……………………………………………………………….... Ⅰ 謝誌 ………………………………………………………………… Ⅱ 目錄 ………………………………………………………………… Ⅲ 表目錄 ……………………………………………………….………. Ⅴ 圖目錄 ………………………………………………………………. Ⅵ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4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 5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前人研究與文獻探討 ……………………………….…….. 8 2-1 生態效益………………………………….……………... 8 2-1-1 生態效益之回顧………………………………….. 8 2-1-2 生態效益之量制…………………………….……. 10 2-2 生命週期評估…………………………………………… 15 2-3 產品功能屬性評估……………………………………… 20 2-3-1 消費者意見導入產品評估………………………. 20 2-3-2 產品功能評估方法…………………………….…. 22 2-4 階層分析法…………………………………………….... 25 2-4-1 階層分析法的基本假設………………………….. 26 2-4-2 階層結構之建構與評估尺度…………………….. 27 2-5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及液晶顯示器之發展背景…..…….. 30 2-5-1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 33 2-5-2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34 2-5-3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與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之環境負荷………………………………………….. 36 第三章 產品生態效益評估架構 …………………………………... 39 3-1 產品功能評估與AHP…………………………………… 41 3-1-1 功能屬性分類與階層架構…….…………………. 41 3-1-2 功能屬性值……………….………………………. 43 3-1-3 問卷與權重值計算…….…………………………. 44 3-2 產品環境負荷評估與AHP……………………………… 46 3-2-1 環境負荷屬性分類與階層架構…….……………. 47 3-2-2 環境負荷屬性值…………….……………………. 50 3-2-3 問卷與權重值計算……………………………….. 51 第四章實證研究:桌上型顯示器產品 …………………………….. 52 4-1 顯示器產品功能評估流程……………………………… 52 4-1-1 功能評估準則及階層架構….……………………. 53 4-1-2 顯示器功能屬性………………………………….. 57 4-1-3 功能屬性值評分方式…………………………….. 63 4-1-4 功能評估之階層權重值…………………….……. 66 4-2 顯示器產品環境負荷評估流程………………………… 67 4-2-1 環境負荷評估準則及階層架構……………..…… 68 4-2-2 顯示器環境負荷屬性…………………..………… 73 4-2-3 各種情境之盤查資料…………………..………… 76 4-2-4 環境負荷屬性值評分方式………………..……… 80 4-2-5 環境負荷評估之階層權重值…………..………… 81 4-3 產品生態效益評估值之比較……………..…..…………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7 參考文獻 ……………………………………..……………….……. 91 附錄A 網路問卷系統展示 附錄B AHP之計算 附錄C NGM法
25

台灣地區勞動者職業風險與生命價值之研究

詹方冠, ZHAN,FANG-G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系利用特征性工資模型或補償性工資差異理論,分析臺灣地區民國71年至76年每 年度各產業的職業風險以及工資報酬與工作風險之間的關系,并進而推估各年度統計 上之生命價值。本文利用Heckman 二階段估計步驟以修正勞動者自我選擇勞動參與所 可能產生的樣本選擇性偏誤。實證結果符合Adam Smith在兩百年前所提出的看法,即 較具危險性的工作,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勞動者將獲得較高的工資報酬。另外,根據 迴歸式中工作風險估計系數值,以民國75年幣值表示的生命價值大致介于新臺幣1700 萬至3500萬元之間,平均約為新臺幣2450萬元左右(約65萬美元)。此項估計值較近 年來美國的研究為低。生命價值的估計可作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時,評估民眾面臨風 險變化之經濟效益的參考。
26

加值型營業稅依從成本與效益調查分析

林正流, LIN, ZHENG-L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計一冊,約四萬字,共分五章每章各約三至五節。全文係以問卷抽樣探討新制 營業稅實施後、營業人為遵循此稅制有關規定,所導致金錢時間的耗費,及其斤帶來 的利益,並希冀彙總營業人的建議供決策及稅法修訂之參考。 第一章:概述研究的動機、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並介述新制營業稅旋行的歷程。 第二章:新制營業稅成本面探討;界定成本類別定義,並分析不同行業別、規模之營 業人、遵行成本之差異。 第三章:效益面分析;主要探討管理利益及現金流動利益,以問卷資料加以量化,並 探討各行業及規模營業人之差異。 第四章:彙總、營業人對新制營業稅的態度與建議並分析淨效益。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27

