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目標成本制下新產品開發流程與會計人員作業之探討-以我國兩汽車企業為比較個案徐潔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廣受日式企業採用之目標成本制,提早於產品設計、開發時即檢討成本降低的可能性,並以產品生命週期為考量,有效降低成本。不但為一有效降低成本之技法,更為企業利潤規劃之利器。
有系統、具彈性的新產品開發流程是影響產品獲利的重要關鍵,目前大部分企業已不再採取傳統的接力賽式新產品開發流程,而偏向於橄欖球之方式運作,因此跨功能團隊之合作極為重要,而在目標成本制之下,會計人員更為團隊中之重要成員,其所從事之作業將影響目標成本制之順利實施。為深入了解採行目標成本制之不同公司其新產品開發流程以及會計人員作業之差異,本研究以裕隆與中華兩家汽車企業為個案對象。
研究結果如下:
一、裕隆與中華兩企業之新產品開發流程其基本架構上相同。惟兩家公司
偏重的策略有所不同,故在概念發想者、可行性分析、目標成本控管
情形有所差異。
二、目標成本制下,會計人員於新產品開發流程所從事之作業包含「目標
成本之訂定、展開與控管」、「對策略之了解與跨功能團隊合作」、
「資本支出分析、相關法令與匯率資訊之提供」、「成本資訊之提供
」以及「編製相關財務報表」等五個因素構面。
三、兩企業認為會計人員於新產品開發流程從事之作業有相同亦有不同之
處,其會受到兩企業所偏重的策略所影響。
四、會計人員與非會計人員對於會計人員所從事之作業無太大歧見,皆達
成共識,有助於目標成本制之順利運作。 / Target costing is widely adopted by Japanese enterprises. It advances the time of cost-down evaluation to the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stage. By considering into the product life cycle, it lowers the cost effectively. Therefore, for enterprises target costing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means of cost reduction but also an useful method of profit projection.
A systematic and flexibl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process is the key of profitability of the product. Most enterprises have abandoned the traditional sequential phases of NPD for overlapping phases of development. In overlapping phases 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between cross-functional teams is important. Among all, accountants are especially essential because their work affects the practice of target costing.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NPD process and accountant’s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companies, this study has conducted case studies of Yulon and China-motor.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1.Yulon and China-motor basically adopt the same NPD process.
However, the strategies emphasized are different, which cause
differences in the idea generator generating,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arget cost.
2.Under target costing, the accountant’s activities in the NPD
process include “setting, allocating,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the target cost”, “understanding the strategies
and cooperating with other participators in cross-functional
team”, “analyzing the capital expenditure and providing
related law and foreign currency information”, “providing
the cost information” and “preparing rel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3.The defined roles of accountants in NPD in both enterprise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selected strategies.
4.The consensus of accountant’s activities between the
accountants and other team members is helpful to the practice
of target costing.
|
2 |
我國民營企業會計人員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之研究曹慧玲, CAO, HU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係以國內民營企業之會計從業人員為對象,透過工作滿足為中介變項之影響,探
討對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的相關。由於人事管理向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課題,能運用
良好的人力資源,方能確保公司的穩定成長,故而希望透過本研究結果,能提供國內
民營企業重視會計人員的感覺及需求,並進而改善工作條件及員工政策之施行,論文
內容係分為兩大部分進行:
壹、文獻探討
在文獻研究中,介紹本研究所引用的變項(包括角色壓力、領導型態、人格特質、工
作滿足、組織承諾及專業承諾),就有關之國內外研究探索其個別發展過程、定義型
態及理論基礎,並且引述其研究結果。
實證部分採寄發問卷方式,由國內500大民營企業中選取70家企業之會計人員,