國民住宅投資計劃成本效益分析之研究:五甲國宅實例

劉慕潔, Liu, Mu-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父在「實業計劃」中指出:「居室為文明之一因子,人類由是所得之快樂,較之衣 食為多」,住宅之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三十多來,台灣地區由於人口急遽增加, 都市化人口集中、社會結構改變、住宅售價偏高以及住宅供需未能配合等因素,使得 「住宅」一直是社會大眾難以解決的問題。政府有鑑於此,乃大量投資興建國民住宅 ,以期能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 由於住宅投資計劃將會投入為數不少的資源,在資源有限,而政府各項支出又柵當浩 繁的今天,審慎衡量住宅投資計劃的投入與產出,實具有其重要性。 本文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利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評估住宅投資計劃的各項成本 與效益,並為今後的國民住宅建設,提供努力的方向。 本文共五章,十五節,茲將各章內容簡單說明如下: 第一章緒論:對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限制做一概述。 第二章住宅問題與住宅政策:從台灣住宅問題形成的原因,探討政府在住宅問題之解 決上應扮演的角色。其次敘述可資借鏡的各國住宅政策,最後說明我國從事國民住宅 投資計劃概況。 第三章住宅投資計劃之成本效益的模式:就成本效益分析之理論基礎,住宅投資計劃 有關的成本效益及其衡量方法,以至於住宅投資計劃成本效益分析有關文獻之回顧, 逐一陳述。 第四章第五甲國宅社區投資劃成本效益分析之實例研究:先從五甲國宅社區投資計劃 作一概述,然後對該計劃之成本、效益分別加以評估,最後再將分析結果作一敘述。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將以上研究結果作一總結,並對今後我國在國民住宅建設有關的 努力方向,提出建議。
28

從資訊使用者觀點論企業部門別財務報告

游朝堂, You, Zhao-T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二節為研究方法與限制等。 第二章為部門別報告之發展:研究多角經營公司之發展以瞭解部門報告之歷史背景, 其次研究學術界對部門別報告之研究及美國政府機構與會計權威團體對部門別報告有 關之規定。 第三章部門別報告之品質特性:研究部門資訊之有用性,包括:成本與效益之分析、 可理解性、攸關性、可靠性及可比較性等。 第四章部門別報告編製之技術問題:本章研究部門資訊之揭露可能遭遇之問題,並提 出解決之方法,內容包括:劃分部門之基礎、重要部門之決定、必須揭露之資訊內容 、適用性與表達之方式等。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將本論文前面各章之研究結果作一總結,並提出個人建議。 #1028807p #1028807p
29

試題預覽對國中生英語聽力表現之影嚮:個案研究 / The Effects of Test Question Preview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 Case Study

陳淑菁, Chen,Shu-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四方面。第一、探討試題預覽是否有助於聽力成績表現。第二、進一步探究試題預覽的效益是否因聽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第三、了解學生以試題預覽方式參加聽力測驗的實際經驗與看法。第四、研究試題預覽是否是一個可行的評量聽力的測驗方式。 參加本實驗的受試者為來自竹山國中120位三年級的學生。首先,他們被分為能力相當的兩組,每一組再被細分為高、中、低三個能力組別,接著研究者分別對兩組受試者施以聽力測驗,不同之處在於實驗組提供試題預覽。最後,實驗組的受試者須填寫一份關於他們對此測驗方式 (試題預覽方式) 的經驗及觀感。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1. 受試者在聽力測驗中顯著受益於試題預覽。 2. 高、中程度的受試者比低程度的受試者從試題預覽中獲得較多的助益。 3. 由問卷統計結果得知大部分受試者對於試題預覽表達正面的態度。 4. 試題預覽促進聽者預測聽力內容及使用由上而下的聽力理解方式是一個可行的評量聽力的測驗方式。 最後, 本研究建議老師們在實施聽力測驗時應以試題預覽的方式進行。再者, 老師們可以以試題預覽做為訓練聽力時的教學活動。另外, 老師們必須考慮學生聽力程度的不同並為低程度者設計額外的聽力訓練活動以便提升其聽力理解能力。 / The present study chiefly focuses on four issues. The first issue concerns whether test question preview method can make test takers get better score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ests or not. The second issue examines whether the effectiveness of test question preview varies with the students’ proficiency levels or not. The third issue aims to probe test takers’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aking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est with question preview test method. The fourth issue explores if question preview method is practical in measuring the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120 third-year students at Chu-shan Junior High School. Firstl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homogeneous groups, each group wer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three subgroups- high, medium and low proficiency. Then the researcher administered the experimental test to bo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nly difference in the treatment was that question preview was us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las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sked to fill in a questionnai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erience of taking the listening test with test question preview method.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junior high EFL students benefit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test question preview. (2)Listeners of high and medium proficiency level gained much assistance from the question preview than those of low proficiency level. (3)Questionnaire responses confirm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test question preview. (4)The test question preview promoted information prediction and top-dow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test takers; therefore, it i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assessing learner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incorporate question preview method in the tests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use question previewing as a teaching activity when training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Finally,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and design some other additional activities for low proficiency listeners to promote their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the previewed question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of listening.
30