而後就回函之內容進行統計分析,採取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逐步迴歸分析及
徑路分析解釋研究結果。
論文最後並就回函中,受測者本身實務經驗所給予之建議及著者就理論層面彙總而成
最終之結論並提供未來研究之展望。
|
3 |
目標成本制對會計人員知識與能力需求之研究黃惠君, Hui-Chun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目標成本制被譽為日式管理之秘密利器,其協助企業取得競爭優勢之主因為在產品企畫設計階段即有效掌握產品成本結構,並在產品成本發生前即對其進行規劃、估計以及管理,並且在製造階段中配合成本改善持續降低成本。
目標成本制的實施重點在於制度的實施過程是由研發、設計、採購、生產、行銷以及財務各功能人員,透過跨部門團隊合作的方式,將個人本身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跨過部門之間的藩籬,運用在目標成本制的流程中。而會計人員也是目標成本制跨功能團隊小組中的關鍵成員,其所具備之關鍵知識與能力,將影響目標成本制的順利實施。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探討為使目標成本制順利實施,會計人員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為何。並經由本研究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
一、目標成本制下會計人員所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項目包含「跨功能團隊合作」、「成本資訊的掌握與分析」、「會計資訊需求的掌握與表達」、「製造成本之標準制定與差異分析」、「對流程之了解與目標成本之分配」、「對策略的了解」、「資本支出分析之能力」、「生命週期成本的估算與分配」等八個因素構面,以及「評估目標成本達成狀況之能力」和「有系統地分析及思考之能力」二個項目。
二、目標成本制下會計人員所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項目會因產業不同而有所不同。
三、目標成本制下會計人員與非會計人員對於會計人員所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之看法,雖有少數項目呈現差異,但整體而言尚稱具有共識。
關鍵字:目標成本制、會計人員、知識、能力 / Target costing is famous as the Japan’s secret weapon which assists the enterprises tak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t helps the corporations to plan, estimate, and manage the cost of the products efficiently at planning and design stage. Besides, it also keeps the cost down continually with kaizen system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 critical point executing in the target costing is the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owned by the multi-functional team members utilized. The team members came from R&D, design, procurement, manufacturing, marketing and finance. The accountant who plays a great part in the team,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sults of the system by his/her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that the accountants should possess for the effective results of the target costing.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critical items of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which the accountants should possess ar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with other participators in multi-functional team”, “handling and analyzing the cost information”, “handling and expressing the demands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etting the standard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and allocating the target cost” , “understanding the strategy” , “analyzing the capital expenditure” , “ estimating the life cycle cost and evaluating allocation degree of the target cost” , “evaluating the status of the target cost achieved” , “ analytical and thinking systematically”.
2. The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that the accountants should own will differ from industry to industry.
3. Although some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that the accountants should own a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opinions of the accountants and the other team members, they still have consensus as a whole.
Keywords: Target costing, The accountants, Knowledge, Capability
|
4 |
我國會計人員之部屬成熟度,主管領導風格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陳麗華, CHEN,L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領導是企圖影響另一人或團體之行為, 由於管理者系處於一個開放的系統, 因此, 管
理者無法時時刻刻控制所有的變數。自從情境領導論者Hersey與Blanchard(1977) 於
其「情境領導理論」中指出, 團體成員的成熟度是斷定某一領導方式之效能的一項重
要因素后, 使部屬成熟度與主管領導型態的關系逐漸受到重視, 但其理論迄今并未經
實證研究加以證實, 因此, 本研究以國內290 位公民營機構之會計人員為研究對象,
嘗試檢定Hersey二氏之理論是否合理, 并探討下列各項問題:
一. 公民營機構會計人員之工作成熟度, 心理成熟度與工作績效有無顯著差異。
二. 部屬工作成熟度及心理成熟度與工作績效的關系。
三. 會計主管之領導型態與部屬工作績效的關系。
四. 不同成熟度的部屬, 在不同的主管領導型態下, 其工作績效有無顯著差異。
五. 會計人員之性別, 年齡, 婚姻狀況等人口變項與工作成熟度, 心理成熟度及工作
績效的關系。
研究結果發現:Hersey 與Blanchard 的理論有問題, 但驗證了領導的代理理論是正確
的, 此外, 并發現:
一. 政府機關與會計師事務所以外民營企業之會計人員的工作成熟度均較會計師事務
所之會計人員為高, 且前者之工作績效亦較后者為佳。
二. 部屬的工作成熟度, 心理成熟度不同, 其工作績效有顯著差異。
三. 主管的領導型態不同, 部屬的工作績效有顯著差異。
四. 不同成熟度的部屬, 在不同的主管領導型態下, 其工作績效有顯著差異。
五. 在人口變項方面: 已婚者之工作與心理成熟度均較高, 且工作績效較佳; 取得高
考資格者之工作成熟度較高, 工作績效較佳; 主管或資深員工之工作與心理成熟度均
較高, 且工作績效亦較佳;36-40歲者之工作績效較30歲以下者為佳。
|
5 |
會計相關人員對會計專業未來變革認知之研究楊麗文, YANG, L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的會計專業界實有更上層樓之必要,故因應環境時勢而作適當改變,乃不可或缺
。但實際上,目前會計專業進步遲緩,不足以應付蓬勃發展的經濟活動,本論文之目
的,即在探討會計專業憚於改變之因,以利於管理、規劃會計社會體系,以符合在改
變中求進步之要求。
本論文探討會計專業之未來及其改變過程。提出若干有關的改變理論,並以創新傳佈
理論為研究重點。將會計相關人員分為:學術界、財務報表編製者、使用者及會計師
本身。
以問卷方式調查各組相關人員,對十五個會計專業未來變革之必要性及採行可能性的
意見,用以探討改變遲緩之因,是否由於各項變革對各組會計相關人員之影響不同所
造成的,以瞭解改變過程之障礙所在。並用以預測未來十年內各項變革被採行之情況
。另外也調查了會計師主管機關對各項會計專業未來變革之意見,作為比較之用。
調查結旦顯示:各組會計相關人員對會計專業本來變革的認知間有差異。如此可能造
成衝突,而阻礙變革;故各相關人員應去除本位主義,共謀進步。而主管機關於推動
各項變革時,可自衝突最少的變革著手,循序快速地推展,方期有成。
|
6 |
我國會計人員在外商投資企業與本國企業工作滿足之比較研究陳祥澄, CHEN, XIANG-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研究對象與研究限制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第二章 工作滿足之文獻探討
第一節 工作滿足研究之起由、發展及意義
第二節 工作滿足之理論基礎
第三節 工作滿足之衡量工具
第四節 工作滿足之相關因素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樣本抽取及施測過程
第二節 測量工具
第三節 分析方法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會計人員在外資企業和本國企業工作滿足程度以及兩者之比較
第二節 會計人員在外資企業和本國企業成就動機之高低以及兩者之比較
第三節 會計人員在外資企業和本國企業離職意願程度,以及兩者之比較
第四節 外資企業與本國企業會計人員之成就動機與工作滿足之分析以及兩者之比較
第五節 外資企業與本國企業會計人員之離職意願與工作滿足之分析以及兩者之比較
第六節 個人屬性特徵與成就動機對離職意願與工作滿足之影響,以及兩者之比較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對有志於從事會計工作者之建議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
7 |
管理會計人員專業倫理規範之研究李美雀, Li, Mei-Qu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說明本論文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與限制及本論文之結構。
第二章說明管理會計之定義與目,標簡介專業應具有之特性,並探討管理會計是否為
一專業。
第三章概述當代之社會倫理理論、企業在社會上所扮演之角色、及社會倫理與管理會
計人員之關係。
第四章探討管理會計人員專業倫理規範之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內容。
第五章以我國前五百大民營製造業為實證研究對象,調查本研究所擬」管理會計人員
專業倫理規範 草案之可接受性建立我國管理會計人員專業倫理規範之必要性及可行
性。
第六章本論文之結論與建議。
|
8 |
國內上市公司及銀行業會計人員對衍生性金融商品認知與報導能力之研究 / A study on accountants' understanding and reporting ability on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 Taiwan陳俊吉, Chen, Chun-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在第二十七號公報正式適用(八十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探討國內上市公司與銀行業會計人員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認知程度,並瞭解其差異。另一目的則是希望瞭解企業依照第二十七號公報之要求揭露衍生性金融商品時,最難決定之事項及對第二十七號公報的看法。
本研究以問卷為資料收集的工具,其中「認知能力」定義為會計人員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瞭解程度,而瞭解程度的高低,一種為會計人員自已主觀的衡量,另一種則依據會計人員在問卷第五部份「衍生性金融商品基本知識」測驗答對題數來判定。答對題數之高低,可作為會計人員瞭解衍生性金融商品程度之指標。
在回收的106份問卷中,只有2位(佔2.3%)會計人員不知道什麼是衍生性金融商品。至於造成會計人員對衍生性金融商品認知與瞭解程度差異的原因,經統計檢定後,有以下幾項:
(1)企業的型態,
(2)會計人員熟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程度,
(3)會計人員認定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能力,
(4)會計人員是否接受衍生性金融商品相關訓練,及
(5)企業目前使用(或過去使用過)衍生性金融商品與否。