智慧資本與經營績效關係性之實證研究

林鈺傑, Lin,Yu-ch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經濟體系由過去以產品為導向、有形資產為主的經濟體系轉向為以知識、服務與無形資產為主的知識型經濟時,產業核心競爭力已逐漸改變,財務性及非財務性的智慧資本成為企業取得核心競爭力與確保未來獲利能力之驅動力量。因此本研究將智慧資本與企業經營績效之關係性研究,試著根據「平衡計分卡」以非財務性領先指標連結最終財務績效表現之觀點與「智慧資本」的觀念架構,以瞭解影響企業經營績效之核心智慧資本項目與衡量指標,並提出具體建議,期使企業內部經理人與外部投資人能獲得足夠且攸關的財務與非財務資訊,俾以做出正確的決策。 本研究乃針對我國上市(櫃)製造業為研究對象,包含資訊電子業、化學業、水泥、生物科技、玻璃陶瓷、食品、紡織、造紙、塑膠、運輸工具、電線電纜、橡膠輪胎、機電、鋼鐵金屬等產業,並將智慧資本分為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以及顧客資本四大構面因素,探討智慧資本與經營績效之關係性,從企業內部管理者的觀點,以企業之經營績效作為衡量智慧資本所產生實質效益之衡量指標,並發展以下問題: 【問題一】人力資本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為何?是否具有遞延效益? 【問題二】創新資本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為何?是否具有遞延效益? 【問題三】流程資本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為何?是否具有遞延效益? 【問題四】顧客資本對企業經營績效之影響為何?是否具有遞延效益? 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儘管並非所有自變數之反應皆如預期,智慧資本對企業之經營績效仍然具有正向之影響。就個別項目而言,代表人力資本衡量指標之「員工附加價值」與「員工變動率」,代表創新資本衡量指標之「研發投入密集度」,以及代表顧客資本之「廣告投入密集度」均對於當期經營績效具有正向之影響。而人力資本、創新資本以及流程資本對於經營績效則具有遞延一期以上之影響。 /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 the balanced scorecard”-linking non-financial, lead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to ultim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the framework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to analy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s, catch on which categories and measure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can be concerned with business performances, and set forth concrete suggestions. It’s anticipated that the management and investors would obtain enough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make accurate decisions. This study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enterprise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ding in Taiwan Stock Exchange Corporation, classifies intellectual capital into four categories: human capital, innovation capital, process capital and customer capital,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s from the management’s viewpoint through using business performance as measures of benefit from intellectual capital. Four issues are as follows: (1) Is human capital concerned with business performances? Are there any legged effects? (2) Is innovation capital concerned with business performances? Are there any legged effects? (3) Is process capital concerned with business performances? Are there any legged effects? (4) Is customer capital concerned with business performances? Are there any legged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llectual capital as a whole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business performances. Specificly, both “value-added by personnel” and “rate of personnel change” of human capital measures, “R&D intensity” of innovation capital measures, and “advertisement intensity” of customer capital measures are positively concerned with business performances. In addition, human capital, innovation capital, and process capital do have lagged effects on business performances.

Page generated in 0.015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