大約有八成的會計人員在會計處理過程中,主要是依據「揭露要點」來判斷某項金融商品是否為衍生性金融商品。在目前使用(或使用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企業中,大約有六成的會計人員認為依照第二十七號公報揭露衍生性金融商品時,最難決定的項目為各商品的財務風險,而未曾使用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企業中,亦有六成會計人員認為各類商品的財務風險最難決定。
影響會計人員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認知與瞭解能力的因素中,有一項為會計人員是否接受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相關訓練,由此可知,提昇會計人員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瞭解的方法就是加強其有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訓練。會計人員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瞭解程度超高,將可增進其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認定、會計處理、甚至報導的能力。 / In recent years, many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DFI)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domestic market. While transaction volumes of DFI are increasing, the relative risk enterprises expose to is increasing.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accountants' understanding ofDFI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If an accountant understands DFI well enough, he/she can adequately report the transactions ofDFI and, therefore,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can properly assess the risk the enterprise face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extent of the accountants understanding DFI and their ability to adequately report DFI transac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No.27 in ROC.
The author used questionnaire as a tool in gathering data. Questionnaires are sent to the accountant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companies in banking industries in Taiwan. Two indexes are used in measuring the extent of the accountants' understanding about DFI. One is a five-scale measurement to be filled by the accountants evaluating their own capability. The other is the number of correctly 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DFI by the accountants, in addition, the accounts are asked weather they have the capability of adequately disclosing DFI transac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No.27 in ROC.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
1. Generally speaking, the extent of the accountants understanding DFI is moderate.
2. The accountants in the enterprises involve in DFI transactions understand DFI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enterprises not involve in DFI transactions.
3.The accountants have difficulties to report DFI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No.27 in ROC.
|
9 |
從證交法第二十條之一論發行人及其負責人、會計人員及會計師之民事責任黃婷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證交法修正案於2005年12月20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2006年1月11日總統正式公佈,其中增訂了第二十條之一,規範違反證交法上「公開原則」的民事責任,而「公開原則」的貫徹是實現證交法目的最重要的基石。民事責任由於具有填補損害及嚇阻違法的功能,在證券管理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因此,有必要對財報不實民事責任規範的妥適性深入探討。
雖然新法的增訂明訂責任主體、確認財務業務文件的範圍、明訂損害賠償請求權人以及責任主體的舉證責任,然而還是有不少尚待解決的問題。諸如:證交法第二十條之一之董事長、總經理負無過失責任是否過重?財務業務文件是否過於廣泛?會計師應否負擔舉證責任?原告調閱工作底稿是否因此具備足夠的舉證能力?美國判例經常採用之「對市場詐欺理論」以達到「交易因果關係之推定」效果,我國法應如何適用?
本論文首先從公開之主要工具,財務報告的功能、編製及簽證,瞭解實務運作情形;其次,探究證交法第二十條之一的責任性質、構成要件,相關法條包括證交法第三十二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及會計師法等;同時,由於繼受美國法,將美國證券法相關規範、判例一併比較分析。
從上述層面觀察,本論文對法條提出相關建議,包括:建議董事長及總經理負擔推定過失責任、舉證責任的訂定由法條明文規定、健全會計師責任保險制度、成立會計師責任鑑定機構及會計師工作底稿保全等。期盼藉由上述建議,落實財報不實的民事賠償法制,以期建立一個健全公正的證券市場。
|
Page generated in 0.0158 seconds